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食品防腐剂"的黑色面纱

2013-04-19 首都食品安全周刊

主持人/贾娜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在优越的条件下感知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食品防腐剂却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诟病,“食品防腐剂是有毒的”也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超市里那些标明“无添加”、“绝对不含食品防腐剂”的产品,更作为一些人的首选。难道我们就真的需要视防腐剂如洪水猛兽吗?含防腐剂的食物就真的不健康吗?

主持人:为什么要在食品中加入防腐剂?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孙树侠:通常科技界将蛋白质变质称之为腐败,碳水化合物的腐烂变质称之为发酵,脂类的变质称之为腐败。食品防腐剂是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添加食品防腐剂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危害。

一些厂家,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味地追求大量的防腐剂作用,不考虑使用其他综合措施。有些消费者一看到食品添有防腐剂,就认为会致癌,其实是缺乏科学知识。

范志红: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不让细菌和霉菌在食品中产生毒素,或是大量繁殖引起疾病。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们是功大于过的。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加工业很发达,食物中毒也不多见,人们往往会忽视有害微生物的“威力”。

人们对食品越来越挑剔。太甜的果脯、太咸的酱菜、煮得太烂的肉食、干得掉渣的面包、油腻腻的方便面,消费者都感到不满意。于是出现了低盐的酱菜、低糖的果酱、口感适当的肉食、入口绵软的糕点、蒸煮型的方便面。这些食品要想多保存几天,只好求助于防腐剂了。

主持人:除添加食品防腐剂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有哪些?哪些食品不能添加防腐剂?

孙树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主要包括低温保藏、高温杀菌、脱水干燥、油炸、腌渍和烟熏等。利用以上措施来保藏的食品一般不用添加防腐剂。如:罐头、干制食品、酸奶、腐乳、经过油炸的方便面等,罐头的加工过程需要经过高温杀菌处理,起到了防腐作用,因此不需要添加防腐剂。而干制食品(如:饼干、点心等)中水分含量非常少,细菌无法生存,因此也没有添加防腐剂的必要。酸奶是由牛奶发酵制成的,需要乳酸菌参与,而防腐剂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导致发酵失败,所以发酵型酸奶是不会添加防腐剂的。腐乳经过了发酵,而且盐分非常高,细菌无法生长,也无须添加防腐剂。

范志红:食物要想长期保存,无非有几种方法:一是降低水分含量。生命离不开水,食品如果太干微生物就无法繁殖。例如,方便面经过油炸除去了绝大部分水分,饼干被烤得很干,所以不加防腐剂也不会腐败。二是加许多糖或盐,提高渗透压,让微生物被腌得“脱水”,自然无法生存,果脯蜜饯和咸菜咸鱼的保存奥妙就在这里。三是杀菌隔菌。食品装袋或装罐之后再高温杀菌,把罐中原来存在的细菌和孢子统统杀死,而包装本身又是绝对密闭的,外面的菌进不来,自然就没有变质的担心了。罐头、软罐头能够保存一两年之久,就是这个道理。

凡是国家许可添加的防腐剂,并在许可添加范围、添加剂量下,在安全性上均无可非议。

酸奶、牛奶、粮食、豆子、坚果、水果、蔬菜等天然食品都是不能添加防腐剂的。只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之后,水分含量不够低,需要较长时间常温下保存的加工食品,才有使用防腐剂的可能性,比如酱油、醋、酱类、酱腌菜、果冻、果脯,以及某些糕点、甜食、湿面等都可能添加了防腐剂。

主持人:一些在外包装上注明“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就一定健康安全吗?

孙树侠: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是不是就一定好呢?完全不是。因为对食品不作杀菌处理,往往比使用无害的防腐剂的危险更大。因为防腐剂除去保护食品外,对黄曲霉等微生物也可杀灭,这无疑是有益健康的。

范志红:酱菜、果酱、调味品和饮料中往往加入山梨酸钾,这种防腐剂也是无毒无害的,可以作为营养物质参与人体代谢,因此各国食品专家对它都比较放心。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传统上用亚硫酸盐,但此时的使用数量非常微小,不可能对人体发生危害。如果添加的数量过高,酒中便会有明显的硫味,使产品不受欢迎。

总的来说,国家批准使用的防腐剂都是安全的,它们的毒性并不比每天吃的食盐高多少,完全不必因此恐慌。相比之下,如果盐吃得过多,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可能倒更大一些。

一般来说,饼干、脱水制品等水分含量很少的食物,不会添加防腐剂;牛奶、酸奶的制作工艺以及其保质期较短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基本不含防腐剂;由于糖和盐都有杀菌作用,所以特别甜和特别咸的食物,不用加防腐剂。但这些高盐、高糖的食品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为了规避防腐剂而选择高糖高盐食品,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过多的盐有促进高血压发生,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摄入过多的糖分则会促使肥胖、糖尿病和痛风等疾病发生。

2013-04-19 首都食品安全周刊

主持人/贾娜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在优越的条件下感知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食品防腐剂却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诟病,“食品防腐剂是有毒的”也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超市里那些标明“无添加”、“绝对不含食品防腐剂”的产品,更作为一些人的首选。难道我们就真的需要视防腐剂如洪水猛兽吗?含防腐剂的食物就真的不健康吗?

主持人:为什么要在食品中加入防腐剂?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孙树侠:通常科技界将蛋白质变质称之为腐败,碳水化合物的腐烂变质称之为发酵,脂类的变质称之为腐败。食品防腐剂是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添加食品防腐剂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危害。

一些厂家,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味地追求大量的防腐剂作用,不考虑使用其他综合措施。有些消费者一看到食品添有防腐剂,就认为会致癌,其实是缺乏科学知识。

范志红: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不让细菌和霉菌在食品中产生毒素,或是大量繁殖引起疾病。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们是功大于过的。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加工业很发达,食物中毒也不多见,人们往往会忽视有害微生物的“威力”。

人们对食品越来越挑剔。太甜的果脯、太咸的酱菜、煮得太烂的肉食、干得掉渣的面包、油腻腻的方便面,消费者都感到不满意。于是出现了低盐的酱菜、低糖的果酱、口感适当的肉食、入口绵软的糕点、蒸煮型的方便面。这些食品要想多保存几天,只好求助于防腐剂了。

主持人:除添加食品防腐剂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有哪些?哪些食品不能添加防腐剂?

孙树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主要包括低温保藏、高温杀菌、脱水干燥、油炸、腌渍和烟熏等。利用以上措施来保藏的食品一般不用添加防腐剂。如:罐头、干制食品、酸奶、腐乳、经过油炸的方便面等,罐头的加工过程需要经过高温杀菌处理,起到了防腐作用,因此不需要添加防腐剂。而干制食品(如:饼干、点心等)中水分含量非常少,细菌无法生存,因此也没有添加防腐剂的必要。酸奶是由牛奶发酵制成的,需要乳酸菌参与,而防腐剂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导致发酵失败,所以发酵型酸奶是不会添加防腐剂的。腐乳经过了发酵,而且盐分非常高,细菌无法生长,也无须添加防腐剂。

范志红:食物要想长期保存,无非有几种方法:一是降低水分含量。生命离不开水,食品如果太干微生物就无法繁殖。例如,方便面经过油炸除去了绝大部分水分,饼干被烤得很干,所以不加防腐剂也不会腐败。二是加许多糖或盐,提高渗透压,让微生物被腌得“脱水”,自然无法生存,果脯蜜饯和咸菜咸鱼的保存奥妙就在这里。三是杀菌隔菌。食品装袋或装罐之后再高温杀菌,把罐中原来存在的细菌和孢子统统杀死,而包装本身又是绝对密闭的,外面的菌进不来,自然就没有变质的担心了。罐头、软罐头能够保存一两年之久,就是这个道理。

凡是国家许可添加的防腐剂,并在许可添加范围、添加剂量下,在安全性上均无可非议。

酸奶、牛奶、粮食、豆子、坚果、水果、蔬菜等天然食品都是不能添加防腐剂的。只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之后,水分含量不够低,需要较长时间常温下保存的加工食品,才有使用防腐剂的可能性,比如酱油、醋、酱类、酱腌菜、果冻、果脯,以及某些糕点、甜食、湿面等都可能添加了防腐剂。

主持人:一些在外包装上注明“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就一定健康安全吗?

孙树侠: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是不是就一定好呢?完全不是。因为对食品不作杀菌处理,往往比使用无害的防腐剂的危险更大。因为防腐剂除去保护食品外,对黄曲霉等微生物也可杀灭,这无疑是有益健康的。

范志红:酱菜、果酱、调味品和饮料中往往加入山梨酸钾,这种防腐剂也是无毒无害的,可以作为营养物质参与人体代谢,因此各国食品专家对它都比较放心。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传统上用亚硫酸盐,但此时的使用数量非常微小,不可能对人体发生危害。如果添加的数量过高,酒中便会有明显的硫味,使产品不受欢迎。

总的来说,国家批准使用的防腐剂都是安全的,它们的毒性并不比每天吃的食盐高多少,完全不必因此恐慌。相比之下,如果盐吃得过多,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可能倒更大一些。

一般来说,饼干、脱水制品等水分含量很少的食物,不会添加防腐剂;牛奶、酸奶的制作工艺以及其保质期较短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基本不含防腐剂;由于糖和盐都有杀菌作用,所以特别甜和特别咸的食物,不用加防腐剂。但这些高盐、高糖的食品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为了规避防腐剂而选择高糖高盐食品,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过多的盐有促进高血压发生,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摄入过多的糖分则会促使肥胖、糖尿病和痛风等疾病发生。


相关文章

  • 英国的揭开公司面纱规定与实践
  • 英国的揭开公司面纱规定与实践 (一) 出资不足. 英国1985年公司法案第117条第1第7款规定了公众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额等限制. 第8款则规定了公司没达到第一到第七款要求的后果: 本款中的事项不对公司先前进入的交易产生任何影响; 但如果一个 ...查看


  • 食品安全问题相关事件
  • 瘦肉精事件 曝光时间:2011.3.15 罪魁祸首:瘦肉精 据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在河南一些市.县,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不但堂而皇 ...查看


  • 揭开公司面纱的相关文章链接
  • 法条理解及审判实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法释[2006]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08]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 ...查看


  •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货币的本质"教学设计
  •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货币的本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精神,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查看


  • 知识竞赛题
  • 科学综艺知识比赛题库 一.填空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直线 )行进的. 2.越(光滑 )的表面,反光效果赿好. 3.阳光由(红 ).( 橙).(黄 ) .(绿 ).( 蓝).( 靛).( 紫)七种色光. 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的 ...查看


  • 美白产品深度剖析
  • 图片:产品创意照 + 品牌LOGO 缔造女人永恒的花样年华 20岁灿若桃花,灼灼其华 30岁艳如玫瑰,妩媚优雅 40岁静似百合,娴熟豁达 美丽,是女人毕生的信仰 你是否一直都梦想 拥有无瑕的白皙美肌 你是否一直在寻找 肌肤胜雪的不老神话 如 ...查看


  • 揭开公司面纱
  •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公司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组织体,以其所有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公司的股东仅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就像一层面纱将公司与股东的责任分开,即 ...查看


  • 借款合同纠纷
  • 案由:借款合同纠纷 案例的启示:公司法基于保护债权人的立法思路,在制度安排中孕育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这一"后端控制"模式.我们说,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承认了公司法人性的法定例外情形,致使公司的法人性与股东的有限责任待遇不再绝对 ...查看


  • 揭开无明显现象反应的面纱
  • 揭开无明显现象反应的面纱 陈卿卿 一.设计思路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遇到过一些没有明显现象,但是确实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时同学可能误认为没有发生反应.因此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将初三化学中这类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