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记忆技巧

这个东西就是数学中的排列组合计算问题,与其说是行政法,不如说是数学计算题。

1.经过复议的15天(仅适用于复议诉讼选择型),“复议”两个字,大家数数笔划,14划,数到14的时候,默默的把15划数出来,这个期间就永远不会弄错了,呵呵。

2.人身自由不计算。

3.不作为的:当你知道不作为的时候,也即表示“知道了”----有法律规定的按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不作为:60天,情况紧急立即诉。(请同学们耐心的数一数红字部分笔划,数成60划的有奖励~~~~)

4.直接诉讼的3个月,这3个月的起算比较搞。除了《行政诉讼法》外,还有《行政诉讼法解释》加以规定,其立法本意是保护老百姓的诉权,但最终受害者却是广大考生。分为3个情况:

A.啥都明白的----3个月。(被具体了,又被告知的)

B.被具体了,但不告知的诉权的。(知道诉权后3个月,但不超过行为日2年)

C.啥都不知道的。(知道诉权后,3个月,但有最长保护期限,一般的为5年,不动产为20年)

本人针对第4种情况,加深记忆,出一模拟题。

行政机关看张三不爽,拿着一把“锯”,要“锯”张三(这就是传说中的“锯”体行为)。

(朋友们注意啊,我这个“张三”可不像以往的那么俗气,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主张权利三个月”)

(1)张三,我们要“锯”你了,于是“锯”下左边的耳朵,然后又温柔的揪住张三的右耳说“你可以告我们”---3个月。(被“锯”又被告知,呵呵)

(2)张三,我们要“锯”你了,一口气“锯”了两个耳朵,然后又大声的说:“你可以告我们”,但是张三听不见了,这就是没有告知,但张三不至于傻到耳朵没有了,也不知道,所以从耳朵没有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3个月内起诉(被“锯”没告知,但已经知道的)。

(如果行政机关用书面告知,且张三认字的情况下,张三就惨了,则按(1)的情况处理,好可怜啊!看来,有文化并不是一件好事。)

(3)行政机关在下手之前,给张三吃了蒙汗药,把张三的“阑尾”给“锯”了,又用无缝技术缝合后,张三醒来之后啥也不知道。

情况一:张三第二天参军了,听说部队做手术都是军费不用自己掏钱,想想占点便宜,反正是军费,于是在第三年退伍之前决定,一定要把“阑尾”割了,此时发现已经被“锯”,但是由于3年还没有超过5年,故还是可诉的,时间,自知道被“锯”后3个月。

情况二:„„(接上)张三知道被“锯”了以后,特别特别的生气,晕倒,变成植物人了----有同学一定想,这下张三倒霉了,过了5年就不能诉讼了,我认为,张三变成植物人,那不就是不能动了吗?这不就是传说是的“不动产”吗?此时,只要我们采取一种办法,每天弄个新鲜的“猪阑尾”用绳拴着,在张三鼻子前面晃来晃去,想办法让他在20年之内醒来,张三就可以诉讼了。法院如果不受理,张三可以说:我差点就TNND的变成不动产了,现在没有过20年,当然能诉讼!(法官无语,谁叫法条规定“不动产”20年啊!)

补充: 5年,20年快要结束到小于3个月的时候,就是剩下几天算几天了,呵呵。

结束语:大家如果再因为这个问题纠结,就想想“锯1个耳朵”、“锯2个耳朵”、“锯阑尾”、“植物人”这4种情况,再想想,主人公的名字“张三”,就应该不会再算错了,希望朋友们,看到此说明文后,不要因为比较雷人变成“不动产”,哈哈!(本来准备两周后开始恶搞行政法的,今天算热身吧!!)

这个东西就是数学中的排列组合计算问题,与其说是行政法,不如说是数学计算题。

1.经过复议的15天(仅适用于复议诉讼选择型),“复议”两个字,大家数数笔划,14划,数到14的时候,默默的把15划数出来,这个期间就永远不会弄错了,呵呵。

2.人身自由不计算。

3.不作为的:当你知道不作为的时候,也即表示“知道了”----有法律规定的按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不作为:60天,情况紧急立即诉。(请同学们耐心的数一数红字部分笔划,数成60划的有奖励~~~~)

4.直接诉讼的3个月,这3个月的起算比较搞。除了《行政诉讼法》外,还有《行政诉讼法解释》加以规定,其立法本意是保护老百姓的诉权,但最终受害者却是广大考生。分为3个情况:

A.啥都明白的----3个月。(被具体了,又被告知的)

B.被具体了,但不告知的诉权的。(知道诉权后3个月,但不超过行为日2年)

C.啥都不知道的。(知道诉权后,3个月,但有最长保护期限,一般的为5年,不动产为20年)

本人针对第4种情况,加深记忆,出一模拟题。

行政机关看张三不爽,拿着一把“锯”,要“锯”张三(这就是传说中的“锯”体行为)。

(朋友们注意啊,我这个“张三”可不像以往的那么俗气,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主张权利三个月”)

(1)张三,我们要“锯”你了,于是“锯”下左边的耳朵,然后又温柔的揪住张三的右耳说“你可以告我们”---3个月。(被“锯”又被告知,呵呵)

(2)张三,我们要“锯”你了,一口气“锯”了两个耳朵,然后又大声的说:“你可以告我们”,但是张三听不见了,这就是没有告知,但张三不至于傻到耳朵没有了,也不知道,所以从耳朵没有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3个月内起诉(被“锯”没告知,但已经知道的)。

(如果行政机关用书面告知,且张三认字的情况下,张三就惨了,则按(1)的情况处理,好可怜啊!看来,有文化并不是一件好事。)

(3)行政机关在下手之前,给张三吃了蒙汗药,把张三的“阑尾”给“锯”了,又用无缝技术缝合后,张三醒来之后啥也不知道。

情况一:张三第二天参军了,听说部队做手术都是军费不用自己掏钱,想想占点便宜,反正是军费,于是在第三年退伍之前决定,一定要把“阑尾”割了,此时发现已经被“锯”,但是由于3年还没有超过5年,故还是可诉的,时间,自知道被“锯”后3个月。

情况二:„„(接上)张三知道被“锯”了以后,特别特别的生气,晕倒,变成植物人了----有同学一定想,这下张三倒霉了,过了5年就不能诉讼了,我认为,张三变成植物人,那不就是不能动了吗?这不就是传说是的“不动产”吗?此时,只要我们采取一种办法,每天弄个新鲜的“猪阑尾”用绳拴着,在张三鼻子前面晃来晃去,想办法让他在20年之内醒来,张三就可以诉讼了。法院如果不受理,张三可以说:我差点就TNND的变成不动产了,现在没有过20年,当然能诉讼!(法官无语,谁叫法条规定“不动产”20年啊!)

补充: 5年,20年快要结束到小于3个月的时候,就是剩下几天算几天了,呵呵。

结束语:大家如果再因为这个问题纠结,就想想“锯1个耳朵”、“锯2个耳朵”、“锯阑尾”、“植物人”这4种情况,再想想,主人公的名字“张三”,就应该不会再算错了,希望朋友们,看到此说明文后,不要因为比较雷人变成“不动产”,哈哈!(本来准备两周后开始恶搞行政法的,今天算热身吧!!)


相关文章

  • 刑诉口诀记忆技巧
  • 刑诉口诀记忆技巧 一.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第 15 条)(重点内容) ★★★★★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 侦查阶段--------------应当撤销案件 审查起诉阶段------------不起 ...查看


  • 灵活运用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
  • 作者  焦晓峰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起诉期限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诉讼中不同的起诉期限.无论从原告是否丧失诉权,还是从避免翻陈年 ...查看


  •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实务
  • 第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实务 <企业法律顾问实务>2007年8月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基础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获取.确权策略和常见技巧 第三节 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操作技巧 第四节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和应对技巧 复 ...查看


  • 律师会见相关规定及技巧
  • 律师会见相关规定及技巧--律师会见的禁忌 侦查阶段的律师会见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在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 ...查看


  • 法律文书格式与写作技巧
  • 法律文书格式与写作技巧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也包括司法机关的非规范性文件.包括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种.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 ...查看


  • 离婚案件办案技巧
  • 离婚案件办案技巧 一.离婚案件对方不出庭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经传票传唤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 ...查看


  • 暑期实习报告
  • 目录 一.实习时间 ........................................................... (2) 二.实习地点 ....................................... ...查看


  • 中级经济法仲裁协议和诉讼总结对比记忆
  • 对于仲裁组织来说,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 [链接](P21)提出仲裁协议的时间: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 ...查看


  • 法庭调查顺序
  • 法庭调查顺序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四)宣读鉴定结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