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读懂七年级上册P3图1.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登高可以望远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4、月食现象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判定的技巧:

A、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向东到1600E是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E是西半球

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低、中、高纬度的判定: 纬度小于30为低纬度 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 纬度值为30-60为中纬度 D、纬度判定五带:(P12图1.20) 纬度小于23.50为热带

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纬度值为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

▲地球自转方向:

面对北极(或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面对南极(或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50的夹角) ▲二分二至日比较:(P11图1.19)

▲五带的比较:(P70图4-22)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1: 100000

线段式: 0 1千米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平行移动指向标)

B、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 指南针定方向:指南针平放,红磁针指向北,白磁针指向南

B、北极星定向:面向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

C、太阳和手表定向:在中高纬地区,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表盘中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D、树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P14图1.24中的常用图例要记忆) (二)、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计算(P16)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图的判读(P16)

▲识别地形部位:要求根据等高线特征,判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A、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B、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D、闭合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是山顶,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绘制:考查实际绘图能力(P18)

第二章 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注意读懂P30图2.7亚、欧、非的分界)

▲大洲、大洋之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最大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

洲) 最大的洋 (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

岛)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 海

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

外力作用:风、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P37图2.19)

A、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

成; B、板块是运动的; 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 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三章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P58活动题)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P46图3.6中的常用天气符号要记忆)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和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P51)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

(陆地上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

(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总和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课本P51和P55的活动) 3、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0C, 【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P58图3.23)

第四章 世界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数量:1999年达到60亿;现在每年约增加0.8亿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以1800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2、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是欧洲

年增加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反映人口的增长快慢。 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快、欧美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P40)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该地区的总人口÷该地区的总面积

(2)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稀疏区:

干早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寒的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是不适合人口长期居住

4、世界的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毁林开荒、草场超载、生态恶化、用水紧张

(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国防兵力不足 (3)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治安恶化、用水紧张、就业困难 5、正确的人口观: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

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法);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了解: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

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

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新疆、宁夏等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我国被称为回教。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特色;

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

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

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

发展中国家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异”。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贫富差距是国际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读懂七年级上册P3图1.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登高可以望远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4、月食现象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判定的技巧:

A、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向东到1600E是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E是西半球

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低、中、高纬度的判定: 纬度小于30为低纬度 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 纬度值为30-60为中纬度 D、纬度判定五带:(P12图1.20) 纬度小于23.50为热带

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纬度值为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

▲地球自转方向:

面对北极(或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面对南极(或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50的夹角) ▲二分二至日比较:(P11图1.19)

▲五带的比较:(P70图4-22)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1: 100000

线段式: 0 1千米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平行移动指向标)

B、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 指南针定方向:指南针平放,红磁针指向北,白磁针指向南

B、北极星定向:面向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

C、太阳和手表定向:在中高纬地区,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表盘中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D、树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P14图1.24中的常用图例要记忆) (二)、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计算(P16)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图的判读(P16)

▲识别地形部位:要求根据等高线特征,判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A、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B、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D、闭合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是山顶,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绘制:考查实际绘图能力(P18)

第二章 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注意读懂P30图2.7亚、欧、非的分界)

▲大洲、大洋之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最大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

洲) 最大的洋 (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

岛)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 海

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

外力作用:风、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P37图2.19)

A、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

成; B、板块是运动的; 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 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三章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P58活动题)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P46图3.6中的常用天气符号要记忆)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和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P51)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

(陆地上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

(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总和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课本P51和P55的活动) 3、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0C, 【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P58图3.23)

第四章 世界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数量:1999年达到60亿;现在每年约增加0.8亿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以1800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2、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是欧洲

年增加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反映人口的增长快慢。 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快、欧美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P40)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该地区的总人口÷该地区的总面积

(2)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稀疏区:

干早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寒的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是不适合人口长期居住

4、世界的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毁林开荒、草场超载、生态恶化、用水紧张

(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国防兵力不足 (3)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治安恶化、用水紧张、就业困难 5、正确的人口观: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

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法);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了解: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

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

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新疆、宁夏等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我国被称为回教。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特色;

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

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

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

发展中国家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异”。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贫富差距是国际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相关文章

  • 初一地理 上册期末复习[菁英辅导]
  • [菁英辅导]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 经纬线特点. ...查看


  • 鲁教版初一地理第一章复习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从太空中看,地球形状为 2.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 ...查看


  •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 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 时区 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0°经线为中心(0°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 ...查看


  • 地理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 地理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一.某高中地理教学安排 来到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中学校实习,发现这里的高中教学有一个很特色的现象,就是学校设置有专门的艺术特长班和体育特长班.经过观察和老师们的交谈,发现这类班级的成绩成为学校的困惑,同样,给地理教 ...查看


  • 初中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 初中地理.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初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新学期面临的形势是减负增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实现我校的办学使命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认真围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活动结合学校全面工作的目标初中地理教研组对本学 ...查看


  • 初一下学期学习计划3篇
  • 初一下学期学习计划一:初一下学期学习计划 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我,会有些不习惯,比如:作业量增多了,压力增大了,还有就是来到一个新集体,没有熟人,会有些陌生.不过,我想只要时间一长,我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在这个学期中,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为我自己 ...查看


  •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题
  •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 ...查看


  • 初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 地理复习提纲<亚洲及欧洲> 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什么叫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点,地方时也不同. 2.什么叫世界 ...查看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匿名投稿 给我留言 首页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件中心 学科论文 范文大全 学生频道 中考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初中在线 >> 试题中心 >> 化学试题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