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第“卷第2期2009年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01.64.No.2Feb.,2009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葛美玲1,2’封志明1

(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i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网系。在此基础|:.建立人口重心曲线.根据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邻近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问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罔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分布.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中国人口密度町以适度划分

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

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统计表明.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l/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lz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周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关键词:人口;人12I密度;人口重心;人口重心曲线;GIS;中国

引言

等值图(ChoroplethMap)的可读性一直困扰着制图者.怎样才能让等值图传递其数据应有的信息,又怎样才能让读图者觉得简单易读(没有破碎)Ⅲ?一种数据对应多幅等值图.还是应该有最满意的一幅?当笔者在制作中国人口密度图时.这些疑问随之而来。由此带来了等值图的适度分级问题。等值图分级是指某一数值在地图上以面域方式显示的等级结构。只要选择合适的类别间隔(ClassInterval)就可以清楚地表达这个变量的空问分布规律.并能显示它的地域集聚特征。到目前为止。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可以查到70多篇论文【2】。在国内,它属于专题制图中的统计数据分级问题。有多种复杂方法,如最优分割、逐步聚类、模糊聚类、模式识别【3】及遗传算法等,轻易不能看懂.且很少考虑事物空间分布的地理相关性[4】。

我们在应用ArcGIS进行人口密度分级时.发现将人口密度分割成比一般情况下多的级别.如16级.甚至32级,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习,更易观察到真实的人口分布规律。进一步将这些不同等级的人口密度分割成为单独的图层.重新组合.可以发现人E1分布的空间集聚过程。并且,人口密度分级又可以按一定规则重新合并成较少的类别,且更具地理意义。

这一规则就是Tobler的地理学第一定律:Every

near

thingisrelatedtoeverythingelse,but

Thingsl6,7】。即。相邻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Tobler

的地理学第一定律是空间自相关统计的核心理论[71.考虑地理事物的空间相关性正是考虑

things

are

morerelatedthandistant

收稿日期:2008-05.16;修订日期:2008.11.20

基金项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项目(F2008.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l8801)【Foundation:Strategic

ResearchProject011NationalPopulationDevelopment,No.F2008-l;Mega-projectofScienceandTechnologyfor

the1lthFive-yearPlan

ofChina,No.2006BACl8801】

作者简介:葛美玲(1980・),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121地理与GIS。E-mail:geml.06b@igsnrr.ac.cn通信作者:封志明(1963一),男,博士生导师。E—mail:fengzm@igsnrr.ac.cn

202.2lO贝

2期葛美玲等:中国人13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3

到地理学第一定律。MacEachren(1995)曾对传统的等值图分级提出疑问:

doweignorespacewhenclassifyingdatafor

“Why,then,

choropleth

map?”【l】(奇怪.我们在对等值图

的数据进行分级的时候。为什么要忽视空间呢?)。空间正是地理事物有别于一般统计数据的关键。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在人口密度分级的基础上设计了人口重心曲线,并将曲线上距离相近的点合并.以达到减少类别和优化分级的目的.更好地展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地域规律性。本文正是我们对这一系列尝试的初步总结。

2数据来源和处理

基础数据除了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第五次分县人口普查数据外嘲.还有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200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地图【9】。在ArcGIS中.人I:1数据和行政区划关联.并用ArcMap自动生成的面积.计算获得全国分县人口密度图【10】。分级数为16.结果见图1(图中不包括台湾.但包括香港和澳门)。对于同样是县级单元的市辖区.行政区划地图

上为一个单元:我们以它为标

准。合并市辖区的人口数据。Fig・1

图12000年中国分县人口密度图(16级)

Popul甜‘∞densltymap。‘china

in2000砒the。ounty

1evel(16。1鹊螂)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等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没有全部合并。只将它们的内城区合并成一个单元。外部的市辖区都是过去的郊县,面积较大。不予合并。由此构成2394个分区(县)单元。这样做只是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相对精确。

3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中国人口分布图系

如图1所示.中国人口分布空间集聚的特点非常明显。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密集与稀疏的地区分开呢?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选择功能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人口密度级别不同的地区全部分割开来。成为单独的图层(图2)。图2中的每一张地图都代表了该级别下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将它们组合起来观察,更易获得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的变化信息,我们把图2称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图系。图2a显示了人口密度在0~1人/KITl2的分区单元分布。图2b为人1:3密度在2—5人/kin2的分区单元的分布。它们几乎全部位于西北半壁,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绿洲地区,大片荒漠沦为无人区。图2c、图2d和图2e上的人口分布逐渐稠密起来.其分区单元的分布也都以西北为主。人口相对集中。图2e的分区单元(人I:1密度在26~50人/km2)分布在胡焕庸线附近。图2f到图2p的分区单元(人口密度>100人/kin2)开始以东南半壁为主要的分布地区。图20的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1000~3000人/km2)分散分布,是中国主要大城市的市辖区.一般都是人口集聚的核心。图2p零星分布着几个人121密度在3000人/km2以上的分区单元。代表了全国的特大城市,它们是全国人口集聚的中心,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对人IZl密度分级的各个图层做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它们所包含的分区单元个数.以

地理学报64卷

图2200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图系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16级到1级;图中省略了南海诸岛,数字表示人口密度(人瓜mz)。因图较小

没有标明。图中直线为胡焕庸线)

Fig.2

MapsystemofspatialdistributionofChinesepopulationin2000(fromleft

to

rightandfromup

to

down,class16

to

class

1)

及在东南和西北所占的个数如表l,并据此绘制成各自的比重曲线如图3。人El密度级别12位于两条曲线的交汇处(26~50人/km2).说明这一级别的分区单元在东南和西北的个数接近相等。图3是对各图层分区单元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说明了不同级别的分区单元在东南和西北分布的绝对差异性。也正好反映了我国人E1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空间特点。图2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则是对中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地理表达。与图3相比更加直观.所包含的空间信息也是图3无法比拟的.

观察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图系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分区单元所占空间会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1统计了各级别分县单元的平均面积,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事实。

4基于人口分布图系的中国人口多圈层迭加分析

纵观中国人I=1分布图系中的16幅地图,可以发现,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逐

2期葛美玲等: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5

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在ArcGIS中.我们将16个图层按人12I密度由高到低进行迭加分析.可以观察不同密度级别人口分区单元的集聚变化。为了表现这一变化过程.我们选取了其中6个集聚特征明显的组合直观表达。结果如图4所示。组合方式为:l、2、3级的图层组成核心区,4、5级的图层组成集聚圈层1.其余如图下所标示。由图4可以看到.从核心区到圈层5的迭加.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具有向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集聚。及向河、向海集聚的向水性特点。在东南半壁.由于人口分布的分县单元较小.人口集聚现象尤为显著。核心区和圈层l构成我国主要的人口密集地(人口密度>500人/km,大多位于辽中南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浙闽沿海地区。在西北半壁.人口则以河谷平原和盆地绿洲为核心相对聚集(人口密度为50 ̄150人/km.逐渐过渡到无人地

区。

表1人口密度分级的分县单元个数及平均面积统计

Tab.1

Sta墙溉荡ofnumbersandaveragealrel晦of

countiesbypopulationdensityclasses

人口密度级别

(.K/kin2)

l2345678910111213141516

>3000lool-3000801-1000601.80050l_600401.50030l_400201.300151-200101-1505l一10026-50ll-256.102.5o-l

分县单元个数全国

4713710020313718l203263215277265108726189362394

单元的甲均面积

(km2)

356616694l115713151539179220982363260233295709922211459174685491473920

l523035151233414856578936

东南

4613298200137178198248203244224601640O1988

西北

全部

406

注:通过对16级人口密度图的表格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得到。

1.00

不同层级人口密度分级单元的简单迭加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Batty有城市生长模型一说【ll】.模拟城市在空间上的生长过程,还有细胞自动机理论【埘、分形理论都与空间上的细小单元密不可分。这种方法似乎与这些经典的理论遥相呼应.进一步印证了空间分析在区域分析中的重要性。

0.75

…’一—、/

k/

婴0.50

0.250.00

..一..…^-一.,、k..

+东南占全国的比重+西北占全国的比重

图3分级县域单元在东南和西北的个数占全国比重(注:数据源为表格1中分别在东南、西北以及全国

的分级分县单元个数1

Fig.3

Proportionof

5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曲线

人口密度的多级划分虽然能够提供较多信息,但最终还是要适度合并.以利读

numbersofcountiesinSoutheastand

numberbyclasses

Northwestofthecountry'stotal

图。同时也有必要将隐含的人口集聚信息表达出来。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相邻的事物之间联系更多。把地理位置上邻近的图层合并.当然也要满足分级的连续性。由此。提出了人口重心曲线概念。以计算不同人口密度分级的地域分布重心。再判断重心是否相邻.从而决定相应级别是否应该合并。我们采用ArcGIS的SpatialStatisticsTools下的

Mean

Center工具计算各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13】一选择单元的人口密度作为权重字段

(WeightField),并用ModelBuilder建立模型。将16个分级人口重心的计算过程放在一起执行。由此获得16个独立的人IZl密度重心,将它们合并到一个点图层上以方便操作。用直线按人口密度的高低次序将得到的多个人口重心连接起来,形成人I=I重心曲线(图5)。

人口重心曲线主要经过了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内蒙古、甘肃和青海7个省份,最高级别单元的人口重心位于安徽省境内。从曲线的起伏变化上。可以看出各级人口重心的位置变化。总体来看,西北部的人121重心相距较远,而东南部的人口重心相距很近;

地理学报64卷

圈层4(10、11、12级)

圈层5(13、14、15级)

图4分级单元叠加展现的多圈层集聚过程

(注:图中未表示南海诸岛。数据源为图2的16级人口密度图谱的分级图层的组合)

Fig.4Multi-layer

concentrationprocessshowedbysuperpositionofgrading

counties

2期

葛美玲等: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7

高级别的人口重心相距较近.而低

级别的人口重心相距较远。人口重

心曲线再一次直观表达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大势。

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分布并非是毫无规律的,曲线上点的疏密.一是和它所表示级别的人口分布有关.另一有关的则是人口分布单元的面积.面积越小则相互距离越近。从高级别点到低级别点人El密度逐渐降低.人口重心曲线似乎表现了人口分布遵循着一定的衰减法则。从中可以获知,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但并不能掩盖其总体趋势。城市人口的分布遵循人口密度的

Clark法则【141.那么一般的人口分

圈52000年中国人口重心曲线

Fig.5

Curveofpopulgiongravity

centers

ofChinain2000

布是不是也遵循呢?这是值得进一

步研究的问题。

6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

中国人口密度分级与分区

考虑到人口密度曲线上相似级别重心的邻近性.特别是高级别的人口重心的邻近性。我们可以尝试将人121密度分级适度合并(表3)。由此.人口密度分级由原来的16级减少为9级.合并后形成的人口

密度图(图6)。与图l相比,破碎图6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2000年中国分县人口密度图(9级)度减少了,人口的地理集聚特征得化E:数据源同图1,只在分级上作了调整,通过使用人口重心道了更好表达,这正是我们想要达曲线将16级人口密度分级缩小为9级1

到的目的。

Fig.6

PopulationdensivymapofChinain2000

Oncurve

at

thecountylevelbased

根据人口密度9级的划分.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

ofpopulationgravity

centel-¥(9classes)

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图6),各类型区的人12I和面积如表3所

示。

(1)集聚核心区,包括184个分区单元,人121密度>1000人/km2,人El超过2.35亿,占全国人口的18.8%,面积仅占全国1.1%,主要是中国特大城市或大城市所在市区。

(2)高度集聚区,包括440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501—1000人/km2,人El超过

3.4l亿.占全国人I:1的27.3%.是人口密度分区中人1:3比重最大的一个类型区,但面积只

地理学报“卷

占5.4%。集中连片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表3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合并和人口密度类型区统计

Tab.3

Combinationofpoints

type

on

curve

ofpopulationgravitycentersandstatistics

oil

regionsofpopulationdensity

人口比重

,广v

平原翟,东妻篓耋冀苎。新级别金星妻度(3)中度集聚区,藁嘉荔心区1.2

人口萤山0父筹尹县鬈姜无

‘j蒜7

i矗

面积比重

(%)

1.15.43.o9.713.09.4

(%)18.8

27.310,o20.9

人口密度在401.500;

薏墨羹羹量,6.。

矍筹纂票量1,:1

垂△竖

!!

:。.014-5。。00

5:1。-≤10。0

搂81篙65

i!

l2l

14.2

5.2L8

1.24亿,冬口比霎誊,6

3%.零星分布在高度集聚区的周嗣。

6.5

30.921.O

!:!

加队;耄;凇㈣仍雠掰嬲,1.7O.1

注:通过对图6的9级人u密度图的表格进行分类汇总得到。

(4)低度集聚区。包括466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201.400人/kn-i2,人口超过2.61亿.人口比重达20.9%。面积比重有9.7%,广泛分布于高、中度集聚区的边缘地区,包括江汉平原、汾渭谷地、贵州高原、北部湾地区、渤海湾和京哈铁路沿线。

(5)一般过渡区,包括492个分区单元,人I=1密度在101.200人/klTl2,人口超过1.77亿.占全国的比重为14.2%,面积比重为13%,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恰在其中。就分布特征而言。在东南部表现为一种底色,是人口相对稀疏地区;在西北部点状分布,则是人口相对集聚的城市化地区。

(6)相对稀疏区,包括265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51.100人/krll2,人口超过0.65亿.人I=I比重为5.2%.面积比重为9.4%。在东南部是位于一般过渡区的周边山地,在西北部则是人口相对稠密的河谷绿洲地区。

(7)绝对稀疏区.包括108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26—50人/knl2,人口超过O.22亿.人口比重为1.8%。面积比重为6.5%。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东北山地和云贵高原地区也相对集中.西北绿洲地区零星分布。

(8)极端稀疏区。包括222个分区单元。人I=I密度在2.25人/km2,人口超过0.2亿,人口比重为1.7%.面积比重为30.9%。作为西北部地区的底色,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内蒙古高原、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9)基本无人区。包括36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为o ̄1人/klm2,人口约100万,人口比重仅为0.1%.面积比重高达21.0%。集中连片分布在藏北高原、塔里木盆地和阿拉善高原等地区。

总体来看.极端稀疏区和基本无人区的人口约占全国的1.8%,土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1.9%.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人口集聚地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人口占全国的77%,面积只占19.2%。换句话说,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由此可见一斑。

7讨论与结论

通常情况下认为4.7级是统计制图较为合适的分级数【4】,本文中人口密度图的初步分级数达到16级,由此得到了初始的人口密度图,但是所含的信息量巨大,适合于数据挖掘。对人口密度图采取分级输出的非常规的处理方式,构成中国人t:1分布图系,使得分层信息凸显。人口密度图的分级迭加展示了人I=I集聚的一些空间规律。这些都使人I:1空间分析达到了一定的量化水平。

2期葛美玲等:中国人12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9

Tobler曾认为专题地图不用分级.而是用自动制图技术产生连续的灰色阴影图[嘲。而我们认为人口密度单元可以看成类似于遥感图像的象元.只是人IZI密度单元的值为人121密度.而象元的值为灰度值。基于这一看法。我们对人12I密度图的操作比过去更广泛。Tobler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可能不会有这样直接的想法。不过。我们的目标不是不分级.而是要根据某种规则将级别分得更好。

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人口密度冉分级.是对人口密度初始分级的调整.由此获得了级别有限、可读性更好的人口密度图。这证明由基于人IZl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曲线来确定人口密度分级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分布图系,可更直观地反映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差异。利用ArcGIS的空间选择功能,按照人口密度分级,将人口密度图分割成为单独图层.连续成图构成人口分布图系;通过分级图层组合,更易获得人口分布空间变化信息。

(2)基于人口密度分级和分布图系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现象明显。人口具有向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集聚,及向河、向海集聚的向水性特点。(3)人口重心曲线使得人口重心研究有了新发展。即人口重心不只一个.可根据人口密度分级给出多个.由高到低连接构成人121重心曲线。人12I重心曲线比单个人口重心对人口分布的描述更具地理意义.借助人口重心曲线可以更好地实现人121密度制图,更形象地表达人口空间集聚特征。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中国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的地区.在高密度中也分布有相对稀疏的地区。

(4)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121密度分级与分区研究表明.中国人121密度可以适度划分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结果显示.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IZl(极端稀疏区和基本无人区)。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rmstrongMarc【2]Brewer

ehoroplethmap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

P,XiaoNingchuan,BennettDavidA.Usinggeneticalgorithmsto

create

multieriteriaclassintervalsfor

Geographers,2003,93(3):595・623.

on

CynthiaA,PickleLinda.Evaluationofmethodsforclassifyingepidemiologicaldata

ehoroplethmaps

in

serie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

Geographers,2002,92(4):662—681.

【3】LiMing.On

Teachers

the

methodofmodeldistinguishingingraaingstatisticaldataofthematicmaps。JournalofChangde

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0,12(1):78.81.【李铭.专题地图统计散据分级的模式识别方法的

研究.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1):78—81.】

【4]GuoQingsheng,LiLiusuo,JiaYumingeta1.Quailtyevaluationofstatisticaldataclassificationconsideringspatial

autocorrelation.Geo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ofWuhanUniversity,2006,31(3):240—243,251.【郭庆胜,李留所,

贾玉明等.顾及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数据分级质量评价.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l(3):240.243,251.】【5】GeMeiling,Feng

withHu

Zhiming.Research

on

distributionpatternofpopulationofChinain

2000basedon

GIS:Compared

Huanyong’sresearchin

1935.Population

Research,2008,32(1):51-57.[葛美玲,封志明.基于GIS的中国

lawof

2000年人I=1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人口研究,2008,32(1):51.57.】【6】6

Li

Xiaowen,Cao

Chunxiang,Chang

Chaoyi.Thefirstgeographyandspatial—temporal

proximity.Journalof

Nature,29(2):69—71.【李小文,曹春香,常超一.地理学第一定律与时空邻近度的提出.自然杂志,29(2):69.71.】

【7】MillerHarveyJ.Tobler'sfirstlawandspatialanalysi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4,94(2):

284—289.

【8】Population

Census0fficeundertheStateCouncil,Departmentof

Population,Soci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Statistics,

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2000CensusCounty

Dataof

China.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3.f国务

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0年人121普查分县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10

地理学报

ofCivilAffaits,People’sRepublic

ofChina.2001

SimpleVolume

ofAdministrativeDivision

64卷

ofPeople's

【9】Ministry

Republic

ofChina.Beijing:ChinaMapPress,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01.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1【10】Tang

Guo’an.AreGIS:SpatialAnalysisExperimentCourse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Beijing:Sciencen部s’

2006.【汤国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ChenYanguang,Huang

Kun.Thefraetal

dimensionofurbanform:Theoreticalapproachandpracticalsignificance.

JournalofXinyangTeachersCollege(NaturalScienceEdition),2002,15(1):62—67.【陈彦光,黄昆.城市形态的分形

维数:理论探讨与实践教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62.67.】【12】Biology

Jingwei.Theoretical

basisofcellular

automata: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417/10996.htm.【生命经纬.

Book.Beijing:ESRI

Center

of

元胞自动机理论基础:http://www.biox.on/content/20050417/10996.htm.1【13】XingChao(ed.).Advanced

AnalysiswithArcGISLecture

Training

China(Beijing).【邢

超主编.ArcGIS高级分析教程.北京:ESlu中国(北京)培训中心,2007.1

【14】CheoYanguang,ShanWeidong.Fractalmeasureofspatialdistributionofurbanpopulationinaregion.ArealResearch

andDevelopment,1999,18(1):18.21.【陈彦光,单纬东.区域城市人IZl分布的分形测度.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

(1):18—21.】

【15】ToblerW.Choropleth

mapswithoutclassintervals.Geographical

Analysis,1973,(3):262—265.

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Based

on

GIS:Classification

of

PopulationDensitiesandCurveofPopulationGravityCenters

GE

(1.InstituteofGeographic

2.Graduate

Meilin91一,FENG

Academy

Zhimin91

Research,CAS,Beqing

100101,China;

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

Univers盼ofChinese

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withthespatialanalysisfunctionsinArcGISandthecounty-level

census

dataof2000inChina.thepopulationdensitymapwasdividedandshownbyclasses.

ofpopulation

distributionand

curve

meanwhile,themapsystem

centers

ofpopulationgravity

wereformed;inaccordancewimthegeographicalproximityprinciple.theclassesof

populationdensitieswerereclassifiedtoobtain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111e

multi—layer

populationdensitymapwhichhadthespatial

based

on

superposition

the

populationdensity

classificationshowsthatwiththeincreasingofpopulationdensities,thepopulationgravity

centersofdifferentlayersmovefrom

theNorthwesttotheSoutheastandhaveatendencyof

becomingdense;themulti—layerclusteringphenomenonoftheChinesepopulationdistributionisobvious,thepopulationshavecoastlines.The

curve

water-basedcharacteristicgatheringtowardstheriversand

ofpopulationgravitycentersshows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transits

one

on

fromthehighdensityregiontothelow

thewhole,however,there

are

highdensity

regioninthelowdensity

on

area

andviceversa.Thereclassificationresearch

of

populationgravityinto

nine

centers

on

thepopulationthe

Chinese

densitymapbased

population

densities

thebe

ca!l

curve

showsthat

can

divided

classes,hereby,the

Chinese

population

core

zone,

geographicaldistributionbedividedintoninetyperegions:the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zone,low

concentration

high

concentration

zone,moderate

zone。general

transitionzone,relativelysparsearea,sparsearea,extremesparsearea,andbasicno-man’s

land.Morethan3/4oftheChinesepopulationisconcentratedinlessthan1/5ofthelandarea。andmorethanhalfofthelandareaisinhabitedby1eSSthan2%ofthepopulation.the

resultreveals

betterspacelawofChina’spopulationdistribution.

ofpopulation

Keywords:population;populationdensity;populationgravitycenter;curve

gravitycenters;GIS

第“卷第2期2009年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01.64.No.2Feb.,2009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葛美玲1,2’封志明1

(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i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网系。在此基础|:.建立人口重心曲线.根据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邻近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问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罔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分布.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中国人口密度町以适度划分

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

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统计表明.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l/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lz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周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关键词:人口;人12I密度;人口重心;人口重心曲线;GIS;中国

引言

等值图(ChoroplethMap)的可读性一直困扰着制图者.怎样才能让等值图传递其数据应有的信息,又怎样才能让读图者觉得简单易读(没有破碎)Ⅲ?一种数据对应多幅等值图.还是应该有最满意的一幅?当笔者在制作中国人口密度图时.这些疑问随之而来。由此带来了等值图的适度分级问题。等值图分级是指某一数值在地图上以面域方式显示的等级结构。只要选择合适的类别间隔(ClassInterval)就可以清楚地表达这个变量的空问分布规律.并能显示它的地域集聚特征。到目前为止。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可以查到70多篇论文【2】。在国内,它属于专题制图中的统计数据分级问题。有多种复杂方法,如最优分割、逐步聚类、模糊聚类、模式识别【3】及遗传算法等,轻易不能看懂.且很少考虑事物空间分布的地理相关性[4】。

我们在应用ArcGIS进行人口密度分级时.发现将人口密度分割成比一般情况下多的级别.如16级.甚至32级,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习,更易观察到真实的人口分布规律。进一步将这些不同等级的人口密度分割成为单独的图层.重新组合.可以发现人E1分布的空间集聚过程。并且,人口密度分级又可以按一定规则重新合并成较少的类别,且更具地理意义。

这一规则就是Tobler的地理学第一定律:Every

near

thingisrelatedtoeverythingelse,but

Thingsl6,7】。即。相邻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Tobler

的地理学第一定律是空间自相关统计的核心理论[71.考虑地理事物的空间相关性正是考虑

things

are

morerelatedthandistant

收稿日期:2008-05.16;修订日期:2008.11.20

基金项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项目(F2008.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l8801)【Foundation:Strategic

ResearchProject011NationalPopulationDevelopment,No.F2008-l;Mega-projectofScienceandTechnologyfor

the1lthFive-yearPlan

ofChina,No.2006BACl8801】

作者简介:葛美玲(1980・),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121地理与GIS。E-mail:geml.06b@igsnrr.ac.cn通信作者:封志明(1963一),男,博士生导师。E—mail:fengzm@igsnrr.ac.cn

202.2lO贝

2期葛美玲等:中国人13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3

到地理学第一定律。MacEachren(1995)曾对传统的等值图分级提出疑问:

doweignorespacewhenclassifyingdatafor

“Why,then,

choropleth

map?”【l】(奇怪.我们在对等值图

的数据进行分级的时候。为什么要忽视空间呢?)。空间正是地理事物有别于一般统计数据的关键。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在人口密度分级的基础上设计了人口重心曲线,并将曲线上距离相近的点合并.以达到减少类别和优化分级的目的.更好地展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地域规律性。本文正是我们对这一系列尝试的初步总结。

2数据来源和处理

基础数据除了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第五次分县人口普查数据外嘲.还有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200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地图【9】。在ArcGIS中.人I:1数据和行政区划关联.并用ArcMap自动生成的面积.计算获得全国分县人口密度图【10】。分级数为16.结果见图1(图中不包括台湾.但包括香港和澳门)。对于同样是县级单元的市辖区.行政区划地图

上为一个单元:我们以它为标

准。合并市辖区的人口数据。Fig・1

图12000年中国分县人口密度图(16级)

Popul甜‘∞densltymap。‘china

in2000砒the。ounty

1evel(16。1鹊螂)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等6个特大城市市辖区没有全部合并。只将它们的内城区合并成一个单元。外部的市辖区都是过去的郊县,面积较大。不予合并。由此构成2394个分区(县)单元。这样做只是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相对精确。

3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中国人口分布图系

如图1所示.中国人口分布空间集聚的特点非常明显。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密集与稀疏的地区分开呢?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选择功能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人口密度级别不同的地区全部分割开来。成为单独的图层(图2)。图2中的每一张地图都代表了该级别下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将它们组合起来观察,更易获得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的变化信息,我们把图2称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图系。图2a显示了人口密度在0~1人/KITl2的分区单元分布。图2b为人1:3密度在2—5人/kin2的分区单元的分布。它们几乎全部位于西北半壁,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绿洲地区,大片荒漠沦为无人区。图2c、图2d和图2e上的人口分布逐渐稠密起来.其分区单元的分布也都以西北为主。人口相对集中。图2e的分区单元(人I:1密度在26~50人/km2)分布在胡焕庸线附近。图2f到图2p的分区单元(人口密度>100人/kin2)开始以东南半壁为主要的分布地区。图20的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1000~3000人/km2)分散分布,是中国主要大城市的市辖区.一般都是人口集聚的核心。图2p零星分布着几个人121密度在3000人/km2以上的分区单元。代表了全国的特大城市,它们是全国人口集聚的中心,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对人IZl密度分级的各个图层做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它们所包含的分区单元个数.以

地理学报64卷

图2200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图系

(从左至右,从上到下。16级到1级;图中省略了南海诸岛,数字表示人口密度(人瓜mz)。因图较小

没有标明。图中直线为胡焕庸线)

Fig.2

MapsystemofspatialdistributionofChinesepopulationin2000(fromleft

to

rightandfromup

to

down,class16

to

class

1)

及在东南和西北所占的个数如表l,并据此绘制成各自的比重曲线如图3。人El密度级别12位于两条曲线的交汇处(26~50人/km2).说明这一级别的分区单元在东南和西北的个数接近相等。图3是对各图层分区单元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说明了不同级别的分区单元在东南和西北分布的绝对差异性。也正好反映了我国人E1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空间特点。图2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则是对中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地理表达。与图3相比更加直观.所包含的空间信息也是图3无法比拟的.

观察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图系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分区单元所占空间会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1统计了各级别分县单元的平均面积,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事实。

4基于人口分布图系的中国人口多圈层迭加分析

纵观中国人I=1分布图系中的16幅地图,可以发现,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逐

2期葛美玲等: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5

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在ArcGIS中.我们将16个图层按人12I密度由高到低进行迭加分析.可以观察不同密度级别人口分区单元的集聚变化。为了表现这一变化过程.我们选取了其中6个集聚特征明显的组合直观表达。结果如图4所示。组合方式为:l、2、3级的图层组成核心区,4、5级的图层组成集聚圈层1.其余如图下所标示。由图4可以看到.从核心区到圈层5的迭加.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具有向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集聚。及向河、向海集聚的向水性特点。在东南半壁.由于人口分布的分县单元较小.人口集聚现象尤为显著。核心区和圈层l构成我国主要的人口密集地(人口密度>500人/km,大多位于辽中南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浙闽沿海地区。在西北半壁.人口则以河谷平原和盆地绿洲为核心相对聚集(人口密度为50 ̄150人/km.逐渐过渡到无人地

区。

表1人口密度分级的分县单元个数及平均面积统计

Tab.1

Sta墙溉荡ofnumbersandaveragealrel晦of

countiesbypopulationdensityclasses

人口密度级别

(.K/kin2)

l2345678910111213141516

>3000lool-3000801-1000601.80050l_600401.50030l_400201.300151-200101-1505l一10026-50ll-256.102.5o-l

分县单元个数全国

4713710020313718l203263215277265108726189362394

单元的甲均面积

(km2)

356616694l115713151539179220982363260233295709922211459174685491473920

l523035151233414856578936

东南

4613298200137178198248203244224601640O1988

西北

全部

406

注:通过对16级人口密度图的表格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得到。

1.00

不同层级人口密度分级单元的简单迭加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Batty有城市生长模型一说【ll】.模拟城市在空间上的生长过程,还有细胞自动机理论【埘、分形理论都与空间上的细小单元密不可分。这种方法似乎与这些经典的理论遥相呼应.进一步印证了空间分析在区域分析中的重要性。

0.75

…’一—、/

k/

婴0.50

0.250.00

..一..…^-一.,、k..

+东南占全国的比重+西北占全国的比重

图3分级县域单元在东南和西北的个数占全国比重(注:数据源为表格1中分别在东南、西北以及全国

的分级分县单元个数1

Fig.3

Proportionof

5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曲线

人口密度的多级划分虽然能够提供较多信息,但最终还是要适度合并.以利读

numbersofcountiesinSoutheastand

numberbyclasses

Northwestofthecountry'stotal

图。同时也有必要将隐含的人口集聚信息表达出来。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相邻的事物之间联系更多。把地理位置上邻近的图层合并.当然也要满足分级的连续性。由此。提出了人口重心曲线概念。以计算不同人口密度分级的地域分布重心。再判断重心是否相邻.从而决定相应级别是否应该合并。我们采用ArcGIS的SpatialStatisticsTools下的

Mean

Center工具计算各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13】一选择单元的人口密度作为权重字段

(WeightField),并用ModelBuilder建立模型。将16个分级人口重心的计算过程放在一起执行。由此获得16个独立的人IZl密度重心,将它们合并到一个点图层上以方便操作。用直线按人口密度的高低次序将得到的多个人口重心连接起来,形成人I=I重心曲线(图5)。

人口重心曲线主要经过了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内蒙古、甘肃和青海7个省份,最高级别单元的人口重心位于安徽省境内。从曲线的起伏变化上。可以看出各级人口重心的位置变化。总体来看,西北部的人121重心相距较远,而东南部的人口重心相距很近;

地理学报64卷

圈层4(10、11、12级)

圈层5(13、14、15级)

图4分级单元叠加展现的多圈层集聚过程

(注:图中未表示南海诸岛。数据源为图2的16级人口密度图谱的分级图层的组合)

Fig.4Multi-layer

concentrationprocessshowedbysuperpositionofgrading

counties

2期

葛美玲等: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7

高级别的人口重心相距较近.而低

级别的人口重心相距较远。人口重

心曲线再一次直观表达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大势。

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分布并非是毫无规律的,曲线上点的疏密.一是和它所表示级别的人口分布有关.另一有关的则是人口分布单元的面积.面积越小则相互距离越近。从高级别点到低级别点人El密度逐渐降低.人口重心曲线似乎表现了人口分布遵循着一定的衰减法则。从中可以获知,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但并不能掩盖其总体趋势。城市人口的分布遵循人口密度的

Clark法则【141.那么一般的人口分

圈52000年中国人口重心曲线

Fig.5

Curveofpopulgiongravity

centers

ofChinain2000

布是不是也遵循呢?这是值得进一

步研究的问题。

6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

中国人口密度分级与分区

考虑到人口密度曲线上相似级别重心的邻近性.特别是高级别的人口重心的邻近性。我们可以尝试将人121密度分级适度合并(表3)。由此.人口密度分级由原来的16级减少为9级.合并后形成的人口

密度图(图6)。与图l相比,破碎图6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2000年中国分县人口密度图(9级)度减少了,人口的地理集聚特征得化E:数据源同图1,只在分级上作了调整,通过使用人口重心道了更好表达,这正是我们想要达曲线将16级人口密度分级缩小为9级1

到的目的。

Fig.6

PopulationdensivymapofChinain2000

Oncurve

at

thecountylevelbased

根据人口密度9级的划分.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

ofpopulationgravity

centel-¥(9classes)

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图6),各类型区的人12I和面积如表3所

示。

(1)集聚核心区,包括184个分区单元,人121密度>1000人/km2,人El超过2.35亿,占全国人口的18.8%,面积仅占全国1.1%,主要是中国特大城市或大城市所在市区。

(2)高度集聚区,包括440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501—1000人/km2,人El超过

3.4l亿.占全国人I:1的27.3%.是人口密度分区中人1:3比重最大的一个类型区,但面积只

地理学报“卷

占5.4%。集中连片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表3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合并和人口密度类型区统计

Tab.3

Combinationofpoints

type

on

curve

ofpopulationgravitycentersandstatistics

oil

regionsofpopulationdensity

人口比重

,广v

平原翟,东妻篓耋冀苎。新级别金星妻度(3)中度集聚区,藁嘉荔心区1.2

人口萤山0父筹尹县鬈姜无

‘j蒜7

i矗

面积比重

(%)

1.15.43.o9.713.09.4

(%)18.8

27.310,o20.9

人口密度在401.500;

薏墨羹羹量,6.。

矍筹纂票量1,:1

垂△竖

!!

:。.014-5。。00

5:1。-≤10。0

搂81篙65

i!

l2l

14.2

5.2L8

1.24亿,冬口比霎誊,6

3%.零星分布在高度集聚区的周嗣。

6.5

30.921.O

!:!

加队;耄;凇㈣仍雠掰嬲,1.7O.1

注:通过对图6的9级人u密度图的表格进行分类汇总得到。

(4)低度集聚区。包括466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201.400人/kn-i2,人口超过2.61亿.人口比重达20.9%。面积比重有9.7%,广泛分布于高、中度集聚区的边缘地区,包括江汉平原、汾渭谷地、贵州高原、北部湾地区、渤海湾和京哈铁路沿线。

(5)一般过渡区,包括492个分区单元,人I=1密度在101.200人/klTl2,人口超过1.77亿.占全国的比重为14.2%,面积比重为13%,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恰在其中。就分布特征而言。在东南部表现为一种底色,是人口相对稀疏地区;在西北部点状分布,则是人口相对集聚的城市化地区。

(6)相对稀疏区,包括265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51.100人/krll2,人口超过0.65亿.人I=I比重为5.2%.面积比重为9.4%。在东南部是位于一般过渡区的周边山地,在西北部则是人口相对稠密的河谷绿洲地区。

(7)绝对稀疏区.包括108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在26—50人/knl2,人口超过O.22亿.人口比重为1.8%。面积比重为6.5%。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东北山地和云贵高原地区也相对集中.西北绿洲地区零星分布。

(8)极端稀疏区。包括222个分区单元。人I=I密度在2.25人/km2,人口超过0.2亿,人口比重为1.7%.面积比重为30.9%。作为西北部地区的底色,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内蒙古高原、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9)基本无人区。包括36个分区单元.人口密度为o ̄1人/klm2,人口约100万,人口比重仅为0.1%.面积比重高达21.0%。集中连片分布在藏北高原、塔里木盆地和阿拉善高原等地区。

总体来看.极端稀疏区和基本无人区的人口约占全国的1.8%,土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1.9%.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人口集聚地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人口占全国的77%,面积只占19.2%。换句话说,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由此可见一斑。

7讨论与结论

通常情况下认为4.7级是统计制图较为合适的分级数【4】,本文中人口密度图的初步分级数达到16级,由此得到了初始的人口密度图,但是所含的信息量巨大,适合于数据挖掘。对人口密度图采取分级输出的非常规的处理方式,构成中国人t:1分布图系,使得分层信息凸显。人口密度图的分级迭加展示了人I=I集聚的一些空间规律。这些都使人I:1空间分析达到了一定的量化水平。

2期葛美玲等:中国人12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209

Tobler曾认为专题地图不用分级.而是用自动制图技术产生连续的灰色阴影图[嘲。而我们认为人口密度单元可以看成类似于遥感图像的象元.只是人IZI密度单元的值为人121密度.而象元的值为灰度值。基于这一看法。我们对人12I密度图的操作比过去更广泛。Tobler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可能不会有这样直接的想法。不过。我们的目标不是不分级.而是要根据某种规则将级别分得更好。

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人口密度冉分级.是对人口密度初始分级的调整.由此获得了级别有限、可读性更好的人口密度图。这证明由基于人IZl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曲线来确定人口密度分级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分布图系,可更直观地反映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差异。利用ArcGIS的空间选择功能,按照人口密度分级,将人口密度图分割成为单独图层.连续成图构成人口分布图系;通过分级图层组合,更易获得人口分布空间变化信息。

(2)基于人口密度分级和分布图系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现象明显。人口具有向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集聚,及向河、向海集聚的向水性特点。(3)人口重心曲线使得人口重心研究有了新发展。即人口重心不只一个.可根据人口密度分级给出多个.由高到低连接构成人121重心曲线。人12I重心曲线比单个人口重心对人口分布的描述更具地理意义.借助人口重心曲线可以更好地实现人121密度制图,更形象地表达人口空间集聚特征。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中国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的地区.在高密度中也分布有相对稀疏的地区。

(4)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121密度分级与分区研究表明.中国人121密度可以适度划分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结果显示.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IZl(极端稀疏区和基本无人区)。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rmstrongMarc【2]Brewer

ehoroplethmap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

P,XiaoNingchuan,BennettDavidA.Usinggeneticalgorithmsto

create

multieriteriaclassintervalsfor

Geographers,2003,93(3):595・623.

on

CynthiaA,PickleLinda.Evaluationofmethodsforclassifyingepidemiologicaldata

ehoroplethmaps

in

serie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

Geographers,2002,92(4):662—681.

【3】LiMing.On

Teachers

the

methodofmodeldistinguishingingraaingstatisticaldataofthematicmaps。JournalofChangde

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0,12(1):78.81.【李铭.专题地图统计散据分级的模式识别方法的

研究.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1):78—81.】

【4]GuoQingsheng,LiLiusuo,JiaYumingeta1.Quailtyevaluationofstatisticaldataclassificationconsideringspatial

autocorrelation.Geo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ofWuhanUniversity,2006,31(3):240—243,251.【郭庆胜,李留所,

贾玉明等.顾及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数据分级质量评价.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l(3):240.243,251.】【5】GeMeiling,Feng

withHu

Zhiming.Research

on

distributionpatternofpopulationofChinain

2000basedon

GIS:Compared

Huanyong’sresearchin

1935.Population

Research,2008,32(1):51-57.[葛美玲,封志明.基于GIS的中国

lawof

2000年人I=1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人口研究,2008,32(1):51.57.】【6】6

Li

Xiaowen,Cao

Chunxiang,Chang

Chaoyi.Thefirstgeographyandspatial—temporal

proximity.Journalof

Nature,29(2):69—71.【李小文,曹春香,常超一.地理学第一定律与时空邻近度的提出.自然杂志,29(2):69.71.】

【7】MillerHarveyJ.Tobler'sfirstlawandspatialanalysi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4,94(2):

284—289.

【8】Population

Census0fficeundertheStateCouncil,Departmentof

Population,Soci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Statistics,

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2000CensusCounty

Dataof

China.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3.f国务

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0年人121普查分县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10

地理学报

ofCivilAffaits,People’sRepublic

ofChina.2001

SimpleVolume

ofAdministrativeDivision

64卷

ofPeople's

【9】Ministry

Republic

ofChina.Beijing:ChinaMapPress,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01.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1【10】Tang

Guo’an.AreGIS:SpatialAnalysisExperimentCourse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Beijing:Sciencen部s’

2006.【汤国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ChenYanguang,Huang

Kun.Thefraetal

dimensionofurbanform:Theoreticalapproachandpracticalsignificance.

JournalofXinyangTeachersCollege(NaturalScienceEdition),2002,15(1):62—67.【陈彦光,黄昆.城市形态的分形

维数:理论探讨与实践教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62.67.】【12】Biology

Jingwei.Theoretical

basisofcellular

automata: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417/10996.htm.【生命经纬.

Book.Beijing:ESRI

Center

of

元胞自动机理论基础:http://www.biox.on/content/20050417/10996.htm.1【13】XingChao(ed.).Advanced

AnalysiswithArcGISLecture

Training

China(Beijing).【邢

超主编.ArcGIS高级分析教程.北京:ESlu中国(北京)培训中心,2007.1

【14】CheoYanguang,ShanWeidong.Fractalmeasureofspatialdistributionofurbanpopulationinaregion.ArealResearch

andDevelopment,1999,18(1):18.21.【陈彦光,单纬东.区域城市人IZl分布的分形测度.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

(1):18—21.】

【15】ToblerW.Choropleth

mapswithoutclassintervals.Geographical

Analysis,1973,(3):262—265.

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Based

on

GIS:Classification

of

PopulationDensitiesandCurveofPopulationGravityCenters

GE

(1.InstituteofGeographic

2.Graduate

Meilin91一,FENG

Academy

Zhimin91

Research,CAS,Beqing

100101,China;

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

Univers盼ofChinese

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withthespatialanalysisfunctionsinArcGISandthecounty-level

census

dataof2000inChina.thepopulationdensitymapwasdividedandshownbyclasses.

ofpopulation

distributionand

curve

meanwhile,themapsystem

centers

ofpopulationgravity

wereformed;inaccordancewimthegeographicalproximityprinciple.theclassesof

populationdensitieswerereclassifiedtoobtain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111e

multi—layer

populationdensitymapwhichhadthespatial

based

on

superposition

the

populationdensity

classificationshowsthatwiththeincreasingofpopulationdensities,thepopulationgravity

centersofdifferentlayersmovefrom

theNorthwesttotheSoutheastandhaveatendencyof

becomingdense;themulti—layerclusteringphenomenonoftheChinesepopulationdistributionisobvious,thepopulationshavecoastlines.The

curve

water-basedcharacteristicgatheringtowardstheriversand

ofpopulationgravitycentersshows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transits

one

on

fromthehighdensityregiontothelow

thewhole,however,there

are

highdensity

regioninthelowdensity

on

area

andviceversa.Thereclassificationresearch

of

populationgravityinto

nine

centers

on

thepopulationthe

Chinese

densitymapbased

population

densities

thebe

ca!l

curve

showsthat

can

divided

classes,hereby,the

Chinese

population

core

zone,

geographicaldistributionbedividedintoninetyperegions:the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zone,low

concentration

high

concentration

zone,moderate

zone。general

transitionzone,relativelysparsearea,sparsearea,extremesparsearea,andbasicno-man’s

land.Morethan3/4oftheChinesepopulationisconcentratedinlessthan1/5ofthelandarea。andmorethanhalfofthelandareaisinhabitedby1eSSthan2%ofthepopulation.the

resultreveals

betterspacelawofChina’spopulationdistribution.

ofpopulation

Keywords:population;populationdensity;populationgravitycenter;curve

gravitycenters;GIS


相关文章

  •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
  • 第69卷第12期2014年1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ol.69,No.12December,2014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 --基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对比分析 李亚婷1,2,潘少奇2,苗长 ...查看


  •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 第20卷 第1期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0 No.1 2001年1月JOURNALOFQUJINGNORMALCOLLEGEJan.2001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朱海燕 分类号 G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查看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
  • 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19卷第4期 POPULATION&DEVELOPMENTV01.19No.4201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 童玉芬,武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70) 摘要:主要基于第六次 ...查看


  • 基于GIS的姓氏地名制图方法研究
  • 第36卷第4期 测绘科学 ScienceofSurveyingandMapping Vol.36No.4 基于GIS的姓氏地名制图方法研究 吴增伟,张胜茂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地名研究能够揭示地名所固有 ...查看


  •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_孟向京
  • 第32卷第3期2008年5月Vol 132, No 13 May 2008 40 人口研究P opula tion Resear ch 人口流迁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孟向京 =内容摘要>本文构建了人口潜力指数, 运用2000年第五 ...查看


  • 人口与环境 1
  • 人口与环境 (2015·湖北孝感模拟)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 ...查看


  • 路易斯·康的几何学
  • 路易斯·康的几何学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叶蔚冬, 龙玲, Ye Weidong, Long Ling叶蔚冬,Ye Weidong(东南大学建筑学院,410082), 龙玲,Long Ling( ...查看


  • 河南省耕地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力研究
  • 第14卷第4期2007年8月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 il and Water Co nserv atio n Vo l. 14 No. 4A ug. , 2007 河南省耕地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力研究 张桂宾, 王安周, 耿 ...查看


  • 中国农业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_戴蓉
  • RESOURCESANDENVIRONMENT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5期专刊CHINAPOPULATION,Vol.20No.52010 中国农业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 戴 蓉 1 * 郭泺 1,2 薛达元 1,2 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