科技馆里的中学生哪去了?
—对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现状的思考
摘要:
多年以前,成为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的一名科技兴趣小组学员是很多青少年引以为荣的乐事,在这里他们可以参加他们喜爱的科技活动,很多同学可以从小学一直活动到初中甚至高中阶段,一些同学甚至把在这里的学习兴趣转换成了志向。可是现在的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学员却越来越集中在于低龄化,绝大部分学员集中在小学,而中学生的人数却是却越来越少,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就是从学生自身成长环境的变化、功利化培训带来的严重后果、教师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校外科技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是其基本功。要认真反思作为一名校外科技教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在教给学生什么,我们为什么而从教。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要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单纯以获奖成绩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应着重培养它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以及对本专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影响的思考能力!同时在在教师引入机制上,应加大教师数理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环境的变化、功利化的结果、教师能力
序言:
多年以前,成为校外科技场所(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的一名学员是很多青少年引以为荣的乐事,在这里他们可以从事他们喜爱的科技活动,参与各种收费不高但是趣味盎然的兴趣小组,很多同学可以从小学一直活动到初中甚至高中阶段,一些同学甚至把在这里的学习兴趣转换成了志向。尽管那时这些科技场所的硬件条件是十分简陋,但是培养出了一批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关注提高到非常高的程度,政府投入越来越多,校外机构办学条件的越来越得到改善,可是现在的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学员却越来越集中在于低龄化,绝大部分学员集中在小学,而中学生来到科技馆参加活动的人数却是却越来越少,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本文就这个现象表达一些个人的想法。(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现状,不包括校外教育场所开展的学科辅培训班)
一、 学生自身成长环境的变化
1、相对繁重的学业负担
由于我国教育机制的特点,学生从小学深升入初中后,学习任务确实加重了,学校对学生的课业要求相对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自身的学业发展以及中高考的要求,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弃在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学习。即使学生愿意,但是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是造成校外兴趣小组中学生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2、校内外学习资源的丰富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少年在校外获取知识、技术的渠道已经和以往不能同日而语。网络教育、民办培训、科学馆、植物园、工业博物馆、科技开发区等社会场所都为青少年的实践与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并且这些机构在自身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方面往往具有鲜明的特色,实力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各种由本校教师或外聘教师开设的科技选修课相比原来有了明显增加,而且,随着校内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高中通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可以在校内继续开展自身的兴趣学习,从而不必再在业余时间来到校外机构进行学习。
二、功利化的结果
1、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校外机构的小学生居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科技培训可以和小升初挂钩,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寻觅一个珍贵的科技特长
的资质,这个阶段会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兴趣小组,而一旦完成了这个使命,很多家长就对校外科技小组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的下降,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会为学科成绩而让路。
2、我们自身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
校外机构生存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校外教育机构属于非义务教育,很多地方需要自筹资金,这就无形中驱动学生培训的思考就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培训低年龄断的学生成为了科技辅导的主力军。毕竟,小学生相对考虑问题简单,而家长迫于小升初的一点希望和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担心,也会鼎立支持。本来,科技竞赛的形式是为了给学有所长的学生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以及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可目前,我们的一些校外科技活动以不是从专业特点出发,不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而是仅仅围绕各种竞赛,把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培训完全变成了赛前辅导,所有的课时安排、课程设计都围绕竞赛获奖。而这种随着竞赛的风向转变而转变的课程设计其实很多地方已经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比赛的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孩子成为了分母。北京晚报刊登的一篇《少年宫成为培训考级的圈钱机器》虽然话语刺耳,但确实点了我们的痛处。
三、 教师能力的欠缺
以前校外的教师都有一定特长或者一门绝活,这和当时校外科技辅导员的师资来源有很大关系。他们虽然整体上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它们或者具有在校内从事过一线教学的丰富经验,或者具有专业的业务背景(比如模型专业队)。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上、或者在科技项目的专业辅导水平上,都具备较好的水平,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方面非常突出。例如,由北京市少年宫无线电老师著写的《怎样看无线电电路图》一书,能够数次再版,达到数十万册。还是由北京市少年宫教师主编的《少年电子技师》成为喜爱电子技术青少年的必读之作。可以说,在当时的校外科技教师队伍中聚集着一批能工巧匠。而随着这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的退休,这一校外特色有暗淡的迹象。目前的校外科技教师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应该说,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但是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先天不足,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作为科技辅导员,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而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校外科技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和动手。通过统计和分析我区科技辅导员创新竞赛的情况,在教具制作和教师发明两个项目上报名参赛并取得不错成绩,基本上都是年龄在五十岁上以上的老教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尴尬的现象。一个缺乏自身专业
特点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师很难凭借自身的实力带出具有创新实践的学生。因此,他们在实际辅导活动中,经常会只围绕一些竞赛开展活动,导致或者跟着厂家转,或者要借助院校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些都制约于他们的辅导水平。并且,现在的年轻教师往往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校外教育机构,且其中还有一些并非师范专业,他们尚缺乏对教育规律的了解和对学生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知。这些情况,往往会影响他们辅导学生的实际效果。也成为制约他们辅导学生学习周期的重要原因。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公办的校外科技培训机构没有自身的课程或者活动特色,并且没有可持续性,那么,凭什么吸引中学生来到这里学习?
四、建议
综合以上因素,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改进,我们的校外科技辅导机构对广大中学生及家长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小,而中学阶段,恰恰是青少年兴趣发展成熟的重要时刻,开始从单纯的参与转化到浓厚兴趣并开始影响其未来的选择。如果来科技馆的中学生越来越少,真的是一种倒退。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1、校外科技专业辅导教师应该居安思危,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且重点放在动手实践的指导和活动设计方面的思考。不但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而且积极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既要会说,更要会做!
2、减少传统机械式和食谱式的实验,鼓励学生做更深入的探索,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科技教师要认真了解校内课程改革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社会科技资源的特点,同时要知己知彼,对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扬长避短,设计出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活动内容。校外科技教育的特色在于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而且受到的制约相对较少,可以及时调整目标、内容及方式。
3、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科技教育的活动形式应该采取小组培训和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小学生,小组培训仍然是重要的活动方式,但对于中学生,建议向学生社团方向发展,而且活动人数趋向小班化,开展学生在兴趣方面的深化培养。活动形式要采取社会化、实践化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大胆实践,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深入研究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肯于辛勤实践的行为习惯。
4、科技教育的目標是教育每一個国民拥有较好的科学素养。 作为从事校外科技辅导一线工作的教师,要认真反思作为一名校外科技教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在教给学生什么,我们为什么而从教。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要给予
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教学实践,不单纯以获奖成绩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应着重考察它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以及对本专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影响的思考能力!
5、在教师引入机制上,即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也应该强调教师的专业化选择,应加大教师数理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上仅是本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校外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的管窥之见,很多还待于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不妥之处,还望指教。
参考文献:
《科学教师与科技辅导员科学素质凸显的问题及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高潇怡 博士
《数理师资培育的创新》——台湾彰化师范大学 张惠博
作者简介:
尹华军,从事校外电子技术教学20年,现担任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活动部主任职务,负责组织、策划、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管理。近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工作,辅导的多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全国一等奖1人次, 北京市一等奖10人次。并获银帆奖、金鹏科技奖。本人荣获北京市校外先进个人称号、西城区先进教育工作者、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西城区“科技园丁”、“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称号。西城区科技学科骨干教师。第3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辅导员。先后担任过北京四中、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黄城根小学、北京中古小学校外科技辅导员。在教学辅导中,努力引导青少年从发现并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避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青少年的助他精神,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放在辅导的核心位置。每年都坚持为学校师生开展青少年发明创造讲座。联系电话:[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科技馆里的中学生哪去了?
—对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现状的思考
摘要:
多年以前,成为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的一名科技兴趣小组学员是很多青少年引以为荣的乐事,在这里他们可以参加他们喜爱的科技活动,很多同学可以从小学一直活动到初中甚至高中阶段,一些同学甚至把在这里的学习兴趣转换成了志向。可是现在的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学员却越来越集中在于低龄化,绝大部分学员集中在小学,而中学生的人数却是却越来越少,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就是从学生自身成长环境的变化、功利化培训带来的严重后果、教师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校外科技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是其基本功。要认真反思作为一名校外科技教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在教给学生什么,我们为什么而从教。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要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单纯以获奖成绩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应着重培养它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以及对本专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影响的思考能力!同时在在教师引入机制上,应加大教师数理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环境的变化、功利化的结果、教师能力
序言:
多年以前,成为校外科技场所(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的一名学员是很多青少年引以为荣的乐事,在这里他们可以从事他们喜爱的科技活动,参与各种收费不高但是趣味盎然的兴趣小组,很多同学可以从小学一直活动到初中甚至高中阶段,一些同学甚至把在这里的学习兴趣转换成了志向。尽管那时这些科技场所的硬件条件是十分简陋,但是培养出了一批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关注提高到非常高的程度,政府投入越来越多,校外机构办学条件的越来越得到改善,可是现在的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学员却越来越集中在于低龄化,绝大部分学员集中在小学,而中学生来到科技馆参加活动的人数却是却越来越少,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本文就这个现象表达一些个人的想法。(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现状,不包括校外教育场所开展的学科辅培训班)
一、 学生自身成长环境的变化
1、相对繁重的学业负担
由于我国教育机制的特点,学生从小学深升入初中后,学习任务确实加重了,学校对学生的课业要求相对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自身的学业发展以及中高考的要求,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弃在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学习。即使学生愿意,但是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是造成校外兴趣小组中学生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2、校内外学习资源的丰富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少年在校外获取知识、技术的渠道已经和以往不能同日而语。网络教育、民办培训、科学馆、植物园、工业博物馆、科技开发区等社会场所都为青少年的实践与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并且这些机构在自身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方面往往具有鲜明的特色,实力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各种由本校教师或外聘教师开设的科技选修课相比原来有了明显增加,而且,随着校内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高中通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可以在校内继续开展自身的兴趣学习,从而不必再在业余时间来到校外机构进行学习。
二、功利化的结果
1、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校外机构的小学生居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科技培训可以和小升初挂钩,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寻觅一个珍贵的科技特长
的资质,这个阶段会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兴趣小组,而一旦完成了这个使命,很多家长就对校外科技小组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的下降,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会为学科成绩而让路。
2、我们自身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
校外机构生存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校外教育机构属于非义务教育,很多地方需要自筹资金,这就无形中驱动学生培训的思考就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培训低年龄断的学生成为了科技辅导的主力军。毕竟,小学生相对考虑问题简单,而家长迫于小升初的一点希望和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担心,也会鼎立支持。本来,科技竞赛的形式是为了给学有所长的学生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以及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可目前,我们的一些校外科技活动以不是从专业特点出发,不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而是仅仅围绕各种竞赛,把校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培训完全变成了赛前辅导,所有的课时安排、课程设计都围绕竞赛获奖。而这种随着竞赛的风向转变而转变的课程设计其实很多地方已经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比赛的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孩子成为了分母。北京晚报刊登的一篇《少年宫成为培训考级的圈钱机器》虽然话语刺耳,但确实点了我们的痛处。
三、 教师能力的欠缺
以前校外的教师都有一定特长或者一门绝活,这和当时校外科技辅导员的师资来源有很大关系。他们虽然整体上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它们或者具有在校内从事过一线教学的丰富经验,或者具有专业的业务背景(比如模型专业队)。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上、或者在科技项目的专业辅导水平上,都具备较好的水平,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方面非常突出。例如,由北京市少年宫无线电老师著写的《怎样看无线电电路图》一书,能够数次再版,达到数十万册。还是由北京市少年宫教师主编的《少年电子技师》成为喜爱电子技术青少年的必读之作。可以说,在当时的校外科技教师队伍中聚集着一批能工巧匠。而随着这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的退休,这一校外特色有暗淡的迹象。目前的校外科技教师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应该说,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但是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先天不足,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作为科技辅导员,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而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校外科技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和动手。通过统计和分析我区科技辅导员创新竞赛的情况,在教具制作和教师发明两个项目上报名参赛并取得不错成绩,基本上都是年龄在五十岁上以上的老教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尴尬的现象。一个缺乏自身专业
特点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师很难凭借自身的实力带出具有创新实践的学生。因此,他们在实际辅导活动中,经常会只围绕一些竞赛开展活动,导致或者跟着厂家转,或者要借助院校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些都制约于他们的辅导水平。并且,现在的年轻教师往往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校外教育机构,且其中还有一些并非师范专业,他们尚缺乏对教育规律的了解和对学生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知。这些情况,往往会影响他们辅导学生的实际效果。也成为制约他们辅导学生学习周期的重要原因。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公办的校外科技培训机构没有自身的课程或者活动特色,并且没有可持续性,那么,凭什么吸引中学生来到这里学习?
四、建议
综合以上因素,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改进,我们的校外科技辅导机构对广大中学生及家长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小,而中学阶段,恰恰是青少年兴趣发展成熟的重要时刻,开始从单纯的参与转化到浓厚兴趣并开始影响其未来的选择。如果来科技馆的中学生越来越少,真的是一种倒退。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1、校外科技专业辅导教师应该居安思危,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且重点放在动手实践的指导和活动设计方面的思考。不但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而且积极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既要会说,更要会做!
2、减少传统机械式和食谱式的实验,鼓励学生做更深入的探索,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科技教师要认真了解校内课程改革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社会科技资源的特点,同时要知己知彼,对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扬长避短,设计出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活动内容。校外科技教育的特色在于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而且受到的制约相对较少,可以及时调整目标、内容及方式。
3、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科技教育的活动形式应该采取小组培训和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小学生,小组培训仍然是重要的活动方式,但对于中学生,建议向学生社团方向发展,而且活动人数趋向小班化,开展学生在兴趣方面的深化培养。活动形式要采取社会化、实践化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大胆实践,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深入研究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肯于辛勤实践的行为习惯。
4、科技教育的目標是教育每一個国民拥有较好的科学素养。 作为从事校外科技辅导一线工作的教师,要认真反思作为一名校外科技教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在教给学生什么,我们为什么而从教。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要给予
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教学实践,不单纯以获奖成绩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应着重考察它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以及对本专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影响的思考能力!
5、在教师引入机制上,即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也应该强调教师的专业化选择,应加大教师数理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上仅是本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校外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的管窥之见,很多还待于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不妥之处,还望指教。
参考文献:
《科学教师与科技辅导员科学素质凸显的问题及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高潇怡 博士
《数理师资培育的创新》——台湾彰化师范大学 张惠博
作者简介:
尹华军,从事校外电子技术教学20年,现担任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活动部主任职务,负责组织、策划、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管理。近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工作,辅导的多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全国一等奖1人次, 北京市一等奖10人次。并获银帆奖、金鹏科技奖。本人荣获北京市校外先进个人称号、西城区先进教育工作者、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西城区“科技园丁”、“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称号。西城区科技学科骨干教师。第3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辅导员。先后担任过北京四中、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黄城根小学、北京中古小学校外科技辅导员。在教学辅导中,努力引导青少年从发现并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避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青少年的助他精神,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放在辅导的核心位置。每年都坚持为学校师生开展青少年发明创造讲座。联系电话:[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