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流域简介

苕溪流域简介

一、基本情况

苕溪为我国东南沿海和太湖流域唯一一条没有独立出海口的南北向的天然河流,地跨杭州、湖州两市和临安、余杭、德清、安吉、湖州菱湖、城区、长兴等7个县级市(区)。水系有东、西苕溪两大支流,主流长度157.4km,流域总面积4576.4km2。东以西险大塘导流港东堤与杭嘉湖平原为界,西与安徽省接壤,南依钱塘江流域,北靠长兴平原。域内主要山脉为天目山,地势自西南向东和东北逐步递减和倾斜,高度从1500m依次递减至3-5m(吴淞高程,下均同),山脉走向EN-SW,主峰龙王山海拔1587.4m,马峰庵至市岭,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支脉山岭高程在200-500m左右,全流域山丘面积近88%,平原占12%左右。上游为剥蚀低山丘陵区,山势相对峻峭;中下游为剥蚀—堆积丘陵平原,地面高程2—6m。东西苕溪均属山溪性河流,上游源短流急,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流域地处中热带季风区北缘和北亚热带季风区南缘,气候温和湿润,水热同步,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降水量等值线与山脉走向和地形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并自东向西南随地势升高而递增,多年平均降雨量1460mm,年均气温15.5℃~15.8℃,极端最低气温-11.1℃~-17.4℃;极端最高气温39℃~41.2℃;平均相对湿度81%左右。每年5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为梅汛期,降水量450-510mm;8至9月为台汛期,降水量在190-380mm,最大24小时点雨量681.2mm(市岭站,1956.8.1),汛期降雨量约占年降水量75%左右,东西苕溪大暴雨基本上同步出现,降水量也较为接近。流域内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经济相对发达。2001年流域总人口约12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约250亿元,有耕地77.8万亩(内水田70.8万亩)。区内生态环境和植被良好,旅游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相对丰富,并以竹文化、茶文化和诗画之乡闻名于世。主要工业产品有建材、电缆、不锈钢、丝绸、家具、造纸、食品、精细化工等。

二、太湖源头考辨

1、苕溪水系与荆溪水系

太湖流域通常是指“以太湖为中心,以黄浦江为主要泄水道的长江最下游的一个支流水系”。其水系大致上可分上源与下委两大系统。上源来水主要有苕溪水系、长兴水系、荆溪水系、洮滆水系等。按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划又可分为南、西两大水系。南路主要为位于浙江的苕溪水系,由于长兴水系中的泗安溪(342km2)、合溪(235km2)与西苕溪一直存在着自然的水力联系,因此,历史上也曾将长兴水系归入西苕溪水系。西路水系主要为江苏省的荆溪水系和洮滆水系;为发展旅游经济,近几年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和江苏省溧水县均竞相在东西苕溪和荆溪源头竖起了“太湖源”的牌子。如从水量自然补给的情况考虑,东西苕溪、荆溪、洮滆水系、长兴水系均为太湖的源流之一,但作为正源则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关于苕溪的正源,清以前并无定论,清同治十三年(1873年)版的《湖州府志》卷四十三《水利》项中记叙说:“湖地低洼,素称泽国,而西南又多山„„,其大源有二:一南条(东苕溪)一西条(西苕溪)也”。同治十二年版的《孝丰县志》则称“苕溪,县西南三十五里,出自天目山之阴”。“西溪,其源始县西七十五里天锦堂”。民国4年(1915年)、20年(1931年)、24年(1935年)、民国35年(1946年)原省水利部门曾先后组织过4次查勘和测量,并确认西苕溪的源头为西溪坞的天锦堂。新中国建立后,又相继于1951、1957、1963年先后组织了3次查勘和调查,并再次肯定西溪天锦堂为西苕溪主源,省水文总站还在该地设立了“雨量站”,以观测雨量。

1980年10月安吉县科协针对当时对西苕溪源头的不同看法,专门组织了农、林、水、史、地、测绘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了考察小组,并对西溪、南溪和安徽宁国县的郎陈溪等进行了历时半个月的查勘,最后确定西溪的源头不在天锦堂而在大沿坑,南溪的源头不在安徽省宁国县云梯乡的小畚箕底(郎陈溪),而在安吉县龙王山。这一结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确认,并为公开出版的《浙江省水利志》、《浙江水文志》、《湖州市志》、《湖州水利志》、《安吉县志》等所采用。

1999年9月10日前后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和《湖州日报》等相继刊登了“黄浦江源头为安吉龙王山”的报道,但立即引起了水利、民政等部门的质疑。湖州市水利局陆鼎言、张志扬等人相继撰写了《西苕溪源头考辨》、《西苕溪源头不容置疑》等有关文章。2001年5月、10月、2002年2月浙江省水利厅原厅长

钟世杰又率领省厅、省设计院并组织杭州市、湖州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继对东西苕溪源头进行了三次考察。根据历次调查的资料并对照国内外公认的河源标准,综述如下:

由于苕溪水系流域面积4576.4km2(不含长兴水系),主流长度157.4km,其东西两大支流的集雨面积和河长均大于荆溪水系流域面积(2078km2)和河长(142km),另从主峰高度和入湖水量等比较,也以苕溪水系占优,故太湖的主源应为苕溪水系。

2、东苕溪与西苕溪

苕溪水系有东、西苕溪两大支流,两溪在湖州市北白雀塘桥交汇,以下称苕溪,并同注入太湖,主干长度为6.4km。东苕溪发源于浙江临安市境东天目山脉马尖岗(1271.4m)南麓的水竹坞,白雀塘桥以上河长为151km,比降5.1‟,多年平均流量47.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5.1亿m3,丰水年年径流量30.6亿m3,枯水年为6.6亿m3;西苕溪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和安徽省宁国县交界的狮子山大沿坑,白雀塘桥以上河长139km,比降2.0‟,流域面积2268km2;多年平均流量46.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4.93亿m3,丰水年24.1亿m3,枯水年4.4亿m3。如仅从河流长度,年径流量考虑,太湖源头应定为东苕溪,但如进一步深入分析,特别是从入湖流量、主峰高度、流域面积、距太湖河口直线距离、河流顺直度等考虑,则以西苕溪见长。这是因为东苕溪的大部分径流均通过导流六闸流往东部平原而不直接流入太湖(根据规划:在遭遇20%频率洪水时,导流六闸东排最大流量为878m3/s,10%频率为1333m3/s);根据湖州市水文站实测资料,1997-2000年,苕溪年均入湖流量为24.875亿m3(含长兴水系入湖流量5.9亿m3),东苕溪入湖水量8.8645亿m3,其中:东部平原年均入湖流量为4.86亿m3。西苕溪约占入湖流量的50%,长兴水系约占20%,东苕溪及平原水系约占30%;西苕溪源头至太湖入口处的直线距离为97.2km,比东苕溪源头至太湖入口的直线距离90.6km要长6.6km,集雨面积、主峰高度也比东苕溪大,河流顺直度也更好,因此,如从对太湖水量的贡献以及从防洪、灌溉的角度综合考虑,把西苕溪作为太湖的主源似更合理。也有人主张采用“双源说”,即将东西苕溪均同论为太湖的主源。

三、水资源

苕溪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15万KW,可开发7万KW,已开发5.5万KW,年发电量1.5-2亿KW•H;苕溪流域抽水蓄能电站资源丰富,可供建站的站址有40多处,可装机2000多万kw,现已建成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装机为3×60万kw。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30亿m3,年利用水量约10亿m3,水资源利用率31.7%。全流域已建成10万m3以上水库2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7座,在建中型水库(水涛庄、凤凰)2座。东西苕溪水质较好,全年平均水质基本达到国标Ⅲ类,其中:东苕溪对河口、四岭水库、西苕溪老石坎水库全年平均水质达国标Ⅱ类,东苕溪青山水库、西苕溪赋石水库水质达国标Ⅲ类。东西苕溪源头水质均达国标Ⅰ~Ⅱ类。为保护源头水质,对河口、四岭等水库已停止养鱼,老石坎、赋石等水库也已停止化肥、投饵和网箱养鱼,老石坎纸厂的纸桨生产也已停建,各有关县市还加大了水土保持和治污力度,并兴办了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2万吨以上。由于水质优良,上海正广和集团、江苏双欢集团、浙江钱江集团等企业还先后在东西苕溪上游兴办了纯净水、山泉水、矿泉水、啤酒厂20多个。

四、赋石水库

赋石水库座落在安吉县赤坞乡赋石村,为西苕溪主要支流――西溪上的一座大(二)型水库,总库容

2.18亿m3,正常库容0.87亿m3,水面积7500亩,控制集雨面积331km2,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可灌农田12.2万亩,坝顶高程92.8m,坝高42.8m,坝顶长446m,坝顶宽6m,坝底长310m,防浪墙高1m,水库有泄洪洞1条,洞径5m,长256m,最大泄量360m3/s;另设底宽110m,长460m开敞式溢洪道一条,最大泄量880m3/s;为安全渲泄非常洪水,还在南面修建中设隔墩的高6.3m和长6.6m,宽61m;北面设置一座宽111m,坝高为6.9和7.2m的粘土斜墙自溃坝两座,最大泄量4450m3/s。同时还在赋石、老石坎两大水库的分水岭鸭坑坞修建分洪闸一座,闸孔高5.8m,宽7.7m,长2712.42m,最大泄量为250m3/s,以便于两库联合调度。水库还建有3×1250kw机组的水电站一座,最近又在省内大型水库工程率先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并实现了水文水情遥测遥报,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电站自动化安全监控以及防洪决策、优化调度、财务档案、消防安全的自动化管理。现已被列为水利部和省厅的示范工程。水库还建有二星级天赋旅游度假村并联建安吉水厂各一座。2000年初还在浙江省第一个通过大

坝安全鉴定,并被评为Ⅰ类型水库。同时还多次荣获全国水库安全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电站、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湖州市水利学会 吴水学

二OO二年三月十四日

苕溪流域简介

一、基本情况

苕溪为我国东南沿海和太湖流域唯一一条没有独立出海口的南北向的天然河流,地跨杭州、湖州两市和临安、余杭、德清、安吉、湖州菱湖、城区、长兴等7个县级市(区)。水系有东、西苕溪两大支流,主流长度157.4km,流域总面积4576.4km2。东以西险大塘导流港东堤与杭嘉湖平原为界,西与安徽省接壤,南依钱塘江流域,北靠长兴平原。域内主要山脉为天目山,地势自西南向东和东北逐步递减和倾斜,高度从1500m依次递减至3-5m(吴淞高程,下均同),山脉走向EN-SW,主峰龙王山海拔1587.4m,马峰庵至市岭,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支脉山岭高程在200-500m左右,全流域山丘面积近88%,平原占12%左右。上游为剥蚀低山丘陵区,山势相对峻峭;中下游为剥蚀—堆积丘陵平原,地面高程2—6m。东西苕溪均属山溪性河流,上游源短流急,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流域地处中热带季风区北缘和北亚热带季风区南缘,气候温和湿润,水热同步,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降水量等值线与山脉走向和地形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并自东向西南随地势升高而递增,多年平均降雨量1460mm,年均气温15.5℃~15.8℃,极端最低气温-11.1℃~-17.4℃;极端最高气温39℃~41.2℃;平均相对湿度81%左右。每年5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为梅汛期,降水量450-510mm;8至9月为台汛期,降水量在190-380mm,最大24小时点雨量681.2mm(市岭站,1956.8.1),汛期降雨量约占年降水量75%左右,东西苕溪大暴雨基本上同步出现,降水量也较为接近。流域内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经济相对发达。2001年流域总人口约12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约250亿元,有耕地77.8万亩(内水田70.8万亩)。区内生态环境和植被良好,旅游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相对丰富,并以竹文化、茶文化和诗画之乡闻名于世。主要工业产品有建材、电缆、不锈钢、丝绸、家具、造纸、食品、精细化工等。

二、太湖源头考辨

1、苕溪水系与荆溪水系

太湖流域通常是指“以太湖为中心,以黄浦江为主要泄水道的长江最下游的一个支流水系”。其水系大致上可分上源与下委两大系统。上源来水主要有苕溪水系、长兴水系、荆溪水系、洮滆水系等。按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划又可分为南、西两大水系。南路主要为位于浙江的苕溪水系,由于长兴水系中的泗安溪(342km2)、合溪(235km2)与西苕溪一直存在着自然的水力联系,因此,历史上也曾将长兴水系归入西苕溪水系。西路水系主要为江苏省的荆溪水系和洮滆水系;为发展旅游经济,近几年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和江苏省溧水县均竞相在东西苕溪和荆溪源头竖起了“太湖源”的牌子。如从水量自然补给的情况考虑,东西苕溪、荆溪、洮滆水系、长兴水系均为太湖的源流之一,但作为正源则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关于苕溪的正源,清以前并无定论,清同治十三年(1873年)版的《湖州府志》卷四十三《水利》项中记叙说:“湖地低洼,素称泽国,而西南又多山„„,其大源有二:一南条(东苕溪)一西条(西苕溪)也”。同治十二年版的《孝丰县志》则称“苕溪,县西南三十五里,出自天目山之阴”。“西溪,其源始县西七十五里天锦堂”。民国4年(1915年)、20年(1931年)、24年(1935年)、民国35年(1946年)原省水利部门曾先后组织过4次查勘和测量,并确认西苕溪的源头为西溪坞的天锦堂。新中国建立后,又相继于1951、1957、1963年先后组织了3次查勘和调查,并再次肯定西溪天锦堂为西苕溪主源,省水文总站还在该地设立了“雨量站”,以观测雨量。

1980年10月安吉县科协针对当时对西苕溪源头的不同看法,专门组织了农、林、水、史、地、测绘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了考察小组,并对西溪、南溪和安徽宁国县的郎陈溪等进行了历时半个月的查勘,最后确定西溪的源头不在天锦堂而在大沿坑,南溪的源头不在安徽省宁国县云梯乡的小畚箕底(郎陈溪),而在安吉县龙王山。这一结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确认,并为公开出版的《浙江省水利志》、《浙江水文志》、《湖州市志》、《湖州水利志》、《安吉县志》等所采用。

1999年9月10日前后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和《湖州日报》等相继刊登了“黄浦江源头为安吉龙王山”的报道,但立即引起了水利、民政等部门的质疑。湖州市水利局陆鼎言、张志扬等人相继撰写了《西苕溪源头考辨》、《西苕溪源头不容置疑》等有关文章。2001年5月、10月、2002年2月浙江省水利厅原厅长

钟世杰又率领省厅、省设计院并组织杭州市、湖州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继对东西苕溪源头进行了三次考察。根据历次调查的资料并对照国内外公认的河源标准,综述如下:

由于苕溪水系流域面积4576.4km2(不含长兴水系),主流长度157.4km,其东西两大支流的集雨面积和河长均大于荆溪水系流域面积(2078km2)和河长(142km),另从主峰高度和入湖水量等比较,也以苕溪水系占优,故太湖的主源应为苕溪水系。

2、东苕溪与西苕溪

苕溪水系有东、西苕溪两大支流,两溪在湖州市北白雀塘桥交汇,以下称苕溪,并同注入太湖,主干长度为6.4km。东苕溪发源于浙江临安市境东天目山脉马尖岗(1271.4m)南麓的水竹坞,白雀塘桥以上河长为151km,比降5.1‟,多年平均流量47.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5.1亿m3,丰水年年径流量30.6亿m3,枯水年为6.6亿m3;西苕溪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和安徽省宁国县交界的狮子山大沿坑,白雀塘桥以上河长139km,比降2.0‟,流域面积2268km2;多年平均流量46.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4.93亿m3,丰水年24.1亿m3,枯水年4.4亿m3。如仅从河流长度,年径流量考虑,太湖源头应定为东苕溪,但如进一步深入分析,特别是从入湖流量、主峰高度、流域面积、距太湖河口直线距离、河流顺直度等考虑,则以西苕溪见长。这是因为东苕溪的大部分径流均通过导流六闸流往东部平原而不直接流入太湖(根据规划:在遭遇20%频率洪水时,导流六闸东排最大流量为878m3/s,10%频率为1333m3/s);根据湖州市水文站实测资料,1997-2000年,苕溪年均入湖流量为24.875亿m3(含长兴水系入湖流量5.9亿m3),东苕溪入湖水量8.8645亿m3,其中:东部平原年均入湖流量为4.86亿m3。西苕溪约占入湖流量的50%,长兴水系约占20%,东苕溪及平原水系约占30%;西苕溪源头至太湖入口处的直线距离为97.2km,比东苕溪源头至太湖入口的直线距离90.6km要长6.6km,集雨面积、主峰高度也比东苕溪大,河流顺直度也更好,因此,如从对太湖水量的贡献以及从防洪、灌溉的角度综合考虑,把西苕溪作为太湖的主源似更合理。也有人主张采用“双源说”,即将东西苕溪均同论为太湖的主源。

三、水资源

苕溪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15万KW,可开发7万KW,已开发5.5万KW,年发电量1.5-2亿KW•H;苕溪流域抽水蓄能电站资源丰富,可供建站的站址有40多处,可装机2000多万kw,现已建成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装机为3×60万kw。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30亿m3,年利用水量约10亿m3,水资源利用率31.7%。全流域已建成10万m3以上水库2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7座,在建中型水库(水涛庄、凤凰)2座。东西苕溪水质较好,全年平均水质基本达到国标Ⅲ类,其中:东苕溪对河口、四岭水库、西苕溪老石坎水库全年平均水质达国标Ⅱ类,东苕溪青山水库、西苕溪赋石水库水质达国标Ⅲ类。东西苕溪源头水质均达国标Ⅰ~Ⅱ类。为保护源头水质,对河口、四岭等水库已停止养鱼,老石坎、赋石等水库也已停止化肥、投饵和网箱养鱼,老石坎纸厂的纸桨生产也已停建,各有关县市还加大了水土保持和治污力度,并兴办了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2万吨以上。由于水质优良,上海正广和集团、江苏双欢集团、浙江钱江集团等企业还先后在东西苕溪上游兴办了纯净水、山泉水、矿泉水、啤酒厂20多个。

四、赋石水库

赋石水库座落在安吉县赤坞乡赋石村,为西苕溪主要支流――西溪上的一座大(二)型水库,总库容

2.18亿m3,正常库容0.87亿m3,水面积7500亩,控制集雨面积331km2,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可灌农田12.2万亩,坝顶高程92.8m,坝高42.8m,坝顶长446m,坝顶宽6m,坝底长310m,防浪墙高1m,水库有泄洪洞1条,洞径5m,长256m,最大泄量360m3/s;另设底宽110m,长460m开敞式溢洪道一条,最大泄量880m3/s;为安全渲泄非常洪水,还在南面修建中设隔墩的高6.3m和长6.6m,宽61m;北面设置一座宽111m,坝高为6.9和7.2m的粘土斜墙自溃坝两座,最大泄量4450m3/s。同时还在赋石、老石坎两大水库的分水岭鸭坑坞修建分洪闸一座,闸孔高5.8m,宽7.7m,长2712.42m,最大泄量为250m3/s,以便于两库联合调度。水库还建有3×1250kw机组的水电站一座,最近又在省内大型水库工程率先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并实现了水文水情遥测遥报,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电站自动化安全监控以及防洪决策、优化调度、财务档案、消防安全的自动化管理。现已被列为水利部和省厅的示范工程。水库还建有二星级天赋旅游度假村并联建安吉水厂各一座。2000年初还在浙江省第一个通过大

坝安全鉴定,并被评为Ⅰ类型水库。同时还多次荣获全国水库安全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电站、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湖州市水利学会 吴水学

二OO二年三月十四日


相关文章

  •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浙 江 省 水 利 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 局 目 录 附 表 钱塘江----------------- 1­28 杭嘉湖平原河网------------- 29­43 第一章 概 况----------- ...查看


  • 太湖水污染治理
  • 太湖水污染治理 太湖蓝藻事件,对于当时无锡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太湖的水质情况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媒体,公众的广泛关注. 计划分区 计划范围按水系分布和行政区界划分为2 个规划区.7个控制区.23个控制单元. 两个规划区分别为江苏省 ...查看


  • 聚落变迁与统一信仰的形成
  • 102 聚落变迁和统一信仰的形成:从崧泽到良渚专题研究:崧泽文化 聚落变迁和统一信仰的形成:从崧泽到良渚 方向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14) 内容提要:公元前4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由马家浜文化进入到崧泽文化,环太 ...查看


  • 关于荷花的诗句:苕溪
  • <苕溪>原文 晚立苕溪溪上头, 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 安识人闻乐与愁. <苕溪>作者简介 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山,今江西抚州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 ...查看


  • 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得失X
  • 第14卷第3期 Vol.14,No.3湖 泊 科 学 2002年9月 JOURNALOFLAKESCIENCES Sep.,2002 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得失 黄 宣 伟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Ξ 提要在益达92亿 ...查看


  • 减少上游水污染造成饮水安全问题·都市快报
  • 减少上游水污染造成饮水安全问题 杭州将建立水质保护联动机制 2013-12-31 记者 汪江军 本报讯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在谈到2014年工作时,将"治水"列为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昨天举 ...查看


  • 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_马宗文
  • 第27卷 第2期2011年3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 ra phy and Geo-Infor matio n Science V ol. 27 N o. 2M arch 2011 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马宗文, 许学工 * ( ...查看


  • 张志和[渔父]词五首
  • <渔父>原为渔歌,又名<渔歌子>.<渔父乐>,本为唐教坊曲,张志和用为词调,借以描写渔隐之乐,表现其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情怀. 其一: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②]流水鳜鱼[③]肥.青箬笠[④],绿蓑衣[ ...查看


  • 冥冥寒食雨诗歌鉴赏
  • <冥冥寒食雨>是著名诗人刘一止的一首寒食诗,这是一首著名的寒食古诗,字里行间体现了诗人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寒食古诗赏析: 冥冥寒食雨原文: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 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 生涯长剌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