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郑州)

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郑州)

时间:2010年5月23日下午

地点:中州皇冠假日酒店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爱的全球通客户,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到今天的全球通VIP讲堂,今天阳光明媚狭义昂然,很高兴作为今天的主持人主持这个讲座,也非常高兴邀请到各位光临现场。在我们的讲座开始之前,请允许我首先为大家宣布一下今天的会场纪律:

请各位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震动,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另外请您认真的填写调查问卷,稍候我们会有工作人员收取。

各位朋友,河南移动为了答谢各位多年来对河南移动的支持与鼓励,以及关注与肯定,特别举办了本次活动,回馈广大用户。希望各位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支持和关心我们移动信息事业的发展,同时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各位给予河南移动最衷心的祝福,祝福他们与祖国发展同步,更上一层楼。

生如夏花,孩子是父母眼中最美丽的花朵。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也成为当今众多父母最关注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大家掌声欢迎!

尹建莉老师从教多年,现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是畅销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对家庭教育有精神的研究,并且培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其女儿是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曾经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总分674

分的优异成绩,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同时被香港和内地两所名校录取,先就读于内地某名校建筑学专业,尹建莉老师对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诊断,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尹建莉老师上场。

尹建莉: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来到郑州,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感谢主办单位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在座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家长。有的及时你们现在没有孩子,以后你们也会有孩子,会成为家长的。我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呢,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说法,很多家长跟我说,养活一个孩子太难了。早知道带孩子这么难我就不要孩子了,后来我跟他们说养活一个孩子真的有那么南吗?其实是没有的。教育这个事情,如果我们把它做正确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有一次我在一个公园里面看到两个园丁浇水,两个人都是拿着橡皮管子给花草浇水。其中一个就是直接拿着管子在浇,一个是水流不均匀,再一个非常急,我担心花草被浇坏了。而另外一个园丁用手轻轻的镍一下,管子里的水就以扇形喷射出去,像雨一样均匀的洒在花草上。当时我想到其实教育跟浇水非常相象。目的是非常良好的,仅仅因为手法稍微有一点点差异,有一点偏差,最后你所形成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做对了,就像轻轻的把胶皮管捏一下,我们多用一点心思就可以把教育做得非常简单非常美好。

有一个家长,跟我交流这样一件事情。他那个孩子本来特别爱吃糖,大概两三岁的孩子。他担心孩子牙齿吃坏了,每天限制孩子吃糖,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但是孩子老想多吃一些。妈妈为了控制孩

子吃糖就把糖放得高高的。每天孩子要求妈妈给他拿,希望多吃两块,妈妈老是控制孩子。后来妈妈发现孩子偷糖吃,因为三四岁的孩子不懂事,他踩着凳子去拿,后来妈妈发现了。妈妈开始反思,他读了我的书之后,觉得肯定是自己的管理方法出错了,如果这样下去孩子不但糖没有少吃,同时还发展成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撒谎。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后可能让孩子品行出现问题了,妈妈觉得一定要改变。后来他改了一下方法,他跟孩子说,宝宝你那么爱吃糖,结果妈妈忘了主动拿糖给你吃,以后这样吧,你不用天天去提醒妈妈,你自己保管糖桶好不好?孩子一听当然非常高兴。后面妈妈说,妈妈不希望你多吃糖,多吃糖不好,你自己保管,每天按两块的数量来吃呢?孩子说可以。妈妈非常信任孩子,妈妈相信你肯定能做到。咱们数一数多少块糖,一数26块糖。然后他把这26块糖算一算可以吃13天,孩子非常高兴。后来过了几天以后,妈妈去数这个糖,果然孩子一块都没有多吃。就这么一件小事情,妈妈稍微改变一下方法,第一它发展出了孩子一种自控能力。让孩子不再那么任性了。第二发展出孩子城市的品格。教育券在细节当中,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最后构成大的教育结果。就像园丁浇水一样,我们在生活中,稍微改变一下方法,这个事情最后就会变得又美又简单。我今天给大家交流的话题就是《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

我们有一个孩子,培养的目标大致是相同的,在座的每一位父母,或者每一个做父母的人将来你们对孩子期望一定是这样的。第一我们希望他智力出众,这是教育的一个目标。希望他智力很好、很健康。

第二我们希望他心理健康,品德良好,是不是?主要是智力和心理两个方面。这个我相信是每个家长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智力出众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够求上帝来赐给我们一个智力出众的孩子。人先天的智力差异是有的,但是不是很大。智力的问题其实最后也是一个教育的结果。那么我们凭什么来让我们的孩子智力出众呢?这里面,很多人动用了非常多的技术手段。比如从怀孕开始就吃补脑的东西,从孩子出生以后会在营养各方面都给加强。然后几个月开始上智力启蒙亲子班,等等很多的手段。后来我说了,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些手段当中,其实你把最重要的一个技术手段丢掉了,这个最重要的智力启蒙的技术手段是什么呢?就两个字——阅读。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阅读。阅读非常重要我们尽管在耳朵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阅读很重要,但事实上,从我们整个中国的国民心态上来说,对此根本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国家国民阅读率是非常低的。有人统计过,我们国家的阅读率大约在万分之三四。就是针对一本畅销书来说的,一本畅销书国民总量来说,也只有万分之三四的人读到。这就是从这一个小小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国民的阅读状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 比如国家现在规定中小学你要有阅览室,要有足够的阅读课,孩子们要有课外阅读。国家虽然从政策层面规定了,但是事实上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青少年阅读这一块是非常淡漠的。学校的图书馆经常只是一种摆设,而我们的孩子他们的阅读总是被各种学习班挤占掉。虽然我们一方面在提倡阅读,另外一方面对此又是漠不关心的。很多人会奇怪,我那个孩子小学时候似乎很聪明,从小表

现聪明伶俐,上小学成绩也不错,但是为什么上了初中以后,就是他的学习就越来越不行了,就跟不上了。越往后越吃力,这里面固然有前期种种因素,比如孩子前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在前期缺少阅读。一个孩子如果缺少阅读,那么他今后的学习一定是力不从心的。一定是这样的。而那些从小有大量阅读的孩子,可能上小学期间成绩不是很优秀,甚至很调皮,但是由于他有很好的阅读基础,那么到了他真正开始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时候,他真正开始去懂得用功的时候,那么他的智力就来帮他的忙,他会一日千里进步非常快。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就是说,周围也见识到过这样的人。伟大的教育家苏霍木林司机(音)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家长一定要记住,我们真的期望孩子将来智力出色,学习优良,到不一定考清华、名校,一个孩子智力出色,他不上大学也会有非常美好的人生的。我们让孩子智力出众,并不是要他考名校,但是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真的需要一个良好的智力。我经过很多年的研究,小学和初中没有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优秀,一切都是可以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往往就是课外阅读。与其我们在事物营养、上亲子班等等做加法手段,我们不如做一下乘法让孩子阅读,孩子的智力会以几何基数来增加。

在座的也可能是教师,如果你们是高中教师的话,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每一索学校里面,但凡高考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一定是文理兼佳,大部分有阅读基础。像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热是我们全民都关注的事,公务员考试里面是有阅读题的。公务员的考试阅读题原来字

数比较少,最初3000多字阅读文章。但是现在全国各地都逐渐的加大了公务员考试的阅读量,现在很多地方都是1—2万字。而且公务员考试这一道题本身就是两三万字,大家想象一个孩子从小不阅读,他的阅读能力会非常低下,阅读能够低下最主要的表现阅读的速度会非常慢,如果你阅读速度非常慢,且不说你理解不理解这些东西,公务员考试当中你如果能把这个题看万,在几个小时以内把字看完了就很难,更不要说去答了,这是从比较实际的方面去说。

很多人说老听我强调阅读,就问我尹老师为什么阅读对人那么重要,为什么有启蒙作用呢?这个已经有解释了。

第一个原因,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聪明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表现。解释所以你的语言中枢发展非常好,你的智力是好的。刘翔是跨栏,跑得快才能跨栏,如果跑得不快,跨栏技术再好也不可能胜出。 第二个,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知识背景。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学习做烙饼,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馒头,做烙饼是很难的。做过馒头的人,学习做一张烙饼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学习知识也是这样的。

所以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比喻,阅读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我讲阅读这么多的重要性,可能朋友们会有一些问题,比如阅读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我的答案阅读开始得越早越好。到底该读些什么内容呢?我给出的答案是——博览群书。不是逼孩子每一样都要读,首先关注孩子阅读兴趣,同时不要规定你可以读这一方面,不可以读哪一方面。当然只要孩子喜欢都可以读,当然前提是这个书

是健康的,是正确的,这就可以了。

再一个谈到阅读还想提一点,一定要把这个经典北宋下来,我提醒在场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你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经典背诵,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时期,甚至小学阶段,这是人一生中的记忆的黄金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背诵一些东西是终身在大脑里面了。现在我们国家很多的人也在倡导经典诵读,有的人会反对。从我的研究以及我个人这么多的教学以及带我女儿的亲身体验当中,我认为经典背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不要漠视这一点。有很多人说孩子应该从小快快乐乐的玩,他背那么多东西多苦。这个你误解了孩子,孩子从小很喜欢背。比如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经典背诵。孩子吃奶的时候我拍着他睡觉,我不会像一般人光是拍,我按照节奏感一边拍,一边背唐诗。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他听不懂,但是听妈妈说话朗朗上空。等到他开始有记忆的时候,我曾经背的东西他突然间似乎能回忆起来似的。所以我女儿对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的爱好就是从幼年时期培养起来的。这个否非常重要,儿童的天性是爱学习的,如果我们认为诗歌孩子不愿意接受,那是我们承认的观念。如果我们尽早的把这些东西引入到他的生活,他是会喜欢。

还有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不识字,怎么让他开始阅读呢?我觉得是这样,孩子很小的时候确实不认字,我们经常看到的字随时给他得出来,比如现在搞全球通VIP讲堂,我们随时可以给孩子读出来。我在家里看新闻联播,我就说新闻联播,在最初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不理解妈妈怎么指着那个东西说什么,时间长了,他知道原来这些东西

有内容的。包括每次坐公交车,走这一路我会给他读两旁的广告牌,店铺名称。时间长了他觉得这些东西有内容的,包括很小的时候给他读童话书,还是有插图的。到最后有复杂的文字,全部尽可能的按书上的文字读出来。最后孩子会慢慢的形成这样一种联系,就知道原来这些文字叫文字,原来它不是枯燥的东西,原来它是有内容的。孩子的学习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在长期阅读过程当中,这个字在这儿看到一次,到哪儿又看到一次,突然间他觉得有一个联系,你会突然间发现孩子一下子认那么多字。我没有统计孩子什么时间认那么多字,我就是不断的给他认字。到小学之前我发现他认识很多字了。以至于他小学第一天,把语文书打开可以从头读到尾,基本上没有什么生字,这样的孩子他在上小学以后学习会非常轻松,一个孩子上小学以后非常轻松,那么老师会更喜欢他,孩子会更有自信,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当中。现在有一种奇怪的说法,很多人反对儿童早期认字,认为孩子上学前不应该认字,但是社会现实是这样,很多孩子上学之前会认字,并且小学一年级的课本生字很多,如果你的孩子前期不进行识字教育,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会觉得非常非常吃力。这种情况下考试成绩如果又不好,老师加上批评他,孩子的自信会整个会下降。那么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将来很难在学习上有大的起色的。这会让孩子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所以早期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等到孩子认字了再阅读,应该让孩子先阅读,然后慢慢等待识字,这个是完全不矛盾的。

我有一个同时,他妈妈也没有像我那样可以给他讲那么多字,妈

妈当时在家属长上班,没有地方送。就每天把他带到家属厂上班,他妈妈上班要求他不许动,旁边总有一些费报纸,他没事儿干,天天拿着报纸看,偶尔有的字是认识,大部分不认识,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妈妈,他自己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间就认识那么多字,因为他实在太无聊了,这个时候只有看报纸。他到上小学,大约也是六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读报纸了,很多人看他那么小一个孩子拿着报纸看,以为他是装模作样,他能够念出来,这就是典型的先有阅读,后认字的例子。

阅读要开始早,不要等孩子把一个一个字认完了再阅读,这个顺序是不对的。很多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那么他会每天规定孩子,你每天必须读 多少字,这个时间不可以玩不可以看电视,必须开始阅读。如果这样操作的话,你就把这件事操作翻了,一个再好的活动,一旦变成一项任务,变成外人强加给你的任务,你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孩子也是这样的。他的天性是喜好阅读的,如果我们太关注孩子阅读,操作方法不当,以至于把阅读当做任务强加给孩子,这样会破坏孩子阅读兴趣。有的家长会因为阅读问题上给孩子发生冲突,最后彻底徘徊了孩子阅读胃口,这样是非常得不偿失的。所以你还要关注让孩子在快乐中去阅读。最初孩子进入阅读的时候内心一定要单纯,首先关注孩子的乐趣。不要把阅读这个事情看得太重,尤其是经典背诵方面。有一个家长说,我一旦背古诗,孩子东张西望,他不认真的话妈妈会吵他,甚至打他,你这样南辕北辙了,不管是背诵还是阅读,要关注孩子的乐趣。

我另着女儿背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我会背的他基本上都会背。我会跟女儿说这一段妈妈忙,这么长时间没有背古诗了,今天有时间了。散发给孩子的是三天没有吃肉了,现在可以吃肉了,好香的。传达给孩子的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任务。

教育当中有这样一个公式,非常灵。你想让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你想让孩子排斥,,就去强迫他。我们希望孩子爱学习,我们是该诱惑他,你一强迫孩子开始强迫这个问题,包括吃饭睡觉都是这样,这个公式基本上是万能的。大家可以到生活中去应用一下。

谈到阅读有这么多的好处,家长有顾虑,现在强调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一个如果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真的他很难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小时候让他快快乐乐的去玩,别让他背诵那么多东西,别让他阅读。这一段是不对的。有一对留学生夫妻,他们两个经历过国内严峻的高考,考验。所以他们对这个事情的记忆都是痛苦,他们出国以后有两个孩子,我们可不要我的孩子活得那么苦。就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快快乐乐的玩去吧。结果他的孩子真的小时候在学前玩得很快乐。但是后来即便接受国外的教育,在国外上的小学,由于孩子早期没有任何的智力启蒙教育,他在那种环境下学习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国外的很多家庭也是非常注意孩子早期教育,尤其是阅读生活,在很多家庭中是非常丰富的。这样我们中国人总是说国外是快乐教育误以为快乐教育就是什么都不学习,这是误解。我自己的亲戚他们也在国外生活,我是比较了解这个情况。国外本质上是一种应试教育,比如美国哈佛大学你想要进入也需要很

好的成绩,只不过看你高中整个阶段的成绩,而不是看高考那一下。本质上他还是要成绩的。在国外那种环境下,孩子如果没有早期智力启蒙,进入学校学习仍然是非常难得。后来他们两口子回国了,回国以后更是难上加难,孩子在学习上完全是力不从心的。这个教训还是挺深刻的。

还有的人担忧什么呢?从小给孩子那么多的阅读,会不会限制和束缚孩子想象力呢?我觉得这是误解,读字和读土完全不矛盾,孩子小时候读字和读图是一起的。所以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孩子读字多了只能让他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只能让他跟为聪明,绝不可能限制它的聪明才智。还有的家长担心,我那个孩子是不是数理化学得不好,是不是因为读书读太多了,文科还是不错的。这个问题这样来解释,一个孩子数理化如果没有学好,当然可能有天赋的成份,但是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在后来的学校生活当中,可能没有遇到一个很好的学科启蒙教师。也可能甚至有些学科教师,由于态度粗暴,或者教育方法不得当,伤害了孩子对这一门学科的感情,所以孩子这一门学科上表现得很差。这个跟阅读量大小没有关系,阅读会成全你的数理化学习,决不会拉数理化的后退。有人举例韩寒就是因为读书多了,所以他数理化学得特别糟糕,这个推荐是不成立的。就韩寒这个个体情况,如果他没有那么多阅读,如果其他的生活经历完全想象,他的数理化也不会出色。索性他在生活中有很多阅读,那么他的阅读照样可以成全他,虽然他数理化学得不好,他照样可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照样是一个可以生活得很好的。这个大家完全不要担心。

还有担心孩子读书多了近视,这样的场合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秘方,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至少没有害。我本身是深度近视,我爱人也是近视眼,我孩子从小读那么多书,基本上不近视,到他上高中的时候戴150度的眼睛,现在戴200度,眼睛还比较好视力。你们到底怎么保护孩子视力?有一条节不允许他一边坐车看书,不允许他躺下看书,这个是要注意的。后来我听别人讲一个小偏方,让孩子从小吃鱼眼睛,非常有用,一定是活鱼的眼睛。我们买回来的鱼红烧、清蒸都是可以,把鱼眼睛白色的小求球那个地方挖下来给孩子吃。我女儿天生特别害怕芋头,我如果直接挖下来给他他肯定不吃。我想办法让他吃鱼眼睛,后来我跟我爱人商量一下,我们故意做好鱼以后跟孩子说,听说哪个国家领导人宴请一个宾客,那个人说你给我做一盘几万块钱的一道菜。厨师非常难,几万块钱的菜怎么做?后来另外一个厨师说咱们买很贵的鱼,把鱼眼睛挖出来,做一盘鱼眼睛,成本很贵,说明鱼眼睛是好东西。我原来不知道,哪天同事说谁吃鱼眼睛意味着你是这一桌最尊贵的客人,然后赶快说,今后咱们家鱼眼睛都给小圆圆吃,爸爸不能吃啊。我女儿觉得这是很受尊重的人,诱惑她的方式。以后做鱼就说爸爸你不能把鱼眼睛吃掉,这个给小圆圆吃,我女儿以后就爱吃鱼眼睛。我后来问中医,按照中医说的,吃什么补什么。按照这样的原则,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阅读可能在座的朋友还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到底帮孩子怎么选一些阅读书目。我的孩子大了他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孩子阅读需要注意什么。要不要孩子背重点段落。我是阅读积极的倡导者,所以在

我的书中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写了好几篇。看过我书的朋友知道,这些问题在我书中大部分有回答。还有在我的博客当中也有回复,这方面谈起来太长了,我们今天的场合没有时间细讲。大家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看书,也可以访问一下我的博客。

我最后会把我的博客地址和邮箱打出来的。

前面我们大约就是谈一下儿童的智力启蒙。手段确实很多,最重要的是阅读,下面我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我相信,很多现在明知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智力出色更重要。一个孩子智力可以平庸,但是你一定要心理健康。一个孩子没有心理健康及时智力出色最后还是没有用的。这方面是大家更关注的。 品格和心理的我们在学校现在会开设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等等。我不能完全否定那些课程的功能,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大的用处。事实上一个孩子的品格和心理成长主要有三个途径,这三个途径是什么呢?

第一个途径:我们如何和别人相处。

这个我们首先指的是家长。就是家长你是怎么样和别人相处的。你的那种价值观,你的做人的态度,你和别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就是儿童心理健康最好的一个启蒙教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第一点往往是人们能够关注到的,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第二点,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却经常是被人们所忽略的。

三、是否给孩子足够的阅读。

下面从三个方面简单陈述一下,我们如何和别人相处呢?这个我觉得从大的方面,比如我们如何和家人相处,如何和同事相处,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我觉得最重要的这里面要关注的,我们在孩子面前调查表现出怎样的状态和面貌来?一个家长说,尹老师我看了你的书,给小板凳揉揉痛,以前我做错了。孩子碰着孩子了,我会打小桌子、小邓子。我从看了你的书以后,我再也不那样做了。但是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我们校区有一个中心花园,大家都喜欢带着孩子去玩笑有一个小霸王老是欺负我孩子,这个小霸王骑车小自行车撞孩子,开始妈妈带着孩子躲他。后来第二次第三次妈妈就一爸爸撞人的孩子推倒了。我们不能打小板凳,你怎么可以把孩子一把推倒呢?你是是刚刚埋头的自行车,你骑的不熟练,往人身伤撞,我认识一个孩子自己骑两天就不撞别人了。你通过这样的孩子暗示给他你不是一个坏孩子,你撞我只是不小心,你这样跟他说,撞人的孩子多半为了表现是一个好孩子接下来不撞人了。当然你实在遇到个别小霸王,天宽地大你躲开他就是了。你绝不可以用咿呀换牙的方式把那个孩子推倒。你这样做本意让孩子不受欺负,可是你给孩子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还有一个家长,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双胞胎总是互相打架,妈妈总是想主持公道,你们俩说说到底因为什么打架。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说。小的你不对,来伸出手来打手。如果哪天大的做得不对,还打手。两个孩子越来越打架凶。怎么办?你首先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可以打人。孩子做错了你打手,孩子学会粗暴的对待他人,两个孩子相处当中怎么可能做到友善呢?你自己不是友善的家长,孩子怎么可能友

善呢。后来他改变了方法,两个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人的第一天性就是自爱。他会为了一些东西而抢夺,如果我们家长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强化这个事情,我们不在意这个事情一笑了之,没事儿你们自己解决吧。后来他换一个方法,孩子再打架他一笑了之。有一天小哥俩在他做饭的时候,一起到厨房来找他评理。妈妈说,哪天跟你说打架没有什么意思,这样厨房太小了,你们两个到客厅打,你们俩打吧我去做饭了,一笑了之,很不在意。等他做好饭过来小哥俩早就好了,根本没有什么事。儿童在他的交往中会有一些摩擦和矛盾,家长不要急于替孩子出面,我们第一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孩子们多半会慢慢的互相找到一些协调的方法的。第二我们首先要做出一个好的表率,让孩子看到我的母亲或者我的父亲是如何用很艺术的方法处理这个事情,或者他如何宽容他人。那么你的孩子会慢慢学会宽容。

有的家长担心我老是宽容他人,会不会将来是受气包,会不会别人总欺负他呢?这一点我觉得不用担心,为什么不用担心呢?一个孩子如果他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当中始终是得到尊重的,他内心是很自信的,那么他内心和强大,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他身上会带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质来,偶尔有一个小霸王欺负他一下,也吃不了大亏,因为你身上的气质会震慑他。我在校学、中学都待过,有一些孩子确实很成问题,他确实被班里的小霸王一直欺负,有的家长没有办法咱们转学吧。从一个学校转到另外一个学校,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又成了一个受气包。孩子很生气,你怎么那么没有出息呢?走到哪儿都受气。这个不能怪孩子,后来我对家长说,我即便没有看到你的日常生活,

但是我完全可以推测你的家庭生活中充满了对孩子的指责。如果你每天对孩子说你看你没有出息,你怎么那么软弱,怎么会去打他。这样的话太多,你首先的家庭生活当中,那么他出去会带着受气相出去。我们做父母的第一决不要教孩子去欺负别人的孩子。第二在家庭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你一定要尊重你的孩子,减少对孩子的指责。减少对孩子的管制。一个孩子内心自信,他会把这种自信带到他外面的生活中去的。他的心理因为是健康的。这是谈到如何和别人相处。

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我先举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家长,他有一次跟我咨询,说尹老师你看我们两口子都是学历也挺高,我们在单位为人处事又那么好,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儿子怎么那么爱打人。我一另着他去小区里面玩看着人家就去打人家,那个儿子快要上小学了。因为这个事情我打了他多少次也改不了。大家听出答案了吧,答案其实就在问题里面。因为孩子打人这一件事情,我不知道打他多少次。后来我很不客气的说,你用你自己的行为,你用跟孩子相处的方式,当有人惹你不高兴的时候你可以动拳头,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就是我们如何跟孩子相处,这是一个最无言,但是最有力的教育。

我跟很多家长说过,包括在我书里面也说到,我们绝不可以打骂孩子,我们中国传统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这是错误的,是谬论。打骂绝不可能让一个孩子变得优秀,暴力教育只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打骂是天底下最坏的教育方式。如果有家长以前对孩子有打骂,从今天开始完全戒掉。不要说

那个孩子就得打,人的天性就是自爱,希望得到尊重,我们不能一方面谈尊重孩子,可是另一方面又去打骂孩子的,你的行为跟教育方式就矛盾了。打骂只能让孩子心理变态和扭曲,让孩子更加逆反,让孩子更加不懂事,打骂完全没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应该是全部教育的一个反面。

所以暴力教育,你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是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比如现在我们国家接连发生公害案。现在媒体放在社会矛盾没有化解,我很烦这种大而化解,最终所有的元凶找不到。媒体没有挖掘这些孩子成长的背景,但是每一个罪犯他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的不行来自于家长粗暴的管制。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那些刑事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他们的童年十有八九经历了一些家庭暴力,比如父母亲特别爱打骂孩子。最后打骂的后果使孩子心理变态扭曲,形成一种反射人格,最后做出一反社会的行为来,所以暴力教育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打骂被我们注意到,一些隐性的暴力伤害是不容易被家长关注到的。

有一次从事教育的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当时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大约是这样一个话题,当时有一个老师谈到这样一个例子。他妈妈一直对他要求很严格,他妈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妈妈跟他们说,不容许自己的孩子超乎自己“你”,必须说“您”。经常抠字眼。比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吃饭,妈您还要饭吗?结果他吗一听这个话,把筷子甩掉了,把碗摔了,你怎么跟我说“你”。而且你怎么说我是“要饭”

呢?他把这个例子举出来,妈妈这个例子是传统文化的好的例子。我非常不认可,家长跟孩子这种相处得模式,显现你家作为家长多么苛刻,是不是?第一你非常粗暴,孩子不小心说个“你”你就把筷子摔掉,而且你曲解孩子。本来问你是不是要再盛饭,你曲解为“要饭”。所以这种隐性的暴力伤害是经常不被家长关注的。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那个家长写到,有一次我跟儿子两个人出去爬山。我们带的水和水果。结果带的水喝光了,书包里只剩下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休息的时候他妈妈故意考验孩子,妈妈也很渴,你也很渴。一个大苹果,一个小平均,谁吃大的谁吃小的?孩子说,一个上咬一口。妈妈一听很不高兴。接下来孩子说,我尝尝哪个甜,妈妈吃甜的。妈妈觉得孩子很懂事,我也不认可,我觉得孩子是恶意试探他的孩子。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妈妈,这样跟孩子斗心眼,你自己首先那么不诚实,你怎么可能教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你这样教出的孩子只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我们跟孩子交往当中不要动那么多心思,我们拿出最干净最纯洁的心态,我们会培养出一个非常优良和纯洁的孩子。我们见到很多家长跟孩子不断斗智斗勇,后来我说你把这个事情搞得太复杂了,其实儿童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真的不需要搞那么复杂。我们经常希望孩子听话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这样一段话:要别人听你所讲的话,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听话的人想一想。要打动别人的心里,,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如果不合乎人情,你怎么教孩子做人呢。

我们跟孩子相处的种种细节当中,没有一种超越我们对儿童学习

管理的复杂性。孩子跟家长相处方面,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对孩子学习管理方面。这方面你管理的质量好坏不但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同时还影响到他的一种品德成长。这方面我可以先举个例子:

看过我书的朋友, 知道有一篇文章叫《不陪孩子写作业》。在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和校长给我们家长开会,就讲孩子开始进入学校学习生活,我们要关注学校学习。所以每天要陪着孩子写作业,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自身是搞教育的,我听完了以后知道老师和校长的用心良苦,但是我这样简单陪孩子陪下去效果一定不好,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可以你从开始天天陪他,怎么培养自觉的学习习惯呢。我不能那样做,我孩子上学以后开始几天我就担心他不懂得自己去写作业。因为他很幸运的是幼儿园从来没有作业,上小学是第一次开始写作业。开始几天我会提醒他,但是不会天天陪他。过了一个星期,宝宝,开始几天妈妈提醒你,你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每天有作业,你每天回家自觉把作业写完好不好?他说行,他也听高兴的。开始两天还好,但是接下来,后来有一天孩子忘了写作业了,我说是不管她,但事实上我每天在悄悄观察他,我不可能真的不管他。我每天观察他几点开始写作业,几点写完。后来哪一天他先是玩,看电视、吃东西。做了很多事情。一般晚饭前开始写作业,晚饭后再写一挥而就结束了。哪天晚饭前没有写,晚饭后还是没有小写作业的迹象,一般家长早沉不住气了,因为我前面已经谈过,我不再管你写作业,你要自己安排。所以我想我一定要沉住气,这是

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是他学习的时候,所以我想我不怕他犯错误。我就沉住气,当孩子洗漱完了要睡觉了,我还是不说,当孩子躺在床上突然想起来作业没有写,孩子急得要哭。这个时候家长有可能会责怪,你怎么忘记写作业呢。我就想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责怪孩子,我们要容许孩子犯错误,他真的从这些错误中去学习的。所以我故意表现出来,是吗,你今天忘了写作用了,那怎么办?孩子急了,出主意赶紧下来写作业。这个时候孩子很困了,而且爸爸让他赶快写作业,他很不愿意下来。我就想这个时候你让孩子自己学会去思考这个事情,自己决定,千万不要家长动不动给他出主意。我后来说你自己看怎么办,你想今天写你就今天下来写,你要是今天觉得不想写,明天早上妈妈早一点叫你,明天早一点起来写。你要是明天早上也不想写,今天作业就别写了。我把三个选择都告诉他,后来女儿想明天早上起来他不愿意,最后一种选择他不敢,只有一种选择,还是自己起来写吧。然后他就爬起来,这种选择是他自觉自愿的选择他比较愿意下去写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罗嗦,家长的唠叨就是一把小刀子。你唠叨越多对孩子自制力的损伤越大,孩子自己会从这次教训当中吸取经验的。又隔了几天我女儿又一次忘记写作业,有的家长会说我容许你第一次犯错误,不可以第二次又犯错误。怎么又忘了呢?就会生气,我面对孩子的错误永远不要生气,让他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这一次我女儿又要哭的时候,我还是像上一次一样告诉他你自己看看怎么办。他想还是今天写比较好。所以又爬起来写了,哪天作业非常多,本来睡觉比平时晚,哪天作业分外

多,结果一直写到11点多还没有写完。我跟我爱人这个时候也该休息了,很多家长说我陪你写,看孩子写作业辛辛苦苦。你千万不要这样做,你这样做孩子会在情绪上对你形成一种绑架,我就想这个时候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该去睡觉去睡觉。我跟孩子说了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跟孩子说宝宝爸爸妈妈睡觉了,你自己写完了之后去睡觉。孩子很嫉妒,我们就笑着说每个人都要干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也经常加班,那也是我们的作业,我们在工作单位有很多自己要做的,没事儿,你写完了以后你记着,以后别忘了写作业。哪天写完了已经很晚,很多家长可能会不忍心,但是你如果今天不忍心,训他一顿,或者提前提醒他,那么明天后天呢?这不利于他长远的发展。所以我想,有时候克制一下自己去说的愿望,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自第二次忘记写作业以后,我女儿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忘记发生写作业的情况。这两次教训已经足够让他记住写作业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且我从来不检查他的作业,我觉得检查孩子作业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可能很多家长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检查孩子作业,看有没有对的,有没有错的。我是非常反对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我们的用以非常好,今天哪儿做错了我给你提醒,但是你想你能跟他一辈子吗?天天帮他检查会降低他的责任感,他想反正有爸爸妈妈帮助检查。同时我们为什么不容许孩子作业中有错呢?为什么要求那么苛刻。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上小学、中学,难道我们自己每次作业都能写正确吗?包括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家长你们也是名校毕业的,包

括名校毕业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你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吗?都不可能。我觉得做人我们必须接纳孩子一些缺点和错误,就像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样,不要太苛刻,孩子才能正确成长。尤其学习方面,天天帮助他检查作业,到了真正关键的考试当中你绝不可能上考场帮他检查,是不是?如果平时形成了这种不认真检查,你不可能跟着他,他不会因为你天天帮他检查,他就变得更为自觉。所以这方面我想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任务,同时还是一种道德教育。我如果不去唠叨孩子,那么孩子就变得更自觉,更有理性,这个是不是也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呢。所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木林斯基,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面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儿童的荣誉感和自尊感。我们在对儿童学习管理当中,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你要关注的核心点,就是你是不是损害了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感,如果你对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感有所损害,那一定是不好的。如果你呵护了孩子荣誉感,呵护了他的面子,那么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双赢的。

我见过一个家长,他那个孩子问题非常严重,他的孩子上了大学了,现在已经大三或者大四了。但是非常的不自觉,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不去上课,从来不去学校里面上课,已经有很多门不及格了。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妈妈通过各种关系帮他找老师勉强弄及格了。二年级的孩子还是不学习,天天上网不停换女朋友,或者不知道跑哪儿了。二年级妈妈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还是帮助孩子解决了问

题,因为他的父母是非常强的。他妈妈是大学老师,爸爸也是事业非常有成的。这样的父母亲的帮助下孩子勉强过了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孩子不可能永远帮下去,不可能父母跑关系给你每一门及格。他找我谈的时候全是谈的孩子的不是,孩子这样堕落,那样堕落,这样不听话那样不听话。我说你谈了将近一个小时,说的是孩子的问题,没有谈一点你和他爸爸到底有什么问题。但是我可以推测,在这个孩子这十几年的成长当中,你们一定是对孩子有太多错误的管制。比如就在学习上,我可以肯定你们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天天盯着他学习,非常在意他每一次考试成绩,一定对他有很多的批评和指责。同时,给他很大的压力,是不是这样?他后来回想一下真是这样。从我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天开始,我们没有一天不检查他作业。没有一天不盯着他,给他看时间。给他制定一个非常完美的作息时间表,几点放学,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几点到几点完成作业。每天监督他,按照作息时间表来做,我希望培养他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想培养孩子习惯,但是事实上,你所有的行为当中,你丝毫没有关注孩子这种自尊感,你每天都是用命令和指责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同时孩子在各种遵守规则的日常生活当中,他只知道我必须要遵守规则,没有从重获得一种成就感,没有获得一点自信心,他知道每一个事情必须妈妈给我安排好,哪怕妈妈今天出差了,妈妈也要按时打电话问他你几点到几点干完了什么没有。有时候因为孩子知性不够好,还动不动生气。这几十年下来等于家长搀着孩子往前走。孩子中考的时候不是特别好,出现厌学的情况,妈妈动用关系上了最好的高中。本来孩子不想上好

的高中,想上差一点的,他认为进了那样的中学会更有自信,其实孩子的想法是正常的,因为他进入那种学校以后他自己会获得自尊感会获得自信,这样对学习会有好处。但是妈妈只关注外部的种种条件,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强行让孩子上最好的中学,以至于孩子上中学以后特别没有自信,因为班里面都是好学生,自己是差生,让孩子特别失落,每况愈下。

我也很发愁,一个教育工作者并不是一个巫师,告诉你几句话,让你的孩子立地成佛马上变成一个人,结果不可能。什么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越开始做越好。我们必须关注每一天每一点的生活细节,才能把教育这个细节做好,我们不关注细节最后整体也是错的。包括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按时按点的做到书桌跟前,这不叫好习惯,那只是刻板行为。孩子知道今天有三件事情,哪件事情着急,他懂得按照自己的客观情况,按照今天的具体情况能够有变通能力,能够灵活的安排自己,并且主动的完成这些东西,这才叫好习惯。好习惯不要光关注外部的东西,外部的东西是很好衡量的,而一个孩子内心所成长起来的自觉意识,自我把控能力才是好洗干的核心。你把我住这些才是真正获得好习惯,否则的只能叫刻板行为,而一个刻板行为的孩子失去了外部控制力最后就完全不知所措了,就像刚才我举的那个大学生,他失去了妈妈的监控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办。这个例子挺普遍的,因为我接待太多这样的家长。一遇到这种家长我也借的非常痛心的。

我刚才谈到一个核心,我们不要太多的管制孩子,真的就是说太

多的管制就是对于儿童自制力一个慢性磨损。我们一定要关注如何让孩子去自觉的做这些事情。可能在座的有些家长你的孩子已经不是幼儿,或者不是小学生,上中学、高中了。那有的家长会说,由于我以前管理方法不得要领使得我的孩子现在学习特别不自觉,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还是要心态回到原点,从开始去做起。什么叫回到原点?

我举一个例子,我一个同学也是好朋友。他在孩子管理过程当中开始确实也是不得法,他像我刚才举的家长那样,对孩子特别认真。孩子每个细节都要管到,又由于这个方法不得当,很挫伤孩子。孩子在小学、初中都学习还是不错的。中考考得还是挺好,考进了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一所中学,排名也还是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妈妈说,你看你考高中,虽然你这个学校不错,他成功心很且,但是没有考进最顶级的中学排名属于二三名,并且你在这个中学中等水平,你这样的水平考一个非常好的大学是比较难得。所以妈妈更用心的每天监督孩子,妈妈每天所有应酬取消,已经上高中的孩子每天非常用心的管制他,高中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成绩。结果高一高二两年管下来,孩子从中间一直下滑,特别逆反,孩子最后要离家出走了。他看了我的书以后有一种茅塞顿开,我确实做错了,我原来做错那么多事情,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现在最远的路其实就是最近的路,从现在开始减少对孩子的管制,你信任你的孩子,你就知道你如果前期情况由于管制,错误造成的后果,从今天开始不要胡乱管孩子,孩子将来我的情况不会太好地但是决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你有这样的地线就够了。他后来

跟孩子做了一次很诚恳的谈话,妈妈以前真的做错了,很内疚,由于妈妈胡乱管制导致你不爱学习,以前妈妈说你不爱学习是自己堕落,本身你天性是多么爱学习,原来你多么上进。后来因为妈妈错误管制,闹得你逆反了。没事儿,咱们考大学能考到什么程度就上什么程度。人生的路还吃,哪怕我们考不上大学,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尽量去学,能学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妈妈不借用任何借口监督你。以前妈妈半个小时送一趟水,又半个小时送一个水果,总之他其实目的都是为了监督孩子。孩子会感觉到,妈妈这种小行为人孩子很不愉快。后来妈妈谈话以后再不这样做,真正做到内心信任孩子,每天不因为学习的事情跟孩子发生冲突,一没有冲突孩子慢慢不跟家长逆反了。上进是人的天性,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自己知道应该好好学习,这个孩子从高三一开始就很用工的去学习。短短的一年时间,突飞猛进。后来这个孩子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是地方上的一个考生,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里面。

这个孩子大大的回报了他妈妈。后来他妈妈非常感激我。我书后有一个家长说了一句话,就是他妈妈说的。我原来只是以为孩子的问题是孩子差异,我后来才发现,你是把孩子教育大了,我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孩子的差异就是父母亲管理方式的差异。

我觉得他说的比较准确的,这不是对我个人的表扬,他说出一个道理。孩子跟孩子的差异其实就是父母亲管理方式的差异。我们跟孩子相处中太多的关注了我们对孩子说了一些什么。但是我们这里面经常忽略的就是孩子的情绪到底怎么样,我们说这个话有用吗?心理学

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亲和教师信息的接纳,最多是情绪,其次是行为,最后是语言。我们经常说,你对孩子说了多少东西,我苦口婆心跟你讲道理,但是如果讲道理孩子在情绪上有逆反的话,形成冲突是内心强烈的冲突的话,最后你所讲的道理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首先,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只有你在情绪上被孩子首先接纳,那么最后所说的话他才能够接纳。我们首先要关注我们对孩子情绪的把控。而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绝对在情绪上是不快乐的。我们跟家长说,不管是最好的管。很多人听到,天哪我怎么可以不管我的孩子?你理解错了,我所说的这个“不管”和你理解的那个“不管”是两个概念。正如我们现在说的爱和溺爱。溺爱就是爱得太多了,很多人这样理解,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就少爱孩子一些,这个是错误的理解。就像管制一样,溺爱和爱决不是程度上的差异,他背后是本质上的差异。溺爱的本质是管制,是包办,是不断的批评。而爱的本质呢,是我们尽可能给孩子自由,宽容,一定要容许他犯错误,而且一定要尽可能给他欣赏。同样一件事情你欣赏不欣赏孩子,这个是差异非常大的,最后所形成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管制、包办、批评下所形成的孩子的心理,那就是阻碍潜能,成长恶习。你如果给孩子自由、宽容和欣赏,那么你孩子最后形成的是正常潜能的成长。我们不要以为有的人是好的,有的是坏的,我们每个正常人身上天然有两种东西,一个是善一个是恶,正常情况下表达的是善的方法。就像一颗种子,正常的种子在正常的阳光和正常水分情况下一定会健康的长出来,不会无缘无故烂在泥土里。而我们给孩子的是负面的刺激,他的

恶就会成长,就像一颗种子你用汽油浇它不可能成长。所以一定要记住,减少管制,减少包办,减少批评。多给自由,多给宽容,多给欣赏。不给孩子自由,或者太多的包办,这种生活小细节太多了。

我可以举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在很多家庭生活中都是存在的,有一次我在一个大学操场上,正好当时操场上空空的也没有什么人。我看到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孩子,那个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可能一岁半左右,可能是姥姥还是奶奶。很爱这个孩子,孩子摇摇晃晃走路,奶奶说小心小心,别摔倒了。结果孩子刚走两步吓得不敢走了。后来孩子看操场上的塑胶跑道的小颗粒,用手末这个小颗粒。结果奶奶说那个脏,别摸起来起来把孩子拉起来了。后来孩子很无聊,又看到一个小树枝,就捡这个小树枝,这个脏啊。这种小细节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就是这样的细节,就属于溺爱的范畴。你不停的管制孩子,孩子最后会变得很逆反的。还有一次一个妈妈和一个姥姥拎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10岁左右,正是孩子最调皮、最好奇的年轻。我们当时坐的动车,那个动车刚刚开通,人们上车以后很新奇,小男孩上车以后也是觉得特别好玩,这儿也想动一动,那儿也想看一下。妈妈和姥姥从上车开始,不停在阻拦孩子,别对这个,别动那个,怎么那么不听话,你不能乖乖坐一会儿吗。孩子弄得特别沮丧,车开了以后孩子想去上厕所,也可能好奇看厕所什么样子。孩子说上厕所,妈妈说我跟你一块去。妈妈说你怎么找到,孩子说我会,妈妈说的了的了非得强行跟着孩子一起去,弄得孩子很不愉快,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生活小片断,我完全可以猜测这个孩子在他的家庭生活当中,一定是充满了这样一

种管制,所以那个孩子看起来心神不宁,确实很不听话好像是,特别不安稳。这个都是父母亲过渡包办,过渡管制,这种小的评价导致这样的后果。这方面特别需要我们家长关注这一点。

所以我就提倡,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不是说减少爱,而是想办法怎么样给孩子自由。真正爱的本质是自由。哲学家弗洛姆说过,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比如说夫妻之爱,儿女之爱,兄妹之爱,同事间的关怀。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自由我们一提到自由很多人会非常担心给孩子自由,那不就是他无法无天了吗?后来我跟人们说,自由的本质决不是无法无天,自由的本质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下选择,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去尝试,不要怕他犯错误,我们要把每一次犯错误看成孩子学习的一个良好的契机。没有犯错误,怎么可能有进步呢?很多家长用心良苦,我在我的成长中走过弯路,那么我就告诉你,不许这样你就少走弯路,你就可以走一条正途。这个在理论上似乎是成立的,但是从教育学以及心理认知学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人是在自己的经历当中去体悟和明白一些事情,而不是别人给你讲一些什么事情你立刻明白,尤其对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理性认识不成熟,他的自我反思意识没有形成,所以我们更不要指望我们干巴巴的语音可能告诉他们那么多东西。一定要容许他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容许他做一些错误的行为,这都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管制太多,本质上其实就已经是不尊重了。弗洛姆还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尊重,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我接触很多家长,很多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充满统治欲和占有欲,在孩子面前觉得我为你做的一切都是你应该接受的。我说考虑的问题都是比你强的,你应该听我的安排,听我的指挥,这个真的你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的自由。那么事实上,你对他已经不存在尊重了。

我们国家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失掉自由,不能成人。这句话也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自由,最后你的孩子很难成人的。这个其实可以返过来解释,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个时候家家孩子很多,很多父母是文盲,孩子多,父母亲不怎么管我们,恰恰无意中给了孩子很多的自由。如果他的孩子从小遇到一个不错的老师,并且有幸阅读一些书,这些孩子很健康,就是因为他客观上获得了自由。所以自由对儿童的成长怎么强调都过分。

台湾学者副配容(音)说真正的成长,比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他原来是一个医学博士,它的研究方向是儿童神经病。很多孩子在幼年时候会出现神经病迹象。他开始本来是个医学博士,从医疗的角度看待孩子,但是他在解除了大量的病例以后,他就发现神经病不是一个胜利问题也不是一个一团问题,其实是一个教育问题,所以后来蒙台蓑笠(音)做教育了。他创办“儿童之家”专门收留流浪儿童,以及有心力障碍的儿童,在儿童之家开设一些能够激发他们潜能的课程,最重要的他们让孩子在这一块获得自尊,获得自由,所以后来他的儿童之家成长起来的孩子最后都能够基本上正常的融入社会生活当中去。所以蒙台蓑笠(音)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要对付许多鼓励的问题,只要一个问题就可以提示出教育的

基础:我们怎样给儿童自由。 我们给孩子相处当中关注过“自由”这两个字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前面说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三个方面我们讲到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跟孩子相处。这是我非常关注问题,所以讲得比较多。 第三个途径,我们是否给孩子足够的阅读。

关注阅读,开始我们谈的就是阅读对儿童智力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其实,阅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乃至他的道德成长,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因为一个孩子他去阅读一本好的书籍,就是在跟一种好的思想在对话,甚至跟一颗伟大的心灵在交谈。他如果读的书多了,同时也见多识广,思维会更开阔,就不会钻牛角尖,对整个思想的成长以及道德的成熟,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哪怕不为了孩子学习好,哪怕为了他的道德成长一定也要给他足够的阅读。

苏霍木林斯基总结非常好,他说:我坚定的相信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思维的力量使我们摆脱对于本能、欲望和管理的奴性的屈从。当我们思维具有力量的时候我们不再受那些本能和欲望的捆绑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看古今中外思想非常深刻,这种人格非常高尚的人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愚昧的,他们一定是有大量的阅读,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一定是非常出色的。

前面我们讲的关于道德的成长。

我在平时工作中还经常遇到很多这样的家长,老是说你看你的孩子教育挺好的,那是因为你命好,你女儿那么好,所以你的孩子让你

很满意。你看我那个儿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的,或者天生怎么怎么样,于是很多人感叹,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你那一套方式只能用于你女儿,用在我儿子身上就不行了。这完全也是谬论,真的。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三个观点。

为什么说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我也可以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人,他们两个人确实非常优秀,爸爸非常有能力。他们有一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表现出两方面,一方面是脾气不好,特逆反,不听话。另外一方面又表现出特别窝囊。出外面不敢跟人说话,好像特别内向,又好像挺乖的。总之作为一个男孩子来说,这个性格真的是很成问题。爸爸老是为这个事情感叹,你们教育方法对我儿子没有用,我那儿子就不行。后来我有一次去他们家,正好假期刚刚带着孩子去海边玩了一趟,录了一些录像。给我们放一些录像,我看了有十几分钟,那段录像的内容就是他们家小男孩当时七八岁了,在海边玩耍,拿一个小桶,把沙子装在里面,扣出来就是圆柱体。爸爸给孩子录像,从录像开始怎么样装沙子,到怎么扣全是爸爸指挥,你把沙子弄平了,对那样开始扣,别那样,应该怎么样扣。总之在孩子整个玩耍过程当中爸爸的指点没有间断,画外音一直有。我说你整天说孩子跟孩子不一样,你整天说你儿子又窝囊又不听话,你这么唠叨,孩子连一个玩耍的自由都没有,随便在海边上玩耍,你都要指挥塔,你这样的话孩子怎么可能有出息。所以你别感叹你的孩子跟别人孩子不一样,你还是首先反省一下自己,你老是看别人的孩子特别阳

光,特别向上。你没有看到人家是如何管住自己的嘴巴的。所以孩子和孩子真的是一样的。就像人和人我们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我们主要的方面还是一样的。哪怕是男人和女人,我们大的方面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首先关注他的统一性,而是急于强调它的差异性,这个可能会误入歧途。

医学和教育经常可以进行类比,在医生的眼睛当中病人和病人,到底是一样的还是不一饮的?我经常会反问这些家长,在医生的眼中这些病人既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我们首先知道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我们知道人和人没有太大差异。我们把握最基本的教育原力,就像医生给人看病,首先有基本的医学常识,不会用错药,然后才有资格关注人的差异性,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家长的也一样,首先看到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然后你才具有能力进行区别。就像医生,只有具备基本医学常识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症下药背后四个字必须了解症,才能下药。不要因为孩子某个毛病,跟孩子的孩子不一样而去感叹孩子跟孩子不一样,这个是谬误。包括看我的书,很多人会说,你那个方法挺好,但是不能照搬。后来我说难道有人跟你说过需要照搬吗?没有人这样说。我的书上尽管也谈很多具体的技巧、方法。我说方法在多也无法穷尽一个人所遇到的问题。我写书的目的不是让你单纯学方法,我希望你把我的是背后的基本原则,你如果把握到背后的基本原则,你才能够去形成自己很多很多的方法。比如很多人说,老师你为什么会平时有那么多方法?我说因为我像一个医生一样,我对背后的知识,我有一个比较通透的掌握,所以才能面对每一个具体

的问题,就像医生面对每一个具体的病人一样能够迅速的形成自己的一种判断,迅速的搜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方式来。

所以说,我们要对一个人有效的方法,其实也会对所有人有效,当然这个方法是共同的原理。后来我琢磨半天,教育当中有很多的公式,比如说,如果我们给予一个孩子的是责任与欣赏,最后形成的是什么?就是勇于担当和自尊自信。

如果我们相处的时候和孩子不停的讲条件,用命令,那么最后形成的是什么性格特征呢?他学会了不断跟你讨价还价,或者是他很自卑,要么是很逆反。教育中有很多这样的公式。所以说,当我们孩子出现某一个不好的后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翻回本源找一下到底哪个原因导致的。这是做家长的需要反思。

当然这些公式不像数理化公式一样能客观列十条或者八条,教育这个东西我们也不要把它搞得太复杂了。实际上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就像一根红线一样,我们把握了这个红线就会形成无穷无尽的方法。只要你的方法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的原理来运转的,没有脱离原理,那么最后你的方法一定是有效的。比如刚才谈到打孩子,打孩子已经背离了原理了,所以你的方法一定是无效的。尊重孩子你就是在这个原理这个线上,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最后都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说到这儿,很多家长说,老师是不是因为你搞教育的,你有一根原理的线,知道怎么样围绕原理去做。我们很多人是搞其他行业的,不是做教育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不是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首先关注一个现象,中小学老师他们都是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

但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教师,我在教育节很多年,我就知道中小学老师的孩子就整体情况而言并不比其他行业的人们的孩子更为出色,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观察?就是这样,中小学老师的孩子,比如在高考方面和其他并不见得比其他行业的出色。你如果学习了学校开设的心理学方面的一点点知识,真的不足以使你成为一个好的家长,甚至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家长,你必须是要去学习的。

四,做家长需要学习。

做家长需要学习,我觉得你有两个老师,你真诚的去拜这两个老师你就会成为一个好的家长。这两个老师是什么呢?第一个是书本。第二个就是你的孩子。

从我个人成长来说,尽管我是学教育的,尽管我做过很多年教师。但是当我自己有一个孩子以后,我仍然觉得我的知识不够,我力不从心。所以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我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比如教育、哲学、其他文化方面的,每一种书都会给我一些启迪,我会重点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教育类的书籍会给你一些指示,让你走出困惑。我们做一道菜都要看看菜谱,很多人做家珍,都不肯去学习,这样一定不行的。因为儿童教育已经从五六十年代所生活的那个自然放牧时代,过渡到当下一个圈养时代,现在家家就一个孩子,我们真的输不起,我们必须保证这一个孩子成长得非常健康。你作为家长你前面不可能去积攒经验,也没有时间修改这些事情,所以必须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去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然后学习过程中一个你

自己提高了,再一个及时把握住教育孩子每一个契机,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不断的去读书。在读书方面,大家可以多读一些,当时我所能买来的教育类的书籍,我尽可能多看一些。开始的时候是比较迷茫,这些书写的内容真的不行,甚至对家长有误导。但是读多了以后,你会有鉴别能力,这个方法可能是谬误,那个方法可以用。你慢慢认识水平会提高,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家教书是挺大的一块市场,很多人出书不是传播教育理念,很多只是商业行为,为了赚钱。所以我们选择家教书的时候特别难,现在我们去一个书店,有关家教的图书有上千种,或者几百种。包括我自己站在家教书前,也是一脸茫然,太多了。一个我们反对用年龄划分隔开来谈家教。比如0—3岁的教育,4—6岁的教育,什么7—8岁的教育,这种划分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0—3岁是人生最初的阶段,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这个是可取的。很多东西3岁看大,这个时候要关注,这是很关键的。但是,我觉得不存在4—6岁的教育,也不存在7—9岁的教育。因为你10岁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能是2岁就形成了。人在最初开始,教育一定是个完整的东西,是个系统的东西,绝不可能用年龄切割开来谈,但凡用年龄切开谈的这是为概念,所以不要相信这个。

第二个把智力和道德分开来谈,这个也是伪道理。你的任何教育行为不可能把学习和道德分开来谈的。还有就是把性别分开来谈,我这个书出来以后,有人说尹老师你那个是女孩子,能不能写一本怎么样教育男孩子的书。我认为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说尊重孩子,女孩需要尊重,男孩不需要尊重,不对

吧?女孩需要自由,男孩更需要自由。女孩需要阅读,男孩就不需要阅读吗?男孩和女孩只要我们按照正常的天性去培养,不要可以的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子。对女孩也是一样,正确的培养性别趋向。男孩只要心理健康自然会成长为具有阳刚之起的男孩,女孩也会成长为非常妩媚的女孩。很多的东西上帝已经给你设好密码了,你不用搞得那么复杂。比如男孩一套方式,女孩一套方式,这个太复杂了。尽管我是老师,我做这么多年教育,教育界也从来没有人,我研究出一套男孩培养方式,我研究出来一套女孩培养方式。如果有人说这一套就适合男孩培养,那一套就适合女孩培养,这都是伪概念,不要相信。搞得太复杂了。

还有把父亲母亲分开来谈,很多人受我这本书书名的误导《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老师你那本书写给妈妈看的,我老公不会教育孩子,你能不能再写一本给爸爸看的书。这样写下去爷爷奶奶还要参与教育,现在爷爷奶奶对孩子影响很大,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跟着爷爷奶奶。这样写下去无穷无尽的。我在反问你一句,医学院的男学生和女学生,需要分别写一套教材吗?不需要。家庭教育当中,恰恰忌讳的是父母亲教育价值观不同。父母亲的价值观是相冲突的反而会搞孩子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父母一定要统一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形成共识,我们才可能共同面对孩子,共同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不能你说往东,他说往西,这样孩子会两面派,或者孩子会不知所措的。这个书出来以后,现在有一本书叫做《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现在卖得也非常好。我看了一下这个书,这个书在出书之前我就看到

了,因为这个人写了很多本书了,他这本书写出来据说是第20本书,他写出来之后投稿给我这本书的编辑。那个编辑把握不了,让我看一下,后来我看了以后你出也行,不出也行,没有什么太多新东西。后来那个编辑自己感觉这个文笔还是欠缺,很多东西没有说透,还是不出了。给他建议你这个东西总体价值观不错,但是你没有新东西,很多东西也没有说透还是最好修改一下再投来。后来这个作者不愿意修改,就投给了漓江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了,把封面设计成跟我的一模一样,就是颜色不一样,起了一个《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结果很多家长误以为这个是姊妹篇。我可以坦率的说,他是里面爸爸应该怎么样,里面恰恰有很多对母亲教育的诽谤,这是不可取的。妈妈跟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上帝为什么让女人去生孩子,让女人不如孩子,一定有一个分工。孩子三岁以前一定受妈妈影响非常深刻。而且有研究发现爸爸对儿童的态度取决于妈妈对儿童的态度。如果妈妈经常打骂孩子,爸爸也会打骂孩子。如果妈妈坚决的不打骂孩子,爸爸也不会打骂孩子。所以我们选购家教书的时候不要被观念所误导。

还有一种书,速成思想。前一段时间网上发现一个作者一下推出五本书。21天培养孩子自制力。21天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21天培养什么什么。我觉得这个简直疯了,你不是一个凡人,你是一个上帝,21天可以培养孩子。我们教育孩子不要有速成思想,包括孩子学习方面,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星期可以教会你孩子写作文,你不要相信。有人告诉你我一个月可以让你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一百分,也不要相信。现在在市场经济下这种速成思想太多了,这个对家长是误导,

对孩子甚至是一种伤害。我们还是注意点。

刚才谈到第一位老师。第二位老师就是孩子,我们在很多情况下,真的要问问孩子,我就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我的朋友有一次到外地开会,走一个星期,他想正好带着孩子去外地旅游一趟。他这个想法不错,然后孩子很高兴。因为当时还没有放假,孩子正在上课。他认为耽误一个星期课没有事,孩子回来应该能赶上。后来出去玩了一个星期,玩一个星期回来以后,回家妈妈第一件事急急忙忙把孩子耽误的作业以及考试卷子赶紧拿回来让孩子做。就要这个孩子想要把这一个星期拍的风景照片,以及这一个星期写的游记整理出来,放在自己的博客上,是一个小学生。他自己有一个博客,他特别愿意经营这个博客。时间发生冲突,如果写作业,孩子没有时间整理博客,弄博客就没有时间写作业。为此妈妈和孩子吵架,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妈妈给我打电话,到底孩子说的对还是我说的对,到底该按谁说的做。如果鼓励的看你们两个人的选择和决断都没有错,妈妈有道理,孩子也有道理,但是教育孩子过程中一旦发生这样的冲突,并且孩子选择也不差,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孩子。你现在认为耽误一个星期的课,赶紧把课补上。可是如果你强行让孩子不做博客,而去做作业。表面上完成了作业,但是背后的损失是什么?第一完成作业不认真,他在糊弄你。第二对家长产生逆反情绪。第三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这是最坏的后果。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讨厌的感觉,这个时候他本来想写博客,他不能写博客,在那边苦苦的写作业。那么他对作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讨厌的感觉,这种厌恶感不会说因为今天作业的

完成而消失,这种厌恶感会延续很长时间。如果在很多的事情上,不断的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那么会从根本上摧毁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长远来看你就是伤害孩子学习,没有意义的。

今天让孩子写了博客,虽然表面上他没有完成作业,似乎有一点点落后,但是孩子写博客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并且他特别热衷于做这个事情,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愉快的。且不说写博客本身能够磨炼文笔,他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学校,他一看自己拉了什么,负如果他不讨厌学习,会主动的把这个课程补上。如果你真正的考虑教育,而不是完成与否,那么就听孩子的。

家长都是凡人,包括我自己有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决断,我会很诚恳的跟我女儿探讨一下。宝贝你是怎么想的?有时候我女儿说的道理我会接受。很多时候我想让他听我的,但是我要看到他背后的逆反情绪,我容许他犯错误,为什么不容许他这次做得差一点,这次做得差一点孩子会从教训当中慢慢的总结。所以我明明知道这次的选择不如我选择的好,但是我会非常信任你按照自己的去做。每个人的天性有一种自我保护,自觉向上的意识,只要我们呵护好他的自尊心,给予孩子信任。从一个比较长的成长过程来看,一定会心态更为健康,在各方面一定会做得更出色。

刚才谈到家长书本学习,要看书。有一些家长问能不能推荐几本书。现在现实的就是我想推荐给家长的。第一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爱弥儿》被奉为小说的经典,有的说是教育的,有的说是哲学书。有人评价卢梭的《爱弥儿》让人发现了儿童。这本书我个人也是

受益匪浅的,特别愿意推荐给家长的。大家注意买这本书的时候,现在有缩写本,或者简写版,翻译不太好。还是建议大家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那一套翻译的是不错的。

我们国家著名教育学者陈鹤琴先生写的《家庭教育》,陈鹤琴是民国时候的人,那个时候就有很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因为他是受欧洲思想影响的。他说的家庭教育虽然今天看来有个别地方属于不太可取,但是90%以上的内容非常好的。而且举很多例子读起来很好看。

还有一本当代的著名教育工作者魏书生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很多人说我们是家长,怎么推荐班主任工作的书呢?魏书生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家长。好的教育理念,其实是不分学校和家庭的。学校和家庭这两种虽然生活场景不同,但是背后所包含的教育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魏书生我觉得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谈到很多例子,以及对教育的一些思索,具体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个会让我们家长看完了以后也有一种茅塞顿开这样一种感受。而且他这个书写的也不枯燥,写的挺生动的。这几本书比较好。

当然我也愿意推荐我自己的书,我的书确实也是我多年工作以及研究甚至我自己培养孩子的心得。而且我在写的时候非常认真的,我的写作时间是比较长,一本书写了有一年时间。我不相信两三个月可以写一本教育书,那样的质量我是不相信的。

刚才谈到第二个老师就是孩子,这方面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一句话非常好,他虽然在谈论经济,但是这句话同样可以应用到

教育当中去:

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做出的判断地会大大优于任何政治家或立法者能够为他做出的判断。孩子虽然小,但是真的有他自己的一些感受,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不要以我是家长,我比你更懂得,太独断了真的不可取。很多家长小到孩子作业、玩耍去指挥,大到找工作、找对象。有一个孩子学习不错,也酷爱读书,到上高二的时候分文理课的时候,孩子酷爱考古,立志学考古专业。结果爸爸非得不让他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以后不好找工作,强制不让孩子去学,非得让孩子学理工科,理工科好找工作。专业的选择上爸爸强制,后来孩子没有办法,斗不过家长只好学了理科专业,结果那么优秀一个孩子,学理科是非常力不从心,结果导致孩子学习越来越差,如果按照他的专业学文科会考非常理想的大学,后来改理工科考的大学部理想。虽然按照爸爸抱着非常好找工作的专业,也上了这个专业,但是孩子四年大学读的一点不快乐,工作了以后找到一份工作也不快乐。我觉得这样如果家长真的是为了孩子幸福而考虑,一个幸福的孩子学考古难道不能养活他自己吗?照样可以养活自己。一个思想健康有幸福感的人,最后最会在这个社会当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总会找到立足点。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够预料的时候,我们还是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孩子更好一些。

前面我们讲了大约四个方面的内容,我最后想补充的一点,就是运动。我书里面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因为我原来也是做得不太好,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运动对孩子整个成长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关注他阅

读、心理健康,关注他的智力成长等等,是很重要。一定要关注孩子运动,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有很多的运动机会。运动本身不仅仅在于增强体能,当然体能增强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运动同时对儿童的智力成长和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用的。这方面因为讲起来话题挺长的,我们今天只是强调这一点,运动这个事情做起来也很简单,做的原则也是我们不要每天强迫孩子命令孩子做运动,而是家长积极的带着孩子去做,让孩子快乐,促使他主动运动这也是非常好的。不要为了写作业,牺牲了孩子运动时间。我为了女儿玩耍我替他写作业。现在孩子也是有很多无效作业,当孩子写作业非常慢的时候,他可能对这个没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少作业量,来多运动,促进对学习信心的恢复。

运动的功能真的是非常多的。这方面还是要引起我们家长的关注。 我前面举很多例子,也讲了一些道理,其实最后归纳起来,我觉得就是不外乎这样几个核心词:一个是尊重,给孩子自由,要给孩子阅读,要起到表率作用,一定要关注我们是怎样一种状态。还有让孩子有足够的运动。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家长,只要给孩子这五个方面,一定是错不了的。你多半会很简单,很轻松的培养出一个优秀而快乐的孩子。 我觉得孩子真的不在乎父母的贫富,我可以生活在农村,也可以生活在城市,我们可以是贫穷的也可以是富有的,我们在事业上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这样一个共同的角色,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如果我们给孩子这样一

个方面,我们一定会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郑州)

时间:2010年5月23日下午

地点:中州皇冠假日酒店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爱的全球通客户,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到今天的全球通VIP讲堂,今天阳光明媚狭义昂然,很高兴作为今天的主持人主持这个讲座,也非常高兴邀请到各位光临现场。在我们的讲座开始之前,请允许我首先为大家宣布一下今天的会场纪律:

请各位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震动,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另外请您认真的填写调查问卷,稍候我们会有工作人员收取。

各位朋友,河南移动为了答谢各位多年来对河南移动的支持与鼓励,以及关注与肯定,特别举办了本次活动,回馈广大用户。希望各位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支持和关心我们移动信息事业的发展,同时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各位给予河南移动最衷心的祝福,祝福他们与祖国发展同步,更上一层楼。

生如夏花,孩子是父母眼中最美丽的花朵。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也成为当今众多父母最关注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大家掌声欢迎!

尹建莉老师从教多年,现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是畅销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对家庭教育有精神的研究,并且培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其女儿是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曾经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总分674

分的优异成绩,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同时被香港和内地两所名校录取,先就读于内地某名校建筑学专业,尹建莉老师对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诊断,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尹建莉老师上场。

尹建莉: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来到郑州,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感谢主办单位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在座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家长。有的及时你们现在没有孩子,以后你们也会有孩子,会成为家长的。我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呢,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说法,很多家长跟我说,养活一个孩子太难了。早知道带孩子这么难我就不要孩子了,后来我跟他们说养活一个孩子真的有那么南吗?其实是没有的。教育这个事情,如果我们把它做正确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有一次我在一个公园里面看到两个园丁浇水,两个人都是拿着橡皮管子给花草浇水。其中一个就是直接拿着管子在浇,一个是水流不均匀,再一个非常急,我担心花草被浇坏了。而另外一个园丁用手轻轻的镍一下,管子里的水就以扇形喷射出去,像雨一样均匀的洒在花草上。当时我想到其实教育跟浇水非常相象。目的是非常良好的,仅仅因为手法稍微有一点点差异,有一点偏差,最后你所形成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做对了,就像轻轻的把胶皮管捏一下,我们多用一点心思就可以把教育做得非常简单非常美好。

有一个家长,跟我交流这样一件事情。他那个孩子本来特别爱吃糖,大概两三岁的孩子。他担心孩子牙齿吃坏了,每天限制孩子吃糖,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但是孩子老想多吃一些。妈妈为了控制孩

子吃糖就把糖放得高高的。每天孩子要求妈妈给他拿,希望多吃两块,妈妈老是控制孩子。后来妈妈发现孩子偷糖吃,因为三四岁的孩子不懂事,他踩着凳子去拿,后来妈妈发现了。妈妈开始反思,他读了我的书之后,觉得肯定是自己的管理方法出错了,如果这样下去孩子不但糖没有少吃,同时还发展成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撒谎。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后可能让孩子品行出现问题了,妈妈觉得一定要改变。后来他改了一下方法,他跟孩子说,宝宝你那么爱吃糖,结果妈妈忘了主动拿糖给你吃,以后这样吧,你不用天天去提醒妈妈,你自己保管糖桶好不好?孩子一听当然非常高兴。后面妈妈说,妈妈不希望你多吃糖,多吃糖不好,你自己保管,每天按两块的数量来吃呢?孩子说可以。妈妈非常信任孩子,妈妈相信你肯定能做到。咱们数一数多少块糖,一数26块糖。然后他把这26块糖算一算可以吃13天,孩子非常高兴。后来过了几天以后,妈妈去数这个糖,果然孩子一块都没有多吃。就这么一件小事情,妈妈稍微改变一下方法,第一它发展出了孩子一种自控能力。让孩子不再那么任性了。第二发展出孩子城市的品格。教育券在细节当中,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最后构成大的教育结果。就像园丁浇水一样,我们在生活中,稍微改变一下方法,这个事情最后就会变得又美又简单。我今天给大家交流的话题就是《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

我们有一个孩子,培养的目标大致是相同的,在座的每一位父母,或者每一个做父母的人将来你们对孩子期望一定是这样的。第一我们希望他智力出众,这是教育的一个目标。希望他智力很好、很健康。

第二我们希望他心理健康,品德良好,是不是?主要是智力和心理两个方面。这个我相信是每个家长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智力出众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够求上帝来赐给我们一个智力出众的孩子。人先天的智力差异是有的,但是不是很大。智力的问题其实最后也是一个教育的结果。那么我们凭什么来让我们的孩子智力出众呢?这里面,很多人动用了非常多的技术手段。比如从怀孕开始就吃补脑的东西,从孩子出生以后会在营养各方面都给加强。然后几个月开始上智力启蒙亲子班,等等很多的手段。后来我说了,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些手段当中,其实你把最重要的一个技术手段丢掉了,这个最重要的智力启蒙的技术手段是什么呢?就两个字——阅读。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阅读。阅读非常重要我们尽管在耳朵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阅读很重要,但事实上,从我们整个中国的国民心态上来说,对此根本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国家国民阅读率是非常低的。有人统计过,我们国家的阅读率大约在万分之三四。就是针对一本畅销书来说的,一本畅销书国民总量来说,也只有万分之三四的人读到。这就是从这一个小小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国民的阅读状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 比如国家现在规定中小学你要有阅览室,要有足够的阅读课,孩子们要有课外阅读。国家虽然从政策层面规定了,但是事实上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青少年阅读这一块是非常淡漠的。学校的图书馆经常只是一种摆设,而我们的孩子他们的阅读总是被各种学习班挤占掉。虽然我们一方面在提倡阅读,另外一方面对此又是漠不关心的。很多人会奇怪,我那个孩子小学时候似乎很聪明,从小表

现聪明伶俐,上小学成绩也不错,但是为什么上了初中以后,就是他的学习就越来越不行了,就跟不上了。越往后越吃力,这里面固然有前期种种因素,比如孩子前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在前期缺少阅读。一个孩子如果缺少阅读,那么他今后的学习一定是力不从心的。一定是这样的。而那些从小有大量阅读的孩子,可能上小学期间成绩不是很优秀,甚至很调皮,但是由于他有很好的阅读基础,那么到了他真正开始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时候,他真正开始去懂得用功的时候,那么他的智力就来帮他的忙,他会一日千里进步非常快。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就是说,周围也见识到过这样的人。伟大的教育家苏霍木林司机(音)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家长一定要记住,我们真的期望孩子将来智力出色,学习优良,到不一定考清华、名校,一个孩子智力出色,他不上大学也会有非常美好的人生的。我们让孩子智力出众,并不是要他考名校,但是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真的需要一个良好的智力。我经过很多年的研究,小学和初中没有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优秀,一切都是可以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往往就是课外阅读。与其我们在事物营养、上亲子班等等做加法手段,我们不如做一下乘法让孩子阅读,孩子的智力会以几何基数来增加。

在座的也可能是教师,如果你们是高中教师的话,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每一索学校里面,但凡高考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一定是文理兼佳,大部分有阅读基础。像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热是我们全民都关注的事,公务员考试里面是有阅读题的。公务员的考试阅读题原来字

数比较少,最初3000多字阅读文章。但是现在全国各地都逐渐的加大了公务员考试的阅读量,现在很多地方都是1—2万字。而且公务员考试这一道题本身就是两三万字,大家想象一个孩子从小不阅读,他的阅读能力会非常低下,阅读能够低下最主要的表现阅读的速度会非常慢,如果你阅读速度非常慢,且不说你理解不理解这些东西,公务员考试当中你如果能把这个题看万,在几个小时以内把字看完了就很难,更不要说去答了,这是从比较实际的方面去说。

很多人说老听我强调阅读,就问我尹老师为什么阅读对人那么重要,为什么有启蒙作用呢?这个已经有解释了。

第一个原因,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聪明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表现。解释所以你的语言中枢发展非常好,你的智力是好的。刘翔是跨栏,跑得快才能跨栏,如果跑得不快,跨栏技术再好也不可能胜出。 第二个,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知识背景。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学习做烙饼,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馒头,做烙饼是很难的。做过馒头的人,学习做一张烙饼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学习知识也是这样的。

所以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比喻,阅读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我讲阅读这么多的重要性,可能朋友们会有一些问题,比如阅读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我的答案阅读开始得越早越好。到底该读些什么内容呢?我给出的答案是——博览群书。不是逼孩子每一样都要读,首先关注孩子阅读兴趣,同时不要规定你可以读这一方面,不可以读哪一方面。当然只要孩子喜欢都可以读,当然前提是这个书

是健康的,是正确的,这就可以了。

再一个谈到阅读还想提一点,一定要把这个经典北宋下来,我提醒在场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你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经典背诵,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时期,甚至小学阶段,这是人一生中的记忆的黄金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背诵一些东西是终身在大脑里面了。现在我们国家很多的人也在倡导经典诵读,有的人会反对。从我的研究以及我个人这么多的教学以及带我女儿的亲身体验当中,我认为经典背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不要漠视这一点。有很多人说孩子应该从小快快乐乐的玩,他背那么多东西多苦。这个你误解了孩子,孩子从小很喜欢背。比如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经典背诵。孩子吃奶的时候我拍着他睡觉,我不会像一般人光是拍,我按照节奏感一边拍,一边背唐诗。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他听不懂,但是听妈妈说话朗朗上空。等到他开始有记忆的时候,我曾经背的东西他突然间似乎能回忆起来似的。所以我女儿对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的爱好就是从幼年时期培养起来的。这个否非常重要,儿童的天性是爱学习的,如果我们认为诗歌孩子不愿意接受,那是我们承认的观念。如果我们尽早的把这些东西引入到他的生活,他是会喜欢。

还有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不识字,怎么让他开始阅读呢?我觉得是这样,孩子很小的时候确实不认字,我们经常看到的字随时给他得出来,比如现在搞全球通VIP讲堂,我们随时可以给孩子读出来。我在家里看新闻联播,我就说新闻联播,在最初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不理解妈妈怎么指着那个东西说什么,时间长了,他知道原来这些东西

有内容的。包括每次坐公交车,走这一路我会给他读两旁的广告牌,店铺名称。时间长了他觉得这些东西有内容的,包括很小的时候给他读童话书,还是有插图的。到最后有复杂的文字,全部尽可能的按书上的文字读出来。最后孩子会慢慢的形成这样一种联系,就知道原来这些文字叫文字,原来它不是枯燥的东西,原来它是有内容的。孩子的学习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在长期阅读过程当中,这个字在这儿看到一次,到哪儿又看到一次,突然间他觉得有一个联系,你会突然间发现孩子一下子认那么多字。我没有统计孩子什么时间认那么多字,我就是不断的给他认字。到小学之前我发现他认识很多字了。以至于他小学第一天,把语文书打开可以从头读到尾,基本上没有什么生字,这样的孩子他在上小学以后学习会非常轻松,一个孩子上小学以后非常轻松,那么老师会更喜欢他,孩子会更有自信,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当中。现在有一种奇怪的说法,很多人反对儿童早期认字,认为孩子上学前不应该认字,但是社会现实是这样,很多孩子上学之前会认字,并且小学一年级的课本生字很多,如果你的孩子前期不进行识字教育,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会觉得非常非常吃力。这种情况下考试成绩如果又不好,老师加上批评他,孩子的自信会整个会下降。那么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将来很难在学习上有大的起色的。这会让孩子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所以早期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等到孩子认字了再阅读,应该让孩子先阅读,然后慢慢等待识字,这个是完全不矛盾的。

我有一个同时,他妈妈也没有像我那样可以给他讲那么多字,妈

妈当时在家属长上班,没有地方送。就每天把他带到家属厂上班,他妈妈上班要求他不许动,旁边总有一些费报纸,他没事儿干,天天拿着报纸看,偶尔有的字是认识,大部分不认识,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妈妈,他自己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间就认识那么多字,因为他实在太无聊了,这个时候只有看报纸。他到上小学,大约也是六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读报纸了,很多人看他那么小一个孩子拿着报纸看,以为他是装模作样,他能够念出来,这就是典型的先有阅读,后认字的例子。

阅读要开始早,不要等孩子把一个一个字认完了再阅读,这个顺序是不对的。很多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那么他会每天规定孩子,你每天必须读 多少字,这个时间不可以玩不可以看电视,必须开始阅读。如果这样操作的话,你就把这件事操作翻了,一个再好的活动,一旦变成一项任务,变成外人强加给你的任务,你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孩子也是这样的。他的天性是喜好阅读的,如果我们太关注孩子阅读,操作方法不当,以至于把阅读当做任务强加给孩子,这样会破坏孩子阅读兴趣。有的家长会因为阅读问题上给孩子发生冲突,最后彻底徘徊了孩子阅读胃口,这样是非常得不偿失的。所以你还要关注让孩子在快乐中去阅读。最初孩子进入阅读的时候内心一定要单纯,首先关注孩子的乐趣。不要把阅读这个事情看得太重,尤其是经典背诵方面。有一个家长说,我一旦背古诗,孩子东张西望,他不认真的话妈妈会吵他,甚至打他,你这样南辕北辙了,不管是背诵还是阅读,要关注孩子的乐趣。

我另着女儿背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我会背的他基本上都会背。我会跟女儿说这一段妈妈忙,这么长时间没有背古诗了,今天有时间了。散发给孩子的是三天没有吃肉了,现在可以吃肉了,好香的。传达给孩子的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任务。

教育当中有这样一个公式,非常灵。你想让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你想让孩子排斥,,就去强迫他。我们希望孩子爱学习,我们是该诱惑他,你一强迫孩子开始强迫这个问题,包括吃饭睡觉都是这样,这个公式基本上是万能的。大家可以到生活中去应用一下。

谈到阅读有这么多的好处,家长有顾虑,现在强调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一个如果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真的他很难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小时候让他快快乐乐的去玩,别让他背诵那么多东西,别让他阅读。这一段是不对的。有一对留学生夫妻,他们两个经历过国内严峻的高考,考验。所以他们对这个事情的记忆都是痛苦,他们出国以后有两个孩子,我们可不要我的孩子活得那么苦。就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快快乐乐的玩去吧。结果他的孩子真的小时候在学前玩得很快乐。但是后来即便接受国外的教育,在国外上的小学,由于孩子早期没有任何的智力启蒙教育,他在那种环境下学习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国外的很多家庭也是非常注意孩子早期教育,尤其是阅读生活,在很多家庭中是非常丰富的。这样我们中国人总是说国外是快乐教育误以为快乐教育就是什么都不学习,这是误解。我自己的亲戚他们也在国外生活,我是比较了解这个情况。国外本质上是一种应试教育,比如美国哈佛大学你想要进入也需要很

好的成绩,只不过看你高中整个阶段的成绩,而不是看高考那一下。本质上他还是要成绩的。在国外那种环境下,孩子如果没有早期智力启蒙,进入学校学习仍然是非常难得。后来他们两口子回国了,回国以后更是难上加难,孩子在学习上完全是力不从心的。这个教训还是挺深刻的。

还有的人担忧什么呢?从小给孩子那么多的阅读,会不会限制和束缚孩子想象力呢?我觉得这是误解,读字和读土完全不矛盾,孩子小时候读字和读图是一起的。所以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孩子读字多了只能让他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只能让他跟为聪明,绝不可能限制它的聪明才智。还有的家长担心,我那个孩子是不是数理化学得不好,是不是因为读书读太多了,文科还是不错的。这个问题这样来解释,一个孩子数理化如果没有学好,当然可能有天赋的成份,但是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在后来的学校生活当中,可能没有遇到一个很好的学科启蒙教师。也可能甚至有些学科教师,由于态度粗暴,或者教育方法不得当,伤害了孩子对这一门学科的感情,所以孩子这一门学科上表现得很差。这个跟阅读量大小没有关系,阅读会成全你的数理化学习,决不会拉数理化的后退。有人举例韩寒就是因为读书多了,所以他数理化学得特别糟糕,这个推荐是不成立的。就韩寒这个个体情况,如果他没有那么多阅读,如果其他的生活经历完全想象,他的数理化也不会出色。索性他在生活中有很多阅读,那么他的阅读照样可以成全他,虽然他数理化学得不好,他照样可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照样是一个可以生活得很好的。这个大家完全不要担心。

还有担心孩子读书多了近视,这样的场合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秘方,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至少没有害。我本身是深度近视,我爱人也是近视眼,我孩子从小读那么多书,基本上不近视,到他上高中的时候戴150度的眼睛,现在戴200度,眼睛还比较好视力。你们到底怎么保护孩子视力?有一条节不允许他一边坐车看书,不允许他躺下看书,这个是要注意的。后来我听别人讲一个小偏方,让孩子从小吃鱼眼睛,非常有用,一定是活鱼的眼睛。我们买回来的鱼红烧、清蒸都是可以,把鱼眼睛白色的小求球那个地方挖下来给孩子吃。我女儿天生特别害怕芋头,我如果直接挖下来给他他肯定不吃。我想办法让他吃鱼眼睛,后来我跟我爱人商量一下,我们故意做好鱼以后跟孩子说,听说哪个国家领导人宴请一个宾客,那个人说你给我做一盘几万块钱的一道菜。厨师非常难,几万块钱的菜怎么做?后来另外一个厨师说咱们买很贵的鱼,把鱼眼睛挖出来,做一盘鱼眼睛,成本很贵,说明鱼眼睛是好东西。我原来不知道,哪天同事说谁吃鱼眼睛意味着你是这一桌最尊贵的客人,然后赶快说,今后咱们家鱼眼睛都给小圆圆吃,爸爸不能吃啊。我女儿觉得这是很受尊重的人,诱惑她的方式。以后做鱼就说爸爸你不能把鱼眼睛吃掉,这个给小圆圆吃,我女儿以后就爱吃鱼眼睛。我后来问中医,按照中医说的,吃什么补什么。按照这样的原则,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阅读可能在座的朋友还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到底帮孩子怎么选一些阅读书目。我的孩子大了他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孩子阅读需要注意什么。要不要孩子背重点段落。我是阅读积极的倡导者,所以在

我的书中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写了好几篇。看过我书的朋友知道,这些问题在我书中大部分有回答。还有在我的博客当中也有回复,这方面谈起来太长了,我们今天的场合没有时间细讲。大家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看书,也可以访问一下我的博客。

我最后会把我的博客地址和邮箱打出来的。

前面我们大约就是谈一下儿童的智力启蒙。手段确实很多,最重要的是阅读,下面我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我相信,很多现在明知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智力出色更重要。一个孩子智力可以平庸,但是你一定要心理健康。一个孩子没有心理健康及时智力出色最后还是没有用的。这方面是大家更关注的。 品格和心理的我们在学校现在会开设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等等。我不能完全否定那些课程的功能,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大的用处。事实上一个孩子的品格和心理成长主要有三个途径,这三个途径是什么呢?

第一个途径:我们如何和别人相处。

这个我们首先指的是家长。就是家长你是怎么样和别人相处的。你的那种价值观,你的做人的态度,你和别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就是儿童心理健康最好的一个启蒙教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第一点往往是人们能够关注到的,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第二点,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却经常是被人们所忽略的。

三、是否给孩子足够的阅读。

下面从三个方面简单陈述一下,我们如何和别人相处呢?这个我觉得从大的方面,比如我们如何和家人相处,如何和同事相处,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我觉得最重要的这里面要关注的,我们在孩子面前调查表现出怎样的状态和面貌来?一个家长说,尹老师我看了你的书,给小板凳揉揉痛,以前我做错了。孩子碰着孩子了,我会打小桌子、小邓子。我从看了你的书以后,我再也不那样做了。但是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我们校区有一个中心花园,大家都喜欢带着孩子去玩笑有一个小霸王老是欺负我孩子,这个小霸王骑车小自行车撞孩子,开始妈妈带着孩子躲他。后来第二次第三次妈妈就一爸爸撞人的孩子推倒了。我们不能打小板凳,你怎么可以把孩子一把推倒呢?你是是刚刚埋头的自行车,你骑的不熟练,往人身伤撞,我认识一个孩子自己骑两天就不撞别人了。你通过这样的孩子暗示给他你不是一个坏孩子,你撞我只是不小心,你这样跟他说,撞人的孩子多半为了表现是一个好孩子接下来不撞人了。当然你实在遇到个别小霸王,天宽地大你躲开他就是了。你绝不可以用咿呀换牙的方式把那个孩子推倒。你这样做本意让孩子不受欺负,可是你给孩子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还有一个家长,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双胞胎总是互相打架,妈妈总是想主持公道,你们俩说说到底因为什么打架。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说。小的你不对,来伸出手来打手。如果哪天大的做得不对,还打手。两个孩子越来越打架凶。怎么办?你首先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可以打人。孩子做错了你打手,孩子学会粗暴的对待他人,两个孩子相处当中怎么可能做到友善呢?你自己不是友善的家长,孩子怎么可能友

善呢。后来他改变了方法,两个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人的第一天性就是自爱。他会为了一些东西而抢夺,如果我们家长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强化这个事情,我们不在意这个事情一笑了之,没事儿你们自己解决吧。后来他换一个方法,孩子再打架他一笑了之。有一天小哥俩在他做饭的时候,一起到厨房来找他评理。妈妈说,哪天跟你说打架没有什么意思,这样厨房太小了,你们两个到客厅打,你们俩打吧我去做饭了,一笑了之,很不在意。等他做好饭过来小哥俩早就好了,根本没有什么事。儿童在他的交往中会有一些摩擦和矛盾,家长不要急于替孩子出面,我们第一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孩子们多半会慢慢的互相找到一些协调的方法的。第二我们首先要做出一个好的表率,让孩子看到我的母亲或者我的父亲是如何用很艺术的方法处理这个事情,或者他如何宽容他人。那么你的孩子会慢慢学会宽容。

有的家长担心我老是宽容他人,会不会将来是受气包,会不会别人总欺负他呢?这一点我觉得不用担心,为什么不用担心呢?一个孩子如果他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当中始终是得到尊重的,他内心是很自信的,那么他内心和强大,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他身上会带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质来,偶尔有一个小霸王欺负他一下,也吃不了大亏,因为你身上的气质会震慑他。我在校学、中学都待过,有一些孩子确实很成问题,他确实被班里的小霸王一直欺负,有的家长没有办法咱们转学吧。从一个学校转到另外一个学校,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又成了一个受气包。孩子很生气,你怎么那么没有出息呢?走到哪儿都受气。这个不能怪孩子,后来我对家长说,我即便没有看到你的日常生活,

但是我完全可以推测你的家庭生活中充满了对孩子的指责。如果你每天对孩子说你看你没有出息,你怎么那么软弱,怎么会去打他。这样的话太多,你首先的家庭生活当中,那么他出去会带着受气相出去。我们做父母的第一决不要教孩子去欺负别人的孩子。第二在家庭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你一定要尊重你的孩子,减少对孩子的指责。减少对孩子的管制。一个孩子内心自信,他会把这种自信带到他外面的生活中去的。他的心理因为是健康的。这是谈到如何和别人相处。

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我先举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家长,他有一次跟我咨询,说尹老师你看我们两口子都是学历也挺高,我们在单位为人处事又那么好,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儿子怎么那么爱打人。我一另着他去小区里面玩看着人家就去打人家,那个儿子快要上小学了。因为这个事情我打了他多少次也改不了。大家听出答案了吧,答案其实就在问题里面。因为孩子打人这一件事情,我不知道打他多少次。后来我很不客气的说,你用你自己的行为,你用跟孩子相处的方式,当有人惹你不高兴的时候你可以动拳头,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就是我们如何跟孩子相处,这是一个最无言,但是最有力的教育。

我跟很多家长说过,包括在我书里面也说到,我们绝不可以打骂孩子,我们中国传统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这是错误的,是谬论。打骂绝不可能让一个孩子变得优秀,暴力教育只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打骂是天底下最坏的教育方式。如果有家长以前对孩子有打骂,从今天开始完全戒掉。不要说

那个孩子就得打,人的天性就是自爱,希望得到尊重,我们不能一方面谈尊重孩子,可是另一方面又去打骂孩子的,你的行为跟教育方式就矛盾了。打骂只能让孩子心理变态和扭曲,让孩子更加逆反,让孩子更加不懂事,打骂完全没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应该是全部教育的一个反面。

所以暴力教育,你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是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比如现在我们国家接连发生公害案。现在媒体放在社会矛盾没有化解,我很烦这种大而化解,最终所有的元凶找不到。媒体没有挖掘这些孩子成长的背景,但是每一个罪犯他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的不行来自于家长粗暴的管制。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那些刑事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他们的童年十有八九经历了一些家庭暴力,比如父母亲特别爱打骂孩子。最后打骂的后果使孩子心理变态扭曲,形成一种反射人格,最后做出一反社会的行为来,所以暴力教育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打骂被我们注意到,一些隐性的暴力伤害是不容易被家长关注到的。

有一次从事教育的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当时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大约是这样一个话题,当时有一个老师谈到这样一个例子。他妈妈一直对他要求很严格,他妈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妈妈跟他们说,不容许自己的孩子超乎自己“你”,必须说“您”。经常抠字眼。比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吃饭,妈您还要饭吗?结果他吗一听这个话,把筷子甩掉了,把碗摔了,你怎么跟我说“你”。而且你怎么说我是“要饭”

呢?他把这个例子举出来,妈妈这个例子是传统文化的好的例子。我非常不认可,家长跟孩子这种相处得模式,显现你家作为家长多么苛刻,是不是?第一你非常粗暴,孩子不小心说个“你”你就把筷子摔掉,而且你曲解孩子。本来问你是不是要再盛饭,你曲解为“要饭”。所以这种隐性的暴力伤害是经常不被家长关注的。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那个家长写到,有一次我跟儿子两个人出去爬山。我们带的水和水果。结果带的水喝光了,书包里只剩下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休息的时候他妈妈故意考验孩子,妈妈也很渴,你也很渴。一个大苹果,一个小平均,谁吃大的谁吃小的?孩子说,一个上咬一口。妈妈一听很不高兴。接下来孩子说,我尝尝哪个甜,妈妈吃甜的。妈妈觉得孩子很懂事,我也不认可,我觉得孩子是恶意试探他的孩子。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妈妈,这样跟孩子斗心眼,你自己首先那么不诚实,你怎么可能教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你这样教出的孩子只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我们跟孩子交往当中不要动那么多心思,我们拿出最干净最纯洁的心态,我们会培养出一个非常优良和纯洁的孩子。我们见到很多家长跟孩子不断斗智斗勇,后来我说你把这个事情搞得太复杂了,其实儿童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真的不需要搞那么复杂。我们经常希望孩子听话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这样一段话:要别人听你所讲的话,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听话的人想一想。要打动别人的心里,,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如果不合乎人情,你怎么教孩子做人呢。

我们跟孩子相处的种种细节当中,没有一种超越我们对儿童学习

管理的复杂性。孩子跟家长相处方面,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对孩子学习管理方面。这方面你管理的质量好坏不但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同时还影响到他的一种品德成长。这方面我可以先举个例子:

看过我书的朋友, 知道有一篇文章叫《不陪孩子写作业》。在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和校长给我们家长开会,就讲孩子开始进入学校学习生活,我们要关注学校学习。所以每天要陪着孩子写作业,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自身是搞教育的,我听完了以后知道老师和校长的用心良苦,但是我这样简单陪孩子陪下去效果一定不好,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可以你从开始天天陪他,怎么培养自觉的学习习惯呢。我不能那样做,我孩子上学以后开始几天我就担心他不懂得自己去写作业。因为他很幸运的是幼儿园从来没有作业,上小学是第一次开始写作业。开始几天我会提醒他,但是不会天天陪他。过了一个星期,宝宝,开始几天妈妈提醒你,你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每天有作业,你每天回家自觉把作业写完好不好?他说行,他也听高兴的。开始两天还好,但是接下来,后来有一天孩子忘了写作业了,我说是不管她,但事实上我每天在悄悄观察他,我不可能真的不管他。我每天观察他几点开始写作业,几点写完。后来哪一天他先是玩,看电视、吃东西。做了很多事情。一般晚饭前开始写作业,晚饭后再写一挥而就结束了。哪天晚饭前没有写,晚饭后还是没有小写作业的迹象,一般家长早沉不住气了,因为我前面已经谈过,我不再管你写作业,你要自己安排。所以我想我一定要沉住气,这是

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是他学习的时候,所以我想我不怕他犯错误。我就沉住气,当孩子洗漱完了要睡觉了,我还是不说,当孩子躺在床上突然想起来作业没有写,孩子急得要哭。这个时候家长有可能会责怪,你怎么忘记写作业呢。我就想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责怪孩子,我们要容许孩子犯错误,他真的从这些错误中去学习的。所以我故意表现出来,是吗,你今天忘了写作用了,那怎么办?孩子急了,出主意赶紧下来写作业。这个时候孩子很困了,而且爸爸让他赶快写作业,他很不愿意下来。我就想这个时候你让孩子自己学会去思考这个事情,自己决定,千万不要家长动不动给他出主意。我后来说你自己看怎么办,你想今天写你就今天下来写,你要是今天觉得不想写,明天早上妈妈早一点叫你,明天早一点起来写。你要是明天早上也不想写,今天作业就别写了。我把三个选择都告诉他,后来女儿想明天早上起来他不愿意,最后一种选择他不敢,只有一种选择,还是自己起来写吧。然后他就爬起来,这种选择是他自觉自愿的选择他比较愿意下去写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罗嗦,家长的唠叨就是一把小刀子。你唠叨越多对孩子自制力的损伤越大,孩子自己会从这次教训当中吸取经验的。又隔了几天我女儿又一次忘记写作业,有的家长会说我容许你第一次犯错误,不可以第二次又犯错误。怎么又忘了呢?就会生气,我面对孩子的错误永远不要生气,让他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这一次我女儿又要哭的时候,我还是像上一次一样告诉他你自己看看怎么办。他想还是今天写比较好。所以又爬起来写了,哪天作业非常多,本来睡觉比平时晚,哪天作业分外

多,结果一直写到11点多还没有写完。我跟我爱人这个时候也该休息了,很多家长说我陪你写,看孩子写作业辛辛苦苦。你千万不要这样做,你这样做孩子会在情绪上对你形成一种绑架,我就想这个时候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该去睡觉去睡觉。我跟孩子说了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跟孩子说宝宝爸爸妈妈睡觉了,你自己写完了之后去睡觉。孩子很嫉妒,我们就笑着说每个人都要干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也经常加班,那也是我们的作业,我们在工作单位有很多自己要做的,没事儿,你写完了以后你记着,以后别忘了写作业。哪天写完了已经很晚,很多家长可能会不忍心,但是你如果今天不忍心,训他一顿,或者提前提醒他,那么明天后天呢?这不利于他长远的发展。所以我想,有时候克制一下自己去说的愿望,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自第二次忘记写作业以后,我女儿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忘记发生写作业的情况。这两次教训已经足够让他记住写作业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且我从来不检查他的作业,我觉得检查孩子作业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可能很多家长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检查孩子作业,看有没有对的,有没有错的。我是非常反对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我们的用以非常好,今天哪儿做错了我给你提醒,但是你想你能跟他一辈子吗?天天帮他检查会降低他的责任感,他想反正有爸爸妈妈帮助检查。同时我们为什么不容许孩子作业中有错呢?为什么要求那么苛刻。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上小学、中学,难道我们自己每次作业都能写正确吗?包括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家长你们也是名校毕业的,包

括名校毕业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你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吗?都不可能。我觉得做人我们必须接纳孩子一些缺点和错误,就像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样,不要太苛刻,孩子才能正确成长。尤其学习方面,天天帮助他检查作业,到了真正关键的考试当中你绝不可能上考场帮他检查,是不是?如果平时形成了这种不认真检查,你不可能跟着他,他不会因为你天天帮他检查,他就变得更为自觉。所以这方面我想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任务,同时还是一种道德教育。我如果不去唠叨孩子,那么孩子就变得更自觉,更有理性,这个是不是也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呢。所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木林斯基,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面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儿童的荣誉感和自尊感。我们在对儿童学习管理当中,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你要关注的核心点,就是你是不是损害了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感,如果你对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感有所损害,那一定是不好的。如果你呵护了孩子荣誉感,呵护了他的面子,那么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双赢的。

我见过一个家长,他那个孩子问题非常严重,他的孩子上了大学了,现在已经大三或者大四了。但是非常的不自觉,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不去上课,从来不去学校里面上课,已经有很多门不及格了。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妈妈通过各种关系帮他找老师勉强弄及格了。二年级的孩子还是不学习,天天上网不停换女朋友,或者不知道跑哪儿了。二年级妈妈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还是帮助孩子解决了问

题,因为他的父母是非常强的。他妈妈是大学老师,爸爸也是事业非常有成的。这样的父母亲的帮助下孩子勉强过了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孩子不可能永远帮下去,不可能父母跑关系给你每一门及格。他找我谈的时候全是谈的孩子的不是,孩子这样堕落,那样堕落,这样不听话那样不听话。我说你谈了将近一个小时,说的是孩子的问题,没有谈一点你和他爸爸到底有什么问题。但是我可以推测,在这个孩子这十几年的成长当中,你们一定是对孩子有太多错误的管制。比如就在学习上,我可以肯定你们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天天盯着他学习,非常在意他每一次考试成绩,一定对他有很多的批评和指责。同时,给他很大的压力,是不是这样?他后来回想一下真是这样。从我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天开始,我们没有一天不检查他作业。没有一天不盯着他,给他看时间。给他制定一个非常完美的作息时间表,几点放学,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几点到几点完成作业。每天监督他,按照作息时间表来做,我希望培养他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想培养孩子习惯,但是事实上,你所有的行为当中,你丝毫没有关注孩子这种自尊感,你每天都是用命令和指责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同时孩子在各种遵守规则的日常生活当中,他只知道我必须要遵守规则,没有从重获得一种成就感,没有获得一点自信心,他知道每一个事情必须妈妈给我安排好,哪怕妈妈今天出差了,妈妈也要按时打电话问他你几点到几点干完了什么没有。有时候因为孩子知性不够好,还动不动生气。这几十年下来等于家长搀着孩子往前走。孩子中考的时候不是特别好,出现厌学的情况,妈妈动用关系上了最好的高中。本来孩子不想上好

的高中,想上差一点的,他认为进了那样的中学会更有自信,其实孩子的想法是正常的,因为他进入那种学校以后他自己会获得自尊感会获得自信,这样对学习会有好处。但是妈妈只关注外部的种种条件,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强行让孩子上最好的中学,以至于孩子上中学以后特别没有自信,因为班里面都是好学生,自己是差生,让孩子特别失落,每况愈下。

我也很发愁,一个教育工作者并不是一个巫师,告诉你几句话,让你的孩子立地成佛马上变成一个人,结果不可能。什么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越开始做越好。我们必须关注每一天每一点的生活细节,才能把教育这个细节做好,我们不关注细节最后整体也是错的。包括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按时按点的做到书桌跟前,这不叫好习惯,那只是刻板行为。孩子知道今天有三件事情,哪件事情着急,他懂得按照自己的客观情况,按照今天的具体情况能够有变通能力,能够灵活的安排自己,并且主动的完成这些东西,这才叫好习惯。好习惯不要光关注外部的东西,外部的东西是很好衡量的,而一个孩子内心所成长起来的自觉意识,自我把控能力才是好洗干的核心。你把我住这些才是真正获得好习惯,否则的只能叫刻板行为,而一个刻板行为的孩子失去了外部控制力最后就完全不知所措了,就像刚才我举的那个大学生,他失去了妈妈的监控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办。这个例子挺普遍的,因为我接待太多这样的家长。一遇到这种家长我也借的非常痛心的。

我刚才谈到一个核心,我们不要太多的管制孩子,真的就是说太

多的管制就是对于儿童自制力一个慢性磨损。我们一定要关注如何让孩子去自觉的做这些事情。可能在座的有些家长你的孩子已经不是幼儿,或者不是小学生,上中学、高中了。那有的家长会说,由于我以前管理方法不得要领使得我的孩子现在学习特别不自觉,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还是要心态回到原点,从开始去做起。什么叫回到原点?

我举一个例子,我一个同学也是好朋友。他在孩子管理过程当中开始确实也是不得法,他像我刚才举的家长那样,对孩子特别认真。孩子每个细节都要管到,又由于这个方法不得当,很挫伤孩子。孩子在小学、初中都学习还是不错的。中考考得还是挺好,考进了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一所中学,排名也还是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妈妈说,你看你考高中,虽然你这个学校不错,他成功心很且,但是没有考进最顶级的中学排名属于二三名,并且你在这个中学中等水平,你这样的水平考一个非常好的大学是比较难得。所以妈妈更用心的每天监督孩子,妈妈每天所有应酬取消,已经上高中的孩子每天非常用心的管制他,高中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成绩。结果高一高二两年管下来,孩子从中间一直下滑,特别逆反,孩子最后要离家出走了。他看了我的书以后有一种茅塞顿开,我确实做错了,我原来做错那么多事情,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现在最远的路其实就是最近的路,从现在开始减少对孩子的管制,你信任你的孩子,你就知道你如果前期情况由于管制,错误造成的后果,从今天开始不要胡乱管孩子,孩子将来我的情况不会太好地但是决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你有这样的地线就够了。他后来

跟孩子做了一次很诚恳的谈话,妈妈以前真的做错了,很内疚,由于妈妈胡乱管制导致你不爱学习,以前妈妈说你不爱学习是自己堕落,本身你天性是多么爱学习,原来你多么上进。后来因为妈妈错误管制,闹得你逆反了。没事儿,咱们考大学能考到什么程度就上什么程度。人生的路还吃,哪怕我们考不上大学,还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尽量去学,能学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妈妈不借用任何借口监督你。以前妈妈半个小时送一趟水,又半个小时送一个水果,总之他其实目的都是为了监督孩子。孩子会感觉到,妈妈这种小行为人孩子很不愉快。后来妈妈谈话以后再不这样做,真正做到内心信任孩子,每天不因为学习的事情跟孩子发生冲突,一没有冲突孩子慢慢不跟家长逆反了。上进是人的天性,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自己知道应该好好学习,这个孩子从高三一开始就很用工的去学习。短短的一年时间,突飞猛进。后来这个孩子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是地方上的一个考生,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里面。

这个孩子大大的回报了他妈妈。后来他妈妈非常感激我。我书后有一个家长说了一句话,就是他妈妈说的。我原来只是以为孩子的问题是孩子差异,我后来才发现,你是把孩子教育大了,我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孩子的差异就是父母亲管理方式的差异。

我觉得他说的比较准确的,这不是对我个人的表扬,他说出一个道理。孩子跟孩子的差异其实就是父母亲管理方式的差异。我们跟孩子相处中太多的关注了我们对孩子说了一些什么。但是我们这里面经常忽略的就是孩子的情绪到底怎么样,我们说这个话有用吗?心理学

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亲和教师信息的接纳,最多是情绪,其次是行为,最后是语言。我们经常说,你对孩子说了多少东西,我苦口婆心跟你讲道理,但是如果讲道理孩子在情绪上有逆反的话,形成冲突是内心强烈的冲突的话,最后你所讲的道理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首先,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只有你在情绪上被孩子首先接纳,那么最后所说的话他才能够接纳。我们首先要关注我们对孩子情绪的把控。而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绝对在情绪上是不快乐的。我们跟家长说,不管是最好的管。很多人听到,天哪我怎么可以不管我的孩子?你理解错了,我所说的这个“不管”和你理解的那个“不管”是两个概念。正如我们现在说的爱和溺爱。溺爱就是爱得太多了,很多人这样理解,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就少爱孩子一些,这个是错误的理解。就像管制一样,溺爱和爱决不是程度上的差异,他背后是本质上的差异。溺爱的本质是管制,是包办,是不断的批评。而爱的本质呢,是我们尽可能给孩子自由,宽容,一定要容许他犯错误,而且一定要尽可能给他欣赏。同样一件事情你欣赏不欣赏孩子,这个是差异非常大的,最后所形成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管制、包办、批评下所形成的孩子的心理,那就是阻碍潜能,成长恶习。你如果给孩子自由、宽容和欣赏,那么你孩子最后形成的是正常潜能的成长。我们不要以为有的人是好的,有的是坏的,我们每个正常人身上天然有两种东西,一个是善一个是恶,正常情况下表达的是善的方法。就像一颗种子,正常的种子在正常的阳光和正常水分情况下一定会健康的长出来,不会无缘无故烂在泥土里。而我们给孩子的是负面的刺激,他的

恶就会成长,就像一颗种子你用汽油浇它不可能成长。所以一定要记住,减少管制,减少包办,减少批评。多给自由,多给宽容,多给欣赏。不给孩子自由,或者太多的包办,这种生活小细节太多了。

我可以举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在很多家庭生活中都是存在的,有一次我在一个大学操场上,正好当时操场上空空的也没有什么人。我看到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孩子,那个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可能一岁半左右,可能是姥姥还是奶奶。很爱这个孩子,孩子摇摇晃晃走路,奶奶说小心小心,别摔倒了。结果孩子刚走两步吓得不敢走了。后来孩子看操场上的塑胶跑道的小颗粒,用手末这个小颗粒。结果奶奶说那个脏,别摸起来起来把孩子拉起来了。后来孩子很无聊,又看到一个小树枝,就捡这个小树枝,这个脏啊。这种小细节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就是这样的细节,就属于溺爱的范畴。你不停的管制孩子,孩子最后会变得很逆反的。还有一次一个妈妈和一个姥姥拎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10岁左右,正是孩子最调皮、最好奇的年轻。我们当时坐的动车,那个动车刚刚开通,人们上车以后很新奇,小男孩上车以后也是觉得特别好玩,这儿也想动一动,那儿也想看一下。妈妈和姥姥从上车开始,不停在阻拦孩子,别对这个,别动那个,怎么那么不听话,你不能乖乖坐一会儿吗。孩子弄得特别沮丧,车开了以后孩子想去上厕所,也可能好奇看厕所什么样子。孩子说上厕所,妈妈说我跟你一块去。妈妈说你怎么找到,孩子说我会,妈妈说的了的了非得强行跟着孩子一起去,弄得孩子很不愉快,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生活小片断,我完全可以猜测这个孩子在他的家庭生活当中,一定是充满了这样一

种管制,所以那个孩子看起来心神不宁,确实很不听话好像是,特别不安稳。这个都是父母亲过渡包办,过渡管制,这种小的评价导致这样的后果。这方面特别需要我们家长关注这一点。

所以我就提倡,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不是说减少爱,而是想办法怎么样给孩子自由。真正爱的本质是自由。哲学家弗洛姆说过,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比如说夫妻之爱,儿女之爱,兄妹之爱,同事间的关怀。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自由我们一提到自由很多人会非常担心给孩子自由,那不就是他无法无天了吗?后来我跟人们说,自由的本质决不是无法无天,自由的本质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下选择,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去尝试,不要怕他犯错误,我们要把每一次犯错误看成孩子学习的一个良好的契机。没有犯错误,怎么可能有进步呢?很多家长用心良苦,我在我的成长中走过弯路,那么我就告诉你,不许这样你就少走弯路,你就可以走一条正途。这个在理论上似乎是成立的,但是从教育学以及心理认知学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人是在自己的经历当中去体悟和明白一些事情,而不是别人给你讲一些什么事情你立刻明白,尤其对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理性认识不成熟,他的自我反思意识没有形成,所以我们更不要指望我们干巴巴的语音可能告诉他们那么多东西。一定要容许他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容许他做一些错误的行为,这都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管制太多,本质上其实就已经是不尊重了。弗洛姆还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尊重,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我接触很多家长,很多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充满统治欲和占有欲,在孩子面前觉得我为你做的一切都是你应该接受的。我说考虑的问题都是比你强的,你应该听我的安排,听我的指挥,这个真的你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的自由。那么事实上,你对他已经不存在尊重了。

我们国家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失掉自由,不能成人。这句话也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自由,最后你的孩子很难成人的。这个其实可以返过来解释,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个时候家家孩子很多,很多父母是文盲,孩子多,父母亲不怎么管我们,恰恰无意中给了孩子很多的自由。如果他的孩子从小遇到一个不错的老师,并且有幸阅读一些书,这些孩子很健康,就是因为他客观上获得了自由。所以自由对儿童的成长怎么强调都过分。

台湾学者副配容(音)说真正的成长,比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他原来是一个医学博士,它的研究方向是儿童神经病。很多孩子在幼年时候会出现神经病迹象。他开始本来是个医学博士,从医疗的角度看待孩子,但是他在解除了大量的病例以后,他就发现神经病不是一个胜利问题也不是一个一团问题,其实是一个教育问题,所以后来蒙台蓑笠(音)做教育了。他创办“儿童之家”专门收留流浪儿童,以及有心力障碍的儿童,在儿童之家开设一些能够激发他们潜能的课程,最重要的他们让孩子在这一块获得自尊,获得自由,所以后来他的儿童之家成长起来的孩子最后都能够基本上正常的融入社会生活当中去。所以蒙台蓑笠(音)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要对付许多鼓励的问题,只要一个问题就可以提示出教育的

基础:我们怎样给儿童自由。 我们给孩子相处当中关注过“自由”这两个字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前面说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三个方面我们讲到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跟孩子相处。这是我非常关注问题,所以讲得比较多。 第三个途径,我们是否给孩子足够的阅读。

关注阅读,开始我们谈的就是阅读对儿童智力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其实,阅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乃至他的道德成长,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因为一个孩子他去阅读一本好的书籍,就是在跟一种好的思想在对话,甚至跟一颗伟大的心灵在交谈。他如果读的书多了,同时也见多识广,思维会更开阔,就不会钻牛角尖,对整个思想的成长以及道德的成熟,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哪怕不为了孩子学习好,哪怕为了他的道德成长一定也要给他足够的阅读。

苏霍木林斯基总结非常好,他说:我坚定的相信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思维的力量使我们摆脱对于本能、欲望和管理的奴性的屈从。当我们思维具有力量的时候我们不再受那些本能和欲望的捆绑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看古今中外思想非常深刻,这种人格非常高尚的人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愚昧的,他们一定是有大量的阅读,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一定是非常出色的。

前面我们讲的关于道德的成长。

我在平时工作中还经常遇到很多这样的家长,老是说你看你的孩子教育挺好的,那是因为你命好,你女儿那么好,所以你的孩子让你

很满意。你看我那个儿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的,或者天生怎么怎么样,于是很多人感叹,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你那一套方式只能用于你女儿,用在我儿子身上就不行了。这完全也是谬论,真的。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三个观点。

为什么说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我也可以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人,他们两个人确实非常优秀,爸爸非常有能力。他们有一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表现出两方面,一方面是脾气不好,特逆反,不听话。另外一方面又表现出特别窝囊。出外面不敢跟人说话,好像特别内向,又好像挺乖的。总之作为一个男孩子来说,这个性格真的是很成问题。爸爸老是为这个事情感叹,你们教育方法对我儿子没有用,我那儿子就不行。后来我有一次去他们家,正好假期刚刚带着孩子去海边玩了一趟,录了一些录像。给我们放一些录像,我看了有十几分钟,那段录像的内容就是他们家小男孩当时七八岁了,在海边玩耍,拿一个小桶,把沙子装在里面,扣出来就是圆柱体。爸爸给孩子录像,从录像开始怎么样装沙子,到怎么扣全是爸爸指挥,你把沙子弄平了,对那样开始扣,别那样,应该怎么样扣。总之在孩子整个玩耍过程当中爸爸的指点没有间断,画外音一直有。我说你整天说孩子跟孩子不一样,你整天说你儿子又窝囊又不听话,你这么唠叨,孩子连一个玩耍的自由都没有,随便在海边上玩耍,你都要指挥塔,你这样的话孩子怎么可能有出息。所以你别感叹你的孩子跟别人孩子不一样,你还是首先反省一下自己,你老是看别人的孩子特别阳

光,特别向上。你没有看到人家是如何管住自己的嘴巴的。所以孩子和孩子真的是一样的。就像人和人我们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我们主要的方面还是一样的。哪怕是男人和女人,我们大的方面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首先关注他的统一性,而是急于强调它的差异性,这个可能会误入歧途。

医学和教育经常可以进行类比,在医生的眼睛当中病人和病人,到底是一样的还是不一饮的?我经常会反问这些家长,在医生的眼中这些病人既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我们首先知道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我们知道人和人没有太大差异。我们把握最基本的教育原力,就像医生给人看病,首先有基本的医学常识,不会用错药,然后才有资格关注人的差异性,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家长的也一样,首先看到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然后你才具有能力进行区别。就像医生,只有具备基本医学常识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症下药背后四个字必须了解症,才能下药。不要因为孩子某个毛病,跟孩子的孩子不一样而去感叹孩子跟孩子不一样,这个是谬误。包括看我的书,很多人会说,你那个方法挺好,但是不能照搬。后来我说难道有人跟你说过需要照搬吗?没有人这样说。我的书上尽管也谈很多具体的技巧、方法。我说方法在多也无法穷尽一个人所遇到的问题。我写书的目的不是让你单纯学方法,我希望你把我的是背后的基本原则,你如果把握到背后的基本原则,你才能够去形成自己很多很多的方法。比如很多人说,老师你为什么会平时有那么多方法?我说因为我像一个医生一样,我对背后的知识,我有一个比较通透的掌握,所以才能面对每一个具体

的问题,就像医生面对每一个具体的病人一样能够迅速的形成自己的一种判断,迅速的搜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方式来。

所以说,我们要对一个人有效的方法,其实也会对所有人有效,当然这个方法是共同的原理。后来我琢磨半天,教育当中有很多的公式,比如说,如果我们给予一个孩子的是责任与欣赏,最后形成的是什么?就是勇于担当和自尊自信。

如果我们相处的时候和孩子不停的讲条件,用命令,那么最后形成的是什么性格特征呢?他学会了不断跟你讨价还价,或者是他很自卑,要么是很逆反。教育中有很多这样的公式。所以说,当我们孩子出现某一个不好的后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翻回本源找一下到底哪个原因导致的。这是做家长的需要反思。

当然这些公式不像数理化公式一样能客观列十条或者八条,教育这个东西我们也不要把它搞得太复杂了。实际上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就像一根红线一样,我们把握了这个红线就会形成无穷无尽的方法。只要你的方法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的原理来运转的,没有脱离原理,那么最后你的方法一定是有效的。比如刚才谈到打孩子,打孩子已经背离了原理了,所以你的方法一定是无效的。尊重孩子你就是在这个原理这个线上,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最后都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说到这儿,很多家长说,老师是不是因为你搞教育的,你有一根原理的线,知道怎么样围绕原理去做。我们很多人是搞其他行业的,不是做教育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不是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首先关注一个现象,中小学老师他们都是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

但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教师,我在教育节很多年,我就知道中小学老师的孩子就整体情况而言并不比其他行业的人们的孩子更为出色,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观察?就是这样,中小学老师的孩子,比如在高考方面和其他并不见得比其他行业的出色。你如果学习了学校开设的心理学方面的一点点知识,真的不足以使你成为一个好的家长,甚至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家长,你必须是要去学习的。

四,做家长需要学习。

做家长需要学习,我觉得你有两个老师,你真诚的去拜这两个老师你就会成为一个好的家长。这两个老师是什么呢?第一个是书本。第二个就是你的孩子。

从我个人成长来说,尽管我是学教育的,尽管我做过很多年教师。但是当我自己有一个孩子以后,我仍然觉得我的知识不够,我力不从心。所以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我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比如教育、哲学、其他文化方面的,每一种书都会给我一些启迪,我会重点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教育类的书籍会给你一些指示,让你走出困惑。我们做一道菜都要看看菜谱,很多人做家珍,都不肯去学习,这样一定不行的。因为儿童教育已经从五六十年代所生活的那个自然放牧时代,过渡到当下一个圈养时代,现在家家就一个孩子,我们真的输不起,我们必须保证这一个孩子成长得非常健康。你作为家长你前面不可能去积攒经验,也没有时间修改这些事情,所以必须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去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然后学习过程中一个你

自己提高了,再一个及时把握住教育孩子每一个契机,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不断的去读书。在读书方面,大家可以多读一些,当时我所能买来的教育类的书籍,我尽可能多看一些。开始的时候是比较迷茫,这些书写的内容真的不行,甚至对家长有误导。但是读多了以后,你会有鉴别能力,这个方法可能是谬误,那个方法可以用。你慢慢认识水平会提高,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家教书是挺大的一块市场,很多人出书不是传播教育理念,很多只是商业行为,为了赚钱。所以我们选择家教书的时候特别难,现在我们去一个书店,有关家教的图书有上千种,或者几百种。包括我自己站在家教书前,也是一脸茫然,太多了。一个我们反对用年龄划分隔开来谈家教。比如0—3岁的教育,4—6岁的教育,什么7—8岁的教育,这种划分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0—3岁是人生最初的阶段,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这个是可取的。很多东西3岁看大,这个时候要关注,这是很关键的。但是,我觉得不存在4—6岁的教育,也不存在7—9岁的教育。因为你10岁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能是2岁就形成了。人在最初开始,教育一定是个完整的东西,是个系统的东西,绝不可能用年龄切割开来谈,但凡用年龄切开谈的这是为概念,所以不要相信这个。

第二个把智力和道德分开来谈,这个也是伪道理。你的任何教育行为不可能把学习和道德分开来谈的。还有就是把性别分开来谈,我这个书出来以后,有人说尹老师你那个是女孩子,能不能写一本怎么样教育男孩子的书。我认为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说尊重孩子,女孩需要尊重,男孩不需要尊重,不对

吧?女孩需要自由,男孩更需要自由。女孩需要阅读,男孩就不需要阅读吗?男孩和女孩只要我们按照正常的天性去培养,不要可以的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子。对女孩也是一样,正确的培养性别趋向。男孩只要心理健康自然会成长为具有阳刚之起的男孩,女孩也会成长为非常妩媚的女孩。很多的东西上帝已经给你设好密码了,你不用搞得那么复杂。比如男孩一套方式,女孩一套方式,这个太复杂了。尽管我是老师,我做这么多年教育,教育界也从来没有人,我研究出一套男孩培养方式,我研究出来一套女孩培养方式。如果有人说这一套就适合男孩培养,那一套就适合女孩培养,这都是伪概念,不要相信。搞得太复杂了。

还有把父亲母亲分开来谈,很多人受我这本书书名的误导《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老师你那本书写给妈妈看的,我老公不会教育孩子,你能不能再写一本给爸爸看的书。这样写下去爷爷奶奶还要参与教育,现在爷爷奶奶对孩子影响很大,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跟着爷爷奶奶。这样写下去无穷无尽的。我在反问你一句,医学院的男学生和女学生,需要分别写一套教材吗?不需要。家庭教育当中,恰恰忌讳的是父母亲教育价值观不同。父母亲的价值观是相冲突的反而会搞孩子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父母一定要统一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形成共识,我们才可能共同面对孩子,共同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不能你说往东,他说往西,这样孩子会两面派,或者孩子会不知所措的。这个书出来以后,现在有一本书叫做《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现在卖得也非常好。我看了一下这个书,这个书在出书之前我就看到

了,因为这个人写了很多本书了,他这本书写出来据说是第20本书,他写出来之后投稿给我这本书的编辑。那个编辑把握不了,让我看一下,后来我看了以后你出也行,不出也行,没有什么太多新东西。后来那个编辑自己感觉这个文笔还是欠缺,很多东西没有说透,还是不出了。给他建议你这个东西总体价值观不错,但是你没有新东西,很多东西也没有说透还是最好修改一下再投来。后来这个作者不愿意修改,就投给了漓江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了,把封面设计成跟我的一模一样,就是颜色不一样,起了一个《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结果很多家长误以为这个是姊妹篇。我可以坦率的说,他是里面爸爸应该怎么样,里面恰恰有很多对母亲教育的诽谤,这是不可取的。妈妈跟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上帝为什么让女人去生孩子,让女人不如孩子,一定有一个分工。孩子三岁以前一定受妈妈影响非常深刻。而且有研究发现爸爸对儿童的态度取决于妈妈对儿童的态度。如果妈妈经常打骂孩子,爸爸也会打骂孩子。如果妈妈坚决的不打骂孩子,爸爸也不会打骂孩子。所以我们选购家教书的时候不要被观念所误导。

还有一种书,速成思想。前一段时间网上发现一个作者一下推出五本书。21天培养孩子自制力。21天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21天培养什么什么。我觉得这个简直疯了,你不是一个凡人,你是一个上帝,21天可以培养孩子。我们教育孩子不要有速成思想,包括孩子学习方面,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星期可以教会你孩子写作文,你不要相信。有人告诉你我一个月可以让你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一百分,也不要相信。现在在市场经济下这种速成思想太多了,这个对家长是误导,

对孩子甚至是一种伤害。我们还是注意点。

刚才谈到第一位老师。第二位老师就是孩子,我们在很多情况下,真的要问问孩子,我就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我的朋友有一次到外地开会,走一个星期,他想正好带着孩子去外地旅游一趟。他这个想法不错,然后孩子很高兴。因为当时还没有放假,孩子正在上课。他认为耽误一个星期课没有事,孩子回来应该能赶上。后来出去玩了一个星期,玩一个星期回来以后,回家妈妈第一件事急急忙忙把孩子耽误的作业以及考试卷子赶紧拿回来让孩子做。就要这个孩子想要把这一个星期拍的风景照片,以及这一个星期写的游记整理出来,放在自己的博客上,是一个小学生。他自己有一个博客,他特别愿意经营这个博客。时间发生冲突,如果写作业,孩子没有时间整理博客,弄博客就没有时间写作业。为此妈妈和孩子吵架,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妈妈给我打电话,到底孩子说的对还是我说的对,到底该按谁说的做。如果鼓励的看你们两个人的选择和决断都没有错,妈妈有道理,孩子也有道理,但是教育孩子过程中一旦发生这样的冲突,并且孩子选择也不差,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孩子。你现在认为耽误一个星期的课,赶紧把课补上。可是如果你强行让孩子不做博客,而去做作业。表面上完成了作业,但是背后的损失是什么?第一完成作业不认真,他在糊弄你。第二对家长产生逆反情绪。第三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这是最坏的后果。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讨厌的感觉,这个时候他本来想写博客,他不能写博客,在那边苦苦的写作业。那么他对作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讨厌的感觉,这种厌恶感不会说因为今天作业的

完成而消失,这种厌恶感会延续很长时间。如果在很多的事情上,不断的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那么会从根本上摧毁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长远来看你就是伤害孩子学习,没有意义的。

今天让孩子写了博客,虽然表面上他没有完成作业,似乎有一点点落后,但是孩子写博客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并且他特别热衷于做这个事情,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愉快的。且不说写博客本身能够磨炼文笔,他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学校,他一看自己拉了什么,负如果他不讨厌学习,会主动的把这个课程补上。如果你真正的考虑教育,而不是完成与否,那么就听孩子的。

家长都是凡人,包括我自己有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决断,我会很诚恳的跟我女儿探讨一下。宝贝你是怎么想的?有时候我女儿说的道理我会接受。很多时候我想让他听我的,但是我要看到他背后的逆反情绪,我容许他犯错误,为什么不容许他这次做得差一点,这次做得差一点孩子会从教训当中慢慢的总结。所以我明明知道这次的选择不如我选择的好,但是我会非常信任你按照自己的去做。每个人的天性有一种自我保护,自觉向上的意识,只要我们呵护好他的自尊心,给予孩子信任。从一个比较长的成长过程来看,一定会心态更为健康,在各方面一定会做得更出色。

刚才谈到家长书本学习,要看书。有一些家长问能不能推荐几本书。现在现实的就是我想推荐给家长的。第一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爱弥儿》被奉为小说的经典,有的说是教育的,有的说是哲学书。有人评价卢梭的《爱弥儿》让人发现了儿童。这本书我个人也是

受益匪浅的,特别愿意推荐给家长的。大家注意买这本书的时候,现在有缩写本,或者简写版,翻译不太好。还是建议大家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那一套翻译的是不错的。

我们国家著名教育学者陈鹤琴先生写的《家庭教育》,陈鹤琴是民国时候的人,那个时候就有很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因为他是受欧洲思想影响的。他说的家庭教育虽然今天看来有个别地方属于不太可取,但是90%以上的内容非常好的。而且举很多例子读起来很好看。

还有一本当代的著名教育工作者魏书生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很多人说我们是家长,怎么推荐班主任工作的书呢?魏书生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家长。好的教育理念,其实是不分学校和家庭的。学校和家庭这两种虽然生活场景不同,但是背后所包含的教育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魏书生我觉得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谈到很多例子,以及对教育的一些思索,具体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个会让我们家长看完了以后也有一种茅塞顿开这样一种感受。而且他这个书写的也不枯燥,写的挺生动的。这几本书比较好。

当然我也愿意推荐我自己的书,我的书确实也是我多年工作以及研究甚至我自己培养孩子的心得。而且我在写的时候非常认真的,我的写作时间是比较长,一本书写了有一年时间。我不相信两三个月可以写一本教育书,那样的质量我是不相信的。

刚才谈到第二个老师就是孩子,这方面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一句话非常好,他虽然在谈论经济,但是这句话同样可以应用到

教育当中去:

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做出的判断地会大大优于任何政治家或立法者能够为他做出的判断。孩子虽然小,但是真的有他自己的一些感受,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不要以我是家长,我比你更懂得,太独断了真的不可取。很多家长小到孩子作业、玩耍去指挥,大到找工作、找对象。有一个孩子学习不错,也酷爱读书,到上高二的时候分文理课的时候,孩子酷爱考古,立志学考古专业。结果爸爸非得不让他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以后不好找工作,强制不让孩子去学,非得让孩子学理工科,理工科好找工作。专业的选择上爸爸强制,后来孩子没有办法,斗不过家长只好学了理科专业,结果那么优秀一个孩子,学理科是非常力不从心,结果导致孩子学习越来越差,如果按照他的专业学文科会考非常理想的大学,后来改理工科考的大学部理想。虽然按照爸爸抱着非常好找工作的专业,也上了这个专业,但是孩子四年大学读的一点不快乐,工作了以后找到一份工作也不快乐。我觉得这样如果家长真的是为了孩子幸福而考虑,一个幸福的孩子学考古难道不能养活他自己吗?照样可以养活自己。一个思想健康有幸福感的人,最后最会在这个社会当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总会找到立足点。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够预料的时候,我们还是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孩子更好一些。

前面我们讲了大约四个方面的内容,我最后想补充的一点,就是运动。我书里面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因为我原来也是做得不太好,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运动对孩子整个成长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关注他阅

读、心理健康,关注他的智力成长等等,是很重要。一定要关注孩子运动,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有很多的运动机会。运动本身不仅仅在于增强体能,当然体能增强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运动同时对儿童的智力成长和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用的。这方面因为讲起来话题挺长的,我们今天只是强调这一点,运动这个事情做起来也很简单,做的原则也是我们不要每天强迫孩子命令孩子做运动,而是家长积极的带着孩子去做,让孩子快乐,促使他主动运动这也是非常好的。不要为了写作业,牺牲了孩子运动时间。我为了女儿玩耍我替他写作业。现在孩子也是有很多无效作业,当孩子写作业非常慢的时候,他可能对这个没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少作业量,来多运动,促进对学习信心的恢复。

运动的功能真的是非常多的。这方面还是要引起我们家长的关注。 我前面举很多例子,也讲了一些道理,其实最后归纳起来,我觉得就是不外乎这样几个核心词:一个是尊重,给孩子自由,要给孩子阅读,要起到表率作用,一定要关注我们是怎样一种状态。还有让孩子有足够的运动。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家长,只要给孩子这五个方面,一定是错不了的。你多半会很简单,很轻松的培养出一个优秀而快乐的孩子。 我觉得孩子真的不在乎父母的贫富,我可以生活在农村,也可以生活在城市,我们可以是贫穷的也可以是富有的,我们在事业上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这样一个共同的角色,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如果我们给孩子这样一

个方面,我们一定会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观看学习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 观看"庆河南省第31个教师节暨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心 得 体 会 外语系 朱婷婷 2015年9月 观看"庆河南省第31个教师节暨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心得体会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2015年9月10日 ...查看


  • 2013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包括旧事例)
  • 一.人生信念 高中最新作文素材 1.不达目的不罢休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 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 ...查看


  • 考研自我介绍的中文版
  • 考研自我介绍的中文版 各位老师好,很高兴你们给我这样一个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叫***,就在前几天,刚刚过完23岁的生日.我于1990年出生于***,本科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我做事情有条理,有主见,独立性较强.我做事向来也踏实认 ...查看


  • 中国最美的湿地
  • 郑州团购 州郑团购网 烤地瓜机 中最国的美湿 地O.1 N尔额古湿纳地长生 天给赐人的无价之类宝 尔额古湿纳地景如诗如画风,距布拉大林北西 3公里, 坡较南缓,布满了 郁葱葱郁人的林,工北坡峭陡的崖下是著山名根河湿地的,峰海拔 7主02 米 ...查看


  • 爱德事迹材料
  • 以实际行动做好教育事业 ----"爱德之星"单行材料 头闸九年制学校 黄金谱 黄金谱同志,现任教头闸九年制学校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语 ...查看


  • 杨润群认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是重点
  • 大气污染治理成关注热点 在代表们下榻的北京河南大厦,刚刚放下行李的代表们就聚在一起交流各自带来的建议,代表们纷纷表示,与会期间,将认真履行职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加会议,积极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为让"中原更出彩"贡 ...查看


  • 距离,最美的相遇
  • 距离,最美的相遇 时间:2012-10-30 07:27来源:精品文章屋 作者:网络文章 阅读: 280次 因为距离,我才更加的懂得了友谊是如此般的珍贵:因为距离,我才发现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忽远忽近的他:因为距离,我才深深的明白自己对于这 ...查看


  • 2015年郑州郑东新区招教考试报名条件
  • 2015年郑州郑东新区招教考试报名条件 2015年郑州郑东新区招教考试报名条件,招教363人考试,报名时间:2015年5月25日9:00-5月28日24:00.打印准考证时间:2015年6月11日9:00-6月14日9:30期间.笔试时间: ...查看


  • 国内十大自驾游线路推荐
  • 汽车时代的来临使汽车不再只是人们的代步工具,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出游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自驾游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选择自驾,[喵途旅游网]带你感受一下中国的大美江河吧! 十大自驾车线路第十名: 在历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