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LandscapeSpaceSequenceOrganization

Based

on

Visual,Sense

刘滨谊张亭

LIUBin-yi,ZHANGling

摘要:以景观空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感受出发,探讨步行条件下的动态多空间客观环境与人们主观感受之间的

联系。提出空间变化、时间变化与情感变化是景观空间序列需要讨论的3个重要方面。在对景观空间序列从物质实体层面和精神感受层面进行分析限定的基础上,将景观空间序列组织分解为空间组织、时间组织和空间意境组织3个方面,并分别进行探讨,主要采用数理分析与案例总结的方法,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空间;序列;空间组织;时空组织;空间意境组织文章编号:1000—6664(2010)11—0031—05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0—10一08;修回日期:2010—10—20

Abstrad:Thisenvironment,itperceptionmulti—level

articletakes

landscapespace

sequence

as

subject.Proceed

fromvisuaI

perception

andwalking

talksabouttherelationshipof

three

importantthe

objectivespaceandpeople's

theof

subjectiveperception.Spocetimeand

space

in

sequence.Thisthreesome

article

are

becomeproblems

paints

inresearch

landscape

of

landscapeexplores

space

for

about

organizationand

spacesequence

then

levels.whichguides

and

organization,timeorganizationconceptionorganization.and

and

case

provides

advice

landscapeplananddesignwiththemathematicalanalysisKeywords:landscapeorganization

architecture;landscape

studymethod.

organization;lime

organization;conception

space;sequence;space

1概述

运动是人在空间中的存在方式。随着运

列时空组织,综合考虑。空间“时间”与“情感”的空间意境组织这3个方面进行讨论。

2)时间假设:时间是人沿景观移动的空间圭llE90的顺序,反过来,空间序列也可看作时间上安排的一系列体验,空间关系以人运动的时

动的进行,人们于所处的环境中获得一系列连

续的印象,最终形成对环境的抽象认识和归纳

2基础分析与限定2.1物质实体层面

景观空间序列在客观物质实体层面。以空

间、时间和行为3个方面的假设为前提。可以建立简单的时空模型(图2)。

1)空间假设:洛赫(Motloch)认为.人在户外空间中的行为是不断寻找目标的过程”1。人们潜意识里总是倾向于以环境特征明确的感官路标作为前进目标,并在记忆中存留下这些目标的空间特征。如果将序列中感官路标统领的空间看作节点空间(A,B,C),余下的具有连接功能的空间看作路径,景观空间序列在空

间长短和顺序来体现。相对于整个时间轴线

后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不只是单纯的各个

空间认识的叠加,而是会随着空间的组织和安

来说,每一点的体验都可以看作是暂时的。本

文将景观空间序列中的时间划分为进入新一空间的瞬时时间点(×)和时间点之间的历时时

排发生变化。本文将这些经过组织的空间组合称为景观空间序列,所探讨的是各空间之间

的组织方式与人们动态体验之间的联系。由

间段(T,,T2,T3,T4)。忽略那些空间体验之外的长期停留时间。

于视觉是人类对环境感知的最主要的方式,本文主要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在景观空间序列中。序列感由人们在运动中穿过不同的空间而获得,除空间变化外,其中还经历了时间和人的主观情感变化。空间、时间和情感构成了景观空间序列的3个基本变

化因子(图1)。本文将从以“空间”研究为主的

图1景观空间序列中的空闻、时间、情感变化

间上可以抽象为节点空间与路径2个部分组成

的空间系统。

序列空间组织出发,结合。空间”与。时间”的序

万方数据

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DeAmhitectum31

空间分布

感受的思维过程

感知空间2

空间2

比较空间2与空间1对空间3产生思维期待

感知空间3

司3卜_——_.

比较空间3与思维期待比较空间3与空间2、1对空间4产生思维期待

感知空间n

司n卜—_

比较空间n与思维期待比较空间n与所有其他空间对整条序列做出评价

……’

不变

渐变突变

IⅧi^

历时性

■时性

舛某一环境加海理解

对某一环境产生漾刻印象

图2景观空间序列时空模型图3序列感受过程示意图

图4单个空间单元的视觉变化分析

图5不同程度空间视觉变化的影响下的感受变化

32中国园林Chinese

万方数据

LandscapeArchItecture

3)行为假设:景观空间序列的产生来自于人行为的连续性。空间因人的活动次序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演化为一系列空间的组合。本文仅考虑步行这一行为方式,并将行为简单区分为步行与

驻足(动观与静观)。

2.2精神感受层面

景观空间序列感受是对各个空间感知、比较、联想,最终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是暂时体验差异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统一,在潜意识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图3):

首先。进入新空间时,人们了解和选取需要

的信息。对空间形成感知;

其次,经历2个以上节点空间后,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对各个空间的信息进行比较,产生对下

一节点的期待和预测;

再次,人们将预测结果与新接受的环境信息相比较,唤起情感上的反应;

最后一个层次,人们将所有节点信息和比较结果联想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并做出评价。

由此得出,好的景观空间序列应该具有的特

征是: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情节与意境。

3序列空间组织

3.1

空间的变化与联系

根据变化幅度的大小,景观空间中的视觉感

受可以区分为渐变与突变2种类型。结合静态

视觉感受——不变,就有3种情况(图4、5)。不变和渐变出现在空问单元内部,具有历时性。突

变出现在刚进入空间时,往往是瞬时发生的。简单来说,序列空间组织的目标在于合理地运用渐变与突变进行动态空间表达。

当渐变与突变发生在相关联的元素之间时可以反映空间联系。运用一个或多个空间对比元素贯穿序列的各个空间,通过元素在不同空间之间的对比而产生空间联系.是协调景观空间序

列感受的多样与统一的重要手段。3.2空间对比元素

孔少凯指出,人们在户外环境中感受到的景观是空间与实体的综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

对户外环境的感受是对实体的注意和对空间的注意不断转换的过程.所获取的环境信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空间界面、视觉界面和空间中的物体这3

个方面”1。从这3个方面着手,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表1总结出景观空间中的常见对比元素。

3.3序列空间的旷奥对比

在对常见对比元素进行总结之后,下一个问

题是哪些对比元素的运用对于序列的表达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中。“旷奥变化”一直被看作是

景观动态视觉感受的最重要的元素。810年,唐

代思想家柳宗元用。旷奥”二字对自然景观中的

动态感受进行了总结。1979年,冯纪忠引用其论述,提出以“旷奥对比”来组织风景空间序列的想法”】。此后,刘滨谊于1986年针对“风景旷奥度”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航测技术建立了风景

旷奥度评价体系”1。“旷奥”一词涵盖了景观在空

间和视觉上众多层面的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案例中上述对比元素出现频

率的统计分析,空间大小、视域收放、视距远近和

向心与向外这4种方式最为常见。正是这几种对

比构成了景观空间的旷奥对比。反之,景观空间序列的旷奥对比可以拆分成空间大小、视域收放、视距远近和向心与向外的对比(图6)。

为了对旷奥对比进行简单的量化尝试。本文

对4组对比元素进行简化和提取。得到影响旷奥

对比的3个变化指标,即空间界面尺度、视觉界面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表2列出了景观空间旷奥对比的影响变量和范围。

利用表2中这些变量的变化范围,可以提出相应的序列空间单元模式。为使研究简化。本文

采用空间边长、视距和叠合关系这3个次级变量进行模式划分,忽略空间界面大于视觉界面的情况,排列组合后得到表3的14种空间单元模式。

将14种空间模式对应到方塔园的各个空间中,可以得到图7。

进一步地,对14种空问单元模式进行总结,

得出3种基本空间类型:

类型一:小尺度空间界面,小尺度视觉界面,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基本重合。这种空间有较

高的围合性,属于视觉向心性的空间(图8a.b)。

空间上开口的方向会引发人们的运动趋势。见表3中模式A、B、E。

类型二:大尺度空间界面。大尺度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重合或超出空间界面。这种空间围合

感很弱,没有明显的运动或静止的诱因,人们的活动趋向空间边缘(图8c)。见表3中模式C、D、

L、M、N。

类型三:小尺度空间界面,大尺度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大大超出空间界面。这时人们所处的

空间受到限定。但视觉极度开敞,属于视觉扩散型的空间(图8d。e)。见表3中模式F、G、H小J、K。如果空间本身有很好的围合感,它就会符合

表1空间特征

视觉特征

景观空间序列常用对比元素表

空间中的物体

<9◇]裔r弋俞r

扩邯广八趔>④

近远

曲直

◇◇

诊惕

鼬Ⅱ

叼磁一厂鲁

实与虚

印甲

矿≮

确伊p.、』xg

甲俞宁甲俞中

主景藏-5露

柙^/『\

p窜

围合面材质的软硬

朋岔

矿f\以

奋叩叩甲京盛

建筑:体量

匀奋髟编%

圈6典型的景观空间旷奥对比分解图7方塔园空间单元模式分析图

_I;f仟l;f仟

嘹望一庇护原理而具有很好的空间品质,成为人们乐于停留的地方(图8f)。

表4列出了方塔园的空间序列中各个空问模式和空间类型的对比。事实上,序列空间的旷奥对比主要在于这3种空间类型之间的对比,人们经过其中一种空间类型之后,都有想

人们有意识地去探索环境的更深层信息,时间

和。因此。总感受之所以大于各空间感受之和,原因在于新的空间感受总会受到已有空间感受的影响,而产生瞬时感受。因此,瞬时感受是影响序列总感受大小的关键因素(图9)。

冯纪忠提出。总感受量、距离、变化幅度、时间或速度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空间

的长短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能够了解环境信息的多少和做出预测的思维的深度【5】。

表现在整个景观空间序列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是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对一空间环境的认

知阶段是为人们感知下一空间环境的前认知阶段作铺垫,也就是说。对这一空间体验的时

要进入另外一种空间类型的心理趋向。序列组织的一条线索”1。以感受时问来代替上

述关系中的距离、时间或速度。本文将影响总

间长短影响着人们对下一空间的瞬间评价。

4序列时空组织4.1感受的时间过程

纳沙(Nasar)认为。完整的认知过程可以归结为前认知阶段和认知阶段5】。对于环境的估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前认知,这时。人对环境的感知有着近乎瞬间的反应。而在认知阶段,

4.2总感受的时空模型

景观空间序列的组织是通过空间感受的变化取得一定的总感受。单从空间上看。序列的总感受不是简单的各个空间的感受相加的总和,而是较总和加大了。而从时间上看。总感受等同于所有空间单元的历时感受与瞬时感受之

感受的变量简化为变化幅度、感受时间及二者

的联系。下面利用数理关系分析它们对历时感受和瞬时感受产生的影响。

4.3历时感受分析

在单个景观空问中,人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获得一定的历时感受。感受量大小来自

万方数据

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

33

表2

旷奥对比变量空间界面尺度视觉界面尺度

次级变量空间边长视距水平视角高宽比

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的关系

叠合关系

景观空间旷奥对比变■表

具体数值划分

<8m;8~25m;25—110m:>110m

<8m;8-25m;25—110m;110—390m;>390m

量化依据

公共距离,景观的三大门槛景观的三大门槛。人眼的视角特点。户外空间高宽比的指标

<30度;30~100度;>100度

D/H<1;D,H=1:D/H>1

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重合;视觉界面大于空间界面;空间界面大于视觉界面

表3空间模式

序列空间单元模式表

特征描述空间向心,集

续表3空间模式

特征描述空间扩散,视

^i

觉深远

模式A: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8m

空间向心,稳

模式H: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390m

空间相对稳

模式B: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为8~25m

/|

模式I:空间界面为8—25m,视觉界面为25—110m

空间向心,较开阔。人流趋向构筑物和边缘

空间相对稳

i≮/一。。

定,内外空间串联

(——)

/\

定。借景

//”“

模式C: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为25~110m

空间边界模糊,很开阔。人流趋向构筑物和边缘

模式D: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为110—390m

空间扩散,引

模式J:空间界面为8-25m,视觉界面为110~390m

空间相对稳

模式K:空间界面为8~25m.视觉界面>390m

定。视线深远

空间较开阔,

(旁

2_

发运动

模式E: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为8~25m

空间扩散.视觉开阔

模式L:空间界面为25—110m,视觉界面为110-390m

空间较开阔.人们趋向边缘。借景

(,

≥。

人们趋向边缘.借景

{}一;

^i

/j

/;|。

/110=

模式F: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为25—110m

空间扩散,视觉很开阔

模式M:空间界面为25—110m.视觉界面>390m

同模式D.空间边界模糊。人们趋向边

■-

模式G: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为110~390m

模式N:空间界面>110m.视觉界面>390m

表4空间模式空间类型

北入口

方塔园序列空间对比模式表

通道

塔院广场

爬山廊

水榭

临水步道

大草坪

竹林

何陋轩东入口

古堑道

类型一类型一类型二类型~类型三类型三类型二类型一类型三

类型一类型一

于空间内部的感受时间和变化幅度。

变化幅度相同时,感受时间越长,人们对环境的理解越深入。感受时间与总感受呈趋近某一值的正比关系。若2个空间感受时间相

受量较大,变化幅度与总感受呈正比关系。

幅度是更为重要的变量。

然而,在实际游览中,空间内部变化越多,

吸引力越大,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增加游览时

4.4瞬时感受分析

在相邻的2个景观空间中。对某一空间的瞬时感受量大小取决于这一空间相对前一空间的变化幅度、前一空间的变化幅度和感受时

间。感受时间会随着变化幅度的大小发生着变化。因此,单个景观空间的历时感受中,变化

同,变化幅度较大的空间获得的信息较多,感

34

中国园林Chenese

万方数据

LandscapeArchitecture

图8典型节点空间图9总感受的时空模型

问。

取X;为序列上某一空间内部的变化幅度。

的情况,3个变量会出现以下6种可能:

1)×,较小,T,较小,x2。,较小:瞬时感受很

2)X,较小。T,较小。X。一,较大:一定的瞬时感

3)X,较小。T1较大。X。一,较小:瞬时感受很4)X,较小,T,较大,X。一,较大:较大的瞬时感5)x,较大,T,较大。X。较小:瞬时感受很6)X,较大,T,较大,X。较大:较大的瞬时感分析可见,只有当前一空间的感受时间和

时,才会产生较大的瞬时感受。

在多空间的序列感受中。空间感受是一个的一个或若干个空间的变化幅度和感受时间景观感受以客观空间环境为基础,是由物

景观空间序列对于意境的表达可以借用

万方数据

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手法进行,本文引入景Narratives)”1的概念进行

因此,景观空间序列在情节上可以看做展

中,不同的空间充当着起点、发展、高潮等故事

下面借鉴叙事手法提出景观空问序列的

1)主题:一段完整的序列常常有着较为明2)节奏:好的序列往往有节奏感。景观空

间序列的节奏是通过各空间中景观元素有规

间和频率的设置。当景观实体与观赏者身心

3)冲突:冲突需要通过强烈的对比产生。

1)游线设定:对人们体验景观的一条或多

条游览线路进行设定和假设。

2)空间分割:对整条线路进行宏观把握,

分割节点空间。

3)意境结构:设定整条序列的叙事主题。

确定各个空间在景观序列中的角色和作用。

4)空间对比:借鉴14种空间单元模式和3

种典型空间。根据空间角色安排各个空间。

5)时间调配:利用路线的设置对各个空间

内部的感受时间进行调配。

6)主体控制:对高潮节点进行重点设计,增加前一空间与高潮空间之间的对比和前~

空间的感受时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翰.L洛赫(John.L.Motloch).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M】.李静宇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125—127.

【2】孔少凯.风景空间设计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

1982.

【3】冯纪忠组景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79(2):1—5.

【4】刘滨谊.风景旷奥度: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区规划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1986.【5】Nasar

L.The

affectof

signcomplexity

andcoherence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retail

scenes[J].

JoumaloftheAmerican

PlanningAssociation。、987(8).

【6】PotteigerM,Purinton

J.LandscapeNarratives:Design

Practices

for

Telling

Stories

【M】.JohnWiley&Sons,Inc,1998:109—111.

(编辑/曹娟)

作者简介:

刘滨谊/1957年生/男,辽宁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现代

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的教学与实蹦

本刊副主编(上海200092)

张亭,1984年生/女/湖北人,硕士,

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杭

州310007)

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35

观叙事(Landscape初步探讨。景观可以作为场景推进故事的发展,故事也可以赋予景观空间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T1为这一空间内部的感受时间,X。为序列上

后一个空间相对于前面这一空间的变化幅

度。排除空间变化幅度较大但感受时间很短小。

示一系列景观环境的叙事过程。在这个过程

受。

小。

受。

小。

受。

段落。景观元素对比和时间安排是表现各个

空间角色与联系的主要手段。

5.2情节策略

若干情节策略:

确的主题,成为联系整条空间的线索,常见的序列主题有以下几种:某一个实体的景物,如

方塔园以方塔为主题;一系列具有同一特征的

实体景物,如埃斯特园以水为主题;某种精神

意向。常常出现在纪念性空间中,如罗斯福纪

后一空间相对于前一空间的变化幅度都很大

念园以事件为主题。

不断累积的过程,感受量不但与当前出现的空间的变化幅度和感受时间有关,还与之前出现有关。

律的变化而体现。对节奏把握的关键在于时韵律一致时,会出现明显的。共振”。

景观体验是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序列中的冲

5序列空间意境组织

突源于实际环境与人们心理预测之间的矛盾。最典型的体现冲突的做法是抑扬法。或欲

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让叙事有陡然的翻转,出

境、情境,而逐步上升到意境的多层次感知过

程。相比空间与时空组织,空间意境组织是结合了精神感受的更高层次追求。

乎人们意料,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5.1景观叙事

6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滨谊, 张亭, LIU Bin-yi, ZHANG Ting

刘滨谊,LIU Bin-yi(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张亭,ZHANG Ting(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07)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0,26(11)

参考文献(6条)

1. 约翰.L_洛赫;李静宇 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7

2. Potteiger M;Purinton J Landscape Narratives:Design Practices for Telling Stories 1998

3. Nasar J L The affect of sign complexity and coherence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retail scenes1987(08)

4. 刘滨谊 风景旷奥度: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区规划设计 19865. 冯纪忠 组景刍议 1979(02)6. 孔少凯 风景空间设计初探 1982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刘滨谊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界世界大会学生营总结报告[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6)2. 刘滨谊. 刘谯. LIU Bin-yi. LIU Qiao 景观形态之理性建构思维[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4)

3. 刘滨谊. 王南. LIU Bin-yi. WANG Nan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新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8)

4. 杨和平. 高翅. YANG He-ping. GAO Chi 论地平线在西方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11)5. 赵兵. 王健. 范月. ZHAO Bing. WANG Jian. FAN Yue 江苏省节约型园林绿化扩展性研究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11)

引证文献(4条)

1. 景峰 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11(5)

2. 卓美行. 王钊. 王崑 浅析球形植物造景元素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1(28)3. 杨德凭. 孙玉红. 董丽 古典园林边角空间的理景方法[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4. 冯美文. 孙大江. 杨铱 运动视觉角度下的景观空间营造——四川省奥林匹克运动学校景观设计[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l201011018.aspx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LandscapeSpaceSequenceOrganization

Based

on

Visual,Sense

刘滨谊张亭

LIUBin-yi,ZHANGling

摘要:以景观空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感受出发,探讨步行条件下的动态多空间客观环境与人们主观感受之间的

联系。提出空间变化、时间变化与情感变化是景观空间序列需要讨论的3个重要方面。在对景观空间序列从物质实体层面和精神感受层面进行分析限定的基础上,将景观空间序列组织分解为空间组织、时间组织和空间意境组织3个方面,并分别进行探讨,主要采用数理分析与案例总结的方法,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空间;序列;空间组织;时空组织;空间意境组织文章编号:1000—6664(2010)11—0031—05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0—10一08;修回日期:2010—10—20

Abstrad:Thisenvironment,itperceptionmulti—level

articletakes

landscapespace

sequence

as

subject.Proceed

fromvisuaI

perception

andwalking

talksabouttherelationshipof

three

importantthe

objectivespaceandpeople's

theof

subjectiveperception.Spocetimeand

space

in

sequence.Thisthreesome

article

are

becomeproblems

paints

inresearch

landscape

of

landscapeexplores

space

for

about

organizationand

spacesequence

then

levels.whichguides

and

organization,timeorganizationconceptionorganization.and

and

case

provides

advice

landscapeplananddesignwiththemathematicalanalysisKeywords:landscapeorganization

architecture;landscape

studymethod.

organization;lime

organization;conception

space;sequence;space

1概述

运动是人在空间中的存在方式。随着运

列时空组织,综合考虑。空间“时间”与“情感”的空间意境组织这3个方面进行讨论。

2)时间假设:时间是人沿景观移动的空间圭llE90的顺序,反过来,空间序列也可看作时间上安排的一系列体验,空间关系以人运动的时

动的进行,人们于所处的环境中获得一系列连

续的印象,最终形成对环境的抽象认识和归纳

2基础分析与限定2.1物质实体层面

景观空间序列在客观物质实体层面。以空

间、时间和行为3个方面的假设为前提。可以建立简单的时空模型(图2)。

1)空间假设:洛赫(Motloch)认为.人在户外空间中的行为是不断寻找目标的过程”1。人们潜意识里总是倾向于以环境特征明确的感官路标作为前进目标,并在记忆中存留下这些目标的空间特征。如果将序列中感官路标统领的空间看作节点空间(A,B,C),余下的具有连接功能的空间看作路径,景观空间序列在空

间长短和顺序来体现。相对于整个时间轴线

后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不只是单纯的各个

空间认识的叠加,而是会随着空间的组织和安

来说,每一点的体验都可以看作是暂时的。本

文将景观空间序列中的时间划分为进入新一空间的瞬时时间点(×)和时间点之间的历时时

排发生变化。本文将这些经过组织的空间组合称为景观空间序列,所探讨的是各空间之间

的组织方式与人们动态体验之间的联系。由

间段(T,,T2,T3,T4)。忽略那些空间体验之外的长期停留时间。

于视觉是人类对环境感知的最主要的方式,本文主要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在景观空间序列中。序列感由人们在运动中穿过不同的空间而获得,除空间变化外,其中还经历了时间和人的主观情感变化。空间、时间和情感构成了景观空间序列的3个基本变

化因子(图1)。本文将从以“空间”研究为主的

图1景观空间序列中的空闻、时间、情感变化

间上可以抽象为节点空间与路径2个部分组成

的空间系统。

序列空间组织出发,结合。空间”与。时间”的序

万方数据

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DeAmhitectum31

空间分布

感受的思维过程

感知空间2

空间2

比较空间2与空间1对空间3产生思维期待

感知空间3

司3卜_——_.

比较空间3与思维期待比较空间3与空间2、1对空间4产生思维期待

感知空间n

司n卜—_

比较空间n与思维期待比较空间n与所有其他空间对整条序列做出评价

……’

不变

渐变突变

IⅧi^

历时性

■时性

舛某一环境加海理解

对某一环境产生漾刻印象

图2景观空间序列时空模型图3序列感受过程示意图

图4单个空间单元的视觉变化分析

图5不同程度空间视觉变化的影响下的感受变化

32中国园林Chinese

万方数据

LandscapeArchItecture

3)行为假设:景观空间序列的产生来自于人行为的连续性。空间因人的活动次序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演化为一系列空间的组合。本文仅考虑步行这一行为方式,并将行为简单区分为步行与

驻足(动观与静观)。

2.2精神感受层面

景观空间序列感受是对各个空间感知、比较、联想,最终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是暂时体验差异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统一,在潜意识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图3):

首先。进入新空间时,人们了解和选取需要

的信息。对空间形成感知;

其次,经历2个以上节点空间后,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对各个空间的信息进行比较,产生对下

一节点的期待和预测;

再次,人们将预测结果与新接受的环境信息相比较,唤起情感上的反应;

最后一个层次,人们将所有节点信息和比较结果联想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并做出评价。

由此得出,好的景观空间序列应该具有的特

征是: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情节与意境。

3序列空间组织

3.1

空间的变化与联系

根据变化幅度的大小,景观空间中的视觉感

受可以区分为渐变与突变2种类型。结合静态

视觉感受——不变,就有3种情况(图4、5)。不变和渐变出现在空问单元内部,具有历时性。突

变出现在刚进入空间时,往往是瞬时发生的。简单来说,序列空间组织的目标在于合理地运用渐变与突变进行动态空间表达。

当渐变与突变发生在相关联的元素之间时可以反映空间联系。运用一个或多个空间对比元素贯穿序列的各个空间,通过元素在不同空间之间的对比而产生空间联系.是协调景观空间序

列感受的多样与统一的重要手段。3.2空间对比元素

孔少凯指出,人们在户外环境中感受到的景观是空间与实体的综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

对户外环境的感受是对实体的注意和对空间的注意不断转换的过程.所获取的环境信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空间界面、视觉界面和空间中的物体这3

个方面”1。从这3个方面着手,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表1总结出景观空间中的常见对比元素。

3.3序列空间的旷奥对比

在对常见对比元素进行总结之后,下一个问

题是哪些对比元素的运用对于序列的表达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中。“旷奥变化”一直被看作是

景观动态视觉感受的最重要的元素。810年,唐

代思想家柳宗元用。旷奥”二字对自然景观中的

动态感受进行了总结。1979年,冯纪忠引用其论述,提出以“旷奥对比”来组织风景空间序列的想法”】。此后,刘滨谊于1986年针对“风景旷奥度”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航测技术建立了风景

旷奥度评价体系”1。“旷奥”一词涵盖了景观在空

间和视觉上众多层面的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案例中上述对比元素出现频

率的统计分析,空间大小、视域收放、视距远近和

向心与向外这4种方式最为常见。正是这几种对

比构成了景观空间的旷奥对比。反之,景观空间序列的旷奥对比可以拆分成空间大小、视域收放、视距远近和向心与向外的对比(图6)。

为了对旷奥对比进行简单的量化尝试。本文

对4组对比元素进行简化和提取。得到影响旷奥

对比的3个变化指标,即空间界面尺度、视觉界面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表2列出了景观空间旷奥对比的影响变量和范围。

利用表2中这些变量的变化范围,可以提出相应的序列空间单元模式。为使研究简化。本文

采用空间边长、视距和叠合关系这3个次级变量进行模式划分,忽略空间界面大于视觉界面的情况,排列组合后得到表3的14种空间单元模式。

将14种空间模式对应到方塔园的各个空间中,可以得到图7。

进一步地,对14种空问单元模式进行总结,

得出3种基本空间类型:

类型一:小尺度空间界面,小尺度视觉界面,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基本重合。这种空间有较

高的围合性,属于视觉向心性的空间(图8a.b)。

空间上开口的方向会引发人们的运动趋势。见表3中模式A、B、E。

类型二:大尺度空间界面。大尺度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重合或超出空间界面。这种空间围合

感很弱,没有明显的运动或静止的诱因,人们的活动趋向空间边缘(图8c)。见表3中模式C、D、

L、M、N。

类型三:小尺度空间界面,大尺度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大大超出空间界面。这时人们所处的

空间受到限定。但视觉极度开敞,属于视觉扩散型的空间(图8d。e)。见表3中模式F、G、H小J、K。如果空间本身有很好的围合感,它就会符合

表1空间特征

视觉特征

景观空间序列常用对比元素表

空间中的物体

<9◇]裔r弋俞r

扩邯广八趔>④

近远

曲直

◇◇

诊惕

鼬Ⅱ

叼磁一厂鲁

实与虚

印甲

矿≮

确伊p.、』xg

甲俞宁甲俞中

主景藏-5露

柙^/『\

p窜

围合面材质的软硬

朋岔

矿f\以

奋叩叩甲京盛

建筑:体量

匀奋髟编%

圈6典型的景观空间旷奥对比分解图7方塔园空间单元模式分析图

_I;f仟l;f仟

嘹望一庇护原理而具有很好的空间品质,成为人们乐于停留的地方(图8f)。

表4列出了方塔园的空间序列中各个空问模式和空间类型的对比。事实上,序列空间的旷奥对比主要在于这3种空间类型之间的对比,人们经过其中一种空间类型之后,都有想

人们有意识地去探索环境的更深层信息,时间

和。因此。总感受之所以大于各空间感受之和,原因在于新的空间感受总会受到已有空间感受的影响,而产生瞬时感受。因此,瞬时感受是影响序列总感受大小的关键因素(图9)。

冯纪忠提出。总感受量、距离、变化幅度、时间或速度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空间

的长短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能够了解环境信息的多少和做出预测的思维的深度【5】。

表现在整个景观空间序列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是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对一空间环境的认

知阶段是为人们感知下一空间环境的前认知阶段作铺垫,也就是说。对这一空间体验的时

要进入另外一种空间类型的心理趋向。序列组织的一条线索”1。以感受时问来代替上

述关系中的距离、时间或速度。本文将影响总

间长短影响着人们对下一空间的瞬间评价。

4序列时空组织4.1感受的时间过程

纳沙(Nasar)认为。完整的认知过程可以归结为前认知阶段和认知阶段5】。对于环境的估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前认知,这时。人对环境的感知有着近乎瞬间的反应。而在认知阶段,

4.2总感受的时空模型

景观空间序列的组织是通过空间感受的变化取得一定的总感受。单从空间上看。序列的总感受不是简单的各个空间的感受相加的总和,而是较总和加大了。而从时间上看。总感受等同于所有空间单元的历时感受与瞬时感受之

感受的变量简化为变化幅度、感受时间及二者

的联系。下面利用数理关系分析它们对历时感受和瞬时感受产生的影响。

4.3历时感受分析

在单个景观空问中,人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获得一定的历时感受。感受量大小来自

万方数据

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

33

表2

旷奥对比变量空间界面尺度视觉界面尺度

次级变量空间边长视距水平视角高宽比

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的关系

叠合关系

景观空间旷奥对比变■表

具体数值划分

<8m;8~25m;25—110m:>110m

<8m;8-25m;25—110m;110—390m;>390m

量化依据

公共距离,景观的三大门槛景观的三大门槛。人眼的视角特点。户外空间高宽比的指标

<30度;30~100度;>100度

D/H<1;D,H=1:D/H>1

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重合;视觉界面大于空间界面;空间界面大于视觉界面

表3空间模式

序列空间单元模式表

特征描述空间向心,集

续表3空间模式

特征描述空间扩散,视

^i

觉深远

模式A: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8m

空间向心,稳

模式H: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390m

空间相对稳

模式B: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为8~25m

/|

模式I:空间界面为8—25m,视觉界面为25—110m

空间向心,较开阔。人流趋向构筑物和边缘

空间相对稳

i≮/一。。

定,内外空间串联

(——)

/\

定。借景

//”“

模式C: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为25~110m

空间边界模糊,很开阔。人流趋向构筑物和边缘

模式D: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都为110—390m

空间扩散,引

模式J:空间界面为8-25m,视觉界面为110~390m

空间相对稳

模式K:空间界面为8~25m.视觉界面>390m

定。视线深远

空间较开阔,

(旁

2_

发运动

模式E: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为8~25m

空间扩散.视觉开阔

模式L:空间界面为25—110m,视觉界面为110-390m

空间较开阔.人们趋向边缘。借景

(,

≥。

人们趋向边缘.借景

{}一;

^i

/j

/;|。

/110=

模式F: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为25—110m

空间扩散,视觉很开阔

模式M:空间界面为25—110m.视觉界面>390m

同模式D.空间边界模糊。人们趋向边

■-

模式G:空间界面<8m。视觉界面为110~390m

模式N:空间界面>110m.视觉界面>390m

表4空间模式空间类型

北入口

方塔园序列空间对比模式表

通道

塔院广场

爬山廊

水榭

临水步道

大草坪

竹林

何陋轩东入口

古堑道

类型一类型一类型二类型~类型三类型三类型二类型一类型三

类型一类型一

于空间内部的感受时间和变化幅度。

变化幅度相同时,感受时间越长,人们对环境的理解越深入。感受时间与总感受呈趋近某一值的正比关系。若2个空间感受时间相

受量较大,变化幅度与总感受呈正比关系。

幅度是更为重要的变量。

然而,在实际游览中,空间内部变化越多,

吸引力越大,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增加游览时

4.4瞬时感受分析

在相邻的2个景观空间中。对某一空间的瞬时感受量大小取决于这一空间相对前一空间的变化幅度、前一空间的变化幅度和感受时

间。感受时间会随着变化幅度的大小发生着变化。因此,单个景观空间的历时感受中,变化

同,变化幅度较大的空间获得的信息较多,感

34

中国园林Chenese

万方数据

LandscapeArchitecture

图8典型节点空间图9总感受的时空模型

问。

取X;为序列上某一空间内部的变化幅度。

的情况,3个变量会出现以下6种可能:

1)×,较小,T,较小,x2。,较小:瞬时感受很

2)X,较小。T,较小。X。一,较大:一定的瞬时感

3)X,较小。T1较大。X。一,较小:瞬时感受很4)X,较小,T,较大,X。一,较大:较大的瞬时感5)x,较大,T,较大。X。较小:瞬时感受很6)X,较大,T,较大,X。较大:较大的瞬时感分析可见,只有当前一空间的感受时间和

时,才会产生较大的瞬时感受。

在多空间的序列感受中。空间感受是一个的一个或若干个空间的变化幅度和感受时间景观感受以客观空间环境为基础,是由物

景观空间序列对于意境的表达可以借用

万方数据

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手法进行,本文引入景Narratives)”1的概念进行

因此,景观空间序列在情节上可以看做展

中,不同的空间充当着起点、发展、高潮等故事

下面借鉴叙事手法提出景观空问序列的

1)主题:一段完整的序列常常有着较为明2)节奏:好的序列往往有节奏感。景观空

间序列的节奏是通过各空间中景观元素有规

间和频率的设置。当景观实体与观赏者身心

3)冲突:冲突需要通过强烈的对比产生。

1)游线设定:对人们体验景观的一条或多

条游览线路进行设定和假设。

2)空间分割:对整条线路进行宏观把握,

分割节点空间。

3)意境结构:设定整条序列的叙事主题。

确定各个空间在景观序列中的角色和作用。

4)空间对比:借鉴14种空间单元模式和3

种典型空间。根据空间角色安排各个空间。

5)时间调配:利用路线的设置对各个空间

内部的感受时间进行调配。

6)主体控制:对高潮节点进行重点设计,增加前一空间与高潮空间之间的对比和前~

空间的感受时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翰.L洛赫(John.L.Motloch).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M】.李静宇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125—127.

【2】孔少凯.风景空间设计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

1982.

【3】冯纪忠组景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79(2):1—5.

【4】刘滨谊.风景旷奥度: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区规划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1986.【5】Nasar

L.The

affectof

signcomplexity

andcoherence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retail

scenes[J].

JoumaloftheAmerican

PlanningAssociation。、987(8).

【6】PotteigerM,Purinton

J.LandscapeNarratives:Design

Practices

for

Telling

Stories

【M】.JohnWiley&Sons,Inc,1998:109—111.

(编辑/曹娟)

作者简介:

刘滨谊/1957年生/男,辽宁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现代

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的教学与实蹦

本刊副主编(上海200092)

张亭,1984年生/女/湖北人,硕士,

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杭

州310007)

中国园林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35

观叙事(Landscape初步探讨。景观可以作为场景推进故事的发展,故事也可以赋予景观空间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T1为这一空间内部的感受时间,X。为序列上

后一个空间相对于前面这一空间的变化幅

度。排除空间变化幅度较大但感受时间很短小。

示一系列景观环境的叙事过程。在这个过程

受。

小。

受。

小。

受。

段落。景观元素对比和时间安排是表现各个

空间角色与联系的主要手段。

5.2情节策略

若干情节策略:

确的主题,成为联系整条空间的线索,常见的序列主题有以下几种:某一个实体的景物,如

方塔园以方塔为主题;一系列具有同一特征的

实体景物,如埃斯特园以水为主题;某种精神

意向。常常出现在纪念性空间中,如罗斯福纪

后一空间相对于前一空间的变化幅度都很大

念园以事件为主题。

不断累积的过程,感受量不但与当前出现的空间的变化幅度和感受时间有关,还与之前出现有关。

律的变化而体现。对节奏把握的关键在于时韵律一致时,会出现明显的。共振”。

景观体验是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序列中的冲

5序列空间意境组织

突源于实际环境与人们心理预测之间的矛盾。最典型的体现冲突的做法是抑扬法。或欲

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让叙事有陡然的翻转,出

境、情境,而逐步上升到意境的多层次感知过

程。相比空间与时空组织,空间意境组织是结合了精神感受的更高层次追求。

乎人们意料,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5.1景观叙事

6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滨谊, 张亭, LIU Bin-yi, ZHANG Ting

刘滨谊,LIU Bin-yi(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张亭,ZHANG Ting(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07)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0,26(11)

参考文献(6条)

1. 约翰.L_洛赫;李静宇 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7

2. Potteiger M;Purinton J Landscape Narratives:Design Practices for Telling Stories 1998

3. Nasar J L The affect of sign complexity and coherence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retail scenes1987(08)

4. 刘滨谊 风景旷奥度: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区规划设计 19865. 冯纪忠 组景刍议 1979(02)6. 孔少凯 风景空间设计初探 1982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刘滨谊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界世界大会学生营总结报告[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6)2. 刘滨谊. 刘谯. LIU Bin-yi. LIU Qiao 景观形态之理性建构思维[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4)

3. 刘滨谊. 王南. LIU Bin-yi. WANG Nan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新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8)

4. 杨和平. 高翅. YANG He-ping. GAO Chi 论地平线在西方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11)5. 赵兵. 王健. 范月. ZHAO Bing. WANG Jian. FAN Yue 江苏省节约型园林绿化扩展性研究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10,26(11)

引证文献(4条)

1. 景峰 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11(5)

2. 卓美行. 王钊. 王崑 浅析球形植物造景元素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1(28)3. 杨德凭. 孙玉红. 董丽 古典园林边角空间的理景方法[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4. 冯美文. 孙大江. 杨铱 运动视觉角度下的景观空间营造——四川省奥林匹克运动学校景观设计[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l201011018.aspx


相关文章

  •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教案
  •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案  课时:8课时(教师主导课时:4课时,学生自学课时:4课时)  课前准备的要求:前修课程<设计概论>﹑<中外建筑史> 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创作规 ...查看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1
  •  景观: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它有三重尺度意义上的理解: (1) 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 (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 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3)景观生态学上的理解,景 ...查看


  •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教 案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学期授课计划 二.学期授课教学进度计划表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课程性质: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 考核形式: 考试 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这门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 ...查看


  •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 黑龙江工程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专科学生毕业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系部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二○一四年六月 黑龙江工程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 ...查看


  • 2015示范区景观设计解读34页
  • 在线出版专题 11 示范区景观设计--精炼的造园手法解析 段妮静/谢丹小中见大,是示范区景观展示的作用与目的,即从小的空间里看到整体楼盘景观的未来状态,是整个小区景观亮点的浓缩显示.景观设计在楼盘中是如此重要,直接影响着楼盘的销售状况.如何 ...查看


  • 万科西山庭院规划设计介绍及图纸
  • 项目概述 (一)项目定位: 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本项目位于此京西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附近,周边历史文脉丰富,并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 目标人群很大一部分属于知识阶层,有着较高教育程度,甚至留学背景的成功人 ...查看


  • 广场景观设计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名称:广场设计授课日期班次 章节及课题:第一章 编制日期:2014年10月10日 5周星期23月25日环艺12328广场景观设计的要素 5周星期43月27日环艺12328 5周星期53月28日环艺12328 目的要 ...查看


  • 探讨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利用
  • 古典园林艺术分析 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学号:ZSP100602044Q 姓名:赵大千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指导教师:张晓菲 一.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一种视觉的空间艺术,园林设计首先必须有空间.在自然界,空间是无限的 ...查看


  • 城市设计的概念
  • 1. 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是规划师.建筑师等设计师,运用多种综合手段,为提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生活质量所作的设计. 具体地说,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目的是改善整体或局部环境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