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三故事 | 从上海中学考入北大清华,上海小囡在新高考中抓住了机遇

2017年上海高考本科录取逐渐进入尾声。祝贺上海小囡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新高考的实施,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获得感。回首高三生活,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考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些肺腑之言。喏,那些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霸和“另类”学霸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学习秘笈”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

世上之事最怕“认真”二字

叶天瑶

毕业院校:上海中学

高考分数:627分(语文133分,数学144分,外语140分,物理70分,地理70分,化学70分)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天,我既惊喜,也感到意料之中。惊喜,是因为平时我在上中的成绩并非如此突出;而意料之中,则是因为这个分数离不开平日里自己的努力,也验证了自己复习策略的正确。

新高考余温仍在,欢喜之余,我也认真冷静思考总结了三年来高中学习与生活的方式方法,以期待给学弟学妹们参考。这种高考的秘诀其实非常简单——认认真真做事,同时让高中生活丰富。

复习只需“认真”二字

如果用一个词进行自我评价,我想挑选的词语是“认真”。

语文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但每次面对作文,我都有些手足无措。作文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从高一开始,我就在老师指导下注重作文素材的整理,比如每天看报,关注时事新闻,还不时剪报整理;有时,我还喜欢写一些随笔和札记,用来帮助自己整理思绪,训练思维。

进入高三后,每天读报更是必不可少。我总是耐着性子,每天仔细品读报纸上的一些社论。

这种题材中,一方面蕴含着眼下发生的最为人瞩目的国家大事,有利于积累时事政治的相关素材,为考试、尤其是综合评价面试积累素材。

更重要的是,在品读这些社论的过程中,关注评论者的分析思路,我时常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一件事情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到了高三下半学期,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老师点评也认为,我作文的亮点主要在于思维清晰。这大概就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吧。

英语的学习方法与语文相似,也是需要长期积累。高三开始,我基本上每天都做一些英语题来保持手感,尤其是对于比较枯燥的语法题目更是不容小觑。语法题、挖空题等,我都认认真真进行错题整理和反思,这比盲目刷题更为重要。

学习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

今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同学难免紧张。尤其是2017年的春考中,我们或多或少看出了新高考的命题信号——重视基础,中档难度题目减少,压轴题目难度不变。不少上中的学生认为,这种变化对于好学生并不“划算”,但我认为,这种信号告诉我们:不要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地把基础题目全都吃透。

数学是我自己相对弱势的学科,高三期间,我特别抽出一段时间来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和题目做了一次“诊断”。我发现,除去最后压轴的超难度题目,在基础题目中,我仍有题目丢分。丢分的原因源于我的“粗心大意”,这是一种“病”。

粗心的缘由有许多,比如审题错误,这是对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不够熟练所致。不少题目看似题干有所差异,其实剥去外衣后,解题逻辑完全一致。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专治粗心”的复习计划。

一方面,把所有数学的基础题目和基础概念重新梳理了一遍;

此外,还根据解题的思路,把不同类型的题目归类、整理。

这个专题复习计划非常有效,减少了我在解题时因为粗心丢分的情况。

高三时,我参加了北京大学2017年“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面试。面试分为上海和全国两个阶段。

全国博雅面试专业性更强。记得面试过程中,考官给每名同学两张图表,图表中反映的是美国民众对各级政府信任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缘由。题目要求考生分析这种变化的现象,并指出,中国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上海博雅面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点评小组内他人的观点。这类题目大多专业性不强,主要考察思辨性。比如,今年上海博雅面试过程中的试题就包括:在野外观察星象和在模拟厅里观察星象有什么不同,哪种方式比较好?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部分……

从这些题目中大家也能看出,思维的培养比知识点的罗列更重要。

面对“新高考”,夯实基础比解答偏题、难题、怪题更重要

殷乐天

毕业院校:上海中学

高考分数:619分(语文123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地理70分、物理70分、化学70分)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2017年被誉为中国的“高考改革元年”,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味着挑战,也都意味着机遇,新高考无疑将更深远地影响未来的同学们。

对于高考这样一场重大考试进行充分的准备无论如何都是极其必要的。我想,不论考试方式如何变化,复习和准备仍然有共通之处。我的体会是,对于作业、试卷的分类整理非常重要,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为平日学习留下完备“痕迹”

首先,我觉得及时而完备的课堂“笔记”相当关键。“笔记”不仅仅指狭义的、在笔记本上毕恭毕敬抄下的PPT或是讲义,也应当包括对于试题讲评和老师口头陈述中有价值部分的记录。

而且,我认为,不必盲目追求笔记的形式整齐或美观,关键要在复习时能够帮助自己无障碍地阅览、回忆和体悟,毕竟烂笔头的作用就在于弥补好记性的不足而不是参加美术评比。如果平时不注重这样的及时记录,以至于复习时除了白底黑字的试题外没有东西可看,实在有些尴尬。

不过,一摞摞整理好的考卷和课堂笔记只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主动归纳、整理。虽说最后高考采用的肯定是原创试题,但题面不同不代表它与平时的练习不具共通性,故有意识地对接触到的问题,按照其考查内容分类进行解题思路、答题格式的总结很有价值。从一套套完整的、但是同类题目并不集中的试卷中提炼出清晰而集中的脉络,自然能更好地把握答题关键。

当然,在单纯的学习、考试、订正、整理、总结之外,应当还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一方面,虽然功利地来看,高三恶补文学作品阅读并不是比划算的“买卖”,但也不能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通过文学阅读,积累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我们还可以去主动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新闻,这既可以为写作提供例证,也可在潜移默化中为综合评价的面试积累谈资。

不过,关注时事热点不能只是满足于知道社会上发生过什么事情而已,关键还要去搜集人们对这些话题的不同评价,并在思考和分析中逐渐确立自身审视某一社会现象或议题的视角,这一独立看待和评析某一社会现象的能力恐怕才是支撑起写作和面谈的核心所在。

形式上的刻苦不如及时反思

另一方面,不妨设置个合适的作息活动表,运动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缺位。而睡眠方面,我的确看到周围不少同学喜欢熬夜刷题,他们往往抱着一种“熬夜多刷几道题可以说明我认真学习、成绩总能继续提高”的心态,殊不知形式上的刻苦,如果缺乏了日后主动的总结和反思,终也只能沦为单纯的体力劳动和自我感动。

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与其第二天在上课时昏昏沉沉,倒不如前一天晚上少开次夜车、好好睡上一觉来的实在。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考试科目的安排以及不同学科各自迥异的学科特点,不同学科的复习备考,不能采用完全同样的思路。

不考虑小语种,那么“大三门”即为语数英。这自然不必多言,相对稳定的考试设置使得对于这三门学科各自都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学习方法可供借鉴。唯一需要注意的,恐怕还是英语的听力和口语。事后反思,我认为我自己对于听力和新增的听说测试,都不够重视。尤其对于听说测试更是准备不足。如果可能的话,后来者们可不要忽视了这合计有整整35分的听、说部分。

每天能坚持听一些语速适中的原版材料,去捕捉其中的信息,听力便能在点滴中进步。而对于口语,传统上单纯追求口音和语调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到有话可说。

机考限定了回答时段,千万不能在给定的回答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却依然无话可说。倘若全真模拟练习时大脑一片空白,不妨事后再在笔头上为每道题目尽可能写出一段相对完整的文字作为回答、进行积累,长此以往,自己面对表达类的问题时便能多几分底气。

一味求难并不科学

等级考是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夯实基础比解答偏题、难题、怪题更为重要,对课本知识的全面掌握也比一味多做常考题型重要。

譬如我们这届的物理等级考在填空题中考查了机械波传播振动的形式和能量的知识点,倘若平时只注重做对压轴大题,那就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听闻今年的地理等级考考查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地震的烈度等相对冷门、较少考到的知识点,也正是给某些以多刷题取代系统复习的同学敲响了警钟。

等级考复习到最后,可以回过头来看看高中的各册课本,梳理出一张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网络,把握好不同章节、不同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毕竟,查漏补缺的“后勤保养”与刷题练习的“前线作战”一样重要。我个人选考的是地理、物理、化学三门科目,这样的学习方法对这三科都有帮助,其它科目最好还是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对学习方法有所取舍。

综评考察价值观和思辨能力

虽然2017年才有了新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但高考改革的步伐其实早已开始,综合评价的录取模式给许多专心课内而未兼顾竞赛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

我本人参与的是清华大学的综评。“领军人才选拔”今年只涉及全市20余位获得名高中校荐的学生,与多数同学无关,所以我参加的是新设立的上海“领军计划”。

上海领军计划涉及初审、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今年占校测部分成绩的比例分别是40%、30%、30%。初审的成绩往往已经由你所在高中的实力和自身课内成绩的排名决定,笔试的题目完全不限于高考考纲,所以针对这两方面很难做有很强针对性的准备。

面试则可以更自由地把握。以往,清华的面试主要会涉及对社会现象的思想深度,或是创新型的题目考查灵活应变。但了解的同学们应该知道,今年面试的形式和出题方式均有所改变。

就个人体会而言,除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外,今年还涉及对个人基本价值观和给定的情境中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考核。正是由于每年都会存在变化,对面试的精确押题成为一种不可能。

既然如此,倒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正如前面我也述及的,从平时开始就去关注社会现象,通过对不同观点灵活的接触、吸收和采纳去逐渐形成自身的主见、去塑造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再去尝试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这样一个由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的链条应当是应对面试的重中之重了。

编辑:张潇予

2017年上海高考本科录取逐渐进入尾声。祝贺上海小囡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新高考的实施,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获得感。回首高三生活,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考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些肺腑之言。喏,那些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霸和“另类”学霸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学习秘笈”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

世上之事最怕“认真”二字

叶天瑶

毕业院校:上海中学

高考分数:627分(语文133分,数学144分,外语140分,物理70分,地理70分,化学70分)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天,我既惊喜,也感到意料之中。惊喜,是因为平时我在上中的成绩并非如此突出;而意料之中,则是因为这个分数离不开平日里自己的努力,也验证了自己复习策略的正确。

新高考余温仍在,欢喜之余,我也认真冷静思考总结了三年来高中学习与生活的方式方法,以期待给学弟学妹们参考。这种高考的秘诀其实非常简单——认认真真做事,同时让高中生活丰富。

复习只需“认真”二字

如果用一个词进行自我评价,我想挑选的词语是“认真”。

语文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但每次面对作文,我都有些手足无措。作文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从高一开始,我就在老师指导下注重作文素材的整理,比如每天看报,关注时事新闻,还不时剪报整理;有时,我还喜欢写一些随笔和札记,用来帮助自己整理思绪,训练思维。

进入高三后,每天读报更是必不可少。我总是耐着性子,每天仔细品读报纸上的一些社论。

这种题材中,一方面蕴含着眼下发生的最为人瞩目的国家大事,有利于积累时事政治的相关素材,为考试、尤其是综合评价面试积累素材。

更重要的是,在品读这些社论的过程中,关注评论者的分析思路,我时常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一件事情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到了高三下半学期,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老师点评也认为,我作文的亮点主要在于思维清晰。这大概就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吧。

英语的学习方法与语文相似,也是需要长期积累。高三开始,我基本上每天都做一些英语题来保持手感,尤其是对于比较枯燥的语法题目更是不容小觑。语法题、挖空题等,我都认认真真进行错题整理和反思,这比盲目刷题更为重要。

学习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

今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同学难免紧张。尤其是2017年的春考中,我们或多或少看出了新高考的命题信号——重视基础,中档难度题目减少,压轴题目难度不变。不少上中的学生认为,这种变化对于好学生并不“划算”,但我认为,这种信号告诉我们:不要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地把基础题目全都吃透。

数学是我自己相对弱势的学科,高三期间,我特别抽出一段时间来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和题目做了一次“诊断”。我发现,除去最后压轴的超难度题目,在基础题目中,我仍有题目丢分。丢分的原因源于我的“粗心大意”,这是一种“病”。

粗心的缘由有许多,比如审题错误,这是对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不够熟练所致。不少题目看似题干有所差异,其实剥去外衣后,解题逻辑完全一致。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专治粗心”的复习计划。

一方面,把所有数学的基础题目和基础概念重新梳理了一遍;

此外,还根据解题的思路,把不同类型的题目归类、整理。

这个专题复习计划非常有效,减少了我在解题时因为粗心丢分的情况。

高三时,我参加了北京大学2017年“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面试。面试分为上海和全国两个阶段。

全国博雅面试专业性更强。记得面试过程中,考官给每名同学两张图表,图表中反映的是美国民众对各级政府信任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缘由。题目要求考生分析这种变化的现象,并指出,中国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上海博雅面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点评小组内他人的观点。这类题目大多专业性不强,主要考察思辨性。比如,今年上海博雅面试过程中的试题就包括:在野外观察星象和在模拟厅里观察星象有什么不同,哪种方式比较好?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部分……

从这些题目中大家也能看出,思维的培养比知识点的罗列更重要。

面对“新高考”,夯实基础比解答偏题、难题、怪题更重要

殷乐天

毕业院校:上海中学

高考分数:619分(语文123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地理70分、物理70分、化学70分)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2017年被誉为中国的“高考改革元年”,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味着挑战,也都意味着机遇,新高考无疑将更深远地影响未来的同学们。

对于高考这样一场重大考试进行充分的准备无论如何都是极其必要的。我想,不论考试方式如何变化,复习和准备仍然有共通之处。我的体会是,对于作业、试卷的分类整理非常重要,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为平日学习留下完备“痕迹”

首先,我觉得及时而完备的课堂“笔记”相当关键。“笔记”不仅仅指狭义的、在笔记本上毕恭毕敬抄下的PPT或是讲义,也应当包括对于试题讲评和老师口头陈述中有价值部分的记录。

而且,我认为,不必盲目追求笔记的形式整齐或美观,关键要在复习时能够帮助自己无障碍地阅览、回忆和体悟,毕竟烂笔头的作用就在于弥补好记性的不足而不是参加美术评比。如果平时不注重这样的及时记录,以至于复习时除了白底黑字的试题外没有东西可看,实在有些尴尬。

不过,一摞摞整理好的考卷和课堂笔记只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主动归纳、整理。虽说最后高考采用的肯定是原创试题,但题面不同不代表它与平时的练习不具共通性,故有意识地对接触到的问题,按照其考查内容分类进行解题思路、答题格式的总结很有价值。从一套套完整的、但是同类题目并不集中的试卷中提炼出清晰而集中的脉络,自然能更好地把握答题关键。

当然,在单纯的学习、考试、订正、整理、总结之外,应当还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一方面,虽然功利地来看,高三恶补文学作品阅读并不是比划算的“买卖”,但也不能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通过文学阅读,积累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我们还可以去主动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新闻,这既可以为写作提供例证,也可在潜移默化中为综合评价的面试积累谈资。

不过,关注时事热点不能只是满足于知道社会上发生过什么事情而已,关键还要去搜集人们对这些话题的不同评价,并在思考和分析中逐渐确立自身审视某一社会现象或议题的视角,这一独立看待和评析某一社会现象的能力恐怕才是支撑起写作和面谈的核心所在。

形式上的刻苦不如及时反思

另一方面,不妨设置个合适的作息活动表,运动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缺位。而睡眠方面,我的确看到周围不少同学喜欢熬夜刷题,他们往往抱着一种“熬夜多刷几道题可以说明我认真学习、成绩总能继续提高”的心态,殊不知形式上的刻苦,如果缺乏了日后主动的总结和反思,终也只能沦为单纯的体力劳动和自我感动。

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与其第二天在上课时昏昏沉沉,倒不如前一天晚上少开次夜车、好好睡上一觉来的实在。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考试科目的安排以及不同学科各自迥异的学科特点,不同学科的复习备考,不能采用完全同样的思路。

不考虑小语种,那么“大三门”即为语数英。这自然不必多言,相对稳定的考试设置使得对于这三门学科各自都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学习方法可供借鉴。唯一需要注意的,恐怕还是英语的听力和口语。事后反思,我认为我自己对于听力和新增的听说测试,都不够重视。尤其对于听说测试更是准备不足。如果可能的话,后来者们可不要忽视了这合计有整整35分的听、说部分。

每天能坚持听一些语速适中的原版材料,去捕捉其中的信息,听力便能在点滴中进步。而对于口语,传统上单纯追求口音和语调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到有话可说。

机考限定了回答时段,千万不能在给定的回答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却依然无话可说。倘若全真模拟练习时大脑一片空白,不妨事后再在笔头上为每道题目尽可能写出一段相对完整的文字作为回答、进行积累,长此以往,自己面对表达类的问题时便能多几分底气。

一味求难并不科学

等级考是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夯实基础比解答偏题、难题、怪题更为重要,对课本知识的全面掌握也比一味多做常考题型重要。

譬如我们这届的物理等级考在填空题中考查了机械波传播振动的形式和能量的知识点,倘若平时只注重做对压轴大题,那就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听闻今年的地理等级考考查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地震的烈度等相对冷门、较少考到的知识点,也正是给某些以多刷题取代系统复习的同学敲响了警钟。

等级考复习到最后,可以回过头来看看高中的各册课本,梳理出一张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网络,把握好不同章节、不同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毕竟,查漏补缺的“后勤保养”与刷题练习的“前线作战”一样重要。我个人选考的是地理、物理、化学三门科目,这样的学习方法对这三科都有帮助,其它科目最好还是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对学习方法有所取舍。

综评考察价值观和思辨能力

虽然2017年才有了新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但高考改革的步伐其实早已开始,综合评价的录取模式给许多专心课内而未兼顾竞赛学习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

我本人参与的是清华大学的综评。“领军人才选拔”今年只涉及全市20余位获得名高中校荐的学生,与多数同学无关,所以我参加的是新设立的上海“领军计划”。

上海领军计划涉及初审、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今年占校测部分成绩的比例分别是40%、30%、30%。初审的成绩往往已经由你所在高中的实力和自身课内成绩的排名决定,笔试的题目完全不限于高考考纲,所以针对这两方面很难做有很强针对性的准备。

面试则可以更自由地把握。以往,清华的面试主要会涉及对社会现象的思想深度,或是创新型的题目考查灵活应变。但了解的同学们应该知道,今年面试的形式和出题方式均有所改变。

就个人体会而言,除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外,今年还涉及对个人基本价值观和给定的情境中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考核。正是由于每年都会存在变化,对面试的精确押题成为一种不可能。

既然如此,倒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正如前面我也述及的,从平时开始就去关注社会现象,通过对不同观点灵活的接触、吸收和采纳去逐渐形成自身的主见、去塑造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再去尝试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这样一个由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的链条应当是应对面试的重中之重了。

编辑:张潇予


相关文章

  • 祝贺东中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 31130789 离线 城东高一家长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5-06-25 10:51   [第4版 06-25 10:51] [只看该作者] 综合各方消息,今年东中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 1.理科最高分407,据说是全省第80名.文 ...查看


  • 初三2班学生目标
  • 1 姓名:李铭雨 班级:初三2班 励志格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近期目标:二中南校"省理" 远景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姓名:陈肖寒 班级:初三2班 励志格言:把握每一天!坚信.加油! 近期目标 ...查看


  • 揭密江西临川一中高考神话
  • 揭密江西临川一中高考神话:38人考上清华北大 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是临川一中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可观阵容.教育产业化使得学校铆足了劲争取高升学率,从而争取更多的学生和更多的学费 "江西小镇50名学 ...查看


  • 2016年招生掐尖"战鼓"已悄然"敲响" 报名需要什么条件?
  • 近日,浙江省内的一些竞赛尖子生越发不淡定了,他们都得到了一个消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国庆长假前启动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秋季体验营,目标均锁定全国高中学科联赛一等奖或在本年度中国学科奥林匹克(初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尖子生.这意味着, ...查看


  • 2015年 2016年沈阳市重点高中高考大数据
  • 2015年 20中100人 120中85人 实验北校(不包括北校南读)30人. 31中37人 4中25人 1中29人 5中3人 27中17人 回中3人 铁中6人 同泽7人 11中8人 各校高考成绩: 东北育才: 东北育才高考快讯一: 201 ...查看


  • 张宣标局长在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明确改革形势  着眼学生发展  提升学校品质 --在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张宣标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八日)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经过全市高中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本届高三师生的拼搏努力,今年全市高考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查看


  • (上传版)县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二学期期初工作部署会议记录
  • 会议记录 时间:2016年2月23号上午8:30开始 地点:教育局办公室 主题:县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二学期期初工作部署工作会 发言人一:局长 内容: 1.某市省单科质检成绩.尤其是各科成绩全省倒数第二: 2.省市对高考抓的很紧: 3.发 ...查看


  • 浙江12所高校昨天启动三位一体招生·都市快报
  • 浙江12所高校昨天启动三位一体招生 2016-03-27 杭电三位一体考试现场 摄影 章梓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来了3800名考生 学校老师说: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我们也是吓了一跳 记者 胡信昌 本周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 ...查看


  • 高考独木桥:正演变为名校独木桥,竞争依然激烈
  • 高考独木桥:正演变为名校独木桥 竞争依然激烈 2012年06月10日 18: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2) 透视"名校独木桥" --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招办主任眼中的高招改革 根据教育部的信息,今年915万高考考生预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