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阅读

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移民红利”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改革移民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式。就中国移民情况来看,中国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成为近年来我国海外移民集中的重要目的地。

(一)全球移民总体特点

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总数的58.6%。

在遭受经济重创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4150人、643808人。

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C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 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二)中国国际移民现状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国。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中国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 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545535人。中国是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14.4%为中国人所持有。

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 87016人,2012年减少为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9986人,降幅为12.2%。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

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3. 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 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是中国成为移民目的国的重要加分项。在一项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

的地区,居住于此的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比例接近欧洲的三倍。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昧的国家,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概率是全球平均值的四倍多。

——节选自《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材料(二)

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新浪近来整理了中国移民的数据,结果显示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正成为移民的主力军,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另外,移民的富人不是只集中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如重庆、大连出境定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和中国以前出现过的两次移民热相比,如今的主要特点是精英的外流,并且以流向美国等的发达国家为主。

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不难找出在移民背后推波助澜的因素。很多中国人背井离乡,是因为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担忧,再加上对生活质量、教育水平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满。有时候连外国护照便利的免签政策都能列入考虑中。

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曾说:“移民的原因有许多种,但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生命的安全,财产的安全,食品的安全,空气的安全,教育的安全,权利的安全等等,没有安全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解决了公民安全感的问题才能建立稳定的社会。”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称有必要增加富人出国的门槛,它提议对富人离开中国加入别国国籍的行为增设“退出税”。对此,很多网民举双手赞成,因为限制资本外流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项利民之举。某网发觉得移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移民群也可以为中国带来利益。从某些方面来说,华侨华裔的投资对中国的崛起功不可没。而且海外华裔是中国软实力行为体的代表,相比之下,美国虽然软实力较强,却没有这个独特的因素。

——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

材料(三)

一出国就爱国。留学生们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就会体会到,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并不是像出国前人们所说的那么好。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并不比西方国家差,自有其西方国家无法超越的长处。

在国家治理能力上,体制不同效果也不同,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适合的就是好的。中国最可喜的是,与时俱进、见好就学。在骂声中前行,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中国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宽广。

中国人无论什么原因来到海外,都往往会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如此相连如此密切,自己在侨居国的地位、尊严和自己祖国息息相关。留学生们出过国以后,可以更加客观、冷静的评价国内的一些现象,原来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差,当然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对中国体制越发自信”。

——环球网特约评论员王德华

材料(四)

据《南方都市报》20日报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C)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称,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来华追逐“中国梦”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建议中国成立专门的移民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国际化,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和走向海外的中国国企都有使用外籍员工的机会,而且蓬勃发展的中国,各行各业也都给外籍人

士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中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来中国淘金。老外或来中国工作,或来中国旅游,或来中国安家落户,似乎已成为很多国家青年精英的无上选择之一。移民中国,也成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时尚,这从新闻中很多国家学习中文的人数和来华留学的人数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也可见一斑。

据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而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为29%,是全球平均值7%的4倍多。

同时,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排名第一,种种便利使得近年来中国的移民的人数所增加。来华的外国人有两个部分的来源,一个国家外国专家局管理的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最新的数据是61万人,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在华就业的外国人,登记在册的总数24.4万,但基本不包括在中国南方如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大量“黑户籍”人士,特别是那些常年留居中国的非洲籍人士。因此,实际上综合加在一起,目前在华居留的外国人大概有100万左右。

当然,这是因为中国还未放开移民限制,如果真的像国外那样彻底放开,估计这个数字不知要翻多少倍呢!

——中华网2015.03.20

(1)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全球移民总体特点及中国国际移民现状。(6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内容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合上面四则材料,就中国人“该不该移民”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8分)

12.(1)全球移民数量持续增长;经济危机刺激移民流动(经济危机对移民流动影响大);发达国家遍享“移民红利”(国际移民对移入国的贡献突出);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中国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连续两年递减(中国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来华移民成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或外国人把移民中国当成新潮流)。(答对1点得1分)

(2)相同点:两部分文字对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都做了评价。(1分)

不同点:材料(二)对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表现出更多的担忧;材料

(三)对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更客观、冷静地评价,对体制充满自信。(2分)材料(二)更多地谈及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的利弊;材料(三)更多地谈及留学生出国后的感触,强烈的爱国情怀。(2分)

(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国际化,给外籍人士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3分)生活成本较低和薪酬收入相对较高吸引外籍人士移民中国。(3分)

(4)(一)中国人不该移民: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国际化进程快,与世界联为一体,无需移民海外;②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自有西方国家无法超越的长处,不必移民海外;③不移民可减少资本外流、精英外流,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每点2分,谈自己的理解2分)

(二)中国人应该移民:①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趋势明显,移民无可厚非;②华侨、华裔的投资对中国的崛起功不可没,海外华裔体现中国软实力;③可以更冷静、客观地比较中西方的差异,增强爱国热情,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每点2分,谈自己的理解2分)

材料一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从更宏观的层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当前我国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是我国旅游消费全面释放的报喜鸟,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正日益成为我国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在此情况下,大家自然像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消费品价格一样,关注旅游景区价格。从这个角度看,业内外人士应当更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现象。

(摘自2010年8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和卧龙冈景区分票制整合为一票制,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不分节假日):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其实,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如此来看,景区门票涨价陷入了“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

(摘自2014年9月18日中新网)

材料三

“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费的支出,低收入人群还真是玩不起。”江西某旅行社负责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部分旅游景区票价为何会进入“三年必涨”怪圈,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据公开信息显示,以江西井冈山景区为例,近三年该景区年度平均运营维护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待量77.59万人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其现行门票价格。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景区尤其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产品结构单一,除了简单的景区景色外,配套的饮食住宿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靠单一的门票收益成为维持景区发展的唯一手段。

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加上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存在“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入,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一些景区看到同级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就出现了“比较涨价”心理,也随之跟风申请涨价。

专家认为,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一味把运营成本增加都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最终景区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摘自2012年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再这样下去,连徐霞客也会变成宅男的。”这是网友针对连连上涨、纷纷突破百元大关的全国旅游景区票价的调侃。对于公众非常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经济之声”采访了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刘思敏。下面是访谈记录。

经济之声:面对愈演愈烈的景区门票上涨之势,国家层面出台了平抑价格的政策性文件,请问是什么?

刘思敏: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的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经济之声:在严控门票价格上涨方面,政府如何指导和调控,进而充分体现公益性?

刘思敏:这是关键问题。在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的高速成长中,门票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导致在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蜕化为“门票经济”。所以,要让景区经营走出“门票依赖症”的怪圈,关键还在于激发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同时,地方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使旅游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从而拓展旅游产业体系。

另外,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经济之声:2003年,西湖实行免费后,获得了更大的整体利益,还带动了杭州的旅游经济的新增长。有数据显示,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但十几年来,西湖模式却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

刘思敏:实际上从根本来说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西湖有围墙吗?西湖没有围墙也修不了围墙,你怎么收费?净寺、雷锋塔、岳王坟等等这些外地游客非常愿意去的著名景点都在西湖边上,而且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但是它们都收门票,而且门票很贵,从来就在收,何来西湖免费?所谓的西湖免费实际上在2012年的时候,杭州市政府把西湖边上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那几个城市公园给免费了,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

虽然西湖免费的模式不能复制,但其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经济之声:我们还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公园,其建设和维护经费来自于国家的专门机构,还有一些经费是由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是私人捐赠,这样的模式对我们有启发吗?

刘思敏:当然有启发了,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对它的经营管理开发的成本兜底买单,而我们的成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国外在由中央政府兜底买单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的赞助,也鼓励资源的参与,事实上就是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实际上我们中央决定要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受到这样的启发。

(摘自2014年10月1日中国广播网)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二者在主要内容和报道角度方面的异同。(6分)

(2)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5分)

(3)为什么刘思敏认为“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如何通过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使景区门票价格更趋向于合理,请结合文本分别给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处提些建议。(8分)

12.(1)相同点:两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都是国内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引发公众关注这一事件。(2分,如果只能答到“国内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只给1分。)

不同点:面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这一社会关注的现象,两则材料的报道角度不同。材料一从事件正面积极的一面进行报道,认为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人大众消费阶段,是个利好消息;(2分)而材料二则是从事件消极的一面进行报道,认为景区门票涨价陷人了民众与景区“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2分)

(2)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有:①景区运营维护成本上升;②旅游产品结构单一;③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④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人;⑤景区之间攀比涨价。(5分。一点1分)

(3)①西湖本身四周都没有围墙,也不能建围墙,根本就没法收费,所以不存在免费。②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的西湖边上一些著名景点都收门票,而且门票很贵,从整个景区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免费。③西湖景区免费的只是柳浪闻莺、花港观鱼等几个城市公园,而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6分。一点2分,意近即可)

进行规定或指导,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②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把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防止地方政府对景区“门票经济”的依赖。

③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

④中央政府对国家级景区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赞助并参与投资与管理,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从而平抑景区门票价格。(4分,答出两点即可)

对景区管理处的建议:

①摒弃“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着眼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避免陷入景区价格飘高、运营成本转嫁到游客身上的恶性循环中。

②努力创新旅游模式,开发景区旅游的配套产品,打破旅游单一化结构,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优化游客情景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从而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

③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④可以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抵补门票收人。(4分,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4)题。(25分)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调水梦想,湖北、河南34万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其中线工程于12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18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16万多人口必须搬迁。 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近200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4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874户3721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

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80多岁的父母。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

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

但今年59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乡的水和土。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长江水”将补给京津地区。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顺利流入京城,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技术难题,中线工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要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移民34.5万人。

移民作为世界性难题,难度不言而喻。日本一位官员曾经在参观中国南水北调移民工程时称,他们修建一个水利项目,为搬迁260户前后用了11年。而按照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工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集中在2010、2011年完成,其中2011年要完成近19万人的搬迁安置,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南阳取缔非法选矿,整治排污等企业,关闭取缔企业135家,淘汰小冶炼炉32台,丹江口水库周边1000米以内禁止建设任何污染项目,不能有居住人群,3000米之内仅有部分旅游项目可以开发。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处,域跨鄂豫两省,,南阳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南水北调和治理丹江水,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关停企业,财政损失数以亿计。他们特别希望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北京开展对口协作,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透露,湖北、河南等输水地区已经联名向中央提出,实施受水城市对输水城市的对口帮扶计划。他们希望尽快制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帮扶(或协作)工作方案》,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对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扶持,确保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8月20日《京华时报》)

材料三:

在丹江口库区,保护一库清水是人们的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61岁的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曾两次移民。十多年前,他和家人在丹江口水库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经过艰辛劳动,漫山遍野已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辛喜玉还带领村民们喂起了牛、羊、鸡,收入大大提高。

但辛喜玉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2009年,他决定带头摸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他的示范和政府的扶持下,库区移民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大家把自家的玉米、麸皮和豆粕制成饲料喂给家禽和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放进沼气池,产生的沼液能代替农药打在果树上,沼渣能代替化肥洒在地里,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2014年10月24日 新华网)

材料四:

发现工程与施工规范相差0,1%,立即要求推掉重来,“稽察、巡查、飞行检测”三位一体,始终保持质量监管高压态势,才有了工程的良好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细节上1%的缺陷,能带来100%的失败。高标准、严把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

移民的稳定发展历来困扰全球,创新移民村管理方法、发展模式,16.54万移民在异乡实现了“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

移民干部披肝沥胆,无私奉献,赤子情怀满中原。心中有责方能砥砺奋进,甘于奉献,尽职履责,工作才能越干越好,事业才能长兴不衰。他们把对群众的深情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发展的“活水”汩汩长流。

(2015年3月10日《河南日报》)

(1)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六个具体的数字,表达上有哪些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一事都做了报道,概括说明它 们报道的重要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分)

(3)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6分)

(4)从四则材料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员有哪些可敬可佩之处?请作简要分析。(8分)

12(1)(5分)

①前四个数字具体而客观地说明了坝高与水位的变化,后两个数字表现了移民的规模之大,这些数字体现移民难度大,强调移民付出之多。(3分)

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符合新闻的要求。(数据的列举,产生了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12(2)(6分)

相同:①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移民是主要问题。突出移民的觉悟和巨大牺牲。 ②本次移民规模大、速度快,是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①材料一以赵久富为例说明移民群体巨大的付出与牺牲;材料二以南阳市为例突出政府的努力。

②材料二,和日本对比突出我国完成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并提到了对移民的对口帮扶问题。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2(3)(6分)

①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坚决取缔致污企业; ②积极开展对口协作,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生态建设;

③扶持库区移民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建起生态种养基地。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4)(8分)

①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移民)为了国家的发展离开故土,舍小家为大家; ②积极进取:(移民)寻找多元的致富出路,摸索发展生态农业;

③严谨:(建设者)高标准、严把关,保证工程质量;

④创新:(移民干部)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

⑤有担当:(建设者、移民干部)尽职履责,做好本职工作。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共8分。意思对即可。)

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移民红利”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改革移民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式。就中国移民情况来看,中国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成为近年来我国海外移民集中的重要目的地。

(一)全球移民总体特点

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总数的58.6%。

在遭受经济重创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4150人、643808人。

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C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 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二)中国国际移民现状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国。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中国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 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545535人。中国是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14.4%为中国人所持有。

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 87016人,2012年减少为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9986人,降幅为12.2%。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

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3. 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 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是中国成为移民目的国的重要加分项。在一项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

的地区,居住于此的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比例接近欧洲的三倍。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昧的国家,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概率是全球平均值的四倍多。

——节选自《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材料(二)

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新浪近来整理了中国移民的数据,结果显示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正成为移民的主力军,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另外,移民的富人不是只集中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如重庆、大连出境定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和中国以前出现过的两次移民热相比,如今的主要特点是精英的外流,并且以流向美国等的发达国家为主。

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不难找出在移民背后推波助澜的因素。很多中国人背井离乡,是因为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担忧,再加上对生活质量、教育水平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满。有时候连外国护照便利的免签政策都能列入考虑中。

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曾说:“移民的原因有许多种,但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生命的安全,财产的安全,食品的安全,空气的安全,教育的安全,权利的安全等等,没有安全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解决了公民安全感的问题才能建立稳定的社会。”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称有必要增加富人出国的门槛,它提议对富人离开中国加入别国国籍的行为增设“退出税”。对此,很多网民举双手赞成,因为限制资本外流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项利民之举。某网发觉得移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移民群也可以为中国带来利益。从某些方面来说,华侨华裔的投资对中国的崛起功不可没。而且海外华裔是中国软实力行为体的代表,相比之下,美国虽然软实力较强,却没有这个独特的因素。

——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

材料(三)

一出国就爱国。留学生们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就会体会到,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并不是像出国前人们所说的那么好。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并不比西方国家差,自有其西方国家无法超越的长处。

在国家治理能力上,体制不同效果也不同,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适合的就是好的。中国最可喜的是,与时俱进、见好就学。在骂声中前行,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中国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宽广。

中国人无论什么原因来到海外,都往往会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如此相连如此密切,自己在侨居国的地位、尊严和自己祖国息息相关。留学生们出过国以后,可以更加客观、冷静的评价国内的一些现象,原来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差,当然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对中国体制越发自信”。

——环球网特约评论员王德华

材料(四)

据《南方都市报》20日报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C)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称,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来华追逐“中国梦”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建议中国成立专门的移民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国际化,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和走向海外的中国国企都有使用外籍员工的机会,而且蓬勃发展的中国,各行各业也都给外籍人

士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中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来中国淘金。老外或来中国工作,或来中国旅游,或来中国安家落户,似乎已成为很多国家青年精英的无上选择之一。移民中国,也成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时尚,这从新闻中很多国家学习中文的人数和来华留学的人数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也可见一斑。

据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而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为29%,是全球平均值7%的4倍多。

同时,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排名第一,种种便利使得近年来中国的移民的人数所增加。来华的外国人有两个部分的来源,一个国家外国专家局管理的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最新的数据是61万人,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在华就业的外国人,登记在册的总数24.4万,但基本不包括在中国南方如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大量“黑户籍”人士,特别是那些常年留居中国的非洲籍人士。因此,实际上综合加在一起,目前在华居留的外国人大概有100万左右。

当然,这是因为中国还未放开移民限制,如果真的像国外那样彻底放开,估计这个数字不知要翻多少倍呢!

——中华网2015.03.20

(1)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全球移民总体特点及中国国际移民现状。(6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内容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合上面四则材料,就中国人“该不该移民”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8分)

12.(1)全球移民数量持续增长;经济危机刺激移民流动(经济危机对移民流动影响大);发达国家遍享“移民红利”(国际移民对移入国的贡献突出);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中国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连续两年递减(中国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来华移民成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或外国人把移民中国当成新潮流)。(答对1点得1分)

(2)相同点:两部分文字对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都做了评价。(1分)

不同点:材料(二)对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表现出更多的担忧;材料

(三)对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更客观、冷静地评价,对体制充满自信。(2分)材料(二)更多地谈及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的利弊;材料(三)更多地谈及留学生出国后的感触,强烈的爱国情怀。(2分)

(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国际化,给外籍人士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3分)生活成本较低和薪酬收入相对较高吸引外籍人士移民中国。(3分)

(4)(一)中国人不该移民: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国际化进程快,与世界联为一体,无需移民海外;②中国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自有西方国家无法超越的长处,不必移民海外;③不移民可减少资本外流、精英外流,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每点2分,谈自己的理解2分)

(二)中国人应该移民:①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趋势明显,移民无可厚非;②华侨、华裔的投资对中国的崛起功不可没,海外华裔体现中国软实力;③可以更冷静、客观地比较中西方的差异,增强爱国热情,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每点2分,谈自己的理解2分)

材料一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从更宏观的层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当前我国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是我国旅游消费全面释放的报喜鸟,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正日益成为我国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在此情况下,大家自然像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消费品价格一样,关注旅游景区价格。从这个角度看,业内外人士应当更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现象。

(摘自2010年8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和卧龙冈景区分票制整合为一票制,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不分节假日):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其实,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如此来看,景区门票涨价陷入了“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

(摘自2014年9月18日中新网)

材料三

“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费的支出,低收入人群还真是玩不起。”江西某旅行社负责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部分旅游景区票价为何会进入“三年必涨”怪圈,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据公开信息显示,以江西井冈山景区为例,近三年该景区年度平均运营维护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待量77.59万人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其现行门票价格。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景区尤其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产品结构单一,除了简单的景区景色外,配套的饮食住宿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靠单一的门票收益成为维持景区发展的唯一手段。

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加上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存在“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入,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一些景区看到同级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就出现了“比较涨价”心理,也随之跟风申请涨价。

专家认为,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一味把运营成本增加都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最终景区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摘自2012年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再这样下去,连徐霞客也会变成宅男的。”这是网友针对连连上涨、纷纷突破百元大关的全国旅游景区票价的调侃。对于公众非常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经济之声”采访了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刘思敏。下面是访谈记录。

经济之声:面对愈演愈烈的景区门票上涨之势,国家层面出台了平抑价格的政策性文件,请问是什么?

刘思敏: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的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经济之声:在严控门票价格上涨方面,政府如何指导和调控,进而充分体现公益性?

刘思敏:这是关键问题。在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的高速成长中,门票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导致在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蜕化为“门票经济”。所以,要让景区经营走出“门票依赖症”的怪圈,关键还在于激发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同时,地方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使旅游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从而拓展旅游产业体系。

另外,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经济之声:2003年,西湖实行免费后,获得了更大的整体利益,还带动了杭州的旅游经济的新增长。有数据显示,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但十几年来,西湖模式却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

刘思敏:实际上从根本来说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西湖有围墙吗?西湖没有围墙也修不了围墙,你怎么收费?净寺、雷锋塔、岳王坟等等这些外地游客非常愿意去的著名景点都在西湖边上,而且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但是它们都收门票,而且门票很贵,从来就在收,何来西湖免费?所谓的西湖免费实际上在2012年的时候,杭州市政府把西湖边上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那几个城市公园给免费了,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

虽然西湖免费的模式不能复制,但其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经济之声:我们还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公园,其建设和维护经费来自于国家的专门机构,还有一些经费是由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是私人捐赠,这样的模式对我们有启发吗?

刘思敏:当然有启发了,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对它的经营管理开发的成本兜底买单,而我们的成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国外在由中央政府兜底买单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的赞助,也鼓励资源的参与,事实上就是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实际上我们中央决定要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受到这样的启发。

(摘自2014年10月1日中国广播网)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二者在主要内容和报道角度方面的异同。(6分)

(2)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5分)

(3)为什么刘思敏认为“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如何通过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使景区门票价格更趋向于合理,请结合文本分别给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处提些建议。(8分)

12.(1)相同点:两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都是国内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引发公众关注这一事件。(2分,如果只能答到“国内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只给1分。)

不同点:面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这一社会关注的现象,两则材料的报道角度不同。材料一从事件正面积极的一面进行报道,认为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人大众消费阶段,是个利好消息;(2分)而材料二则是从事件消极的一面进行报道,认为景区门票涨价陷人了民众与景区“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2分)

(2)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有:①景区运营维护成本上升;②旅游产品结构单一;③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④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人;⑤景区之间攀比涨价。(5分。一点1分)

(3)①西湖本身四周都没有围墙,也不能建围墙,根本就没法收费,所以不存在免费。②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的西湖边上一些著名景点都收门票,而且门票很贵,从整个景区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免费。③西湖景区免费的只是柳浪闻莺、花港观鱼等几个城市公园,而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6分。一点2分,意近即可)

进行规定或指导,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②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把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防止地方政府对景区“门票经济”的依赖。

③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

④中央政府对国家级景区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赞助并参与投资与管理,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从而平抑景区门票价格。(4分,答出两点即可)

对景区管理处的建议:

①摒弃“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着眼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避免陷入景区价格飘高、运营成本转嫁到游客身上的恶性循环中。

②努力创新旅游模式,开发景区旅游的配套产品,打破旅游单一化结构,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优化游客情景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从而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

③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④可以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抵补门票收人。(4分,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4)题。(25分)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调水梦想,湖北、河南34万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其中线工程于12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18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16万多人口必须搬迁。 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近200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4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874户3721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

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80多岁的父母。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

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

但今年59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乡的水和土。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长江水”将补给京津地区。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顺利流入京城,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技术难题,中线工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要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移民34.5万人。

移民作为世界性难题,难度不言而喻。日本一位官员曾经在参观中国南水北调移民工程时称,他们修建一个水利项目,为搬迁260户前后用了11年。而按照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工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集中在2010、2011年完成,其中2011年要完成近19万人的搬迁安置,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南阳取缔非法选矿,整治排污等企业,关闭取缔企业135家,淘汰小冶炼炉32台,丹江口水库周边1000米以内禁止建设任何污染项目,不能有居住人群,3000米之内仅有部分旅游项目可以开发。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处,域跨鄂豫两省,,南阳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南水北调和治理丹江水,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关停企业,财政损失数以亿计。他们特别希望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北京开展对口协作,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透露,湖北、河南等输水地区已经联名向中央提出,实施受水城市对输水城市的对口帮扶计划。他们希望尽快制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帮扶(或协作)工作方案》,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对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扶持,确保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8月20日《京华时报》)

材料三:

在丹江口库区,保护一库清水是人们的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61岁的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曾两次移民。十多年前,他和家人在丹江口水库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经过艰辛劳动,漫山遍野已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辛喜玉还带领村民们喂起了牛、羊、鸡,收入大大提高。

但辛喜玉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2009年,他决定带头摸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他的示范和政府的扶持下,库区移民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大家把自家的玉米、麸皮和豆粕制成饲料喂给家禽和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放进沼气池,产生的沼液能代替农药打在果树上,沼渣能代替化肥洒在地里,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2014年10月24日 新华网)

材料四:

发现工程与施工规范相差0,1%,立即要求推掉重来,“稽察、巡查、飞行检测”三位一体,始终保持质量监管高压态势,才有了工程的良好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细节上1%的缺陷,能带来100%的失败。高标准、严把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

移民的稳定发展历来困扰全球,创新移民村管理方法、发展模式,16.54万移民在异乡实现了“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

移民干部披肝沥胆,无私奉献,赤子情怀满中原。心中有责方能砥砺奋进,甘于奉献,尽职履责,工作才能越干越好,事业才能长兴不衰。他们把对群众的深情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发展的“活水”汩汩长流。

(2015年3月10日《河南日报》)

(1)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六个具体的数字,表达上有哪些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一事都做了报道,概括说明它 们报道的重要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分)

(3)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6分)

(4)从四则材料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员有哪些可敬可佩之处?请作简要分析。(8分)

12(1)(5分)

①前四个数字具体而客观地说明了坝高与水位的变化,后两个数字表现了移民的规模之大,这些数字体现移民难度大,强调移民付出之多。(3分)

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符合新闻的要求。(数据的列举,产生了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12(2)(6分)

相同:①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移民是主要问题。突出移民的觉悟和巨大牺牲。 ②本次移民规模大、速度快,是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①材料一以赵久富为例说明移民群体巨大的付出与牺牲;材料二以南阳市为例突出政府的努力。

②材料二,和日本对比突出我国完成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并提到了对移民的对口帮扶问题。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2(3)(6分)

①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坚决取缔致污企业; ②积极开展对口协作,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生态建设;

③扶持库区移民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建起生态种养基地。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4)(8分)

①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移民)为了国家的发展离开故土,舍小家为大家; ②积极进取:(移民)寻找多元的致富出路,摸索发展生态农业;

③严谨:(建设者)高标准、严把关,保证工程质量;

④创新:(移民干部)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

⑤有担当:(建设者、移民干部)尽职履责,做好本职工作。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共8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新闻阅读与实践
  • 扉页_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版权页_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编写人员_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致同学们_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前言_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目录_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一章新闻是什 ...查看


  • 手机新闻客户端哪个好 五款安卓新闻客户端横评
  • 五款安卓新闻客户端横评 前言 根据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使用习惯调查显示,有70%的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获取资讯,另外30%的用户是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来获取资讯,而这一比例正在逐渐拉近.如何才能第一时间了解热门事件?如何才能快速.准确.方便的 ...查看


  •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刻发展,网络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新闻因其语言简练.信息容量大.成本低廉等特点越来越被市场青睐.随着网络媒介的迅速崛起,网络新闻不再是简单地转载传统新闻,而是逐渐形成区别于传统媒体新闻的语言特点 ...查看


  • 简述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特点
  •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特点 如今网络媒体在媒介传播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人们不单单只从报纸和电视上获取新闻,通过网络能够得到更快更多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的阅读量非常大,如何才能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新闻,一条新闻怎样能够更吸引人的眼球 ...查看


  • 试论网络新闻的写作
  • 摘要:从写作学角度来看,网络新闻写作是一个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四大要素相互联系组合而成的.动态.开放的活动过程.在网络传播中构成网络新闻写作体系的四大要素及网络新闻写作活动都具有与传统新闻写作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新 ...查看


  • 新闻英语阅读技巧
  • 新闻英语(journalistic English)主要是指新闻报道文章使用的英语.它主要体现在英语报刊之中,而阅读英文报刊是许多同学的爱好.阅读英文报刊,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下大事,而且可以在有意无意间学到许多英语语言知识.阅读英文报刊 ...查看


  • 2012高考最新作文素材:静读天下
  • 2012届高考高三作文时鲜素材:静读天下 新闻微阅读(01) "割肝救母"反哺心感天动地大孝行 22岁的广州赴美留学生彭斯,得知母亲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马上放下学业,从美国回到广州,毅然割下自己60%的肝脏 ...查看


  • 马芳:网络新闻标题之争(网络传播 2007-3-8)
  •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网络传播>>>2007年第3期 网络新闻标题之争 文|马芳 2007年03月08日11:2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 ...查看


  • 用阅读点亮中国梦
  • 用阅读点亮中国梦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世代夙愿,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 ...查看


  • [新闻阅读与实践]假期作业
  • 高二语文假期作业 (新闻阅读与实践) 新闻写作: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也叫消息.消息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消息是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