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

  摘要:川西旅游业的发展为凉山旅游业迎来发展的良机,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凉山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及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34-02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丰富的旅游资源

  1.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凉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奇观。全州到处分布有气势磅礴的高山、色彩斑斓的湖泊、规模宏大的古冰川遗迹和神秘古老的原始森林。其中,被誉为高原奇景的螺鬓山,主峰海拔4 359米,保存有较好天然植物和古老的生物种,区内成片的原始森林里有高等植物180余科,属国家第一批保护的珍稀植种近30多种,占全省保护种数的34.3%。州内湖泊众多,有名扬海外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美丽迷人的邛海、钟灵竞秀的马湖、规模庞大的古冰川遗迹以及形态奇异的土林、溶洞、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凉山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囊括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天象景观类、生物景观等四小类16个基本类型,并且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各种自然资源交融分布,高山、森林、温泉、瀑布与湖泊相映成辉,形成开发价值很高的组合景观。

  2.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文化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凉山彝族自治州居住着彝、藏、回、蒙古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4%,彝族占总人口的42%,其他少数民族占4%,他们具有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文化,缤纷的节日庆典,优美的民族歌舞,精巧的传统工艺。这些都是体现地方独特的高品位人文旅游资源,凉山州已成为国内开展彝族风情旅游和研究最佳地位。在绚丽丰富的民族风情中对旅游具有吸引力的是:世界唯一尚存的母亲氏族社会――摩梭女儿国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阿注婚姻。

  

  二、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条件及问题

  1.拥有鲜明的、吸引力强的旅游景区。凉山州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属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重要一环,目前州内的旅游资源以西昌为中心的航天科技、彝族风情、邛庐之滨的阳光生态休闲旅游,盐源泸沽湖母系社会、木里香格里拉民族风情,西昌布拖、普格的火把节文化、螺鬓山奇观,冕宁长征文化、自然生态等等,所有景点民间传说纷纭,逸闻趣事众多,妙趣横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通达条件。凉山州分别与四川省多个市、地、州以及云南昭通、东川、昆明楚雄、丽达、迪庆等地区相毗邻;是省内与不同的行政区域连接交接最多的地区。凉山州自古就是扼守西部边陲的重镇和交通要道,现在可依托已建成的公路、航空、铁路交通网与中国西部城市共同开发旅游市场,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互补结合,有利于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3.交通制约了旅游发展。近年来州内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交通仍然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2006年在西昌市成功举办第二届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以后,交通问题日渐突出。2007年火把节期间进入凉山州的自驾车辆达1.2万辆,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出口狭窄,导致汽车长龙排到了上千米的距离。使有的旅客进出收费站的时间达到了一两个小时,导致旅游投诉增多。凉山位于四川西南,可进入性较差,不但铁路航空不能很好适应旅游淡旺季客流变化,而且各市县之间,各景区之间道路状况都较差,道路的缺陷不但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还延长了旅途时间,增加了不安全性。

  4.旅游主题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够。凉山州被誉为民族风情浓,湖光山色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典范城市,塑有航天城、月城、东方女儿国的美誉,但这些旅游形象不足以概括州内的旅游资源类型,显得比较单薄和片面。在对外宣传上,目前凉山州除了国际火把节前夕在四川电视台对火把节进行宣传促销之外,一般没有在电视媒体上进行纯粹的促销活动,宣传凉山旅游资源的电视短片光碟销售渠道不畅通,一些报刊杂志网站对州内旅游资源的介绍单一,形不成长期的轰动效应和整体效应。凉山旅游资源宣传工作的不足,使凉山州的旅游业认知度和知名度都不高,不能保证旅游客源的稳定增长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过去州内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开发人才,加之执法力度欠缺,州内的旅游资源存在盲目开发的情况,这导致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邛海―庐山景区为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邛海之缤兴起了众多的休闲庄、农家乐和度假村,严重影响了邛海的美观,并且这些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内,污染了邛海的水质。邛海水能见度也由20世纪90年代的3米~3米,降为1米~3米。湖上的游艇缺乏有效的管理,船只排出的废气、水、油也给邛海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庐山开发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应的基础设施,造成人为的垃圾污染,香客求神拜佛乱烧纸钱,2000年的森林大火,险些烧毁了庐山景区,就连被认为凉山净土的螺鬓山风景名胜区也遭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6.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低。目前,州内多数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人员缺乏战略眼光和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地区按总体规划进行有效实施的意识。每个景区的开发都各行其是,并且每个景区都只开发自己的核心部分,对周边资源没有实行综合开发或联合开发,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也缺乏保护意识和有效的保护措施。这就导致了旅游景区开发盲目、混乱,很多高品位旅游资源被开发者和当地居民破坏,部分景区周围建了很多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旅游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处理。这样的开发建设破坏凉山州旅游资源在旅客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新形势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对策

  1.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增强可进入性。要改变因财政困难对旅游的投入不足,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积极引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凉山的可进入性,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我州的旅游环境。要加强高速公路的运输网络建设,使各旅游城市之间,旅游城市与景区之间,形成点、线、面的交通网络,如加快和改善雅安到攀枝花的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及早通车,从而缓解进出凉山的交通困难,吸引更多的自驾车的旅客。加快对城市交通线路的改善,进行分路通车,将旅游线路与一般线路分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争取民行支持再开辟新航线,目前以加大开通西昌―昆明、西昌―广州航线,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增加开往成都、昆明、重庆方面的始发列车。

  2.突出旅游主题,加大凉山州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凉山州的旅游资源中,航天高科技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代表凉山州的旅游形象,而阳光、生态、彝族风情、女儿国风情等可以丰富凉山州的旅游形象,组合成丰富多彩的旅游组合产品。在宣传上,采取统一规划和整体促销的策略:(1)由政府宣传部门统筹规划,受益单位出钱,制作凉山州旅游风光专题片,在中央、省电视台节目上播出,同时采用报刊、杂志等大力宣传凉山州的旅游景光和风土人情;(2)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组织民族艺术团到内地巡回演出,扩大影响;(3)利用火把节和其他节庆之机,邀请大型新闻媒体到西昌采访,如今年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建到西昌作节目“国庆七天”,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大大增强了凉山州在国内外旅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印刷精美的反映凉山州风土人情的中外对照的小册子,赠送观光旅游者,以便让他们间接宣传凉山州;(5)特邀著名作家创作以凉山州景点为背景的影视故事片,配合广为流传的主题歌,启动宣传热潮。

  3.整体规划,加强监督管理。为避免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盲目、混乱,旅游主管部门应对州内的旅游资源作出整体的评价,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指导帮助地区部门进行开发规划,保护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各方利益均衡,景区与建筑物相协调,污染物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加深旅客对州内旅游景区的印象。

  目前凉山州旅游市场管理较混乱,严重影响了凉山州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管理部门应以中国旅游业的若干条例和规定为依据,改善旅游环境,整治旅游市场,加强全州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的综合整理工作。改善旅游环境主要措施有:彻底整顿社会治安秩序,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多渠道增强居民的旅游意识,塑造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和人人关心、重视、支持旅游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通过水平的管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树立凉山州旅游的新形象。

  4.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旅游业要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环境的基础上。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首先要加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其次加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杜绝湖泊水体污染,建立珍稀濒临动物特别保护区,改变人们“靠山吃山”的贫困落后思想,严禁过量的捕捞、乱砍、滥伐、乱采、乱捕;公路,旅社等旅游设施要与景区协调,不能破坏风景。再次,需吸取人工造林的成功经验,在州内大力开展荒坡植树造林活动,恢复各景区周围的秀美山川面貌,主要应建设好以西昌为中心点辐射到各景区的绿色长廊。结合现已全面启动的50万亩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为凉山今后大面积的森林草地的兴起,把凉山建成山清水秀之地。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旅游规划设所凉山.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15年)[R].2000.

  [2]凉山旅游网――休闲旅游[EB/OL].http://www.省略/htp/wtdc/wfq.

  [3]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西昌市旅游发展规划(2002―2015)[M].2000.

  [4]凉山旅游.交通仍是瓶颈[N].凉山日报,2007-02-27.

  [5]凉山彝族自治州跨世纪发展方略[G]//“九五”和2010年发展目标与对策.四川人民出版社.

  摘要:川西旅游业的发展为凉山旅游业迎来发展的良机,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凉山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及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34-02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丰富的旅游资源

  1.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凉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奇观。全州到处分布有气势磅礴的高山、色彩斑斓的湖泊、规模宏大的古冰川遗迹和神秘古老的原始森林。其中,被誉为高原奇景的螺鬓山,主峰海拔4 359米,保存有较好天然植物和古老的生物种,区内成片的原始森林里有高等植物180余科,属国家第一批保护的珍稀植种近30多种,占全省保护种数的34.3%。州内湖泊众多,有名扬海外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美丽迷人的邛海、钟灵竞秀的马湖、规模庞大的古冰川遗迹以及形态奇异的土林、溶洞、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凉山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囊括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天象景观类、生物景观等四小类16个基本类型,并且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各种自然资源交融分布,高山、森林、温泉、瀑布与湖泊相映成辉,形成开发价值很高的组合景观。

  2.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文化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凉山彝族自治州居住着彝、藏、回、蒙古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4%,彝族占总人口的42%,其他少数民族占4%,他们具有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文化,缤纷的节日庆典,优美的民族歌舞,精巧的传统工艺。这些都是体现地方独特的高品位人文旅游资源,凉山州已成为国内开展彝族风情旅游和研究最佳地位。在绚丽丰富的民族风情中对旅游具有吸引力的是:世界唯一尚存的母亲氏族社会――摩梭女儿国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阿注婚姻。

  

  二、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条件及问题

  1.拥有鲜明的、吸引力强的旅游景区。凉山州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属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重要一环,目前州内的旅游资源以西昌为中心的航天科技、彝族风情、邛庐之滨的阳光生态休闲旅游,盐源泸沽湖母系社会、木里香格里拉民族风情,西昌布拖、普格的火把节文化、螺鬓山奇观,冕宁长征文化、自然生态等等,所有景点民间传说纷纭,逸闻趣事众多,妙趣横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通达条件。凉山州分别与四川省多个市、地、州以及云南昭通、东川、昆明楚雄、丽达、迪庆等地区相毗邻;是省内与不同的行政区域连接交接最多的地区。凉山州自古就是扼守西部边陲的重镇和交通要道,现在可依托已建成的公路、航空、铁路交通网与中国西部城市共同开发旅游市场,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互补结合,有利于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3.交通制约了旅游发展。近年来州内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交通仍然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2006年在西昌市成功举办第二届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以后,交通问题日渐突出。2007年火把节期间进入凉山州的自驾车辆达1.2万辆,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出口狭窄,导致汽车长龙排到了上千米的距离。使有的旅客进出收费站的时间达到了一两个小时,导致旅游投诉增多。凉山位于四川西南,可进入性较差,不但铁路航空不能很好适应旅游淡旺季客流变化,而且各市县之间,各景区之间道路状况都较差,道路的缺陷不但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还延长了旅途时间,增加了不安全性。

  4.旅游主题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够。凉山州被誉为民族风情浓,湖光山色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典范城市,塑有航天城、月城、东方女儿国的美誉,但这些旅游形象不足以概括州内的旅游资源类型,显得比较单薄和片面。在对外宣传上,目前凉山州除了国际火把节前夕在四川电视台对火把节进行宣传促销之外,一般没有在电视媒体上进行纯粹的促销活动,宣传凉山旅游资源的电视短片光碟销售渠道不畅通,一些报刊杂志网站对州内旅游资源的介绍单一,形不成长期的轰动效应和整体效应。凉山旅游资源宣传工作的不足,使凉山州的旅游业认知度和知名度都不高,不能保证旅游客源的稳定增长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过去州内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开发人才,加之执法力度欠缺,州内的旅游资源存在盲目开发的情况,这导致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邛海―庐山景区为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邛海之缤兴起了众多的休闲庄、农家乐和度假村,严重影响了邛海的美观,并且这些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内,污染了邛海的水质。邛海水能见度也由20世纪90年代的3米~3米,降为1米~3米。湖上的游艇缺乏有效的管理,船只排出的废气、水、油也给邛海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庐山开发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应的基础设施,造成人为的垃圾污染,香客求神拜佛乱烧纸钱,2000年的森林大火,险些烧毁了庐山景区,就连被认为凉山净土的螺鬓山风景名胜区也遭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6.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低。目前,州内多数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人员缺乏战略眼光和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地区按总体规划进行有效实施的意识。每个景区的开发都各行其是,并且每个景区都只开发自己的核心部分,对周边资源没有实行综合开发或联合开发,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也缺乏保护意识和有效的保护措施。这就导致了旅游景区开发盲目、混乱,很多高品位旅游资源被开发者和当地居民破坏,部分景区周围建了很多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旅游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处理。这样的开发建设破坏凉山州旅游资源在旅客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新形势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对策

  1.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增强可进入性。要改变因财政困难对旅游的投入不足,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积极引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凉山的可进入性,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我州的旅游环境。要加强高速公路的运输网络建设,使各旅游城市之间,旅游城市与景区之间,形成点、线、面的交通网络,如加快和改善雅安到攀枝花的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及早通车,从而缓解进出凉山的交通困难,吸引更多的自驾车的旅客。加快对城市交通线路的改善,进行分路通车,将旅游线路与一般线路分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争取民行支持再开辟新航线,目前以加大开通西昌―昆明、西昌―广州航线,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增加开往成都、昆明、重庆方面的始发列车。

  2.突出旅游主题,加大凉山州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凉山州的旅游资源中,航天高科技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代表凉山州的旅游形象,而阳光、生态、彝族风情、女儿国风情等可以丰富凉山州的旅游形象,组合成丰富多彩的旅游组合产品。在宣传上,采取统一规划和整体促销的策略:(1)由政府宣传部门统筹规划,受益单位出钱,制作凉山州旅游风光专题片,在中央、省电视台节目上播出,同时采用报刊、杂志等大力宣传凉山州的旅游景光和风土人情;(2)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组织民族艺术团到内地巡回演出,扩大影响;(3)利用火把节和其他节庆之机,邀请大型新闻媒体到西昌采访,如今年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建到西昌作节目“国庆七天”,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大大增强了凉山州在国内外旅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印刷精美的反映凉山州风土人情的中外对照的小册子,赠送观光旅游者,以便让他们间接宣传凉山州;(5)特邀著名作家创作以凉山州景点为背景的影视故事片,配合广为流传的主题歌,启动宣传热潮。

  3.整体规划,加强监督管理。为避免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盲目、混乱,旅游主管部门应对州内的旅游资源作出整体的评价,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指导帮助地区部门进行开发规划,保护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各方利益均衡,景区与建筑物相协调,污染物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加深旅客对州内旅游景区的印象。

  目前凉山州旅游市场管理较混乱,严重影响了凉山州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管理部门应以中国旅游业的若干条例和规定为依据,改善旅游环境,整治旅游市场,加强全州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的综合整理工作。改善旅游环境主要措施有:彻底整顿社会治安秩序,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多渠道增强居民的旅游意识,塑造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和人人关心、重视、支持旅游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通过水平的管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树立凉山州旅游的新形象。

  4.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旅游业要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环境的基础上。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首先要加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其次加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杜绝湖泊水体污染,建立珍稀濒临动物特别保护区,改变人们“靠山吃山”的贫困落后思想,严禁过量的捕捞、乱砍、滥伐、乱采、乱捕;公路,旅社等旅游设施要与景区协调,不能破坏风景。再次,需吸取人工造林的成功经验,在州内大力开展荒坡植树造林活动,恢复各景区周围的秀美山川面貌,主要应建设好以西昌为中心点辐射到各景区的绿色长廊。结合现已全面启动的50万亩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为凉山今后大面积的森林草地的兴起,把凉山建成山清水秀之地。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旅游规划设所凉山.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15年)[R].2000.

  [2]凉山旅游网――休闲旅游[EB/OL].http://www.省略/htp/wtdc/wfq.

  [3]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西昌市旅游发展规划(2002―2015)[M].2000.

  [4]凉山旅游.交通仍是瓶颈[N].凉山日报,2007-02-27.

  [5]凉山彝族自治州跨世纪发展方略[G]//“九五”和2010年发展目标与对策.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浅议贵州彝族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贡献
  • 摘要:新世纪以来发生了多起事关少数民族的突发性事件,由此引发国际国内一小部分鼓吹民族分裂的动乱分子诋毁我国民族政策.歪曲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均对国家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故总结历史经验弘扬少数民族对于维护国家统 ...查看


  • 四川省民俗旅游现状初步分析
  • 四川省民俗旅游现状初步分析 目 录 一.四川民俗旅游的基本特征.................................................................................... 1 二. ...查看


  • 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 附件 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2013-2020年) 目 录 一.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6 (一)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总体状况------------6 (二)已开展的工作--------------- ...查看


  •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州党委书记李学军在******州创建全国民族团 结进步模范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书记,尊敬的自治区党委***常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动员大会,这是全州各族人民群 ...查看


  • 2012年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会议材料之一
  • 2012年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会议材料之一 在2012年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自治州副州长 木合亚提 (2012年2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召开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会议,这是机构改革后召开 ...查看


  • 学习十二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 学习十二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海南藏族自治州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提出,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创新进取,为把海南建设成为青海藏区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先进地区 ...查看


  • 2010年攀枝花市旅游宣传推广方案
  • 2010年攀枝花市旅游宣传推广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阳光休闲主线,以市内游为基础,以冬季阳光度假.特种旅游为重点,巩固成渝两地和昆明市场,完善全市营销体 ...查看


  • 工商管理学 院 电子商务试验结业策划书题 目
  • 工商管理学 院 电子商务试验结业策划书题 目:三匠苦荞茶网络营销策划组 员:指导教师:成 绩:日 期: 2012 年 5 月 目录1. 策划背景--------------------..2 1.1 企业现状---------------- ...查看


  • 市委办公室内设机构及职责建议
  • 市委办公室内设机构及职责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市委办公室在党委机关的中枢和司令部作用,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形成高效运转的核心机关工作机构,建议市委办公室内设以下机构:秘书一科.秘书二科.秘书三科.联络办.政策研究室.信息室.督查室.财务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