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中文科数学常用公式定理合集

程是x =-b

⎛b 4ac -b 2⎫

2a ,顶点坐标是 ⎪⎝-2a

4a ⎪ 二⎭

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f (x ) =ax 2+bx +c (a ≠0) ; (2)顶点式f (x ) =a (x -h ) 2+k (a ≠0) ;

(3)零点式f (x ) =a (x -x 1)(x -x 2)(a ≠0) . 5. 解连续不等式N

N

零点存在性定理:

函数在区间[a , b ]上的图像是连续的,且f (a ) f (b )

个零点. 即存在c ∈(a , b ) ,使得f (c ) =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 (x ) =0的根.

7. 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f (x ) =ax 2

+bx +c (a ≠0) 在闭区间

[p , q ]上的最值只能在x =-

b

2a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

8.

逻辑连接词有“或”

、“且”和“非”: 9.

题 互 否 非p

11. 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2. 函数的单调性

(1)设x 1⋅x 2∈[a , b ], x 1≠x 2那么

(x 1-x 2) [f (x 1) -f (x 2) ]>0⇔f (x 1) -f (x 2)

x x >0⇔f (x ) 在[a , b ]上是增函数;

1-2(x 1-x 2) [f (x 1) -f (x 2) ]

x x

1-2

(2)设函数y =f (x )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f '(x ) >0,

则f (x ) 为增函数;如果f '(x )

13. 如果函数f (x ) 和g (x ) 都是减函数, 则在公共定义域内, 和函数f (x ) +g (x )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y =f (u ) 和u =g (x )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 则复合函数y =f [g (x )]是增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口诀:同增异减.

14.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15. 若函数y =f (x ) 是偶函数,则

f (x +a ) =f (-x -a ) ;若函数y =f (x +a ) 是偶函数,则f (x +a ) =f (-x +a ) .

16.

对于函数

y =f (x ) (x ∈R ), f (x +a ) =f (b -x ) 恒成立, 则函

数f (x ) 的对称轴是函数x =a +b

2

; 两个函数

y =f (x +a ) 与y =f (b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a +b 2

对称.

17. 函数y =f (x ) 的图象的对称性: ①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f (a +x ) =f (a -x ) ⇔f (2a -x ) =f (x ) . ②函数y =f (x ) 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x =0(即y 轴) 对称.

18.多项式函数P (x ) =a n x n +a n -1x n -1+ +a 0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 是奇函数⇔P (x )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 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 是偶函数⇔P (x )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 的系数全为零.

19. 函数y =f (x ) 的图象的对称性

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f (a +x ) =f (a -x ) ⇔f (2a -x ) =f (x ) .

20. 若将函数y =f (x )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y =f (x -a ) +b 的图象;若将曲线f (x , y ) =0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f (x -a , y -b ) =0的图象.

21. 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f (x ) =f (x +a ) ,则f (x ) 的周期T=a; (2)f (x ) =f (x +a ) =0, 或f (x +a ) =

1

f (x )

(f (x ) ≠0) , 或f (x +a ) =-

1

f (x )

(f (x ) ≠0) , 则f (x ) 的周期T=2a;

22. 分数指数幂 :

m (1)a n

=

a >0, m , n ∈N *,且n >1). (2)a

-

m n

=

1

m (a >0, m , n ∈N *,且n >1).

a

n

23.根式的性质: (1

)n =a .

(2)当n

=a ; 当n

=|a |=⎨

⎧a , a ≥0

-a , a

.

⎩24.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a r

⋅a s

=a

r +s

(a >0, r , s ∈Q ) .

(2) (a r ) s =a rs

(a >0, r , s ∈Q ) .

(3)(ab ) r =a r b r

(a >0, b >0, r ∈Q ) .

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

25.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a N =b ⇔a b =N (a >0, a ≠1, N >0) .

26.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m N

a N =

log a

(a >0, 且a ≠1, m >0, 且

m m ≠1, N >0).

推论 log n

n

a m b =

m

log a b (a >0, 且a >1, m , n >0, 且m ≠1, n ≠1, N >0).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a >0,a ≠1,M >0,N >0,则 (1)log a (MN ) =log a M +log a N ;

(2) log M

a

N =log a M -log a N ; (3)log n

a M =n log a M (n ∈R ) .

27. 设函数f (x ) =log 2m (ax +bx +c )(a ≠0) , 记

∆=b 2-4ac . 若f (x ) 的定义域为R , 则a >0,且∆0,且∆≥0. 对于a =0的情形, 需要单独检验.

28. 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时间x 的总产值y ,有y =N (1+p ) x

.

29. 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30.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n -1) d =dn +a 1-d (n ∈N *) ;

其前n 项和公式为

s n (a 1+a n )

n (n -1)

n =

2

=na 1+

2

d =d 2n 2+(a 1

1-2

d ) n . 3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1n =a 1q =

a 1⋅q n

(n ∈N *q

) ; 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

⎧a 1(1-q n ) ⎧a 1-a n q

s ⎪-q , q ≠1或s ⎪

, q ≠1n =⎨1n =⎨1-q .

⎪⎩na 1, q =1⎪⎩na 1

, q =132. 若m 、n 、p 、q ∈N ,且m +n =p +q ,那么:当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时,有a m +a n =a p +a q ;当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时,有a m ⋅a n =a p ⋅a q 。

33. 弧长公式:l =α⋅r (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α>0)

; 扇形面积公式:

S =

1

2

l ⋅r ; 34.三角函数的定义: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

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P (x , y )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y r ,cos α=x y

r ,tan α=x

,符号法则:全STC.

3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平方关系:sin 2

θ+cos 2

θ=1,”1”的代换. 商数关

系:tan θ=sin θ

cos θ

,弦化切互化.

36.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n

sin(n π⎧

+⎪(-1) 2sin α, 2α) =⎨⎪n -1

(-1) ⎩

2co s α,

sin(α±β) =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α±β) =cos αcos β sin αsin β;

tan(α±β) =

tan α±tan β

1 tan αtan β

. sin(α+β)sin(α-β) =sin 2α-sin 2β(平方正

弦公式);

cos(α+β)cos(α-β) =cos 2α-sin 2β.

注意:二化一(辅助角) 公式

a sin α+b cos α=α+ϕ) (辅助角ϕ所在

象限由点(a , b ) 的象限决定, tan ϕ=b

a

).

38. 二倍角公式 :

sin 2α=sin αcos α.

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

tan 2α=

2tan α

1-tan 2

α

. 注意:半角公式是:sin

α2=±1-cos α

2

cos

α+cos α2=±2

tan

α1-cos α12=±1+cos α

=-cos αsin α=

sin α

1+cos α

1+cos α=2cos 2

α

2

1-c o s α=2s i n

2

α

2

降幂公式是:sin 2

α=

1-cos 2α

2

c o s 2α=

1+c o s 2α

2

。 38.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y =s i n

x 的

⎢⎣

2k π-π2,2k π+π⎤2⎥⎦(k ∈Z ) ,递减区间是⎡

⎢π3π⎤⎣

2k π+2,2k π+2⎥⎦(k ∈Z ) ;y =cos x 的递增区间是[2k π-π,2k π](k ∈Z ) ,递减区间是

[2k π,2k π+π](k ∈Z ) ,y =tgx 的递增区间是

k π-ππ⎫2,k π+2⎪⎭(k ∈Z )

39. 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

函数y =sin(ωx +ϕ) ,x ∈R

及函数

y =cos(ωx +ϕ) ,x ∈R(A,ω, ϕ为常数,且A ≠0,

ω>0) 的周期T =

ω

;函数y =tan(ωx +ϕ) ,

x ≠k π+

π

2

, k ∈Z (A,ω, ϕ为常数,且A ≠0,ω

>0) 的周期T =π

ω

.

y =A s i n ω(x +ϕ) +B (其中A >0,ω>0)的最

大值是A +B ,最小值是B -A ,周期是T =

ω

频率是f =

ω

,相位是ωx +ϕ,初相是ϕ;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ωx +ϕ=k π+

π

2

(k ∈Z ) ,

凡是该图象与直线y =B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

称中心。 40. 正弦定理: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R . 41. 余弦定理:

a 2=b 2+c 2-2bc cos A ;

第一形式,b 2=c 2+a 2

-2ca cos B ; 第二形式,a 2+c 2-b 2

cosB=2ac

c 2=a 2+b 2-2ab cos C .

42. 面积定理: (1)S =

12ah 11

a =2bh b =2

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边上的高).

(2)S =12ab sin C =11

2bc sin A =2

ca sin B . ③S =2R 2

sin A sin B sin C ;④S =abc 4R

⑤S =

p (p -a )(p -b )(p -c ) ;⑥S =pr

4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在△ABC 中,有A +B +C =π⇔C =π-(A +B )

C πA +2=2-B

2

⇔2C =2π-2(A +B ) . △ABC 中:

sin(A+B) =sinC , cos(A+B) =-cosC , tg(A+B

sin

A +B 2=cos C

2, c o A +B C 2=s i 2

44. 平

+=+, 向+)

量运

+=+算+)

性质:

, +=+=:

坐标运算:设a =(x 1, y 1), b =(x 2, y 2),则

a ±b →

=(x 1±x 2, y 1±y 2)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则AB =(x 2-x 1, y 2-y 1).

45.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a)=(λμ)a; (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坐标表示:设

a =(x , y ),则λ

a =λ(x , y )=(λx , λy ),

46.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

:→a ⋅→

b =a →⋅b →

cos θ⎛→→→→ 0⎫

⎝a ≠0, b ≠0, 0≤θ≤1800⎪

⎭,

0→⋅a →

=0.

运算律:(1) a·b= b·a (交换律);

(2)(λa )·b= λ(a ·b )=λa ·b= a ·(λb ); (3)(a +b)·c= a ·c +b·c.

→→

→2→

→→(4)a ⋅a =a , a ⊥b ⇔a ⋅b →

=0

坐标运算:设a =(x 1, y 1), b =(x 2, y 2) , 则

→a ⋅→

b =x 1x 2+y 1y 2

(5) a ·b 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 47.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48.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 //b ⇔a =λb →

(λ∈R )

坐标表示: a =(x 1, y →

1), b =(x 2, y 2),则

a //b →

⇔ x 1y 2-x 2y 1=0

P 、A 、B 三

⇔ 共

线

AP || AB ⇔

AP =t AB

OP =(1-t ) OA +tOB .

→49. 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b →

=0

坐标表示:

a =(x 1, y 1), b =(x 2, y 2),则

a ⊥→

b ⇔x 1x 2+y 1y 2=0

50. 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a =(x 1, y 1) ,b=(x 2, y

2) 则

cos θ=

.

51.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x 1, y 1) ,B (x 2, y 2) 则

AB =

52. 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

设P 1(x 1, y 1) ,P 2(x 2, y 2) ,P (x , y ) 是线段PP 12的→

分点, 且P 1P =λPP →

2, λ是实数,则

则⎪x 1+λx 2⎪x =⎨1+λλy 。 中点坐标公式⎪⎪⎩y =y 1+21+λ⎧⎪x 1+x 2⎪x =⎨

2

⎪⎪y =y 1+y 2⎩

253.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 1) 、

B(x2,y 2) 、C(x3,y 3) ,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G (x 1+x 2+x 3y +y +231y 33

) .

54. 常用不等式:

(1)a , b ∈R ⇒a 2

+b 2

≥2ab (当且仅当a =b 时

取“=”号) .

(2)两个正数的平均值不等式是:

a , b ∈

R +⇒

a +b

2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

(3)双向绝对值不等式:

a -b ≤a ±b ≤a +b

左边:ab ≤0(≥0) 时取得等号。右边:

ab ≥0(≤0) 时取得等号。

55. 平均值定理用来求最值:

已知x , y 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xy 是定值p ,则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

(2)若和x +y 是定值s ,则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

14

s 2

. 推

广

x , y ∈R

,则有

(x +y ) 2=(x -y ) 2+2xy

(1)若积xy 是定值, 则当|x -y |最大时, |x +y |

最大;

当|x -y |最小时, |x +y |最小.

(2)若和|x +y |是定值, 则当|x -y |最大时,

|xy |最小;

当|x -y |最小时, |xy |最大.

56.

ax 2+bx +c >0(或0) ,如

程是x =-b

⎛b 4ac -b 2⎫

2a ,顶点坐标是 ⎪⎝-2a

4a ⎪ 二⎭

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f (x ) =ax 2+bx +c (a ≠0) ; (2)顶点式f (x ) =a (x -h ) 2+k (a ≠0) ;

(3)零点式f (x ) =a (x -x 1)(x -x 2)(a ≠0) . 5. 解连续不等式N

N

零点存在性定理:

函数在区间[a , b ]上的图像是连续的,且f (a ) f (b )

个零点. 即存在c ∈(a , b ) ,使得f (c ) =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 (x ) =0的根.

7. 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f (x ) =ax 2

+bx +c (a ≠0) 在闭区间

[p , q ]上的最值只能在x =-

b

2a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

8.

逻辑连接词有“或”

、“且”和“非”: 9.

题 互 否 非p

11. 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2. 函数的单调性

(1)设x 1⋅x 2∈[a , b ], x 1≠x 2那么

(x 1-x 2) [f (x 1) -f (x 2) ]>0⇔f (x 1) -f (x 2)

x x >0⇔f (x ) 在[a , b ]上是增函数;

1-2(x 1-x 2) [f (x 1) -f (x 2) ]

x x

1-2

(2)设函数y =f (x )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f '(x ) >0,

则f (x ) 为增函数;如果f '(x )

13. 如果函数f (x ) 和g (x ) 都是减函数, 则在公共定义域内, 和函数f (x ) +g (x )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y =f (u ) 和u =g (x )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 则复合函数y =f [g (x )]是增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口诀:同增异减.

14.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15. 若函数y =f (x ) 是偶函数,则

f (x +a ) =f (-x -a ) ;若函数y =f (x +a ) 是偶函数,则f (x +a ) =f (-x +a ) .

16.

对于函数

y =f (x ) (x ∈R ), f (x +a ) =f (b -x ) 恒成立, 则函

数f (x ) 的对称轴是函数x =a +b

2

; 两个函数

y =f (x +a ) 与y =f (b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a +b 2

对称.

17. 函数y =f (x ) 的图象的对称性: ①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f (a +x ) =f (a -x ) ⇔f (2a -x ) =f (x ) . ②函数y =f (x ) 与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x =0(即y 轴) 对称.

18.多项式函数P (x ) =a n x n +a n -1x n -1+ +a 0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 是奇函数⇔P (x )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 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 是偶函数⇔P (x )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 的系数全为零.

19. 函数y =f (x ) 的图象的对称性

函数y =f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f (a +x ) =f (a -x ) ⇔f (2a -x ) =f (x ) .

20. 若将函数y =f (x )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y =f (x -a ) +b 的图象;若将曲线f (x , y ) =0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f (x -a , y -b ) =0的图象.

21. 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f (x ) =f (x +a ) ,则f (x ) 的周期T=a; (2)f (x ) =f (x +a ) =0, 或f (x +a ) =

1

f (x )

(f (x ) ≠0) , 或f (x +a ) =-

1

f (x )

(f (x ) ≠0) , 则f (x ) 的周期T=2a;

22. 分数指数幂 :

m (1)a n

=

a >0, m , n ∈N *,且n >1). (2)a

-

m n

=

1

m (a >0, m , n ∈N *,且n >1).

a

n

23.根式的性质: (1

)n =a .

(2)当n

=a ; 当n

=|a |=⎨

⎧a , a ≥0

-a , a

.

⎩24.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a r

⋅a s

=a

r +s

(a >0, r , s ∈Q ) .

(2) (a r ) s =a rs

(a >0, r , s ∈Q ) .

(3)(ab ) r =a r b r

(a >0, b >0, r ∈Q ) .

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

25.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a N =b ⇔a b =N (a >0, a ≠1, N >0) .

26.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m N

a N =

log a

(a >0, 且a ≠1, m >0, 且

m m ≠1, N >0).

推论 log n

n

a m b =

m

log a b (a >0, 且a >1, m , n >0, 且m ≠1, n ≠1, N >0).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a >0,a ≠1,M >0,N >0,则 (1)log a (MN ) =log a M +log a N ;

(2) log M

a

N =log a M -log a N ; (3)log n

a M =n log a M (n ∈R ) .

27. 设函数f (x ) =log 2m (ax +bx +c )(a ≠0) , 记

∆=b 2-4ac . 若f (x ) 的定义域为R , 则a >0,且∆0,且∆≥0. 对于a =0的情形, 需要单独检验.

28. 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时间x 的总产值y ,有y =N (1+p ) x

.

29. 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30.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n -1) d =dn +a 1-d (n ∈N *) ;

其前n 项和公式为

s n (a 1+a n )

n (n -1)

n =

2

=na 1+

2

d =d 2n 2+(a 1

1-2

d ) n . 3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1n =a 1q =

a 1⋅q n

(n ∈N *q

) ; 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

⎧a 1(1-q n ) ⎧a 1-a n q

s ⎪-q , q ≠1或s ⎪

, q ≠1n =⎨1n =⎨1-q .

⎪⎩na 1, q =1⎪⎩na 1

, q =132. 若m 、n 、p 、q ∈N ,且m +n =p +q ,那么:当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时,有a m +a n =a p +a q ;当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时,有a m ⋅a n =a p ⋅a q 。

33. 弧长公式:l =α⋅r (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α>0)

; 扇形面积公式:

S =

1

2

l ⋅r ; 34.三角函数的定义: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

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P (x , y )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y r ,cos α=x y

r ,tan α=x

,符号法则:全STC.

3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平方关系:sin 2

θ+cos 2

θ=1,”1”的代换. 商数关

系:tan θ=sin θ

cos θ

,弦化切互化.

36.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n

sin(n π⎧

+⎪(-1) 2sin α, 2α) =⎨⎪n -1

(-1) ⎩

2co s α,

sin(α±β) =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α±β) =cos αcos β sin αsin β;

tan(α±β) =

tan α±tan β

1 tan αtan β

. sin(α+β)sin(α-β) =sin 2α-sin 2β(平方正

弦公式);

cos(α+β)cos(α-β) =cos 2α-sin 2β.

注意:二化一(辅助角) 公式

a sin α+b cos α=α+ϕ) (辅助角ϕ所在

象限由点(a , b ) 的象限决定, tan ϕ=b

a

).

38. 二倍角公式 :

sin 2α=sin αcos α.

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

tan 2α=

2tan α

1-tan 2

α

. 注意:半角公式是:sin

α2=±1-cos α

2

cos

α+cos α2=±2

tan

α1-cos α12=±1+cos α

=-cos αsin α=

sin α

1+cos α

1+cos α=2cos 2

α

2

1-c o s α=2s i n

2

α

2

降幂公式是:sin 2

α=

1-cos 2α

2

c o s 2α=

1+c o s 2α

2

。 38.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y =s i n

x 的

⎢⎣

2k π-π2,2k π+π⎤2⎥⎦(k ∈Z ) ,递减区间是⎡

⎢π3π⎤⎣

2k π+2,2k π+2⎥⎦(k ∈Z ) ;y =cos x 的递增区间是[2k π-π,2k π](k ∈Z ) ,递减区间是

[2k π,2k π+π](k ∈Z ) ,y =tgx 的递增区间是

k π-ππ⎫2,k π+2⎪⎭(k ∈Z )

39. 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

函数y =sin(ωx +ϕ) ,x ∈R

及函数

y =cos(ωx +ϕ) ,x ∈R(A,ω, ϕ为常数,且A ≠0,

ω>0) 的周期T =

ω

;函数y =tan(ωx +ϕ) ,

x ≠k π+

π

2

, k ∈Z (A,ω, ϕ为常数,且A ≠0,ω

>0) 的周期T =π

ω

.

y =A s i n ω(x +ϕ) +B (其中A >0,ω>0)的最

大值是A +B ,最小值是B -A ,周期是T =

ω

频率是f =

ω

,相位是ωx +ϕ,初相是ϕ;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ωx +ϕ=k π+

π

2

(k ∈Z ) ,

凡是该图象与直线y =B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

称中心。 40. 正弦定理: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R . 41. 余弦定理:

a 2=b 2+c 2-2bc cos A ;

第一形式,b 2=c 2+a 2

-2ca cos B ; 第二形式,a 2+c 2-b 2

cosB=2ac

c 2=a 2+b 2-2ab cos C .

42. 面积定理: (1)S =

12ah 11

a =2bh b =2

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边上的高).

(2)S =12ab sin C =11

2bc sin A =2

ca sin B . ③S =2R 2

sin A sin B sin C ;④S =abc 4R

⑤S =

p (p -a )(p -b )(p -c ) ;⑥S =pr

4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在△ABC 中,有A +B +C =π⇔C =π-(A +B )

C πA +2=2-B

2

⇔2C =2π-2(A +B ) . △ABC 中:

sin(A+B) =sinC , cos(A+B) =-cosC , tg(A+B

sin

A +B 2=cos C

2, c o A +B C 2=s i 2

44. 平

+=+, 向+)

量运

+=+算+)

性质:

, +=+=:

坐标运算:设a =(x 1, y 1), b =(x 2, y 2),则

a ±b →

=(x 1±x 2, y 1±y 2)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则AB =(x 2-x 1, y 2-y 1).

45.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a)=(λμ)a; (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坐标表示:设

a =(x , y ),则λ

a =λ(x , y )=(λx , λy ),

46.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

:→a ⋅→

b =a →⋅b →

cos θ⎛→→→→ 0⎫

⎝a ≠0, b ≠0, 0≤θ≤1800⎪

⎭,

0→⋅a →

=0.

运算律:(1) a·b= b·a (交换律);

(2)(λa )·b= λ(a ·b )=λa ·b= a ·(λb ); (3)(a +b)·c= a ·c +b·c.

→→

→2→

→→(4)a ⋅a =a , a ⊥b ⇔a ⋅b →

=0

坐标运算:设a =(x 1, y 1), b =(x 2, y 2) , 则

→a ⋅→

b =x 1x 2+y 1y 2

(5) a ·b 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 47.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48.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 //b ⇔a =λb →

(λ∈R )

坐标表示: a =(x 1, y →

1), b =(x 2, y 2),则

a //b →

⇔ x 1y 2-x 2y 1=0

P 、A 、B 三

⇔ 共

线

AP || AB ⇔

AP =t AB

OP =(1-t ) OA +tOB .

→49. 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b →

=0

坐标表示:

a =(x 1, y 1), b =(x 2, y 2),则

a ⊥→

b ⇔x 1x 2+y 1y 2=0

50. 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a =(x 1, y 1) ,b=(x 2, y

2) 则

cos θ=

.

51.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x 1, y 1) ,B (x 2, y 2) 则

AB =

52. 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

设P 1(x 1, y 1) ,P 2(x 2, y 2) ,P (x , y ) 是线段PP 12的→

分点, 且P 1P =λPP →

2, λ是实数,则

则⎪x 1+λx 2⎪x =⎨1+λλy 。 中点坐标公式⎪⎪⎩y =y 1+21+λ⎧⎪x 1+x 2⎪x =⎨

2

⎪⎪y =y 1+y 2⎩

253.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 1) 、

B(x2,y 2) 、C(x3,y 3) ,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G (x 1+x 2+x 3y +y +231y 33

) .

54. 常用不等式:

(1)a , b ∈R ⇒a 2

+b 2

≥2ab (当且仅当a =b 时

取“=”号) .

(2)两个正数的平均值不等式是:

a , b ∈

R +⇒

a +b

2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

(3)双向绝对值不等式:

a -b ≤a ±b ≤a +b

左边:ab ≤0(≥0) 时取得等号。右边:

ab ≥0(≤0) 时取得等号。

55. 平均值定理用来求最值:

已知x , y 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xy 是定值p ,则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

(2)若和x +y 是定值s ,则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

14

s 2

. 推

广

x , y ∈R

,则有

(x +y ) 2=(x -y ) 2+2xy

(1)若积xy 是定值, 则当|x -y |最大时, |x +y |

最大;

当|x -y |最小时, |x +y |最小.

(2)若和|x +y |是定值, 则当|x -y |最大时,

|xy |最小;

当|x -y |最小时, |xy |最大.

56.

ax 2+bx +c >0(或0) ,如


相关文章

  • 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 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一.教材使用 北京全市所有区县的数学教材总共分为两套,以中轴线为地理分界线东西各使用一套.东部区县使用人教A 版,如东城.朝阳.通州等.西部区县使用人教B 版,如西城.海淀.石景山.房山,昌平.门头沟.怀柔等. ...查看


  • 高中数学(文科)知识点有哪些啊 请帮我总结一下
  • 1.集合.简易逻辑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qu ...查看


  • 教师资格证考试目录
  • 高一上学期学必修1.3,下学期学必修2.4,高二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必修5,再学选修,其中理科期中考试后期末考试前学选修2-1,文科是选修1-1,到年后第二学期理科在期中考试前学选修2-2,文科是1-2,期中考试后到期末考试理科学选修2 ...查看


  •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 附件1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 II. ...查看


  • 分析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变换 1
  • 分析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变换 摘要:三角函数变换就是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把三角式从一种形态变换为另外一种形式,三角函数的变换具备多向性.不定性,因此,在变换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本文就根据实际例子来对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变换做出剖析. 关键词:高 ...查看


  • 如何快速提高高三文科生的数学成绩
  • 如何快速提高高三文科生的数学成绩 石慧 [论文摘要]正如人说,在高考中"得数学者得天下",对于参加高考的文科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对而言,文科生的数学基础.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弱,因此教师要找准适合文 ...查看


  • 最新2015高考数学文理科历年题型分析与试卷分析
  • www.xinghuo100.com 全国卷Ⅰ(理科) 高考数学学科分析 (一) (二)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略) 高考数学考纲提炼 考点1:集合(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考点2:常用逻辑用语(命题的否定.充分必要条件) 考点3:函数(函数 ...查看


  • 高中数学无耻得分法
  • 高中数学无耻得分法 数学无耻得分法 1.圆锥曲线中最后题往往联立起来很复杂导致k算不出,这时你可以取特殊值法强行算出k过程就是先联立,后算,用以下伟达定理,列出题目要求解的表达式,就ok了 2.选择题中如果有算锥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话,直接看 ...查看


  •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个新变化
  •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个变化 一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新变化 1. 在知识技能领域 学生应当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要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 2. 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意识培养等方面 五项基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