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_于春海_杨昊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与体系构建

TheMainContentandSystemConstructionabout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Education于春海

内容提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YuChunhaiYangHao

Abstract:Toperfecteducationabout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isagoodwaytosolvetheproblemofspiritlostofmodernsocietyandmoralanomie.ItisanecessarymeasuretoenhancetheculturalidentityoftheChinesen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multicultural.ItisapowersourcetopracticethesocialistcorevaluesandrealizethenationalrejuvenationoftheChinesedream.Themaincontentof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shouldincludeanunyieldingnationalspirit,cultivationone’sowncountry,moralpursuitofyearningforgood,andpersonalityofsaintinsideandking'soutside.Toconstructth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systemshouldbeincorporatedintothenationaleducationsystem,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family,schoolandsocialeducation,createagoodatmosphereoftheinheritanceoftraditionalculture.

Keywords: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socialistcorevalues,theeducationsystem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为推动大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该《纲要》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加强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必要环节。《纲要》的出台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然举措与强大支撑。那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67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化教育的必要性究竟是什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应该如何建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这里便针对这些问题,围绕《纲要》开展论述。

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所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即“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

直至近代,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讲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尊师爱生等,同时也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材料,主要学习儒家经典。近代以来,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反抗压迫、抵御侵略、救亡图存,反对封建主义,启发民众思想,宣传科学民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烈反传统主义者全面肯定西学,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但是近代以来诸多“泼脏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的做法所造成的文化断层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群体精神迷失。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塑造人的精神,将为学与做人、处事合为一体,求知的过程便是德行修养的过程。启蒙读物《三字经》,就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民间传说以及道德内容,这些内容融为一体,使读者在知晓天文地理知识、体味民间传说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还强调“君子不器”的教育,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不器”就是君子不能囿于学习一技之长,而应该志于“道”。儒家的道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即首先要志存高远,心怀天下,其次在为人处事上要有德行,并在内心保有仁德,在此基础上,才能熟练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可见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人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强调教育要先塑造人的精神,再学习六艺等具体的技艺。而今天,现代教育学科划分得越来越细,知识传授得越来越多,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而有精神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目标的提法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个提法虽然将德放在第一位,但是过于笼统,达到什么要求才叫有“德”,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最终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是较为笼统的提法,并且在这一提法中,看不出对人精神层面的要求。当今的教育,重知识学习,重技术训练,培养了一批批科技人才、技术人才,却培养不出人文大师,培养出了一批批文学史家,却难以造就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文学家。当今重“器”而轻“道”的教育,是导致学生精神与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就被教导要树立远大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是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很难深入人心,往往只是流于口号。封建时代的士人信仰儒家思想,以建立大同社会为己任。近现代的仁人志士信仰民主与科学,要打破旧秩序,建立新中国。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虽然历经了中国革命的洗礼与考验,但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而今天的教育中又缺乏实质的精神与理想教育,导致社会整体精神与信仰迷失,于是很多人都以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为唯一人生目标,形成重享乐、好攀比、拜金等不良社会风气。

68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道德失范。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并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之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学习《诗》,获得知识,修养品性。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是哪些内容呢?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中占主要部分的是儒家思想,而儒家强调的道德观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即所谓的“五常”,这是儒家提出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仁,即要有仁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义,即行事要公正合宜。礼,即行事要符合礼仪规范,礼是仁的外化。智,即要有是非之心,能明辨是非。信,即要诚实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讲究道德,修养品性,始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所在。《弟子规》中言:“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学文。”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提倡道德教育,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但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推行的是大而全的道德教育,言传多,身教少,并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传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则、道德价值被抛弃,新的道德体系没有传统道德的铺垫与基石,尚未建立起来,所以德育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精神迷失与道德失范的社会问题,只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全方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去加强学生人格塑造,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才能逐步驱邪扶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面对多元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

就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文化多元并存与同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的相互交织的两条主线。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才有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融合,才有隋唐时期的文化鼎盛与国家一体化;有辽金元少数民族文化入土中原的激荡与融

合,才为中华文化中增添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成分。“‘多元’与‘一体’犹如两条河,时显时隐,交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3]21世纪的今天,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传统的文化多元化也面临政治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与冲击。“欧洲航海的大发现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使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渐显现,并呈现出两股强劲的势头:一是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参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与扩充,二是以反西方或反现代化为标榜的民族主义的复活。”[4]在传统文化教育缺位的当今社会,面对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参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渗透与扩充,我们的应对明显不足。今天的青少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光棍节,却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鲜有人清楚清明节、春节的文化渊源。热衷于学习英语,却难以用汉语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交融中,传统文化教育缺位,导致了青少年痴迷现代化的西方文化,而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民主、创新等优秀文化,但是我们更需要在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保持自己的良好基础,学习先进文化的最新成就,以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必要而且可能的。”[5]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树立文化自觉。因为“民族是一个主体,吸收外来文化要为民族服务,使我们这个民族更加发达兴旺。但是不能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能完全跟着人家学,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6]“在文化演变过程中,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这样文化才能健康地发展。”[7]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69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个人提出的价值目标。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立足于时代发展,是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旗帜。任何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提出都不是毫无根基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便是如此,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深厚根基的。比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便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富强,是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管子》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8]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强大,才能抵御外敌。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9]的“民本”思想。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是人治社会,但是也讲求“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可见,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基本价值,其也是有文化根基的。文明是社会发展水平高、有文化的状态,古代中国创造了光辉的东方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国家的发展目标也应该继承古代文明传统,创造出新的现代文明。和谐,是从古至今向往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就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天人合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必然是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样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与继承。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并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个人、国家、民族的利益一体化。实际上,“‘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是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其中有16个字即‘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自于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其‘一以贯之’之道是儒学的‘仁爱’精神。而‘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与仁爱精神,正是习近平‘中国梦’论述的思想来源。”[11]

习近平同志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由此可见,不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都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文化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主要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2]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核心,完善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然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即中华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与理想人格等,而这些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这四点虽然不能完全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但笔者认为这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传统文化教育最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内容。

70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来自儒家哲学,来自儒家所提倡的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思想态度。孔子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重视刚毅,表现了积极有为的态度。”[13]这种积极有为的态度便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动力。自强不息出自《易经·象传·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天体(日月星辰)刚强劲健地运行,君子也应该像天体运行一样,刚毅有为,努力进取,永不停息。“《周易大传》中的‘刚健’、‘自强不息’的观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精神的集中表示,也就是古代文化发展的内在思想基础。”[14]这种自强、刚健有为的信念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历史文化向前发展。

就社会政治生活而言,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在对内反抗压迫,对外抵御侵略上。张岱年认为:“一,中国人民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对外来侵略不能容忍。”“二,中国人民对内有反抗暴政、反抗压迫的传统。”“这个优良文化传统,可以用《易传》中的四个字‘自强不息’来概括。”[15]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一次次地推翻暴政,建立新的政权,推动历史发展;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一次又一次抵御了外来侵略,保卫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

就对个人品格塑造和人生态度而言,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在坚守独立人格,不畏艰难、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上。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格,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并用自己不懈奋斗的一生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周游列国十四年,“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即使面对生命危险,也具有一种天命自觉的乐观精神:“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虽然自己的主张最终在其有生之年没有被统治者采纳,但

孔子晚年仍然致力于典籍整理和教育学生,以传播自己的思想。孟子主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面对困苦境地,这便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自强精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先辈创作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6]发扬“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局面,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与生动体现。

(二)“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彼黍离离,彼樱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从“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无不表达了古人对家园、国家的眷恋与情怀。就国家而言,家国情怀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就个人而言,家国情怀是自己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即要加强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熏陶与教育,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主要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与专制制度相结合,便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国以家为基础,家是国的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71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基本构成单位,治家便如治国,治国便如治家。《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治家是治国的前提,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君与臣、官与民之间的关系都和父与子的关系类似,所以传统封建社会中,家庭的伦理原则便同样适用于国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家国同构社会政治结构下的一些理论在现代社会或许并不适用,但是其强调对家庭、国家责任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值得挖掘与发扬。修身———培养良好品德、学习文化知识,其目的是为“齐家”,即把家庭治理好。而“齐家”是为治国,即为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家齐”而“国治”。“修齐治平”的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国家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一体化,在今天具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教育目标主要便是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树立“齐家”而“治国”的理想,这比空泛的强调要树立“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要现实和有效得多。从爱亲人、爱家庭做起,进而扩展到爱家乡,爱祖国。从培养家庭观念、乡土情怀做起,进而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这便是“修齐治平”家国情怀对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启示。

(三)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

崇德向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质。儒家经典《大学》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首要目标,在于开发内心的“明德”,即发掘纯净的内心与道德精神,进而推己及人,去影响民众,让人们日新其德,并不断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是《大学》提出个

人修为的总目标,为了达到“三纲”的目标,《大学》提出了具体的修为方法,即“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修身,即培养良好的道德,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与基础。通过修养自身德行,并加以推广,进而实现天下大治的伦理政治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它的这种崇德特质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也具有了鲜明的德性主义特点,崇德向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17]

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主要来源于儒家,儒家的道德观非常丰富,总体看,主要包含“仁、义、礼、智、信”,这也就是有董仲舒提出的“五常”,即五种普遍的、恒常的道德。五常,是由孟子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发展而来的。四端,即由人天生的四种善性发展而来的四种道德,是儒家崇德向善特质的集中表现。在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传统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尤其要突出传统道德中“仁爱”、“义以为上”、“诚信”教育。

所谓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与人之间应相互亲爱、换位思考,它是孔子推崇的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内涵很广,“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人恭敬、宽容他人、信守承诺、发挥自己的才智、宽厚待人,能做到这些,就可谓仁人了。“仁爱”教育是缓解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有效之道。

儒家讲求“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义利的态度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担忧的应当是道义,而非物质享受。在儒家的道德观中,义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是超越个人狭隘利益而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的。当然,

72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义以为上”的义利观也并不否认个人的正当利益。“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身。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与利都是人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但是应当坚守“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原则,坚持“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

传统文化还看重诚信的价值。“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内心真诚,方能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无论是为人、交友,还是从政,都要求人讲究诚信。惟诚信,方能立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四)“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所谓“内圣外王”,即内里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崇高的德行,而能够发挥自己的德性与才干,施行“王道”,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内圣外王”是儒家将道德与政治相统一的一种理想人格。“内圣外王”这一人格追求在今天还有无现实意义是很多学者争论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在当代社会,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简要地说,“内圣外王”为我们树立了以德为先的人格理想,并将人格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有助于增强责任意识,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内圣”即要求修养自身品性,也就是《大学》讲的“明明德”,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来发掘与培养自身美好的德性,在修养过程中,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能够做到哪个阶段,就得看个人修养功夫达到哪个程度。德行修为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创造社会价值。这样一种由“内圣”加“外王”两个维度的统一,就将人格塑造、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一体化。无疑,这样一种人格修为过程于个人、国家、社会都是有

益的,有益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塑造“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是当代德育的必要补充,也应是德育的理想目标。我们知道,“现代德育目标的设置建立在全球化背景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工具理性观念之上,讲求实然层面的效率因素,因而更为注重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其次才是对其道德修为的培养。”[18]现代的德育讲求培养健全人格和身心健康,关注的是人性与道德的“实然”层面,更多关注的是权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容易弱化道德对个体生命的启迪作用。而以“内圣外王”为理想人格的德育讲求道德的“应然”层面,你生来就应该这样做,这是义务,虽然有些要求标榜过高,但却有助于培养人格与道德的崇高感,能够强化道德对个体生命的启迪作用。所以,在现代化的德育过程中,加入“内圣外王”人格理想教育,有助于在强调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培养的同时,把握受教育者的道德心理,完善道德人格。

三、多措并举,建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

与发展纲要》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育应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之后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都提到要加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似乎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传统文化教育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也应当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氛围。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立法和教育机关要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再是作为其他知识的有益补充。比如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落实到各级各相关科目的教学大纲中,针对不同年龄段选取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授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73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便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小学生低年段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针对小学生高年段重点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重点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高中阶段则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大学阶段,则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

园文化建设,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生活,加强自身文化发展。

(二)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方面的作用,除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还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首先,家庭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系统。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首要的,也是最深远的。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庭教育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说“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更加注重身教,即以家庭成员的行为去影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德”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家庭成员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所以,在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塑造作用,系统地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注重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生活习惯和人生哲理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与行为处事中起到垂范作用,并将知礼、守礼、有礼、有德上升到家庭或家族文化的高度,使家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

其次,学校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系统。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承担知识传播的功能。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传播的知识是最系统的,通过学校教育,要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自觉地去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

同样,相关教学大纲也应当分学段作

出相应调整,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内容纳入教学目标与计划。

其次,要做好相关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教材很少,仅在201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所以,应当建立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在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以前,逐步有计划地加大现有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也是必要的。此外,由于之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少,一般都融合在语文、历史等课程内容之中,因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也很有必要,要探究适合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

第三,要做好相关师资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建设也亟待加强。高等学校可以借助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相关的师范专业适当培养从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同时,现有中小学的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的教师作为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培训,应当建立相关教育培训体制,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质量。作为学校,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加强自身的校

74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当然,学校教育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模范作用也不可或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德育,试想教授学生道德的教师德行不端,怎么可能教授好传统文化?所以,学校也应当重视教师的道德垂范作用。

第三,社会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在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时,社会也应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倡导,起到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比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有意识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类型的节目与活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各种媒体和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更是应该起到普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作用。

总之,我们应以《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明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规划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必定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传承,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1995年[3][4]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

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第22页

[5][6][7][1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6年

·治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8]管子:《管子第137页

[9]《尚书·五子之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107页

[10]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中华书

局,2007年,第110页

[11]吴光:《中国梦的思想解读与儒家的历史使

命》,《教育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第4页

[12]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

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2第10期,第83页

[14][1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六卷)》,河北人

民出版社,1996年,第425页,第253页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册)》,人民出版

社,1993年,第3页

[17]肖群忠:《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中国德

育》2014年第8期,第35页

[18]王因:《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

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3硕士学位论文,第53页

[1]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9]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

(校对:于轶婷)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75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与体系构建

TheMainContentandSystemConstructionabout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Education于春海

内容提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YuChunhaiYangHao

Abstract:Toperfecteducationabout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isagoodwaytosolvetheproblemofspiritlostofmodernsocietyandmoralanomie.ItisanecessarymeasuretoenhancetheculturalidentityoftheChinesen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multicultural.ItisapowersourcetopracticethesocialistcorevaluesandrealizethenationalrejuvenationoftheChinesedream.Themaincontentof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shouldincludeanunyieldingnationalspirit,cultivationone’sowncountry,moralpursuitofyearningforgood,andpersonalityofsaintinsideandking'soutside.Toconstructth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systemshouldbeincorporatedintothenationaleducationsystem,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family,schoolandsocialeducation,createagoodatmosphereoftheinheritanceoftraditionalculture.

Keywords: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socialistcorevalues,theeducationsystem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为推动大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该《纲要》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加强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必要环节。《纲要》的出台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然举措与强大支撑。那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67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化教育的必要性究竟是什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应该如何建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这里便针对这些问题,围绕《纲要》开展论述。

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所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即“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

直至近代,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讲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尊师爱生等,同时也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材料,主要学习儒家经典。近代以来,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反抗压迫、抵御侵略、救亡图存,反对封建主义,启发民众思想,宣传科学民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烈反传统主义者全面肯定西学,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但是近代以来诸多“泼脏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的做法所造成的文化断层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群体精神迷失。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塑造人的精神,将为学与做人、处事合为一体,求知的过程便是德行修养的过程。启蒙读物《三字经》,就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民间传说以及道德内容,这些内容融为一体,使读者在知晓天文地理知识、体味民间传说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还强调“君子不器”的教育,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不器”就是君子不能囿于学习一技之长,而应该志于“道”。儒家的道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即首先要志存高远,心怀天下,其次在为人处事上要有德行,并在内心保有仁德,在此基础上,才能熟练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可见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人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强调教育要先塑造人的精神,再学习六艺等具体的技艺。而今天,现代教育学科划分得越来越细,知识传授得越来越多,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而有精神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目标的提法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个提法虽然将德放在第一位,但是过于笼统,达到什么要求才叫有“德”,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最终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是较为笼统的提法,并且在这一提法中,看不出对人精神层面的要求。当今的教育,重知识学习,重技术训练,培养了一批批科技人才、技术人才,却培养不出人文大师,培养出了一批批文学史家,却难以造就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文学家。当今重“器”而轻“道”的教育,是导致学生精神与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就被教导要树立远大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是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很难深入人心,往往只是流于口号。封建时代的士人信仰儒家思想,以建立大同社会为己任。近现代的仁人志士信仰民主与科学,要打破旧秩序,建立新中国。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虽然历经了中国革命的洗礼与考验,但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而今天的教育中又缺乏实质的精神与理想教育,导致社会整体精神与信仰迷失,于是很多人都以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为唯一人生目标,形成重享乐、好攀比、拜金等不良社会风气。

68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道德失范。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并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之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学习《诗》,获得知识,修养品性。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是哪些内容呢?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中占主要部分的是儒家思想,而儒家强调的道德观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即所谓的“五常”,这是儒家提出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仁,即要有仁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义,即行事要公正合宜。礼,即行事要符合礼仪规范,礼是仁的外化。智,即要有是非之心,能明辨是非。信,即要诚实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讲究道德,修养品性,始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所在。《弟子规》中言:“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学文。”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提倡道德教育,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但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推行的是大而全的道德教育,言传多,身教少,并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传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则、道德价值被抛弃,新的道德体系没有传统道德的铺垫与基石,尚未建立起来,所以德育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精神迷失与道德失范的社会问题,只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全方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去加强学生人格塑造,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才能逐步驱邪扶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面对多元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

就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文化多元并存与同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的相互交织的两条主线。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才有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融合,才有隋唐时期的文化鼎盛与国家一体化;有辽金元少数民族文化入土中原的激荡与融

合,才为中华文化中增添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成分。“‘多元’与‘一体’犹如两条河,时显时隐,交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3]21世纪的今天,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传统的文化多元化也面临政治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与冲击。“欧洲航海的大发现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使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渐显现,并呈现出两股强劲的势头:一是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参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与扩充,二是以反西方或反现代化为标榜的民族主义的复活。”[4]在传统文化教育缺位的当今社会,面对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参照的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渗透与扩充,我们的应对明显不足。今天的青少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光棍节,却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鲜有人清楚清明节、春节的文化渊源。热衷于学习英语,却难以用汉语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交融中,传统文化教育缺位,导致了青少年痴迷现代化的西方文化,而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民主、创新等优秀文化,但是我们更需要在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保持自己的良好基础,学习先进文化的最新成就,以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必要而且可能的。”[5]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树立文化自觉。因为“民族是一个主体,吸收外来文化要为民族服务,使我们这个民族更加发达兴旺。但是不能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能完全跟着人家学,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6]“在文化演变过程中,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这样文化才能健康地发展。”[7]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69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个人提出的价值目标。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立足于时代发展,是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旗帜。任何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提出都不是毫无根基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便是如此,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深厚根基的。比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便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富强,是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管子》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8]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强大,才能抵御外敌。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9]的“民本”思想。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是人治社会,但是也讲求“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可见,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基本价值,其也是有文化根基的。文明是社会发展水平高、有文化的状态,古代中国创造了光辉的东方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国家的发展目标也应该继承古代文明传统,创造出新的现代文明。和谐,是从古至今向往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就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天人合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必然是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样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与继承。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并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个人、国家、民族的利益一体化。实际上,“‘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是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其中有16个字即‘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自于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其‘一以贯之’之道是儒学的‘仁爱’精神。而‘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与仁爱精神,正是习近平‘中国梦’论述的思想来源。”[11]

习近平同志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由此可见,不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都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文化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主要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2]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核心,完善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然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即中华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与理想人格等,而这些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这四点虽然不能完全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但笔者认为这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传统文化教育最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内容。

70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来自儒家哲学,来自儒家所提倡的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思想态度。孔子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重视刚毅,表现了积极有为的态度。”[13]这种积极有为的态度便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动力。自强不息出自《易经·象传·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天体(日月星辰)刚强劲健地运行,君子也应该像天体运行一样,刚毅有为,努力进取,永不停息。“《周易大传》中的‘刚健’、‘自强不息’的观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精神的集中表示,也就是古代文化发展的内在思想基础。”[14]这种自强、刚健有为的信念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历史文化向前发展。

就社会政治生活而言,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在对内反抗压迫,对外抵御侵略上。张岱年认为:“一,中国人民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对外来侵略不能容忍。”“二,中国人民对内有反抗暴政、反抗压迫的传统。”“这个优良文化传统,可以用《易传》中的四个字‘自强不息’来概括。”[15]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一次次地推翻暴政,建立新的政权,推动历史发展;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一次又一次抵御了外来侵略,保卫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

就对个人品格塑造和人生态度而言,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在坚守独立人格,不畏艰难、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上。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格,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并用自己不懈奋斗的一生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周游列国十四年,“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即使面对生命危险,也具有一种天命自觉的乐观精神:“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虽然自己的主张最终在其有生之年没有被统治者采纳,但

孔子晚年仍然致力于典籍整理和教育学生,以传播自己的思想。孟子主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面对困苦境地,这便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自强精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先辈创作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6]发扬“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局面,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与生动体现。

(二)“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彼黍离离,彼樱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从“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无不表达了古人对家园、国家的眷恋与情怀。就国家而言,家国情怀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就个人而言,家国情怀是自己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即要加强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熏陶与教育,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主要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与专制制度相结合,便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国以家为基础,家是国的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71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基本构成单位,治家便如治国,治国便如治家。《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治家是治国的前提,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君与臣、官与民之间的关系都和父与子的关系类似,所以传统封建社会中,家庭的伦理原则便同样适用于国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家国同构社会政治结构下的一些理论在现代社会或许并不适用,但是其强调对家庭、国家责任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值得挖掘与发扬。修身———培养良好品德、学习文化知识,其目的是为“齐家”,即把家庭治理好。而“齐家”是为治国,即为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家齐”而“国治”。“修齐治平”的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家庭发展、国家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一体化,在今天具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教育目标主要便是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树立“齐家”而“治国”的理想,这比空泛的强调要树立“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要现实和有效得多。从爱亲人、爱家庭做起,进而扩展到爱家乡,爱祖国。从培养家庭观念、乡土情怀做起,进而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这便是“修齐治平”家国情怀对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启示。

(三)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

崇德向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质。儒家经典《大学》开篇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首要目标,在于开发内心的“明德”,即发掘纯净的内心与道德精神,进而推己及人,去影响民众,让人们日新其德,并不断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是《大学》提出个

人修为的总目标,为了达到“三纲”的目标,《大学》提出了具体的修为方法,即“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修身,即培养良好的道德,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与基础。通过修养自身德行,并加以推广,进而实现天下大治的伦理政治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它的这种崇德特质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也具有了鲜明的德性主义特点,崇德向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17]

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主要来源于儒家,儒家的道德观非常丰富,总体看,主要包含“仁、义、礼、智、信”,这也就是有董仲舒提出的“五常”,即五种普遍的、恒常的道德。五常,是由孟子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发展而来的。四端,即由人天生的四种善性发展而来的四种道德,是儒家崇德向善特质的集中表现。在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传统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尤其要突出传统道德中“仁爱”、“义以为上”、“诚信”教育。

所谓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与人之间应相互亲爱、换位思考,它是孔子推崇的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内涵很广,“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人恭敬、宽容他人、信守承诺、发挥自己的才智、宽厚待人,能做到这些,就可谓仁人了。“仁爱”教育是缓解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有效之道。

儒家讲求“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义利的态度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担忧的应当是道义,而非物质享受。在儒家的道德观中,义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是超越个人狭隘利益而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的。当然,

72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义以为上”的义利观也并不否认个人的正当利益。“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身。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与利都是人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但是应当坚守“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原则,坚持“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

传统文化还看重诚信的价值。“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内心真诚,方能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无论是为人、交友,还是从政,都要求人讲究诚信。惟诚信,方能立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四)“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所谓“内圣外王”,即内里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崇高的德行,而能够发挥自己的德性与才干,施行“王道”,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内圣外王”是儒家将道德与政治相统一的一种理想人格。“内圣外王”这一人格追求在今天还有无现实意义是很多学者争论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在当代社会,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简要地说,“内圣外王”为我们树立了以德为先的人格理想,并将人格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有助于增强责任意识,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内圣”即要求修养自身品性,也就是《大学》讲的“明明德”,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来发掘与培养自身美好的德性,在修养过程中,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能够做到哪个阶段,就得看个人修养功夫达到哪个程度。德行修为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创造社会价值。这样一种由“内圣”加“外王”两个维度的统一,就将人格塑造、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一体化。无疑,这样一种人格修为过程于个人、国家、社会都是有

益的,有益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塑造“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是当代德育的必要补充,也应是德育的理想目标。我们知道,“现代德育目标的设置建立在全球化背景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工具理性观念之上,讲求实然层面的效率因素,因而更为注重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其次才是对其道德修为的培养。”[18]现代的德育讲求培养健全人格和身心健康,关注的是人性与道德的“实然”层面,更多关注的是权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容易弱化道德对个体生命的启迪作用。而以“内圣外王”为理想人格的德育讲求道德的“应然”层面,你生来就应该这样做,这是义务,虽然有些要求标榜过高,但却有助于培养人格与道德的崇高感,能够强化道德对个体生命的启迪作用。所以,在现代化的德育过程中,加入“内圣外王”人格理想教育,有助于在强调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培养的同时,把握受教育者的道德心理,完善道德人格。

三、多措并举,建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

与发展纲要》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育应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之后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都提到要加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似乎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传统文化教育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也应当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氛围。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立法和教育机关要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再是作为其他知识的有益补充。比如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落实到各级各相关科目的教学大纲中,针对不同年龄段选取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授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73

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

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便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小学生低年段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针对小学生高年段重点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重点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高中阶段则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大学阶段,则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

园文化建设,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生活,加强自身文化发展。

(二)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方面的作用,除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还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首先,家庭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系统。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首要的,也是最深远的。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庭教育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说“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更加注重身教,即以家庭成员的行为去影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德”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家庭成员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所以,在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塑造作用,系统地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注重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生活习惯和人生哲理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与行为处事中起到垂范作用,并将知礼、守礼、有礼、有德上升到家庭或家族文化的高度,使家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

其次,学校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系统。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承担知识传播的功能。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传播的知识是最系统的,通过学校教育,要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自觉地去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

同样,相关教学大纲也应当分学段作

出相应调整,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内容纳入教学目标与计划。

其次,要做好相关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教材很少,仅在201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所以,应当建立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在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以前,逐步有计划地加大现有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也是必要的。此外,由于之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少,一般都融合在语文、历史等课程内容之中,因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也很有必要,要探究适合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

第三,要做好相关师资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建设也亟待加强。高等学校可以借助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相关的师范专业适当培养从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同时,现有中小学的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的教师作为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培训,应当建立相关教育培训体制,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质量。作为学校,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加强自身的校

74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RESEARCHONCULTURALCONSTRUCTION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当然,学校教育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模范作用也不可或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德育,试想教授学生道德的教师德行不端,怎么可能教授好传统文化?所以,学校也应当重视教师的道德垂范作用。

第三,社会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在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时,社会也应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倡导,起到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比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有意识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类型的节目与活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各种媒体和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更是应该起到普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作用。

总之,我们应以《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明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规划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必定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传承,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1995年[3][4]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

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第22页

[5][6][7][1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6年

·治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8]管子:《管子第137页

[9]《尚书·五子之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107页

[10]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中华书

局,2007年,第110页

[11]吴光:《中国梦的思想解读与儒家的历史使

命》,《教育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第4页

[12]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

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2第10期,第83页

[14][15]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六卷)》,河北人

民出版社,1996年,第425页,第253页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册)》,人民出版

社,1993年,第3页

[17]肖群忠:《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中国德

育》2014年第8期,第35页

[18]王因:《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

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3硕士学位论文,第53页

[1]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9]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

(校对:于轶婷)

2014年第10期总第239期

全球视野

中国个性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SOCIALSCIENCES75


相关文章

  •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构建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构建 * 孙建青 周向军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1) [摘 要]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工作.一个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不会凭空产生,当代大学 ...查看


  • 国学走向何方:国家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探秘
  •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 重塑民族道德体系 张健向凤凰教育介绍到,自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通过行政力量把传统文化整体摒弃于教育体系之外,至2013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已过百年.普及传统 ...查看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_韩丹丹
  •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 韩丹丹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依托 ...查看


  • 中心组学习材料)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 ...查看


  • 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 ...查看


  • 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 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 ...查看


  • 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 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课 题 指 南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查看


  •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全文)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 ...查看


  • 论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
  • 论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 江 凌 2014年11月26日 新闻爱好者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 麦奎尔将公共广播电视媒体归纳出七个特征:服务的普遍性.内容的多样性.编辑的独立性.社会责任至上.高质独特的文化内容.公共财政.经营的非营利性.[1]其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