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展华北明珠之风 塑京南水乡之韵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安新县委、县政府以打造“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城和秀美京南水乡”为目标,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强化旅游发展举措,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白洋淀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安新白洋淀景区一举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跻身全国顶级景区行列,成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的夺目奇葩。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兴起,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催人奋进。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以及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旅游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引发了我们对加快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安新县地处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县域面积738平方公里,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有85%以上的水面位于安新县境内。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和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其水面浩渺、芦苇浩荡、荷花秀丽、特产丰富独树一帜,加之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近代革命斗争历史,使之成为品味高、风景独特的旅游胜地。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明珠独一无二。白洋淀生态独特,形态特殊,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66平方公里的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39个小岛渔村点缀其中、12万亩芦苇和近10万亩荷花交相辉映,造就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淀内鱼、

虾、蟹、贝、莲、藕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鱼的乐园、鸟的天堂、水生动植物的宝库。白洋淀是华北地区的“空调器”、“晴雨表”,年蒸发和渗漏量近3亿立方米,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华北明珠”,被温家宝总理誉为“华北之肾”。文化奇葩绝无仅有。白洋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民风独特,自古即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康熙先后四十次,乾隆先后六次游览白洋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并修建了四所水上行宫。白洋淀革命文化灿烂。白洋淀是革命老区,闻名中外的雁翎队谱写了一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国的英雄赞歌;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白洋淀纪事》奠定了我国文坛“荷花淀”文学流派的基调,《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等优秀文学作品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一道绚丽奇特的景观。白洋淀民俗文化淳朴。水乡渔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独特的北国水乡特色,男捕鱼、女编织的渔民生活由来以久,捕鱼工具、方法、品种名目众多,为全国之冠,苇席产量一度占到全国的50%,并远销海外。造船业起于北宋,兴盛于清,誉满华北,首屈一指。白洋淀是艺术之乡,老调、昆腔等戏曲种类繁多,苇编工艺独树一帜,放荷灯等民间花会更是蜚声中外。此外,白洋淀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素有“白洋淀风味”之说,全鱼宴、荷花宴、卤河蟹、贴饼子熬小鱼等特色饮食自古有名。

(二)旅游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安新县委、县政府依托白洋淀特有的资源优势,加大白洋淀旅游开发力度,安新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景区建设亮点频现。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建成了白洋淀旅游码头、旅游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和凯盛国宾温泉度假村、温泉宾馆、交通宾馆等一批大型旅游配套设施,白洋淀

旅游码头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成为目前我国北方面积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接待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景点项目建设,开发建设了荷花大观园、白洋淀文化苑、怡欣园度假村、异国风情园等标志性景点和王家寨、东田庄、大淀头等民俗旅游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设施,推出了一批名牌旅游产品,极大提升了旅游品位。

旅游项目丰富多彩。加强旅游项目开发,形成了以荷花大观园为主打的生态游,以白洋淀文化苑为主打的文化游、红色游,以王家寨等民俗村为主打的民俗游等几大系列旅游项目,使广大游客怡然自得,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同时,聘请专业人士结合白洋淀风土人情,推出了放河灯、婚俗表演、嘎子印象、打包运船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表演形式,增强了白洋淀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水乡情趣。

品牌效应逐年提升。2003年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全国荷展;2005年在“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具人气的十大景区之一,同年又被列为全国十大红色景区之一;2006年设计推出的《跟着老电影去旅行》线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 “完美假期十佳旅游线路”;2007年成功摘得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桂冠,跻身全国顶级景区行列,并荣获“中国旅游强县”称号;2008年白洋淀景区纳入国家旅游局迎奥运32条精品旅游线路;2009年摘取省旅游局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2009选美河北-河北最美30景”桂冠,201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复核验收。

旅游产业遍地开花。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本着“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的原则,不断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整合配套。目前,已开发各类旅游纪念品21种,

其中芦苇工艺画被确定为保定市第一旅游纪念品,芦苇工艺画制作工艺作为河北绝技之一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白洋淀鸭蛋”地理商标成功注册,深受广大游客青睐;景区宾馆饭店达到300余家,其中星级5家;各种连锁店、超市、专卖店等商业门店达1000余家,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开发等多业并举的旅游经济新格局。仅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创社会综合效益5.5亿元。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总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8.5%。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安新县委、县政府借鉴先进旅游景区的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六抓”工作思路,坚决打造国家顶级旅游景区。

(一)科学定位抓规划,为白洋淀旅游发展指明方向。坚持以全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规划为纲,着眼安新白洋淀被列为京南湖泊休闲区和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的规划定位,聘请国家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达沃斯巅峰智业规划设计院,对白洋淀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规设计。编制完成了《白洋淀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明确了建设世界级风景名胜地、国际水准湿地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环京津地区高端商务休闲中心和度假基地的目标,对近期和中远期白洋淀旅游保护和开发做出了科学规划,着眼融入京津,合理规划了重点项目和景区空间布局,涵盖了水区村搬迁、营销推广、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项内容,使该规划既能融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又能体现白洋淀特色,为指导今后安新白洋淀旅游发展,特别是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关键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为

契机,着眼对接“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城市发展格局,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县城规划进行了总体设计,将城市总体设计、控制性规划、主要街道景观规划与白洋淀旅游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实现城市建设与白洋淀旅游业的无缝对接和统筹发展,努力形成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使旅游城市特色进一步显现。

(二)招商引资抓项目,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强筋壮骨”。资金是制约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项目建设是提升白洋淀旅游整体实力的核心。我们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招商引资、社会共办”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形成了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外资等并用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白洋淀旅游业的快速崛起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工作中,我们念活“转”(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移投资重点)、“优”(制定优惠政策、推出优秀项目、创造优质环境)、“严”(坚持严格的规划、严格的标准、严格的管理)“三字经”,大做启动民营资本文章,积极吸纳民营资本进行旅游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市场优势,有效破解了旅游开发的资金瓶颈,开创了白洋淀旅游发展的新局面。白洋淀旅游实现了三次飞跃:即以2001年总投资8000万元的白洋淀旅游码头的建成使用为标志,实现了第一次飞跃。白洋淀旅游码头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形成了第一次轰动效应。当年,旅游收入达到1040万元,较2000年翻了两番。以2002年总投资7000万元的荷花大观园的建成通游为标志,实现了第二次飞跃。荷花大观园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荷花观赏园,成为白洋淀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引发了旅游的第二次轰动效应。全年旅游收入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0%。以2004年总投

资6000万元的白洋淀文化苑建成通游为标志,实现了第三次飞跃。它的建成,结束了白洋淀以单一的生态游为主的局面,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内涵,使白洋淀生态、历史、民俗、革命“四种文化”得以全方位展示,为白洋淀旅游又增添了一处标志性景点。特别是今年,我县又引进了中国大都会国际集团总投资12亿元的白洋淀国际旅游疗养中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休闲养生木屋别墅群、万亩生态观光园、宋清影视基地、水上游乐采摘园等,并对白洋淀现有主要景点进行并购整合、改造提升,形成集团化统一经营模式。以此项目为标志,白洋淀旅游即将迎来新的飞跃。

(三)做靓品牌抓示范,为白洋淀旅游发展赋予“亮丽色彩”。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我们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充分发挥安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姿多彩的民俗和红色文化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生态、民俗、历史和革命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精品名牌旅游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全方位、统一开发包装,带动了整个景区整体品牌的提升。一是以荷花大观园为示范,做靓生态品牌。以荷花为主题,加强荷花良种繁育,发展原生态旅游,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展示基地。二是以白洋淀文化苑为示范,做靓文化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雁翎队抗日救国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康熙、乾隆水围狩猎的历史文化,彰显了白洋淀文化魅力。三是以王家寨民俗村为示范,做靓民俗品牌。立足民俗特色,推出水乡生活、鱼鹰捕鱼表演、水乡婚俗表演等特色项目,展现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水乡魅力。四是以大都会休闲度假项目为示范,做靓休闲品牌。策划白洋淀休闲度假、温泉疗养等旅游系列产品,全方位打造休闲度假品牌,做足做优休闲度假文章。

(四)全面推介抓宣传,为白洋淀旅游发展造势升温。旅游

经济必须把品牌打出去,不断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对接借势。与北京石景山区签署了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合作共赢战略协议,借助石景山打造北京CRD(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的高端带动,融合安新白洋淀旅游产业资源,实现借势发展、合作共赢。同时,与北京市旅游局达成了初步协议,与30多家具有国际品牌的旅行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主题推介增势。2009年以来,我们分别在京津两地举办了“亲情安新·京南水乡·魅力白洋淀”推介联谊会,在北京举办了白洋淀旅游专题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了在京津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三是媒体宣传造势。加大了在京津两地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高速公路、车站等方面的广告投放力度,通过整体对外、多种渠道、各有侧重的宣传促销新机制,使安新白洋淀旅游品牌在京津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

(五)强化职能抓管理,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夯实基础。坚持把管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创造了“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旅游环境。一是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的行业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深入落实一次查实下岗、一次查实吊销营运许可证等制度,用制度管人,杜绝了私拉游客等现象,提高了旅游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队伍专业化。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系统的开展了旅游岗位培训,并开展了星级旅行社、星级宾馆饭店、星级导游员等竞赛活动,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旅游从业队伍。三是职能一体化。组建成立了白洋淀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把旅游、公安、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的管理权一并划归到管委会,代政府具体负责白洋淀旅游综合管理工作,使行业管理和行政管理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健全了旅游秩序监察机构,成立了景区服务执法监察大队,赋予其现场处置

权、协调调度权、案件交办权、责任追究权四项权力,统一负责景区(城区)执法,从根本上理顺了管理体制。推行“四统一、一封闭”景点管理体制,由景区管委会统一印票、统一售检票、统一折扣、统一返点、票款封闭运行,杜绝了高票价、回扣票、套票、自制门票等违规行为。同时,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旅游管理的强大合力,营造与国家5A级景区相匹配的旅游环境,景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改造升级抓创新,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培育新的“动力引擎”。为巩固和彰显安新白洋淀在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迎接国家首批5A级景区复检为契机,从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入手,对照国家验收标准,投资2000多万元资金实施了5A级景区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同时,坚持把“素质兴游”作为提升“软实力”的关键,组织开展了旅游大培训活动,先后邀请省旅游局王新勇局长、河北大学旅游系主任王玉成教授、河北师大旅游系赵延庆教授等业内专家,就服务标准和道德行为规范等内容对全县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创新理念和举措,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服务更精细,环境秩序更规范,整体形象更美观,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省市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新白洋淀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审视,并加以解决。

(一)淀区内1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既不利于白洋淀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白洋淀生态旅游的开发。2002年11月,省

政府批准建立了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涵盖白洋淀全部面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其它相关规定,淀区内已不适宜人类居住并从事生产、渔牧活动。以刘鸿亮院士领衔的国家“水专项”调研考察组对白洋淀生态环境考察后也提出:“淀区村是个很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考虑淀中村的搬迁。”

(二)多头管理的行政区划,不利于白洋淀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白洋淀区域在行政区划中隶属于两个地级市(保定市、沧州市)、五个县级县、市(安新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任丘市),但85%的面积位于安新境内(白洋淀5A级景区也位于安新境内),剩余的15%为其他4县市所共有。这种复杂的行政区划,造成了旅游管理政出多门、项目开发割裂分散、品牌宣传口径不一、问题协调效率低下、环境保护相互掣肘,既制约了白洋淀旅游整体品牌的塑造和竞争力的提升,也不利于白洋淀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白洋淀年蒸发、渗漏量巨大,长效补水机制还未建立,一旦补水不及时,白洋淀随时面临干淀危险,从而影响白洋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水是白洋淀的“命根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白洋淀共经历过4次干淀,其中1984年至1988年干淀持续时间长达5年之久,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对此,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自1997年至2010年,白洋淀先后实施“引岳济淀”、“引黄补淀”等15次补水。但由于近年来北方旱情严重,加之白洋淀年蒸发、渗漏量巨大,一直处在低水位运行状态,流域内的王快、西大洋、安各庄等水库蓄水量均达不到补淀水源条件。保定市虽然已经启动了大水系建设,后期“穿府补淀”工程完成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洋淀水资源匮乏的问

题,但在长期保持白洋淀水位平稳方面仍然有一定难度,而且今后几年,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之前,缺水的状况恐怕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只能实施跨流域补水,否则白洋淀将难以持续发展。

(四)安新白洋淀是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但道路交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白洋淀旅游的发展需求。作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重要区域,安新已经被列入“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按区管理,但是安新通往保定市的公路仅仅有保新线一条,且路面狭窄,交通拥挤。另外,安新目前没有高速公路直接出口,只有一条引线连接保津高速公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安新白洋淀旅游发展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洋淀旅游与全市乃至全省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利于安新白洋淀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议:

(一)为实现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最大化、群众增收的最快化、旅游开发的最优化,应积极谋划实施淀区村逐步搬迁工程。实施淀区村群众逐步外迁,既可更好的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又能整合出土地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对安新的支持力度。淀区群众搬迁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充裕的资金和土地等一系列条件作保障,仅靠县级无力承担,需由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安新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水区贫困乡镇扶贫救助政策,有效解决水区群众增收难、公益性事业发展难的问题。同时,研究制定白洋淀淀区群众外迁计划,扩大10平方公里左右的县城规划面积用于安置搬迁群众,参照水库移民政策给予支持,并统筹科技信息、技能培训、子女教育以及劳务输出等方面,实现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与提高水区外迁群众生活水平

同步进行。二是加强对芦苇等经济作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芦苇生态补偿机制,并深入研究芦苇深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为水区群众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努力增加水区群众的芦苇收益,提高农户管护芦苇、扩大栽植面积的积极性,实现白洋淀芦苇资源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二)积极探索推动白洋淀行政区划和管理的科学调整。一是将白洋淀景区行政区划进行整体调整。在保持全省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把白洋淀风景区全部划入安新县管辖,或者谋划设立白洋淀县(市),实现白洋淀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中保护、合理开发。二是建立整个白洋淀区域的旅游开发协调机构。建议省政府牵头成立包括环白洋淀的二市五县在内的旅游开发综合协调机构,可由保定市代管,全面系统研究、处理、协调白洋淀旅游总体发展问题,特别是发挥省管优势,聚合专业人才,加强对白洋淀的系统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白洋淀旅游开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三)尽早研究建立白洋淀长效补水机制,保持白洋淀水位的稳定。在全省每年水量分配上向白洋淀大力倾斜,建立引黄济淀长效补水机制,修建引黄济淀线路的永久性渠系工程,将引黄济淀常态化。在南水北调中线建成后为白洋淀安排一定的生态水指标,并建立南水北调退水引入白洋淀的预案,搞好退水输水渠系工程,确保一旦发生退水,能够及时引向白洋淀。同时,加强对白洋淀上游来水水质的监控,建立区域性水质监控、信息反馈、调度整改机制,既使白洋淀始终保持在一个平稳运行水位,又能不断提高水质标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以充分发挥其补充周边地区地下水、减轻气候干燥程度、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

境的重要作用。

(四)加快启动安新白洋淀至保定市的旅游专用路和直达白洋淀的高速公路建设。一是可以从保定市七一路一直向东延伸,与安新县白洋淀景区相连接,全长30多公里。旅游专用路建成后,从保定至安新的车程将从现在的1个小时缩短至25分钟左右,将极大地拉近安新白洋淀景区与保定市的空间距离。二是在资金、政策上向安新倾斜,考虑修建直达安新白洋淀的高速公路。安新白洋淀至保定市的旅游专用路和直达白洋淀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白洋淀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的潜力和价值,促进整个产业带资源的整合和结构布局的优化。

四、发展设想

根据《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和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发展战略,经过深入研究探讨,我县对安新白洋淀旅游业发展进行了重新审视,进一步明确了白洋淀旅游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加快白洋淀旅游业发展转型,大力发展白洋淀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城和秀美京南水乡,使白洋淀成为集运动健身、休闲度假、温泉理疗、高端商务活动于一体的多元化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休闲度假基地,成为广大游客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感受绿色生态和特色文化的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今后,我们将以此统揽全县旅游业发展,把安新白洋淀景区打造成省、市乃至全国的顶级精品景区。

展华北明珠之风 塑京南水乡之韵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安新县委、县政府以打造“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城和秀美京南水乡”为目标,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强化旅游发展举措,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白洋淀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安新白洋淀景区一举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跻身全国顶级景区行列,成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的夺目奇葩。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兴起,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催人奋进。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以及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旅游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引发了我们对加快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安新县地处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县域面积738平方公里,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有85%以上的水面位于安新县境内。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和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其水面浩渺、芦苇浩荡、荷花秀丽、特产丰富独树一帜,加之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近代革命斗争历史,使之成为品味高、风景独特的旅游胜地。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明珠独一无二。白洋淀生态独特,形态特殊,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66平方公里的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39个小岛渔村点缀其中、12万亩芦苇和近10万亩荷花交相辉映,造就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淀内鱼、

虾、蟹、贝、莲、藕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鱼的乐园、鸟的天堂、水生动植物的宝库。白洋淀是华北地区的“空调器”、“晴雨表”,年蒸发和渗漏量近3亿立方米,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华北明珠”,被温家宝总理誉为“华北之肾”。文化奇葩绝无仅有。白洋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民风独特,自古即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康熙先后四十次,乾隆先后六次游览白洋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并修建了四所水上行宫。白洋淀革命文化灿烂。白洋淀是革命老区,闻名中外的雁翎队谱写了一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国的英雄赞歌;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白洋淀纪事》奠定了我国文坛“荷花淀”文学流派的基调,《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等优秀文学作品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一道绚丽奇特的景观。白洋淀民俗文化淳朴。水乡渔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独特的北国水乡特色,男捕鱼、女编织的渔民生活由来以久,捕鱼工具、方法、品种名目众多,为全国之冠,苇席产量一度占到全国的50%,并远销海外。造船业起于北宋,兴盛于清,誉满华北,首屈一指。白洋淀是艺术之乡,老调、昆腔等戏曲种类繁多,苇编工艺独树一帜,放荷灯等民间花会更是蜚声中外。此外,白洋淀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素有“白洋淀风味”之说,全鱼宴、荷花宴、卤河蟹、贴饼子熬小鱼等特色饮食自古有名。

(二)旅游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安新县委、县政府依托白洋淀特有的资源优势,加大白洋淀旅游开发力度,安新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景区建设亮点频现。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建成了白洋淀旅游码头、旅游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和凯盛国宾温泉度假村、温泉宾馆、交通宾馆等一批大型旅游配套设施,白洋淀

旅游码头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成为目前我国北方面积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接待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景点项目建设,开发建设了荷花大观园、白洋淀文化苑、怡欣园度假村、异国风情园等标志性景点和王家寨、东田庄、大淀头等民俗旅游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设施,推出了一批名牌旅游产品,极大提升了旅游品位。

旅游项目丰富多彩。加强旅游项目开发,形成了以荷花大观园为主打的生态游,以白洋淀文化苑为主打的文化游、红色游,以王家寨等民俗村为主打的民俗游等几大系列旅游项目,使广大游客怡然自得,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同时,聘请专业人士结合白洋淀风土人情,推出了放河灯、婚俗表演、嘎子印象、打包运船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表演形式,增强了白洋淀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水乡情趣。

品牌效应逐年提升。2003年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全国荷展;2005年在“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具人气的十大景区之一,同年又被列为全国十大红色景区之一;2006年设计推出的《跟着老电影去旅行》线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 “完美假期十佳旅游线路”;2007年成功摘得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桂冠,跻身全国顶级景区行列,并荣获“中国旅游强县”称号;2008年白洋淀景区纳入国家旅游局迎奥运32条精品旅游线路;2009年摘取省旅游局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2009选美河北-河北最美30景”桂冠,201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复核验收。

旅游产业遍地开花。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本着“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的原则,不断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整合配套。目前,已开发各类旅游纪念品21种,

其中芦苇工艺画被确定为保定市第一旅游纪念品,芦苇工艺画制作工艺作为河北绝技之一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白洋淀鸭蛋”地理商标成功注册,深受广大游客青睐;景区宾馆饭店达到300余家,其中星级5家;各种连锁店、超市、专卖店等商业门店达1000余家,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开发等多业并举的旅游经济新格局。仅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创社会综合效益5.5亿元。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总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8.5%。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安新县委、县政府借鉴先进旅游景区的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六抓”工作思路,坚决打造国家顶级旅游景区。

(一)科学定位抓规划,为白洋淀旅游发展指明方向。坚持以全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规划为纲,着眼安新白洋淀被列为京南湖泊休闲区和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的规划定位,聘请国家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达沃斯巅峰智业规划设计院,对白洋淀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规设计。编制完成了《白洋淀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明确了建设世界级风景名胜地、国际水准湿地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环京津地区高端商务休闲中心和度假基地的目标,对近期和中远期白洋淀旅游保护和开发做出了科学规划,着眼融入京津,合理规划了重点项目和景区空间布局,涵盖了水区村搬迁、营销推广、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项内容,使该规划既能融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又能体现白洋淀特色,为指导今后安新白洋淀旅游发展,特别是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关键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为

契机,着眼对接“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城市发展格局,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县城规划进行了总体设计,将城市总体设计、控制性规划、主要街道景观规划与白洋淀旅游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实现城市建设与白洋淀旅游业的无缝对接和统筹发展,努力形成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使旅游城市特色进一步显现。

(二)招商引资抓项目,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强筋壮骨”。资金是制约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项目建设是提升白洋淀旅游整体实力的核心。我们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招商引资、社会共办”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形成了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外资等并用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白洋淀旅游业的快速崛起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工作中,我们念活“转”(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移投资重点)、“优”(制定优惠政策、推出优秀项目、创造优质环境)、“严”(坚持严格的规划、严格的标准、严格的管理)“三字经”,大做启动民营资本文章,积极吸纳民营资本进行旅游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市场优势,有效破解了旅游开发的资金瓶颈,开创了白洋淀旅游发展的新局面。白洋淀旅游实现了三次飞跃:即以2001年总投资8000万元的白洋淀旅游码头的建成使用为标志,实现了第一次飞跃。白洋淀旅游码头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形成了第一次轰动效应。当年,旅游收入达到1040万元,较2000年翻了两番。以2002年总投资7000万元的荷花大观园的建成通游为标志,实现了第二次飞跃。荷花大观园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荷花观赏园,成为白洋淀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引发了旅游的第二次轰动效应。全年旅游收入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0%。以2004年总投

资6000万元的白洋淀文化苑建成通游为标志,实现了第三次飞跃。它的建成,结束了白洋淀以单一的生态游为主的局面,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内涵,使白洋淀生态、历史、民俗、革命“四种文化”得以全方位展示,为白洋淀旅游又增添了一处标志性景点。特别是今年,我县又引进了中国大都会国际集团总投资12亿元的白洋淀国际旅游疗养中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休闲养生木屋别墅群、万亩生态观光园、宋清影视基地、水上游乐采摘园等,并对白洋淀现有主要景点进行并购整合、改造提升,形成集团化统一经营模式。以此项目为标志,白洋淀旅游即将迎来新的飞跃。

(三)做靓品牌抓示范,为白洋淀旅游发展赋予“亮丽色彩”。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我们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充分发挥安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姿多彩的民俗和红色文化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生态、民俗、历史和革命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精品名牌旅游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全方位、统一开发包装,带动了整个景区整体品牌的提升。一是以荷花大观园为示范,做靓生态品牌。以荷花为主题,加强荷花良种繁育,发展原生态旅游,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展示基地。二是以白洋淀文化苑为示范,做靓文化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雁翎队抗日救国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康熙、乾隆水围狩猎的历史文化,彰显了白洋淀文化魅力。三是以王家寨民俗村为示范,做靓民俗品牌。立足民俗特色,推出水乡生活、鱼鹰捕鱼表演、水乡婚俗表演等特色项目,展现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水乡魅力。四是以大都会休闲度假项目为示范,做靓休闲品牌。策划白洋淀休闲度假、温泉疗养等旅游系列产品,全方位打造休闲度假品牌,做足做优休闲度假文章。

(四)全面推介抓宣传,为白洋淀旅游发展造势升温。旅游

经济必须把品牌打出去,不断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对接借势。与北京石景山区签署了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合作共赢战略协议,借助石景山打造北京CRD(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的高端带动,融合安新白洋淀旅游产业资源,实现借势发展、合作共赢。同时,与北京市旅游局达成了初步协议,与30多家具有国际品牌的旅行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主题推介增势。2009年以来,我们分别在京津两地举办了“亲情安新·京南水乡·魅力白洋淀”推介联谊会,在北京举办了白洋淀旅游专题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了在京津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三是媒体宣传造势。加大了在京津两地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高速公路、车站等方面的广告投放力度,通过整体对外、多种渠道、各有侧重的宣传促销新机制,使安新白洋淀旅游品牌在京津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

(五)强化职能抓管理,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夯实基础。坚持把管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创造了“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旅游环境。一是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的行业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深入落实一次查实下岗、一次查实吊销营运许可证等制度,用制度管人,杜绝了私拉游客等现象,提高了旅游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队伍专业化。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系统的开展了旅游岗位培训,并开展了星级旅行社、星级宾馆饭店、星级导游员等竞赛活动,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旅游从业队伍。三是职能一体化。组建成立了白洋淀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把旅游、公安、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的管理权一并划归到管委会,代政府具体负责白洋淀旅游综合管理工作,使行业管理和行政管理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健全了旅游秩序监察机构,成立了景区服务执法监察大队,赋予其现场处置

权、协调调度权、案件交办权、责任追究权四项权力,统一负责景区(城区)执法,从根本上理顺了管理体制。推行“四统一、一封闭”景点管理体制,由景区管委会统一印票、统一售检票、统一折扣、统一返点、票款封闭运行,杜绝了高票价、回扣票、套票、自制门票等违规行为。同时,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旅游管理的强大合力,营造与国家5A级景区相匹配的旅游环境,景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改造升级抓创新,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培育新的“动力引擎”。为巩固和彰显安新白洋淀在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迎接国家首批5A级景区复检为契机,从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入手,对照国家验收标准,投资2000多万元资金实施了5A级景区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同时,坚持把“素质兴游”作为提升“软实力”的关键,组织开展了旅游大培训活动,先后邀请省旅游局王新勇局长、河北大学旅游系主任王玉成教授、河北师大旅游系赵延庆教授等业内专家,就服务标准和道德行为规范等内容对全县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创新理念和举措,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服务更精细,环境秩序更规范,整体形象更美观,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省市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新白洋淀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审视,并加以解决。

(一)淀区内1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既不利于白洋淀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白洋淀生态旅游的开发。2002年11月,省

政府批准建立了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涵盖白洋淀全部面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其它相关规定,淀区内已不适宜人类居住并从事生产、渔牧活动。以刘鸿亮院士领衔的国家“水专项”调研考察组对白洋淀生态环境考察后也提出:“淀区村是个很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考虑淀中村的搬迁。”

(二)多头管理的行政区划,不利于白洋淀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白洋淀区域在行政区划中隶属于两个地级市(保定市、沧州市)、五个县级县、市(安新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任丘市),但85%的面积位于安新境内(白洋淀5A级景区也位于安新境内),剩余的15%为其他4县市所共有。这种复杂的行政区划,造成了旅游管理政出多门、项目开发割裂分散、品牌宣传口径不一、问题协调效率低下、环境保护相互掣肘,既制约了白洋淀旅游整体品牌的塑造和竞争力的提升,也不利于白洋淀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白洋淀年蒸发、渗漏量巨大,长效补水机制还未建立,一旦补水不及时,白洋淀随时面临干淀危险,从而影响白洋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水是白洋淀的“命根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白洋淀共经历过4次干淀,其中1984年至1988年干淀持续时间长达5年之久,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对此,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自1997年至2010年,白洋淀先后实施“引岳济淀”、“引黄补淀”等15次补水。但由于近年来北方旱情严重,加之白洋淀年蒸发、渗漏量巨大,一直处在低水位运行状态,流域内的王快、西大洋、安各庄等水库蓄水量均达不到补淀水源条件。保定市虽然已经启动了大水系建设,后期“穿府补淀”工程完成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洋淀水资源匮乏的问

题,但在长期保持白洋淀水位平稳方面仍然有一定难度,而且今后几年,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之前,缺水的状况恐怕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只能实施跨流域补水,否则白洋淀将难以持续发展。

(四)安新白洋淀是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但道路交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白洋淀旅游的发展需求。作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重要区域,安新已经被列入“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按区管理,但是安新通往保定市的公路仅仅有保新线一条,且路面狭窄,交通拥挤。另外,安新目前没有高速公路直接出口,只有一条引线连接保津高速公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安新白洋淀旅游发展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洋淀旅游与全市乃至全省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利于安新白洋淀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议:

(一)为实现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最大化、群众增收的最快化、旅游开发的最优化,应积极谋划实施淀区村逐步搬迁工程。实施淀区村群众逐步外迁,既可更好的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又能整合出土地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对安新的支持力度。淀区群众搬迁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充裕的资金和土地等一系列条件作保障,仅靠县级无力承担,需由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安新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水区贫困乡镇扶贫救助政策,有效解决水区群众增收难、公益性事业发展难的问题。同时,研究制定白洋淀淀区群众外迁计划,扩大10平方公里左右的县城规划面积用于安置搬迁群众,参照水库移民政策给予支持,并统筹科技信息、技能培训、子女教育以及劳务输出等方面,实现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与提高水区外迁群众生活水平

同步进行。二是加强对芦苇等经济作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芦苇生态补偿机制,并深入研究芦苇深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为水区群众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努力增加水区群众的芦苇收益,提高农户管护芦苇、扩大栽植面积的积极性,实现白洋淀芦苇资源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二)积极探索推动白洋淀行政区划和管理的科学调整。一是将白洋淀景区行政区划进行整体调整。在保持全省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把白洋淀风景区全部划入安新县管辖,或者谋划设立白洋淀县(市),实现白洋淀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中保护、合理开发。二是建立整个白洋淀区域的旅游开发协调机构。建议省政府牵头成立包括环白洋淀的二市五县在内的旅游开发综合协调机构,可由保定市代管,全面系统研究、处理、协调白洋淀旅游总体发展问题,特别是发挥省管优势,聚合专业人才,加强对白洋淀的系统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白洋淀旅游开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三)尽早研究建立白洋淀长效补水机制,保持白洋淀水位的稳定。在全省每年水量分配上向白洋淀大力倾斜,建立引黄济淀长效补水机制,修建引黄济淀线路的永久性渠系工程,将引黄济淀常态化。在南水北调中线建成后为白洋淀安排一定的生态水指标,并建立南水北调退水引入白洋淀的预案,搞好退水输水渠系工程,确保一旦发生退水,能够及时引向白洋淀。同时,加强对白洋淀上游来水水质的监控,建立区域性水质监控、信息反馈、调度整改机制,既使白洋淀始终保持在一个平稳运行水位,又能不断提高水质标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以充分发挥其补充周边地区地下水、减轻气候干燥程度、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

境的重要作用。

(四)加快启动安新白洋淀至保定市的旅游专用路和直达白洋淀的高速公路建设。一是可以从保定市七一路一直向东延伸,与安新县白洋淀景区相连接,全长30多公里。旅游专用路建成后,从保定至安新的车程将从现在的1个小时缩短至25分钟左右,将极大地拉近安新白洋淀景区与保定市的空间距离。二是在资金、政策上向安新倾斜,考虑修建直达安新白洋淀的高速公路。安新白洋淀至保定市的旅游专用路和直达白洋淀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白洋淀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的潜力和价值,促进整个产业带资源的整合和结构布局的优化。

四、发展设想

根据《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和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发展战略,经过深入研究探讨,我县对安新白洋淀旅游业发展进行了重新审视,进一步明确了白洋淀旅游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加快白洋淀旅游业发展转型,大力发展白洋淀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城和秀美京南水乡,使白洋淀成为集运动健身、休闲度假、温泉理疗、高端商务活动于一体的多元化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休闲度假基地,成为广大游客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感受绿色生态和特色文化的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今后,我们将以此统揽全县旅游业发展,把安新白洋淀景区打造成省、市乃至全国的顶级精品景区。


相关文章

  •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综述
  • 国内旅游研究论文综述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旅游景区管理,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旅游景区经济.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并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整个旅游 ...查看


  • 没有广告照样提升销量
  • 白洋河葡萄酒,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在广告投放接近为零的状况下,2005年实现年销售额增长2000多万元,销量突然跃至葡萄酒行业前十强.白洋河葡萄酒在没有广告支持条件下,市场销量出现增长的经验值得许多企业借鉴. 案例背景 正当鲁酒兴盛的199 ...查看


  • 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
  • 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 冀政[2009]89号 关于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 实施意见(试行)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我省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河北生 ...查看


  • 河北要建35个特色旅游小镇!有我们大邯郸吗?
  • 经过精心筛选,近日举行的河北省旅游投融资大会推出了400多个旅游招商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项目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其中包括特色小镇35个,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35个特色小镇 1 邢台市·内丘县大鹅石健康谷特色小镇 ...查看


  • 保定城市规划将大调整 以京保交通铁路为重点
  • 保定市原有城市规划思路被调整,将在空间发展和功能布局上更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格局,北京和保定之间将以低碳的铁路交通为重点. 2012年6月,河北香河的一处楼盘工地. 保定将建京畿新城?"只是传言" 保定市规划局表示,保 ...查看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可能选题选题
  • 旅游管理专业2011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可以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己拟定题目. 一.饭店管理方面的选题 1.对我国(××省)饭店业竞争现状的深层思考: 2.销价竞争对饭店业的影响及策略: 3.浅谈现代饭店服务业中内部营销管理: 4.关 ...查看


  • 河北保定导游词
  • 河北保定导游词 各位游客: 欢迎诸位来河北旅游,祝各位在保定度过一段轻松惬意的时光.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 距离北京较近的涞水野三坡山清水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白洋淀里飘飘扬扬的芦苇 ...查看


  • 关于齐云山文化旅游建设的调研报告
  • 关于齐云山文化旅游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2 信息来源: 作者:县干班42期一组 当今世界,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迅猛发展文化旅游业.近几年来,休宁县坚持"文化塑县" ...查看


  • 白洋淀芦苇面积及产量
  • 白洋淀芦苇生长受水位影响,苇田面积常因水位变化而有较大变化.淀区苇田(指能织好席的苇地,不包括柴苇地.以下同)原来高程较低,经淀区人民长期夹泥.施肥.台田管理,现在大部分苇田高程均在8 米(大沽高程,以下同)以上,但扔有部分底洼苇地,当淀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