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

日期:2011-09-28 16:36:25.0 浏览次数:27 次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 五四运动

二、 时间:1919年5月4日

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过程:

首先,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和革命刊物出现。其次, 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团体.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 毛泽东在长沙建立了“俄罗斯研究会”等。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转变。1919年5月,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章。1920年9月,他发表了《谈政治》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主张中国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

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群众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和筹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

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酝酿组织共产党。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承担了筹建和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确定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对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个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6年5月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的主要对象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和从直系分化出来的军阀孙传芳及奉系军阀张作霖。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重大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发动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纲领,在军事上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其次,北伐军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政治工作人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再次,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工农群众的有力支持。另外,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从五卅运动到192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和党的领导人先后发表文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探索和论述,初步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即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争取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以军阀政权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和大买办、大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三、“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八七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点,它为处于严重危机中的中国共产党指出继续斗争的目标,这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开辟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总观念。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必须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说明了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的正确关系。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根据地。党在城市的工作方针是: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五、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1930年12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4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7月,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1932年5月,坚持实行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运动战中打击敌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5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8万余人撤离中央苏区,向湘西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六、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在于解决了当时党所面临的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结束了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已从幼年走向成熟。

七、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935年12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深刻分析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八、延安整风

1、目的:为了同心同德战胜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一致,中共中央从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在延安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 2、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是中心内容。

3、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了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4、意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收达到了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作了重要准备,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为加强党的建设创造了新经验。

九、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七大的主要历史功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指出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第三,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到败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政治领导作用,得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抗日战争结束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空前成长壮大,这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重要条件。

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而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的准备,也为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第一,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个党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联系人民群众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党。第二,必须以武装斗争为革命的主要形式,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第三,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帝反封建人们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争;第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第三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形势:在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得到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却十分仇视和恐惧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对我国的政治上采取不承认政策,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在军事上实行包围,而且还指使和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对大陆进行骚扰、破坏,妄图把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在国内,国民党反对派残余军事力量还盘踞着西南、华南的一些省份和台湾省及沿海岛屿,国民党在大陆遗留下来的土匪、特务以及其他反革命分子,还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破坏和捣乱,企业颠覆新的人民民主政权。全国约有3 亿人口的广大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进行。经济上,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混乱,工厂停工停产,大批工人、知识分子失业,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另外,由于战争还在继续,军费开支浩大,全国有九百多万军政公职人员需要负担,财政开支猛增,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十分严重。不法资产家又乘机囤积居奇,更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和财政经济的困难。总之,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上的困难很大。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任务,消灭残余反动势力,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稳定市场,控制物价,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意义: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解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对于当前的革命和建设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共同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新纲领。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的改造。首先,通过集体合作化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其次,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所设想的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提出了《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迈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步。

(二) 党的八大的历史功绩

1956年9月召开的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八大,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一步展开。

第一,大会正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大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重点,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第三,大会提出,必须进一步健全和改进国家政治生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严重失误,集中表现在1958年至1960年期间的“大跃进”活动和人民公社运动。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影响:由于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它严重损坏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有秩序和内部比例关系,从而造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和紧张局面。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破坏。由于在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上,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使“左”倾冒进思想再度升温,使错误更加发展并且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1961年1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缩小重工业和基本建设的规模;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协调各行各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增加轻工业生产,尽可能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八届九中全会的召开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的调整阶段。

2、为了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党中央于1962年1月2日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

央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和团结全党同志认真贯彻“八字”方针,做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扭转经济困难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四、“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1、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的观点,标志着党在政治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2、1963年5月,中央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即《前十条》) 。9月又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 》(即《后十条》) 。这两个文件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3、1964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刘少奇主持修改后的《后十条》,对形势估计更加严重。

4、1965年1月, 中共中央发布《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 。这就为“文化大革命”中把阶级斗争矛头指向党的各级领导核心提供了依据。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左”的错误也发展起来。

5、1965年11月,在江青、张春桥秘密策划下,《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署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序幕和舆论准备。

五、“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什么叫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其经验教训,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彻底抛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不应该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而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解决。

第二,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后果。

第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不容许任何个人凌驾于党的组织和群众之上。 第四,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决不能让类似“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在任何范围内重演。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为了结束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一) 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 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三) 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容是:首先,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对建国32年来党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科学分析和正确总结。总结了建国32年来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它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三、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一)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全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全面展开。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阐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和基本任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工业方面的改革。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第一,简政放权、政企职责分开的改革。第二,财税制度的改革。

2、商业方面的改革。搞活了城乡市场。

3、经济管理部门的配套改革。

四、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一)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党的十三大在理论上最主的贡献是党中央第一次郑重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初级阶段的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五、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于1989年6月在北京召开。

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新中央领导集体,重申和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对于当时进一步稳定全国局势具有重大作用,对保证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中全会后,党中央进一步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了全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六、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一)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四大主要有以下内容: 1、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大会同意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和系统化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五个环节组成。(1)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2)统一的市场体系,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又是现代企业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3)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4)宏观调控体系;(5)社会保障制度。

七、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一)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在北京隆重召开。

1、这次大会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大会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大会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二)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方面的部署,就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2、在政治方面的部署,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部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在党的建设方面的部署,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在新的国际

国内条件下,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5、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新出版在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达到400多种。比较出名的除《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少年中国》、《觉醒》、《湘江评论》等。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当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编辑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

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

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

日期:2011-09-28 16:36:25.0 浏览次数:27 次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 五四运动

二、 时间:1919年5月4日

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过程:

首先,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和革命刊物出现。其次, 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团体.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 毛泽东在长沙建立了“俄罗斯研究会”等。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转变。1919年5月,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章。1920年9月,他发表了《谈政治》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主张中国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

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群众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和筹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

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酝酿组织共产党。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实际上承担了筹建和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确定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对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个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6年5月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的主要对象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和从直系分化出来的军阀孙传芳及奉系军阀张作霖。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重大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发动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纲领,在军事上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其次,北伐军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政治工作人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再次,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工农群众的有力支持。另外,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从五卅运动到192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和党的领导人先后发表文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探索和论述,初步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即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争取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以军阀政权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和大买办、大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三、“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八七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点,它为处于严重危机中的中国共产党指出继续斗争的目标,这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开辟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总观念。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必须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说明了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的正确关系。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根据地。党在城市的工作方针是: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五、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1930年12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4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7月,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1932年5月,坚持实行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运动战中打击敌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5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8万余人撤离中央苏区,向湘西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六、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在于解决了当时党所面临的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结束了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已从幼年走向成熟。

七、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935年12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深刻分析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八、延安整风

1、目的:为了同心同德战胜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一致,中共中央从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在延安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 2、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是中心内容。

3、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了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4、意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收达到了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作了重要准备,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为加强党的建设创造了新经验。

九、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七大的主要历史功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指出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第三,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到败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政治领导作用,得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抗日战争结束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空前成长壮大,这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重要条件。

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而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的准备,也为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第一,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个党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联系人民群众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党。第二,必须以武装斗争为革命的主要形式,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第三,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帝反封建人们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争;第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第三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形势:在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得到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却十分仇视和恐惧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对我国的政治上采取不承认政策,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在军事上实行包围,而且还指使和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对大陆进行骚扰、破坏,妄图把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在国内,国民党反对派残余军事力量还盘踞着西南、华南的一些省份和台湾省及沿海岛屿,国民党在大陆遗留下来的土匪、特务以及其他反革命分子,还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破坏和捣乱,企业颠覆新的人民民主政权。全国约有3 亿人口的广大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进行。经济上,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混乱,工厂停工停产,大批工人、知识分子失业,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另外,由于战争还在继续,军费开支浩大,全国有九百多万军政公职人员需要负担,财政开支猛增,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十分严重。不法资产家又乘机囤积居奇,更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和财政经济的困难。总之,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上的困难很大。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任务,消灭残余反动势力,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稳定市场,控制物价,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意义: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解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对于当前的革命和建设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共同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新纲领。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的改造。首先,通过集体合作化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其次,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所设想的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提出了《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迈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步。

(二) 党的八大的历史功绩

1956年9月召开的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八大,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一步展开。

第一,大会正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大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重点,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第三,大会提出,必须进一步健全和改进国家政治生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严重失误,集中表现在1958年至1960年期间的“大跃进”活动和人民公社运动。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影响:由于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它严重损坏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有秩序和内部比例关系,从而造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和紧张局面。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破坏。由于在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上,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使“左”倾冒进思想再度升温,使错误更加发展并且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1961年1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缩小重工业和基本建设的规模;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协调各行各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增加轻工业生产,尽可能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八届九中全会的召开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的调整阶段。

2、为了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党中央于1962年1月2日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

央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和团结全党同志认真贯彻“八字”方针,做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扭转经济困难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四、“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1、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的观点,标志着党在政治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2、1963年5月,中央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即《前十条》) 。9月又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 》(即《后十条》) 。这两个文件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3、1964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刘少奇主持修改后的《后十条》,对形势估计更加严重。

4、1965年1月, 中共中央发布《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 。这就为“文化大革命”中把阶级斗争矛头指向党的各级领导核心提供了依据。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左”的错误也发展起来。

5、1965年11月,在江青、张春桥秘密策划下,《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署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序幕和舆论准备。

五、“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什么叫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其经验教训,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彻底抛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不应该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而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解决。

第二,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后果。

第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不容许任何个人凌驾于党的组织和群众之上。 第四,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决不能让类似“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在任何范围内重演。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为了结束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一) 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 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三) 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容是:首先,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对建国32年来党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科学分析和正确总结。总结了建国32年来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它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三、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一)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全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全面展开。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阐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和基本任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工业方面的改革。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第一,简政放权、政企职责分开的改革。第二,财税制度的改革。

2、商业方面的改革。搞活了城乡市场。

3、经济管理部门的配套改革。

四、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一)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党的十三大在理论上最主的贡献是党中央第一次郑重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初级阶段的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五、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于1989年6月在北京召开。

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新中央领导集体,重申和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对于当时进一步稳定全国局势具有重大作用,对保证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中全会后,党中央进一步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了全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六、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一)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四大主要有以下内容: 1、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大会同意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和系统化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五个环节组成。(1)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2)统一的市场体系,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又是现代企业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3)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4)宏观调控体系;(5)社会保障制度。

七、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一)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在北京隆重召开。

1、这次大会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大会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大会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二)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方面的部署,就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2、在政治方面的部署,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部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在党的建设方面的部署,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在新的国际

国内条件下,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5、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新出版在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达到400多种。比较出名的除《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少年中国》、《觉醒》、《湘江评论》等。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当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编辑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

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

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相关文章

  •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
  •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第四代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 ...查看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关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发,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贯彻科学发 ...查看


  •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 中国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全球经济治理 乍暖还寒,春光已现!2016年中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多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成为世界观察北京执政方略.经济发展路线图,及其对世界影响的风向标,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两会更成为外界体验中 ...查看


  •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 作者:孙居涛 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06期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于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 ...查看


  •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体系
  •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 ...查看


  • 发展心理学综述
  • 发展心理学综述 刘媛 摘要 发展学在生态化发展观.毕生发展观.学科相互融合思潮.跨文化比较思潮的影响下, 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研究范围及对象不断扩大, 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本文主要对发展心理学进行了界定,综述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并 ...查看


  • 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发展
  • 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又符合本国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社会 ...查看


  •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深刻的阐 ...查看


  •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 作者:王勇桂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10期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07)03-0038-04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 ...查看


  •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集中概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