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对应关系

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对应关系

一、【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的作用。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认识、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求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7、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或真理是无限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8、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9、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10、联系是客观的,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1、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2、整体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1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4、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基本特征;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15、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1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呵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居安思危,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或: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1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要求我们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事 1

物的飞跃;③要坚持适度原则。

18、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9、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2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抓中心和关键。

22、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要善于抓本质和主流。

23、(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23、(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善于抓住主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支流(矛盾的次要方面)。

2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和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

26、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更及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7、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8、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 五、【人生价值观的观点】

29、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0、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的事业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

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对应关系

一、【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的作用。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认识、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求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7、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或真理是无限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8、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9、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10、联系是客观的,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1、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2、整体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1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4、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基本特征;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15、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1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呵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居安思危,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或: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1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要求我们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事 1

物的飞跃;③要坚持适度原则。

18、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9、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2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抓中心和关键。

22、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要善于抓本质和主流。

23、(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23、(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善于抓住主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支流(矛盾的次要方面)。

2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和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

26、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更及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7、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8、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 五、【人生价值观的观点】

29、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0、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的事业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


相关文章

  • 矛盾和对应互补都是对立统一的形式
  • 作者:高铭仁 东岳论丛 1996年07期 现在普遍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矛盾就是反映事物的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1].这种把对立统一和矛盾等同起 ...查看


  • 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
  • 唯物论 物质观 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理论联系实际 运动观 世界观: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2.物质观和运动观的辩证统一关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课感想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开学之初,听说要上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这门课,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总是疑惑这门课上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些什么,还是直接推荐几本马克思的原著让我们自己领悟.但是不管课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和结束的,这门课还是让我有很大的收获的,尤其 ...查看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平方反比守恒 别世富
  • 霍金在<大设计>第一页说:"哲学已死.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并非如此!哲学是以不变应万变,至简易,不高深,是科学抛弃了哲学,但物理的"终极"问题很哲学:平方反比守恒 ...查看


  • 阴阳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
  • 阴阳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 景 红 (山东大学 马列部,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阴阳五行思想是<黄帝内经>的哲学基础,但阴阳五行思想是如何与<黄帝内经>具体结合的呢? 它体现的是一种刊·么样的思 ...查看


  • 中医药哲学
  • 在对"医易相通"的形而中论哲学原理进行推定之后,中医学对形而中论哲学的具体运用将是我们在这一节中讨论的内容. 在对<周易>的研究中,先哲向有"易道尚中"之论.形而中论认为,在"易 ...查看


  •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套路
  •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 ...查看


  • 什么是逻辑概念?
  • 作者:A.塔尔斯基 翻译:刘新文 刘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研究员. 世界哲学 2014年03期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1.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个问题:它属于现如今非常时髦的一类问题.你们还常常听到另一类问题:什么 ...查看


  • 斯宾塞[教育论]
  • 斯宾塞<教育论>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斯宾塞出生于教师家庭,童年因此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斯宾塞自幼身弱,生性孤独,但对山川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