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23岁的陈永强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获得当地100亩山地的经营权,种植决明种苗,短短一年时间就将前期投A的12万元一举收回。现在,他打算在地里套种上各种水果,有杨梅、李子等,为三年后经营转型提供铺垫。
“没有哪个同学的办公室有我的大,我的办公室有整整100亩。”当笔者联系上他时,陈永强正在自己“希望的山野”上,观察田里种植的“决明”长势。今年才23岁的陈永强,祖祖辈辈都是浙江省青田县季宅乡皇山村的农民。2008年1月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后,一只脚跨出农村的陈永强,出人意料地走回了父辈们世代耕种的土地上,在小村开辟出了自己的百亩“办公室”。如今,“第一年,‘决明’的销售毛收入预计能达到15万元。前期的所有投入可以全部回收,第二年就要进入收益期了!”说到这里,陈永强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求财于人不如求财于山
当初家里人怎么也想不通,陈永强为什么要放弃走向城市的机会,回到这个小山村。“你要知道,陈永强的这个大学念得比一般的山里孩子还要不易。”家人的感叹说明了其中的原因。由于家贫,高中毕业时,陈永强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亲手结束了自己大学梦。没想到,2005年秋天,浙江省面向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青年农民,招收大学生进入浙江林学院免费学习,陈永强心中的星火又奇迹般地复燃了。经历了一轮梦想“过山车”后,陈永强终于通过考试成为浙江林学院的一名林业技术专业全日制大学生。
2008年1月,陈永强顺利拿到林业技术专业大学专科证书,看同学们考村官的考村官,找工作的找工作,他的心中却有了自己的打算。在和省科技特派员谢云老师交流后,他忽然感到“求财于人,还不如求财于山”。与其在日益惨烈的职场上拼斗,还不如以己所学,到山村中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目前,村子里还有部分荒地可以低价租用,要是充分利用起来,从种植作物起家。再进行立体经营,不仅可以生财致富,还可以回馈当初哺育自己的山村。
为了支持这个预想,陈永强联系了另外两个伙伴―徐健、董长吕,开始了认真的市场调研。皇山村中多为山地,土地贫瘠。一般的作物无法适应,而他们的启动资金也并不丰裕。陈永强他们很清楚,必须寻找一种生存能力强,且能迅速收回成本的作物。
“决明”是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它抗病、抗旱,生长能力旺盛,一年一收,投资期短。而时下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所刺激起的旺盛需求,足以支撑决明在3年内供不应求,周边的各大花卉公司都有收购意愿,他们的种植面积只要达到百亩左右,就可以成为批发商,通过定向供应花卉公司“决明”种苗,获得稳定的收入。
确定选种决明后,他们动用了所有的家族力量,共集资12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12万元投入一年收回
陈永强很快就从村支书那里获得了当地100亩山地的经营权,这100亩山地,租期10年,初定租金每亩每年50元,以后随着经营状况改变进行浮动。
三人一次购进了4万元的有机肥对土壤进行了全面改造,提高土壤肥力。而为了赶播种时间,他们除了全员投入外。又以3万元劳务费,从村中雇佣了10余人加快土地平整速度,最终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所有任务。3月份,第一批1万元种苗下种,陈永强的心中仍然有几分忐忑。
此时,12万元的预算已经花去8万元左右。所幸,随着播种期的结束,整个田地维护所需的资金量大幅回落,除保留3名工人外,陈永强他们自己也帮着打理。而计划之初三人的明确分工开始成熟运作。技术娴熟的徐建司职生产,陈永强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脉跑单位和当地的销售商,董长吕以前在公司中就做过销售,因此负责其他地区的销售联系工作。陈永强的心中非常明白,销售依然是整个计划的核心所在,没有市场就无法实现第一年的资金回笼,整个创业计划将难以为继。
今年年初,20亩左右的决明种苗成熟,收获近千斤。因为此前铺好了销售渠道,种苗刚刚成熟,就有花卉公司前来洽谈,最终他们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销售一空,收入超过3万元。陈永强分析道:“即使按照现在的产量和价格计算,今年100亩的收入也将达到15万元,收回投资不成问题!”
多种经营梦想起航
看到了花卉公司的购买热情,陈永强思考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利用这两年的旺盛需求,来扩大收入。我谨慎地猜测了一下:“是不是选择继续租种山地呢?”
陈永强笑了:“我开始也在这么想,不过,无意中,一件小事情给我带来了启发。”年初,村里的一个老乡问他要了一些种子,划出一片地自己种,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近700元,村子里一下子就传开了。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村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加盟?自己免费提供种苗,统购统销。有了之前成功的例子,加盟的消息一出台,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种植面积一下就扩大了50亩。而这些地块经过常年耕种,都是“熟地”,所以整体产能的提高绝对在50%以上。这一下子就成倍地扩大了陈永强的决明产能,他预计2年后进入丰产期,年产种子6000公斤,年产值240000元。
陈永强还在村里组织了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组织决明种苗的收购和销售等多项事宜。另方面也可广泛吸取大家的经验和建议。在和外村的交流过程中,陈永强慢慢发现“多种经营”的路子,他们决定在栽种决明的同时,在地里套种上各种水果,有杨梅、李子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地里的空间,同时也为3年后经营转型提供铺垫。
眼看着第二年决明的种植即将进入收益期,陈永强的经营计划也开始悄然发生转移,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之后,更加深入的多种经营也将逐步展开。在这100亩的“创意工房”里,陈永强的事业才刚刚崭露头角。
陈永强寄语创富者
充分调研从简单项目做起
大学生创业最容易心浮气躁,抓着什么弄什么,而这正是创业的太忌。我们应该在动手前,充分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做好前期分析。铺设市场渠道。我当时之所以能够说服父辈,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公司和机构的包销,从而使自己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作为刚刚起步的创业者,一般积累比较少,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投入太大。应该选做一些简单易行、投入可控、资金回流快的项目。当初,我们三个之所以选择决明种植,就是看它一年一收,快速起效。
如果是想从事种植业的话,应该因地制宜,选好品种。决明的种植技术较为简单,这种植物的适应范围很广,但是在市场不明朗的时候不能种植面积过大,它长起来太快了,一旦销售成问题,就很容易形成积压。
最后,要注意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并按照市场来调整自己的生产和供给,否则也是无法保证收益的。
发现财富
人们总是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如今,看到三位“山大王”占山为王的传奇事迹,我们不得不感叹“生活中从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发现财富的明眸。”
本期专题中所采访的三位创富者,有着不同的创富历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自身的财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自己铺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成功之路。全国各地,哪里不曾见到过撂荒闲置的山地,但是有多少人想到将自己的梦想嫁接上去,创造出一片孕育财富的热土:谁不曾有过独一无二的梦想,但是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艰苦奋斗,将自己的梦想化为现实呢?
我们或许又误解了财富的意义,一叶障目,我们的眼睛从不曾看到身边流动的机会、在追捧火热的资本市场的时候,肾财富物质化为了一个个指数;在分析楼市的时候,将财富看成了一幢幢住宅。无法跳出眼前市场之外的我们,只能局限在一个固有思维里。笔者也是在阅读了本刊2003年5月7日的一篇《眼光超前的非典型投资:买山买岛买海》一文,才颇有启发。财富从来都是不拘于单一形式的,而许许多多成功的人正是来自于一片创富的“蓝海”。
看到毕业大学生为轻装简行,把书籍当废纸卖的时候,很多人只会摇头叹息。但是却有人用高出废纸市价一倍的价格收购“拾荒者”手中所有有价值的旧书,在开学初的时候,以三折的价格卖给入学新生,一进一出,净收益将近500元。试想,如果有资本整合上海所有高校的旧书资源,实现跨校区的资源配置,那么这个小小的案例将会衍生出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
资本有大小之分,但是人们的创富理念却能够闪耀出同样的熠熠光辉;成就或许有大有小,但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却始终是推动人们奋发的原动力。我们并非不曾遭遇过好的机会,但却总是闭上发现财富的眼睛:我们并非不曾有过致富的梦想,但是却在最关键的时候失去了艰苦奋斗的雄_心壮志,
请您张开那双发现财富的“明眸”吧!
今年才23岁的陈永强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获得当地100亩山地的经营权,种植决明种苗,短短一年时间就将前期投A的12万元一举收回。现在,他打算在地里套种上各种水果,有杨梅、李子等,为三年后经营转型提供铺垫。
“没有哪个同学的办公室有我的大,我的办公室有整整100亩。”当笔者联系上他时,陈永强正在自己“希望的山野”上,观察田里种植的“决明”长势。今年才23岁的陈永强,祖祖辈辈都是浙江省青田县季宅乡皇山村的农民。2008年1月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后,一只脚跨出农村的陈永强,出人意料地走回了父辈们世代耕种的土地上,在小村开辟出了自己的百亩“办公室”。如今,“第一年,‘决明’的销售毛收入预计能达到15万元。前期的所有投入可以全部回收,第二年就要进入收益期了!”说到这里,陈永强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求财于人不如求财于山
当初家里人怎么也想不通,陈永强为什么要放弃走向城市的机会,回到这个小山村。“你要知道,陈永强的这个大学念得比一般的山里孩子还要不易。”家人的感叹说明了其中的原因。由于家贫,高中毕业时,陈永强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亲手结束了自己大学梦。没想到,2005年秋天,浙江省面向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青年农民,招收大学生进入浙江林学院免费学习,陈永强心中的星火又奇迹般地复燃了。经历了一轮梦想“过山车”后,陈永强终于通过考试成为浙江林学院的一名林业技术专业全日制大学生。
2008年1月,陈永强顺利拿到林业技术专业大学专科证书,看同学们考村官的考村官,找工作的找工作,他的心中却有了自己的打算。在和省科技特派员谢云老师交流后,他忽然感到“求财于人,还不如求财于山”。与其在日益惨烈的职场上拼斗,还不如以己所学,到山村中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目前,村子里还有部分荒地可以低价租用,要是充分利用起来,从种植作物起家。再进行立体经营,不仅可以生财致富,还可以回馈当初哺育自己的山村。
为了支持这个预想,陈永强联系了另外两个伙伴―徐健、董长吕,开始了认真的市场调研。皇山村中多为山地,土地贫瘠。一般的作物无法适应,而他们的启动资金也并不丰裕。陈永强他们很清楚,必须寻找一种生存能力强,且能迅速收回成本的作物。
“决明”是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它抗病、抗旱,生长能力旺盛,一年一收,投资期短。而时下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所刺激起的旺盛需求,足以支撑决明在3年内供不应求,周边的各大花卉公司都有收购意愿,他们的种植面积只要达到百亩左右,就可以成为批发商,通过定向供应花卉公司“决明”种苗,获得稳定的收入。
确定选种决明后,他们动用了所有的家族力量,共集资12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12万元投入一年收回
陈永强很快就从村支书那里获得了当地100亩山地的经营权,这100亩山地,租期10年,初定租金每亩每年50元,以后随着经营状况改变进行浮动。
三人一次购进了4万元的有机肥对土壤进行了全面改造,提高土壤肥力。而为了赶播种时间,他们除了全员投入外。又以3万元劳务费,从村中雇佣了10余人加快土地平整速度,最终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所有任务。3月份,第一批1万元种苗下种,陈永强的心中仍然有几分忐忑。
此时,12万元的预算已经花去8万元左右。所幸,随着播种期的结束,整个田地维护所需的资金量大幅回落,除保留3名工人外,陈永强他们自己也帮着打理。而计划之初三人的明确分工开始成熟运作。技术娴熟的徐建司职生产,陈永强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脉跑单位和当地的销售商,董长吕以前在公司中就做过销售,因此负责其他地区的销售联系工作。陈永强的心中非常明白,销售依然是整个计划的核心所在,没有市场就无法实现第一年的资金回笼,整个创业计划将难以为继。
今年年初,20亩左右的决明种苗成熟,收获近千斤。因为此前铺好了销售渠道,种苗刚刚成熟,就有花卉公司前来洽谈,最终他们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销售一空,收入超过3万元。陈永强分析道:“即使按照现在的产量和价格计算,今年100亩的收入也将达到15万元,收回投资不成问题!”
多种经营梦想起航
看到了花卉公司的购买热情,陈永强思考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利用这两年的旺盛需求,来扩大收入。我谨慎地猜测了一下:“是不是选择继续租种山地呢?”
陈永强笑了:“我开始也在这么想,不过,无意中,一件小事情给我带来了启发。”年初,村里的一个老乡问他要了一些种子,划出一片地自己种,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近700元,村子里一下子就传开了。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村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加盟?自己免费提供种苗,统购统销。有了之前成功的例子,加盟的消息一出台,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种植面积一下就扩大了50亩。而这些地块经过常年耕种,都是“熟地”,所以整体产能的提高绝对在50%以上。这一下子就成倍地扩大了陈永强的决明产能,他预计2年后进入丰产期,年产种子6000公斤,年产值240000元。
陈永强还在村里组织了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组织决明种苗的收购和销售等多项事宜。另方面也可广泛吸取大家的经验和建议。在和外村的交流过程中,陈永强慢慢发现“多种经营”的路子,他们决定在栽种决明的同时,在地里套种上各种水果,有杨梅、李子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地里的空间,同时也为3年后经营转型提供铺垫。
眼看着第二年决明的种植即将进入收益期,陈永强的经营计划也开始悄然发生转移,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之后,更加深入的多种经营也将逐步展开。在这100亩的“创意工房”里,陈永强的事业才刚刚崭露头角。
陈永强寄语创富者
充分调研从简单项目做起
大学生创业最容易心浮气躁,抓着什么弄什么,而这正是创业的太忌。我们应该在动手前,充分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做好前期分析。铺设市场渠道。我当时之所以能够说服父辈,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公司和机构的包销,从而使自己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作为刚刚起步的创业者,一般积累比较少,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投入太大。应该选做一些简单易行、投入可控、资金回流快的项目。当初,我们三个之所以选择决明种植,就是看它一年一收,快速起效。
如果是想从事种植业的话,应该因地制宜,选好品种。决明的种植技术较为简单,这种植物的适应范围很广,但是在市场不明朗的时候不能种植面积过大,它长起来太快了,一旦销售成问题,就很容易形成积压。
最后,要注意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并按照市场来调整自己的生产和供给,否则也是无法保证收益的。
发现财富
人们总是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如今,看到三位“山大王”占山为王的传奇事迹,我们不得不感叹“生活中从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发现财富的明眸。”
本期专题中所采访的三位创富者,有着不同的创富历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自身的财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自己铺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成功之路。全国各地,哪里不曾见到过撂荒闲置的山地,但是有多少人想到将自己的梦想嫁接上去,创造出一片孕育财富的热土:谁不曾有过独一无二的梦想,但是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艰苦奋斗,将自己的梦想化为现实呢?
我们或许又误解了财富的意义,一叶障目,我们的眼睛从不曾看到身边流动的机会、在追捧火热的资本市场的时候,肾财富物质化为了一个个指数;在分析楼市的时候,将财富看成了一幢幢住宅。无法跳出眼前市场之外的我们,只能局限在一个固有思维里。笔者也是在阅读了本刊2003年5月7日的一篇《眼光超前的非典型投资:买山买岛买海》一文,才颇有启发。财富从来都是不拘于单一形式的,而许许多多成功的人正是来自于一片创富的“蓝海”。
看到毕业大学生为轻装简行,把书籍当废纸卖的时候,很多人只会摇头叹息。但是却有人用高出废纸市价一倍的价格收购“拾荒者”手中所有有价值的旧书,在开学初的时候,以三折的价格卖给入学新生,一进一出,净收益将近500元。试想,如果有资本整合上海所有高校的旧书资源,实现跨校区的资源配置,那么这个小小的案例将会衍生出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
资本有大小之分,但是人们的创富理念却能够闪耀出同样的熠熠光辉;成就或许有大有小,但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却始终是推动人们奋发的原动力。我们并非不曾遭遇过好的机会,但却总是闭上发现财富的眼睛:我们并非不曾有过致富的梦想,但是却在最关键的时候失去了艰苦奋斗的雄_心壮志,
请您张开那双发现财富的“明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