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章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 .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干湿地区划分的指标是 ( )

A .降水量 B .蒸发量

C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气温与降水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特征。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它表现的区域特征是 ( )

A .整体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

5.“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 )

A .整体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逻辑性

下表是亚洲东部某国产业结构变化(1953-1984年),回答6~8题。

6.该国可能是 ( )

A .中国 B .日本 C .韩国 D .新加坡

7.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利于发展耕作业;②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长;③有较长的海岸线,多良港,利于发展海上航运;④目前环境问题突出,沙尘暴频发,严重影响大气质量 ( )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8.关于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工业经济起飞于60年代

B .工业发展经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C .本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强

D .各经济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相对迟缓,粮食自给率下降

右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图,读图完成9~10题。

9.根据三大自然区分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区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植被 B .Ⅰ区与Ⅱ区的分界线是200mm 等降水量线

C .地跨三大自然区的省区是甘肃省 D .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长江

10.在Ⅰ区内部地理事物由南向北的分布,排序正确的是 ( )

A .农作物:水稻、春小麦、冬小麦

B .植被: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C .土壤:黑土、黄土、红壤、砖红壤

D .地貌:平原、高原、盆地

读“我国两区域示意图”(图Ⅰ和图Ⅱ)。据此完成11-12题。

图Ⅰ

11.两区域农业生产相似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雨热同期 ②地势低平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图Ⅱ ( ) (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耕地资源减少 ③灌溉水源不足 ④土壤污染加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B .两地多为红壤

C .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D .两地皆全年少雨

14.关于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

A .图甲所示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B .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C .图乙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D .出现图甲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源 GIS 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学小组将它用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 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 )

16.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 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⑥⑦⑧⑨ D .⑤⑥⑦⑧

GIS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读图,完成

17-18题。

17.下列研究内容中,主要应用GIS 进行的有( )

①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②近20

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

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图中所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

A .农业布局规划 B.工业布局规划 C.商场选址规划 D.学校选址规划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

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

程。右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

判断19~20题。

19.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 甲图2乙

A

( ) B

C D 20.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生成新图层的图形信息是

A .城市道路网类型 B .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 .城市功能分区结构 D .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21.GIS 被称为“地图的延伸”。GIS 技术制作的电子地图与普通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 )

A .数据分析能力 B .数据模型 C .空间模型 D .表示范围

2006年9月5日至6日,由中科院主办的200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创新 发展 超越”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我国在地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据此回答8-9题。

22.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GNP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23.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用GPS 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B .利用GIS 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C .利用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D .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

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回答10~13题。

24.“数字地球”即 ( )

A .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 .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 .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 D .“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2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 ( )

A .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 B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 D .任何科技必然为政治服务

二、综合题

26.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三个角洲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甲,乙,丙开发的历史看,三地中开发最早的是 ,最晚的是 。

(2)三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本国主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是

(3)在经济作物种植上,甲三角洲的棉花生产世界著名,乙三角洲油菜播种面积很广,丙三角洲亚热带水果产量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区域产业结构看,甲三角洲钢铁、石油工业所占比重很大,乙三角洲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丙三角洲石油化工和航天工业十分著名。这种产业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7.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钢铁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

甲图 乙图

⑴甲图钢铁工业基地A 是 ,该钢铁工业基地布局属于 型,该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 。

⑵乙图钢铁工业基地B 是 ,该钢铁工业基地布局属于 型,该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 。

⑶甲图中新兴的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 ,乙图中新兴的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 ,它们的布局条件是① 、② 、③ 。它们的布局方式属于 型。这反映了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

28. 当今,3S (RS —遥感,GPS —全球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 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的字母分别是 、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分

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

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

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

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

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

取的。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计划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材料二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一般认为“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它是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

材料三 现代战争是数字技术之间的较量,谁占据信息,谁就更富有和安全,谁失去信息,谁就会贫穷挨打。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向中东地区所投的炸弹中精确制导炸弹占全部炸弹的7.6%,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关军精确制导炸弹比重达到了80%~90%。

(1)美军精确制导炸弹的关键技术是。

(2)简述“数字地球”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

(3)美国提出建设“数字地球”这一战略举措有何重大意义?

(4)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有何重要意义?

第一章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B 7.D 8.C 9.C 10.B 11.B 12.C

13.A 14.A 15.C 16.A 17. C 18. A 19.A 20.B 21.B 22.A 23.B 24.A

25.B

26.答案:(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甲地 丙地 (2)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水热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等 水稻 (3)甲地光照充足,十分利于棉花的生长。乙地人多地少,冬季气温低,种植油菜可充分利用冬闲地,实行稻油轮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丙地国家的亚热带地区面积少,亚热水果市场需求高。 (4)甲地国家的铁和石油资源丰富,三角洲地区交通方便。乙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缺乏,但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适宜发展机械制造业。丙地石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27.答案:⑴福山 临海 有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⑵伯明翰 煤铁复合体 英国中部山地煤铁资源丰富 ⑶九州岛 苏格兰中部 ①依靠高科学技术 ②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③洁净优美的环境 临空 由集中趋向分散

28.答案:(1)1∶50000000 AD (2)RS GIS GPS

29. 答案:(1) 全球定位系统(GPS)

(2)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科学技术已成为研究地球现象的重要手段;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迅速发展,这些为“数字地球”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3)通过继续把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推动经济的发展;“数字地球”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自然延伸,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更丰富、多样、重要的信息资源维持全球战略的需要,“数字地球”将进一步增强美国国力,增强其对全球事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国际热点地区的发言权。

(4)促进国土资源的调查、摸清家底,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开发、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第一章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 .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干湿地区划分的指标是 ( )

A .降水量 B .蒸发量

C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气温与降水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特征。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它表现的区域特征是 ( )

A .整体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

5.“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 )

A .整体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逻辑性

下表是亚洲东部某国产业结构变化(1953-1984年),回答6~8题。

6.该国可能是 ( )

A .中国 B .日本 C .韩国 D .新加坡

7.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利于发展耕作业;②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长;③有较长的海岸线,多良港,利于发展海上航运;④目前环境问题突出,沙尘暴频发,严重影响大气质量 ( )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8.关于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工业经济起飞于60年代

B .工业发展经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C .本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强

D .各经济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相对迟缓,粮食自给率下降

右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图,读图完成9~10题。

9.根据三大自然区分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区划分的依据是气候和植被 B .Ⅰ区与Ⅱ区的分界线是200mm 等降水量线

C .地跨三大自然区的省区是甘肃省 D .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长江

10.在Ⅰ区内部地理事物由南向北的分布,排序正确的是 ( )

A .农作物:水稻、春小麦、冬小麦

B .植被: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C .土壤:黑土、黄土、红壤、砖红壤

D .地貌:平原、高原、盆地

读“我国两区域示意图”(图Ⅰ和图Ⅱ)。据此完成11-12题。

图Ⅰ

11.两区域农业生产相似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雨热同期 ②地势低平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图Ⅱ ( ) (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耕地资源减少 ③灌溉水源不足 ④土壤污染加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B .两地多为红壤

C .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D .两地皆全年少雨

14.关于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

A .图甲所示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B .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C .图乙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D .出现图甲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源 GIS 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学小组将它用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 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 )

16.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 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⑥⑦⑧⑨ D .⑤⑥⑦⑧

GIS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读图,完成

17-18题。

17.下列研究内容中,主要应用GIS 进行的有( )

①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②近20

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

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图中所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

A .农业布局规划 B.工业布局规划 C.商场选址规划 D.学校选址规划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

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

程。右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

判断19~20题。

19.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 甲图2乙

A

( ) B

C D 20.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生成新图层的图形信息是

A .城市道路网类型 B .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 .城市功能分区结构 D .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21.GIS 被称为“地图的延伸”。GIS 技术制作的电子地图与普通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 )

A .数据分析能力 B .数据模型 C .空间模型 D .表示范围

2006年9月5日至6日,由中科院主办的200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创新 发展 超越”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我国在地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据此回答8-9题。

22.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GNP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23.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用GPS 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B .利用GIS 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C .利用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D .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

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回答10~13题。

24.“数字地球”即 ( )

A .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 .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 .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 D .“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2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 ( )

A .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 B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 D .任何科技必然为政治服务

二、综合题

26.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三个角洲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甲,乙,丙开发的历史看,三地中开发最早的是 ,最晚的是 。

(2)三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本国主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是

(3)在经济作物种植上,甲三角洲的棉花生产世界著名,乙三角洲油菜播种面积很广,丙三角洲亚热带水果产量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区域产业结构看,甲三角洲钢铁、石油工业所占比重很大,乙三角洲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丙三角洲石油化工和航天工业十分著名。这种产业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7.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钢铁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

甲图 乙图

⑴甲图钢铁工业基地A 是 ,该钢铁工业基地布局属于 型,该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 。

⑵乙图钢铁工业基地B 是 ,该钢铁工业基地布局属于 型,该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是 。

⑶甲图中新兴的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 ,乙图中新兴的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 ,它们的布局条件是① 、② 、③ 。它们的布局方式属于 型。这反映了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

28. 当今,3S (RS —遥感,GPS —全球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 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的字母分别是 、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分

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

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

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

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

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

取的。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计划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材料二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一般认为“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它是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

材料三 现代战争是数字技术之间的较量,谁占据信息,谁就更富有和安全,谁失去信息,谁就会贫穷挨打。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向中东地区所投的炸弹中精确制导炸弹占全部炸弹的7.6%,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关军精确制导炸弹比重达到了80%~90%。

(1)美军精确制导炸弹的关键技术是。

(2)简述“数字地球”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

(3)美国提出建设“数字地球”这一战略举措有何重大意义?

(4)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有何重要意义?

第一章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B 7.D 8.C 9.C 10.B 11.B 12.C

13.A 14.A 15.C 16.A 17. C 18. A 19.A 20.B 21.B 22.A 23.B 24.A

25.B

26.答案:(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甲地 丙地 (2)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水热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等 水稻 (3)甲地光照充足,十分利于棉花的生长。乙地人多地少,冬季气温低,种植油菜可充分利用冬闲地,实行稻油轮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丙地国家的亚热带地区面积少,亚热水果市场需求高。 (4)甲地国家的铁和石油资源丰富,三角洲地区交通方便。乙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缺乏,但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适宜发展机械制造业。丙地石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27.答案:⑴福山 临海 有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⑵伯明翰 煤铁复合体 英国中部山地煤铁资源丰富 ⑶九州岛 苏格兰中部 ①依靠高科学技术 ②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③洁净优美的环境 临空 由集中趋向分散

28.答案:(1)1∶50000000 AD (2)RS GIS GPS

29. 答案:(1) 全球定位系统(GPS)

(2)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科学技术已成为研究地球现象的重要手段;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迅速发展,这些为“数字地球”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3)通过继续把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推动经济的发展;“数字地球”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自然延伸,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更丰富、多样、重要的信息资源维持全球战略的需要,“数字地球”将进一步增强美国国力,增强其对全球事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国际热点地区的发言权。

(4)促进国土资源的调查、摸清家底,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开发、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相关文章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 单元课题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匿名投稿 给我留言 首页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件中心 学科论文 范文大全 学生频道 中考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初中在线 >> 试题中心 >> 化学试题 >> ...查看


  • 开发区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 开发区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 ...查看


  • 六年级备考计划
  • 安宁市实验学校六年级综合复习备考计划及准备工作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确保我校六年级毕业班的小学升学考试成绩稳居安宁市第一,结合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学科教学状况,特制定本计划. 二.考 ...查看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三年级组的复习计划目标为统领,以高考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根据本学科高考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复习,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 ...查看


  • 现状评价导则
  • 附件1 安徽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书编写格式等. 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除煤矿企业以外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 ...查看


  •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 蓟县城关第二小学 学生学习状况评估方案 (2010-2011学年) 2010-9 蓟县城关第二小学 学生学习状况评估方案 (2010-2011学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查看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书编写格式等. 本导则适用于在沪已经投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除煤矿企业以外的用人单位职业 ...查看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料整理目录
  • 一. 工程施工开工卷(第一卷) ⑴. 卷内目录 ⑵. 进场通知 ⑶. 中标通知书.协议书 ⑷. 合同项目开工令 ⑸. 合同项目开工申请表(含申请报告) ⑹.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主要施工组织设计) ⑺. 施工进度计划申报表(附图) ⑻. 施 ...查看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叶有道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树立校本教研意识为中心,整合各项常规工作,为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1.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学 ...查看


  • 水利工程资料整理顺序2
  • XXXXX达标工程 施 工 质 量 检 查 评 定 顺 序 一. 工程施工开工卷(第一卷) 卷内目录 ⑴. 进场通知 ⑵. 中标通知书.协议书 ⑶. 合同项目开工令 ⑷. 合同项目开工申请表(含申请报告) ⑸.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主要施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