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村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重点推广实施的“农事村办”工作,拓展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创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载体和方法,完善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升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关键词:农事村办;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92-03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生命线。2007年以来,广西百色市结合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率先在田阳县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农事村办”试点,创造了“农事村办”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新载体、新机制,实现了政务服务下乡进村,干部服务进村入户,村干服务入户到人,农民事情农村办理。“农事村办”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和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强化了基层组织惠民便民服务功能,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民心工程”,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在全区重点推广其经验做法。    一、“农事村办”在应对新挑战中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农村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农村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经济形式、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政权组织模式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党委政府以行政手段指挥生产、管理农村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推进,乡镇干部联系群众的减少,许多社情民意不能及时反映上来,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协调、排解,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二是基层干部维护农村稳定的外在压力增大。通过与农村基层干部的座谈交流,可以听到的普遍心声是: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群众上访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的八大焦点问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新形势下出现的维稳新问题,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政策执行力和处理长期积累老大难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适应环境,基层干部还面临处置突发事件的压力;三是基层群众不合作、不认同、不信任。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针对群众心目中的基层群众工作问题:42.6%的群众认为基层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低;43.9%的群众认为基层干部在与群众沟通方面存在问题;32.7%的群众认为基层职能部门干部工作责任感不强。老百姓对政府流传一句话:“有产有业不求你,交了税费不欠你;想啥做啥不理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出了问题便骂你。”同时,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信息垄断,群众监督主体地位彰显,政府如果处理不当,严重影响基层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政府和社会公信力。    二、“农事村办”的具体做法    广西自治区田阳县“农事村办”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经验。通过“农事村办”在“三贴近”中规范推进。百色市在认真总结田阳县做法的基础上,立足“农事”需要,突出“村办”特色,进一步深化完善,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把“农事村办”在全市推开。    1.突出“村办”特色,构建县、乡、村、屯、户五级服务网络    “村办”就是就近、就地、随时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后盾,村“农事村办”服务站为窗口,屯“农事村办”服务点和服务户为基础的五级为民服务网络。同时,以节约农民办事成本、方便管理服务为原则,采取一站管多村、一站辐射多村等模式,科学合理设置服务站点。实现小病村里治、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知、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    2.立足“农事”需要,扎实开展六大服务    “农事”,就是农村的事、农民的事、农业的事。一是开展生产服务,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服务不出村。二是开展文化服务,做到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三是开展卫生服务,做到看小病不出村。四是开展法律服务,做到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五是开展政务服务,做到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六是开展党员服务,做到一般农事代办不出村。[1]在服务方式上,推行“窗口式服务”、“代办式服务”、“预约式服务”、“上门式服务”的“四位一体”服务工作模式,实现了服务方式灵活化、多样化,切实为群众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3.不断深化和完善“农事村办”工作    第一,着眼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扎实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组建乡(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等“一办三中心”,把乡(镇)服务窗口前移进村,把更多干部放到村屯开展服务。第二,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深化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使“农事村办”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和载体。第三,围绕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第四,以“农情乡解”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农事村办”的法律服务工作。    4.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四大保障    首先,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农事村办”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做好规划、指导、监督等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其次,强化人员保障。把“农事村办”作为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再次,强化经费保障。将“农事村办”工作经费列入县(区)财政年度预算,并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切实解决“农事村办”工作人员的差旅费、福利待遇、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的经费。最后,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考评制度,把乡镇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绩效作为效能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办理群众申请事项的数量、办结率、承诺期限兑现率和群众满意率等来核定干部工作的绩效。    三、“农事村办”实施成效凸显    实践证明,“农事村办”已经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解决民事的平台,惠及民生的抓手,疏通民意的渠道,分担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破解了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树立了基层干部的新形象,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农事村办”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农事村办”将乡镇职能前移,使乡镇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此外,“农事村办”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实践先进性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如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在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中,以“村企结对”共建为平台,以解决村屯群众迫切需要的政务服务为切入点,建立“村干部值班代办制”和“政务村办服务日”,注重在党建工作上、生产发展上、整合资源上、人才培养上、日常生活上的村企互助联动。    2.改进了干部作风,方便了群众    “农事村办”把服务窗口下移至村屯,变“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屯为群众服务”,有效克服了乡村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现象,各级干部在为群众提供六大服务的过程中,主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怨,工作作风明显改善。2009年以来,百色市各“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共开展六大服务活动28 510次,共为群众办实事41 370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466 800多人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67 415件,已办结64 490件。笔者调查的平乐县沙子镇在开展“直通民意、联解民情”服务活动以来,2010年上半年共受理民情热线20多次,出动“群众110”流动服务队16次,为群众解决纠纷10起,干部顺心、群众满意。

   3.畅通了民情渠道,维护了社会稳定    “农事村办”通过开展“农情乡解”工作,广大干部进村入户“下访”,及时疏导思想,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通过民情服务,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4.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农事村办”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环境,推进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社区“农事村办”服务站,按照“农民新型化、产业合作化、服务社区化”目标,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农产品营销协会和创业者协会,邀请农业专家定期统一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员统一上门培训、统一实施农业开发项目,完善香葱收购市场建设,做好香葱种植产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年种植香葱3 000多亩,日收购外运香葱2万斤以上,仅此项全村农民收入达1 500万元。    四、农事村办对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百色市田阳县“农事村办”的实践,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启示。农村改革发展已经到了历史的新起点,解决前进道路上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1.充分认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近些年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缺乏对农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农村中也曾出现“经济繁荣,精神失落”的现象,表现出“丰裕中的贫困”。调查发现,在一些乡村,“六合彩”似乎成为一种“公开”的“致富之路”;在信仰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说,有的农村日益进入健康信仰的黄昏。一些农民的信仰缺失、迷失、困惑、真空等,给封建迷信、宗族崇拜、邪恶信仰以及境外颠覆势力提供了空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2]百色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反映时代的诉求,顺应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新需求,摒弃“施加论”和“灌输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模式,着力解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与农民群众发生的新变化之间的矛盾。拓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内涵和“服务”外延,强调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是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新型农民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服务农村“四盼”:“一盼生活富裕,二盼技术指导,三盼致富信息,四盼文化下乡”的渴望。坚持以民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2.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载体    一是树立创新意识。要像百色市“农事村办”那样,贴近实际创新载体,搭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贴近生活创新手段,运用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贴近群众创新内容,注重从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情做起、最关心的事办起、最困难的事帮起、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树立民生意识。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关切和需要,注意从源头抓起,注意从小事抓起,注意从日常工作抓起,及时解决关系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实际问题。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3]三是树立群众意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4]基层干部只有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才能做到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真正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机制    党的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说理教育、典型示范、情感激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可行方法,为今天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5]“农事村办”通过构建五级为民服务网络,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契合点;通过送政策、送思路、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化解农村矛盾,促进了干群关系,找准了和谐农村建设的要害点。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实施领导向注重服务转变;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孤立地解决思想问题,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转变。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这条主线来展开,突出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重点;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跑”,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要创新和完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改革的“减震器”和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能够把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到可控水平,防止矛盾的转化,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注释    本文的撰写还参阅了如下文献资料:①中共百色市委员会:《建立“农事村办”制度推动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2008年6月;②中共百色市委组织部:《百色市“农事村办”工作的实践与思考》,2008年11月4日;③中共百色市委组织部:《百色市深化和拓展“农事村办”工作情况汇报》,2008年4月11日;④刘正东:《农村基层组织的一次制度创新――在“农事村办”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8年11月4日;⑤《广西平乐县沙子镇“直通民意、联解民情”服务群众工作实施方案》,在此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中共广西百色市委组织部.广西百色:推行“农事村办”制度[EB/OL].[2010-01-28],人民网.   [2] 邱仁富.改善民生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跨越式发展――以返乡农民工为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38-41.   [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138.   [4] 赵 君,叶 昊.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19-22.   [5] 王东维,路建华.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7):21-26.    [责任编辑:张俊华]      收稿日期:2011-05-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谐村镇视阈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9YJC710013);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农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机制研究”(桂教人字[2010]65号);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桂林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研究”(glsk201007)   作者简介:龙海平(1971-),男,广西灵川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重点推广实施的“农事村办”工作,拓展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创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载体和方法,完善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升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关键词:农事村办;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92-03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生命线。2007年以来,广西百色市结合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率先在田阳县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农事村办”试点,创造了“农事村办”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新载体、新机制,实现了政务服务下乡进村,干部服务进村入户,村干服务入户到人,农民事情农村办理。“农事村办”顺应了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和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强化了基层组织惠民便民服务功能,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民心工程”,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在全区重点推广其经验做法。    一、“农事村办”在应对新挑战中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农村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农村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经济形式、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政权组织模式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党委政府以行政手段指挥生产、管理农村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推进,乡镇干部联系群众的减少,许多社情民意不能及时反映上来,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协调、排解,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二是基层干部维护农村稳定的外在压力增大。通过与农村基层干部的座谈交流,可以听到的普遍心声是: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群众上访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的八大焦点问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新形势下出现的维稳新问题,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政策执行力和处理长期积累老大难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适应环境,基层干部还面临处置突发事件的压力;三是基层群众不合作、不认同、不信任。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针对群众心目中的基层群众工作问题:42.6%的群众认为基层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低;43.9%的群众认为基层干部在与群众沟通方面存在问题;32.7%的群众认为基层职能部门干部工作责任感不强。老百姓对政府流传一句话:“有产有业不求你,交了税费不欠你;想啥做啥不理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出了问题便骂你。”同时,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信息垄断,群众监督主体地位彰显,政府如果处理不当,严重影响基层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政府和社会公信力。    二、“农事村办”的具体做法    广西自治区田阳县“农事村办”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经验。通过“农事村办”在“三贴近”中规范推进。百色市在认真总结田阳县做法的基础上,立足“农事”需要,突出“村办”特色,进一步深化完善,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把“农事村办”在全市推开。    1.突出“村办”特色,构建县、乡、村、屯、户五级服务网络    “村办”就是就近、就地、随时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后盾,村“农事村办”服务站为窗口,屯“农事村办”服务点和服务户为基础的五级为民服务网络。同时,以节约农民办事成本、方便管理服务为原则,采取一站管多村、一站辐射多村等模式,科学合理设置服务站点。实现小病村里治、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知、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    2.立足“农事”需要,扎实开展六大服务    “农事”,就是农村的事、农民的事、农业的事。一是开展生产服务,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服务不出村。二是开展文化服务,做到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三是开展卫生服务,做到看小病不出村。四是开展法律服务,做到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五是开展政务服务,做到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六是开展党员服务,做到一般农事代办不出村。[1]在服务方式上,推行“窗口式服务”、“代办式服务”、“预约式服务”、“上门式服务”的“四位一体”服务工作模式,实现了服务方式灵活化、多样化,切实为群众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3.不断深化和完善“农事村办”工作    第一,着眼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扎实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组建乡(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等“一办三中心”,把乡(镇)服务窗口前移进村,把更多干部放到村屯开展服务。第二,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深化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使“农事村办”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和载体。第三,围绕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第四,以“农情乡解”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农事村办”的法律服务工作。    4.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四大保障    首先,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农事村办”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做好规划、指导、监督等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其次,强化人员保障。把“农事村办”作为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再次,强化经费保障。将“农事村办”工作经费列入县(区)财政年度预算,并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切实解决“农事村办”工作人员的差旅费、福利待遇、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的经费。最后,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考评制度,把乡镇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绩效作为效能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办理群众申请事项的数量、办结率、承诺期限兑现率和群众满意率等来核定干部工作的绩效。    三、“农事村办”实施成效凸显    实践证明,“农事村办”已经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解决民事的平台,惠及民生的抓手,疏通民意的渠道,分担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破解了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树立了基层干部的新形象,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农事村办”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农事村办”将乡镇职能前移,使乡镇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此外,“农事村办”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实践先进性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如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在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中,以“村企结对”共建为平台,以解决村屯群众迫切需要的政务服务为切入点,建立“村干部值班代办制”和“政务村办服务日”,注重在党建工作上、生产发展上、整合资源上、人才培养上、日常生活上的村企互助联动。    2.改进了干部作风,方便了群众    “农事村办”把服务窗口下移至村屯,变“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屯为群众服务”,有效克服了乡村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现象,各级干部在为群众提供六大服务的过程中,主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怨,工作作风明显改善。2009年以来,百色市各“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共开展六大服务活动28 510次,共为群众办实事41 370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466 800多人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67 415件,已办结64 490件。笔者调查的平乐县沙子镇在开展“直通民意、联解民情”服务活动以来,2010年上半年共受理民情热线20多次,出动“群众110”流动服务队16次,为群众解决纠纷10起,干部顺心、群众满意。

   3.畅通了民情渠道,维护了社会稳定    “农事村办”通过开展“农情乡解”工作,广大干部进村入户“下访”,及时疏导思想,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通过民情服务,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4.促进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农事村办”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环境,推进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社区“农事村办”服务站,按照“农民新型化、产业合作化、服务社区化”目标,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农产品营销协会和创业者协会,邀请农业专家定期统一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员统一上门培训、统一实施农业开发项目,完善香葱收购市场建设,做好香葱种植产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年种植香葱3 000多亩,日收购外运香葱2万斤以上,仅此项全村农民收入达1 500万元。    四、农事村办对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百色市田阳县“农事村办”的实践,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启示。农村改革发展已经到了历史的新起点,解决前进道路上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1.充分认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近些年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缺乏对农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农村中也曾出现“经济繁荣,精神失落”的现象,表现出“丰裕中的贫困”。调查发现,在一些乡村,“六合彩”似乎成为一种“公开”的“致富之路”;在信仰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说,有的农村日益进入健康信仰的黄昏。一些农民的信仰缺失、迷失、困惑、真空等,给封建迷信、宗族崇拜、邪恶信仰以及境外颠覆势力提供了空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2]百色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反映时代的诉求,顺应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新需求,摒弃“施加论”和“灌输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模式,着力解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与农民群众发生的新变化之间的矛盾。拓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内涵和“服务”外延,强调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是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新型农民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服务农村“四盼”:“一盼生活富裕,二盼技术指导,三盼致富信息,四盼文化下乡”的渴望。坚持以民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2.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载体    一是树立创新意识。要像百色市“农事村办”那样,贴近实际创新载体,搭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贴近生活创新手段,运用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贴近群众创新内容,注重从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情做起、最关心的事办起、最困难的事帮起、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树立民生意识。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关切和需要,注意从源头抓起,注意从小事抓起,注意从日常工作抓起,及时解决关系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实际问题。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3]三是树立群众意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4]基层干部只有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才能做到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真正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机制    党的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说理教育、典型示范、情感激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可行方法,为今天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5]“农事村办”通过构建五级为民服务网络,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契合点;通过送政策、送思路、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化解农村矛盾,促进了干群关系,找准了和谐农村建设的要害点。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实施领导向注重服务转变;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孤立地解决思想问题,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转变。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这条主线来展开,突出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重点;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跑”,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要创新和完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改革的“减震器”和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能够把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到可控水平,防止矛盾的转化,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注释    本文的撰写还参阅了如下文献资料:①中共百色市委员会:《建立“农事村办”制度推动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2008年6月;②中共百色市委组织部:《百色市“农事村办”工作的实践与思考》,2008年11月4日;③中共百色市委组织部:《百色市深化和拓展“农事村办”工作情况汇报》,2008年4月11日;④刘正东:《农村基层组织的一次制度创新――在“农事村办”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8年11月4日;⑤《广西平乐县沙子镇“直通民意、联解民情”服务群众工作实施方案》,在此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中共广西百色市委组织部.广西百色:推行“农事村办”制度[EB/OL].[2010-01-28],人民网.   [2] 邱仁富.改善民生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跨越式发展――以返乡农民工为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38-41.   [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138.   [4] 赵 君,叶 昊.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19-22.   [5] 王东维,路建华.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7):21-26.    [责任编辑:张俊华]      收稿日期:2011-05-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谐村镇视阈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9YJC710013);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农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机制研究”(桂教人字[2010]65号);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桂林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研究”(glsk201007)   作者简介:龙海平(1971-),男,广西灵川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相关文章

  • 对"农事村办"制度建设的探讨
  • 对"农事村办"制度建设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农村的经济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和农业生产自主化程度越来 ...查看


  • 集中学习4
  •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暨第一次 专题讨论会议方案 (第4期) 主 题: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典型为镜.牢固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 学习形式:集中学习.交流讨论 具体安排: 一.时 间:2014年4月24日 ...查看


  • 村创先争优总结
  • 2010年XXX村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根据区委.镇党委的文件精神,XXX村党支部自年初以来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借鉴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村党支部明确目标.认真落实,结合本村实际 ...查看


  • 如何做好新农村指导员
  • 如何做好新农村指导员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充分发挥好这主力军的作用,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五到位,才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人员到位.在选派指导员工作中,要求必须 ...查看


  • 浅谈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发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发展 作者:李雁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0期 [摘 要] 为整合农村资源,做好村庄合并工作,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推动城 ...查看


  •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_高希英
  • 2014/07 集体经济 高希英/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农村经济服务站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农村面貌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受政策和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村的村级趋势,村级在为民 ...查看


  • 在国家行政学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9月16日)
  • 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山东省XX市人民政府市长 (2008年9月16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在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后,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大改革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向各位 ...查看


  • 党建座谈会发言材料
  • 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简介 我单位位于xxx城北部,下辖19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56000人,总面积98平方公里,以水稻.小麦等种植业为主.现有党支部51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9个,社区党支部2个,机关党支部5个,事业单 ...查看


  • 农村社会工作课程论文
  •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班 姓名和学号:周吉[1**********]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得尚不成熟,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更是处于发展的迷茫期.探索在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