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总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知识点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1)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原因:)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 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执政的基本方式: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

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

治国;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

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①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 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① 主题:科学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② 内涵: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

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知识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课本68—70)

1.民主党派

(1)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

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的民主党派包括: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台盟。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

策的领导)

③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3.关于“人民政协”

(1)性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注意: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关。)

(2)组成: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3)主题: 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4)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4.注意两个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事业上:通力合作的亲密有党关系;

① 政治上: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 组织上:相互独立(不是“隶属”关系); ③ 法律上:完全平等;

监督上:相互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知识点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1)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原因:)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 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执政的基本方式: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

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

治国;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

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①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 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① 主题:科学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② 内涵: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

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知识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课本68—70)

1.民主党派

(1)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

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的民主党派包括: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台盟。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

策的领导)

③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3.关于“人民政协”

(1)性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注意: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关。)

(2)组成: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3)主题: 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4)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4.注意两个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事业上:通力合作的亲密有党关系;

① 政治上: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 组织上:相互独立(不是“隶属”关系); ③ 法律上:完全平等;

监督上:相互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


相关文章

  • 励志的衡水中学
  • 衡水中学各科教师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以优异成绩加入衡水中学这个优秀团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乐青衿皆怀壮志,嘉才者咸集衡中.这里是高端的平台,任你徜徉: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总结
  •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总结 [复习 ·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将目标融于心间,让每个脚印[考点温故] 都坚实有力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光荣革命] 时间:1688年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权利法案 ...查看


  • 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填写样表
  •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中学 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填写样表 学 学习 领域 科目 语文 英语 语 言 与 文 学 语文 英语 分 修 习 学 时 72 72 72 72 (第一学年) 考核方式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成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 ...查看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查看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9.1教案
  •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九课教案 课 题:9.1 税收及其种类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1)班 授课人:固原回中 江南雨 授课时间:2013年05月04日 第一框 税收及其种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1精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课题]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学会归纳历史知识和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2.理解宗 ...查看


  •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自2015年12月份小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开题以后,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自学.对学.群学.检测等环节问题的设计,笔者都是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的,诸如:"这个问题预检测学生什么?&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