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通路下的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分析

本文介绍了直流通路下的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分析。

共射级放大电路

图1

基本的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在模电书里应该经常遇见,不过那时更多的是分析静态工作点,交、直流放大倍数,然而在真正的电路设计中,R1和R2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多少呢?或者说它们应该如何取值呢?

已知NPN型管2N2219是硅型管,处于放大正常工作时饱和电压Ube=0.7V。首先是对R1的选择,2N2219的Ib最大值是800mA,仅仅选取R1使其电流值小于800mA显然是不行的,一般Ib的电流值为几mA到uA,因为Ic最大值是800mA,按照普通的100倍的放大倍数算Ib最大也只能到8mA

按此标准就可以取值了,比如R1=10k(先分析分析看是否合适),这时Ib=0.43mA,假设放大倍数是100倍(粗略估算,所以取这个值)则Ic=43mA,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必须要求Uce>Ube,则Uce起码应该大于0.7V,恩,假设是1v(应该比这大,因为在动态条件下还会有一个交流信号,要防止出现饱和失真),那么R2应该取值为R2=(12-1)V/43mA=256Ω,即R2不能比256大了(估算,放大倍数等等很多因素在,但是就是在这个附近)。所以可以取R2=200Ω及其以下(R2越小则Uce越大)

仿真如下所示

图2 R2=50Ω

图3 R2=200Ω

图4 R2=350Ω,进入饱和区。

如果R1=1k可以再计算一下,Ib=4.3mA,Ic=430mA,R2只能取26Ω以下,这样一来就对电阻的要求太高了。

同时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当R2=50Ω或200Ω的时候在Ib没变时Ic发生了变化,从77.5mA变到了45.5mA,跟按照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好像不重合啊(好像跟饱和区的性质差不多:Ic随Uce的增大而增大)。

下面说一下三极管的各种状态:

图5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其实图上的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曲线,在实际中平行的那部分应该也是向上的,只不过角度没有在饱和区那么大罢了。而在判断一个三极管是否在饱和区也不能看是否是Ic随Uce的增大而增大,而应该看Ube增大时,Ib随之增大,但Ic增大不多。

图6 注意跟图4比较,此时Ib明显增大但Ic基本没变

图7 跟图2比较,Ib增大时Ic也增大,处于放大区。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图8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图8中的R1,R2如何选择呢?由于R2是在发射极上,所以Uce电压肯定大于5v,也就是说集电结反偏,这时只要保证发射结正偏而Ib电流值合适就可以了。所以R1,R2的选择只用跟着十几要求就可以了,比较广泛,都可以从几百欧到几k

R1的选取对电路电流的影响不大,关键是R2,R2越大基极和射极电流就越小。

共基极放大电路:

R1,R2应该选择多少呢?

Ie一般都是在几十mA,假定Ie=43mA、此时R1约为100Ω,Ic约等于Ie=43mA,为了保证Uce反向偏置,还要保证Uce>1v则R2最大取256Ω,根据Uo的输出情况可以取R2为几十到200之间

本文介绍了直流通路下的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分析。

共射级放大电路

图1

基本的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在模电书里应该经常遇见,不过那时更多的是分析静态工作点,交、直流放大倍数,然而在真正的电路设计中,R1和R2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多少呢?或者说它们应该如何取值呢?

已知NPN型管2N2219是硅型管,处于放大正常工作时饱和电压Ube=0.7V。首先是对R1的选择,2N2219的Ib最大值是800mA,仅仅选取R1使其电流值小于800mA显然是不行的,一般Ib的电流值为几mA到uA,因为Ic最大值是800mA,按照普通的100倍的放大倍数算Ib最大也只能到8mA

按此标准就可以取值了,比如R1=10k(先分析分析看是否合适),这时Ib=0.43mA,假设放大倍数是100倍(粗略估算,所以取这个值)则Ic=43mA,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必须要求Uce>Ube,则Uce起码应该大于0.7V,恩,假设是1v(应该比这大,因为在动态条件下还会有一个交流信号,要防止出现饱和失真),那么R2应该取值为R2=(12-1)V/43mA=256Ω,即R2不能比256大了(估算,放大倍数等等很多因素在,但是就是在这个附近)。所以可以取R2=200Ω及其以下(R2越小则Uce越大)

仿真如下所示

图2 R2=50Ω

图3 R2=200Ω

图4 R2=350Ω,进入饱和区。

如果R1=1k可以再计算一下,Ib=4.3mA,Ic=430mA,R2只能取26Ω以下,这样一来就对电阻的要求太高了。

同时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当R2=50Ω或200Ω的时候在Ib没变时Ic发生了变化,从77.5mA变到了45.5mA,跟按照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好像不重合啊(好像跟饱和区的性质差不多:Ic随Uce的增大而增大)。

下面说一下三极管的各种状态:

图5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其实图上的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曲线,在实际中平行的那部分应该也是向上的,只不过角度没有在饱和区那么大罢了。而在判断一个三极管是否在饱和区也不能看是否是Ic随Uce的增大而增大,而应该看Ube增大时,Ib随之增大,但Ic增大不多。

图6 注意跟图4比较,此时Ib明显增大但Ic基本没变

图7 跟图2比较,Ib增大时Ic也增大,处于放大区。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图8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图8中的R1,R2如何选择呢?由于R2是在发射极上,所以Uce电压肯定大于5v,也就是说集电结反偏,这时只要保证发射结正偏而Ib电流值合适就可以了。所以R1,R2的选择只用跟着十几要求就可以了,比较广泛,都可以从几百欧到几k

R1的选取对电路电流的影响不大,关键是R2,R2越大基极和射极电流就越小。

共基极放大电路:

R1,R2应该选择多少呢?

Ie一般都是在几十mA,假定Ie=43mA、此时R1约为100Ω,Ic约等于Ie=43mA,为了保证Uce反向偏置,还要保证Uce>1v则R2最大取256Ω,根据Uo的输出情况可以取R2为几十到200之间


相关文章

  • 黑箱实验探究
  • 电学黑箱探索实验 时间:2016年6月14日 摘要:已知黑箱内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电阻(正负热敏电阻和定值电阻).电容.二极管.电感线圈,根据电阻正反接阻值不变,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电容的充放电原理,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反向电阻无穷大和 ...查看


  • 100MHz放大器设计
  • 100MHz 放大器设计 一. 课题要求 1. 2. 输入50mv ,100MHz ,输出2v ,100MHz 放大后要求信号稳定且无明显失真. 二. 方案论证 1. 分立器件放大电路 在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知,放 ...查看


  •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
  • 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29No.1 Mar.201 ...查看


  • 工频电磁场测量仪的设计与研究
  • )*+,-./.01*+*/23456758*2 !" !#$% 62*9:*.3;25?/-.*>,3@,*=0+A*/+:2*2 &'(" ,)*+,-.#$( /## ("$B:4/.C., ...查看


  • 模电考试总结_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 ----带有 ...查看


  •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 课 题:§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讲解理论,第二课仿真演示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分析. 教学目的: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生 产实践中,放大电路的 ...查看


  •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摘要 电子设备中,往往需要放大微弱的信号,这主要是通过放大电路实现的.基本放大电路由单个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构成,为单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倍.而当信号非常微弱时,单级放大电路无法满足放大需求,此时我们把若干个单级放大电路串接在 ...查看


  • 三种放大电路
  • 基于三种电路对电流放大的研究 摘要:放大电路时指能量的控制和转换,用能量比较小的输入信号来控制另一个能源,使输出端的负载得到的能量比较大的信号.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放大的前提是传输不失真. 三种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态: 三种放大电路为:共发射极 ...查看


  • 数电模电超有用知识点,值得拥有
  • <数字电子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主要知识点总结和要求 1.数制.编码其及转换:要求:能熟练在10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8421BCD.格雷码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举例1:(37.25)10= ( )2= ( )1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