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新课标全国卷)

第Ⅰ卷

华灿烂的色彩。

B.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画家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让物象直接启示其真形,画家流露其手法与个性。

C.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所使用的抽象线纹,既能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写出画家心情的灵境。

D.素描、白描及水墨法,都是画家心灵和物象交融的产物,是油画的基础,且价值和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线画以飘逸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其祖师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B.有“曹衣出水”美誉的北齐画家曹仲达,其线画人物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他是最初受到外域画风影响的画家。

C.唐代吴道子的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线纹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素称“吴带当风”。

D.以线示体,到宋元时已达到高峰,其时的花鸟画曲线纯净优美,花鸟体态轮廓高贵圆满,有意味很深的立体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唐代水墨渲淡画派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间接接受了印度晕染法的影响,因其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也属于素描之一种。

B.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但与西洋画素描却有历史性差别:前者追求形神互映的境界,后者注重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

C.一切造型艺术之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这源于素描之价值,及其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形神之精神。

D.中国的线描与水墨是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宋元以来,因受印度晕染法及西方素描之影响,终至衰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士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之。彧荐嘉。太祖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嫡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 1 -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这句话何其爽直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表示画家‚心灵艺术的探险史‛的光荣与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关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然而北齐时曹国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此为中国线画受外域影响者。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法国大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贞也。‛

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

(摘自宗白华《论素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素描和白描及水墨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和物的灵魂,轻装简从,不去关注纷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将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

(选自《三国志菁华·郭嘉传》 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欲引军还 .

引:率领

敌:敌人。 济:渡河。

B.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 趣:追求 .C.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D.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①太祖召见,论天下事 ②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③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D.③⑤⑥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8.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趣?(5分)

9.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结句劝故人“读了《离骚》去”有何意味?(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⑪国破山河在, ⑫

⑬呜呼!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李煜《虞美人》)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非秦也; ,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⑪~⑭题。(25分)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嘉战略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④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⑤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 ⑥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他认为袁绍只是学了周公一点皮毛,诡计多端而做事抓不住要害,喜欢谋划而缺乏决断,想与他拯救天下大难,太难了。

B.孙策准备乘曹操官渡作战时袭击曹操后方的许昌。郭嘉判断孙策树敌众多而又为人轻敌,缺少戒备,一定死在刺客手里。孙策果然被许贡的宾客刺死。

C.郭嘉善于分析敌人内部矛盾。大破袁绍之后,他分析袁绍由于爱这两个儿子,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所以必定发生内讧。曹操静观其变,很快就平定了邺。

D.曹操准备远征袁尚及三郡乌丸,部下大都担心刘备袭击许昌。郭嘉分析了刘表和刘备之间的矛盾,认为即使倾全国的兵力远征,也用不着忧虑。果如其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⑪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⑫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

王恽 (元)

- 2 -

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

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刘姥姥只管(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

⑪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 “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从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凤姐满屋子耀眼争光的物件,引起这个穷困农妇的无比惊奇,也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

E.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可以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⑫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⑬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⑭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⑪~⑭题。(25分)

沈从文辞别父母,从常德乘船,越过八百里洞庭湖,经武汉,到达郑州。因黄河涨水受阻,遂转徐州,经天津,到达北京。一个‚乡下人‛,从偏处一隅的蛮荒之地,突然臵身于大都市,

- 3 -

眼前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同时,又有点手足失措,心里空落落的。

沈从文来北京的本意是求学,想找机会进一所大学读书。然而,读大学必须通过入学考试,这对只有高小毕业程度的沈从文,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沈从文独自住在酉西会馆里,开始来北京后第一阶段的自学。他每天早上吃三两个馒头、一点泡咸菜,然后就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直到闭馆时才返回住处。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单衣。所幸图书馆里有火烤,有水喝,使他得以坚持下去。逢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冬天屋里没有火炉,他就钻进被窝里读随身带的《史记》。

在酉西会馆住了半年后,他搬到靠近北京大学的银闸胡同公寓。新住处是由原先一个贮煤间略加改造而成。房间仅可安膝容身,地面潮湿,墙上临时开了一个窗口。沈从文坦然地住下,还特地为这个房间取了一个名字,叫‚窄而霉小斋‛。公寓里住满了全国各地来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这时,正值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北京大学向一切人开放,对不注册的旁听生,毫无限制。因此,北京大学的旁听生比正式注册的学生多几倍。因缘时会,沈从文也成了北京大学不注册的旁听生。尽管有了听课的自由和权利,沈从文仍想成为正式学生,获得一张大学毕业文凭。这一年的秋天,他曾参加过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的入学考试。可是,考试时却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连预先所缴的两块钱报名费也被退回。从这时起,斋‛里,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文章写成后,就壮起胆子分别向北京各杂志和报纸文学副刊寄去。然而,这些文章却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回音。沈从文却没有气馁。这个‚乡下人‛确信别人能办到的,没有理由认为自己就办不到!

然而此时的沈从文经济来源完全断绝。冬天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屋内没有火炉。一身单衣、两条棉被,就是沈从文的全部过冬之物。吃饭更成问题,常常在有一顿没一顿情形中,支持着最初阶段的学习。1924年冬,沈从文于百般无奈中,怀着一丝希望,写信向几位知名作家倾诉自己的处境。这时,郁达夫正受聘在北京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沈从文也想到了他。11月13日,在接到沈从文的来信后,郁达夫到公寓里来看望沈从文了。这一天,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郁达夫推开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沈从文身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的手提笔写作。听见门响,沈从文回过头来。一位年约30的年轻人,身体瘦削,面庞清癯,正眯缝着双眼站在门边。

郁达夫打量着那间破庙样寒碜的屋子,再瞧瞧沈从文冻馁交加的虚弱相,他一切都明白了。他邀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结帐时,共花去一元七毛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会了帐,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并要他‚好好写下去‛。从沈从文住处回去的当晚,郁达夫便挥笔写下了那篇题为《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的著名文章。在文章里,他称赞了沈从文‚坚忍不拔的雄心‛,也诧异于沈从文的‚简单愚直‛。末了,还给沈从文献了摆脱目前困境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到外面找事作;或者去革命,去制造炸弹。中策是想法弄几个旅费,返回湖南故土。下策又有两种办法,一是应募当兵;二是做贼去偷。郁达夫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写出了对一个有志青年在这个社会的遭际的极度愤懑。

同时郁达夫把沈从文介绍给了《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从此沈从文经常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散文。他的《遥夜》诉说自己在北大的困窘与坚持,引起北大知名教授林宰平的注意。

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沈从文对正式入学死了心。于是,他一面时断时续地在北大听课,一面在公寓那间‚窄而霉小

林教授不仅撰文赞扬沈从文是‚天才少年‛,而且主动约见,给予诸多鼓励与帮助。后来徐志摩将这位文学青年推荐给上海公学校长胡适之,胡适之聘任沈从文做了中国公学的国文教师,沈从文从此开始了极富创意的人生。 (摘编自凌宇《沈从文传》) ⑪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只有高小毕业程度的沈从文只身到北京求学,希望能考进大学读书,但他很快就知难而退,改为到京师图书馆自学,希望走自学成才的路子。

B.沈从文参加过燕京大学国文班的入学考试,得了个零分。这反而使他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进行文学创作,他坚信努力不会白费,理想定能实现。

C.四处碰壁的文学青年沈从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试着给郁达夫写信求援。他相信郁达夫是一个具有温情和道义的师长,会在患难中伸出援手。

D.郁达夫踏雪专程看望尚不知名的沈从文,他看到了沈从文的窘迫,明白了沈从文为何在北京忍受如此的艰苦生活,所以勉励他“好好写下去”。

E.沈从文之所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恰恰和他在北京求学时艰难的生活磨练出来的吃苦精神有很大关系,这个“乡下人”有一种倔强的个性。

⑫为什么郁达夫在称赞沈从文“坚忍不拔的雄心”的同时,诧异于他的“简单愚直”?请简要分析。(6分)

⑬沈从文在北京求学期间,哪些人曾给予他怎样的帮助?他们帮助沈从文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⑭沈从文在极为简陋的“窄而霉小斋”的读书和写作生活,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唤。

D.“一起来,更精彩!”这一口号是对所有希望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志愿者的号召。在志愿者共同努力下,广州圆满完成了举办一次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印度有个古老的传说:鸿蒙之初,虎与人本是手足兄弟, , , ,可悲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丁古·阿内妮神,目前8个老虎亚种已经灭绝了3个,每天太阳落山时,这个越来越稀少的族群,不知道明天是新希望的升起还是末日的来临。 ①人设计骗虎过河,用毒镖射死了它 ②虎选择住在繁茂森林中,人则筑室而居

③丁古·阿内妮神发现了它,伏在虎的尸体上暖了十年 ④有一天,人想侵占森林,与虎兄弟展开了一场恶斗 ⑤虎的尸体顺流而下,金色的条纹在水中闪闪发光 ⑥直到几百只虎从尸骨中新生,长啸着跃入森林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①⑤③⑥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16.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5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正确,喻体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王维之诗如空山鸟语,恬静幽雅;东坡之词如渔樵问答,旷达潇洒。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执意要寻找天堂的人,当他历经艰难跋涉来到天堂门口时,欣喜地大叫:“我来到天堂了!”看门人问他:“你说什么啊,这里是天堂?”寻找者顿时傻了,“这里难道不是天堂吗?”看门人摇摇头,问:“你从哪里来?”“地狱。”看门人又摇摇头。寻找者慨叹道:“难怪你不知道天堂,因为你从来没有去过地狱啊!”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4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达人”的才艺上表演是出类拔萃的,凭感人的故事给达人加分纯属画蛇添足的,但评委们....始终在“才能”和“感人”两个标准间摇摆。

B.这部电视剧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情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特区“杀出一条血路” 的艰辛....历程。

C.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的现象。“宅男剩女”一族在家“啃老”,使得中国的老年人心劳日拙。 ....

D.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向名不见经传,没有什么知名度可言。人们对它刮目相看,是近几年....的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春节晚会上,郭冬临和牛莉表演的小品《一句话的事》“笑果”最好,台词“你心里要阳光点”引发观众好评,被看好是2010年新的流行语。

B. 北京交管局证实,很受车主“冷落”的带4的车号已从“十选一”车号库中彻底剔除,但数字4背后的文化意义引起广大群众和媒体发生争议。

C. 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清除不健康信息,打造健康

第Ⅰ卷

华灿烂的色彩。

B.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画家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让物象直接启示其真形,画家流露其手法与个性。

C.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所使用的抽象线纹,既能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写出画家心情的灵境。

D.素描、白描及水墨法,都是画家心灵和物象交融的产物,是油画的基础,且价值和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线画以飘逸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其祖师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B.有“曹衣出水”美誉的北齐画家曹仲达,其线画人物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他是最初受到外域画风影响的画家。

C.唐代吴道子的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线纹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素称“吴带当风”。

D.以线示体,到宋元时已达到高峰,其时的花鸟画曲线纯净优美,花鸟体态轮廓高贵圆满,有意味很深的立体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唐代水墨渲淡画派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间接接受了印度晕染法的影响,因其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也属于素描之一种。

B.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但与西洋画素描却有历史性差别:前者追求形神互映的境界,后者注重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

C.一切造型艺术之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这源于素描之价值,及其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形神之精神。

D.中国的线描与水墨是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宋元以来,因受印度晕染法及西方素描之影响,终至衰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士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之。彧荐嘉。太祖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嫡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 1 -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这句话何其爽直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表示画家‚心灵艺术的探险史‛的光荣与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关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然而北齐时曹国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此为中国线画受外域影响者。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法国大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贞也。‛

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

(摘自宗白华《论素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素描和白描及水墨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和物的灵魂,轻装简从,不去关注纷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将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

(选自《三国志菁华·郭嘉传》 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欲引军还 .

引:率领

敌:敌人。 济:渡河。

B.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 趣:追求 .C.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D.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①太祖召见,论天下事 ②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③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D.③⑤⑥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8.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趣?(5分)

9.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结句劝故人“读了《离骚》去”有何意味?(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⑪国破山河在, ⑫

⑬呜呼!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李煜《虞美人》)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非秦也; ,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⑪~⑭题。(25分)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嘉战略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④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⑤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 ⑥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他认为袁绍只是学了周公一点皮毛,诡计多端而做事抓不住要害,喜欢谋划而缺乏决断,想与他拯救天下大难,太难了。

B.孙策准备乘曹操官渡作战时袭击曹操后方的许昌。郭嘉判断孙策树敌众多而又为人轻敌,缺少戒备,一定死在刺客手里。孙策果然被许贡的宾客刺死。

C.郭嘉善于分析敌人内部矛盾。大破袁绍之后,他分析袁绍由于爱这两个儿子,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所以必定发生内讧。曹操静观其变,很快就平定了邺。

D.曹操准备远征袁尚及三郡乌丸,部下大都担心刘备袭击许昌。郭嘉分析了刘表和刘备之间的矛盾,认为即使倾全国的兵力远征,也用不着忧虑。果如其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⑪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⑫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

王恽 (元)

- 2 -

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

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刘姥姥只管(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

⑪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 “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从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凤姐满屋子耀眼争光的物件,引起这个穷困农妇的无比惊奇,也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

E.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可以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⑫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⑬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⑭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⑪~⑭题。(25分)

沈从文辞别父母,从常德乘船,越过八百里洞庭湖,经武汉,到达郑州。因黄河涨水受阻,遂转徐州,经天津,到达北京。一个‚乡下人‛,从偏处一隅的蛮荒之地,突然臵身于大都市,

- 3 -

眼前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同时,又有点手足失措,心里空落落的。

沈从文来北京的本意是求学,想找机会进一所大学读书。然而,读大学必须通过入学考试,这对只有高小毕业程度的沈从文,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沈从文独自住在酉西会馆里,开始来北京后第一阶段的自学。他每天早上吃三两个馒头、一点泡咸菜,然后就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直到闭馆时才返回住处。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单衣。所幸图书馆里有火烤,有水喝,使他得以坚持下去。逢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冬天屋里没有火炉,他就钻进被窝里读随身带的《史记》。

在酉西会馆住了半年后,他搬到靠近北京大学的银闸胡同公寓。新住处是由原先一个贮煤间略加改造而成。房间仅可安膝容身,地面潮湿,墙上临时开了一个窗口。沈从文坦然地住下,还特地为这个房间取了一个名字,叫‚窄而霉小斋‛。公寓里住满了全国各地来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这时,正值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北京大学向一切人开放,对不注册的旁听生,毫无限制。因此,北京大学的旁听生比正式注册的学生多几倍。因缘时会,沈从文也成了北京大学不注册的旁听生。尽管有了听课的自由和权利,沈从文仍想成为正式学生,获得一张大学毕业文凭。这一年的秋天,他曾参加过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的入学考试。可是,考试时却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连预先所缴的两块钱报名费也被退回。从这时起,斋‛里,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文章写成后,就壮起胆子分别向北京各杂志和报纸文学副刊寄去。然而,这些文章却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回音。沈从文却没有气馁。这个‚乡下人‛确信别人能办到的,没有理由认为自己就办不到!

然而此时的沈从文经济来源完全断绝。冬天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屋内没有火炉。一身单衣、两条棉被,就是沈从文的全部过冬之物。吃饭更成问题,常常在有一顿没一顿情形中,支持着最初阶段的学习。1924年冬,沈从文于百般无奈中,怀着一丝希望,写信向几位知名作家倾诉自己的处境。这时,郁达夫正受聘在北京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沈从文也想到了他。11月13日,在接到沈从文的来信后,郁达夫到公寓里来看望沈从文了。这一天,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郁达夫推开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沈从文身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的手提笔写作。听见门响,沈从文回过头来。一位年约30的年轻人,身体瘦削,面庞清癯,正眯缝着双眼站在门边。

郁达夫打量着那间破庙样寒碜的屋子,再瞧瞧沈从文冻馁交加的虚弱相,他一切都明白了。他邀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结帐时,共花去一元七毛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会了帐,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并要他‚好好写下去‛。从沈从文住处回去的当晚,郁达夫便挥笔写下了那篇题为《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的著名文章。在文章里,他称赞了沈从文‚坚忍不拔的雄心‛,也诧异于沈从文的‚简单愚直‛。末了,还给沈从文献了摆脱目前困境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到外面找事作;或者去革命,去制造炸弹。中策是想法弄几个旅费,返回湖南故土。下策又有两种办法,一是应募当兵;二是做贼去偷。郁达夫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写出了对一个有志青年在这个社会的遭际的极度愤懑。

同时郁达夫把沈从文介绍给了《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从此沈从文经常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散文。他的《遥夜》诉说自己在北大的困窘与坚持,引起北大知名教授林宰平的注意。

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沈从文对正式入学死了心。于是,他一面时断时续地在北大听课,一面在公寓那间‚窄而霉小

林教授不仅撰文赞扬沈从文是‚天才少年‛,而且主动约见,给予诸多鼓励与帮助。后来徐志摩将这位文学青年推荐给上海公学校长胡适之,胡适之聘任沈从文做了中国公学的国文教师,沈从文从此开始了极富创意的人生。 (摘编自凌宇《沈从文传》) ⑪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只有高小毕业程度的沈从文只身到北京求学,希望能考进大学读书,但他很快就知难而退,改为到京师图书馆自学,希望走自学成才的路子。

B.沈从文参加过燕京大学国文班的入学考试,得了个零分。这反而使他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进行文学创作,他坚信努力不会白费,理想定能实现。

C.四处碰壁的文学青年沈从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试着给郁达夫写信求援。他相信郁达夫是一个具有温情和道义的师长,会在患难中伸出援手。

D.郁达夫踏雪专程看望尚不知名的沈从文,他看到了沈从文的窘迫,明白了沈从文为何在北京忍受如此的艰苦生活,所以勉励他“好好写下去”。

E.沈从文之所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恰恰和他在北京求学时艰难的生活磨练出来的吃苦精神有很大关系,这个“乡下人”有一种倔强的个性。

⑫为什么郁达夫在称赞沈从文“坚忍不拔的雄心”的同时,诧异于他的“简单愚直”?请简要分析。(6分)

⑬沈从文在北京求学期间,哪些人曾给予他怎样的帮助?他们帮助沈从文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⑭沈从文在极为简陋的“窄而霉小斋”的读书和写作生活,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唤。

D.“一起来,更精彩!”这一口号是对所有希望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志愿者的号召。在志愿者共同努力下,广州圆满完成了举办一次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印度有个古老的传说:鸿蒙之初,虎与人本是手足兄弟, , , ,可悲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丁古·阿内妮神,目前8个老虎亚种已经灭绝了3个,每天太阳落山时,这个越来越稀少的族群,不知道明天是新希望的升起还是末日的来临。 ①人设计骗虎过河,用毒镖射死了它 ②虎选择住在繁茂森林中,人则筑室而居

③丁古·阿内妮神发现了它,伏在虎的尸体上暖了十年 ④有一天,人想侵占森林,与虎兄弟展开了一场恶斗 ⑤虎的尸体顺流而下,金色的条纹在水中闪闪发光 ⑥直到几百只虎从尸骨中新生,长啸着跃入森林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①⑤③⑥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16.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5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正确,喻体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王维之诗如空山鸟语,恬静幽雅;东坡之词如渔樵问答,旷达潇洒。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执意要寻找天堂的人,当他历经艰难跋涉来到天堂门口时,欣喜地大叫:“我来到天堂了!”看门人问他:“你说什么啊,这里是天堂?”寻找者顿时傻了,“这里难道不是天堂吗?”看门人摇摇头,问:“你从哪里来?”“地狱。”看门人又摇摇头。寻找者慨叹道:“难怪你不知道天堂,因为你从来没有去过地狱啊!”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4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达人”的才艺上表演是出类拔萃的,凭感人的故事给达人加分纯属画蛇添足的,但评委们....始终在“才能”和“感人”两个标准间摇摆。

B.这部电视剧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情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特区“杀出一条血路” 的艰辛....历程。

C.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的现象。“宅男剩女”一族在家“啃老”,使得中国的老年人心劳日拙。 ....

D.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向名不见经传,没有什么知名度可言。人们对它刮目相看,是近几年....的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春节晚会上,郭冬临和牛莉表演的小品《一句话的事》“笑果”最好,台词“你心里要阳光点”引发观众好评,被看好是2010年新的流行语。

B. 北京交管局证实,很受车主“冷落”的带4的车号已从“十选一”车号库中彻底剔除,但数字4背后的文化意义引起广大群众和媒体发生争议。

C. 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清除不健康信息,打造健康


相关文章

  • 语文教学:2015年各地高考语文图表题综述
  • 2015年各地高考语文图表题综述 鄂冠中 [鄂冠中,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中学高级教师,金坛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骨干教师称号,江苏省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 图表题考查形式灵活,材料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 ...查看


  • 2015年各地高考语文图表题综述
  • 2015年各地高考语文图表题综述 江苏省昆山中学 鄂冠中 李松 图表题考查形式灵活,材料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意义,因而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2015年全国各地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10道图表题,为历年考查力度之最.这10道题分别来自全国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备考指导意见(语文)
  • 2016广东高考备考指导意见(语文) ----2016年普通高考广东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各科试卷说明及指导意见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全国卷(新课标卷)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 ...查看


  • 2015年国家考试中心对全国高考题的评价
  • 摸清2015年高考命题脉络, 提高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效率 高考理综试题的核心是: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加强应用和创新能力考查. 2015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性,注重考查内容的 ...查看


  • 2016届高三年级5月备考建议(供参考)
  • 孝感市教科院2016届高三年级各学科5月备考建议 [按语] 4月6日-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与会记者对会议从两个方面做了报道:一是2016年高考命题的总体变化:二是根据变化各学科在复习备考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名校名师解析2015高考试题
  • 名校名师解析2015高考试题 2015年高考在昨日落下帷幕,为了服务广大读者,西安日报教育工作室力邀西安名校一线名师对试题加以解析,直击命题要点.所提供的解析试题具有权威性.快捷性.易于使用.便于教学.是高中毕业生的学习指南. 语文-综合 ...查看


  • 2015年高考内容分析
  • 安徽省高考慢慢"靠近"全国卷 今年<高考说明>发放,各科都大幅增加全国卷题例,但考点和题型变化不 大 本报讯 今年高考怎么考? 有哪些变化? 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 ...查看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查看


  • 2016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
  • 2016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 高考试题全国卷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教育部为未能自主命题的省份命题的高考试卷.分为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介绍,2016年26个省市区将使用全国卷.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缩减为3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