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请老师谈一谈对于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解,并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没有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的

达成,并举例说明。一、答:增长知识,开拓思维,发展能力。对生活和生产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对服务他人和社会有用的学习即为有用学习。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地理板图教学,目标教学法,地理选择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

二、请您对就“有意义的学习”为主题设计访谈提纲,对一个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她)对学习的理解,并做好访谈记录。

提纲:1,你喜欢学习吗?为什么?

喜欢。可以知道很多知识。(还可以掌握生活本领)

2,你希望老师怎么教?为什么?

第二次作业

一、什么是“习得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与习得过程中的失败、挫折体验有关。不少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经验较少,使得他们难以对学习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实际学习困难,对自己学习潜力和实际水平评价过于消极。长期的失败,对于心理年龄还不太成熟的中学生是灾难性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通过学习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二、结合你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叙述一个教学生活中的案例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正确的归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对因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维持学生心理平衡。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注意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

指导学生学会积极归因。

当学习取得成功时,可把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一不稳定的但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会启发自己今后想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力;还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学习的信心.

当学习失败时,要教育学生最好不要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行,因为这是内部的、稳定的且不可控制的因素,会极大地打击积极性,从而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学习的进取,而应想想,这次失败,可能是由于任务过难或运气不好,从而为自己解脱,获得心理平衡,但这两个因素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行为者对行为结果是可以不承担责任的,因此,也不能过于强调这两个因素。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情绪状态等,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要求等。 第三次作业

1、你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的?请举一教学案例说明。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得更多、更牢、更好。实施有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一知十、举一反三”;有效学习要求教者 “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七年级下册(湘教版)第一节的教学,我

采用选择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第一步:教师板书:一、海陆位置1、相邻的大洲;2、濒临的海洋二、经纬度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2、从地球五带看;3、从时区划分看4、所跨纬度、经度。第二步,学生独立学习;第三步,组内探讨;第四步,提问归纳,发表意见。在后面的教学中,关于地理位置,就不是教学的重点了。

第四次作业你在备课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吃透”了教材?你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拓展材料”?你的学生对那些“拓展材料”是否感兴趣?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对”吃透教材”有以下看法。首先要着眼教学总目标,把握学期、学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二要理清教材纲目,抓住教材线索,掌握知识体系;三要抓住全册教材重点、难点,每章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四要合理安排课时。所谓重点,即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有一定影响的知识;所谓难点,即略高于学生实际能力的知识,学生需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解决的知识。分析教材重难点,要分析学生:1、情感态度的差异;2、知识储备的差异;3、听、说、读、写、算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差异。拓展材料包括:1、知识对比。例如,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气候成因的比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欧洲东部大陆性气候成因的比较;内流湖与外流湖特征成因的比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成因的比较;华北平原农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与自然条件;长江三角洲农业、珠江三角洲农业与自然条件等。2、媒体信息案例分析。例如汶川地震成因探讨,甘肃泥石流灾害成因及环境保护,“低碳生活”。3、生活中的地理。例如商品产地中的地理知识,苹果、柑橘产地的差异、小麦、水稻产地的差异。内地不可能是海产品的原产地等。学生对以上拓展知识感兴趣。

第五次作业

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说一个或二个“宽容”并“赏识”他人的经历。

从教30年来,我对学生的态度经历了从“苛刻”到“宽容”,从“常批评、训斥”到“常表扬、鼓励”的历程。回首年轻时,我常常懊悔不以,内疚、惭愧、惋惜。其实,赏识教育对于老师、学生是双赢的。老师的赞许也许让学生生命走廊中多开一扇窗户,多一些光明;也许会成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对于老师,贴心的学生才是我们的财富。如果我们理念、方法,教法错误,尽管望生成才的想法是对的,学生是不会认可的,不会与我们贴心。没有贴心的学生是教师的失败。庆幸的是我工作几年后就转变了对待学生的态度。记得那年,我任初二年级63班班主任,教语文、地理课。有名学生身材很适合搞体育,可文化成绩较差。开学不久,有一天,他没来上学,我冒雨家访,发现他家境贫寒,对自己没有信心,要弃学。我对他说,身材就是你的前途,你不比谁差。后来,我把他介绍到学校排球队,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因体育特长被我县五中录取,后参加高考考入体校,现在市某高中任教体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为此欣慰,我想,如果我不这样做,他的人生轨迹也许完全不同。

第六次作业

在当前的教学现实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现象并不鲜见。试举一个或二个案例并加以分析(从产生原因到对策)。

无效或低效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是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教材没有吃透,上课时,注意力不能充分分配到学生学习状态上,还因为教师驾驭教材、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黄河》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过程,效果就比较好。1、板黄河水系图,组织读图练习讨论,学生代表板书其源流概况(略);2、提出问题,组织组内探究,学生代表发言: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黄河“地上河”指其什么河段?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如何解决问题?(详)3、提问探究,学生代表讲解:长江与黄河水能分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黄河的奉献和危害有哪些?4、课堂练习。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有所获。如果教师讲的太多,效果反而很差。备课必要,背课切忌。教师要根据课堂来把握教学。

第七次作业

地理课程具有两大显著特点A综合性,B地域性;地理课兼有C自然科学素养和D人文科学素养;E培养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是地理教育最为重要的思想教育任务;F地域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特征;G形成空间概念,树立空间差异观念,培养空间分析

能力是地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2、简答题:简要说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认真阅读相关文本材料,要点要齐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学生学习方法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模仿再现到探究发现、从封闭读书到合作交流;

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

第八次作业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有哪些教学重点难点?试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其解决策略。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教学重点。对帮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我国降水方面的知识,分析我国缺水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地理的因果关系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

1、[师]家住安乡县城的小鹏,星期天傍晚打篮球回家,放下篮球,走进浴室洗澡,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走出浴室,刚穿好衣服,他爸就把他叫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你难道不知道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吗?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与国家提出的创建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社会格格不入呀!”同学们,小鹏的爸爸应不应该批评小鹏,我国严重缺水吗?

2、[生]发表看法,教师归纳,板书课题和“缺水”。

3、[科代表]朗读资料《我们身边的水还有多少》。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

1、[师]家住安乡县城的小鹏,星期天傍晚打篮球回家,放下篮球,走进浴室洗澡,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走出浴室,刚穿好衣服,他爸就把他叫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你难道不知道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吗?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与国家提出的创建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社会格格不入呀!”同学们,小鹏的爸爸应不应该批评小鹏,我国严重缺水吗?

2、[生]发表看法,教师归纳,板书课题和“缺水”。

3、[科代表]朗读资料《我们身边的水还有多少》。

(二)、提出问题、探究:

1、我国为什么严重缺水?

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原因?根本原因?

3、我国水资源时、空变化大,对我国有何影响?

4、怎样解决我国缺水问题?

(三)、逐步出示挂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的干湿地区图》、《中国主要河流图》、漫画、《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带图》,《南水北调工程图》,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归纳;

(三)、联系实际,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提问:

1、同学们,我们洗脸、洗脚了的水,还可以利用吗?

2、我们家乡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假设,你是一名义务宣传员,你怎样作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第九次作业

1、填空题: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A、引导学生学习并形成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地理知识、技能;B、引导学生学习并形成相应的地理能力和价值观;新课程地理教学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主要有C、民主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E、主体性原则;F、全面性原则;G、联系社会实际的原则;H、利用地图的原则;I;人地相关性原则。影响地理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有:J、教师;K、教材;L、学生;M;技术。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至少由N、学科类知识;O、条件性知识;P、实践性知识;Q一般性知识。四部分组成。

2、简答题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使用信息技术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地理学习信息得到拓展。计算机网络和地理课件的采用,拓展了地理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扩大了课堂学习的地理信息量,能够对地理知识的文字、符号等信息在外形、声音、颜色、大小等多方面进行加工,真实地表现地理景观和地理事物的外形,模拟难以看到的地理事物内部构造和全球事物整体概貌,模拟地理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使地理教学内容由抽象、枯燥,变得直观、具体;为多角度、全面获取和传递地理事物的形象、图像、图示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使地理认知对象更加形象、生动,使学生能够多视角观察、多层次理解地理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到较好的实现,加强认知对象的形象化,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地理教材经加工后变学材。经过教师的优化设计,地理教材摆脱以往静止、封闭、单一的形式,变得开放,可参与,个性化,可创造,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创设各种不同的地理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形成由学生控制的探究式学习环境,方便学生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分层学习,使教师在教学要求、指导调控上等方面更具有弹性、针对性,使学生学习更具有选择性、自主性。

目前,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降低了学生活动的质量。尽管倡导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构建者;也提倡让学生在教学中多说,多做,但是不等于弱化教师的指导、调控作用。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上网自学,而引导、监控不及时,以及学生讨论偏题,缺乏必要的师生交流,存在问题得不到介绍纠正等现象。形成信息技术未能发挥应有优势的局面。

对学生识别,优选信息的能力培养不足。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注意了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或将搜集的资料加工成自己的作品,但是缺乏对学生识别、判断、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

重学习形式,轻学习效果。部分地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多样的活动形式,但是对大量信息资源的整理不够,学生认知过程缺乏重点和有序性,导致了“热热闹闹,效率不高”。

地理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信息资源的筛选、重组和深入理解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活动方式的新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达此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反馈方式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忽视其他手段的使用。目前地理教学存在着教学手段和资源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及其资源,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地理知识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学习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地理教学设计应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能从减轻教师的课上劳动出发。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地理教学应克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高消耗、低效益“等问题,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理念和操作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本质上是信息技术功能与地理教学功能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使地理教学功能更加完善,地理教学效率更加提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十次作业

A教师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地理教学过程的首要工作;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有:B、提高问题意识;C、树立活动意识;D、增强评价参与意识E增强合作意识。地理学习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F、感知过程G、记忆过程H、思维过程I、尝试过程J交流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根本目标是K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地理教学设计如何创新?

一、在教学内容中创新

1、 教学中,决不可照本宣科。要根据实际与需要取舍教学内容。例如,例如引导学生探究南亚地形特征,就可增添南亚地形与欧洲西部地形的比较。

①出示挂图:

②分组探究:南亚地形特征?列表比较南亚地形和欧洲西部地形。

欧 洲 北 部 南 亚

北 部 山地 山地

中 部 平原 平原

南 部 山地 高原

2、教材内容呈现次序也应创造性调整。

二、 教学方式变革中创新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以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变革。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营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心理需要3、优化教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善于运用板图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板图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成因:

直观性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原理简图(原理示意图) 来直观呈现。为此,板图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成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组织板图对比教学.或抽生填图绘图或一问再问追问或组织小组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操作能力.例如在《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一框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对比探究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的形成,及其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

①布置阅读教材及插图教者板书下图(省略箭头)与练习:

②布置完成练习: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 ( ) 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 ( )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 (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并在图中添绘箭头。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 ( ) 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 ( ) 。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 ( )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 ) 区。在图中描绘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③小组探究归纳:季风产生原因?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

这样,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方式、手段多种多样,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提高教学效率是选择的标准

三、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创新例如,

教学过程设计创新是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七年级上册《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的运动”教学,我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对比探究系列地理现象的成因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

②小组探究:

⑴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

⑵太阳高度、太阳辐射、气温高低三者的关系;

⑶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四季更替判断;

⑷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变化;

⑸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两极地区极昼和极夜。

③课堂活动:选五个同学分别代表居住在地球“五带”的居民,教师逐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五位同学分别描述所在温度带随之产生的气候现象。

第十一次作业

徐老师这堂课的特点:成功:1、体现了地理学科直观性特点。2、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统一,学生“做中学、学中学”,动手制作是这节课的亮点。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师、生平等,课堂气氛活跃,实施合作性学习,较好地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启示:教育观念更新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教师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不仅是其业务理论水平的体现,更是其师德和健康心理的体现。怎样创建“民主、和谐、合作、活跃、高效”的课堂?是教学研究的方向所在。

学看地形图

一、教材简析:

教学重点: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高低;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④、会看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贯彻“平等、合作、活跃、高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了解等高线地形图,会用等高线地形图。

三、教法与手段:

板图分析法、分组合作

四、教学准备:

世界地形图 、等高线模型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高低;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④、会看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情感与价值观:

1、合作学习的态度与能力.

3、求真、求实探究知识的态度。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

1、山水画

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

3、归纳: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起形态都是高低起伏的,怎样在地图上表现呢?(揭示课题,板书“等高线地形图”)

㈡、海拔与相对高度

1、提问:陆地与海洋的高度的表现方法?

2、图示:

3、计算:世界最高山峰、最深的海沟的相对高度?

4;归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高度,一般是“海拔”。

㈢、等高线地形图

1、 出示等高线山地模型,分组讨论、归纳:⑴、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

2、 板书一幅简单等高线图和该图沿一条剖面线绘制的剖面图,提问并归纳: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3、 观察等高线山地模型,指出山地各部位: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4、 板书一幅较复杂的等高线图,读图练习,分组讨论并归纳:

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⑴、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⑵、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⑶、山脊,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低处凸出;

⑷、山谷,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

第十二次作业

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的职业良心的意义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良心?

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育良心。它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等。

(2)教师的职业良心的意义是什么?

(一)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控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学生成长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行为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我们在谈及教育劳动的特点时早已提及,教师的具体劳动过程具有个人性和自由性。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即:干多干少,认真还是勉强地完成任务,只有天知、地知。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对教师的调控对教育工作的质量能够起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此外良心也会使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格,对学生本身有教育意义。

(二)教师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

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的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仍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作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它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一个社会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克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有利于教师形成其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其次,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的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的同侪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的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新教师在任教数月后,其教育态度与任教学校同事的相似性便已大于与受教学校教师的相似性。任教学校显然是比受教学校更具重要影响的教师职业社会化机构。任教学校的校长、同事形成的教师群体的职业亚文化与教师职业社会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4]。所以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十分重要。

再次,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意义必须在教育对象身上才能获得。所以学生的尊敬、赞扬或蔑视、批评对教师的道德行为会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的长久影响最终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善于修养的教师肯定会以“学生”为鉴。此外,从较为自觉的层面上说,直接或间接的师德教育也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教育良心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自修,自觉接受有关部门提供的师德教育也是教师良心修养的重要方式。

教育良心形成的上述因素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情境的作用。日本的教育社会学家的研究发现,为期6周的教学实习对实习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职业意识的培养效果远高于为期15周的教育与心理理论课程的学

习 [25]。所以在教师的职前培养过程中,怎样提供更多的实际体验的机会,是教育良心养成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当然,教师不能仅仅被动地接受情境的影响,还应当主动地体验这一情境中的价值、义务因素加以内化。所有的良心,包括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社会生活及群体的影响,更受自身修养的制约。这首先是因为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心理现象,离开主体自身的自觉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道德良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师在知、情、意三方面进行自我修养十分重要。

所谓“知”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所谓“情”,就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所谓“意”,是指道德意志力的培养。当道德良心受到挑战时,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也都满不在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有许多修养的方式诸如尚志、静虚、省思、知行合一等等都值得教师在良心修养过程中加以借鉴。

教师的职业良心的自我修养之所以重要,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就是前面提及的教师职业良心的“教育性”。教师的职业良心如果不同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和必要的教育技能相结合,良心就会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充满随意性的东西,存在危害教育目标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必须围绕职业良心做必要的精神和业务的准备。最后,良心与理想或信仰的联系也决定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只有一个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理想并对自己的这一理想负责的教师,才会有较高的道德良心的境界,教育良心的作用才会更彻底,水平更高。换言之,教师的良心修养的重要内容应当是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修养。

2、什么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它有哪些主要特质?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格式)和道德品质和境界(格位),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其主要的特质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 人格与师格的统一

教师的道德人格在内容或结构上的特性是“人格与师格的统一”,即一般道德人格与职业道德人格的统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比要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此外,作为教师“他不仅应当教育自己,使自己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还应当教育别人,他选择了培养和教育的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6]。第斯多惠的上述论述十分准确地反映了教师人格的特点。教师的职业决定着教师的人格也是教育的手段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教师来说,自己的人格一方面是自己的本体价值的标志,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人格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或工具,所以又具有工具价值。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7]是也。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看,工具价值是第一位的;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来看,本体价值是根本性的。

2.较高的格位水平

教师的道德人格从层次性的角度来看就是具有较高的品位。

在许多师范院校,我们都能看到“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的格言作为校训张贴在最醒目的位置用以激励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这些格言实际上也的确反映了教师在学识和人格上的特点。我们常常说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但师表二字的道德人格意味是十分明显的。

3、严谨治学及其道德意义?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一)严谨治学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

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重要的是要严谨治学,遵循提高业务水平方面的准则,因为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是专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

人,承担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任务,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以及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等吸收过来,加以总结,然后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应现存社会的实践活动,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的发展。教师承担的这一重任决定了教师必须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这个问题的道德意义就显得特别突出。教育家叶圣陶早已指出: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二)严谨治学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为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要求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要立足国情,也要追踪世界,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有益经验;教育要面向未来,强调了教育既要考虑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站在科技革命的高度来进行教书育人的事业。由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的道德要求。

(三)严谨治学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们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改革要求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人才,正如邓颖超同志指出的:这种新型人才"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国家要兴旺,经济要发展,都要依靠人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为此,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更需要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做到严谨治学。

(四)严谨治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会遇到"教"与"学"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师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学是为了教,学是教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学识和才能是教师从教的必备条件。教师首先必须勤奋学习,做到"术业有专攻",学在前,教在后。夸美纽斯曾经指出: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成为不断学习进取的一生,学而不厌,严谨治学的一生。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系统的知识,还要具备会倒水(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不懈求知、自我更新的科学态度和坚定信念,而且自身首先必须身体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生命潜能,使一生成为教不自满、学不厌倦、教学互补、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所以说,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4、教书育人的要求有哪些?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书离不开育人,育人不能没有教书,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要求。

(一) 以真为本来教好书育好人。

以"真"育人,实际上是科学育人。在教学上,要以真理育人,以客观的科学规律,客观的事实真相,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科学的文化知识来教育影响学生。掌握教育规律,按照规律育人。由此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知识,摸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按照规律来教书育人。

(二) 以情感、热爱为教书育人的源头水。

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教育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重任,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

(三) 结合学科特点来教书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内容,运用该门学科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特点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 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和大道。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必须掌握正确的途径。如:首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书育人;其二,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运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其四,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方法是进行教书育人的办法和措施。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的模式。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认识、概念、思想,是指导教师行动的思维理念。如教学方法、人才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等等。其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教师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三,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第二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天地,教师必须采用各种生动、活泼、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

第十三次作业

1、简述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和缺陷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着明显的不良倾向和缺陷:

第一,道德教育“非道德化”倾向。 道德教育的“道德缺失” 主要指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的内容泛化、教育过程的物化与教育方式方法的生硬(极个别的甚至是残暴)。也就是说,一些教育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非道德的方式实施着道德教育。第二,道德教育的“单一化”倾向。无视青少年学生自身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片面地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规范要求青少年学生,过分地突出政治,割裂了德育内部的相互联系。第三,道德教育中的方法论迷误,即只重课堂传授、灌输,轻视社会实践和体验学习。第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减弱。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其基本内容有: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以人为本,平等待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2、贴近生活,善于引导,寓教于情、寓教于乐;3、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强化学生自我认知,自己思考的能力和素质;4、循序渐进,尊重学生身心发育发展规律

4、人为什么要爱国?试简单分析.

爱国是心灵的寄托。“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回来吧,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故乡的云》生动的反映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国家沦陷,就如小日本南京大屠杀,死我国人,奸我妻女,掠我财富。而我们却无力拯救;如果国家沦陷,我们在强盗的铁蹄下呻吟着 ,哪有温馨、和睦,安宁、幸福的家庭。 国强则民富,民爱国则国家富强。

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

第十四次作业

一、为什么说新时期师德修养很重要?

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是完善和优化人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教育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模仿性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这就必然使教师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上,还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好老师能以高尚的师德和睿智引领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或以教谋私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的内容有哪些?

答: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三、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当今社会师德修养存在哪些问题?

答:1、工作倦怠;

2、从教不廉。补课、家访、吃请等。

3、价值取向功利化。用金钱、利益和荣誉来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思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满堂灌、关注分数忽视成长;

4、缺乏合作。由于竞争等因素,交流少,相互进步的思想淡泊等;

5、只教书不育人。只看到教材没有看到学生;

6、道德失范。体罚、变相体罚、工作态度等。

第十五次作业

1、当今社会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答、当今社会教师心理问题:

1、压力过大,情绪异常: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要么非常激动(情绪高涨),要么非常低落(抑郁)。

2、 认知偏执,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是别人不好,与自己无关。凡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3、工作竞争,不愿合作交流。

4、价值取向功利化,自卑沮丧。

5、生活质量不高,劳心劳力,咽炎等职业病缠身,总感觉生活缺少阳光。

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心理健康的学生要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塑造。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就会伤害学生的肉体,甚至心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酿造悲剧。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影响学校的和谐与发展,影响干群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严重的导致其家毁人亡,学校亦其声败名裂。教师心理健康,树立并实践“让学生自主、自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生家庭,对教师、学校,对社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第十六次作业

加强师德修养有何重要性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是完善和优化人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教育影响至关重要;青少

年模仿性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这就必然使教师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上,还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好老师能以高尚的师德和睿智引领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或以教谋私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怎样加强师德修养?

1、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并实践“自主、自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

3、恪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师真正做到以言传道、以行垂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4、要忠于职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5、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6、要严谨治学,不断充实自己。

总之,以爱育人、以德感人、以智启人、言行一致、教学相长。

第十七次作业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学生要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塑造。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就会伤害学生的肉体,甚至心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酿造悲剧。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影响学校的和谐与发展,影响干群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严重的导致其家毁人亡,学校亦声败名裂。教师心理健康,树立并实践“让学生自主、自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生家庭,对教师、学校,对社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第一次作业

一、请老师谈一谈对于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解,并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没有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的

达成,并举例说明。一、答:增长知识,开拓思维,发展能力。对生活和生产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对服务他人和社会有用的学习即为有用学习。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地理板图教学,目标教学法,地理选择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

二、请您对就“有意义的学习”为主题设计访谈提纲,对一个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她)对学习的理解,并做好访谈记录。

提纲:1,你喜欢学习吗?为什么?

喜欢。可以知道很多知识。(还可以掌握生活本领)

2,你希望老师怎么教?为什么?

第二次作业

一、什么是“习得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与习得过程中的失败、挫折体验有关。不少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经验较少,使得他们难以对学习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实际学习困难,对自己学习潜力和实际水平评价过于消极。长期的失败,对于心理年龄还不太成熟的中学生是灾难性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通过学习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二、结合你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叙述一个教学生活中的案例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正确的归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对因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维持学生心理平衡。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注意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

指导学生学会积极归因。

当学习取得成功时,可把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一不稳定的但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会启发自己今后想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力;还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学习的信心.

当学习失败时,要教育学生最好不要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行,因为这是内部的、稳定的且不可控制的因素,会极大地打击积极性,从而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学习的进取,而应想想,这次失败,可能是由于任务过难或运气不好,从而为自己解脱,获得心理平衡,但这两个因素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行为者对行为结果是可以不承担责任的,因此,也不能过于强调这两个因素。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情绪状态等,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要求等。 第三次作业

1、你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的?请举一教学案例说明。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得更多、更牢、更好。实施有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一知十、举一反三”;有效学习要求教者 “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七年级下册(湘教版)第一节的教学,我

采用选择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第一步:教师板书:一、海陆位置1、相邻的大洲;2、濒临的海洋二、经纬度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2、从地球五带看;3、从时区划分看4、所跨纬度、经度。第二步,学生独立学习;第三步,组内探讨;第四步,提问归纳,发表意见。在后面的教学中,关于地理位置,就不是教学的重点了。

第四次作业你在备课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吃透”了教材?你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拓展材料”?你的学生对那些“拓展材料”是否感兴趣?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对”吃透教材”有以下看法。首先要着眼教学总目标,把握学期、学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二要理清教材纲目,抓住教材线索,掌握知识体系;三要抓住全册教材重点、难点,每章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四要合理安排课时。所谓重点,即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有一定影响的知识;所谓难点,即略高于学生实际能力的知识,学生需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解决的知识。分析教材重难点,要分析学生:1、情感态度的差异;2、知识储备的差异;3、听、说、读、写、算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差异。拓展材料包括:1、知识对比。例如,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气候成因的比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欧洲东部大陆性气候成因的比较;内流湖与外流湖特征成因的比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成因的比较;华北平原农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与自然条件;长江三角洲农业、珠江三角洲农业与自然条件等。2、媒体信息案例分析。例如汶川地震成因探讨,甘肃泥石流灾害成因及环境保护,“低碳生活”。3、生活中的地理。例如商品产地中的地理知识,苹果、柑橘产地的差异、小麦、水稻产地的差异。内地不可能是海产品的原产地等。学生对以上拓展知识感兴趣。

第五次作业

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说一个或二个“宽容”并“赏识”他人的经历。

从教30年来,我对学生的态度经历了从“苛刻”到“宽容”,从“常批评、训斥”到“常表扬、鼓励”的历程。回首年轻时,我常常懊悔不以,内疚、惭愧、惋惜。其实,赏识教育对于老师、学生是双赢的。老师的赞许也许让学生生命走廊中多开一扇窗户,多一些光明;也许会成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对于老师,贴心的学生才是我们的财富。如果我们理念、方法,教法错误,尽管望生成才的想法是对的,学生是不会认可的,不会与我们贴心。没有贴心的学生是教师的失败。庆幸的是我工作几年后就转变了对待学生的态度。记得那年,我任初二年级63班班主任,教语文、地理课。有名学生身材很适合搞体育,可文化成绩较差。开学不久,有一天,他没来上学,我冒雨家访,发现他家境贫寒,对自己没有信心,要弃学。我对他说,身材就是你的前途,你不比谁差。后来,我把他介绍到学校排球队,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因体育特长被我县五中录取,后参加高考考入体校,现在市某高中任教体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为此欣慰,我想,如果我不这样做,他的人生轨迹也许完全不同。

第六次作业

在当前的教学现实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现象并不鲜见。试举一个或二个案例并加以分析(从产生原因到对策)。

无效或低效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是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教材没有吃透,上课时,注意力不能充分分配到学生学习状态上,还因为教师驾驭教材、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黄河》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过程,效果就比较好。1、板黄河水系图,组织读图练习讨论,学生代表板书其源流概况(略);2、提出问题,组织组内探究,学生代表发言: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黄河“地上河”指其什么河段?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如何解决问题?(详)3、提问探究,学生代表讲解:长江与黄河水能分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黄河的奉献和危害有哪些?4、课堂练习。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有所获。如果教师讲的太多,效果反而很差。备课必要,背课切忌。教师要根据课堂来把握教学。

第七次作业

地理课程具有两大显著特点A综合性,B地域性;地理课兼有C自然科学素养和D人文科学素养;E培养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是地理教育最为重要的思想教育任务;F地域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特征;G形成空间概念,树立空间差异观念,培养空间分析

能力是地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2、简答题:简要说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认真阅读相关文本材料,要点要齐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学生学习方法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模仿再现到探究发现、从封闭读书到合作交流;

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

第八次作业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有哪些教学重点难点?试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其解决策略。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教学重点。对帮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我国降水方面的知识,分析我国缺水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地理的因果关系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

1、[师]家住安乡县城的小鹏,星期天傍晚打篮球回家,放下篮球,走进浴室洗澡,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走出浴室,刚穿好衣服,他爸就把他叫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你难道不知道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吗?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与国家提出的创建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社会格格不入呀!”同学们,小鹏的爸爸应不应该批评小鹏,我国严重缺水吗?

2、[生]发表看法,教师归纳,板书课题和“缺水”。

3、[科代表]朗读资料《我们身边的水还有多少》。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

1、[师]家住安乡县城的小鹏,星期天傍晚打篮球回家,放下篮球,走进浴室洗澡,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走出浴室,刚穿好衣服,他爸就把他叫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你难道不知道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吗?一洗就是半个多小时,与国家提出的创建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社会格格不入呀!”同学们,小鹏的爸爸应不应该批评小鹏,我国严重缺水吗?

2、[生]发表看法,教师归纳,板书课题和“缺水”。

3、[科代表]朗读资料《我们身边的水还有多少》。

(二)、提出问题、探究:

1、我国为什么严重缺水?

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原因?根本原因?

3、我国水资源时、空变化大,对我国有何影响?

4、怎样解决我国缺水问题?

(三)、逐步出示挂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的干湿地区图》、《中国主要河流图》、漫画、《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带图》,《南水北调工程图》,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归纳;

(三)、联系实际,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提问:

1、同学们,我们洗脸、洗脚了的水,还可以利用吗?

2、我们家乡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假设,你是一名义务宣传员,你怎样作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第九次作业

1、填空题: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A、引导学生学习并形成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地理知识、技能;B、引导学生学习并形成相应的地理能力和价值观;新课程地理教学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主要有C、民主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E、主体性原则;F、全面性原则;G、联系社会实际的原则;H、利用地图的原则;I;人地相关性原则。影响地理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有:J、教师;K、教材;L、学生;M;技术。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至少由N、学科类知识;O、条件性知识;P、实践性知识;Q一般性知识。四部分组成。

2、简答题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使用信息技术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地理学习信息得到拓展。计算机网络和地理课件的采用,拓展了地理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扩大了课堂学习的地理信息量,能够对地理知识的文字、符号等信息在外形、声音、颜色、大小等多方面进行加工,真实地表现地理景观和地理事物的外形,模拟难以看到的地理事物内部构造和全球事物整体概貌,模拟地理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使地理教学内容由抽象、枯燥,变得直观、具体;为多角度、全面获取和传递地理事物的形象、图像、图示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使地理认知对象更加形象、生动,使学生能够多视角观察、多层次理解地理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到较好的实现,加强认知对象的形象化,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地理教材经加工后变学材。经过教师的优化设计,地理教材摆脱以往静止、封闭、单一的形式,变得开放,可参与,个性化,可创造,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创设各种不同的地理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形成由学生控制的探究式学习环境,方便学生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分层学习,使教师在教学要求、指导调控上等方面更具有弹性、针对性,使学生学习更具有选择性、自主性。

目前,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降低了学生活动的质量。尽管倡导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构建者;也提倡让学生在教学中多说,多做,但是不等于弱化教师的指导、调控作用。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上网自学,而引导、监控不及时,以及学生讨论偏题,缺乏必要的师生交流,存在问题得不到介绍纠正等现象。形成信息技术未能发挥应有优势的局面。

对学生识别,优选信息的能力培养不足。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注意了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或将搜集的资料加工成自己的作品,但是缺乏对学生识别、判断、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

重学习形式,轻学习效果。部分地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多样的活动形式,但是对大量信息资源的整理不够,学生认知过程缺乏重点和有序性,导致了“热热闹闹,效率不高”。

地理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信息资源的筛选、重组和深入理解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活动方式的新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达此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反馈方式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忽视其他手段的使用。目前地理教学存在着教学手段和资源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及其资源,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地理知识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学习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地理教学设计应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能从减轻教师的课上劳动出发。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地理教学应克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高消耗、低效益“等问题,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理念和操作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本质上是信息技术功能与地理教学功能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使地理教学功能更加完善,地理教学效率更加提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十次作业

A教师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地理教学过程的首要工作;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有:B、提高问题意识;C、树立活动意识;D、增强评价参与意识E增强合作意识。地理学习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F、感知过程G、记忆过程H、思维过程I、尝试过程J交流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根本目标是K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地理教学设计如何创新?

一、在教学内容中创新

1、 教学中,决不可照本宣科。要根据实际与需要取舍教学内容。例如,例如引导学生探究南亚地形特征,就可增添南亚地形与欧洲西部地形的比较。

①出示挂图:

②分组探究:南亚地形特征?列表比较南亚地形和欧洲西部地形。

欧 洲 北 部 南 亚

北 部 山地 山地

中 部 平原 平原

南 部 山地 高原

2、教材内容呈现次序也应创造性调整。

二、 教学方式变革中创新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以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变革。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营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心理需要3、优化教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善于运用板图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板图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成因:

直观性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原理简图(原理示意图) 来直观呈现。为此,板图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成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组织板图对比教学.或抽生填图绘图或一问再问追问或组织小组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操作能力.例如在《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一框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对比探究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的形成,及其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

①布置阅读教材及插图教者板书下图(省略箭头)与练习:

②布置完成练习: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 ( ) 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 ( )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 (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并在图中添绘箭头。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 ( ) 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 ( ) 。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 ( )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 ) 区。在图中描绘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③小组探究归纳:季风产生原因?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

这样,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方式、手段多种多样,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提高教学效率是选择的标准

三、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创新例如,

教学过程设计创新是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七年级上册《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的运动”教学,我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对比探究系列地理现象的成因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

②小组探究:

⑴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

⑵太阳高度、太阳辐射、气温高低三者的关系;

⑶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四季更替判断;

⑷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变化;

⑸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两极地区极昼和极夜。

③课堂活动:选五个同学分别代表居住在地球“五带”的居民,教师逐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五位同学分别描述所在温度带随之产生的气候现象。

第十一次作业

徐老师这堂课的特点:成功:1、体现了地理学科直观性特点。2、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统一,学生“做中学、学中学”,动手制作是这节课的亮点。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师、生平等,课堂气氛活跃,实施合作性学习,较好地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启示:教育观念更新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教师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不仅是其业务理论水平的体现,更是其师德和健康心理的体现。怎样创建“民主、和谐、合作、活跃、高效”的课堂?是教学研究的方向所在。

学看地形图

一、教材简析:

教学重点: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高低;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④、会看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贯彻“平等、合作、活跃、高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了解等高线地形图,会用等高线地形图。

三、教法与手段:

板图分析法、分组合作

四、教学准备:

世界地形图 、等高线模型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高低;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④、会看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情感与价值观:

1、合作学习的态度与能力.

3、求真、求实探究知识的态度。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

1、山水画

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

3、归纳: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起形态都是高低起伏的,怎样在地图上表现呢?(揭示课题,板书“等高线地形图”)

㈡、海拔与相对高度

1、提问:陆地与海洋的高度的表现方法?

2、图示:

3、计算:世界最高山峰、最深的海沟的相对高度?

4;归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高度,一般是“海拔”。

㈢、等高线地形图

1、 出示等高线山地模型,分组讨论、归纳:⑴、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

2、 板书一幅简单等高线图和该图沿一条剖面线绘制的剖面图,提问并归纳: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3、 观察等高线山地模型,指出山地各部位: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4、 板书一幅较复杂的等高线图,读图练习,分组讨论并归纳:

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⑴、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⑵、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⑶、山脊,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低处凸出;

⑷、山谷,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

第十二次作业

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的职业良心的意义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良心?

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育良心。它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等。

(2)教师的职业良心的意义是什么?

(一)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控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学生成长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行为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我们在谈及教育劳动的特点时早已提及,教师的具体劳动过程具有个人性和自由性。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即:干多干少,认真还是勉强地完成任务,只有天知、地知。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对教师的调控对教育工作的质量能够起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此外良心也会使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格,对学生本身有教育意义。

(二)教师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

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的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仍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作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它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一个社会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克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有利于教师形成其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其次,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的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的同侪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的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新教师在任教数月后,其教育态度与任教学校同事的相似性便已大于与受教学校教师的相似性。任教学校显然是比受教学校更具重要影响的教师职业社会化机构。任教学校的校长、同事形成的教师群体的职业亚文化与教师职业社会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4]。所以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十分重要。

再次,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意义必须在教育对象身上才能获得。所以学生的尊敬、赞扬或蔑视、批评对教师的道德行为会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的长久影响最终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善于修养的教师肯定会以“学生”为鉴。此外,从较为自觉的层面上说,直接或间接的师德教育也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教育良心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自修,自觉接受有关部门提供的师德教育也是教师良心修养的重要方式。

教育良心形成的上述因素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情境的作用。日本的教育社会学家的研究发现,为期6周的教学实习对实习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职业意识的培养效果远高于为期15周的教育与心理理论课程的学

习 [25]。所以在教师的职前培养过程中,怎样提供更多的实际体验的机会,是教育良心养成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当然,教师不能仅仅被动地接受情境的影响,还应当主动地体验这一情境中的价值、义务因素加以内化。所有的良心,包括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社会生活及群体的影响,更受自身修养的制约。这首先是因为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心理现象,离开主体自身的自觉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道德良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师在知、情、意三方面进行自我修养十分重要。

所谓“知”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所谓“情”,就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所谓“意”,是指道德意志力的培养。当道德良心受到挑战时,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也都满不在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有许多修养的方式诸如尚志、静虚、省思、知行合一等等都值得教师在良心修养过程中加以借鉴。

教师的职业良心的自我修养之所以重要,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就是前面提及的教师职业良心的“教育性”。教师的职业良心如果不同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和必要的教育技能相结合,良心就会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充满随意性的东西,存在危害教育目标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必须围绕职业良心做必要的精神和业务的准备。最后,良心与理想或信仰的联系也决定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只有一个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理想并对自己的这一理想负责的教师,才会有较高的道德良心的境界,教育良心的作用才会更彻底,水平更高。换言之,教师的良心修养的重要内容应当是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修养。

2、什么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它有哪些主要特质?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格式)和道德品质和境界(格位),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其主要的特质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 人格与师格的统一

教师的道德人格在内容或结构上的特性是“人格与师格的统一”,即一般道德人格与职业道德人格的统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比要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此外,作为教师“他不仅应当教育自己,使自己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还应当教育别人,他选择了培养和教育的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6]。第斯多惠的上述论述十分准确地反映了教师人格的特点。教师的职业决定着教师的人格也是教育的手段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教师来说,自己的人格一方面是自己的本体价值的标志,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人格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或工具,所以又具有工具价值。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7]是也。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看,工具价值是第一位的;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来看,本体价值是根本性的。

2.较高的格位水平

教师的道德人格从层次性的角度来看就是具有较高的品位。

在许多师范院校,我们都能看到“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的格言作为校训张贴在最醒目的位置用以激励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这些格言实际上也的确反映了教师在学识和人格上的特点。我们常常说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但师表二字的道德人格意味是十分明显的。

3、严谨治学及其道德意义?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一)严谨治学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

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重要的是要严谨治学,遵循提高业务水平方面的准则,因为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是专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

人,承担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任务,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以及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等吸收过来,加以总结,然后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应现存社会的实践活动,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的发展。教师承担的这一重任决定了教师必须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这个问题的道德意义就显得特别突出。教育家叶圣陶早已指出: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二)严谨治学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为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要求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要立足国情,也要追踪世界,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有益经验;教育要面向未来,强调了教育既要考虑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站在科技革命的高度来进行教书育人的事业。由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的道德要求。

(三)严谨治学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们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改革要求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人才,正如邓颖超同志指出的:这种新型人才"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国家要兴旺,经济要发展,都要依靠人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为此,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更需要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做到严谨治学。

(四)严谨治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会遇到"教"与"学"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师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学是为了教,学是教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学识和才能是教师从教的必备条件。教师首先必须勤奋学习,做到"术业有专攻",学在前,教在后。夸美纽斯曾经指出: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成为不断学习进取的一生,学而不厌,严谨治学的一生。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系统的知识,还要具备会倒水(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不懈求知、自我更新的科学态度和坚定信念,而且自身首先必须身体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生命潜能,使一生成为教不自满、学不厌倦、教学互补、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所以说,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4、教书育人的要求有哪些?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书离不开育人,育人不能没有教书,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要求。

(一) 以真为本来教好书育好人。

以"真"育人,实际上是科学育人。在教学上,要以真理育人,以客观的科学规律,客观的事实真相,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科学的文化知识来教育影响学生。掌握教育规律,按照规律育人。由此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知识,摸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按照规律来教书育人。

(二) 以情感、热爱为教书育人的源头水。

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教育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重任,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

(三) 结合学科特点来教书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内容,运用该门学科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特点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 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和大道。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必须掌握正确的途径。如:首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书育人;其二,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运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其四,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方法是进行教书育人的办法和措施。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的模式。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认识、概念、思想,是指导教师行动的思维理念。如教学方法、人才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等等。其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教师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三,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第二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天地,教师必须采用各种生动、活泼、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

第十三次作业

1、简述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和缺陷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着明显的不良倾向和缺陷:

第一,道德教育“非道德化”倾向。 道德教育的“道德缺失” 主要指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的内容泛化、教育过程的物化与教育方式方法的生硬(极个别的甚至是残暴)。也就是说,一些教育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非道德的方式实施着道德教育。第二,道德教育的“单一化”倾向。无视青少年学生自身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片面地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规范要求青少年学生,过分地突出政治,割裂了德育内部的相互联系。第三,道德教育中的方法论迷误,即只重课堂传授、灌输,轻视社会实践和体验学习。第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减弱。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其基本内容有: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以人为本,平等待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2、贴近生活,善于引导,寓教于情、寓教于乐;3、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强化学生自我认知,自己思考的能力和素质;4、循序渐进,尊重学生身心发育发展规律

4、人为什么要爱国?试简单分析.

爱国是心灵的寄托。“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回来吧,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故乡的云》生动的反映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国家沦陷,就如小日本南京大屠杀,死我国人,奸我妻女,掠我财富。而我们却无力拯救;如果国家沦陷,我们在强盗的铁蹄下呻吟着 ,哪有温馨、和睦,安宁、幸福的家庭。 国强则民富,民爱国则国家富强。

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

第十四次作业

一、为什么说新时期师德修养很重要?

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是完善和优化人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教育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模仿性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这就必然使教师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上,还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好老师能以高尚的师德和睿智引领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或以教谋私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的内容有哪些?

答: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三、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当今社会师德修养存在哪些问题?

答:1、工作倦怠;

2、从教不廉。补课、家访、吃请等。

3、价值取向功利化。用金钱、利益和荣誉来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思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满堂灌、关注分数忽视成长;

4、缺乏合作。由于竞争等因素,交流少,相互进步的思想淡泊等;

5、只教书不育人。只看到教材没有看到学生;

6、道德失范。体罚、变相体罚、工作态度等。

第十五次作业

1、当今社会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答、当今社会教师心理问题:

1、压力过大,情绪异常: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要么非常激动(情绪高涨),要么非常低落(抑郁)。

2、 认知偏执,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是别人不好,与自己无关。凡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3、工作竞争,不愿合作交流。

4、价值取向功利化,自卑沮丧。

5、生活质量不高,劳心劳力,咽炎等职业病缠身,总感觉生活缺少阳光。

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心理健康的学生要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塑造。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就会伤害学生的肉体,甚至心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酿造悲剧。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影响学校的和谐与发展,影响干群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严重的导致其家毁人亡,学校亦其声败名裂。教师心理健康,树立并实践“让学生自主、自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生家庭,对教师、学校,对社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第十六次作业

加强师德修养有何重要性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是完善和优化人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教育影响至关重要;青少

年模仿性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这就必然使教师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上,还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好老师能以高尚的师德和睿智引领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或以教谋私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怎样加强师德修养?

1、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并实践“自主、自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

3、恪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师真正做到以言传道、以行垂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4、要忠于职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5、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6、要严谨治学,不断充实自己。

总之,以爱育人、以德感人、以智启人、言行一致、教学相长。

第十七次作业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学生要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塑造。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就会伤害学生的肉体,甚至心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酿造悲剧。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影响学校的和谐与发展,影响干群关系,同志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严重的导致其家毁人亡,学校亦声败名裂。教师心理健康,树立并实践“让学生自主、自信、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生家庭,对教师、学校,对社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关文章

  • 辅导教师工作手册(湖南国培项目)-改
  • 目录 培训方案 ................................................................................................................ ...查看


  • "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纠错 小学生作业难倒大学生
  • 2012年01月23日 09:29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颜开云 字号:T|T 2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改病句: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在长沙某小学读六年级的振坨最近被寒假作业中的这道语文题给难住了.振坨 ...查看


  • 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书
  • 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合作协议书 项目名称:眼视光与配镜实习就业基地 合作甲方: 合作乙方: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签约时间:二O 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为了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给湖南医药职业中等专业 ...查看


  • 2016湖南教师招聘:[电子商务]说课稿
  • 2016湖南教师招聘:<电子商务>说课稿 通过最新湖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湖南教招每个月都会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告,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湖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 ...查看


  • 长沙市小学2016年阳光寒假安排
  • 麻园湾小学2016年阳光寒假安排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定于1月24日起正式放假,2月19号开学报到.为了让您的孩子渡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寒假,我们真切希望家 ...查看


  • 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案撰写规范
  • 校行发教务字[2005]108号 关于印发<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案撰写规范>的 通 知 各二级单位: 现将<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案撰写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师范大学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湖南师范大学教 ...查看


  • 2015湖南特岗教师面试备考之教你上好微型课
  • 2015湖南特岗教师面试备考之教你上好微型课 2015湖南特岗教师面试公告已经发布,根据公告中所述,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面试采取现场抽题上微型课与专家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信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上微型课,下面湖南特岗 ...查看


  • 2."国培计划"网络校本
  • 岳阳市2013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网络校本研修 考评方案 湖南省2013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网络校本研修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网络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立足网络的校本研修阶段,考核 ...查看


  • 班主任工作手册[1]
  • 班主任工作手册前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 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规律和程序.工作范围和 方法,具有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去不断实践.总结 ...查看


  • 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 题 目: 试论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学 号: 姓 名: 分 校: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分校 教 学 点: 指导教师: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试论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摘 要]当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