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的调查研究

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的调查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Good teacher”in the

viewpoint of the kindergarten children

目 录

一、 问题的提出 . ...................................................................................................................... 2

二、 文献综述 . .......................................................................................................................... 2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 2

1. 幼儿视角 . .............................................................................................................. 2

2. 优秀教师 . .............................................................................................................. 3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 3

1. 幼儿教师素质的现状 . .......................................................................................... 3

2. 家长视角下的好老师 . .......................................................................................... 4

3. 孩子眼中优秀幼儿教师特点 . .............................................................................. 5

4. 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 . .............................................................................. 6

文献综述总结: . .............................................................................................................. 7

三、 研究方法 . .......................................................................................................................... 8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 .............................................................................................................. 9

1. 幼儿喜欢的教师外貌特征分析 . .................................................................................. 9

2. 幼儿喜欢的教师语言特征分析 . ................................................................................ 10

3. 幼儿喜欢的教师支持行为特征分析 . ........................................................................ 11

4. 幼儿喜欢的教师师幼互动特征分析 . ........................................................................ 12

五、 反思与建议 . .................................................................................................................... 12

关键词:幼儿视角,好老师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Problem introduction

2014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主席到访北师大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提出“四有”好教师标准——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鲜少有研究论及幼儿对“好老师”的理解,可能忽略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因此本研究力从幼儿角度出发,对幼儿心中的好老师的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 本研究有助于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心理以及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素养和完善职业形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

On the eve of Teacher's Day in 2014, chairman Xi Jinping published a lecture called "being a teacher who is satisfied by the Party and people "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put forward “four standards of being a good teacher”——being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ideal and faith, moral sentiment, solid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heart of love, which raised a wide concern in social. The points of most existing research 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ults, only few of them are talking abou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ood teachers”. This situation may ignore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So this research will be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and inve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teacher in children’s mind.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pre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and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image,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and to stren gthen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二、 文献综述 The literature review

(一) 核心概念界定 The definition of core concepts

1. 幼儿视角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什么是幼儿视角呢?首先,我们都知道,幼儿指的是年幼的儿童,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一般指一足岁到六﹑七足岁的小孩儿。不过介于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里的儿童,因此我们的研究把幼儿的年龄范围缩小到3-6岁。视角,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①视角

是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 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②除此以外,视角还具有看问题角度、观点的延伸含义。这两种释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教育学领域我们要研究的视角属于第二种含义,即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那么幼儿视角我们可以定义为3-6岁儿童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

2. 优秀教师 Prominent teacher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优秀”一词给出了以下的解释:(成绩、品行等) 出色,非常好。那么优秀教师该如何理解呢?根据解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优秀教师是在教师职业领域非常出色和杰出的部分教师,他们成绩斐然,品行端正,是广大教师的模范和榜样。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我们谈到的“优秀教师”是广大社会上成年人所肯定和赞同的教师群体,但幼儿和成年人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幼儿眼中的好老师不一定就是我们口中的优秀教师,这也是我们这回要研究的问题,幼儿眼中的好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 相关文献综述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1. 幼儿教师素质的现状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quality

(1) 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分析

The analysis of preschool teachers’overall quality

当下,幼儿教师的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例如科研素养较差、教学资源开发运用能力差、职业认同度低等。宋丽光在2015年参花杂志上对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她在文中提出幼儿教师素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技能和职业认同度这几个方面。1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不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对幼教发展的前景不抱乐观态度。2张晓辉在2007年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教育科研意识有待进提高、教育科研知识比较缺乏和教育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等方面。3

(2)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素质现状的差异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veloped region and undeveloped reg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quality status

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较好。郑庆文和冯丽娜在2010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宁波市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基础较扎实。多数幼儿教师对专业素质的认识由传统“万金油型”转向“智慧型”教师。4而李振峰在2014年对鲁北地区滨州市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幼儿教师总体学历水平偏低,青年人当中高学历者居多,但流动性大,不稳定,事业心不强,难以支撑农村的幼教事业,而且教学方法陈旧,这也决定了农村幼儿教育质量难以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提高。5

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较好,大多数教师具备与幼儿沟通的意识,能够与家长进行合作,而农村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够、师幼关系欠融洽。近80%的老师很少与家长沟通,这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很不利。大部分教师不喜欢与小朋友交心,不太关心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6

由此可见我国幼儿教师素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素养较差、职业认同感低、地区间教师素质差异大等方面。对幼儿影响更大的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2. 家长视角下的好老师

Parents ’ perspective of a good teacher

戚瑞丰在2002年做了一项关于家长眼中的好老师的研究,用访谈法,通过方便型抽样和随机抽样选取了三位母亲作为访谈对象。研究发现家长在外在形象方面强调幼儿教师要整洁大方,举止得体,对幼儿要亲切,教师的打扮应给孩子们一种可亲的感觉;在人格特征方面,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要主动去问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求知欲;在知识学历方面,幼儿教师只要对工作岗位适应,能懂一些儿童的心理,懂得因材施教就行7。

赵菲(2011年)以幼儿园家长为研究对象,使用了访谈法,做了一项关于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观念水平要低于教师或者研究者,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具备什么能力才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一岗位”的水平。从知识观来看,家长还是最重视幼儿的学习,即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从幼儿的能力培养来看,家长强调对幼儿智力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8。

张帆在2004年做了一项关于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调查与思考,采用了调查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道德方面,教师应有爱心、有耐心;在教师对待幼儿的道德方面,教师应关心孩子,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发展幼儿的能力方面,教师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方面,教师应和蔼可亲。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完善智能结构,使自己成为有爱心、有能力、有创造力、有责任心和有勇气的人9。

因此,家长视角下好的幼儿教师应有良好的仪表;要关爱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幼儿为中心;有爱心、耐心、细心、童心;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很好地反应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帮助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

3. 孩子眼中优秀幼儿教师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eyes of children

李晓芳在2011年选取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在每个幼儿园大中小各选一个班级,并随机抽取八名幼儿(男女各四名),以这191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访谈法、观察法为主,测验法、文献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幼儿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进行了研究,从外在来看,教师需要会用配饰并多穿暖色;言语上温柔亲切、清晰明了;动作上与幼儿亲密接触、幽默可爱。从内在特征来看,教师需要在有童心的同时细心、耐心、宽容;掌握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关心爱护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10

无独有偶,宋昆以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为对象,随机抽样,采用了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漂亮的外表、严慈相济的性格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幼儿教师受欢迎的几大特点。11 除此之外,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理想教师形象的心理需求存在差异。在李晓芳的研究中,小班幼儿对教师的漂亮外形、亲切态度最为关注;中班幼儿更希望教师给予他们自由和充分的游戏时间,且在语言表达上生动清晰;大班幼儿则需要教师以理服人、奖惩有度、公平公正12。

以及,戴莉在2005年以北京市某幼儿园里大中小班共191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喜欢怎样的老师进行了研究。针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情况,

本次研究采取了看图说话与谈话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幼儿喜爱面带笑容的老师,并易受外表即形式内容的影响;中班幼儿也喜欢漂亮的教师,却对漂亮有不同的定义,并开始对教师的内在素质进行关注,例如教师的良好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以及是否公平对待每位幼儿;大班幼儿对教师内在素质的关注比重班幼儿要更多13。

由此观之,得体的外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教育态度及教育行为是幼儿受欢迎教师的主要特点。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不同方面的需求程度也不同,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幼儿会愈发注意幼儿教师的内在素质。

4. 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young children

宋坤在2013年N 园和Y 园两所幼儿园中的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了观察法、个别和集中访谈法。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包括外貌、性格、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等四个方面:1. 漂亮的外表2. 严慈相济的性格3. 职业道德——热爱孩子4.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因为幼儿在学龄前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等特点,因此首先关注的就是教师的外表;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怀的程度也会影响幼儿对于教师的评判。14

杨翠在2010年4月以重庆市幼儿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全面客观地呈现幼儿眼中好老师的素质特点。结果表明:1、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根本动力是热爱教育、热爱幼儿、勤于思考、善于学习。2、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根本保证是性格活泼开朗、意志坚忍不拔、情绪积极稳定。

3、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核心要素是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往能力。4、良好的仪表美是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中,教师的外貌占着不小的比例: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在学龄前阶段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等特点,而且4~6岁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因此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标准是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之一。此外,幼儿还会通过自身直观的感受如“老师关不关心我、老师喜不喜欢我、老师能不能教我学本领”来评判一个幼儿园教师的

好坏,就这一点而言,幼儿的主观判断与感受是致使对幼儿教师看法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即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幼儿自身的审美观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以上两份文献所做的调查研究十分严谨,得出的结论也很有参考价值,对于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归纳。15

文献综述总结:

综观以上文献资料对幼儿视角、家长视角以及现如今教师整体素质情况的阐述,我们会发现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一些确定的因素例如教师的素质以及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幼儿的情绪体验以及幼儿自身的直观感受等。因此分析一个幼儿对其教师的评价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境,而非一成不变地通过幼儿的认知水平或教师的专业素养来分析。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或期望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家长评价教师时总是从孩子的发展情况来看教师,且最重视的是知识方面。同时对教师的期望虽然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但是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认为教师应当是良好的塑造者而非幼儿发展的引导者。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素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逻辑起点,着眼于具体教学工作中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幼儿以及教师,试图客观地呈现出影响幼儿对教师的评价的因素。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为力图通过对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研究,结合不同视角下优秀教师标准的异同,总结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的标准,分析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从而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以达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具体研究内容为: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特征的研究。

1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的形象特征

2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语言特征

3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的师幼互动特征

4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支持行为特征Research Objectives:

Our research strives to provide some pointed reference to kindergarteners so that they can improve their own qualification and raise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ompetence. It is abou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a good teac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chool-age children. We summarize the standards of a good teac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chool-age children and analyze the element which may cause the changing of these children viewing their teachers to accomplish our purpose.

Research contents:

The research of good kindergarteners’ features in the eyes of preschool-age children.

1、 Good kindergarteners’ image characteristic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2、 Good kindergarteners’ language feature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3、 G ood kindergarteners’ way of interaction with kid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4、 Good kindergarteners’ feature of supportive behavior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三、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我们以见习所在班级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首先随机选取部分幼儿采用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但经过实践发现,部分不适合作为访谈对象,例如有的幼儿过于活泼难以控制访谈的方向,有的幼儿过于内向难以进行有效沟通,还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经过一定实践和尝试后,我们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性格较为外向的幼儿进行访谈。访谈的幼儿小班有,中班有15人,大班有16人,第一二天访谈的幼儿,我们会在最后两天对他们进行二次访谈,来研究幼儿的回答是否会发生改变,增加此次访谈的严谨性。

访谈者由“介绍班中的老师”打开话题,帮助幼儿梳理对老师的看法和认识,接着询问“最喜欢的老师是谁”或“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等问题,从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特征。当遇到幼儿无法说出好老师的特征的时候,则要求幼儿举例说明喜欢老师原因,然后由访谈者进行总结归因,再与幼儿确认。如果幼儿还是无法说出,则由访谈者创设几种情景,让幼儿判断是否喜欢该情境中的教师形象或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后由访谈者对幼儿所说的好老师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通过询问幼儿“如果别的老师也具备这些特征,是否也会喜欢她?”或“该老师不具备这些特征后,是否还会喜欢她?”等问题,再次确认幼儿眼中好老师所具备的的特征。

访谈从老师的形象特征、语言特征、师幼互动特征以及支持行为特征等方面入手提问幼儿并细化各个方面,例如在老师的形象特征中,可以细化为教师的发型,穿衣风格、配饰、外貌等方面;语言特征可细化为声音的大小、说话的语气等方面;师幼互动可细化为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反应等。例如问题“‘你认为老师好看具体体现在哪里?’‘你喜欢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在喜欢的老师对着你严肃地讲道理或者批评你的时候,你会讨厌他吗?这件事过后,你会不会有点不喜欢他?’”。

在访谈行进中采用录音或笔录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由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及分析。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幼儿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第一次进入幼儿园进行调查之前,研究小组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访谈提纲。在制定访谈提纲时,为了尽量避免我们的预设过多以至于干扰幼儿的思路,我们问了三个开放式的问题:班级里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具体事件)?除了我们班上的老师,你有喜欢其他班级的老师吗?喜欢她什么呢?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回答很简单,有的幼儿则讲了很多跟老师在一起的有趣经历。有很多幼儿提到“我喜欢眼睛大大的的老师”,也有的孩子讲到“我喜欢皮肤白白的老师”;有很多孩子说“喜欢能够教我们很多本领的老师”“喜欢老师经常对我们笑,不生气„„”“喜欢老师头发长一点的,衣服很时髦的”;“喜欢关心我,能和我一起做游戏的老师”„„

在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整理后,我们根在相隔两周后对相关幼儿再次作了访谈记录,结果发现幼儿的回答与第一次访谈答案基本吻合,没有太大变化。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可以发现,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包括外貌、语言特征、支持行为、师幼互动四个方面内容

1. 幼儿喜欢的教师外貌特征分析

“班级里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被问到此问题的儿童中有32名幼儿表示喜欢某位老师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好看。

虽然幼儿都说喜欢好看的老师,然而他们对于好看的定义各不相同。“你为什么觉得她好看?”在回答此问题时,14位幼儿提到喜欢长头发的老师。(G

代表女孩,序号随机分配。下同)

G2:“漂亮的,穿的好看的 长头发的”

G5:“扎了小辫子,穿连裤袜。”

G10:“擦口红,穿裙子,头发长长的。”

G12:“长得白白的,没有痘痘”

发型是幼儿在外貌中最关注的一个部分。从发型上看,提到长头发的老师最多,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老师有很长的头发。”也有的幼儿提到喜欢老师扎辫子、卷头发、把头发盘起来、蘑菇头等;从穿着上看,绝大多数小朋友最喜欢老师的穿着是穿裙子,有7位小朋友提到喜欢老师穿裙子:“穿公主裙”“穿裙子带丝袜”等,有4位女孩儿都提到了喜欢老师穿粉色的衣服;从声音上看小朋友喜欢老师讲话温柔的,说话声音不大不小,很好听。不喜欢老师声音很大地批评小朋友。另外,也有的小朋友提到喜欢老师身材苗条的,喜欢老师化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幼儿对教师外貌的强烈关注虽让研究者有些惊讶,但是却在情理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有人常说:孩子喜欢漂亮的阿姨。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来看,大班幼儿在学龄前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等特点。孩子所说所想的即是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他们首先看到并关注的就是教师的外表,因为同性格和道德等相比,外表是显在具体的,可以直观感知到的。另外,每个孩子都喜爱美的事物和人,而漂亮的外表当然是美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2. 幼儿喜欢的教师语言特征分析

在访谈者有提出“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题之后,除了幼儿对于教师外表的描述,我们还收集到有关涉及到教师语言特征方面的答案。在我们访谈的约70名幼儿中,有25名幼儿提到喜欢说话温柔、声音轻轻的老师。根据这样的回复,访谈者及时地进一步深入挖掘幼儿的想法,如“如果你犯了错误,老师说了你,你还会觉得老师很温柔吗?”“老师冲你发火了,你还会喜欢她吗?”

以下我们整理了两名名幼儿的回答:(编码为随机)

C1:摇头,访谈者追问,那你觉得老师怎样做才温柔?我希望老师说“我希望你知错就改”,这说明幼儿对于教师说话温柔的语言特征的要求较高,更加喜欢有说话技巧的教师,不仅仅在平时要保持温柔的态度,即使在幼儿犯了错之后,也不是一味地发脾气,而是采用有技巧的表达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2:温柔的,只要老师不骂我。访谈者追问,那骂你还喜欢吗?幼儿回答,骂不骂我都喜欢。虽然这位幼儿在表达上面前后存在矛盾,但是还是表明幼儿还是喜欢温柔的、不骂孩子的教师。

对于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是否喜欢教师发火问题,受访的幼儿给出了丰富的答案。一种是表现出对这个问题的沉默不语或者转移话题;一种是表示自己还是很喜欢的,并且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只要教师说的是正确的,自己犯了错误就是需要改正的;还有一种则会偷偷地向访谈者表示不喜欢教师对自己发火。

因此,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幼儿对于教师的语言特征的看法基本如同我们访谈前预想的那样,多数幼儿喜欢说话温柔的、在幼儿犯错之后能够具备适当的谈话技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幼儿的教师。

3. 幼儿喜欢的教师支持行为特征分析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老师对幼儿的支持行为也能决定幼儿是否喜欢这个老师。就像例子中写的那样,“给我们看动画片”,“关心我最好能和我一起研究我喜欢的感兴趣的事”,以及“不会冤枉人(即使有小朋友犯了错,她会了解清楚再说)”等,其实都是教师的支持行为。教师能够发现幼儿的兴趣并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愿意满足幼儿的兴趣点,能够在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仍旧冷静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支持行为与幼儿自我效能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父母与老师等幼儿比较信赖的人对幼儿的鼓励支持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良好的支持行为直接会引发幼儿产生自我效能感。当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满足的时候,除了幼儿身心发生一系列反应之外,还直接表现为幼儿对鼓励者的积极的身心反馈,即幼儿喜欢对幼儿有着良好的支持行为的老师(不论父母支持行为做得是否较好,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父母)。在研究过程中访谈者还发现一例较为特殊的例子。访谈者问幼儿最喜欢哪个老师,幼儿答,“我最喜欢沈老师,因为我总是帮沈老师捶背。”这个回答看似奇怪,其实也是教师的支持行为使幼儿产生了自我效能感。幼儿在给教师捶背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能力很大,很被人需要,因此产生自我效能感。在捶背结束之后教师会对幼儿说“谢谢,你真棒!”等支持幼儿的话,让幼儿对自身有了更大的肯定,也让幼儿更喜欢这个给他鼓励的老师。

4. 幼儿喜欢的教师师幼互动特征分析

在对幼儿进行的访谈中,向幼儿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有25%的幼儿提到了喜欢教师是因为教师平时与其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

以下整理了几名具有代表性的幼儿的回答:

C1:不会冤枉人,即使有小朋友犯了错,她会了解清楚再说;

C2:经常对我笑,不生气的老师;

C3:很亲切关心我愿意倾听我参与幼儿的游戏”

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喜欢的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问及幼儿不喜欢的老师的做法时,得到的幼儿回答有“被罚站;被老师威胁关小黑屋;老师威胁说带他去别的班级”等,可以看出这类教师平时对幼儿的行为采取了比较消极的反馈,对幼儿采取了比较武断的、不适宜的惩罚。

访谈者进一步追问幼儿“是否会因为教师批评你而不喜欢她?”时,多数幼儿表示犯错时,教师说道理后予以批评,不会因此不喜欢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教师给予其合理批评时,幼儿能从自身找原因,理解是因为自己的犯错误教师才批评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幼儿不是因为教师批评才不喜欢教师,而是因为教师在师幼互动采取了消极的反应。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儿童游戏,尊重儿童游戏意愿,灵活把握时机给予指导时,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商量规则,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像幼儿一样尽情游戏的教师更能得到他们的喜爱。16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更依赖于朝夕相处的老师。老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到幼儿。由此可以说幼儿是敏感的,是脆弱的,她会因老师看完自己的画没有赞扬而苦恼一天,更会因老师漫不经心的敷衍而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个孩子,并对孩子给予不同程度的理解、宽容。当某个捣蛋鬼天天做着恶作剧,令你心烦的时候,其实是这个捣蛋鬼正在表示需要你的理解和关注。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制止,那个捣蛋鬼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他自身本来的个性就会因此变质。如果教师选择与他交流,耐心疏导,给予宽容,幼儿的个性会因此得到积极的引导17

五、 反思与建议

依据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幼儿喜爱的教师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幼儿比较关注教师的外貌特征,他们比较喜欢具有良好外貌形象的教师;其次幼儿喜爱言语温和,并掌握一定交流技巧的教师;再者,经常鼓励幼儿、给予幼儿足够支持的教师也深受幼儿的喜爱;最后,幼儿看重交往因素,幼儿喜欢的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常常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针对幼儿喜爱的教师的特征,我们为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提出了几点可以借鉴的建议。

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打扮应大方漂亮,给幼儿美的熏陶

由于教师的外貌是吸引幼儿的一个外在条件,所以在挑选幼儿教师时,应注意选择外貌端庄的人。由于幼儿对教师的衣着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可以适当地美化自己,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现在很多幼儿园要求教师统一着装,不能留长发,不能穿裙子,虽然这样开展活动方便,但确实太单调了。幼儿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幼儿教师可以穿一些颜色较鲜艳、搭配恰当的衣服,如夏天可以穿裙裤,头发可留一点。只要每位教师的打扮适合她的个性特点,又不影响活动,对穿着就没有必要统一要求。

2. 在选择幼儿教师时有必要对幼儿教师的气质性格进行测试考查

幼儿喜欢老师面带笑容,对他们和蔼可亲,因此在挑选幼儿教师时要注意其气质性格,我们不能仅从知识能力这个方面来选择幼儿教师。对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的特质是:关爱他人,耐心细致,敬业爱业,认真执着,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热情、乐群,悦纳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信赖他人,务实、肯干。所以在选择幼儿教师时,有必要进行性格测验,因为适合幼儿教师的良好性格,如耐心、温和、不急躁、稳重大方、活泼等心理特征,不是在幼儿教师培训的两三年时间内就可形成的,这些品质跟个人气质和长期的教育环境有关。

3. 教师要把爱心渗透在每天的教育过程中

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是否受幼儿欢迎的决定性因素,正如一位幼儿所回答的那样:“长得好看的老师不一定心好。”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从心里喜欢幼儿、热爱幼儿,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出发组织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成为幼儿的好朋友。也许教师觉得是否受幼儿欢迎无所谓,只要自己工作轻松就行了。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源,因此教师应该以

良好的心态进入幼儿园,常面带微笑,说话和蔼可亲,能与幼儿近距离接触,如常与幼儿聊天,抚摸幼儿,用温柔的眼光看着幼儿说话等,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让幼儿感到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很愉快、很高兴。幼儿经常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就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由于控制能力较差,幼儿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规”的行为,如争抢玩具,上课说话,弄坏玩具等。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这些行为,不能因幼儿一犯错误就冒火、训斥,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儿不喜欢教师这样对待他们。幼儿年龄虽然小,可他们也有自尊心,对自己的缺点,他们希望老师“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的老师”。但我们的教师是否从幼儿的角度考虑过他们的心理需要呢 ? 应怎样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呢 ? 笔者建议教师多使用肢体语言,因为这种无声的语言既可以制止幼儿的违规行为,又可照顾幼儿的自尊心。如在幼儿抢别人玩具时,教师可以立即走到这位幼儿的身边,用威严的眼睛盯着他,这比大声地叫嚷“ xx ,你在干吗”效果要好多了。如果教师能经常用这样的肢体语言与幼儿交流,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宜、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逐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其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促使幼儿发出更多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4. 教师要爱每一位幼儿

教师喜欢那些“听话”“乖”的幼儿,而经常批评那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幼儿,这种偏爱行为能直接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形成,从而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因为幼儿知识经验有限,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不高,会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当作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所以心理学家安南耶认为,儿童评价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最初是教育者评价的直接表现。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幼儿会表现得较自信,对自己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指责、被老师忽略的幼儿则有自卑倾向,对自己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要给予那些“不乖”或“默默无闻”的幼儿以表扬和鼓励,使每位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别人和周围事物形成积极的态度。

5. 教师应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做幼儿的好朋友

国外游戏训练方案的研究表明,成人对游戏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

平。当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儿童游戏,尊重儿童游戏意愿,灵活把握时机给予指导时,就能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商量规则,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像幼儿一样尽情地游戏,就更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1宋丽光. 《幼儿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参花(下).[J].2015.03

2李振峰. 《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以鲁北地区滨州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J]. 2014

3张晓辉. 《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7 4郑庆文;冯丽娜. 《沿海发达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J].教师教育 .2010 5李振峰. 《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以鲁北地区滨州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J]. 2014

6李振峰. 《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以鲁北地区滨州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J]. 2014

7戚瑞丰,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一次质的研究方法应用的尝试, 《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赵菲. 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张帆. “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调查与思考. 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年z6期. 10李晓芳《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6月

11宋坤《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研究》[J]早期教育.2013

12李晓芳《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6月

13戴莉《幼儿眼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研究》[J】学前儿童教育.2005

14宋坤. 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研究. 早期教育*科教研2013.1

15杨翠. 幼儿眼中的“好老师”——幼儿视角的教师素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6刘淑美张璐琳,幼儿喜欢的教师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课程,2007(8)

17韩沛沛,新型师幼关系对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6(04)

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的调查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Good teacher”in the

viewpoint of the kindergarten children

目 录

一、 问题的提出 . ...................................................................................................................... 2

二、 文献综述 . .......................................................................................................................... 2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 2

1. 幼儿视角 . .............................................................................................................. 2

2. 优秀教师 . .............................................................................................................. 3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 3

1. 幼儿教师素质的现状 . .......................................................................................... 3

2. 家长视角下的好老师 . .......................................................................................... 4

3. 孩子眼中优秀幼儿教师特点 . .............................................................................. 5

4. 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 . .............................................................................. 6

文献综述总结: . .............................................................................................................. 7

三、 研究方法 . .......................................................................................................................... 8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 .............................................................................................................. 9

1. 幼儿喜欢的教师外貌特征分析 . .................................................................................. 9

2. 幼儿喜欢的教师语言特征分析 . ................................................................................ 10

3. 幼儿喜欢的教师支持行为特征分析 . ........................................................................ 11

4. 幼儿喜欢的教师师幼互动特征分析 . ........................................................................ 12

五、 反思与建议 . .................................................................................................................... 12

关键词:幼儿视角,好老师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Problem introduction

2014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主席到访北师大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提出“四有”好教师标准——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鲜少有研究论及幼儿对“好老师”的理解,可能忽略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因此本研究力从幼儿角度出发,对幼儿心中的好老师的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 本研究有助于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心理以及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素养和完善职业形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

On the eve of Teacher's Day in 2014, chairman Xi Jinping published a lecture called "being a teacher who is satisfied by the Party and people "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put forward “four standards of being a good teacher”——being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ideal and faith, moral sentiment, solid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heart of love, which raised a wide concern in social. The points of most existing research 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ults, only few of them are talking abou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ood teachers”. This situation may ignore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So this research will be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and inve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teacher in children’s mind.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pre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and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image,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and to stren gthen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二、 文献综述 The literature review

(一) 核心概念界定 The definition of core concepts

1. 幼儿视角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什么是幼儿视角呢?首先,我们都知道,幼儿指的是年幼的儿童,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一般指一足岁到六﹑七足岁的小孩儿。不过介于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里的儿童,因此我们的研究把幼儿的年龄范围缩小到3-6岁。视角,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①视角

是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 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②除此以外,视角还具有看问题角度、观点的延伸含义。这两种释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教育学领域我们要研究的视角属于第二种含义,即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那么幼儿视角我们可以定义为3-6岁儿童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

2. 优秀教师 Prominent teacher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优秀”一词给出了以下的解释:(成绩、品行等) 出色,非常好。那么优秀教师该如何理解呢?根据解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优秀教师是在教师职业领域非常出色和杰出的部分教师,他们成绩斐然,品行端正,是广大教师的模范和榜样。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我们谈到的“优秀教师”是广大社会上成年人所肯定和赞同的教师群体,但幼儿和成年人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幼儿眼中的好老师不一定就是我们口中的优秀教师,这也是我们这回要研究的问题,幼儿眼中的好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 相关文献综述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1. 幼儿教师素质的现状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quality

(1) 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分析

The analysis of preschool teachers’overall quality

当下,幼儿教师的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例如科研素养较差、教学资源开发运用能力差、职业认同度低等。宋丽光在2015年参花杂志上对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她在文中提出幼儿教师素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技能和职业认同度这几个方面。1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不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对幼教发展的前景不抱乐观态度。2张晓辉在2007年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教育科研意识有待进提高、教育科研知识比较缺乏和教育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等方面。3

(2)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素质现状的差异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veloped region and undeveloped reg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quality status

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较好。郑庆文和冯丽娜在2010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宁波市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基础较扎实。多数幼儿教师对专业素质的认识由传统“万金油型”转向“智慧型”教师。4而李振峰在2014年对鲁北地区滨州市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幼儿教师总体学历水平偏低,青年人当中高学历者居多,但流动性大,不稳定,事业心不强,难以支撑农村的幼教事业,而且教学方法陈旧,这也决定了农村幼儿教育质量难以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提高。5

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较好,大多数教师具备与幼儿沟通的意识,能够与家长进行合作,而农村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够、师幼关系欠融洽。近80%的老师很少与家长沟通,这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很不利。大部分教师不喜欢与小朋友交心,不太关心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6

由此可见我国幼儿教师素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素养较差、职业认同感低、地区间教师素质差异大等方面。对幼儿影响更大的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2. 家长视角下的好老师

Parents ’ perspective of a good teacher

戚瑞丰在2002年做了一项关于家长眼中的好老师的研究,用访谈法,通过方便型抽样和随机抽样选取了三位母亲作为访谈对象。研究发现家长在外在形象方面强调幼儿教师要整洁大方,举止得体,对幼儿要亲切,教师的打扮应给孩子们一种可亲的感觉;在人格特征方面,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要主动去问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求知欲;在知识学历方面,幼儿教师只要对工作岗位适应,能懂一些儿童的心理,懂得因材施教就行7。

赵菲(2011年)以幼儿园家长为研究对象,使用了访谈法,做了一项关于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观念水平要低于教师或者研究者,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具备什么能力才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一岗位”的水平。从知识观来看,家长还是最重视幼儿的学习,即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从幼儿的能力培养来看,家长强调对幼儿智力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8。

张帆在2004年做了一项关于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调查与思考,采用了调查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道德方面,教师应有爱心、有耐心;在教师对待幼儿的道德方面,教师应关心孩子,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发展幼儿的能力方面,教师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方面,教师应和蔼可亲。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完善智能结构,使自己成为有爱心、有能力、有创造力、有责任心和有勇气的人9。

因此,家长视角下好的幼儿教师应有良好的仪表;要关爱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幼儿为中心;有爱心、耐心、细心、童心;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很好地反应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帮助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

3. 孩子眼中优秀幼儿教师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eyes of children

李晓芳在2011年选取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在每个幼儿园大中小各选一个班级,并随机抽取八名幼儿(男女各四名),以这191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访谈法、观察法为主,测验法、文献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幼儿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进行了研究,从外在来看,教师需要会用配饰并多穿暖色;言语上温柔亲切、清晰明了;动作上与幼儿亲密接触、幽默可爱。从内在特征来看,教师需要在有童心的同时细心、耐心、宽容;掌握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关心爱护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10

无独有偶,宋昆以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为对象,随机抽样,采用了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漂亮的外表、严慈相济的性格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幼儿教师受欢迎的几大特点。11 除此之外,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理想教师形象的心理需求存在差异。在李晓芳的研究中,小班幼儿对教师的漂亮外形、亲切态度最为关注;中班幼儿更希望教师给予他们自由和充分的游戏时间,且在语言表达上生动清晰;大班幼儿则需要教师以理服人、奖惩有度、公平公正12。

以及,戴莉在2005年以北京市某幼儿园里大中小班共191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喜欢怎样的老师进行了研究。针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情况,

本次研究采取了看图说话与谈话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幼儿喜爱面带笑容的老师,并易受外表即形式内容的影响;中班幼儿也喜欢漂亮的教师,却对漂亮有不同的定义,并开始对教师的内在素质进行关注,例如教师的良好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以及是否公平对待每位幼儿;大班幼儿对教师内在素质的关注比重班幼儿要更多13。

由此观之,得体的外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教育态度及教育行为是幼儿受欢迎教师的主要特点。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不同方面的需求程度也不同,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幼儿会愈发注意幼儿教师的内在素质。

4. 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young children

宋坤在2013年N 园和Y 园两所幼儿园中的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了观察法、个别和集中访谈法。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包括外貌、性格、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等四个方面:1. 漂亮的外表2. 严慈相济的性格3. 职业道德——热爱孩子4.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因为幼儿在学龄前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等特点,因此首先关注的就是教师的外表;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怀的程度也会影响幼儿对于教师的评判。14

杨翠在2010年4月以重庆市幼儿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全面客观地呈现幼儿眼中好老师的素质特点。结果表明:1、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根本动力是热爱教育、热爱幼儿、勤于思考、善于学习。2、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根本保证是性格活泼开朗、意志坚忍不拔、情绪积极稳定。

3、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核心要素是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往能力。4、良好的仪表美是成为幼儿园好老师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中,教师的外貌占着不小的比例: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在学龄前阶段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等特点,而且4~6岁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因此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标准是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之一。此外,幼儿还会通过自身直观的感受如“老师关不关心我、老师喜不喜欢我、老师能不能教我学本领”来评判一个幼儿园教师的

好坏,就这一点而言,幼儿的主观判断与感受是致使对幼儿教师看法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即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幼儿自身的审美观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以上两份文献所做的调查研究十分严谨,得出的结论也很有参考价值,对于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归纳。15

文献综述总结:

综观以上文献资料对幼儿视角、家长视角以及现如今教师整体素质情况的阐述,我们会发现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一些确定的因素例如教师的素质以及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幼儿的情绪体验以及幼儿自身的直观感受等。因此分析一个幼儿对其教师的评价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境,而非一成不变地通过幼儿的认知水平或教师的专业素养来分析。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或期望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家长评价教师时总是从孩子的发展情况来看教师,且最重视的是知识方面。同时对教师的期望虽然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但是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认为教师应当是良好的塑造者而非幼儿发展的引导者。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素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逻辑起点,着眼于具体教学工作中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幼儿以及教师,试图客观地呈现出影响幼儿对教师的评价的因素。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为力图通过对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研究,结合不同视角下优秀教师标准的异同,总结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的标准,分析影响幼儿对教师看法的因素,从而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以达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具体研究内容为: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特征的研究。

1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的形象特征

2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语言特征

3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的师幼互动特征

4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支持行为特征Research Objectives:

Our research strives to provide some pointed reference to kindergarteners so that they can improve their own qualification and raise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ompetence. It is abou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a good teac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chool-age children. We summarize the standards of a good teac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chool-age children and analyze the element which may cause the changing of these children viewing their teachers to accomplish our purpose.

Research contents:

The research of good kindergarteners’ features in the eyes of preschool-age children.

1、 Good kindergarteners’ image characteristic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2、 Good kindergarteners’ language feature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3、 G ood kindergarteners’ way of interaction with kid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4、 Good kindergarteners’ feature of supportive behavior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s eyes.

三、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我们以见习所在班级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首先随机选取部分幼儿采用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但经过实践发现,部分不适合作为访谈对象,例如有的幼儿过于活泼难以控制访谈的方向,有的幼儿过于内向难以进行有效沟通,还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经过一定实践和尝试后,我们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性格较为外向的幼儿进行访谈。访谈的幼儿小班有,中班有15人,大班有16人,第一二天访谈的幼儿,我们会在最后两天对他们进行二次访谈,来研究幼儿的回答是否会发生改变,增加此次访谈的严谨性。

访谈者由“介绍班中的老师”打开话题,帮助幼儿梳理对老师的看法和认识,接着询问“最喜欢的老师是谁”或“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等问题,从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特征。当遇到幼儿无法说出好老师的特征的时候,则要求幼儿举例说明喜欢老师原因,然后由访谈者进行总结归因,再与幼儿确认。如果幼儿还是无法说出,则由访谈者创设几种情景,让幼儿判断是否喜欢该情境中的教师形象或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后由访谈者对幼儿所说的好老师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通过询问幼儿“如果别的老师也具备这些特征,是否也会喜欢她?”或“该老师不具备这些特征后,是否还会喜欢她?”等问题,再次确认幼儿眼中好老师所具备的的特征。

访谈从老师的形象特征、语言特征、师幼互动特征以及支持行为特征等方面入手提问幼儿并细化各个方面,例如在老师的形象特征中,可以细化为教师的发型,穿衣风格、配饰、外貌等方面;语言特征可细化为声音的大小、说话的语气等方面;师幼互动可细化为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反应等。例如问题“‘你认为老师好看具体体现在哪里?’‘你喜欢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在喜欢的老师对着你严肃地讲道理或者批评你的时候,你会讨厌他吗?这件事过后,你会不会有点不喜欢他?’”。

在访谈行进中采用录音或笔录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由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及分析。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幼儿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第一次进入幼儿园进行调查之前,研究小组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访谈提纲。在制定访谈提纲时,为了尽量避免我们的预设过多以至于干扰幼儿的思路,我们问了三个开放式的问题:班级里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具体事件)?除了我们班上的老师,你有喜欢其他班级的老师吗?喜欢她什么呢?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回答很简单,有的幼儿则讲了很多跟老师在一起的有趣经历。有很多幼儿提到“我喜欢眼睛大大的的老师”,也有的孩子讲到“我喜欢皮肤白白的老师”;有很多孩子说“喜欢能够教我们很多本领的老师”“喜欢老师经常对我们笑,不生气„„”“喜欢老师头发长一点的,衣服很时髦的”;“喜欢关心我,能和我一起做游戏的老师”„„

在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整理后,我们根在相隔两周后对相关幼儿再次作了访谈记录,结果发现幼儿的回答与第一次访谈答案基本吻合,没有太大变化。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可以发现,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包括外貌、语言特征、支持行为、师幼互动四个方面内容

1. 幼儿喜欢的教师外貌特征分析

“班级里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被问到此问题的儿童中有32名幼儿表示喜欢某位老师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好看。

虽然幼儿都说喜欢好看的老师,然而他们对于好看的定义各不相同。“你为什么觉得她好看?”在回答此问题时,14位幼儿提到喜欢长头发的老师。(G

代表女孩,序号随机分配。下同)

G2:“漂亮的,穿的好看的 长头发的”

G5:“扎了小辫子,穿连裤袜。”

G10:“擦口红,穿裙子,头发长长的。”

G12:“长得白白的,没有痘痘”

发型是幼儿在外貌中最关注的一个部分。从发型上看,提到长头发的老师最多,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老师有很长的头发。”也有的幼儿提到喜欢老师扎辫子、卷头发、把头发盘起来、蘑菇头等;从穿着上看,绝大多数小朋友最喜欢老师的穿着是穿裙子,有7位小朋友提到喜欢老师穿裙子:“穿公主裙”“穿裙子带丝袜”等,有4位女孩儿都提到了喜欢老师穿粉色的衣服;从声音上看小朋友喜欢老师讲话温柔的,说话声音不大不小,很好听。不喜欢老师声音很大地批评小朋友。另外,也有的小朋友提到喜欢老师身材苗条的,喜欢老师化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幼儿对教师外貌的强烈关注虽让研究者有些惊讶,但是却在情理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有人常说:孩子喜欢漂亮的阿姨。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来看,大班幼儿在学龄前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等特点。孩子所说所想的即是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他们首先看到并关注的就是教师的外表,因为同性格和道德等相比,外表是显在具体的,可以直观感知到的。另外,每个孩子都喜爱美的事物和人,而漂亮的外表当然是美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2. 幼儿喜欢的教师语言特征分析

在访谈者有提出“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题之后,除了幼儿对于教师外表的描述,我们还收集到有关涉及到教师语言特征方面的答案。在我们访谈的约70名幼儿中,有25名幼儿提到喜欢说话温柔、声音轻轻的老师。根据这样的回复,访谈者及时地进一步深入挖掘幼儿的想法,如“如果你犯了错误,老师说了你,你还会觉得老师很温柔吗?”“老师冲你发火了,你还会喜欢她吗?”

以下我们整理了两名名幼儿的回答:(编码为随机)

C1:摇头,访谈者追问,那你觉得老师怎样做才温柔?我希望老师说“我希望你知错就改”,这说明幼儿对于教师说话温柔的语言特征的要求较高,更加喜欢有说话技巧的教师,不仅仅在平时要保持温柔的态度,即使在幼儿犯了错之后,也不是一味地发脾气,而是采用有技巧的表达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2:温柔的,只要老师不骂我。访谈者追问,那骂你还喜欢吗?幼儿回答,骂不骂我都喜欢。虽然这位幼儿在表达上面前后存在矛盾,但是还是表明幼儿还是喜欢温柔的、不骂孩子的教师。

对于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是否喜欢教师发火问题,受访的幼儿给出了丰富的答案。一种是表现出对这个问题的沉默不语或者转移话题;一种是表示自己还是很喜欢的,并且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只要教师说的是正确的,自己犯了错误就是需要改正的;还有一种则会偷偷地向访谈者表示不喜欢教师对自己发火。

因此,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幼儿对于教师的语言特征的看法基本如同我们访谈前预想的那样,多数幼儿喜欢说话温柔的、在幼儿犯错之后能够具备适当的谈话技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幼儿的教师。

3. 幼儿喜欢的教师支持行为特征分析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老师对幼儿的支持行为也能决定幼儿是否喜欢这个老师。就像例子中写的那样,“给我们看动画片”,“关心我最好能和我一起研究我喜欢的感兴趣的事”,以及“不会冤枉人(即使有小朋友犯了错,她会了解清楚再说)”等,其实都是教师的支持行为。教师能够发现幼儿的兴趣并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愿意满足幼儿的兴趣点,能够在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仍旧冷静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支持行为与幼儿自我效能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父母与老师等幼儿比较信赖的人对幼儿的鼓励支持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良好的支持行为直接会引发幼儿产生自我效能感。当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满足的时候,除了幼儿身心发生一系列反应之外,还直接表现为幼儿对鼓励者的积极的身心反馈,即幼儿喜欢对幼儿有着良好的支持行为的老师(不论父母支持行为做得是否较好,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父母)。在研究过程中访谈者还发现一例较为特殊的例子。访谈者问幼儿最喜欢哪个老师,幼儿答,“我最喜欢沈老师,因为我总是帮沈老师捶背。”这个回答看似奇怪,其实也是教师的支持行为使幼儿产生了自我效能感。幼儿在给教师捶背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能力很大,很被人需要,因此产生自我效能感。在捶背结束之后教师会对幼儿说“谢谢,你真棒!”等支持幼儿的话,让幼儿对自身有了更大的肯定,也让幼儿更喜欢这个给他鼓励的老师。

4. 幼儿喜欢的教师师幼互动特征分析

在对幼儿进行的访谈中,向幼儿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有25%的幼儿提到了喜欢教师是因为教师平时与其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

以下整理了几名具有代表性的幼儿的回答:

C1:不会冤枉人,即使有小朋友犯了错,她会了解清楚再说;

C2:经常对我笑,不生气的老师;

C3:很亲切关心我愿意倾听我参与幼儿的游戏”

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喜欢的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问及幼儿不喜欢的老师的做法时,得到的幼儿回答有“被罚站;被老师威胁关小黑屋;老师威胁说带他去别的班级”等,可以看出这类教师平时对幼儿的行为采取了比较消极的反馈,对幼儿采取了比较武断的、不适宜的惩罚。

访谈者进一步追问幼儿“是否会因为教师批评你而不喜欢她?”时,多数幼儿表示犯错时,教师说道理后予以批评,不会因此不喜欢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教师给予其合理批评时,幼儿能从自身找原因,理解是因为自己的犯错误教师才批评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幼儿不是因为教师批评才不喜欢教师,而是因为教师在师幼互动采取了消极的反应。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儿童游戏,尊重儿童游戏意愿,灵活把握时机给予指导时,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商量规则,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像幼儿一样尽情游戏的教师更能得到他们的喜爱。16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更依赖于朝夕相处的老师。老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到幼儿。由此可以说幼儿是敏感的,是脆弱的,她会因老师看完自己的画没有赞扬而苦恼一天,更会因老师漫不经心的敷衍而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个孩子,并对孩子给予不同程度的理解、宽容。当某个捣蛋鬼天天做着恶作剧,令你心烦的时候,其实是这个捣蛋鬼正在表示需要你的理解和关注。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制止,那个捣蛋鬼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他自身本来的个性就会因此变质。如果教师选择与他交流,耐心疏导,给予宽容,幼儿的个性会因此得到积极的引导17

五、 反思与建议

依据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幼儿喜爱的教师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幼儿比较关注教师的外貌特征,他们比较喜欢具有良好外貌形象的教师;其次幼儿喜爱言语温和,并掌握一定交流技巧的教师;再者,经常鼓励幼儿、给予幼儿足够支持的教师也深受幼儿的喜爱;最后,幼儿看重交往因素,幼儿喜欢的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常常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针对幼儿喜爱的教师的特征,我们为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提出了几点可以借鉴的建议。

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打扮应大方漂亮,给幼儿美的熏陶

由于教师的外貌是吸引幼儿的一个外在条件,所以在挑选幼儿教师时,应注意选择外貌端庄的人。由于幼儿对教师的衣着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可以适当地美化自己,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现在很多幼儿园要求教师统一着装,不能留长发,不能穿裙子,虽然这样开展活动方便,但确实太单调了。幼儿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幼儿教师可以穿一些颜色较鲜艳、搭配恰当的衣服,如夏天可以穿裙裤,头发可留一点。只要每位教师的打扮适合她的个性特点,又不影响活动,对穿着就没有必要统一要求。

2. 在选择幼儿教师时有必要对幼儿教师的气质性格进行测试考查

幼儿喜欢老师面带笑容,对他们和蔼可亲,因此在挑选幼儿教师时要注意其气质性格,我们不能仅从知识能力这个方面来选择幼儿教师。对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的特质是:关爱他人,耐心细致,敬业爱业,认真执着,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热情、乐群,悦纳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信赖他人,务实、肯干。所以在选择幼儿教师时,有必要进行性格测验,因为适合幼儿教师的良好性格,如耐心、温和、不急躁、稳重大方、活泼等心理特征,不是在幼儿教师培训的两三年时间内就可形成的,这些品质跟个人气质和长期的教育环境有关。

3. 教师要把爱心渗透在每天的教育过程中

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是否受幼儿欢迎的决定性因素,正如一位幼儿所回答的那样:“长得好看的老师不一定心好。”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从心里喜欢幼儿、热爱幼儿,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出发组织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成为幼儿的好朋友。也许教师觉得是否受幼儿欢迎无所谓,只要自己工作轻松就行了。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源,因此教师应该以

良好的心态进入幼儿园,常面带微笑,说话和蔼可亲,能与幼儿近距离接触,如常与幼儿聊天,抚摸幼儿,用温柔的眼光看着幼儿说话等,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让幼儿感到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很愉快、很高兴。幼儿经常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就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由于控制能力较差,幼儿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规”的行为,如争抢玩具,上课说话,弄坏玩具等。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这些行为,不能因幼儿一犯错误就冒火、训斥,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儿不喜欢教师这样对待他们。幼儿年龄虽然小,可他们也有自尊心,对自己的缺点,他们希望老师“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的老师”。但我们的教师是否从幼儿的角度考虑过他们的心理需要呢 ? 应怎样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呢 ? 笔者建议教师多使用肢体语言,因为这种无声的语言既可以制止幼儿的违规行为,又可照顾幼儿的自尊心。如在幼儿抢别人玩具时,教师可以立即走到这位幼儿的身边,用威严的眼睛盯着他,这比大声地叫嚷“ xx ,你在干吗”效果要好多了。如果教师能经常用这样的肢体语言与幼儿交流,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宜、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逐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其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促使幼儿发出更多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4. 教师要爱每一位幼儿

教师喜欢那些“听话”“乖”的幼儿,而经常批评那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幼儿,这种偏爱行为能直接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形成,从而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因为幼儿知识经验有限,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不高,会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当作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所以心理学家安南耶认为,儿童评价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最初是教育者评价的直接表现。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幼儿会表现得较自信,对自己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指责、被老师忽略的幼儿则有自卑倾向,对自己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要给予那些“不乖”或“默默无闻”的幼儿以表扬和鼓励,使每位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别人和周围事物形成积极的态度。

5. 教师应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做幼儿的好朋友

国外游戏训练方案的研究表明,成人对游戏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

平。当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儿童游戏,尊重儿童游戏意愿,灵活把握时机给予指导时,就能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商量规则,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像幼儿一样尽情地游戏,就更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1宋丽光. 《幼儿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参花(下).[J].2015.03

2李振峰. 《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以鲁北地区滨州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J]. 2014

3张晓辉. 《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7 4郑庆文;冯丽娜. 《沿海发达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J].教师教育 .2010 5李振峰. 《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以鲁北地区滨州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J]. 2014

6李振峰. 《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以鲁北地区滨州市为例》. 教师教育研究.[J]. 2014

7戚瑞丰,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一次质的研究方法应用的尝试, 《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赵菲. 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张帆. “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调查与思考. 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年z6期. 10李晓芳《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6月

11宋坤《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研究》[J]早期教育.2013

12李晓芳《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6月

13戴莉《幼儿眼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研究》[J】学前儿童教育.2005

14宋坤. 大班幼儿眼中好老师形象研究. 早期教育*科教研2013.1

15杨翠. 幼儿眼中的“好老师”——幼儿视角的教师素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6刘淑美张璐琳,幼儿喜欢的教师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课程,2007(8)

17韩沛沛,新型师幼关系对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6(04)


相关文章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作者:李晓巍 黄洁琼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1期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1990年 ...查看


  • 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方法综述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松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以规模大.迁移远.居住时间长为主要特点的"民工潮"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受教育群体的产生.90年代后,从社会讨论到学界研究,再到相关政策 ...查看


  • 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狭义) 2学前教育(广义.狭义) 3学前家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学前机构教育 4学前教育学 5儿童关的界定 6教育观 7学前教育价值观 8学前教育目的观 9学前教育环境观 10学前教育实践观 11 ...查看


  • 男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发展策略
  • 男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 重要性和发展策略 摘要:游戏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对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儿童游戏中的引导者,老师在幼儿园游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性 ...查看


  • 浅谈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浅谈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学生姓名童维菊 学 号 指导教师 学 校凤台广播电视大学 目 录 论文摘要---------------------3 关键词----------------------3 ...查看


  • 幼儿园骨干教师计划
  • 计划一:幼儿园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为了能让自己不断的提高,本学期我参加新一轮骨干教师的申报评选活动.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直激励着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要成为一个骨干教师: 在带班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正确树 ...查看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10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呼唤"纯净"的幼儿读物
  • [摘 要]儿童进入幼儿阶段,已具备阅读的基本条件和需求.幼儿早期阅读应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思维等发育特征,让幼儿真正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当前,一些幼儿读物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如教化味 ...查看


  • 英国学前教育及其有关状况
  • 英国的学前教育及其有关状况 教育 2006-12-22 15:53:37 阅读3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英国的学前教育及其有关状况 什么是有效的教与学 颁布于2000年9月的<英国基础阶段教育(3-5岁)课程指南>,引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