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标准模型简介

第一部分 标准模型简介

粒子物理有两个很成功的理论。其一是统一描写弱电相互作用的温伯格-萨拉姆模型。它是定域规范群为SU(2)LU(1)Y 的理论。其二是描写强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它是定域规范群为SU(3)C 规范理论,通常人们把这两个理论组成SU(3)CSU(2)LU(1)Y 规范理论,统一描写强、弱、电三种相互作用,称为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在粒子物理学里,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它隶属量子理论的范畴,并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相容。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对以上三种力的实验的结果都合乎这套理论的预测。但是标准模型还不是一套万有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并没有描述到引力。标准模型常被人缩写作“SM”。 标准模型的内容

标准模型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其中费米子为拥有半整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这原理指出没有相同的费米子能占有同样的量子态)的粒子;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简单来说,费米子就是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则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

电弱统一理论与量子色动力学在标准模型中合并为一。这些理论都是规范场论,即它们把费米子跟玻色子(即力的中介者)配对起来,以描述费米子之间的力。由于每组中介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在规范变换中都不变,所以这些中介玻色子就被称为规范波色子。标准模型所包含的玻色子有:

   

胶子-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8种 光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只有1种 W及Z波色子-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3种 希格斯粒子- 引导规范组的自发对称性破缺,亦是惯性质量的源头。

实际上规范玻色子的规范变换是可以准确地利用一个称为“规范群”的酋群去描述。强相互作用的规范群是SU(3),而电弱作用的规范群是SU(2)×U(1)。所以标准模型亦被称为SU(3)×SU(2)×U(1)。

在众玻色子中,只有希格斯玻色子不是规范玻色子。而负责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引力子则未能被包括入标准模型之中。

标准模型包含了十二种“味道”的费米子。组成大部份物质三种粒子:质子、中子及电子,当中只有电子是这套理论的

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只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受强作用力吸引而组成。以下的标准模型的基本费米子:

* - 这些不是一般的阿贝尔电荷(Abelian charges),而是李群的表示之标签。它们不能相加。

** - 质量实为左旋及右旋费米子的耦合 (Coupling)。例如电子之质量实为一左旋电子及一右旋电子(左旋正电子之反粒子)之耦合。另外,中微子在它们的质量耦合中因有大量混合,故不能准确以味荷或左右旋中微子质量等同来得出中微子之质量。

*** - 这里所列出的重子(Baryon)、强子(Hadron)质量及其生成截面(cross-section 即生成率)为实验测量所得。因量子色动力学之色禁闭(QCD Confinement) 使得拥有单一“色”的夸克不能独立存在,这里显示的数值为夸克于量子色动力学相变化经重整化 (QCD Phase Transition Renormalization) 后的值。物理学家尝试由格点模式(Lattice model) 计算不同夸克的质量值,但所得出的第一代夸克质量仍远低于量子色动力学所需的大小,故其不准确性仍然是很大的。

费米子可以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代包括电子、上及下夸克及电子中微子。所有普通物质都是由这一代的粒子所组成;第二及第三代粒子只能在宇宙射线或是高能实验中制造出来,而且会在短时间内衰变成第一代粒子。把这些粒子排列成三代是因为每一代的四种粒子与另一代相对应的四种粒

子的性质几乎一样,唯一的分别就是它们的质量。例如,电子跟μ子的自旋皆为半整数而电荷同样是-1,但μ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二百倍。

电子与电子中微子,以及在第二、三代中相对应的粒子,被统称为轻子。夸克拥有一种叫“色”的量子性质,并且与强作用力耦合。强作用力不同于其他的作用力(弱力、电磁力、重力),会随距离增加变得越来越强。由于强作用力的色禁闭特性,夸克永远只会在色荷为零的组合中出现(如介子、重子),这些不同的组合被统称为“强子”。

目前实验中确认的强子有两种:由三颗夸克组成的费米子,即重子(如质子及中子);以及由夸克-反夸克对所组成的玻色子,即介子(如π介子)。而由五个夸克所组成的五夸克粒子,目前实验上的结果仍有争议。 标准模型的扩展

虽然标准模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很成功,但它也有很大的缺陷。首先,模型中包含了许多参数,如各粒子的质量和各相互作用强度。这些数字不能只从计算中得出,而必须由实验决定。其次,理论所预测的希格斯波色子到现时为止仍未被发现。弱电对称破缺还没有满意的解释。再次,理论中存在所谓的自然性问题。最后,这理论未能描述引力。

首个与标准模型不相符的实验结果在1998年出现: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发表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结果,显示中微子拥有非零质量。标准模型的简单修正(引入非零质量的中微子)可以解释这个实验结果。这个新的模型仍叫做标准模型。

大统一理论是标准模型的一个扩展。它假设SU(3)、SU(2)及U(1)群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对称群的成员。只有在高能状态(比现时实验能达到的能量还要高)这个对称性才能保存;在低能状态,它自发破缺到SU(3)×SU(2)×U(1)。第一个大统一理论(SU(5)大统一)是由Georgi及Glashow于1974年提出的。其它流行的还有SO(10)和E(6)大统一模型。 解决自然性问题的主要方案包括异彩理论(technicolor theory),超对称模型,额外维度等等。超弦模型则是描写包括引力在内所有基本现象的终级理论的最主要代表。 许多标准模型的扩展都预言了质子衰变。这一现象至今没有为实验所证实。

第一部分 标准模型简介

粒子物理有两个很成功的理论。其一是统一描写弱电相互作用的温伯格-萨拉姆模型。它是定域规范群为SU(2)LU(1)Y 的理论。其二是描写强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它是定域规范群为SU(3)C 规范理论,通常人们把这两个理论组成SU(3)CSU(2)LU(1)Y 规范理论,统一描写强、弱、电三种相互作用,称为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在粒子物理学里,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它隶属量子理论的范畴,并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相容。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对以上三种力的实验的结果都合乎这套理论的预测。但是标准模型还不是一套万有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并没有描述到引力。标准模型常被人缩写作“SM”。 标准模型的内容

标准模型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其中费米子为拥有半整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这原理指出没有相同的费米子能占有同样的量子态)的粒子;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简单来说,费米子就是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则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

电弱统一理论与量子色动力学在标准模型中合并为一。这些理论都是规范场论,即它们把费米子跟玻色子(即力的中介者)配对起来,以描述费米子之间的力。由于每组中介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在规范变换中都不变,所以这些中介玻色子就被称为规范波色子。标准模型所包含的玻色子有:

   

胶子-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8种 光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只有1种 W及Z波色子-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3种 希格斯粒子- 引导规范组的自发对称性破缺,亦是惯性质量的源头。

实际上规范玻色子的规范变换是可以准确地利用一个称为“规范群”的酋群去描述。强相互作用的规范群是SU(3),而电弱作用的规范群是SU(2)×U(1)。所以标准模型亦被称为SU(3)×SU(2)×U(1)。

在众玻色子中,只有希格斯玻色子不是规范玻色子。而负责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引力子则未能被包括入标准模型之中。

标准模型包含了十二种“味道”的费米子。组成大部份物质三种粒子:质子、中子及电子,当中只有电子是这套理论的

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只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受强作用力吸引而组成。以下的标准模型的基本费米子:

* - 这些不是一般的阿贝尔电荷(Abelian charges),而是李群的表示之标签。它们不能相加。

** - 质量实为左旋及右旋费米子的耦合 (Coupling)。例如电子之质量实为一左旋电子及一右旋电子(左旋正电子之反粒子)之耦合。另外,中微子在它们的质量耦合中因有大量混合,故不能准确以味荷或左右旋中微子质量等同来得出中微子之质量。

*** - 这里所列出的重子(Baryon)、强子(Hadron)质量及其生成截面(cross-section 即生成率)为实验测量所得。因量子色动力学之色禁闭(QCD Confinement) 使得拥有单一“色”的夸克不能独立存在,这里显示的数值为夸克于量子色动力学相变化经重整化 (QCD Phase Transition Renormalization) 后的值。物理学家尝试由格点模式(Lattice model) 计算不同夸克的质量值,但所得出的第一代夸克质量仍远低于量子色动力学所需的大小,故其不准确性仍然是很大的。

费米子可以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代包括电子、上及下夸克及电子中微子。所有普通物质都是由这一代的粒子所组成;第二及第三代粒子只能在宇宙射线或是高能实验中制造出来,而且会在短时间内衰变成第一代粒子。把这些粒子排列成三代是因为每一代的四种粒子与另一代相对应的四种粒

子的性质几乎一样,唯一的分别就是它们的质量。例如,电子跟μ子的自旋皆为半整数而电荷同样是-1,但μ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二百倍。

电子与电子中微子,以及在第二、三代中相对应的粒子,被统称为轻子。夸克拥有一种叫“色”的量子性质,并且与强作用力耦合。强作用力不同于其他的作用力(弱力、电磁力、重力),会随距离增加变得越来越强。由于强作用力的色禁闭特性,夸克永远只会在色荷为零的组合中出现(如介子、重子),这些不同的组合被统称为“强子”。

目前实验中确认的强子有两种:由三颗夸克组成的费米子,即重子(如质子及中子);以及由夸克-反夸克对所组成的玻色子,即介子(如π介子)。而由五个夸克所组成的五夸克粒子,目前实验上的结果仍有争议。 标准模型的扩展

虽然标准模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很成功,但它也有很大的缺陷。首先,模型中包含了许多参数,如各粒子的质量和各相互作用强度。这些数字不能只从计算中得出,而必须由实验决定。其次,理论所预测的希格斯波色子到现时为止仍未被发现。弱电对称破缺还没有满意的解释。再次,理论中存在所谓的自然性问题。最后,这理论未能描述引力。

首个与标准模型不相符的实验结果在1998年出现: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发表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结果,显示中微子拥有非零质量。标准模型的简单修正(引入非零质量的中微子)可以解释这个实验结果。这个新的模型仍叫做标准模型。

大统一理论是标准模型的一个扩展。它假设SU(3)、SU(2)及U(1)群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对称群的成员。只有在高能状态(比现时实验能达到的能量还要高)这个对称性才能保存;在低能状态,它自发破缺到SU(3)×SU(2)×U(1)。第一个大统一理论(SU(5)大统一)是由Georgi及Glashow于1974年提出的。其它流行的还有SO(10)和E(6)大统一模型。 解决自然性问题的主要方案包括异彩理论(technicolor theory),超对称模型,额外维度等等。超弦模型则是描写包括引力在内所有基本现象的终级理论的最主要代表。 许多标准模型的扩展都预言了质子衰变。这一现象至今没有为实验所证实。


相关文章

  • 运筹学教学大纲
  • 浙江财经学院 运 筹 学 教 学 大 数学与统计学院 计算运筹教研室 纲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章 线性规划简介--------------------------(4) ...查看


  • 唐小江简介
  • 唐小江简介 1989年毕业于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卫生系: 1989-1994在江西省永新县卫生防疫站工作:1997年毕业于山 西医科大学,获毒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广东省职业 病防治院工作,先后任毒理室副主任.科教科主任,公共卫 ...查看


  • 半导体测试项目简介
  • 半导体测试项目简介 半导体测试项目简介 目录: 1, 测量可重复性和可复制性(GR&R) 2, 电气测试可信度(Electrical Test Confidence) 3, 电气测试的限值空间(Guardband) 4, 电气测试参 ...查看


  • PKPM-PC装配式结构设计软件_简介
  • PKPM-PC装配式住宅设计软件简介 2016.5.28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在全国范围内正在逐步广泛应用,相应的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国标图集.各地的地方标准图集也都纷纷编制与出版 ...查看


  •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泥塑教案_文档[1]
  • 学习目标: 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劳技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泥塑 ...查看


  • 计算机图形学全部知识点
  • 1.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 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 (1/2) 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 (2/2) 什么是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 (1/3) 什么是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 (2/3) 什么是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 (3/3) 基本概念--图形 图形 ...查看


  • 结构模型大赛方案书模版
  • 本方案仅供参考,如有雷同,当弃权处理 2012年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大赛 模型名称: 驻天楼 参赛队伍: 建工嘉年华 小组成员: 姚灿辉.肖嘉华.郑镇宜. 日 期: 2012.03.30 目录 一.摘要.队员简介 ....... ...查看


  • 实体框架简介
  • 实体框架简介 Visual Studio 2008 其他版本 * .NET Framework 4 实体框架 是 ADO.NET中的一组支持开发面向数据的软件应用程序的技术.面向数据的应用程序的架构师和开发人员曾为实现两个迥然不同的目标费尽 ...查看


  • 绩效棱柱模型简介
  • 绩效棱柱模型(Performance Prism)由克兰菲尔德学院教授Andy Neely与安达信咨询公司于2000年联合开发的三维绩效框架模型, 用棱柱的五个方面分别代表组织绩效存在内在因果关系的五个关键要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