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王维的"天机清妙"与道家思想

  摘要:王维的道家思想和佛家的“禅”意凸显很明显,其中“天机清妙”与道家思想有很深的联系,通过具体文本《鸟鸣涧》阐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对此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

  关键词:天机清妙;道家思想;《鸟鸣涧》

  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宽松的文化氛围,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给了唐朝的文人们极大的创作热情。唐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儒、道、释三家的思想都十分活跃。唐代的佛文化传承于隋代,并形成了许多宗派;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由于官方正统的扶持,道教的文化思想深入人心,许多文人都受道家影响很深。后来,随着“三教合一”,儒道释三家渐渐地融合,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偶然提出了一个关于山水审美活动中“天机清妙”的命题:“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1]p929如何理解“天机清妙”?我们将要从王维本身的思想和背景出发。

  王维虽然被称为“诗佛”,但当时儒道释三家有合流的倾向,王维思想中也有很深的道家文化,“天机”一词最早就来自于道家。《庄子・大宗师》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不食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这段话是赞扬“真人”纯任自然,无欲无忧,及其自在。道家思想中的“天”与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看《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圣人”、“神人”、“至人”即为庄子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达到“本真”,无所凭借“以游无穷”,把握天地间的大美。“天机”就存在于本真之人,在《庄子》这里,天机就是纯自然的力量,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天机,即“归真”。后人对庄子的“天机”说有很大的发展,“天机”一词可以用来阐释自然大法、天道、天理、自然奥秘、人的天赋秉性等。陆机《文赋》中写道:“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影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将“天机”引入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刘勰则用“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驱矣”。“神思”在其主要的意义上也与“天机”类似。

  傅绍良先生把先秦到盛唐中国山水诗的发展随着审美意识的嬗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即唐代,他将这一阶段用“归”字来概括,一曰“归心”,即自我回归于真我的本然状态;一曰“归物”,即自然回归于本然的状态。[2]这个“归”字无疑与庄子所倡导的“真”不谋而合。要“归”向何处?自然是归向自然了。王维将“天机”运用到山水审美和文艺创作中,就是主体在观照山水景物时,运用直观,运用感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使主客体达到高度的冥契合一,即以主体的“天机”通悟自然的“天机”,主客律动,甚至于主客界限消融,以至于达到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亦即归真。这与西方美学家克罗齐所提倡的“直觉说”有相通之处。

  王维说只有裴迪这样的“天机清妙者”才可与他同游,他自己不也正是个天机清妙者吗?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里这样评价王维:“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为人本真、洒脱。那么,具体来说,如何才能达到本真呢?庄子主张“心斋”、“坐忘”。“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齐物论》)坐忘的过程,正是美的关照过程,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向关照的对象,自己与对象不再感到有任何距离而成为主客合一的状态。闻一多曾指出:“王维独创的风格……最富于个性,不是心境极静是写不出来的,在静中,使人便觉得一切东西都有了生命。”这就是内在生命和自然高度契合的无为状态。诗人在这样的境界中感悟到了宇宙自在的不受外力干扰的生命轨迹。“我”和“物”就在相忘中达到了“真”以及“和”。中国人讲究“和”,家和万事兴,和谐等都蕴藏着中国的“和”文化。“和”与“真”实际上是相通的,只有“真”才能达到“和”,也只有“和”才能显示“真”。

  现在以《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五言绝句,而在这寥寥数语之中,一个深广的意境已经浮现。意境的营造与诗中所蕴含的“真”与“和”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这首诗在三个层次上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和”:较低层次的形象思维上的“和”;较高层次上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和”;最高层次上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和。

  一、形象思维上的“和”

  诗中的意象只有“人”“桂花”“夜”“春山”“月”“山鸟”“涧”几个,每一句的分布十分均匀,分别是两个,两个,两个,一个。这样一种排列就给人明朗悠闲之感。且这些意象都是以“静”为特征的,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山谷空旷,幽涧波明,莽原草长,整个山林显得静谧安详。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春山空旷辽阔,越发显出了春山夜色的静谧和空寂。这时,朦胧的月儿慢慢升起,皎洁、幽柔的清光洒向莽莽丛林之中、粼粼涧溪之上,悄无声息地辉映着近树远山、清涧幽谷。月亮在丛林的婆娑中“静”而不寂,它时而钻进云层,时而探出脑袋,栖息的山鸟被破云而出的月光惊醒了美梦,偶尔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

  二、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和”

  首联第一个字,“人”就出场了,审美主体在开篇提出其实是很违和的,但是紧接着,一个“闲”字又将“人”的气息消匿了。先显后隐,形成了一种趣味。而后视线转向了桂花,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是始料未及的。但是细细一想,也觉得有理。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桂,所以桂往往成为月的代称,如月魄称桂魄。因此桂花与月是互相照应的。然而在黑夜里,诗人又何以能看见桂花落下呢?做诗人无法看见花落的推测原因有三:一是光线不足;二是桂花很小;三是花落速度快。那么“桂花落”就恰好照应了“人闲”,闲到了忘我的地步,即使“闲花落地听无声”,“我”的内在生命已经达到了和外在自然生命相契合的程度。桂花自然的凋落,就像我自己的凋落一样,清晰可感。这里的“花落”和颈联“月出”也相关照,一落一出,就形成了一个“圆”,自然运动的轨迹就是如此圆满。

  如果说王维给“花落”是一个特写镜头的话,“夜静春山空”就是一个全景镜头。由近而远,视野顿时开阔,仿佛整个宇宙自然都毫无遮蔽地展露在我们面前。一个“空”字点明了“无我之境”,然而此时的山并不空,而是审美主体的空和虚无,既有审美主体又没有主体,是因为主体已经消融在这个寂静广大的宇宙之中了,没有地方可以找到“我”,而“我”又无处不在。这正是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体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到颈联我们才看到“月出”,但其实月光早已渗透在花、夜、山之中了。月色温柔又怎么会“惊”了山鸟呢?倒不如说山鸟的羽翼振动搅扰了沉睡的月光。一个“时”字说明鸟鸣的不连续,更烘托了画面的动感以及浩然宇宙的寂静。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寂静之中有着永恒的生命。从“月”到“春涧”,视线由上而下,与先前的由近到远,从视觉过渡到听觉,从最初的静到动又到静,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圆”,形式上的“圆”照应了作为统摄的“和”的思想。

  三、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和”

  道家思想一直追求归于自然,在自然中寻得生命的终极平静和意义。许多诗人也在对自然的关照之中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见到了自然和生命的美。《鸟鸣涧》突出了自然的一种“静”。而在这“静”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寂,而是一种不竭的生命力,一种永恒的运动,因此构成了一种独特美感体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这种美感又来自于作者对大千世界“天机”的领会。简单的诗歌却传达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蕴,就是因为这简单的意象是天地自然的代表,在人与天地的合一中,以“和”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为什么作者可以关照到这“天机”,其实就是因为作者摆脱了功利,以超然的审美态度对待人生和世界,进入到了生命和自然交融的境界,追求“无为”。

  这首诗清楚地表明了作者是以净化了的思想感情来关照万物的。作者参破了大千世界的“妙机”,那里的花、月、鸟、夜,都自然而然地在寂静中运动着,又复归于宁静,而且显示着自己的生机。这一切,都是识破“天机清妙”的说明。也体现了庄子所追求的最高的“真”、“静”、“和”。宇宙自然的永恒和不朽,天人合一的追求,在王维的“天机清妙”里都得到了彰显。

  摘要:王维的道家思想和佛家的“禅”意凸显很明显,其中“天机清妙”与道家思想有很深的联系,通过具体文本《鸟鸣涧》阐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对此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

  关键词:天机清妙;道家思想;《鸟鸣涧》

  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宽松的文化氛围,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给了唐朝的文人们极大的创作热情。唐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儒、道、释三家的思想都十分活跃。唐代的佛文化传承于隋代,并形成了许多宗派;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由于官方正统的扶持,道教的文化思想深入人心,许多文人都受道家影响很深。后来,随着“三教合一”,儒道释三家渐渐地融合,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偶然提出了一个关于山水审美活动中“天机清妙”的命题:“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1]p929如何理解“天机清妙”?我们将要从王维本身的思想和背景出发。

  王维虽然被称为“诗佛”,但当时儒道释三家有合流的倾向,王维思想中也有很深的道家文化,“天机”一词最早就来自于道家。《庄子・大宗师》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不食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这段话是赞扬“真人”纯任自然,无欲无忧,及其自在。道家思想中的“天”与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看《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圣人”、“神人”、“至人”即为庄子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达到“本真”,无所凭借“以游无穷”,把握天地间的大美。“天机”就存在于本真之人,在《庄子》这里,天机就是纯自然的力量,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天机,即“归真”。后人对庄子的“天机”说有很大的发展,“天机”一词可以用来阐释自然大法、天道、天理、自然奥秘、人的天赋秉性等。陆机《文赋》中写道:“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影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将“天机”引入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刘勰则用“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驱矣”。“神思”在其主要的意义上也与“天机”类似。

  傅绍良先生把先秦到盛唐中国山水诗的发展随着审美意识的嬗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即唐代,他将这一阶段用“归”字来概括,一曰“归心”,即自我回归于真我的本然状态;一曰“归物”,即自然回归于本然的状态。[2]这个“归”字无疑与庄子所倡导的“真”不谋而合。要“归”向何处?自然是归向自然了。王维将“天机”运用到山水审美和文艺创作中,就是主体在观照山水景物时,运用直观,运用感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使主客体达到高度的冥契合一,即以主体的“天机”通悟自然的“天机”,主客律动,甚至于主客界限消融,以至于达到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亦即归真。这与西方美学家克罗齐所提倡的“直觉说”有相通之处。

  王维说只有裴迪这样的“天机清妙者”才可与他同游,他自己不也正是个天机清妙者吗?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里这样评价王维:“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为人本真、洒脱。那么,具体来说,如何才能达到本真呢?庄子主张“心斋”、“坐忘”。“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齐物论》)坐忘的过程,正是美的关照过程,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向关照的对象,自己与对象不再感到有任何距离而成为主客合一的状态。闻一多曾指出:“王维独创的风格……最富于个性,不是心境极静是写不出来的,在静中,使人便觉得一切东西都有了生命。”这就是内在生命和自然高度契合的无为状态。诗人在这样的境界中感悟到了宇宙自在的不受外力干扰的生命轨迹。“我”和“物”就在相忘中达到了“真”以及“和”。中国人讲究“和”,家和万事兴,和谐等都蕴藏着中国的“和”文化。“和”与“真”实际上是相通的,只有“真”才能达到“和”,也只有“和”才能显示“真”。

  现在以《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五言绝句,而在这寥寥数语之中,一个深广的意境已经浮现。意境的营造与诗中所蕴含的“真”与“和”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这首诗在三个层次上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和”:较低层次的形象思维上的“和”;较高层次上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和”;最高层次上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和。

  一、形象思维上的“和”

  诗中的意象只有“人”“桂花”“夜”“春山”“月”“山鸟”“涧”几个,每一句的分布十分均匀,分别是两个,两个,两个,一个。这样一种排列就给人明朗悠闲之感。且这些意象都是以“静”为特征的,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山谷空旷,幽涧波明,莽原草长,整个山林显得静谧安详。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春山空旷辽阔,越发显出了春山夜色的静谧和空寂。这时,朦胧的月儿慢慢升起,皎洁、幽柔的清光洒向莽莽丛林之中、粼粼涧溪之上,悄无声息地辉映着近树远山、清涧幽谷。月亮在丛林的婆娑中“静”而不寂,它时而钻进云层,时而探出脑袋,栖息的山鸟被破云而出的月光惊醒了美梦,偶尔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

  二、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和”

  首联第一个字,“人”就出场了,审美主体在开篇提出其实是很违和的,但是紧接着,一个“闲”字又将“人”的气息消匿了。先显后隐,形成了一种趣味。而后视线转向了桂花,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是始料未及的。但是细细一想,也觉得有理。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桂,所以桂往往成为月的代称,如月魄称桂魄。因此桂花与月是互相照应的。然而在黑夜里,诗人又何以能看见桂花落下呢?做诗人无法看见花落的推测原因有三:一是光线不足;二是桂花很小;三是花落速度快。那么“桂花落”就恰好照应了“人闲”,闲到了忘我的地步,即使“闲花落地听无声”,“我”的内在生命已经达到了和外在自然生命相契合的程度。桂花自然的凋落,就像我自己的凋落一样,清晰可感。这里的“花落”和颈联“月出”也相关照,一落一出,就形成了一个“圆”,自然运动的轨迹就是如此圆满。

  如果说王维给“花落”是一个特写镜头的话,“夜静春山空”就是一个全景镜头。由近而远,视野顿时开阔,仿佛整个宇宙自然都毫无遮蔽地展露在我们面前。一个“空”字点明了“无我之境”,然而此时的山并不空,而是审美主体的空和虚无,既有审美主体又没有主体,是因为主体已经消融在这个寂静广大的宇宙之中了,没有地方可以找到“我”,而“我”又无处不在。这正是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体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到颈联我们才看到“月出”,但其实月光早已渗透在花、夜、山之中了。月色温柔又怎么会“惊”了山鸟呢?倒不如说山鸟的羽翼振动搅扰了沉睡的月光。一个“时”字说明鸟鸣的不连续,更烘托了画面的动感以及浩然宇宙的寂静。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寂静之中有着永恒的生命。从“月”到“春涧”,视线由上而下,与先前的由近到远,从视觉过渡到听觉,从最初的静到动又到静,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圆”,形式上的“圆”照应了作为统摄的“和”的思想。

  三、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和”

  道家思想一直追求归于自然,在自然中寻得生命的终极平静和意义。许多诗人也在对自然的关照之中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见到了自然和生命的美。《鸟鸣涧》突出了自然的一种“静”。而在这“静”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寂,而是一种不竭的生命力,一种永恒的运动,因此构成了一种独特美感体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这种美感又来自于作者对大千世界“天机”的领会。简单的诗歌却传达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蕴,就是因为这简单的意象是天地自然的代表,在人与天地的合一中,以“和”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为什么作者可以关照到这“天机”,其实就是因为作者摆脱了功利,以超然的审美态度对待人生和世界,进入到了生命和自然交融的境界,追求“无为”。

  这首诗清楚地表明了作者是以净化了的思想感情来关照万物的。作者参破了大千世界的“妙机”,那里的花、月、鸟、夜,都自然而然地在寂静中运动着,又复归于宁静,而且显示着自己的生机。这一切,都是识破“天机清妙”的说明。也体现了庄子所追求的最高的“真”、“静”、“和”。宇宙自然的永恒和不朽,天人合一的追求,在王维的“天机清妙”里都得到了彰显。


相关文章

  • 古典诗歌之美
  • 类别:教学论文 题目:古典诗歌审美方法初探 作者单位:临清逸夫实验小学 姓名:王磊 古典诗歌审美方法初探 我撰此论文旨在与广大同行交流,作为语文教师,个人认为文学修养是必然的,特别是对文艺理论应该有所涉猎,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查看


  •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苏轼认为, 在王维的诗画作品中, 诗中有画的境象, 画中有诗的意味, 诗与画皆达到情景交融.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潜 ...查看


  • 1 未整理 山水与文人
  • 王 维 王维(699-761),字摩诘,祖籍祁县,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文人派画家.父官汾州司马,徙家于蒲(今永济县),遂为河东人.母博陵崔氏,虔诚奉佛,对其影响很深. 王维自幼聪颖,9岁能诗文,19岁赴京兆府应试,获第一.21岁进士及第,调 ...查看


  •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自然观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更具生态和谐色彩的自然观.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三教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庄之道的影响.儒道释各家都言"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 ...查看


  • [唐诗宋词选读]山水田园诗学案及答案
  • "采菊东篱下"--山水田园诗学案  [学习篇目]:<山居秋暝><过故人庄>  [学习目标]:赏析两首诗歌,并学会鉴赏山水田园诗. [学习过程]: (一)<山居秋暝> 1.走近王维- ...查看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哈32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本套试题全部为必做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儒家美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 ...查看


  • 李白.杜甫.苏轼.王维,唐宋四大家,了解他们的风格,背诗词就轻松了
  • 小学大概是一个人承受知识点最为扎实的阶段,只需是在小学背过的古诗词,简直一生都很难遗忘.虽然有些时候,我们不一定理解古诗词背后的含义,但这么优美的笔墨读着也是一种享受. 据统计,现行人教版小学课本中一共呈现了54首古典诗词,涵盖了从< ...查看


  •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们都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但是由于两者的生活道路.个性秉赋.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前者选择彻底归隐,完全融入了世俗生活,而后者则把归 ...查看


  • 王维[鸟鸣涧]文本解读
  • 于幽静处悟禅意--<鸟鸣涧>文本解读 星城实验小学 姚 芬 [作品简介] 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