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班主任"是否可能?

取消“班主任”是否可能?

班级中没有班主任?班级如何管理,学生如何管理?

取消班主任的前提是什么?是学队制、学会制、学分制、阶梯制、导师制,用好五招就可以尝试取消班主任。

第一招:学队制

宜阳双语实验学校的学队由5~8名学生组成,是一个将自我约束与集体约束、自我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学生民主自治组织。学队制是学校实行学生民主自治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宜阳双语实验学校的班级中没有班长,也没有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等班干部,只有几个学队,每个学队有一个学队长,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每个学队的学队长共同组成班级管理委员会,每周由一个学队长担任轮值学队长,代替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每个学队长既要管理好班级,也要管理好各自的学队,久而久之,学生的管理能力自然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自主管理的前提是公平、公正、公开,为此,学校特意出台了《学队公约》。《学队公约》作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是由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修改而成的,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意见。

每天早上,学队长都会组织本学队成员召开“学队例会”,根据《学队公约》对所有成员进行考评,对违反《学队公约》的学生,提出批评意见,但允许该学生反驳、辩论。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会积极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更愿意帮助学队中的其他成员。

学队制的建立,让学生管理从课堂上渗透到生活中。学队的成员会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一起规范作息时间,杜绝不良习惯,调整学习状态,维护校园秩序。这是管理智慧的升华,也是相信学生的充分表现。

第二招:学会制

学校要求教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如何“学”上,要求教师在学生中间建立“学科学习研究会”,简称“学会”。学会是教师教育科研组织的延伸,是学生自主管理学习的组织。

根据学会制的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是某一个学科的学会研究员。学会研究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中起到带头、帮扶、示范的作用,肩负着帮助所有学生提升该学科学习能力的任务。同时,每学科的学会研究员还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学会会长,协助教师组织该学科的教学、测评等工作。 实行学会制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有些原本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成为某学科的研究员后,不仅不再打扰其他学生学习,而且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甚至会主动督促、帮助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主动制止那些不守纪律、影响他人的行为。

而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是各学会会长的热门人选。他们在努力提升自己成绩的同时,还会尽可能地帮助他人,甚至主动组织一些研讨,和本研究会的成员一起,研究更加高效、快捷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其他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上的丰收、成绩上的提高,还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学会制的实施,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时,任课教师要关心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要关心学会组织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任课教师的职责,在逐渐由授课向管理延伸。 第三招:学分制

学分制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系统。

学分制是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日常学习检测和各科考试成绩等综合考虑,并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考评的一种考核评价制度。 学分考核的内容分成三部分:品行学分、成绩学分、技能学分。

品行学分。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按照“没有过失记满分,出现过失按照标准扣分”的原则,折算成学生的品行学分。

成绩学分。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学科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的标准,折算成成绩学分。

技能学分。针对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表现、考试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折算成技能学分。

将学生的品行学分、成绩学分、技能学分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计算后,就得到了该学生的综合学分。

学分制坚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等同时纳入整体考核,而不是只重学习、不顾其他。这体现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努力培养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分制施行之后,学校再也不需要用投票的方式进行评优秀、评先进、评选三好学生、发展团员等。通过综合学分的高低,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会一览无余,让各种评选更加公正和便捷。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特长、缺点不足更充分地显露出来,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第四招:阶梯制

阶梯制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教学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成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综合知识、综合运用等阶梯,以学生现有的基础为起点,引导学生逐级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像攀登知识的阶梯一般,一步一阶,循序渐进。

教师在备课时,不会使用传统的教案,而是使用“预学案”和“课堂过关升级检测题”。“预学案”是学生自学和预习的方案,“检测题”则是按照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顺序制作的课堂检测试卷。教师备课时,会一次性将一个单元的内容全部备完,这样会有利于大单元、系统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时,教师会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集中起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进行点拨、讲解,最后进行复习与检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在课上就完成学习任务,不需要课后加班加点。 之所以有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因为整个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讲得少,学生看得多、学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同时,大单元、阶梯式的教学方式遵循了由整体到局部、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符合青少年的特点。 在评价时,阶梯制也同样适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会努力完成自己的阶梯任务,并努力向更高的阶梯攀爬。教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对晋级的渴望,就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源泉。

第五招:导师制

在宜阳双语实验学校,每一名教师都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承担着教书和育人两大职能的学生导师。

每位导师都会分配管理一部分学生。所谓管理,并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习、解

答学生疑问、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不仅要抓教学,还要抓品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该学生的导师要出面参与处理,有些时候还要为学生辩护。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他们会向导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倾诉生活中的困惑,分享校园里的快乐,描述童话般的梦想……

传统的课堂中,各学科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授自己的学科,至于班级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都是班主任的任务。而导师制的实施,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世界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会更加牵挂学生,从内心中照顾学生、维护学生;同样,学生也会更加信任教师,更加热爱教师。

学队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会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分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阶梯制提供高效的课堂和评价,导师制则加深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密关系。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幸福成长。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班主任的特定职责也越来越少,以至于让很多班主任都有了“即将下岗”的感觉。这正是更充分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契机,也是取消班主任的基础。

目前,宜阳双语实验学校已经撤销了教导处和政教处这两个学校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并计划在一定时间后正式取消班主任。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一种突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之下,取消班主任的做法一定会让学校课改做到进一步的深化,进一步的升华!(作者□ 葛 徽系河南省宜阳双语实验学校

取消“班主任”是否可能?

班级中没有班主任?班级如何管理,学生如何管理?

取消班主任的前提是什么?是学队制、学会制、学分制、阶梯制、导师制,用好五招就可以尝试取消班主任。

第一招:学队制

宜阳双语实验学校的学队由5~8名学生组成,是一个将自我约束与集体约束、自我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学生民主自治组织。学队制是学校实行学生民主自治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宜阳双语实验学校的班级中没有班长,也没有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等班干部,只有几个学队,每个学队有一个学队长,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每个学队的学队长共同组成班级管理委员会,每周由一个学队长担任轮值学队长,代替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每个学队长既要管理好班级,也要管理好各自的学队,久而久之,学生的管理能力自然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自主管理的前提是公平、公正、公开,为此,学校特意出台了《学队公约》。《学队公约》作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是由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修改而成的,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意见。

每天早上,学队长都会组织本学队成员召开“学队例会”,根据《学队公约》对所有成员进行考评,对违反《学队公约》的学生,提出批评意见,但允许该学生反驳、辩论。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生会积极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更愿意帮助学队中的其他成员。

学队制的建立,让学生管理从课堂上渗透到生活中。学队的成员会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一起规范作息时间,杜绝不良习惯,调整学习状态,维护校园秩序。这是管理智慧的升华,也是相信学生的充分表现。

第二招:学会制

学校要求教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如何“学”上,要求教师在学生中间建立“学科学习研究会”,简称“学会”。学会是教师教育科研组织的延伸,是学生自主管理学习的组织。

根据学会制的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是某一个学科的学会研究员。学会研究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中起到带头、帮扶、示范的作用,肩负着帮助所有学生提升该学科学习能力的任务。同时,每学科的学会研究员还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学会会长,协助教师组织该学科的教学、测评等工作。 实行学会制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有些原本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成为某学科的研究员后,不仅不再打扰其他学生学习,而且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甚至会主动督促、帮助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主动制止那些不守纪律、影响他人的行为。

而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是各学会会长的热门人选。他们在努力提升自己成绩的同时,还会尽可能地帮助他人,甚至主动组织一些研讨,和本研究会的成员一起,研究更加高效、快捷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其他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上的丰收、成绩上的提高,还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学会制的实施,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时,任课教师要关心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要关心学会组织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任课教师的职责,在逐渐由授课向管理延伸。 第三招:学分制

学分制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系统。

学分制是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日常学习检测和各科考试成绩等综合考虑,并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考评的一种考核评价制度。 学分考核的内容分成三部分:品行学分、成绩学分、技能学分。

品行学分。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按照“没有过失记满分,出现过失按照标准扣分”的原则,折算成学生的品行学分。

成绩学分。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学科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的标准,折算成成绩学分。

技能学分。针对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表现、考试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折算成技能学分。

将学生的品行学分、成绩学分、技能学分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计算后,就得到了该学生的综合学分。

学分制坚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等同时纳入整体考核,而不是只重学习、不顾其他。这体现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努力培养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分制施行之后,学校再也不需要用投票的方式进行评优秀、评先进、评选三好学生、发展团员等。通过综合学分的高低,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会一览无余,让各种评选更加公正和便捷。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特长、缺点不足更充分地显露出来,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第四招:阶梯制

阶梯制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教学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成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综合知识、综合运用等阶梯,以学生现有的基础为起点,引导学生逐级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像攀登知识的阶梯一般,一步一阶,循序渐进。

教师在备课时,不会使用传统的教案,而是使用“预学案”和“课堂过关升级检测题”。“预学案”是学生自学和预习的方案,“检测题”则是按照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顺序制作的课堂检测试卷。教师备课时,会一次性将一个单元的内容全部备完,这样会有利于大单元、系统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时,教师会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集中起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进行点拨、讲解,最后进行复习与检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在课上就完成学习任务,不需要课后加班加点。 之所以有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因为整个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讲得少,学生看得多、学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同时,大单元、阶梯式的教学方式遵循了由整体到局部、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符合青少年的特点。 在评价时,阶梯制也同样适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会努力完成自己的阶梯任务,并努力向更高的阶梯攀爬。教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对晋级的渴望,就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源泉。

第五招:导师制

在宜阳双语实验学校,每一名教师都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承担着教书和育人两大职能的学生导师。

每位导师都会分配管理一部分学生。所谓管理,并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习、解

答学生疑问、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不仅要抓教学,还要抓品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该学生的导师要出面参与处理,有些时候还要为学生辩护。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他们会向导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倾诉生活中的困惑,分享校园里的快乐,描述童话般的梦想……

传统的课堂中,各学科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授自己的学科,至于班级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都是班主任的任务。而导师制的实施,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世界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会更加牵挂学生,从内心中照顾学生、维护学生;同样,学生也会更加信任教师,更加热爱教师。

学队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会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分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阶梯制提供高效的课堂和评价,导师制则加深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密关系。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幸福成长。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班主任的特定职责也越来越少,以至于让很多班主任都有了“即将下岗”的感觉。这正是更充分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契机,也是取消班主任的基础。

目前,宜阳双语实验学校已经撤销了教导处和政教处这两个学校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并计划在一定时间后正式取消班主任。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一种突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之下,取消班主任的做法一定会让学校课改做到进一步的深化,进一步的升华!(作者□ 葛 徽系河南省宜阳双语实验学校


相关文章

  • 抗生素滥用:各地取消门诊输液 "限抗令"是否有效
  • 遏制滥用抗生素:取消门诊输液"限抗"是否有效  来源:央视新闻 从去年开始,全国多地纷纷控制或取消医院门诊输液治疗.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成为"医改新趋势".各地取消门诊输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解决抗生素 ...查看


  • 见证北京新医改的第一天
  • 来源:生命时报 "您好,急诊医事服务费,您自付10元".今天(4月8日)00:01,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开出本市医改实施后的第一张医事服务费挂号单,拉开了北京新医改的序幕.北京所有医院一夜无眠,集体为新医改守岁,见证挂号费 ...查看


  • 必须熟悉和了解
  • 一.医保病人: 1.出院带药不得超过7日用量,其费用不超过1000元,不得开具与本次住院所患疾病治疗项目无关的药品,否则将按违规金额得3倍实行拒付. 2.住院病人,使用增强免疫及辅助药品费用不得超过总费用的20%,使用医保目录以外药品费用需 ...查看


  • 人员员经费管理办法
  • 业务员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目的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公司销售人员业务费用开支的控制,跟踪业务员的真实的业务行程和防止业务员虚报业务费用开支和外勤补贴,提高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减少公司的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 业务员等级划分和业务费用 ...查看


  • 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1
  • 陕西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题集 [案例 1] 2008 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 分析: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 最终的成绩.我们在 ...查看


  • 中国人口学会:目前不是取消社会抚养费最佳时机
  • 正文 我来说两句(79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4-12-03 05:25:34 来源:厦门网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大|中|小 打印 ',1)"> 卫计委:不会取消社会抚养费 0 0 "昨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召 ...查看


  • 2014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时间丨考试备考资料丨行测每日一练 (7)
  • 情景应变 1.单位召开会议,老专家临时有事来不了,领导决定取消这次会议,但这时专家又打电话说他把自己的事情推掉了来出席会议,请问你该怎么做? 人际关系 2.单位有个老大姐,对你有一些误会,领导刚好又把你调到她部门工作,同处一个科室,这位大姐 ...查看


  • 2014年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题目及答案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情景应变 1.单位召开会议,老专家临时有事来不了,领导决定取消这次会议,但这时专家又打电话说他把自己的事情推掉了来出席会议,请问你该怎么做? 人际关系 2.单位有个老大姐,对你有一些误会,领导刚好又把你调到她部门工作,同 ...查看


  • 福建省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案例分析
  • 高等教育法规案例分析 2000年6月20日,北京中华研修大学聘任的老师李某,在课堂上与学生宋某发生冲突.事后,宋某提出让李某赔偿医药费及精神损失费2500元的要求.同年6月30日,该大学在得到李口头委托的情况下,将其课酬费2500元作为赔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