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岩]教学设计

《箱子岩》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一、对作家学生并不熟悉,要作详细的介绍。

二、本文结构比较鲜明,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对作者两次到

箱子岩的所见所感进行比较。

三、文章中作者的抒情、议论是教学的难点,要引导学生深

入分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生于1902年,卒于1988年。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 北京大学教授。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是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著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

二、写作背景介绍

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这里是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沈从文20岁(1922年)离开这里,1934年又回到故乡,写成记录自己所见所感的游记散文《湘行散记》,《箱子岩》是其中的一篇。

三、课文内容分析

1.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是在什么时候?15年之后到箱子岩是在什么时候?

讨论后明确: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当地人正在过“大端阳节”。15年之后到箱子岩“这一天是十二月七号,快要过年的光景”。

2·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样子的?15年之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样子的?这两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差别?

讨论后明确: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 作者15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斑驳岩壁上十分瘦削,悬岩

高处红木柜,只剩下三四具,其余早不知到哪儿去了。,,作者描绘的15年前看到的自然景象色彩鲜艳,景色绮丽,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而15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却是破败、单调、萧条的样子。

3.作者两次到箱子岩,一次赶上当地人正在过“大端阳节”,另一次也是“快要过年的光景”,节日的气氛在作者笔下十分浓烈吗?

讨论后明确:作者两次到箱子岩,感受到的节日气氛不尽相同。15年前赶上当地人正在过“大端阳节”,节日的气氛在作者笔下十分浓烈。有青年们在赛龙船,有人们在两岸呐喊助兴,有“好事者”放鞭炮,十分热闹欢快,甚至赛龙船的人们“不愿意扫兴示弱,先行上岸,因此三只长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而15年之后当作者在“快要过年的光景”回到箱子岩,节 日氛围却没有了,只“见岩下左边泊定五只渔船,有几个老渔婆缩颈敛手在船头寒风中修补鱼网”。当作者有意识地“„„上 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时,却只看到人们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

4.作者描绘端阳节赛龙舟有什么用意?

讨论后明确:作者借写赛龙舟来表现传统的民族文化绵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当地人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植根于湘西古老民族文化土壤的朴素的人性美,洋溢着勇敢、雄健、慷慨、诚实、热情的生命活力。

5.作者描绘的“跛脚什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讨论后明确:“跛脚什长”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经历。他当过兵,负伤后跛了脚,领到了一些抚恤金,还有了“什长”这个名分,他在做贩卖鸦片之类的“特别生意”。在作者眼中,“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作者借这个人物来批判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蚀与毒害。特别是当作者联想起15年前所见到的“„„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踯的小孩子,其中一定就有一个我今晚所见到的跛脚什长”的时候,这种批判就更为强烈。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二、1.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体会各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作者第一次到箱子岩的体会有:

(1)慨叹民族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和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

(2)感叹乡民们的与世无争、自然淳朴的生活:

“„„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看上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

(3)对民族文化旺盛生命力的感慨:

“提起这件事,使我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的贫俭。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形容的事情。要一个常年身在城市里住下,以读读《楚辞》就‘神往意移’的人,来描绘那月下竞舟的一切,更近于徒然的努力。我可以说的,只是自从我把这次水上所领略的印象保留到心上后,一切书本上的动人记载,全看得平平常常,不至于发生任何惊讶了。”

作者第二次到箱子岩的体会有:

(1)感叹乡民们继续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去玩

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特别是隆冬严寒天气,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2)慨叹人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虽然也同样有人事上的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这些人比起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还更知道的多一些。”

(3)为当地人一成不变的古老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在“明天”的命运感到担忧:“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

(4)为受到外面世界玷污的乡民的精神世界感到深深的忧虑:

“唉,历史是多么古怪的事物。生恶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2.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感受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讨论后明确: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来看,作者这时已经在湘西以外的世界中生活了15年了这15年的时光,使他对外界社会和湘西社会都有了新的认识。作者由15年前的热血青年,变得深沉而充满理性了。他对乡民的性格弱点进行着沉重的反省。希望他们能脱离原始蒙昧的状态,唤起他们的理性觉醒,作为一个有为奋进的民族加入到社会竞争中去。

3.怎样理解作者不同的感受?

讨论后明确:作者对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民风既有由衷地赞叹,又有对湘西社会前途的担忧,作者既希望乡民们能保持自然淳朴的民风,守住素朴道德的原始人性,又希望他们能保持旺盛的原始生命力,抵抗现实社会的侵蚀,使湘西社会能够充满活力地与外面的世界共同发展。另外文中对湘西民风的赞叹,也包含着作者对外界复杂、堕落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

二、语言特点分析

沈从文的散文语言韵味独特,试分析下列语句:

1.“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

讨论后明确:这句话的句式简短,语言简练,把龙舟的外形、装饰,桨手的打扮,以及龙舟行驶的迅捷都表现了出来。

2.“四点钟左右,黄昏已逐渐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

讨论后明确:句中“腐蚀”“占领”两词运用巧妙,既表现出黄昏在不知不觉中笼罩了世界,又营造出了苍凉凄冷的气氛。

3.“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

讨论后明确:“镶”字的运用很有特点,可以让读者体会出坐在长凳上吸旱烟的人那种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神态。

4.“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

讨论后明确: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语言凝练,表现作者对乡民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

5.“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画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份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懒洋洋地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火„„”

讨论后明确:跛子的身上‘‘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作者用“懒洋洋”“拉开”“摊出”三个词语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作业

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从文章主题和表现手法上试与本文作比较,看看二者的异同。

《箱子岩》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一、对作家学生并不熟悉,要作详细的介绍。

二、本文结构比较鲜明,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对作者两次到

箱子岩的所见所感进行比较。

三、文章中作者的抒情、议论是教学的难点,要引导学生深

入分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生于1902年,卒于1988年。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 北京大学教授。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是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著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

二、写作背景介绍

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这里是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沈从文20岁(1922年)离开这里,1934年又回到故乡,写成记录自己所见所感的游记散文《湘行散记》,《箱子岩》是其中的一篇。

三、课文内容分析

1.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是在什么时候?15年之后到箱子岩是在什么时候?

讨论后明确: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当地人正在过“大端阳节”。15年之后到箱子岩“这一天是十二月七号,快要过年的光景”。

2·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样子的?15年之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样子的?这两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差别?

讨论后明确:作者15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 作者15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斑驳岩壁上十分瘦削,悬岩

高处红木柜,只剩下三四具,其余早不知到哪儿去了。,,作者描绘的15年前看到的自然景象色彩鲜艳,景色绮丽,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而15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象却是破败、单调、萧条的样子。

3.作者两次到箱子岩,一次赶上当地人正在过“大端阳节”,另一次也是“快要过年的光景”,节日的气氛在作者笔下十分浓烈吗?

讨论后明确:作者两次到箱子岩,感受到的节日气氛不尽相同。15年前赶上当地人正在过“大端阳节”,节日的气氛在作者笔下十分浓烈。有青年们在赛龙船,有人们在两岸呐喊助兴,有“好事者”放鞭炮,十分热闹欢快,甚至赛龙船的人们“不愿意扫兴示弱,先行上岸,因此三只长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而15年之后当作者在“快要过年的光景”回到箱子岩,节 日氛围却没有了,只“见岩下左边泊定五只渔船,有几个老渔婆缩颈敛手在船头寒风中修补鱼网”。当作者有意识地“„„上 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时,却只看到人们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

4.作者描绘端阳节赛龙舟有什么用意?

讨论后明确:作者借写赛龙舟来表现传统的民族文化绵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当地人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植根于湘西古老民族文化土壤的朴素的人性美,洋溢着勇敢、雄健、慷慨、诚实、热情的生命活力。

5.作者描绘的“跛脚什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讨论后明确:“跛脚什长”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经历。他当过兵,负伤后跛了脚,领到了一些抚恤金,还有了“什长”这个名分,他在做贩卖鸦片之类的“特别生意”。在作者眼中,“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作者借这个人物来批判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蚀与毒害。特别是当作者联想起15年前所见到的“„„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踯的小孩子,其中一定就有一个我今晚所见到的跛脚什长”的时候,这种批判就更为强烈。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二、1.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体会各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作者第一次到箱子岩的体会有:

(1)慨叹民族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和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

(2)感叹乡民们的与世无争、自然淳朴的生活:

“„„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看上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

(3)对民族文化旺盛生命力的感慨:

“提起这件事,使我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的贫俭。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形容的事情。要一个常年身在城市里住下,以读读《楚辞》就‘神往意移’的人,来描绘那月下竞舟的一切,更近于徒然的努力。我可以说的,只是自从我把这次水上所领略的印象保留到心上后,一切书本上的动人记载,全看得平平常常,不至于发生任何惊讶了。”

作者第二次到箱子岩的体会有:

(1)感叹乡民们继续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去玩

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特别是隆冬严寒天气,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2)慨叹人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虽然也同样有人事上的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这些人比起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还更知道的多一些。”

(3)为当地人一成不变的古老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在“明天”的命运感到担忧:“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

(4)为受到外面世界玷污的乡民的精神世界感到深深的忧虑:

“唉,历史是多么古怪的事物。生恶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2.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感受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讨论后明确: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来看,作者这时已经在湘西以外的世界中生活了15年了这15年的时光,使他对外界社会和湘西社会都有了新的认识。作者由15年前的热血青年,变得深沉而充满理性了。他对乡民的性格弱点进行着沉重的反省。希望他们能脱离原始蒙昧的状态,唤起他们的理性觉醒,作为一个有为奋进的民族加入到社会竞争中去。

3.怎样理解作者不同的感受?

讨论后明确:作者对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民风既有由衷地赞叹,又有对湘西社会前途的担忧,作者既希望乡民们能保持自然淳朴的民风,守住素朴道德的原始人性,又希望他们能保持旺盛的原始生命力,抵抗现实社会的侵蚀,使湘西社会能够充满活力地与外面的世界共同发展。另外文中对湘西民风的赞叹,也包含着作者对外界复杂、堕落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

二、语言特点分析

沈从文的散文语言韵味独特,试分析下列语句:

1.“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

讨论后明确:这句话的句式简短,语言简练,把龙舟的外形、装饰,桨手的打扮,以及龙舟行驶的迅捷都表现了出来。

2.“四点钟左右,黄昏已逐渐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

讨论后明确:句中“腐蚀”“占领”两词运用巧妙,既表现出黄昏在不知不觉中笼罩了世界,又营造出了苍凉凄冷的气氛。

3.“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

讨论后明确:“镶”字的运用很有特点,可以让读者体会出坐在长凳上吸旱烟的人那种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神态。

4.“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

讨论后明确: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语言凝练,表现作者对乡民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

5.“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画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份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懒洋洋地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火„„”

讨论后明确:跛子的身上‘‘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作者用“懒洋洋”“拉开”“摊出”三个词语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作业

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从文章主题和表现手法上试与本文作比较,看看二者的异同。


相关文章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开始挖掘. 上节课我们知道,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为了躲避灾难,妈妈和科利亚都把一些无法带走又非常心爱的东西埋了起来.然后一起搬到喀山去了,在那儿差不多住了4年.终于法西斯被赶走了,他们一家回到了故乡.当科利亚满怀喜悦 ...查看


  •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
  • 紫微中心小学   沈蕴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课文后3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 ...查看


  • 咖啡文化流程
  • 10.16咖啡文化节流程 1.主持人:Victoria & Samy 2.活动时间: 13:00-15:00 3.活动地点: 英语角 4.活动流程: 1. 主持人开场(5分钟左右) 2. Starbucks介绍咖啡小知识(35分钟) ...查看


  •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会爱到摩擦力的影响. (2)知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 ...查看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1
  •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查看


  • 9加几课堂实录
  • <9加几>教学实录 易显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88至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动 ...查看


  • 这个德国公司把旅行箱卖得死贵死贵, 却成了明星们的心头好, 为啥?
  • 过年回家,可以没带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但肯定不能不带旅行箱,今天就来聊一家. RIMOWA (日默瓦),也不知道你听没听过,反正人家2015年里卖得也是特别好.据日前发布的财报来看,他们在去年创下了销售新纪录,收入达3.5亿欧元,较2014年 ...查看


  • 科里亚的木匣 1
  •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 ...查看


  • 2015百度校招研发岗笔试题
  • 2015百度校园招聘数据挖掘工程师笔试题 一. 简答题(本题共30分) 1. [C/C++]Const作用域变量.函数.类分别有什么特性.(10分) 2. 内存分配中堆和栈的区各是指什么?在什么时候会分配?(10分) 3. 如何判定训练出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