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

神州文学

浅论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

朱宇航

武汉大学文学院430072

摘要:周敦颐在儒道佛三教并存而儒学衰微的背景下,融入佛道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与复兴,开千年理学之先河,其中的人性修养学说在坚持儒家基本观点的前提下,也增添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集中体现在其仁义观、成圣观中。

关键词:周敦颐人性修养诚成圣

引言周敦颐是中国宋明理学的开山宗师,其对儒学的复兴,在儒道佛并存而儒学衰微的情况下,是遵循着“出入于释老”而“反求诸六经”的学术道路进行的,其儒学深深打上了佛道两家烙印。然而,周敦颐仍旧延续了儒家对人性修养的关注,并为之增添了新的内涵。下面我将试图对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进行简要论述。主诚尚中的仁义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他对宇宙本体及其演化的认识,“说明宇宙之后,即继之以人事”①

,第二部分就讲到了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圣人定以中正仁义而主静,顺应太极本体而立人极,将人性修养乃至圣人品格同宇宙本体生化联系起来,这是周敦颐的一个创造。周敦颐的《通书》对这两个部分间的关系作出了细致的阐释。在周敦颐看来,所谓圣人,“诚而已矣”,诚者,即太极本体,不言善恶。人皆有之,圣人不过严格依据它行动而不背离,将诚发挥到了极致而已,“守之贵,行之利,廓之配天地”。道德本体的“诚”具有两个方面的维度,一个是事物所以立足

的保持其本质的阴静,一个是表现事物特点、推动事物生化之阳动。故圣人有动有静。而“诚则无事矣”“寂而不动”,圣人应当无脱离本体之外的动作,故曰“主静”。圣人之所动,动而

正,“合乎众所由之道”,动中有静,不离乎道,即所谓“复焉、执焉之谓贤”,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动。

不同于孟子言“诚”指诚心诚意而以善为前提,周敦颐的道德本体之“诚”不言善恶,所谓善恶者分于几,即人动于心之微,天理于此发现,人欲于此萌发。此时既动而微,故不见,然

亦不可谓静,故曰“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而正是在几这个状态下,人的行为开始呈现出与诚之本体的关系。动而中于

道,则善,悖于道,则恶,故“君子慎动”。而何以于几微处知其通于道体?则需要依靠“神”“,感而遂通”。这作为一种感应或者灵感一,也要以对诚之本体有所把握为基础。

思学无欲的成圣论不同于以往儒学否认常人成圣的可能性,周敦颐强调了

人可以学而成圣,在人性修养学说上较以往儒学又更进一

步。周子的学而成圣之道,有几个方面。圣人要想通达于诚体辨别善恶,需要“思”“。思”被周敦颐

称作“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即便不能人人达到“思”的极点而成圣,也能使人“见几通微,而不陷于凶咎”。这里体现了

周敦颐学而成圣之道的一个特点,即成圣之道均有一个中或

者适当与过、不及的区别,分别对应着人性修养上各种不同的境界,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维方法。不过成圣之道的中、过与

不及并无截然对立的善恶的差别。这是因为所谓成圣之道,本身便是动而中于道的具体体现。

6

孔子是非常重视学思结合与立志的,他曾说“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②

。周子亦然。周子所谓思者,既有神之妙应的意义,也有思考求索的意义。然而士人欲为圣,必有志于此而学之。“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志于治世,学于仁义,能为此者“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故可知此志学亦有及与过不及之分,人人可为,而圣者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而已。然而成圣最根本的还是要使合于诚这一道德本体而不妄动。动而失其中者必有不当之动,发于几而著于事。人心之

不纯者,欲也③

。因此学而成圣,“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已乎”。这即是说要成圣须革除不当之动,则应当见微知著,革弊于未萌。故要求无欲,则人之行为欲有所凭依,则必

中于诚之道,“动无不当,则不离乎当然之境而谓之静,非既然不动”。无欲者归于静而动无不直,静则无疑而通于诚体,动

则正中于道而能及于万物,此即诚也!周子“思、志学以及无欲”的成圣论体现了儒家的入世情怀与仁义操守,但是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他的“思”在思考之外,主要的还是见微知著而通于道的一种感通与辨识力;无欲”一说,则带有更加浓厚的道家色彩,颇有老子“无为”、

的特点;而无欲也是为了发明诚体而不妄动,亦犹如道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对其人性修养学说的评价总的来看,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是一个以“诚”为中心

的道德本体论体系,对人的道德善恶的评价始终以是否顺应这一道德本体为标准,动以中为本而主静,强调思、志学,以无欲为要,为所有人都提供了学而成圣的可能性,强化了儒

学的教化意义。这一人性修养学说建立在周敦颐的以太极为本体、阴阳

五行变化相生的宇宙观上,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引入了一些概念同时也对一些儒学的传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但同时他的学说也很好的保持了儒家学说的道德意识,强调

了仁义中正的重要性。在儒道佛三教并存的背景下,周敦颐的继承与发展为儒学开辟了今后千年的发展路径,成为程朱

理学的直接来源。注释:吕思勉《理学纲要》,岳麓书社2010年版p36~p39.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第二”,中华书局2010年版,p12

③参见吕思勉《理学纲要》岳麓书社2010年版p42

参考文献:

[1]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

[2]宋朱熹《太极图说解》《通书解》,附于《周敦颐集》,同上

[3]吕思勉《理学纲要》,岳麓书社2010年版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5]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6]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顺其自然”“诚”

神州文学

浅论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

朱宇航

武汉大学文学院430072

摘要:周敦颐在儒道佛三教并存而儒学衰微的背景下,融入佛道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与复兴,开千年理学之先河,其中的人性修养学说在坚持儒家基本观点的前提下,也增添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集中体现在其仁义观、成圣观中。

关键词:周敦颐人性修养诚成圣

引言周敦颐是中国宋明理学的开山宗师,其对儒学的复兴,在儒道佛并存而儒学衰微的情况下,是遵循着“出入于释老”而“反求诸六经”的学术道路进行的,其儒学深深打上了佛道两家烙印。然而,周敦颐仍旧延续了儒家对人性修养的关注,并为之增添了新的内涵。下面我将试图对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进行简要论述。主诚尚中的仁义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他对宇宙本体及其演化的认识,“说明宇宙之后,即继之以人事”①

,第二部分就讲到了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圣人定以中正仁义而主静,顺应太极本体而立人极,将人性修养乃至圣人品格同宇宙本体生化联系起来,这是周敦颐的一个创造。周敦颐的《通书》对这两个部分间的关系作出了细致的阐释。在周敦颐看来,所谓圣人,“诚而已矣”,诚者,即太极本体,不言善恶。人皆有之,圣人不过严格依据它行动而不背离,将诚发挥到了极致而已,“守之贵,行之利,廓之配天地”。道德本体的“诚”具有两个方面的维度,一个是事物所以立足

的保持其本质的阴静,一个是表现事物特点、推动事物生化之阳动。故圣人有动有静。而“诚则无事矣”“寂而不动”,圣人应当无脱离本体之外的动作,故曰“主静”。圣人之所动,动而

正,“合乎众所由之道”,动中有静,不离乎道,即所谓“复焉、执焉之谓贤”,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动。

不同于孟子言“诚”指诚心诚意而以善为前提,周敦颐的道德本体之“诚”不言善恶,所谓善恶者分于几,即人动于心之微,天理于此发现,人欲于此萌发。此时既动而微,故不见,然

亦不可谓静,故曰“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而正是在几这个状态下,人的行为开始呈现出与诚之本体的关系。动而中于

道,则善,悖于道,则恶,故“君子慎动”。而何以于几微处知其通于道体?则需要依靠“神”“,感而遂通”。这作为一种感应或者灵感一,也要以对诚之本体有所把握为基础。

思学无欲的成圣论不同于以往儒学否认常人成圣的可能性,周敦颐强调了

人可以学而成圣,在人性修养学说上较以往儒学又更进一

步。周子的学而成圣之道,有几个方面。圣人要想通达于诚体辨别善恶,需要“思”“。思”被周敦颐

称作“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即便不能人人达到“思”的极点而成圣,也能使人“见几通微,而不陷于凶咎”。这里体现了

周敦颐学而成圣之道的一个特点,即成圣之道均有一个中或

者适当与过、不及的区别,分别对应着人性修养上各种不同的境界,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维方法。不过成圣之道的中、过与

不及并无截然对立的善恶的差别。这是因为所谓成圣之道,本身便是动而中于道的具体体现。

6

孔子是非常重视学思结合与立志的,他曾说“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②

。周子亦然。周子所谓思者,既有神之妙应的意义,也有思考求索的意义。然而士人欲为圣,必有志于此而学之。“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志于治世,学于仁义,能为此者“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故可知此志学亦有及与过不及之分,人人可为,而圣者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而已。然而成圣最根本的还是要使合于诚这一道德本体而不妄动。动而失其中者必有不当之动,发于几而著于事。人心之

不纯者,欲也③

。因此学而成圣,“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已乎”。这即是说要成圣须革除不当之动,则应当见微知著,革弊于未萌。故要求无欲,则人之行为欲有所凭依,则必

中于诚之道,“动无不当,则不离乎当然之境而谓之静,非既然不动”。无欲者归于静而动无不直,静则无疑而通于诚体,动

则正中于道而能及于万物,此即诚也!周子“思、志学以及无欲”的成圣论体现了儒家的入世情怀与仁义操守,但是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他的“思”在思考之外,主要的还是见微知著而通于道的一种感通与辨识力;无欲”一说,则带有更加浓厚的道家色彩,颇有老子“无为”、

的特点;而无欲也是为了发明诚体而不妄动,亦犹如道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对其人性修养学说的评价总的来看,周敦颐的人性修养学说是一个以“诚”为中心

的道德本体论体系,对人的道德善恶的评价始终以是否顺应这一道德本体为标准,动以中为本而主静,强调思、志学,以无欲为要,为所有人都提供了学而成圣的可能性,强化了儒

学的教化意义。这一人性修养学说建立在周敦颐的以太极为本体、阴阳

五行变化相生的宇宙观上,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引入了一些概念同时也对一些儒学的传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但同时他的学说也很好的保持了儒家学说的道德意识,强调

了仁义中正的重要性。在儒道佛三教并存的背景下,周敦颐的继承与发展为儒学开辟了今后千年的发展路径,成为程朱

理学的直接来源。注释:吕思勉《理学纲要》,岳麓书社2010年版p36~p39.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第二”,中华书局2010年版,p12

③参见吕思勉《理学纲要》岳麓书社2010年版p42

参考文献:

[1]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

[2]宋朱熹《太极图说解》《通书解》,附于《周敦颐集》,同上

[3]吕思勉《理学纲要》,岳麓书社2010年版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5]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6]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顺其自然”“诚”


相关文章

  • 中国伦理学思想史笔记记忆版
  • 一.人性论 二.义利观 三.修养观 四.中庸 五.仁爱 六.言义之辨 七.合同异与离间白 八.王霸之辨 九.墨家 十.裴頠"崇有论" 十一.郭象 十二.周敦颐 十三.王安石 十四.张载 十五.二程 十六.朱熹 十七.陆九 ...查看


  •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 (理学 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 ...查看


  • 中国传统1
  • [**************]2年最新年最新年最新年最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查看


  •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
  •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 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儒家文化的影响,每一个人中国人都会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质的一种标准.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抱有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的抱 ...查看


  • 宋明理学的特点
  • 宋明理学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三个特点,对宋明理学有一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1)宋明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哲学化. 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儒学在哲学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儒学在 ...查看


  • 从儒家心性学看人文精神
  • 从儒家心性学看人文精神 丁怀超 (时代出版传媒公司 合肥 23007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迅速世俗化和商业化,人们在80年代对于思想和文化的热情急剧降温,而对于金钱和物欲的追逐,成了几乎所有生活活动的动力.纯粹高雅的文学和 ...查看


  • 中国传统哲学中人道观的内涵和特征(苏文帅)
  • 哲学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哲学"一词的希腊文本义即是"爱智慧",即关于人的智慧的学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知人则哲,即以知人.关注人为"哲" ...查看


  • 简述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8年第34期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黄伟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 ...查看


  • 试论儒家伦理的哲学基础.基本范畴与主要特征
  • 内容摘要: 儒家伦理源于周公所创立的德政思想和礼乐制度.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以礼为仁的表现形式,把道德行为和修身济世联系起来,强调道德的自觉性和社会功用.<大学>以修身为治国之本,确立"三纲领"(道德目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