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微型诊断采用地理小实验,解决教学重难点

采用地理小实验,解决教学重难点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地理科 陈慕掀

一、 场景呈现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中教学的重难点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笔者曾经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问题导学法,边讲解,边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如下:

学习了洋流的定义和寒暖流的定义之后点击课件超链接,复习关于风带的知识。复习的内容包括低纬、中纬各形成什么风带,并让学生思考在这种风的吹拂下,海水将如何运动,进而引入下一个问题。(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洋流模式flash动画,让学生结合教材第62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多媒体展示的动画,教师边指图边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相同之处。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南极洲外围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采取动画呈现洋流分布规律,学生应该印象深刻,对本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才对,但是课后训练反馈效果并不如意。

二、追因诊断

1、教法和学法单一

本内容笔者仅仅采取问题导学法,基本是教师教授,教师指图,学生只是听讲,是被动接受的学习。学生缺少动手操作,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2、教学内容抽象

洋流分布地图(或flash动画)也只是平面地呈现知识,不够具体生动鲜活,虽然采用的多媒体动画,学生还是觉得抽象。

3、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本校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较为薄弱,本内容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但是通过上述学习,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这个教学的重难点呢?也是除我之外很多地理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之后笔者改进了教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学案导学法,地理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与自主感悟;整合信息与提升能力。

2、指导学生采用主动学习的学法

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包括: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4)实验法

通过做地理小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通过改进教学法,让学生做小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小组合作探究,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综合能力,并学会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活动的机会。

1、模拟实验,探究原理(5分钟)

2、绘图读图,构建新知(5分钟)

复习三圈环流,绘制全球风带模式图,小组合作绘制出洋流模式图,借助刚才的实验,理解洋流形成过程.

依据: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

3、合作探究,总结规律(10分钟)

(1)合作探究一:洋流模式图在实际大洋中的应用

(2)合作探究二: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学案导学):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在图中添加箭头正确表示洋流方向。

(学案导学):在下图中画上箭头表示洋流运动方向,完成世界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

通过先画模式图,再画分布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3)合作探究三:归纳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4、师生小结,形成知识体系(1分钟)

5、前后呼应,解决问题(2分钟)

运用学习本课的知识,解答课前引入的小故事的问题。

(1)漂流瓶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2)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

6、巩固练习,检测评价(3分钟)

(1)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

(2)选取《学习与评价》几道典型题目

即堂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鼓励性评价。

7、课后延伸,强化落实(1分钟)

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的首航式上遭遇冰山,发生了被人们称为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的海难。

有人说,如果说这次航行的决策者懂得和重视地理知识,沉船悲剧不该发生。 请你设计一条航线。

依据:开展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较好地解决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重视学生操作,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通过地理模拟小实验,感知洋流形成成因,既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体验,又激发了学习热情;为顺利学习洋流分布规律作很好的铺垫。

采用地理小实验,解决教学重难点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地理科 陈慕掀

一、 场景呈现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中教学的重难点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笔者曾经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问题导学法,边讲解,边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如下:

学习了洋流的定义和寒暖流的定义之后点击课件超链接,复习关于风带的知识。复习的内容包括低纬、中纬各形成什么风带,并让学生思考在这种风的吹拂下,海水将如何运动,进而引入下一个问题。(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洋流模式flash动画,让学生结合教材第62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多媒体展示的动画,教师边指图边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相同之处。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南极洲外围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采取动画呈现洋流分布规律,学生应该印象深刻,对本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才对,但是课后训练反馈效果并不如意。

二、追因诊断

1、教法和学法单一

本内容笔者仅仅采取问题导学法,基本是教师教授,教师指图,学生只是听讲,是被动接受的学习。学生缺少动手操作,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2、教学内容抽象

洋流分布地图(或flash动画)也只是平面地呈现知识,不够具体生动鲜活,虽然采用的多媒体动画,学生还是觉得抽象。

3、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本校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较为薄弱,本内容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但是通过上述学习,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这个教学的重难点呢?也是除我之外很多地理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之后笔者改进了教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学案导学法,地理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与自主感悟;整合信息与提升能力。

2、指导学生采用主动学习的学法

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包括: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4)实验法

通过做地理小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通过改进教学法,让学生做小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小组合作探究,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综合能力,并学会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活动的机会。

1、模拟实验,探究原理(5分钟)

2、绘图读图,构建新知(5分钟)

复习三圈环流,绘制全球风带模式图,小组合作绘制出洋流模式图,借助刚才的实验,理解洋流形成过程.

依据: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

3、合作探究,总结规律(10分钟)

(1)合作探究一:洋流模式图在实际大洋中的应用

(2)合作探究二: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学案导学):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在图中添加箭头正确表示洋流方向。

(学案导学):在下图中画上箭头表示洋流运动方向,完成世界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

通过先画模式图,再画分布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3)合作探究三:归纳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4、师生小结,形成知识体系(1分钟)

5、前后呼应,解决问题(2分钟)

运用学习本课的知识,解答课前引入的小故事的问题。

(1)漂流瓶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2)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

6、巩固练习,检测评价(3分钟)

(1)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

(2)选取《学习与评价》几道典型题目

即堂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鼓励性评价。

7、课后延伸,强化落实(1分钟)

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的首航式上遭遇冰山,发生了被人们称为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的海难。

有人说,如果说这次航行的决策者懂得和重视地理知识,沉船悲剧不该发生。 请你设计一条航线。

依据:开展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较好地解决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重视学生操作,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通过地理模拟小实验,感知洋流形成成因,既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体验,又激发了学习热情;为顺利学习洋流分布规律作很好的铺垫。


相关文章

  • Proteus在[微型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的优缺点分析,提出Proteus在<微型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需求,列举了在8086CPU与单片机的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论述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微型机原理>课程教学中促时作用 ...查看


  •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
  • 优秀微课制作 一.什么是微课 1."微课"定义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在美国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组件.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 ...查看


  • 地理第二课堂研究论文-王方平
  • 地理第二课堂的开发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姓名:王方平 单位:合肥北城中学 联系电话:[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理第二课堂的开发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培养的研究 摘要: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仅局 ...查看


  • 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 [摘要]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和诊疗疾病的学科.为了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采取以下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包括教研室有计划地加强青年教师规范化培养:优化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媒体与板书结合,合理的教具展示:课堂多种教学方法综 ...查看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技能训练研究
  • 摘 要:微格教学是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利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和微格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查看


  • 海陆变迁说课稿
  • <海陆变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陆变迁>,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共两个课时.下面我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 ...查看


  • 课改资料汇编六
  • 深化课堂改革 完善教学模式 2013年课堂教学改革资料汇编(六) 永昌县第六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目 录 语文组课改总结-------------------3 数学组课改总结-------------------11 英语组课改总结-- ...查看


  •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 结 题 报 告 课题:<以文本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研究进度的加快,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更多的政策和支持投入到教育中去.教育政策的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素质 ...查看


  • 导体的电阻教案
  • 2015 年金昌市优质课竞赛活动 教案题目: 授课班级: 姓 名: 单 位: 教 案 高二(9)班 杜培进 永昌四中 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导体的电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及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