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本文在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我们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给德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1、引言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教学工作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主观条件以及客观条件,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分析
(1)对于德育课的认知存在着误区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往往都认为之所以去职业学校学习,主要的学习对象是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至于德育课,则被认为是一些比较空洞的理论,对于日后的工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存在一些极端的观点: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的目的是找份好的工作,德育课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这类意识方面的问题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存在诸多不足的根源所在。
(2)德育课教学效果受到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入学时都是免试的,而这些学生往往都是落榜生,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无奈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因此,这类学生往往都属于“学困生”,比较缺乏自信,而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在这种背景下,德育课往往被当成休息课,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说话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其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3)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往往都有很大的欠缺,这类表现在于不能够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运用不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课堂知识存在着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学校中,德育老师往往是一些胜任不了其他专业教学的教师来担当,加之学校本身在德育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存在着不足,使得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4)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学趣味性不足
在当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还是依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来完成,使得教学方法中陈旧、单一的问题非常严重。另外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落后,使得教学中的趣味性不足,课堂气氛较为僵化、单一,更谈不上教学艺术,最终难以实现德育课育人的目的。
3、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不足的策略
3.1提升德育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确保德育课堂教师政治理念以及人格的培
养,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为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确保教课老师的专业素质,这不仅包括基本功方面的要求,还要确保教师能够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熟练的运用;第三,德育课教师要有足够的学习力,这是指教师应具备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以此来培养渊博的知识。最后,中等职业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教师培养的投入,组织各种培训工作以及交流活动。
3.2教学中要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要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原则,也就是在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使其处于被动状态; 其次,加强举例教学法的运用,举例教学法在德育课堂中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中曾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这里仅举一个小例子对其进行分析:在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理论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成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使理论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第三,注重德育教学和时事教育的结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对于社会新闻类热点等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如果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党的方针、基本国策等进行结合的话,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
第四,加强德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德育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属于其一个重要的原则,在这方面,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社
会实践之间的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最后,德育课教育要和企业文化进行适当的融合,这可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毕竟归根结底,学生之所以来到学校进行学习,工作是一个必然的目的,而通过这二者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企业文化,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为其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3在德育课程中要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当前的中等职业中的学生多数都属于90后,它们往往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加之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从小就比较娇生惯养,缺乏坚强的意志。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学生来到中等职业学校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大的挫折,特别容易丧失自信心,使得学习的意识也比较消除,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职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由于这类学生存在着较大的逆反心理,容易对老师出现戒备状态,往往会将老师的爱护和关心当成别有用心,使得德育课的作用流于表象,发挥不出真正的效果。基于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在教学中多结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平时也要多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这样才可以建立起来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3.4加强德育教学工作的评估
在以往中等职业德育教学的评估中,往往是通过一些考试的方法,这样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真正起到“德育”的作用。针
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能力、知识以及觉悟三个方面对德育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
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做好三个结合:首先,注意能力和知识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片面强度记观点、资料的倾向,而是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其次,注意闭卷和开卷的结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做一些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更多的走出课题,从生活中感受教学的内容,这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理解,使其更好的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注重平时表现和卷面成绩的结合,避免轻平时表现、重卷面成绩的问题,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育人这一目标。
4、结语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展的现状,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这方面的认识,并开展相关的工作来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德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j].教职成.2010.
[2]李祖松.中职生“选择—发展”德育评价模式的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3]杨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9.2
[4]阮先会.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评价.2011.8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本文在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我们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给德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1、引言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教学工作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主观条件以及客观条件,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分析
(1)对于德育课的认知存在着误区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往往都认为之所以去职业学校学习,主要的学习对象是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至于德育课,则被认为是一些比较空洞的理论,对于日后的工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存在一些极端的观点: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的目的是找份好的工作,德育课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这类意识方面的问题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存在诸多不足的根源所在。
(2)德育课教学效果受到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入学时都是免试的,而这些学生往往都是落榜生,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无奈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因此,这类学生往往都属于“学困生”,比较缺乏自信,而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在这种背景下,德育课往往被当成休息课,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说话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其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3)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往往都有很大的欠缺,这类表现在于不能够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运用不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课堂知识存在着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学校中,德育老师往往是一些胜任不了其他专业教学的教师来担当,加之学校本身在德育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存在着不足,使得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4)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学趣味性不足
在当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还是依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来完成,使得教学方法中陈旧、单一的问题非常严重。另外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落后,使得教学中的趣味性不足,课堂气氛较为僵化、单一,更谈不上教学艺术,最终难以实现德育课育人的目的。
3、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不足的策略
3.1提升德育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确保德育课堂教师政治理念以及人格的培
养,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为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确保教课老师的专业素质,这不仅包括基本功方面的要求,还要确保教师能够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熟练的运用;第三,德育课教师要有足够的学习力,这是指教师应具备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以此来培养渊博的知识。最后,中等职业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教师培养的投入,组织各种培训工作以及交流活动。
3.2教学中要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要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原则,也就是在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使其处于被动状态; 其次,加强举例教学法的运用,举例教学法在德育课堂中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中曾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这里仅举一个小例子对其进行分析:在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理论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成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使理论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第三,注重德育教学和时事教育的结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对于社会新闻类热点等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如果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党的方针、基本国策等进行结合的话,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
第四,加强德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德育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属于其一个重要的原则,在这方面,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社
会实践之间的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最后,德育课教育要和企业文化进行适当的融合,这可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毕竟归根结底,学生之所以来到学校进行学习,工作是一个必然的目的,而通过这二者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企业文化,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为其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3在德育课程中要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当前的中等职业中的学生多数都属于90后,它们往往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加之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从小就比较娇生惯养,缺乏坚强的意志。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学生来到中等职业学校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大的挫折,特别容易丧失自信心,使得学习的意识也比较消除,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职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由于这类学生存在着较大的逆反心理,容易对老师出现戒备状态,往往会将老师的爱护和关心当成别有用心,使得德育课的作用流于表象,发挥不出真正的效果。基于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在教学中多结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平时也要多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这样才可以建立起来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3.4加强德育教学工作的评估
在以往中等职业德育教学的评估中,往往是通过一些考试的方法,这样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真正起到“德育”的作用。针
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能力、知识以及觉悟三个方面对德育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
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做好三个结合:首先,注意能力和知识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片面强度记观点、资料的倾向,而是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其次,注意闭卷和开卷的结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做一些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更多的走出课题,从生活中感受教学的内容,这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理解,使其更好的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注重平时表现和卷面成绩的结合,避免轻平时表现、重卷面成绩的问题,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育人这一目标。
4、结语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展的现状,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这方面的认识,并开展相关的工作来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德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j].教职成.2010.
[2]李祖松.中职生“选择—发展”德育评价模式的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3]杨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9.2
[4]阮先会.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评价.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