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4班,学生学习态度相对较好,学习兴趣也较浓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记忆能力也比较强,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学习风气较浓。一小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课,作业不做,好玩,厌学。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不管怎样,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们已学到了一些生物学基础知识。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使同学们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能力上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 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内容是以人体的生理活动为线索来安排的,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活动是如何进行,以及人体有关系统基本的解剖结构,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同时这部分又贯穿了人体生命活动队生物圈环境的依存、适应和影响的生物学观点。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其内在含义是,生物圈中的人理应保护生物圈而付诸行动。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本册最后编排了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难点: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3、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4、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5、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6、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6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5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5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7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血液--------------------------- 2课时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 ——血管-------------------------- -2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 -------------------------------- -2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 2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课时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七年级生物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4班,学生学习态度相对较好,学习兴趣也较浓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记忆能力也比较强,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学习风气较浓。一小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听课,作业不做,好玩,厌学。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不管怎样,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们已学到了一些生物学基础知识。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使同学们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能力上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 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内容是以人体的生理活动为线索来安排的,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活动是如何进行,以及人体有关系统基本的解剖结构,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同时这部分又贯穿了人体生命活动队生物圈环境的依存、适应和影响的生物学观点。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其内在含义是,生物圈中的人理应保护生物圈而付诸行动。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本册最后编排了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难点: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3、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4、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5、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6、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6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5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5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7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血液--------------------------- 2课时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 ——血管-------------------------- -2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 -------------------------------- -2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 2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课时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相关文章

  • 2014初中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
  • 初中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 李 俊 2014年2月19日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 ...查看


  •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
  •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 第二章 生物的世界 单元教学设计 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 戴慧霞 一.整体设计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建立了"合-分-合"一体化课程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强.一至五年级,设置综合的自然课程 ...查看


  • 八年级下生物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篇一:2013年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八年级(4)-(8)五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虽如此,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学习 ...查看


  • 八年级生物下教学计划
  • 八年级生物(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 ...查看


  • 2012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祁正巍 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 ...查看


  • 九年级上期生物教学计划
  • 九年级上期生物复习教学计划 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两年的生物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和 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了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渗透了人与自然和 ...查看


  • 生物组教研工作计划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生物组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及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现有的生物教学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 ...查看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查看


  • (最终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 兴发乡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内容 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 ...查看


  • 九年级生物学复习计划
  • 2015中考生物备考方案 一.学情和教材分析: 1..学生分析:经过七.八两学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初步的生物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已有大致的运用能力,进入九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使知识形成网络,以系统的掌握各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