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2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

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

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纸片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例1】小明把一张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果要求长方体的底面积为81cm,那么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设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你能列出满足条件的方程吗?你是如何建立方程模型的?

动手实验一下,并与同桌交流你的做法和想法。

2

列出的方程是 . 【做一做】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50,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求这个数。

3、一块面积是150cm长方形铁片,它的长比宽多5cm,则铁片的长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几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4

、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5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二次项, 是一次项,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 , 一次项系数。 师生小结

6、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7、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4x81 (2)3x(x1)5(x2) 2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3x+7=0 ②ax+bx+c=0 ③(x-2)(x+5)=x-1 ④3x-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2

2

2

5

=0 x

2.方程2x=3(x-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2,3,-6 B.2,-3,18 C.2,-3,6 D.2,3,6

22

3.px-3x+p-q=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p=1 B.p>0 C.p≠0 D.p为任意实数 二、填空题

2

1.方程3x-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常数项为____.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

3.关于x的方程(a-1)x+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4.方程2(x-1)= 8x-3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常数项为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a满足什么条件时,关于x的方程(a+7)x(x+1)是一元二次方程?

2

2

2

2

2

2m+1

2.关于x的方程(m-m)x+3x=6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3、方程(m2)x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21.1.2一元二次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式求解;由解给出根

m

的概念;再由根的概念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根.同时应用以上的几个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

根.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练习板,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请同学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2

问题1.一个面积为120m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_______m. 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列表:

师生总结方法。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

老师点评:(1)问题1中1,x=10是x+2x-120=0的解.

小组合作: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其它解吗?

教师点评:为了与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等只有一个解的区别,我们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回过头来看: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

例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10x+12=0的根? -4,-3,-2,-1,0,1,2,3,4.

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其代入等式,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方程的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

2

二次方程2x+10x+12=0的两根.

例2.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222

(1)x-64=0 (2)3x-6=0 (3)x-3x=0

分析:要求出方程的根,就是要求出满足等式的数,可用直接观察结合平方根的意义.

2

解:(1)移项得x=64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8 即x1=8,x2=-8

其余学生自主完成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2

1. x-8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________,x2=__________.

2

2.已知方程5x+mx-6=0的一个根是x=3,则m的值为________. 3.写出有一个根是x=2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

22

4.如果x=1是方程ax+bx+3=0的一个根,求(a-b)+4ab的值.

21.2.1 直接开平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2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

2

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2

教学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

2

(x+m)=n(n≥0)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1.什么叫做平方根? 2.平方根有哪些性质?

3.解下列方程,并说明你所用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22

(1)x=25 (2)x-0.16=0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22

(1)x-8x+____=(x-___)

22

(2)9x+12x+_____=(3x+___);

22

(3)x+px+_____=(x+______).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试一试:解下列方程,

22

(1)x=4 (2)x-1=0 解(1)∵x是4的平方根

∴x=

即原方程的根为: x1= ,x2 =

2

(2)移向,得x=1

∵ x是1的平方根 ∴x=

即原方程的根为: x1= ,x2 =

概括总结:

就是把方程化为形如x=a(a≥0)或a(xk)2b(a≠0,ab≥0)的形式,然后再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求解的过程,叫做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解下列方程

22

(1)x-1.21=0 (2)4x-1=0

2

解方程:x+4x+4=1

22

分析:很清楚,x+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1.

2

解:由已知,得:(x+2)=1 直接开平方,得:x+2=±1 即x+2=1,x+2=-1

所以,方程的两根x1=-1,x2=-3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2

2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选择题.

1.下面关于x的方程中①ax+bx+1c=0;②3(x-9)-(x+1)

=1;③x+3=

2

2

2

2

2

1; x

④(a+a+1)x-a=0.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

2.要使方程(a-3)x+(b+1)x+c=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a≠0 B.a≠3

C.a≠1且b≠-1 D.a≠3且b≠-1且c≠0

22

3.若x-4x+p=(x+q),那么p、q的值分别是( ).

A.p=4,q=2 B.p=4,q=-2 C.p=-4,q=2 D.p=-4,q=-2

2

4.方程3x+9=0的根为( ).

A.3 B.-3 C.±3 D.无实数根 二、填空题

2

1.若8x-16=0,则x的值是_________.

2

2.如果方程2(x-3)=72,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________. 3.如果a、b-12b+36=0,那么ab的值是_______.

2

4.方程(x-2)-18=0的解是_______.

2

5.当p=________时,二次三项式x-2(p-2)x+16是完全平方式.

22

6.若x-5x-2=0,则代数式2x-10x-8=_______. 三、:解方程

222

(1)5x=8 (2) x+4x+4=1 (3)4(2x+3)=25

22

(4) (x+1)= 2 (5) (x-1)-4 = 0

2

22

(6) 12(3-2x)-3 = 0 (7)x-0.81=0

22

(8)9x=4 (9)(x+2) =3

22 2

(10)(2x+3)-5=0 (11)(2x-1) =(3-x)

21.3.1配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1、 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p或(mx+n)=p(p≥0)的一元二次方程。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类比、转化、将次的数学思想。 3、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并对其进行取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2

教学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m x+ n)=p(p≥0)的方程.

教学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n的方程,知识迁移到形如(x+m)=n(n≥0)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2

2

2 2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

222

(1)3x-1=5 (2)4(x-1)-9=0 (3)4x+16x+16=9

22

老师点评:上面的方程都能化成x=p或(mx+n)=p(p≥0)的形式,那么可得

x=

2

. mx+n=

p≥0)

2

如:4x+16x+16=(2x+4)

(引课)

10×10×10×10×10 可以写成_________ 问题:式子10×10的意义是什么?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2

总结: xax 要配成完全平方,横线上只需加上 ,就可以配成完全平

2

方(x )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思考:下面方程如何求解,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925 (2)16 (1)、x6x、x6x

象上面的方程求解,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是为了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 来解。

1、配方法是将方程左边变成含有未知数的 ,右边是 ,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例1、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式子成为完全平方

(1)x6x+ =(x )

2

2

22

(2)x+ +25=(x )

22

师生小结方法:给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 解方程

(1)、x8x10 (2)、x10x90

2

2

(3)、xx

2

7

0 (4)x24x92x11 4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一、选择题:

2

1.将二次三项式x-4x+1配方后得( ).

2222

A.(x-2)+3 B.(x-2)-3 C.(x+2)+3 D.(x+2)-3

2

2.已知x-8x+15=0,左边化成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其中正确的是( ).

2222

A.x-8x+(-4)=31 B.x-8x+(-4)=1

222

C.x+8x+4=1 D.x-4x+4=-11

2

3.如果mx+2(3-2m)x+3m-2=0(m≠0)的左边是一个关于x的完全平方式,则m等于( ). A.1 B.-1 C.1或9 D.-1或9 二、填空题:

2

1.方程x+4x-5=0的解是________.

x2x2

2.代数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__. 2

x1

3.已知(x+y)(x+y+2)-8=0,求x+y的值,若设x+y=z,则原方程可变为_______,•

所以求出z的值即为x+y的值,所以x+y的值为______. 三.解方程:

22

(1) x+4x-1=0 (2) x-6x-7=0

22

(3)2 x+4x-6=0 (4)3 x+12x+1=0

四、综合提高题:

2 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x-4x+3=0的解,求这个三角形的周

长.

2.如果x-4x+y,求(xy)的值. 22

z

3.如图,在Rt△ACB中,∠C=90°,AC=8m,CB=6m,点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m/s,几秒后A

△PCQ•的面积为Rt△ACB面积的一半.

P

CQ

www.czsx.com.cn

21.3.2 配方法(二)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解题方法,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讲清配方法的解题步骤.

教学难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后,•两边加上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22 (1)x-8x+7=0 (2)x+4x+1=0

老师点评:我们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解左边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不可以直接开方降次解方程的转化问题,那么这两道题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解题.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像上面的解题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可以看出,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例1.解下列方程

222 (1)x+6x+5=0 (2)2x+6x-2=0 (3)(1+x)+2(1+x)-4=0

分析:我们已经介绍了配方法,因此,我们解这些方程就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的完全平方.

2 解:(1)移项,得:x+6x=-5

2222 配方:x+6x+3=-5+3(x+3)=4

由此可得:x+3=±2,即x1=-1,x2=-5

(2)(3)由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解方程(1)9y-18y-4=0 (2)x22

板演展示与集体讲评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达标测评,反思教学】:

一、选择题

4x-2=0应把它先变形为( ). 312822 A.(x-)= B.(x-)=0 393

1281210 C.(x-)= D.(x-)= 3939 1.配方法解方程2x-2

2.下列方程中,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

22 A.x+1=0 B.(2x+1)=0

C.(2x+1)+3=0 D.(

222212x-a)=a 2 3.已知x+y+z-2x+4y-6z+14=0,则x+y+z的值是( ).

A.1 B.2 C.-1 D.-2

二、填空题

2 1.如果x+4x-5=0,则x=_______.

22 2.无论x、y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y-2x-4y+16的值总是_______数.

2 3.如果16(x-y)+40(x-y)+25=0,那么x与y的关系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用配方法解方程.

22 (1)2y-10y+12=0 (2)4x-12x+8=0

(3) 4x-3x=1 (4) x(x4)8x12 2

(5) 4x6x30 (6) x4x92x11 22

2.已知:x+4x+y-6y+13=0,求22x2y的值. x2y2

3.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25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

木栏长40m.

2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m吗?能达到200m吗?

2(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10m吗?

21.3.3 公式法(一)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的训练。

过程与方法

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利用b2-4ac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22 (1)6x-7x+1=0 (2)4x-3x=52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移项;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2 (4)原方程变形为(x+m)=n的形式;

(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负数,则一元二次方程无解.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2

问题:已知ax+bx+c=0(a≠0)且b-4ac≥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

22

bx2

= 2a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板演规范

2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 学生交流活动总结规律.

2(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bx+c=0,当b-4ac≥0时,•将a、

bb、c代入式子

x= 2a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学生熟记求根公式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22 (1)2x-4x-1=0 (2)5x+2=3x

2 (3)(x-2)(3x-5)=0 (4)4x-3x+1=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教师板演完整步骤

解:(1)a=2,b=-4,c=-1

22 b-4ac=(-4)-4×2×(-1)=24>0

x2

∴x1

(2)(3)(4)学生独立完成

分析:以上4个方程根的情况及其原因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一、填空题

2 1.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求根公式是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

2 2.当x=______时,代数式x-8x+12的值是-4.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x+m+2m-3=0有一根为0,则m的值是_____.

24、若x3x9与2x5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 22

25、方程9x4与2x=a的解相同,则a= 。 2

6、(m-n)(m-n-2)-8=0,则m-n的值是

二、综合提高题 222222

1.用公式法解关于x的方程:

22(1)x-4x-9=0. (2)2x+8x+9=0

2(3)xx. (4)、4x4x1018x 402

3.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盒子的容积是400cm3,求原铁皮的边长.

4.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关于x的方程(m+1)xm22+(m-2)x-1=0提出了下列问题.

(1)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m并解此方程.

(2)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2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

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

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纸片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例1】小明把一张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果要求长方体的底面积为81cm,那么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设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你能列出满足条件的方程吗?你是如何建立方程模型的?

动手实验一下,并与同桌交流你的做法和想法。

2

列出的方程是 . 【做一做】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50,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求这个数。

3、一块面积是150cm长方形铁片,它的长比宽多5cm,则铁片的长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几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4

、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5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二次项, 是一次项,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 , 一次项系数。 师生小结

6、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7、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4x81 (2)3x(x1)5(x2) 2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3x+7=0 ②ax+bx+c=0 ③(x-2)(x+5)=x-1 ④3x-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2

2

2

5

=0 x

2.方程2x=3(x-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2,3,-6 B.2,-3,18 C.2,-3,6 D.2,3,6

22

3.px-3x+p-q=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p=1 B.p>0 C.p≠0 D.p为任意实数 二、填空题

2

1.方程3x-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常数项为____.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

3.关于x的方程(a-1)x+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4.方程2(x-1)= 8x-3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常数项为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a满足什么条件时,关于x的方程(a+7)x(x+1)是一元二次方程?

2

2

2

2

2

2m+1

2.关于x的方程(m-m)x+3x=6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3、方程(m2)x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21.1.2一元二次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式求解;由解给出根

m

的概念;再由根的概念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根.同时应用以上的几个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

根.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练习板,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请同学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2

问题1.一个面积为120m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_______m. 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列表:

师生总结方法。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

老师点评:(1)问题1中1,x=10是x+2x-120=0的解.

小组合作: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其它解吗?

教师点评:为了与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等只有一个解的区别,我们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回过头来看: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

例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10x+12=0的根? -4,-3,-2,-1,0,1,2,3,4.

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其代入等式,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方程的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

2

二次方程2x+10x+12=0的两根.

例2.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222

(1)x-64=0 (2)3x-6=0 (3)x-3x=0

分析:要求出方程的根,就是要求出满足等式的数,可用直接观察结合平方根的意义.

2

解:(1)移项得x=64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8 即x1=8,x2=-8

其余学生自主完成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2

1. x-8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________,x2=__________.

2

2.已知方程5x+mx-6=0的一个根是x=3,则m的值为________. 3.写出有一个根是x=2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

22

4.如果x=1是方程ax+bx+3=0的一个根,求(a-b)+4ab的值.

21.2.1 直接开平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2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

2

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2

教学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

2

(x+m)=n(n≥0)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1.什么叫做平方根? 2.平方根有哪些性质?

3.解下列方程,并说明你所用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22

(1)x=25 (2)x-0.16=0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22

(1)x-8x+____=(x-___)

22

(2)9x+12x+_____=(3x+___);

22

(3)x+px+_____=(x+______).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试一试:解下列方程,

22

(1)x=4 (2)x-1=0 解(1)∵x是4的平方根

∴x=

即原方程的根为: x1= ,x2 =

2

(2)移向,得x=1

∵ x是1的平方根 ∴x=

即原方程的根为: x1= ,x2 =

概括总结:

就是把方程化为形如x=a(a≥0)或a(xk)2b(a≠0,ab≥0)的形式,然后再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求解的过程,叫做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解下列方程

22

(1)x-1.21=0 (2)4x-1=0

2

解方程:x+4x+4=1

22

分析:很清楚,x+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1.

2

解:由已知,得:(x+2)=1 直接开平方,得:x+2=±1 即x+2=1,x+2=-1

所以,方程的两根x1=-1,x2=-3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2

2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选择题.

1.下面关于x的方程中①ax+bx+1c=0;②3(x-9)-(x+1)

=1;③x+3=

2

2

2

2

2

1; x

④(a+a+1)x-a=0.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

2.要使方程(a-3)x+(b+1)x+c=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a≠0 B.a≠3

C.a≠1且b≠-1 D.a≠3且b≠-1且c≠0

22

3.若x-4x+p=(x+q),那么p、q的值分别是( ).

A.p=4,q=2 B.p=4,q=-2 C.p=-4,q=2 D.p=-4,q=-2

2

4.方程3x+9=0的根为( ).

A.3 B.-3 C.±3 D.无实数根 二、填空题

2

1.若8x-16=0,则x的值是_________.

2

2.如果方程2(x-3)=72,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________. 3.如果a、b-12b+36=0,那么ab的值是_______.

2

4.方程(x-2)-18=0的解是_______.

2

5.当p=________时,二次三项式x-2(p-2)x+16是完全平方式.

22

6.若x-5x-2=0,则代数式2x-10x-8=_______. 三、:解方程

222

(1)5x=8 (2) x+4x+4=1 (3)4(2x+3)=25

22

(4) (x+1)= 2 (5) (x-1)-4 = 0

2

22

(6) 12(3-2x)-3 = 0 (7)x-0.81=0

22

(8)9x=4 (9)(x+2) =3

22 2

(10)(2x+3)-5=0 (11)(2x-1) =(3-x)

21.3.1配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1、 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p或(mx+n)=p(p≥0)的一元二次方程。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类比、转化、将次的数学思想。 3、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并对其进行取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2

教学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m x+ n)=p(p≥0)的方程.

教学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n的方程,知识迁移到形如(x+m)=n(n≥0)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2

2

2 2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

222

(1)3x-1=5 (2)4(x-1)-9=0 (3)4x+16x+16=9

22

老师点评:上面的方程都能化成x=p或(mx+n)=p(p≥0)的形式,那么可得

x=

2

. mx+n=

p≥0)

2

如:4x+16x+16=(2x+4)

(引课)

10×10×10×10×10 可以写成_________ 问题:式子10×10的意义是什么?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2

总结: xax 要配成完全平方,横线上只需加上 ,就可以配成完全平

2

方(x )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思考:下面方程如何求解,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925 (2)16 (1)、x6x、x6x

象上面的方程求解,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是为了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 来解。

1、配方法是将方程左边变成含有未知数的 ,右边是 ,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例1、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式子成为完全平方

(1)x6x+ =(x )

2

2

22

(2)x+ +25=(x )

22

师生小结方法:给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 解方程

(1)、x8x10 (2)、x10x90

2

2

(3)、xx

2

7

0 (4)x24x92x11 4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一、选择题:

2

1.将二次三项式x-4x+1配方后得( ).

2222

A.(x-2)+3 B.(x-2)-3 C.(x+2)+3 D.(x+2)-3

2

2.已知x-8x+15=0,左边化成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其中正确的是( ).

2222

A.x-8x+(-4)=31 B.x-8x+(-4)=1

222

C.x+8x+4=1 D.x-4x+4=-11

2

3.如果mx+2(3-2m)x+3m-2=0(m≠0)的左边是一个关于x的完全平方式,则m等于( ). A.1 B.-1 C.1或9 D.-1或9 二、填空题:

2

1.方程x+4x-5=0的解是________.

x2x2

2.代数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__. 2

x1

3.已知(x+y)(x+y+2)-8=0,求x+y的值,若设x+y=z,则原方程可变为_______,•

所以求出z的值即为x+y的值,所以x+y的值为______. 三.解方程:

22

(1) x+4x-1=0 (2) x-6x-7=0

22

(3)2 x+4x-6=0 (4)3 x+12x+1=0

四、综合提高题:

2 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x-4x+3=0的解,求这个三角形的周

长.

2.如果x-4x+y,求(xy)的值. 22

z

3.如图,在Rt△ACB中,∠C=90°,AC=8m,CB=6m,点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m/s,几秒后A

△PCQ•的面积为Rt△ACB面积的一半.

P

CQ

www.czsx.com.cn

21.3.2 配方法(二)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解题方法,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讲清配方法的解题步骤.

教学难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后,•两边加上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22 (1)x-8x+7=0 (2)x+4x+1=0

老师点评:我们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解左边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不可以直接开方降次解方程的转化问题,那么这两道题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解题.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像上面的解题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可以看出,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例1.解下列方程

222 (1)x+6x+5=0 (2)2x+6x-2=0 (3)(1+x)+2(1+x)-4=0

分析:我们已经介绍了配方法,因此,我们解这些方程就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的完全平方.

2 解:(1)移项,得:x+6x=-5

2222 配方:x+6x+3=-5+3(x+3)=4

由此可得:x+3=±2,即x1=-1,x2=-5

(2)(3)由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解方程(1)9y-18y-4=0 (2)x22

板演展示与集体讲评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达标测评,反思教学】:

一、选择题

4x-2=0应把它先变形为( ). 312822 A.(x-)= B.(x-)=0 393

1281210 C.(x-)= D.(x-)= 3939 1.配方法解方程2x-2

2.下列方程中,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

22 A.x+1=0 B.(2x+1)=0

C.(2x+1)+3=0 D.(

222212x-a)=a 2 3.已知x+y+z-2x+4y-6z+14=0,则x+y+z的值是( ).

A.1 B.2 C.-1 D.-2

二、填空题

2 1.如果x+4x-5=0,则x=_______.

22 2.无论x、y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y-2x-4y+16的值总是_______数.

2 3.如果16(x-y)+40(x-y)+25=0,那么x与y的关系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用配方法解方程.

22 (1)2y-10y+12=0 (2)4x-12x+8=0

(3) 4x-3x=1 (4) x(x4)8x12 2

(5) 4x6x30 (6) x4x92x11 22

2.已知:x+4x+y-6y+13=0,求22x2y的值. x2y2

3.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25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

木栏长40m.

2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m吗?能达到200m吗?

2(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10m吗?

21.3.3 公式法(一)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呈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二) 课标分解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的训练。

过程与方法

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利用b2-4ac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黑板

六、教学过程

●【搭桥引线】---“新旧知识、生活体验、学科渗透”+“明确目标”

(搭桥)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22 (1)6x-7x+1=0 (2)4x-3x=52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移项;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2 (4)原方程变形为(x+m)=n的形式;

(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负数,则一元二次方程无解.

(明标)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前置作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2

问题:已知ax+bx+c=0(a≠0)且b-4ac≥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

22

bx2

= 2a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板演规范

2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 学生交流活动总结规律.

2(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bx+c=0,当b-4ac≥0时,•将a、

bb、c代入式子

x= 2a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学生熟记求根公式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22 (1)2x-4x-1=0 (2)5x+2=3x

2 (3)(x-2)(3x-5)=0 (4)4x-3x+1=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教师板演完整步骤

解:(1)a=2,b=-4,c=-1

22 b-4ac=(-4)-4×2×(-1)=24>0

x2

∴x1

(2)(3)(4)学生独立完成

分析:以上4个方程根的情况及其原因

●【答疑解惑】“纠偏纠正、互答互补、答疑释难”+“授人以渔”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惑,学生之间可互答、相补、互评。教师进行纠偏、释难、总结,传授学习的方法,“授人以渔”。

●【梳理评价】“收获体会、梳理板书、小组评价”+“达标检测”

学生说出体会收获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知识梳理、板书,并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一、填空题

2 1.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求根公式是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

2 2.当x=______时,代数式x-8x+12的值是-4.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x+m+2m-3=0有一根为0,则m的值是_____.

24、若x3x9与2x5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 22

25、方程9x4与2x=a的解相同,则a= 。 2

6、(m-n)(m-n-2)-8=0,则m-n的值是

二、综合提高题 222222

1.用公式法解关于x的方程:

22(1)x-4x-9=0. (2)2x+8x+9=0

2(3)xx. (4)、4x4x1018x 402

3.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盒子的容积是400cm3,求原铁皮的边长.

4.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关于x的方程(m+1)xm22+(m-2)x-1=0提出了下列问题.

(1)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m并解此方程.

(2)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


相关文章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走进动物园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走进动物园 集备 -----简易方程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能力目标:能用方 ...查看


  • 一元整式方程
  • 21.1 一元整式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元整式方程与高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知道一元整式方程的一般形式.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引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过程,理解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它 ...查看


  •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完整教案
  • 第一讲 坐标系 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查看


  •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说课稿
  •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下面我就根据数学课程.数学大纲结合我的设计对这一堂课做一下介绍.具体分为以下六方面: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法与学 ...查看


  •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内容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 "次"的推广,同时它是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需要,为勾股 ...查看


  •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体会
  •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方程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是对以前所学代数知识的强化和巩固,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我有一点体会. 一.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 ...查看


  • 稍复杂的方程
  • 稍复杂的方程 第一课时 稍复杂的方程(一) 授课时间十一周周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 ...查看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说课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说课 北山中学 邓艳芝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 ...查看


  •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设计
  •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九年级学生 2.学科:九年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情况: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本节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