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教案 1

《凉州词》教学设计

光谷一小 李嵘

一、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

3、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汇报,由乐曲联想诗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由来。)

二、初读感知。

⑴、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⑴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质疑。

(设计意图: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相机介绍这句诗的意思。)

“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 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5、问: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

7、 面对此请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8、 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 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疑问,通过互相交流想象,以及老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古诗所表达得情感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略)

2、教师推介。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

——李益《从军苦乐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设计意图: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边塞诗句,感受古诗文字的艺术魅力。)

五、书写巩固。(用钢笔或毛笔书写这首诗)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用毛笔写一写。

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七、板书设计:

凉州词

(唐)王翰

马上催

残酷 醉

悲苦

《凉州词》教学设计

光谷一小 李嵘

一、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

3、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汇报,由乐曲联想诗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由来。)

二、初读感知。

⑴、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⑴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质疑。

(设计意图: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相机介绍这句诗的意思。)

“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 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5、问: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

7、 面对此请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8、 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 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疑问,通过互相交流想象,以及老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古诗所表达得情感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略)

2、教师推介。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

——李益《从军苦乐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设计意图: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边塞诗句,感受古诗文字的艺术魅力。)

五、书写巩固。(用钢笔或毛笔书写这首诗)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用毛笔写一写。

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七、板书设计:

凉州词

(唐)王翰

马上催

残酷 醉

悲苦


相关文章

  • 凉州词教案
  • 凉州词教案 一.导入 由描写黄河的诗句导入. 二.学习古诗 1.读古诗 师:首先我们来朗读古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生:齐读古诗. 师:这一遍,同学们能把字音读准,但是对于诗的韵律和节奏还把握得不好,现在请自 ...查看


  •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 首]
  •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 ...查看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 首]
  •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 ...查看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李建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 ...查看


  • 待整理的教案
  • 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 第一课 中秋博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博饼文化的由来和规则 2.掌握关于博饼的闽南童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汇报闽南的中秋节,使学生了解闽南中秋的传统习俗: 2.小组讨论你印象最深的中秋 ...查看


  • 初唐边塞田园山水诗教案
  • 高二语文 唐朝诗歌派别 使用时间2011年12月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唐朝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及风格思想 2 把握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内容 第一章 唐代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指的是那些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表现对象的诗. 边塞诗主要 ...查看


  • 二0一二年新教师上岗前培训计划
  • 凉州区和平爱弥儿幼儿园新教师上岗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凉州区总工会等部门万名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规划(2011-2015)>的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今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熟悉有关教育法规 ...查看


  •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1
  • <田园诗情>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诊断与矫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说话 首先 ...查看


  •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案
  •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具体含义和鉴赏方法. 2.运用"以意逆志" 的方法对简单诗歌作品进行赏析: 3.培养学生自主赏析的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