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类型分析

教学评价的类型分析

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以及达成教学目标所经历的教学历程,决定了教学要准确的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在广度、深度和难度上的层次性。由此,进行评价的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依据教学评价实施的作用、标准、工具以及对象等因素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 按进行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分类

1、 常模参考评价

常模参考评价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考点,从而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和优劣。常模参考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着重于学生个人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技能测试)或编组编班。

2、 标准参考评价

标准参考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从学生在试卷上对题目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标准参考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解释采用的是绝对标准,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标准,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而不是比较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具体实施时,就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

100分代表着学生的学习已完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60分代表着及格。同样,如果一个学生得50分,尽管这个分数是全班最高成绩,该成绩仍是不及格。当然,标准参考评价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教师在编制测验试题的代表性与难度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标准参考评价就能很好地诊断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学校教学评价中,一般采用标准参考评价的模式。

二、 按教学评价的功能分类

1、 准备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又称配置性评价或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或学校活动开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出鉴定,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解决问题搜集必要的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进行指导。诊断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最佳的教学起点,设计出可以排出的障碍的最佳教学方案。在教学进行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也是常见的,它主要用于对学生不能从教学中获益愿因的诊断。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顺利完成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检验前一段教学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试来进行。测试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

3、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结果性评价,是在某项活动完成后对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判断,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检验。其目的主要在于检查、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定教学的学业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预言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此外,这种评价也能起到形成性评价的某些作用,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有利于下一轮教学的改进提高。

三、 按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分类

1、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指教学活动实施者作为主体的评价,即被评价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其实质就是评价对象对自我教学行为过程及结果的反思。评价对象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不仅有助于评价对象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而且有助于评价对象与评价者之间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从而是评价结果更容易被评价对象所接受。

2、 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就是由教学活动实施者之外的评价者作为主体的评价。评价对象的性质不同,他人评价的主体就不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家长对其学习情况的评价是他人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对其教学情况的评价是他人评价。相对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一般都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一般说来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一些。

四、 按教学评价的方法分类

1、 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评价内容,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对被评价者做出定量结论的评价。如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首先确定学生的学科学习为评价内容,然后收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统计的方法检验其成绩的优劣。

2、 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指不采用教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被评价者作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五、 按教学的对象分类

1、 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上的表现作出价值判断决定的过程。其步骤是依据教师是依据教师表现的标准收集一切有关信息,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教学表现的优劣得失及其原因,从而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或作为相关人事决定的依据。

2、 学生学业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品德等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分析,以鉴定学生的发展进步性而对教学实施价值判断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经历与行为变化的信息进行测评,应力求从多个发面去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以上这些各种界定都是从不同角度、侧面揭示了教学评价内涵的某些特征,各有侧重,而且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总而言之,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反馈和调控的过程。他不仅能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而且是学校、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鉴别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

教学评价的类型分析

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以及达成教学目标所经历的教学历程,决定了教学要准确的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在广度、深度和难度上的层次性。由此,进行评价的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依据教学评价实施的作用、标准、工具以及对象等因素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 按进行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分类

1、 常模参考评价

常模参考评价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考点,从而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和优劣。常模参考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着重于学生个人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技能测试)或编组编班。

2、 标准参考评价

标准参考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从学生在试卷上对题目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标准参考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解释采用的是绝对标准,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标准,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而不是比较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具体实施时,就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

100分代表着学生的学习已完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60分代表着及格。同样,如果一个学生得50分,尽管这个分数是全班最高成绩,该成绩仍是不及格。当然,标准参考评价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教师在编制测验试题的代表性与难度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标准参考评价就能很好地诊断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学校教学评价中,一般采用标准参考评价的模式。

二、 按教学评价的功能分类

1、 准备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又称配置性评价或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或学校活动开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出鉴定,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解决问题搜集必要的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进行指导。诊断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最佳的教学起点,设计出可以排出的障碍的最佳教学方案。在教学进行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也是常见的,它主要用于对学生不能从教学中获益愿因的诊断。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顺利完成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检验前一段教学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试来进行。测试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

3、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结果性评价,是在某项活动完成后对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判断,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检验。其目的主要在于检查、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定教学的学业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预言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此外,这种评价也能起到形成性评价的某些作用,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有利于下一轮教学的改进提高。

三、 按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分类

1、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指教学活动实施者作为主体的评价,即被评价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其实质就是评价对象对自我教学行为过程及结果的反思。评价对象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不仅有助于评价对象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而且有助于评价对象与评价者之间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从而是评价结果更容易被评价对象所接受。

2、 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就是由教学活动实施者之外的评价者作为主体的评价。评价对象的性质不同,他人评价的主体就不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家长对其学习情况的评价是他人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对其教学情况的评价是他人评价。相对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一般都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一般说来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一些。

四、 按教学评价的方法分类

1、 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评价内容,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对被评价者做出定量结论的评价。如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首先确定学生的学科学习为评价内容,然后收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统计的方法检验其成绩的优劣。

2、 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指不采用教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被评价者作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五、 按教学的对象分类

1、 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上的表现作出价值判断决定的过程。其步骤是依据教师是依据教师表现的标准收集一切有关信息,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教学表现的优劣得失及其原因,从而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或作为相关人事决定的依据。

2、 学生学业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品德等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分析,以鉴定学生的发展进步性而对教学实施价值判断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经历与行为变化的信息进行测评,应力求从多个发面去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以上这些各种界定都是从不同角度、侧面揭示了教学评价内涵的某些特征,各有侧重,而且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总而言之,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反馈和调控的过程。他不仅能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而且是学校、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鉴别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


相关文章

  •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总目录)
  •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总目录 卷1.导入技能训练 第一章 教学技能校本研修方法--微格教学训练 第一节 什么是好教师 第二节 微格教学基本概念 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微格教学 第二章 了解导入技能 第一节 ...查看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 学 时:48 讲课学时:40 实践学时:8 总 学 分: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 先 ...查看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教育测量的定义: 教育测量就是对于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结果以数量的描述. 教育测量的特点: (1)测量结果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2)测量对象的复杂性和模糊性 (3)测量目的的针对性 (4)度量单位的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3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3 > 一.填空题 1.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获得 更高的学习效率 :教学设计把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是系统方法和观念:教学设计是以 教学理论 和学习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 2.教学系统包括 ...查看


  •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管理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 ...查看


  •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21050140/32050700 总学时: 48学时,其中讲授/理论44学时,上机/课外实践4学时 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先修课程: ...查看


  • 关于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思考_马会梅
  • 第29期(总第597期师资建设 关于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思考 马会梅 [摘要]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师 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诸多技能的组合,包括教学目 ...查看


  • [现代教学设计]主要知识点
  • <现代教学设计>主要知识点 前言 1.通俗地说,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对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媒体等的预先筹划和安排都可以称为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是现代学习论. 现代教学设计的教学论 ...查看


  •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与系统分析
  •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与系统分析 作者:李亦菲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年第03期 李亦菲,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本次课程改革所编制的大部分学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