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时有52"省",现在还剩34个,谁消失了?有你的家乡吗?

咱们知道,中国现在总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23个省, 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

但是,1949年10月1日,中国刚刚建国时,省级行政区划却远远多于现在,仅四川一地,就分为西康省、川西行署区、川北行署区、川南行署区四个省级行政单位。那么,还有哪些省级行政区消失了?

其实,省级行政单位是主要按照历史传统,即时需求划分的。为此我们就要先看看民国区划。

民国基本继承了清朝的疆域,对一些比较大省份进行了拆分,东北数省的划分则是为了内战需要。

清朝则继承了明,基本奠定了现代的省级区划,但是仍有一些较大幅度的变动。

明朝的都司是和省平级的,也就是说,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和北直隶、山东的行政地位相当。明朝的行政区划,其实是对元朝省份的分解,直隶就是现在的直辖市。

元朝时的中国人口稀疏,省份的管辖范围也相对较大。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省、州、县的三级划可从汉末找到依据,只是那时的汉帝国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只能算做州、郡、县的“虚三级”。

起初,省份的划分是严格按照地理因素的,后来又由于人口、经济、军事、行政范围等原因而被增加或合并,这就是汉末十三州的来历。此外,又出于其他一些原因,中国对一些省份进行非常规的管理。

比如元朝的宣政院辖地,明朝的奴儿干都司,清朝皇帝则进行了更为特殊的“一国五制”,分别作为满洲皇帝、汉地皇帝、蒙古活佛、西藏活佛、回疆可汗来统治全国。东北被划分为三将军辖区;汉地分为十八省,又称关内十八省,采用汉制;蒙古和西藏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清朝皇帝又为了保证“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之地”,用柳条边将东北隔离开。当然,这些地域全部属于大清帝国。

清朝的这种统治方式,是民国提出“五族共和”的原由,今天的自治区也参照种划分方式,尤其是地理位置方面的。

不过,当时有一些人认为,清朝对汉地的统治是不合法的。他们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一度希望汉地十八省脱离清朝,独立建国。

这一方案是狭隘的,很快遭到了北方省份的反对,就连吃瓜群众也不是很理解:好好的一千多万,干嘛要白白扔掉六百万呢?

后来段祺瑞、吴佩孚等近50名北洋将领联名上书,威逼清帝退位,而革命军又被北洋军队打败。于是中华民国在法律上,继承了清帝国的所有国土。

至于作为满人的“龙兴之地”的东北,其实清朝皇帝是很不情愿的允许汉进入的。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柳条边是落后的、保守的、违背发展规律的。但是,如果以结果论而言,清朝皇帝的做法,的确保护了满人的文化习俗。

后来清朝划东三省,开放关东,完全是为了防御俄国。可惜的是,东北人口依旧太少,效果不是很理想。

直到张作霖发达以后,用火车把内地人,不光是汉人,还有满人、蒙古人,还有其他各民族,只要愿意去的,统统拉到东北。张大帅的这一招,保证了以后数十年里,东北再没丢过一寸土地,也保证了奉军、东北军的兵源和钱粮,给张少帅打苏联、收中东路提供了底气。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内战就爆发了。到1949年10月1的时候,咱们虽然建国了,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啊。所以在前线的省份划分,就要优先考虑军事和宣传教育了,这就是四川为什么分出各个行署区的原因。

除了四川的行署区以外,当时还有苏北、苏 南、皖北、皖南4个行署区。 沈阳、抚顺、鞍山、本溪4个直辖市,辽东、辽西、吉林、黑 龙江、松江、热河个6省,以及从苏联人手里收回的旅大行署区。

旅顺和大连是新中国最早收回的,也是最重要的两块列强侵占领土,其意义远远大于港澳。港澳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还是人家主动提出的。旅大的回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她们,就意味着,拿掉了架在咱们脖子上的那柄刀。

由于新中国实际控制的领土不断增长,到1952年时,已经拥有了29个省,8个行署区,以及2个自治区,共计52个省级行政单位。

但此时,中国已经实现了基本统一,不再需要这些为了军事、宣传、改造而设立的小面积行署区了。于是,她们逐渐将合并为新的省份,苏北、苏南成了江苏省;皖北、皖南变为安徽;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合并为四川省。而重庆市,则是几十年以后才从四川划分出来,并不是直接由川东行署区改制的。

1952年以后,出于精兵简政、人口、地理、军事、文化、历史等因素的考虑,又有八个省份被合并或取消,分别是热河省、辽西省、辽东省、松江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平原省、西康省。又多出来一个海南省,似乎是专门为管理南海所设置,也是一个国家海洋雄心的展示。

这些被撤销的省份中,目前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她们恢复, 然后再度细分,以加强行政效率。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会造成冗官冗员,长此以往的话,得不偿失。亲们又是怎么看的呢?这些被撤销的省级行政单位中,又包不包括亲的家乡呢?

欢迎留言互动

感谢您的阅读,觉得不错记得关注、分享哦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咱们知道,中国现在总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23个省, 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

但是,1949年10月1日,中国刚刚建国时,省级行政区划却远远多于现在,仅四川一地,就分为西康省、川西行署区、川北行署区、川南行署区四个省级行政单位。那么,还有哪些省级行政区消失了?

其实,省级行政单位是主要按照历史传统,即时需求划分的。为此我们就要先看看民国区划。

民国基本继承了清朝的疆域,对一些比较大省份进行了拆分,东北数省的划分则是为了内战需要。

清朝则继承了明,基本奠定了现代的省级区划,但是仍有一些较大幅度的变动。

明朝的都司是和省平级的,也就是说,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和北直隶、山东的行政地位相当。明朝的行政区划,其实是对元朝省份的分解,直隶就是现在的直辖市。

元朝时的中国人口稀疏,省份的管辖范围也相对较大。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省、州、县的三级划可从汉末找到依据,只是那时的汉帝国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只能算做州、郡、县的“虚三级”。

起初,省份的划分是严格按照地理因素的,后来又由于人口、经济、军事、行政范围等原因而被增加或合并,这就是汉末十三州的来历。此外,又出于其他一些原因,中国对一些省份进行非常规的管理。

比如元朝的宣政院辖地,明朝的奴儿干都司,清朝皇帝则进行了更为特殊的“一国五制”,分别作为满洲皇帝、汉地皇帝、蒙古活佛、西藏活佛、回疆可汗来统治全国。东北被划分为三将军辖区;汉地分为十八省,又称关内十八省,采用汉制;蒙古和西藏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清朝皇帝又为了保证“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之地”,用柳条边将东北隔离开。当然,这些地域全部属于大清帝国。

清朝的这种统治方式,是民国提出“五族共和”的原由,今天的自治区也参照种划分方式,尤其是地理位置方面的。

不过,当时有一些人认为,清朝对汉地的统治是不合法的。他们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一度希望汉地十八省脱离清朝,独立建国。

这一方案是狭隘的,很快遭到了北方省份的反对,就连吃瓜群众也不是很理解:好好的一千多万,干嘛要白白扔掉六百万呢?

后来段祺瑞、吴佩孚等近50名北洋将领联名上书,威逼清帝退位,而革命军又被北洋军队打败。于是中华民国在法律上,继承了清帝国的所有国土。

至于作为满人的“龙兴之地”的东北,其实清朝皇帝是很不情愿的允许汉进入的。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柳条边是落后的、保守的、违背发展规律的。但是,如果以结果论而言,清朝皇帝的做法,的确保护了满人的文化习俗。

后来清朝划东三省,开放关东,完全是为了防御俄国。可惜的是,东北人口依旧太少,效果不是很理想。

直到张作霖发达以后,用火车把内地人,不光是汉人,还有满人、蒙古人,还有其他各民族,只要愿意去的,统统拉到东北。张大帅的这一招,保证了以后数十年里,东北再没丢过一寸土地,也保证了奉军、东北军的兵源和钱粮,给张少帅打苏联、收中东路提供了底气。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内战就爆发了。到1949年10月1的时候,咱们虽然建国了,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啊。所以在前线的省份划分,就要优先考虑军事和宣传教育了,这就是四川为什么分出各个行署区的原因。

除了四川的行署区以外,当时还有苏北、苏 南、皖北、皖南4个行署区。 沈阳、抚顺、鞍山、本溪4个直辖市,辽东、辽西、吉林、黑 龙江、松江、热河个6省,以及从苏联人手里收回的旅大行署区。

旅顺和大连是新中国最早收回的,也是最重要的两块列强侵占领土,其意义远远大于港澳。港澳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还是人家主动提出的。旅大的回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她们,就意味着,拿掉了架在咱们脖子上的那柄刀。

由于新中国实际控制的领土不断增长,到1952年时,已经拥有了29个省,8个行署区,以及2个自治区,共计52个省级行政单位。

但此时,中国已经实现了基本统一,不再需要这些为了军事、宣传、改造而设立的小面积行署区了。于是,她们逐渐将合并为新的省份,苏北、苏南成了江苏省;皖北、皖南变为安徽;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合并为四川省。而重庆市,则是几十年以后才从四川划分出来,并不是直接由川东行署区改制的。

1952年以后,出于精兵简政、人口、地理、军事、文化、历史等因素的考虑,又有八个省份被合并或取消,分别是热河省、辽西省、辽东省、松江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平原省、西康省。又多出来一个海南省,似乎是专门为管理南海所设置,也是一个国家海洋雄心的展示。

这些被撤销的省份中,目前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她们恢复, 然后再度细分,以加强行政效率。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会造成冗官冗员,长此以往的话,得不偿失。亲们又是怎么看的呢?这些被撤销的省级行政单位中,又包不包括亲的家乡呢?

欢迎留言互动

感谢您的阅读,觉得不错记得关注、分享哦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 新型城乡关系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 城镇和乡村,是中国的两副面孔.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人口仍将大量存在,而且在2050年之前,中国很可能进入到城乡均衡互动的稳态结构.在这样的基本判断下,我们需要 ...查看


  • 优秀共产党员采访稿
  • 优秀共产党员采访稿 时间:2011年8月16日 被采访人:村支部书记** 采访人:** 地点:** 今天早上冒着蒙蒙细雨我按照预约来到了我要采访的优秀共产党员**同志的家中,了解他们对建党90周年取得成就的看法并挖掘典型事迹. **的家就坐 ...查看


  • 北京市内景点
  • 2009北京旅游市内景点攻略 (2009年6月1日) 分类: 北京 标签: 北京, 攻略 一:天安门广场景点 如果在北京只能停留片刻,而且可能是此生惟一的停留,那么就去这里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肯定 ...查看


  • 我家乡的环境
  • 我家乡的环境 镇江原来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可是后来那里的人不注意环境问题,大量的排放油烟,乱扔垃圾,比如:我家的后面有一条河,人们总是往河里扔垃圾之类的东西,河里的生物全死了,变成了死河,人们用那条河里的水浇花草,结果,许多花草都死了,那 ...查看


  • 库尔德人谋求建立库尔德斯坦共和国
  • 当前中东乱局日趋激烈,而随着ISIS对库尔德人地区的进攻,库尔德人这个群体开始不时地登上新闻,一时间库尔德人俨然成了中东乱局的关键角色之一. 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目前主要生活在土耳其东部和东南部.伊朗西北部.伊拉克北部和叙利 ...查看


  • 关于星空的作文500字
  • 关于星空的作文 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夜,总是悄然无声地到来.天空中满是被风吹翻的紫色浮云,淡淡的一片,精灵般无声无息地在空中游荡.这样美丽的天空,直等到最后那一片金黄色夕阳褪去,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星才忽闪着眼睛,砂一样地撒落在天空的每一个角落. ...查看


  • "碰巧"--大学毕业三十周年随感
  • 碰巧"--大学毕业三十周年随感 分类:文化 杂谈 2014-01-10 17:58 阅读(4421)评论(15) "碰巧" --大学毕业三十周年随感 戴建业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警世通言> ...查看


  • 第三届地球小博士试题及答案
  • 第一部分 客观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的壮美景象,是由哪一种天气现象导致的: A雪暴 B雨凇 C冻雨 D吹雪 2.气象学上的"雨凇"有时候也被人们叫 ...查看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任末末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2012-11-26 21:52:15) 长途旅行中的朋友Q说:我到了每个城市,我都在想,如果我生在这个城市,我一定愿意一辈子留在这里柴米油盐得生活着,可是为什么唯独对我自己的故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