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诗意_与_诗义_欧阳修_诗本义_的现代阐释

 

2007年第2期No

12 2007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总第149期SumNo1149

§博士生论坛§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

胡晓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以欧阳修《诗本义》阐释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欧阳修《诗》学重要范畴之一“诗本义”的丰富内涵,指出其主要有二个意义层次:“诗意”与“诗义”。扼要地阐明欧阳修《诗经》阐释学的宗旨与特点及“诗本义”二层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宋代《诗经》阐释学的意义。

关键词:欧阳修;诗本义;诗意;诗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  欧阳修《诗本义》在《诗经》位,可谓是划时代的。其“阳修《诗》者从《诗经》,对“诗本义”之一的“诗人之意”,而忽略了欧阳修“诗本义”丰富的内涵,从而对“诗本义”的概念产生了有失偏颇的理解。笔者以为,欧阳修“诗本义”有二重含义:诗文之意,即“诗意”,是指“言内之意”;引申之意,即“诗义”,是指“言外之意”。“诗义”虽立足于文本分析的“诗意”之上,但却在阐释者“以诗为教”的引申、衍绎中,或远离、或偏离甚至背离“诗意”。多层次地理解欧阳修“诗本义”的内涵,我们才可以清晰地审视欧阳修《诗经》阐释学思想及其《诗经》文学阐释的时代特点。

欧阳修《诗本义》卷十四之“本末论”详细阐释了其心目中之“诗之本”、“诗之末”的内涵,为下文论述方便计,兹迻录于下:

诗之作也,触事感物,文之以言,善者美之,恶者刺之,以发其揄扬怨愤于口,道其哀乐喜怒于心,此诗人之意也。古者国有采诗之官得而录之,以属太师,播之于乐,于是考其义类

,风》《雅》《颂》而次比之,以藏于有司,而用之宗庙朝廷,下至乡人聚会,此太师之职也。世久而失其传,乱其雅颂,亡其次序,又采者积多而无所择,孔子生于周末,方修礼乐之坏,于是正其雅颂,删其烦重,列于六经,著其善恶以为劝戒,此圣人之志也。周道既衰,学校废而异端起,及汉承秦焚书之后,诸儒讲说者,整齐残缺以为之义训,耻于不知,而人人各自为说,至或迁就其事以曲成其已学,其于圣人有得有失,此经师之业也。惟是诗人之意也,太师之职也,圣人之志也,经师之业也:今之学诗者不出于此四者,而罕有得焉者,何哉?劳其心而不知其要,逐其末而忘其本也。何谓本末,作此诗述此事,善则美,恶则刺,所谓诗人之意者,本也。正其名,别其类,或系于彼,或系于此,所谓太师之职者,末也。察其美刺,知其善恶,以为劝戒,所谓圣人之志者,本也。求诗人之意,达到圣人之志者,经师之本也。讲太师之职,因其失传而妄自为之说者,

[1]

经师之末也。

欧阳修把“诗人之意”列为诗之本义,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把“圣人之志”,亦即孔子“删诗”之旨并入诗之本义,以今人的视角

来看,就不那么清晰缜密了。“据文以求义”是

  ① 比如洪湛侯先生便不满欧阳修之“知诗人之志,则得圣人之意”把“《诗经》作者与圣人等量齐观”的

观点,参见其《诗史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第304页。

收稿日期:2006206220

作者简介:胡晓军(1974-),男,湖南郴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140・

胡晓军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2007年第2期

・14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49

・1

42・

胡晓军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2007年第2期

・14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49期

文学因素颇不以为然①,对欧阳修“文士说诗”倒显得宽宏大量,但他们对文学色彩深厚的明代《诗经》学几无美词②,其中原因正是宋人把自己那个时代的《诗经》学与文学思潮紧密联系

起来,在“诗意”与“诗义”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感悟到了《诗经》的文学美,又没有泯灭诗之“大义”。

参考文献:

[1]欧阳修.诗本义[G]//四部丛刊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范摅.云溪友议[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539.[4]苏轼.苏轼文集・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5]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532.

[6]宗福邦,等.故训汇纂[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06

[7]李樗,

黄.毛诗集解[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钱钟书.管锥篇・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80.

TheContemporaneityInterpretatiOuyangXiu’s(ofandm,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China)

Abstract:thehermeneuticpracticeinOuyangXiu’sTheEssenceofShijing,thearticleex2

poundstherichconnotationofit,andpointsoutthattheoriginalmeaningonShijinginOuyangXiu’sinter2pretationincludestwoaspects:thepoem’sliteralmeanings(诗意)andthewriter’soriginalintention(诗义).Itbrieflyexplainsthatthehermeneuticobjectiveandfeatures,andthetwolayersofmeaningscouldwellhelppeoplebetterunderstandShijing’shermeneuticsinSongDynasty.

Keywords:OuyangXiu;TheEssenceofShijing;thepoem’sliteralmeanings;thewriter’soriginalin2tention

(责任编辑:龙 石)

比如对唐成伯_《毛诗指说》《四库全书提要》曰:“书凡四篇,一曰兴述……四曰文体,凡三百篇中句法

之长短,篇章之多寡,措辞之异同,用字之体例,皆胪举而详之,颇似刘氏《文心雕龙》之体,盖说经之余论也。”

()②参见台湾龚鹏程2004年“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会”所提交的论文《以诗论诗:文学诗经学导论》

・144・

 

2007年第2期No

12 2007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总第149期SumNo1149

§博士生论坛§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

胡晓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以欧阳修《诗本义》阐释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欧阳修《诗》学重要范畴之一“诗本义”的丰富内涵,指出其主要有二个意义层次:“诗意”与“诗义”。扼要地阐明欧阳修《诗经》阐释学的宗旨与特点及“诗本义”二层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宋代《诗经》阐释学的意义。

关键词:欧阳修;诗本义;诗意;诗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  欧阳修《诗本义》在《诗经》位,可谓是划时代的。其“阳修《诗》者从《诗经》,对“诗本义”之一的“诗人之意”,而忽略了欧阳修“诗本义”丰富的内涵,从而对“诗本义”的概念产生了有失偏颇的理解。笔者以为,欧阳修“诗本义”有二重含义:诗文之意,即“诗意”,是指“言内之意”;引申之意,即“诗义”,是指“言外之意”。“诗义”虽立足于文本分析的“诗意”之上,但却在阐释者“以诗为教”的引申、衍绎中,或远离、或偏离甚至背离“诗意”。多层次地理解欧阳修“诗本义”的内涵,我们才可以清晰地审视欧阳修《诗经》阐释学思想及其《诗经》文学阐释的时代特点。

欧阳修《诗本义》卷十四之“本末论”详细阐释了其心目中之“诗之本”、“诗之末”的内涵,为下文论述方便计,兹迻录于下:

诗之作也,触事感物,文之以言,善者美之,恶者刺之,以发其揄扬怨愤于口,道其哀乐喜怒于心,此诗人之意也。古者国有采诗之官得而录之,以属太师,播之于乐,于是考其义类

,风》《雅》《颂》而次比之,以藏于有司,而用之宗庙朝廷,下至乡人聚会,此太师之职也。世久而失其传,乱其雅颂,亡其次序,又采者积多而无所择,孔子生于周末,方修礼乐之坏,于是正其雅颂,删其烦重,列于六经,著其善恶以为劝戒,此圣人之志也。周道既衰,学校废而异端起,及汉承秦焚书之后,诸儒讲说者,整齐残缺以为之义训,耻于不知,而人人各自为说,至或迁就其事以曲成其已学,其于圣人有得有失,此经师之业也。惟是诗人之意也,太师之职也,圣人之志也,经师之业也:今之学诗者不出于此四者,而罕有得焉者,何哉?劳其心而不知其要,逐其末而忘其本也。何谓本末,作此诗述此事,善则美,恶则刺,所谓诗人之意者,本也。正其名,别其类,或系于彼,或系于此,所谓太师之职者,末也。察其美刺,知其善恶,以为劝戒,所谓圣人之志者,本也。求诗人之意,达到圣人之志者,经师之本也。讲太师之职,因其失传而妄自为之说者,

[1]

经师之末也。

欧阳修把“诗人之意”列为诗之本义,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把“圣人之志”,亦即孔子“删诗”之旨并入诗之本义,以今人的视角

来看,就不那么清晰缜密了。“据文以求义”是

  ① 比如洪湛侯先生便不满欧阳修之“知诗人之志,则得圣人之意”把“《诗经》作者与圣人等量齐观”的

观点,参见其《诗史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第304页。

收稿日期:2006206220

作者简介:胡晓军(1974-),男,湖南郴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140・

胡晓军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2007年第2期

・14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49

・1

42・

胡晓军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2007年第2期

・14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49期

文学因素颇不以为然①,对欧阳修“文士说诗”倒显得宽宏大量,但他们对文学色彩深厚的明代《诗经》学几无美词②,其中原因正是宋人把自己那个时代的《诗经》学与文学思潮紧密联系

起来,在“诗意”与“诗义”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感悟到了《诗经》的文学美,又没有泯灭诗之“大义”。

参考文献:

[1]欧阳修.诗本义[G]//四部丛刊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范摅.云溪友议[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539.[4]苏轼.苏轼文集・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5]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532.

[6]宗福邦,等.故训汇纂[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06

[7]李樗,

黄.毛诗集解[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钱钟书.管锥篇・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80.

TheContemporaneityInterpretatiOuyangXiu’s(ofandm,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China)

Abstract:thehermeneuticpracticeinOuyangXiu’sTheEssenceofShijing,thearticleex2

poundstherichconnotationofit,andpointsoutthattheoriginalmeaningonShijinginOuyangXiu’sinter2pretationincludestwoaspects:thepoem’sliteralmeanings(诗意)andthewriter’soriginalintention(诗义).Itbrieflyexplainsthatthehermeneuticobjectiveandfeatures,andthetwolayersofmeaningscouldwellhelppeoplebetterunderstandShijing’shermeneuticsinSongDynasty.

Keywords:OuyangXiu;TheEssenceofShijing;thepoem’sliteralmeanings;thewriter’soriginalin2tention

(责任编辑:龙 石)

比如对唐成伯_《毛诗指说》《四库全书提要》曰:“书凡四篇,一曰兴述……四曰文体,凡三百篇中句法

之长短,篇章之多寡,措辞之异同,用字之体例,皆胪举而详之,颇似刘氏《文心雕龙》之体,盖说经之余论也。”

()②参见台湾龚鹏程2004年“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会”所提交的论文《以诗论诗:文学诗经学导论》

・144・


相关文章

  • 房瑞丽: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气象--以三家[诗]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 宋代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皮锡瑞称为"经学变古时代".宋代<诗经>学是<诗经>学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围绕"变古"形成了诸多特色,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宋代的 ...查看


  • 略论"兴观群怨"
  • 摘 要:"兴观群怨"说是孔子提出的经典诗论,历代学者对此各有继承与发展,阐释不尽相同.本文根据春秋时期赋诗引诗的社会背景,试探求孔子提出"兴观群怨"的思想动机:结合<毛诗正义>和<诗 ...查看


  • 诗经名句:静女
  • <静女>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作品赏析 [注释]: 爱:隐藏 说怿:音月义,喜爱 荑:音提 ...查看


  •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
  •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隋志>著录的郑玄经学注疏体例,并与<汉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郑玄代表了传注学的新范式,即面向文本的注疏,这是汉代经典注疏史的新阶段.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分野的实质,是 ...查看


  • 论欧阳修以理性包容为特色的文化性格
  • 2009年7月第16卷第4期 Journal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fShangha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Jul.2009 V01.16No.4 岔学岛良 论欧阳修以理性包容 为特色的文化性格 崔 ...查看


  • 人教版先秦诗歌
  • 先秦古诗词资料整理 先秦古诗词资料整理 . .......................................................... 1 <诗经> . ........................ ...查看


  • 为什么古代不能称呼他人的「名」,只能称呼他的「字」或「号」?
  • 古人的「名字」只能自己叫? [Rhizome的回答(39票)]: 准确地说,他人之名是可称的,但并非人人可称:除了他人自己可称,其长者和尊者亦可称.而不称名或者自称名,是为了表示尊敬或自谦. 这种汉人规矩的理论基础,<白虎通·姓名&g ...查看


  • 张继[枫桥夜泊]赏析
  •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 ...查看


  • 2015年吉林省卷中考满分作文:春嫩不惧寒
  • 2015年吉林省卷中考满分作文:春嫩不惧寒 [真题]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春嫩不惧寒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及其团队,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沉浸于量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