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126·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论著]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和

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李冠军

12

1

李娜

1

郑雯慧

1

王清亮

2

(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102609)北京,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100191)北京,

“传统毒品”目的:通过与滥用者的比较,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獉獉

“新型毒品”为科学、合理、系统地对滥用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

獉獉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的滥用者和滥用者分别进行以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精神症状特征、防御机制、个人评摘要

并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在人口学特征方面,除文化程度外,两价及艾森克个性测验等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评定,

獉獉

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构成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在吸毒时间和戒毒次数EPQ4个因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人评价总分,防御机制问卷中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因子以及16PF测评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传统毒品”等因子上滥用者与滥用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滥用者相

獉獉

,“新型毒品”比滥用者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以未婚者、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经济收入工作者为主,在心理和行为方“新型面呈现出易激惹、焦虑、空虚无聊、敏感、烦躁、幻想性等显著性特点,提示:一方面,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对毒品”滥用者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矫治工作应根据该人群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另一方面应把具有“新型毒品”“新型毒品”上述特征的人群作为滥用高危人群,并作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心理;行为

COMPARATIVESTUDYON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

BETWEEN“NEWDRUG”ABUSERSAND“TRADITIONALDRUG”ABUSERS

LIGuanjun1,LINa1,ZHENGWenhui1,WANGQingliang2

1

(BeijingTiantangheCompulsoryIsolatedDrugDetoxification

andRehabilitationCenter,Beijing,102609)

2

(NationalInstituteonDrugDependence,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

Objective:Tocompare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between“new



drug”abusersand“traditionaldrug”abusers,andprovidescientificdataforappropriatetreatmentofsuchdrugabusers.Methods:“Newdrug”abusersand“traditionaldrug”abusersoncompulsoryisolateddrug



detoxificationandrehabilitationweresurveyedwiththefollowingquestionnaires: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HistoryofDrugAbuse,CharacteristicsofPsychologicalSymptoms,DefenseMechanismQuestionnaire,IndividualAppraisalQuestionnaire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Difference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Onthe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thedifferencesofage,



maritalstatusandoccupationweresignificant(P<0.01),differencesoftimeanddurationofdrugabuseweresignificant(P<0.01),and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inthetotalindividualappraisalscores,fourfactorsofEPQ,immaturedefensemechanismfactorinthedefensemechanismquestionnaireaswellasthefactorsofwarmth,intellect,emotionalstability,liveliness,socialboldness,sensitivity,vigilance,abstractness,apprehension,opennesstochange,self-relianceandtensioninCattell-16PFQuestionnaire(P<0.01).Conclusion: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drug”



abusers,the“newdrug”abusersareyoungerandmainlyunmarried,self-employedorhavejobsasa

ABSTRACT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127·

stablesourceofincome.Thecharacteristicsofpsychologyandbehaviorsinthe“newdrug”abusersmainlyareanxiety,vacuity,sensitivity,fidget,hallucinationandsoon,indicatingthatthetreatmentforthe“newdrug”abusersshouldbecarriedoutaccordingtotheircharacteristics,andpeoplewiththecharacteristicsshouldbeconsideredashighriskpopulationwhenpreventativemeasuresareconducted.

KEYWORDS

compulsoryisolateddrugdetoxificationandrehabilitation;newdrug;traditional

drug;psychology;behavior

“新型毒品”,相对阿片、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

“传统毒品”等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精神活

“传统毒品滥用者的年龄在35a以下,而68.75%的滥用者年龄在40a以上;两组在文化程度构毒品”

性物质,受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管制

[1]

。此类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让

用者产生兴奋。此类毒品具有一定的身体和精神依

赖性。目前,强制隔离戒毒所接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人数逐渐增多,因此,分析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一般社会学特征、心理和行为特点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被公安机关决定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新型毒品”

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本研究中仅包括海洛因滥用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4个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信息;(2)初次吸毒经历;(3)吸毒及复吸的主要影响因素;(4)吸毒后生理、心理及行为变化(共48个项目),其中心理状况采用了防御机制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及艾森克个性测验测评。按照统一指导语,问卷由被试者自填。1.3数据处理

将收集的问卷录入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比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两组间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比较

共发放问卷175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91.43%,其中“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问卷各80份。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这3个主要人口学特征构成上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上,

75.00%的新型成上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均以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为主;在婚姻状况和职业构成上,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以未婚者、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收入工作者居多,后者以离异者、无业者居多(见表1)。

表1“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比较

“新型毒品”(n=80)“传统毒品”(n=80)

P/n

%

n

%

Fisher’s值年龄(a)<.0001

≤2022.5000.0021-2227.5022.5026-1923.7578.7531-1721.2578.7536-911.25911.2541-45.002328.7546-56.251923.7551-2

2.50

13

16.25

文化程度0.18

文盲00.0033.75小学911.251620.00初中2835.003138.75高中/中专2936.252328.75大专1012.5045.00本科33.7522.50硕士及以上11.2511.25

婚姻状况<.000

未婚4151.251316.25已婚2126.252632.50丧偶11.2533.75离异1721.253847.5

职业<.000

个体2632.51113.75务农00.0022.50无业1721.255973.75有稳定收37

46.25

8

10.00

入工作

·128·

2.2药物滥用史分析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经分析发现和滥用者在吸毒时间和戒毒次数(包括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如自愿戒毒、劳教戒毒、强制隔离戒全部戒毒经历,

毒)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吸毒时间大多是在3a左右,而“传统毒品”滥用者大部分吸毒时间都在5a以上,甚至有13.75%的人吸毒时间在10a以上;在戒毒次数上,91.25%的“新型毒品”滥用者戒毒经历在3次及以而75.00%的“传统毒品”滥用者戒毒经历在3下,

次及以上(见表2)。2.3人际关系比较

,“新型毒品”分析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

“传统毒品”与滥用者之间的差异,除交往对象外,其余方面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精神症状特征比较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与滥用分析结果显示

者在列出的大部分精神症状特征构成上的差异均存

在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普遍存在易激惹、曾出现过幻觉和妄想、对事物缺乏兴趣、敏感、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聊、情绪低落、烦躁以及焦虑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滥用者则以对事物缺乏兴等症状;而“传统毒品”

趣、冷漠、敏感、懒散、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情绪低落以及焦虑等症状为主(见表4)。聊、

表2“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的药物滥用史比较

“新型毒品”(n=80)“传统毒品”(n=80)

n

吸毒时间(a)≤12-4-6-9-11-戒毒次数(次)12345-

21391370

26.2548.7516.258.750.00

61336241

7.5016.2545.0030.001.25

74328200

8.7553.7535.002.500.000.00

0719232011

0.008.7523.7528.7525.0013.75

<.0001

%

n

%

P值<.0001

“传统毒品”表3“新型毒品”和滥用者的人际关系情况比较

“新型毒品”(n=80)n

抚养成长环境父母双方单亲

祖辈或其他亲戚对家庭氛围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失望非常失望朋友变少

交往对象多为吸毒人员

[1**********]6

6.2521.2545.0023.753.7558.7570.00

[1**********]7

2.5013.7553.7522.507.5066.2583.75

0.330.04

32741

40.008.7551.25

35837

43.7510.0046.25

0.40

%

“传统毒品”(n=80)n

%

P/Fisher’s0.82

2.5个人评价及心理、行为测量量表的比较

,“新型毒品”滥用在个人评价问卷中“者(154.56±s19.93)与传统毒品”滥用者(142.49±s17.23)的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P<0.001),且前者平均得分高于后者。

,“新型毒品”在EPQ测评结果中滥用者与“传

统毒品”滥用者在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4个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在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后者(见表5)。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129·

在16PF测定结果中,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

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等12个因子的得分上,性、

“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7)。

在防御方式上,两组调查对象仅在不成熟防

御机制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得分低于“传统毒

滥用者;两组在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品”

制及掩饰3个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传统毒品”表4“新型毒品”和滥用者的精神症状特征比较

精神症状

曾有过幻觉或妄想对事物缺乏兴趣冷漠敏感易激惹懒散

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聊情绪低落烦躁焦虑其他

“新型毒品”(n=80)n[***********]52476

%71.2566.2521.2573.7583.7517.5061.2578.7576.2565.0058.757.50

“传统毒品”(n=80)n[***********]6317

%6.2570.0061.2566.2517.5071.2565.0073.7547.5032.5038.758.75

P值<.00010.61<.00010.30<.0001<.00010.620.46<.001<.00010.010.77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和滥用者的EPQ因

±s)珔子分比较(x

“新型毒品”(n=80)

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

52.50±s12.1263.36±s8.9257.21±s10.9646.43±s13.08

“传统毒品”(n=80)59.71±s13.8854.93±s13.1545.21±s8.7451.37±s11.33

P值

表5

“传统毒品”表7“新型毒品”和滥用者的16PF因

±s)珔子得分比较(x

“新型毒品”(n=80)“传统毒品”(n=80)

乐群性

6.08±s1.183.84±s1.035.60±s1.215.96±s2.146.68±s1.034.60±s1.295.92±s1.325.68±s1.214.24±s1.596.22±s1.166.08±s1.814.24±s1.385.40±s1.913.64±s1.994.36±s1.916.68±s1.85

4.92±s1.225.28±s0.945.00±s1.425.76±s1.935.52±s1.274.40±s1.225.02±s1.765.12±s1.715.08±s1.235.24±s1.166.22±s1.875.04±s1.574.48±s1.824.52±s1.874.08±s2.115.04±s1.89

稳定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P值0.0010.0000.0080.4980.0000.5770.0000.0030.0000.0000.6160.0000.0000.0020.3350.000

0.0010.0000.0000.018

表6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的防御方

±s)式量表比较(x珔

“新型毒品”(n=80)

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

5.59±s1.275.06±s1.364.63±s1.114.49±s1.26

“传统毒品”(n=80)6.47±s1.805.01±s1.214.43±s1.284.64±s1.31

P值0.0000.8430.3850.567

3讨论

K粉等,冰毒、摇头丸、是继阿片、海洛因等传统

·130·

“第三代毒品”毒品之后,被称为的新型毒品。它们

“时尚”、“娱乐”、“刺激”被冠以的名义,在酒吧、歌。本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舞厅等娱乐场所流行,

在吸毒时间与戒毒次数方面,新型毒品滥用研究中,

“传统毒品”者与滥用者有显著性差异,新型毒品滥

用者呈现出了年轻化及群体性的特点,很多新型毒、“缓解压品滥用者滥用毒品的原因都是为了刺激

,力”甚至于为了减肥,这符合新型毒品的药理和社会学特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

多数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体现在学历普遍不高,

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对新型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清,

他们普遍认为新型毒品成瘾性弱,甚至以为没有成瘾性,而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都表明,新型毒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尤其是精神依赖

[2]性较强,社会危害性较大。

本次调查发现,新型毒品滥用者在滥用新型毒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在对吸食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戒毒治

疗中,对这点需要给予足够重视。从表5和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在EPQ中精神

内外向、神经质等3个因子,以及16PF中乐群质、

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等12个,“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因子上滥用者与滥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测试及观察发现,与滥用传统毒品者比较,滥用新型毒品者在

热情,渴望刺激个性方面存在如下特点:性格外向,

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喜欢标新立异,并且不顾危

险;常常焦虑、担忧,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易生恼怒,做出不够理智的行为,情绪状态不稳定,自我力量低;感情用事,敏感,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爱幻想,狂放任性,好考虑他人的感受,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缺少约束性;随群,附和,喜欢群体性活有一定的依赖性,遇到问题往往紧张困扰,激动动,

[3]

挣扎,缺乏独立性。综合表5、表6、表7的结果来新型毒品滥用者大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爱寻求看,刺激、喜欢群体性等行为、个性特点,因此这样的人群较一般人群接触毒品的可能性更大。同时,长期滥用毒品之后,滥用者的个性特点也会逐渐地发生改变,出现群体心理导致个体理性泯灭的现象,这符

“群体性”的特点。合新型毒品成瘾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09年度药

物滥用监测报告显示,在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传统新类型毒品滥用比例毒品的滥用比例呈下降趋势,

持续上升。强制隔离戒毒所接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滥用新型毒品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本次研究旨在从吸毒者的一般资料、个性特点、人格因素及社会关系、心理因素及行为特点的变化等方面的调查,揭示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戒毒治疗工作。同时,根据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个性特点,探寻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康复工作,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更好地戒“心瘾”。除

躁动和类精神病样症品后最常出现的后果是兴奋、

状,体现出新型毒品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和致幻作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并对中枢神经造成不可用,

逆的伤害,因此吸食者在滥用后往往在毒品作用下可能会产生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精神亢奋。这与新型毒品的药理特征相符合,表5中EPQ量表结果中体现的新型毒品滥用者较“传统毒品”滥用者更外向

表6中新型毒品滥用者更多使用“攻击”与神经质,

的防御机制及表7中稳定性、兴奋性、幻想性的结果

与此相一致。研究中发现的毒品作用过后调查对象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与以易出现疲乏无力、

往文献报道一致。

在防御方式问卷中,我们观察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更多的时候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

“传统毒滥用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滥用者突出使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为抱怨、退

缩和躯体化,而新型毒品滥用者突出使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为攻击、幻想和分裂。他们的攻击机制可能主要来自于新型毒品成瘾引起的易激惹造成的,4参考文献

[1]王艳芬,刘志民.我国“新型毒品”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7,13(2):63的滥用特征及其危害[[2]刘志民.新型毒品成瘾性更强[N].科技日报,2010-06-27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0-08-09修回日期:2010-11-06

·126·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论著]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和

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李冠军

12

1

李娜

1

郑雯慧

1

王清亮

2

(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102609)北京,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100191)北京,

“传统毒品”目的:通过与滥用者的比较,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獉獉

“新型毒品”为科学、合理、系统地对滥用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

獉獉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的滥用者和滥用者分别进行以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精神症状特征、防御机制、个人评摘要

并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在人口学特征方面,除文化程度外,两价及艾森克个性测验等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评定,

獉獉

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构成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在吸毒时间和戒毒次数EPQ4个因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人评价总分,防御机制问卷中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因子以及16PF测评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传统毒品”等因子上滥用者与滥用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滥用者相

獉獉

,“新型毒品”比滥用者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以未婚者、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经济收入工作者为主,在心理和行为方“新型面呈现出易激惹、焦虑、空虚无聊、敏感、烦躁、幻想性等显著性特点,提示:一方面,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对毒品”滥用者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矫治工作应根据该人群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另一方面应把具有“新型毒品”“新型毒品”上述特征的人群作为滥用高危人群,并作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心理;行为

COMPARATIVESTUDYON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

BETWEEN“NEWDRUG”ABUSERSAND“TRADITIONALDRUG”ABUSERS

LIGuanjun1,LINa1,ZHENGWenhui1,WANGQingliang2

1

(BeijingTiantangheCompulsoryIsolatedDrugDetoxification

andRehabilitationCenter,Beijing,102609)

2

(NationalInstituteonDrugDependence,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

Objective:Tocompare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between“new



drug”abusersand“traditionaldrug”abusers,andprovidescientificdataforappropriatetreatmentofsuchdrugabusers.Methods:“Newdrug”abusersand“traditionaldrug”abusersoncompulsoryisolateddrug



detoxificationandrehabilitationweresurveyedwiththefollowingquestionnaires: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HistoryofDrugAbuse,CharacteristicsofPsychologicalSymptoms,DefenseMechanismQuestionnaire,IndividualAppraisalQuestionnaire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Difference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Onthe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thedifferencesofage,



maritalstatusandoccupationweresignificant(P<0.01),differencesoftimeanddurationofdrugabuseweresignificant(P<0.01),and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inthetotalindividualappraisalscores,fourfactorsofEPQ,immaturedefensemechanismfactorinthedefensemechanismquestionnaireaswellasthefactorsofwarmth,intellect,emotionalstability,liveliness,socialboldness,sensitivity,vigilance,abstractness,apprehension,opennesstochange,self-relianceandtensioninCattell-16PFQuestionnaire(P<0.01).Conclusion: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drug”



abusers,the“newdrug”abusersareyoungerandmainlyunmarried,self-employedorhavejobsasa

ABSTRACT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127·

stablesourceofincome.Thecharacteristicsofpsychologyandbehaviorsinthe“newdrug”abusersmainlyareanxiety,vacuity,sensitivity,fidget,hallucinationandsoon,indicatingthatthetreatmentforthe“newdrug”abusersshouldbecarriedoutaccordingtotheircharacteristics,andpeoplewiththecharacteristicsshouldbeconsideredashighriskpopulationwhenpreventativemeasuresareconducted.

KEYWORDS

compulsoryisolateddrugdetoxificationandrehabilitation;newdrug;traditional

drug;psychology;behavior

“新型毒品”,相对阿片、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

“传统毒品”等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精神活

“传统毒品滥用者的年龄在35a以下,而68.75%的滥用者年龄在40a以上;两组在文化程度构毒品”

性物质,受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管制

[1]

。此类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让

用者产生兴奋。此类毒品具有一定的身体和精神依

赖性。目前,强制隔离戒毒所接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人数逐渐增多,因此,分析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一般社会学特征、心理和行为特点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被公安机关决定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新型毒品”

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本研究中仅包括海洛因滥用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4个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信息;(2)初次吸毒经历;(3)吸毒及复吸的主要影响因素;(4)吸毒后生理、心理及行为变化(共48个项目),其中心理状况采用了防御机制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及艾森克个性测验测评。按照统一指导语,问卷由被试者自填。1.3数据处理

将收集的问卷录入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比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两组间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比较

共发放问卷175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91.43%,其中“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问卷各80份。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这3个主要人口学特征构成上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上,

75.00%的新型成上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均以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为主;在婚姻状况和职业构成上,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以未婚者、个体从业者和有稳定收入工作者居多,后者以离异者、无业者居多(见表1)。

表1“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比较

“新型毒品”(n=80)“传统毒品”(n=80)

P/n

%

n

%

Fisher’s值年龄(a)<.0001

≤2022.5000.0021-2227.5022.5026-1923.7578.7531-1721.2578.7536-911.25911.2541-45.002328.7546-56.251923.7551-2

2.50

13

16.25

文化程度0.18

文盲00.0033.75小学911.251620.00初中2835.003138.75高中/中专2936.252328.75大专1012.5045.00本科33.7522.50硕士及以上11.2511.25

婚姻状况<.000

未婚4151.251316.25已婚2126.252632.50丧偶11.2533.75离异1721.253847.5

职业<.000

个体2632.51113.75务农00.0022.50无业1721.255973.75有稳定收37

46.25

8

10.00

入工作

·128·

2.2药物滥用史分析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经分析发现和滥用者在吸毒时间和戒毒次数(包括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如自愿戒毒、劳教戒毒、强制隔离戒全部戒毒经历,

毒)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吸毒时间大多是在3a左右,而“传统毒品”滥用者大部分吸毒时间都在5a以上,甚至有13.75%的人吸毒时间在10a以上;在戒毒次数上,91.25%的“新型毒品”滥用者戒毒经历在3次及以而75.00%的“传统毒品”滥用者戒毒经历在3下,

次及以上(见表2)。2.3人际关系比较

,“新型毒品”分析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

“传统毒品”与滥用者之间的差异,除交往对象外,其余方面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精神症状特征比较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与滥用分析结果显示

者在列出的大部分精神症状特征构成上的差异均存

在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普遍存在易激惹、曾出现过幻觉和妄想、对事物缺乏兴趣、敏感、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聊、情绪低落、烦躁以及焦虑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滥用者则以对事物缺乏兴等症状;而“传统毒品”

趣、冷漠、敏感、懒散、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情绪低落以及焦虑等症状为主(见表4)。聊、

表2“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的药物滥用史比较

“新型毒品”(n=80)“传统毒品”(n=80)

n

吸毒时间(a)≤12-4-6-9-11-戒毒次数(次)12345-

21391370

26.2548.7516.258.750.00

61336241

7.5016.2545.0030.001.25

74328200

8.7553.7535.002.500.000.00

0719232011

0.008.7523.7528.7525.0013.75

<.0001

%

n

%

P值<.0001

“传统毒品”表3“新型毒品”和滥用者的人际关系情况比较

“新型毒品”(n=80)n

抚养成长环境父母双方单亲

祖辈或其他亲戚对家庭氛围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失望非常失望朋友变少

交往对象多为吸毒人员

[1**********]6

6.2521.2545.0023.753.7558.7570.00

[1**********]7

2.5013.7553.7522.507.5066.2583.75

0.330.04

32741

40.008.7551.25

35837

43.7510.0046.25

0.40

%

“传统毒品”(n=80)n

%

P/Fisher’s0.82

2.5个人评价及心理、行为测量量表的比较

,“新型毒品”滥用在个人评价问卷中“者(154.56±s19.93)与传统毒品”滥用者(142.49±s17.23)的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P<0.001),且前者平均得分高于后者。

,“新型毒品”在EPQ测评结果中滥用者与“传

统毒品”滥用者在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4个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在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后者(见表5)。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129·

在16PF测定结果中,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

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等12个因子的得分上,性、

“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7)。

在防御方式上,两组调查对象仅在不成熟防

御机制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得分低于“传统毒

滥用者;两组在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品”

制及掩饰3个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传统毒品”表4“新型毒品”和滥用者的精神症状特征比较

精神症状

曾有过幻觉或妄想对事物缺乏兴趣冷漠敏感易激惹懒散

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聊情绪低落烦躁焦虑其他

“新型毒品”(n=80)n[***********]52476

%71.2566.2521.2573.7583.7517.5061.2578.7576.2565.0058.757.50

“传统毒品”(n=80)n[***********]6317

%6.2570.0061.2566.2517.5071.2565.0073.7547.5032.5038.758.75

P值<.00010.61<.00010.30<.0001<.00010.620.46<.001<.00010.010.77

“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和滥用者的EPQ因

±s)珔子分比较(x

“新型毒品”(n=80)

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

52.50±s12.1263.36±s8.9257.21±s10.9646.43±s13.08

“传统毒品”(n=80)59.71±s13.8854.93±s13.1545.21±s8.7451.37±s11.33

P值

表5

“传统毒品”表7“新型毒品”和滥用者的16PF因

±s)珔子得分比较(x

“新型毒品”(n=80)“传统毒品”(n=80)

乐群性

6.08±s1.183.84±s1.035.60±s1.215.96±s2.146.68±s1.034.60±s1.295.92±s1.325.68±s1.214.24±s1.596.22±s1.166.08±s1.814.24±s1.385.40±s1.913.64±s1.994.36±s1.916.68±s1.85

4.92±s1.225.28±s0.945.00±s1.425.76±s1.935.52±s1.274.40±s1.225.02±s1.765.12±s1.715.08±s1.235.24±s1.166.22±s1.875.04±s1.574.48±s1.824.52±s1.874.08±s2.115.04±s1.89

稳定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P值0.0010.0000.0080.4980.0000.5770.0000.0030.0000.0000.6160.0000.0000.0020.3350.000

0.0010.0000.0000.018

表6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的防御方

±s)式量表比较(x珔

“新型毒品”(n=80)

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

5.59±s1.275.06±s1.364.63±s1.114.49±s1.26

“传统毒品”(n=80)6.47±s1.805.01±s1.214.43±s1.284.64±s1.31

P值0.0000.8430.3850.567

3讨论

K粉等,冰毒、摇头丸、是继阿片、海洛因等传统

·130·

“第三代毒品”毒品之后,被称为的新型毒品。它们

“时尚”、“娱乐”、“刺激”被冠以的名义,在酒吧、歌。本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舞厅等娱乐场所流行,

在吸毒时间与戒毒次数方面,新型毒品滥用研究中,

“传统毒品”者与滥用者有显著性差异,新型毒品滥

用者呈现出了年轻化及群体性的特点,很多新型毒、“缓解压品滥用者滥用毒品的原因都是为了刺激

,力”甚至于为了减肥,这符合新型毒品的药理和社会学特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

多数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体现在学历普遍不高,

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对新型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清,

他们普遍认为新型毒品成瘾性弱,甚至以为没有成瘾性,而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都表明,新型毒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尤其是精神依赖

[2]性较强,社会危害性较大。

本次调查发现,新型毒品滥用者在滥用新型毒

20(2):126-130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1,

在对吸食新型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戒毒治

疗中,对这点需要给予足够重视。从表5和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在EPQ中精神

内外向、神经质等3个因子,以及16PF中乐群质、

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等12个,“新型毒品”“传统毒品”因子上滥用者与滥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测试及观察发现,与滥用传统毒品者比较,滥用新型毒品者在

热情,渴望刺激个性方面存在如下特点:性格外向,

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喜欢标新立异,并且不顾危

险;常常焦虑、担忧,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易生恼怒,做出不够理智的行为,情绪状态不稳定,自我力量低;感情用事,敏感,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爱幻想,狂放任性,好考虑他人的感受,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缺少约束性;随群,附和,喜欢群体性活有一定的依赖性,遇到问题往往紧张困扰,激动动,

[3]

挣扎,缺乏独立性。综合表5、表6、表7的结果来新型毒品滥用者大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爱寻求看,刺激、喜欢群体性等行为、个性特点,因此这样的人群较一般人群接触毒品的可能性更大。同时,长期滥用毒品之后,滥用者的个性特点也会逐渐地发生改变,出现群体心理导致个体理性泯灭的现象,这符

“群体性”的特点。合新型毒品成瘾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09年度药

物滥用监测报告显示,在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传统新类型毒品滥用比例毒品的滥用比例呈下降趋势,

持续上升。强制隔离戒毒所接收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滥用新型毒品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本次研究旨在从吸毒者的一般资料、个性特点、人格因素及社会关系、心理因素及行为特点的变化等方面的调查,揭示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戒毒治疗工作。同时,根据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个性特点,探寻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康复工作,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更好地戒“心瘾”。除

躁动和类精神病样症品后最常出现的后果是兴奋、

状,体现出新型毒品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和致幻作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并对中枢神经造成不可用,

逆的伤害,因此吸食者在滥用后往往在毒品作用下可能会产生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精神亢奋。这与新型毒品的药理特征相符合,表5中EPQ量表结果中体现的新型毒品滥用者较“传统毒品”滥用者更外向

表6中新型毒品滥用者更多使用“攻击”与神经质,

的防御机制及表7中稳定性、兴奋性、幻想性的结果

与此相一致。研究中发现的毒品作用过后调查对象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与以易出现疲乏无力、

往文献报道一致。

在防御方式问卷中,我们观察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更多的时候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

“传统毒滥用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滥用者突出使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为抱怨、退

缩和躯体化,而新型毒品滥用者突出使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为攻击、幻想和分裂。他们的攻击机制可能主要来自于新型毒品成瘾引起的易激惹造成的,4参考文献

[1]王艳芬,刘志民.我国“新型毒品”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7,13(2):63的滥用特征及其危害[[2]刘志民.新型毒品成瘾性更强[N].科技日报,2010-06-27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0-08-09修回日期:2010-11-06


相关文章

  • 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现状与特征_唐全胜
  • DOI:10.13936/j.cnki.cjdd1992.2014.04.014 23(4):259-263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JDrugDepend)2014, ·259· [综述] 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现状与特征 唐全胜 1 2 1 ...查看


  • 关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 实习报告 2013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20日,我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到榆树市公安局刑警队实习,在刑警队实习期间曾多次接触毒品犯罪,在备勤以及休息时间,我着重关注了一下关于毒品犯罪的一些相关知识,根据自身了解与感受,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查看


  • 防毒宣讲材料
  • 青少年禁毒教育宣讲材料 2005年底全国吸毒人员达78.5万,35岁以下吸毒者占69% .毒品,国人并不陌生,它曾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曾骄傲的被国际舆论界誉为:无毒国.近年来,在中国销声匿迹近40年的 ...查看


  • 小学生禁毒知识
  • 小学生禁毒知识 一.国际禁毒日是哪天?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别国际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大会将每年的6月26日规定为"反对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简称"国际禁毒日 ...查看


  • 学生禁毒知识讲座资料
  • 学生禁毒知识讲座资料 三(2)班明道勇 一.国际禁毒日是哪天?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别国际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大会将每年的6月26日规定为"反对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简 ...查看


  • 第三讲 我国毒品犯罪的历史考察
  • 第三讲 我国毒品犯罪的历史考察 中国最早的毒品犯罪始于鸦片输入, 鸦片对于中国人民的危害之大, 堪比战争.两百年来, 伴随着与禁烟禁毒的相互博弈, 我国毒品犯罪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过程.特别是近30年来, 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 ...查看


  • 警惕新型毒品的危害
  • 毒品与艾滋纠结 据<健康报>报道,2013年9月8日,因使用"0号胶囊"导致心肺衰竭,年仅21岁的小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2014年,<济南时报>报道,山东济南破获男同聚众吸毒案,9人感染艾滋病: ...查看


  • 我国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现状分析及未来策略思考
  • ChineseJournalofDrugAbusePreventionandTreatment2013.Vol.19,No.2 ·专论述评· 我国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现状分析及未来策略思考 张锐敏 1,2 (1.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药物维持治疗 ...查看


  • 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_宋琦
  • 第30卷2011年12月 情报杂志 JOURNALOFINTELLIGENCE Vol.30Dec.2011 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 宋 琦 徐 军 廊坊06500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摘 要 随着我国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