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课外文言文训练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 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

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

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

键在____________

三、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仕于南方 仕: ( 2 ) 席上食菱 食:

1

(3)欲以去热也 以: )欲以去热也 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四、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 )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 ..

③饯行于郊衢( ) 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

2.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五、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

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

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 )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

③资给以书( ) ④遂成大学(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2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 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为: .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行 ( ) ..

〈3〉其不善者而改之 ( ) 〈4〉曾子之妻之市 ( ) ..

〈5〉学而时习之 ( )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 ..

3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也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1)

(2)

九、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可也 ..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4

5.成语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1) (2)

十、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3)冀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2)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

十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

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

气,动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5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十三、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

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 )

1.解释加点词: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6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 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

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

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

键在____________

三、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仕于南方 仕: ( 2 ) 席上食菱 食:

1

(3)欲以去热也 以: )欲以去热也 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四、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 )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 ..

③饯行于郊衢( ) 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

2.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五、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

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

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 )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

③资给以书( ) ④遂成大学(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2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 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为: .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行 ( ) ..

〈3〉其不善者而改之 ( ) 〈4〉曾子之妻之市 ( ) ..

〈5〉学而时习之 ( )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 ..

3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也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1)

(2)

九、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可也 ..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4

5.成语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1) (2)

十、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3)冀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2)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

十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

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

气,动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5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十三、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

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 )

1.解释加点词: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6


相关文章

  • 小升初阅读指导
  • 小升初阅读题指导 常识分清"莫弄混" 1.记叙文分类: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借物抒情的记叙文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 ...查看


  • 小升初暑假学习计划
  • 小升初暑假学习生活计划 愉快的暑假到了,为了使自己的假期生活过的健康充实,欢乐而有意义,我特别为自己的暑假生活制定了具体的计划.我的计划大概分为两个方面:学习计划.生活计划.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1.争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语. ...查看


  • 黄保余:小学五六年级规划
  • 黄保余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学规划 简明要点: 1. 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多读书就可解决孩子的阅读或写作问题. 2. 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3. 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 ...查看


  • 语文小升初考试题型简析
  • 语文小升初考试题型简析 一.积累 (一)字 1. 把音节补充完整(舟山市2011) 2. 看拼音,写汉字 3. 看拼音,写同音字 4. 写出读音是"yǜ"的字,使词语完整,语句通顺(绍兴嵊州市2011) 5. 查字典:部 ...查看


  • 小升初考试技巧
  • 一些得分技巧 1. 卷子失分分析 每张卷子都写,钉在试卷上,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并分类整理好 如下格式: 10月月考分析 得分: 不应该丢的分:(总计) 下次目标: -.. 二.填空题 1.失分:2分 原因:解方程不会/古诗 ...查看


  •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考题型及高分秘诀
  •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考题型及高分秘诀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考题型,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一一攻破,拿到小升初语文考试高分! 基础知识题 生字的字形和读音,标点符号,成语,病句最需要背功.而这些题的分数少的可怜,但是做不对又会影响成绩.对这些题,既不能花 ...查看


  • 昆明小升初课堂体验面谈冲刺准备
  • 一.基础积累. (一)字词: 1.字音:加点字注音.归类.根据声母排序.音序查字法. 2.字形:看拼音写汉字.形近字辨析.找错别字.填易错字.汉字六书.汉字演变. 3.字义:解释词语.成语辨析.根据解释写词语. (二)句子练习: 1.修辞类 ...查看


  • 小升初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小升初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王钦钦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2015年第01期 摘 要:小学进入初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许多东西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变化.小升初英语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 ...查看


  • 小升初备考方案
  • 2011小升初各科复习权威备考方案 来源搜狐教育 2011年小升初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这近两个月的备考复习期间,针对而有技巧的复习能最大限度的在短期提高学员成绩.小升初语文,数学,英语名师为你献计献策,给出最权威的备考方案. 语文篇 关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