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烯.炔.芳香烃实验

1.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 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 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 混合气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D. 混合气跟氯化氢混合

2.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混合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

3. (双选)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 点燃前都应验纯

C. 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 D. 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4. 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烷 B. 环丙烷 C. 乙烯 D.聚乙烯

5. 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如右图,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6. 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 2H 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 D. 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7. 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1:2:1 C. 2:1:1 D. 2:1:2

8. (双选)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 甲烷和乙烷 B. 乙烯和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9. (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 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 CH4B.C 2H 6 C. C2H 4 D. C3H 6

10. 某气态烃0.5mol 能与1molHCl 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 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 可能是 ( )

A.HC ≡CH B.CH2=CH2 C.HC≡C —CH 3 D.CH2=C(CH 3)CH 3

11. (双选)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双选) ( )

A. 酒精灯 B.分液漏斗 C.烧瓶 D.启普发生器

12. 下列除杂志过程中,选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A.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加氯气光照 B.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 2S 和水蒸气,通过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 2,通过KMnO 4酸性溶液后再干燥

18. (双选)近年发现一种新的星际分子,结构式:HC ≡C —C ≡C —C ≡C —C ≡C —C ≡N 。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其分子中的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B.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3、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 2+2H2O=C2H 2↑+Ca(OH)2

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

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

是( )接( )接( )接( )接( )接( )。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

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 。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 是。

(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

(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1.60克,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电石中碳化钙的百分含量是____%。

14、按左右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把少量苯和液态溴放在烧瓶里. 同时加入 少量铁粉. 在常温下, 很快就会看到实验现象.

(1)实验开始后, 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2)Fe 屑的作用是什么?

(3)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

(5)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6)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使之恢复本来的面目?

(7)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5、硝基苯的制取步骤如下:

①先将1.5mL 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 再慢慢注入2mL 浓硫酸, 并及时摇匀和冷却. ②向冷却后的酸中逐滴加入1mL 苯, 充分振荡, 混和均匀.

③将混合物控制在50-60℃的条件下约10min, 实验装置如左图.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到入盛冷水的烧杯中, 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生成, 经过分离得 粗硝基苯.

⑤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 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

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 得到纯硝基苯.

(1)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 是否可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 为什么?

(2)步骤③中, 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5)敞口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1.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 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 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 混合气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D. 混合气跟氯化氢混合

2.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混合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

3. (双选)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 点燃前都应验纯

C. 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 D. 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4. 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烷 B. 环丙烷 C. 乙烯 D.聚乙烯

5. 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如右图,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6. 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 2H 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 D. 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7. 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1:2:1 C. 2:1:1 D. 2:1:2

8. (双选)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 甲烷和乙烷 B. 乙烯和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9. (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 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 CH4B.C 2H 6 C. C2H 4 D. C3H 6

10. 某气态烃0.5mol 能与1molHCl 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 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 可能是 ( )

A.HC ≡CH B.CH2=CH2 C.HC≡C —CH 3 D.CH2=C(CH 3)CH 3

11. (双选)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双选) ( )

A. 酒精灯 B.分液漏斗 C.烧瓶 D.启普发生器

12. 下列除杂志过程中,选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A.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加氯气光照 B.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 2S 和水蒸气,通过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 2,通过KMnO 4酸性溶液后再干燥

18. (双选)近年发现一种新的星际分子,结构式:HC ≡C —C ≡C —C ≡C —C ≡C —C ≡N 。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其分子中的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B.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3、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 2+2H2O=C2H 2↑+Ca(OH)2

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

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

是( )接( )接( )接( )接( )接( )。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

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 。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 是。

(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

(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1.60克,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电石中碳化钙的百分含量是____%。

14、按左右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把少量苯和液态溴放在烧瓶里. 同时加入 少量铁粉. 在常温下, 很快就会看到实验现象.

(1)实验开始后, 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2)Fe 屑的作用是什么?

(3)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

(5)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6)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使之恢复本来的面目?

(7)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5、硝基苯的制取步骤如下:

①先将1.5mL 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 再慢慢注入2mL 浓硫酸, 并及时摇匀和冷却. ②向冷却后的酸中逐滴加入1mL 苯, 充分振荡, 混和均匀.

③将混合物控制在50-60℃的条件下约10min, 实验装置如左图.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到入盛冷水的烧杯中, 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生成, 经过分离得 粗硝基苯.

⑤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 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

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 得到纯硝基苯.

(1)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 是否可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 为什么?

(2)步骤③中, 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5)敞口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章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_教案定稿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教学设计 东莞实验中学 苏瑞龙 2012-12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东莞实验中学 苏瑞龙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2.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 (二) ...查看


  • 生物降解毕业论
  • (2014届)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芳香烃有机物生物降解研究 学 院: 生物与化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化工102 学 号: [1**********]3 姓 名: 王娅茹 指导教师: 缪程平 教 务 处 制 20 ...查看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学习目的] 1.知道植物芳香油的来源与提取方法 2.了解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 [学习过程] 活动1阅读教材P72"基础知识"部分和栏旁资料,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 ...查看


  • 芳香精油的制作与应用
  • 芳香精油的制作与应用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芳香精油的制作与应用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张爱莲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五日 一.冷制皂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冷制皂是相对于工业皂的所采用的热溶法相对而言的.除了需将固体的油 ...查看


  • (四)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 (四)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红棕色消失,使溴的红棕色消失,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溴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对烯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溴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对烯烃进 ...查看


  • 芳香烃的定义
  • 芳香烃的定义.txt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芳香烃的定义 简介 芳香族化合物在历史上指的是一类从植物胶里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但目前已知的 ...查看


  •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
  • 2007年第6期 纺织科技进展 ・7・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 阿 阳 (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 上海200336) 摘 要:介绍了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致癌性.检测标准.部分主要标准的要求, 详述了用气2质联用仪(GC 2M ...查看


  • 揭露护肤品背后的真相和谎言
  • 揭露护肤品背后的真相和谎言 纯天然?有机化妆品?亦或是不含酒精,不会造成敏感活着青春痘.这些说词真的有效吗? 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如何揭示这些美丽护肤品背后的真相和谎言. 纯天然: 这个名词暗示产品成份来自植物或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quo ...查看


  •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
  •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 一原理 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出芽生殖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出芽生殖),表达式为:C6H12O6+O2→CO2+H2O+能量 酶 CHOH+CO+能量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