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传统中的生命观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传统中的生命观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

——兼论当前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摘 要:在历经2008年的考验和诸多灾难后,中国人民又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阴影,从当前的社会形式和问题出发,本文讲试图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对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生死观的梳理和分析,揣摩归纳儒家文化中的生命观,梳理出儒家传统对人、对命、对生死、对价值等的论解,从其中寻求能为今日大学生所用的生命价值观,如儒家积极入世,奋发进取而又不为世间名利所困;乐天知命,安生乐死,坦然面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态度等。并通过参照西方各国生命教育的经验,为发展较迟滞的中国高校学生生命教育做一次探索,把儒家传统生死智慧融入到大学生生命教育学科建设中,帮助大学生充实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和珍惜,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最终能够独立进行自己的生命探索之旅。

关键词:儒家;生命观;生命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speak in today's social background, taking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as representative figures to view the induc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life, to show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of life and death, from which the students can learn to build their own frame of value, such as Confucianism`s positive but not to be trapped by the worldly fame, also how to face the music neatly at each stage of the life attitude, etc. And by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life educ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can help fast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introducing a traditional Confucian wisdom into college life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ll be a good try to help students to enrich life experience and cherish the process, then establish healthy values of life, can independently enjoy their life journey of exploration.

Keywords]: Confucian; Viewpoint of Life; Life Education

目录

一、 缘起与切入点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

三、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传统儒家对人的定位

(二)、传统儒家的生命观

(三)、儒家的生活观

(四)、儒家文化的死亡观

四、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五、展望与不足

一、 缘起与切入点

生命、生死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不宽泛的问题,它不仅值得一个民族的探讨,也可以落实到每个个人的思考。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国家经历的曲折、灾难以及八月的荣耀、光辉,都给了人们一个契机去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特别是关于死亡的话题,开始从以往的讳莫如深到现在逐渐可以被大众讨论,可见大众的生命观正在经历一个微妙的转变或是重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现今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大众所接触到的生命价值观多种多样,并很容易被这些观点所影响。可以认为,建立健康、积极的生命观是每个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因此对于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进行连续的生命教育对于完善个体人格,引导个体正确对待生命来说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

“生命教育”缘起于美国的“死亡学”及“死亡教育”,至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可认作是生命教育概念明晰化的开端。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的起步较为迟滞,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还有待完善。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完整的生命价值或类似表达的教育系统,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也结合各自的情况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有了一系列的尝试。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最初是供学校运用的反毒品教育资源,强调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理念,并根据这一原则,建立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设计适合小学各年龄课程的反毒教育,并透过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的科技和交互作用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英国是把死亡教育融合进宗教教育的课程中,被当地称为“情意教育”,旨在“期望能体现教育的本质,提供学生全人发展的成长过程,借由教育启发学生生命智慧、深化自省自觉、整合知情意行为目标,并期望能带给学生长期持续性的影响,引导学生不仅成为成熟的个体,更成为具有和谐群性的社会人”1;日本的生命教育称为“余裕教育”,其口号就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现在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使他们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生命教育都与当地的民间团体有密切联系,其中台湾已经把八门生命教育类的课程列入高中生的选修课程中,而香港也把“个人成长教育”通过社区发展的形式推行开去。

我国大陆目前也已经逐步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现有的力量大多分布在中小学生上,对于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比较欠缺。然则作为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个体成长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生命教育这个连续整理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得到重视,而且高校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轻生现象实在让人忧心,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究要紧跟形势的发展。根据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个中心做的《从中国内地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看生命教育》和《中国内地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内地大学生,尤其是二、三年级大学生对于死亡的态度比较消极,有较高的恐惧感,对死亡印象比较消极,“‘恐惧来源于无知’,所以对于死亡的理性认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且类如人际关系、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态度有重要影响。从这两份调查的管中可以大略窥得全豹,大学生生命教无论从其存在的意义还是期待对现状的改变作用,都值得教育学者关注。

至于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方式和方向,现有的经验固然能提供有效的参考,但结合我们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现状,单纯套用别人的经验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关于现在大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问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中国人受儒家文化重生轻死文化氛围的影响,且不论其对错,但这个说法提供了一条在中国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路——从对我们民族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中寻求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向。

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受到了较高的文化教育,对未来和社会有较高的期望值,也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较大关注,但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树立起稳定的自我评价观念以及对生命、生活、价值的重视,容易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以及象牙塔与社会之间落差中显得比较脆弱。

三、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命观

中国儒家思想作为极其重视人的学说,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尤为重视,虽然儒家诸子都没有专注于对死做过多的论述,但已对生死有了理性的思考。儒家的生命观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观,是一种由生知死,注重生之进取,死之顺道,随顺自然的生命观。儒家文化中提倡要积极进取勇敢作为,同时又追求一种精神的宁静和安逸。

(一)、传统儒家对人的定位

儒家学说主要探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人生的理想境界等等,作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传统儒家学说中对于人的定位和人性的理解有系统的解说。

儒家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周易·系辞下》论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人和天地合成宇宙万物之根本。董仲舒也有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的地位可见一般。

先秦儒家对人的定义可以孔孟的言语为典型,其共同点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道德属性,认为道德属性是人的天命之性,为人的基本属性。孔子强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兽有别,不可同日而语。“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孟子对人的描述我们能找到直接的论述。孟子“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3即是把“仁”“道”作为人的基本界定。

这一界定就要求人在面对欲望的时候,做到约束自己,遵从道德的规范。如孟子所问:“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夺则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

之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4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荀子在看到人的社会性的同时,也关注了人的自然属性,但是他也指出,人的社会性不足以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人与其他动物分开在于人有“辩”,即人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荀子进而论及礼并以礼义道德来概括人本质的认识具有绝对的真理性。

儒家在对人及人性的定位上是放开作为最底层的人的基本自然欲求,强调人的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生活中常被欲望等所遮蔽,因此人要不断排除这些遮蔽,显露人的真正的本性,根据道德准则的要求,内圣外王。人应该通过各种修养方法,在生活中努力地理解、发展、实现人的道德本性,最终成为完全实现仁德的圣人。而要达到这一理想,首先要以“仁”为本。儒家的见解通常是以孔子的“仁”作为指针。认为它是做人的根本。《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孟子认为:“仁者,合而言之,道也。”5

孔孟等诸子都不止步于个人自身修养的习得,而且要建功立业,兼济天下,达到外王。在孔子那里就是“修己以安百姓”,在孟子那里,由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去实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

(二)、传统儒家的生命观

儒家传统认为,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生死变化是自然变化的常道。孔子对于生命的过程循环就有着清澈的悟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逝者已矣,为自然常道。这是一种自然客观的对待生死的态度,把生和死都归于生命过程的一个必要的环节,认为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人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人只能接受现实,去考虑人能改变的东西,而不应对生死现象做过多思虑。

从本体论上说,儒家认为,生与死能够构成为一个生命现象发展始终的自然过程,并且能不断变化,相互转化,原因就在于生死同体,一气所为。人和万物都是由于“气”之凝聚、聚合而生的,生为气之聚,死为气之散,气有聚散、往来、屈伸的变化,故人有生死、寿夭的变化。就是说,由于“气”的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流转,生与死的产生。据此,他们用气化的学说,来说明人的生与死的变化。荀子更明确把“气”作为人和万物化生的本体,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7

而对于鬼神问题,先秦儒家学者们多持怀疑态度,并不认可鬼神灵魂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以荀子为例,荀子认为一个人在藉神恍惚、神志不清的时候,容易认有为无,认无为有。这是荀子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鬼”这个观念产生的客观原因。

正因为儒家这种无神的态度,因为不需要承认一个鬼魂世界,所以应把人生的重心放在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的价值和理想,实现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命,有一点儒家诸子都基本达成共识,就是生命可贵,要珍惜生命。“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8孔子提

出“仁者爱人”,也表现了其对人生命的关爱。孔子的爱人是包括了所有阶层的人的,这一点可以从他反对人殉,反对战争,反对杀戮中看出。

儒家讲珍惜生命,爱护身体还提升到孝道、家族的利益和延续的意义层面。“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9从孝道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学派对生命的珍爱。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所以才有朝闻夕死的感叹。人生在世,只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孟子将这种达观的人文主义死亡观落实为道德践履,认为“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10。做的就是使自己获得一个“正命”,正命而死,则死得其所。要寿终正寝,孟子提出“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君子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11孔孟进而指出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具有道德善性,人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道德,是人的价值的体现,而为道德而牺牲生命也是生命价值的表现。

儒家这种生命观是以道德为本位的。它一方面肯定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主张重生珍生,反对轻生贱生;另一方面也反对苟且偷生,将生命价值与道德理性结合在一起,主张生以载义,认为只有践行仁义道德、体现道德理性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而且,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注重宗族利益,个人是宗族的后续、传宗接代的承担者,对家族负有当然的责任,出于如此这般的考虑,儒家主张珍生,并且要避免遭遇非正命。

(三)、儒家的生活观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12,就是只有真正地懂得了如何去生活,在人生中应该尽到的责任义务,才有资格谈论死亡。而关于如何生活的生活观是探讨生死观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儒家在生活中如何定位苦乐,理解荣辱,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如何调节自身欲求与现实的矛盾,安身立命,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儒家生活观强调在人生当中,对苦乐的认定以是否符合道义为评价标准,以道义的获得为乐,以道义的丧失为苦,而不局限于肉体生命的生理感受;对荣辱的认知也以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为评价依据。以由自身的道德努力而获得的荣耀赞誉为荣,以道德失位遭到的惩罚和轻蔑为辱。这是一种生活理念。而对理欲观要重新认识,除了节欲的传统理解外,在天理与人欲之辩中,儒家试图摆脱对物质欲望的过分追逐,领悟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重要。这对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基本主张是:人的自然本能的欲不能禁绝,需要引导,依据就是道德理性,以此来化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矛盾。伦常观则是对人自身的基本伦理定位,明确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立足于天地间,以什么样的身份服务于家庭和社会,从而确定人生的方向。尽伦尽职是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和定位。有了上述的体认,才有资格谈论死亡的话题。比如当觉得自己的道德义务没有完成,没有做到符合伦常要求的事,可能对人来讲,在某钟情况下,就是生不如死。

(四)、儒家文化的死亡观

上面在谈论生命观的时候曾讲到儒家在本质上是否认鬼神的存在的,但对世俗生活中流传的鬼神世界,儒家并不直接反对,甚至在一定层面上承认鬼怪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给世上的人以警醒,让人行善除恶,借助虚拟的鬼神存在,来达到儒家所倡导的道德教化的目的。儒家对死后鬼怪神灵的存在的承认,只具备现实世俗意义,并不是认可有死后世界的存在。这种利用鬼神之道、鬼神迷信来进行教化,称为“神道设教”。

在中国古代广大地区皆长期流传的众多的鬼神故事,在民间社会就起到了扬善去恶,惩邪扶正的作用,使人不敢去做亏心之事、违规之事,愿意去做善事善举,以取悦于“鬼神”,获得当下超验之精神的满足,也为自己将要跨入超验的世界打下基础。以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又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重视祭祀等礼节仪式。孔子认为“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威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如何。”13

但是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明确表明了儒家把重心放在生的层面,对鬼神、来世“存而不论”的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不以彼岸为终极关怀。认为在活着的时候,只应关心生,不必想到死,只当求知生,不必求知死。

有人认为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是对死亡的回避,然综观孔子及其后诸子的言论可知,儒家传统并不是畏惧死亡的文化传统,生死两安才体现出儒家对生命的积极追求和对死亡的平静态度。

《荀子》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息耕。孔子曰愿: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14

“生”要自强不息,一生劳碌,而“死”恰是一种休息,因此在辛劳奋斗一生之后,能够得到休息,是不值得悲伤恐惧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看待死亡,就会把死亡的降临当成人可以彻底放松、休息的最终时刻。对死亡就会无所畏惧,平静面对。

同时,儒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个体的死亡——所有人的生命都由先人的生命而来,又会被自己的子孙后代继承,生命由此生生不息,家族血脉续以延伸。个体的死亡通过家族的延续而得到了永生。

四、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有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生命的解读和系统的论解,接下来的任务就将是如何把儒家传统生命观的内容运用在安顿现代人精神困顿、生活无意义上。现代社会开放性使得多种价值观并存于社会中,而人们面对大量的繁杂的社会信息,不免会失去对确定性的拥有,从而备受压力,对生命感到困惑、对死亡感到恐惧,而生

命也由此而更加脆弱。由于信息的发达,人们随时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死亡消息,这一方面可能使人对死亡和生命麻木,从此自动略去思考;也可能变得愈发得无助和困顿,深感个体的无力进而不重视生命,不思进取。

或许儒家传统思想所倡导的生活并不能与当今高速高压的社会配合地丝丝入扣,但在价值多元的国际思想态势下,儒家传统思想所提倡的由生知死、乐天知命、追求进取的这种自然的生命观应当并且必定能够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力量,所以正如杜维明在《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所谈到的,儒家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不能是霸权式的,也不会有人愿意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去试图与儒家传统相一致。我的理解是,儒家传统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饱受压力精神困顿的人们来说,最主要的不是提供践行的方法或者是道德的规范,而是提供一种安顿心灵,如宗教般给人持续奋斗动力的精神支持,让人能够自如面对生命,能够入世奋斗,然后能在群体性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不在入世中被束缚,而能够达到精神的离开世间,超越生死的限制,即达到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对中华民族来说,儒家生死观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儒家生死观的道德理想主义观念渐入人心,也包括对一些畸形伦理的接受。在实际生活中,儒家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形,成为日常生活观念,五福临们,得正而死,成为延续千年的百姓期盼。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最顽固的民族心理。作为高校的学生,除了这些文化认同外,应该对儒家传统思想有进一步的挖掘和思考,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主体性的定位,儒家的生命观、生活观、死亡观等论述中汲取鼓舞人心的力量,并以之为积极行动的巨大力量支撑。

因而,在开展中国大陆高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中,运用儒家的生命观则可以用以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大学生接触并尝试从儒家传统的视角来思考这个话题,期待大学生能够感触以自然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和死亡,重视生命的质量,在人生规划中以积极的入世激情,在社会群体、家庭关系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命的价值,并能以安生乐死的精神为指导,坦然面对人生的困惑和灾难,以自己的行动、与人群的交流和探索体知生命的内涵,迸发人性的光辉,其实便已经在不断靠近内圣外王这一最高精神了。

具体而言,儒家的传统思想在现代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所能给到支持,应关于心灵培养,在生命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中,儒家生命观可以被用以激发大学生的潜力,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又让大学生能够平常感受生死,体知生命及其意义所在。例如开设“儒家文化慢品”“中华传统生命观”等课程或研讨会,让大学生们在这个体知过程中,在开始思考“内圣外王”的最高精神的同时,也已经着手把这个精神“百姓日用而不知”。从而便是最好地表现出了人性的光辉,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性,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

五、展望与不足

在长久的对外部世界的征战和对客体化的人的研究之后,对人性本身的关注和个性的张扬愈发多起来,儒家文化对生命的探讨以及对于价值的趋避,对于大学生安然了解生命的循环,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不无裨益的。儒家的生命观给人安宁的力量,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如能以这种坦然来强化大学生对于生命中各种情景的适应和应对能力,对于发展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会是积极的尝试。

但是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理论体系,在运用在教育或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时候,有一些非正面的影响和不足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注意而免于重蹈历史之覆辙。

在应用中,可以借鉴和吸取的是历史提交给今人的经验。儒家文化中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律令,讲内圣外王之道人皆可趋为,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且鼓励人人都为道义的实现而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容易造成人的个性的缺失和对个人的生命的不重视。历史的事实是,统治者利用儒家的这种对待生命的价值取向,为了保持政治制度和统治的稳定,甚至不惜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让天下百姓惨遭涂炭。

同时,儒家的文化倡导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重视个人的身份与地位,因为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生命,而在于他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立足于社会。这种思想久而久之扩而充之,对个人而言,人们对名、位、权的重视超过对生死的重视;从社会来看,则维护名份、等级和礼仪要比个人的生死更为重要,二者曾合力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民间所传颂的为贞洁、为气节而宁可舍弃身体和生命的故事数不胜数,也就是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对于生命缺乏认知上的神圣感。这些都是我们在用儒家传统生命观来指导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向时所不希望陷入的困境。在今后日渐完善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中,对儒家传统生命观的引用,应尽可能地排去对其的政治化解读,而着力于渲染其积极入世、安生乐死的态度。

参考书目:

[1]《论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07月.

[2] 孟子.《孟子》.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年9月.

[3] 荀子.《荀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苏肖好 主编.《生命教育》.澳门大学出版.2005年5月.

[5] 李宗桂等著.《中国民族精神概论》.

[6]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2年版.

[7] 张英.《传统儒家的生死观研究》.

[8] 高建.《儒家的生死智慧——死亡超越之道》.

[9] 陈光连.《荀子生命观探析——兼论对孔子、老庄的批判融通》.

[10] 江丽娜.《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

[11] 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孔孟荀之比较——中、日、韩、越学者论儒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2] 傅永聚 韩钟文 主编.《儒家文化思想研究》.

[13] 黄慧英.《孔子的生死观》.

[14]《自然與心靈的親密對話─從大學生次文化談生命關懷教育的思維》.

1

2 《英国生命教育实施概况》Lang 《论语·微子》

3 《孟子·尽心下》

4 《孟子·告子下》

5 《孟子·尽心下》

6 《论语·子罕》

7 《荀子·礼论》

8 《周易·序卦》

9 《孝经·丧亲》

10

11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

12 《论语·先进》

13 《礼记·中庸》

14《荀子·大略》

儒家文化传统中的生命观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

——兼论当前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摘 要:在历经2008年的考验和诸多灾难后,中国人民又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阴影,从当前的社会形式和问题出发,本文讲试图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对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生死观的梳理和分析,揣摩归纳儒家文化中的生命观,梳理出儒家传统对人、对命、对生死、对价值等的论解,从其中寻求能为今日大学生所用的生命价值观,如儒家积极入世,奋发进取而又不为世间名利所困;乐天知命,安生乐死,坦然面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态度等。并通过参照西方各国生命教育的经验,为发展较迟滞的中国高校学生生命教育做一次探索,把儒家传统生死智慧融入到大学生生命教育学科建设中,帮助大学生充实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和珍惜,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最终能够独立进行自己的生命探索之旅。

关键词:儒家;生命观;生命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speak in today's social background, taking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as representative figures to view the induc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life, to show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of life and death, from which the students can learn to build their own frame of value, such as Confucianism`s positive but not to be trapped by the worldly fame, also how to face the music neatly at each stage of the life attitude, etc. And by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life educ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can help fast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introducing a traditional Confucian wisdom into college life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ll be a good try to help students to enrich life experience and cherish the process, then establish healthy values of life, can independently enjoy their life journey of exploration.

Keywords]: Confucian; Viewpoint of Life; Life Education

目录

一、 缘起与切入点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

三、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传统儒家对人的定位

(二)、传统儒家的生命观

(三)、儒家的生活观

(四)、儒家文化的死亡观

四、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五、展望与不足

一、 缘起与切入点

生命、生死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不宽泛的问题,它不仅值得一个民族的探讨,也可以落实到每个个人的思考。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国家经历的曲折、灾难以及八月的荣耀、光辉,都给了人们一个契机去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特别是关于死亡的话题,开始从以往的讳莫如深到现在逐渐可以被大众讨论,可见大众的生命观正在经历一个微妙的转变或是重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现今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大众所接触到的生命价值观多种多样,并很容易被这些观点所影响。可以认为,建立健康、积极的生命观是每个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因此对于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进行连续的生命教育对于完善个体人格,引导个体正确对待生命来说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

“生命教育”缘起于美国的“死亡学”及“死亡教育”,至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可认作是生命教育概念明晰化的开端。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的起步较为迟滞,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还有待完善。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完整的生命价值或类似表达的教育系统,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也结合各自的情况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有了一系列的尝试。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最初是供学校运用的反毒品教育资源,强调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理念,并根据这一原则,建立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设计适合小学各年龄课程的反毒教育,并透过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的科技和交互作用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英国是把死亡教育融合进宗教教育的课程中,被当地称为“情意教育”,旨在“期望能体现教育的本质,提供学生全人发展的成长过程,借由教育启发学生生命智慧、深化自省自觉、整合知情意行为目标,并期望能带给学生长期持续性的影响,引导学生不仅成为成熟的个体,更成为具有和谐群性的社会人”1;日本的生命教育称为“余裕教育”,其口号就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现在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使他们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生命教育都与当地的民间团体有密切联系,其中台湾已经把八门生命教育类的课程列入高中生的选修课程中,而香港也把“个人成长教育”通过社区发展的形式推行开去。

我国大陆目前也已经逐步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现有的力量大多分布在中小学生上,对于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比较欠缺。然则作为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个体成长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生命教育这个连续整理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得到重视,而且高校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轻生现象实在让人忧心,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究要紧跟形势的发展。根据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个中心做的《从中国内地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看生命教育》和《中国内地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内地大学生,尤其是二、三年级大学生对于死亡的态度比较消极,有较高的恐惧感,对死亡印象比较消极,“‘恐惧来源于无知’,所以对于死亡的理性认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且类如人际关系、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态度有重要影响。从这两份调查的管中可以大略窥得全豹,大学生生命教无论从其存在的意义还是期待对现状的改变作用,都值得教育学者关注。

至于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方式和方向,现有的经验固然能提供有效的参考,但结合我们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现状,单纯套用别人的经验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关于现在大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问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中国人受儒家文化重生轻死文化氛围的影响,且不论其对错,但这个说法提供了一条在中国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路——从对我们民族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中寻求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向。

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受到了较高的文化教育,对未来和社会有较高的期望值,也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较大关注,但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树立起稳定的自我评价观念以及对生命、生活、价值的重视,容易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以及象牙塔与社会之间落差中显得比较脆弱。

三、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命观

中国儒家思想作为极其重视人的学说,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尤为重视,虽然儒家诸子都没有专注于对死做过多的论述,但已对生死有了理性的思考。儒家的生命观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观,是一种由生知死,注重生之进取,死之顺道,随顺自然的生命观。儒家文化中提倡要积极进取勇敢作为,同时又追求一种精神的宁静和安逸。

(一)、传统儒家对人的定位

儒家学说主要探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人生的理想境界等等,作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传统儒家学说中对于人的定位和人性的理解有系统的解说。

儒家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周易·系辞下》论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人和天地合成宇宙万物之根本。董仲舒也有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的地位可见一般。

先秦儒家对人的定义可以孔孟的言语为典型,其共同点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道德属性,认为道德属性是人的天命之性,为人的基本属性。孔子强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兽有别,不可同日而语。“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孟子对人的描述我们能找到直接的论述。孟子“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3即是把“仁”“道”作为人的基本界定。

这一界定就要求人在面对欲望的时候,做到约束自己,遵从道德的规范。如孟子所问:“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夺则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

之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4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荀子在看到人的社会性的同时,也关注了人的自然属性,但是他也指出,人的社会性不足以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人与其他动物分开在于人有“辩”,即人的认知能力、道德能力。荀子进而论及礼并以礼义道德来概括人本质的认识具有绝对的真理性。

儒家在对人及人性的定位上是放开作为最底层的人的基本自然欲求,强调人的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生活中常被欲望等所遮蔽,因此人要不断排除这些遮蔽,显露人的真正的本性,根据道德准则的要求,内圣外王。人应该通过各种修养方法,在生活中努力地理解、发展、实现人的道德本性,最终成为完全实现仁德的圣人。而要达到这一理想,首先要以“仁”为本。儒家的见解通常是以孔子的“仁”作为指针。认为它是做人的根本。《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孟子认为:“仁者,合而言之,道也。”5

孔孟等诸子都不止步于个人自身修养的习得,而且要建功立业,兼济天下,达到外王。在孔子那里就是“修己以安百姓”,在孟子那里,由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去实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

(二)、传统儒家的生命观

儒家传统认为,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生死变化是自然变化的常道。孔子对于生命的过程循环就有着清澈的悟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逝者已矣,为自然常道。这是一种自然客观的对待生死的态度,把生和死都归于生命过程的一个必要的环节,认为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人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人只能接受现实,去考虑人能改变的东西,而不应对生死现象做过多思虑。

从本体论上说,儒家认为,生与死能够构成为一个生命现象发展始终的自然过程,并且能不断变化,相互转化,原因就在于生死同体,一气所为。人和万物都是由于“气”之凝聚、聚合而生的,生为气之聚,死为气之散,气有聚散、往来、屈伸的变化,故人有生死、寿夭的变化。就是说,由于“气”的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流转,生与死的产生。据此,他们用气化的学说,来说明人的生与死的变化。荀子更明确把“气”作为人和万物化生的本体,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7

而对于鬼神问题,先秦儒家学者们多持怀疑态度,并不认可鬼神灵魂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以荀子为例,荀子认为一个人在藉神恍惚、神志不清的时候,容易认有为无,认无为有。这是荀子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鬼”这个观念产生的客观原因。

正因为儒家这种无神的态度,因为不需要承认一个鬼魂世界,所以应把人生的重心放在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的价值和理想,实现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命,有一点儒家诸子都基本达成共识,就是生命可贵,要珍惜生命。“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8孔子提

出“仁者爱人”,也表现了其对人生命的关爱。孔子的爱人是包括了所有阶层的人的,这一点可以从他反对人殉,反对战争,反对杀戮中看出。

儒家讲珍惜生命,爱护身体还提升到孝道、家族的利益和延续的意义层面。“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9从孝道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学派对生命的珍爱。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所以才有朝闻夕死的感叹。人生在世,只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闻道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孟子将这种达观的人文主义死亡观落实为道德践履,认为“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10。做的就是使自己获得一个“正命”,正命而死,则死得其所。要寿终正寝,孟子提出“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君子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11孔孟进而指出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具有道德善性,人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道德,是人的价值的体现,而为道德而牺牲生命也是生命价值的表现。

儒家这种生命观是以道德为本位的。它一方面肯定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主张重生珍生,反对轻生贱生;另一方面也反对苟且偷生,将生命价值与道德理性结合在一起,主张生以载义,认为只有践行仁义道德、体现道德理性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而且,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注重宗族利益,个人是宗族的后续、传宗接代的承担者,对家族负有当然的责任,出于如此这般的考虑,儒家主张珍生,并且要避免遭遇非正命。

(三)、儒家的生活观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12,就是只有真正地懂得了如何去生活,在人生中应该尽到的责任义务,才有资格谈论死亡。而关于如何生活的生活观是探讨生死观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儒家在生活中如何定位苦乐,理解荣辱,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如何调节自身欲求与现实的矛盾,安身立命,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儒家生活观强调在人生当中,对苦乐的认定以是否符合道义为评价标准,以道义的获得为乐,以道义的丧失为苦,而不局限于肉体生命的生理感受;对荣辱的认知也以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为评价依据。以由自身的道德努力而获得的荣耀赞誉为荣,以道德失位遭到的惩罚和轻蔑为辱。这是一种生活理念。而对理欲观要重新认识,除了节欲的传统理解外,在天理与人欲之辩中,儒家试图摆脱对物质欲望的过分追逐,领悟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重要。这对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基本主张是:人的自然本能的欲不能禁绝,需要引导,依据就是道德理性,以此来化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矛盾。伦常观则是对人自身的基本伦理定位,明确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立足于天地间,以什么样的身份服务于家庭和社会,从而确定人生的方向。尽伦尽职是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和定位。有了上述的体认,才有资格谈论死亡的话题。比如当觉得自己的道德义务没有完成,没有做到符合伦常要求的事,可能对人来讲,在某钟情况下,就是生不如死。

(四)、儒家文化的死亡观

上面在谈论生命观的时候曾讲到儒家在本质上是否认鬼神的存在的,但对世俗生活中流传的鬼神世界,儒家并不直接反对,甚至在一定层面上承认鬼怪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给世上的人以警醒,让人行善除恶,借助虚拟的鬼神存在,来达到儒家所倡导的道德教化的目的。儒家对死后鬼怪神灵的存在的承认,只具备现实世俗意义,并不是认可有死后世界的存在。这种利用鬼神之道、鬼神迷信来进行教化,称为“神道设教”。

在中国古代广大地区皆长期流传的众多的鬼神故事,在民间社会就起到了扬善去恶,惩邪扶正的作用,使人不敢去做亏心之事、违规之事,愿意去做善事善举,以取悦于“鬼神”,获得当下超验之精神的满足,也为自己将要跨入超验的世界打下基础。以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又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重视祭祀等礼节仪式。孔子认为“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威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如何。”13

但是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明确表明了儒家把重心放在生的层面,对鬼神、来世“存而不论”的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不以彼岸为终极关怀。认为在活着的时候,只应关心生,不必想到死,只当求知生,不必求知死。

有人认为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是对死亡的回避,然综观孔子及其后诸子的言论可知,儒家传统并不是畏惧死亡的文化传统,生死两安才体现出儒家对生命的积极追求和对死亡的平静态度。

《荀子》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息耕。孔子曰愿: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14

“生”要自强不息,一生劳碌,而“死”恰是一种休息,因此在辛劳奋斗一生之后,能够得到休息,是不值得悲伤恐惧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看待死亡,就会把死亡的降临当成人可以彻底放松、休息的最终时刻。对死亡就会无所畏惧,平静面对。

同时,儒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个体的死亡——所有人的生命都由先人的生命而来,又会被自己的子孙后代继承,生命由此生生不息,家族血脉续以延伸。个体的死亡通过家族的延续而得到了永生。

四、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有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生命的解读和系统的论解,接下来的任务就将是如何把儒家传统生命观的内容运用在安顿现代人精神困顿、生活无意义上。现代社会开放性使得多种价值观并存于社会中,而人们面对大量的繁杂的社会信息,不免会失去对确定性的拥有,从而备受压力,对生命感到困惑、对死亡感到恐惧,而生

命也由此而更加脆弱。由于信息的发达,人们随时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死亡消息,这一方面可能使人对死亡和生命麻木,从此自动略去思考;也可能变得愈发得无助和困顿,深感个体的无力进而不重视生命,不思进取。

或许儒家传统思想所倡导的生活并不能与当今高速高压的社会配合地丝丝入扣,但在价值多元的国际思想态势下,儒家传统思想所提倡的由生知死、乐天知命、追求进取的这种自然的生命观应当并且必定能够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力量,所以正如杜维明在《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所谈到的,儒家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不能是霸权式的,也不会有人愿意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去试图与儒家传统相一致。我的理解是,儒家传统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饱受压力精神困顿的人们来说,最主要的不是提供践行的方法或者是道德的规范,而是提供一种安顿心灵,如宗教般给人持续奋斗动力的精神支持,让人能够自如面对生命,能够入世奋斗,然后能在群体性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不在入世中被束缚,而能够达到精神的离开世间,超越生死的限制,即达到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对中华民族来说,儒家生死观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儒家生死观的道德理想主义观念渐入人心,也包括对一些畸形伦理的接受。在实际生活中,儒家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形,成为日常生活观念,五福临们,得正而死,成为延续千年的百姓期盼。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最顽固的民族心理。作为高校的学生,除了这些文化认同外,应该对儒家传统思想有进一步的挖掘和思考,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主体性的定位,儒家的生命观、生活观、死亡观等论述中汲取鼓舞人心的力量,并以之为积极行动的巨大力量支撑。

因而,在开展中国大陆高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中,运用儒家的生命观则可以用以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大学生接触并尝试从儒家传统的视角来思考这个话题,期待大学生能够感触以自然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和死亡,重视生命的质量,在人生规划中以积极的入世激情,在社会群体、家庭关系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命的价值,并能以安生乐死的精神为指导,坦然面对人生的困惑和灾难,以自己的行动、与人群的交流和探索体知生命的内涵,迸发人性的光辉,其实便已经在不断靠近内圣外王这一最高精神了。

具体而言,儒家的传统思想在现代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所能给到支持,应关于心灵培养,在生命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中,儒家生命观可以被用以激发大学生的潜力,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又让大学生能够平常感受生死,体知生命及其意义所在。例如开设“儒家文化慢品”“中华传统生命观”等课程或研讨会,让大学生们在这个体知过程中,在开始思考“内圣外王”的最高精神的同时,也已经着手把这个精神“百姓日用而不知”。从而便是最好地表现出了人性的光辉,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性,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

五、展望与不足

在长久的对外部世界的征战和对客体化的人的研究之后,对人性本身的关注和个性的张扬愈发多起来,儒家文化对生命的探讨以及对于价值的趋避,对于大学生安然了解生命的循环,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不无裨益的。儒家的生命观给人安宁的力量,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如能以这种坦然来强化大学生对于生命中各种情景的适应和应对能力,对于发展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会是积极的尝试。

但是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理论体系,在运用在教育或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时候,有一些非正面的影响和不足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注意而免于重蹈历史之覆辙。

在应用中,可以借鉴和吸取的是历史提交给今人的经验。儒家文化中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律令,讲内圣外王之道人皆可趋为,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且鼓励人人都为道义的实现而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容易造成人的个性的缺失和对个人的生命的不重视。历史的事实是,统治者利用儒家的这种对待生命的价值取向,为了保持政治制度和统治的稳定,甚至不惜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让天下百姓惨遭涂炭。

同时,儒家的文化倡导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重视个人的身份与地位,因为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生命,而在于他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立足于社会。这种思想久而久之扩而充之,对个人而言,人们对名、位、权的重视超过对生死的重视;从社会来看,则维护名份、等级和礼仪要比个人的生死更为重要,二者曾合力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民间所传颂的为贞洁、为气节而宁可舍弃身体和生命的故事数不胜数,也就是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对于生命缺乏认知上的神圣感。这些都是我们在用儒家传统生命观来指导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向时所不希望陷入的困境。在今后日渐完善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中,对儒家传统生命观的引用,应尽可能地排去对其的政治化解读,而着力于渲染其积极入世、安生乐死的态度。

参考书目:

[1]《论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07月.

[2] 孟子.《孟子》.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年9月.

[3] 荀子.《荀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苏肖好 主编.《生命教育》.澳门大学出版.2005年5月.

[5] 李宗桂等著.《中国民族精神概论》.

[6]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2年版.

[7] 张英.《传统儒家的生死观研究》.

[8] 高建.《儒家的生死智慧——死亡超越之道》.

[9] 陈光连.《荀子生命观探析——兼论对孔子、老庄的批判融通》.

[10] 江丽娜.《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

[11] 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孔孟荀之比较——中、日、韩、越学者论儒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2] 傅永聚 韩钟文 主编.《儒家文化思想研究》.

[13] 黄慧英.《孔子的生死观》.

[14]《自然與心靈的親密對話─從大學生次文化談生命關懷教育的思維》.

1

2 《英国生命教育实施概况》Lang 《论语·微子》

3 《孟子·尽心下》

4 《孟子·告子下》

5 《孟子·尽心下》

6 《论语·子罕》

7 《荀子·礼论》

8 《周易·序卦》

9 《孝经·丧亲》

10

11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

12 《论语·先进》

13 《礼记·中庸》

14《荀子·大略》


相关文章

  • 略论国学的当代价值
  • 国学作为我国自古以来所固有的学术文化,产生于公元前775年至前25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初始阶段,是社会一大进步.社会上儒.墨.法.名.农.兵等各家学派,纷纷应世而出,服务于当时封建社会形成的需要,出现了 ...查看


  •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 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 ...查看


  •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及现代意义
  • 年第 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 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 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 已深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 渗透到社会政治 经济 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 支配人们思想行为 ...查看


  •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 ...查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_于春海_杨昊
  •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与体系构建 TheMainContentandSystemConstructionaboutChineseExcellentTra ...查看


  • 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变导学案
  • 1.社会热点和时事焦点:三十多年的改革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高速运转的发展阶段,即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 无论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在改革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价值领域也同样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在社 ...查看


  • 中国哲学史论文
  • 论儒家文化的变迁 姓名:杨再顺 班级:2013级非师一班 学号:[**************] 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深邃的哲学理论和独到的价值观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并在当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依然产生了不可估量 ...查看


  • 教育历史与文化--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 美术学院 期末论文 美教二班 李雯雯 学号:1101200027 大有人在,挣钱越来越多却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也不少,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人自身肉体和精神的矛盾?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则必不可少的要提到儒家.儒学,从孔夫子创立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有 ...查看


  • 中国文化主体已失落:儒家和印第安同被西方入侵
  • 2011年08月04日 09:14 来源:中国现象学网 作者:张祥龙 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中国人今天面临着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