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
1. 目的
1.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增强事故的预防和预控能力,避免工伤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
3. 职责
3.1 设备与安全部是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监督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办法,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考核相关部门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情况。
3.2 设备与安全部负责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3.3 设备与安全部负责在编制计划、目标诊断;人事行政部在年度考核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3.4 各部门负责在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4. 经营计划中的安全管理
4.1 企业长远规划中应有安全健康的内容
1)长远规划是本企业在一个时期内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总框架。在编制企业长远规划中,应依据企业现状,由设备与安全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的目标指标、措施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中。
2)规划针对性强,有配套的措施、检查、考核办法,每年应有诊断总结。规划中的目标指标要科学合理,尽可能量化,且有认证分析的支撑材料。
4.2 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有安全健康的内容。
1)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建立完整的安全健康目标、指标考核体系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改造措施,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年度工作计划应有规范的文本资料。
2)年度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应由设备与安全部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各部门、车间也应建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确保计划落在实处。同时,每季度各职能部门、车间应有阶段分析或目标诊断。
4.3 年度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应纳入经济责任考核中,由设备与安全部依据各部门、车间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
4.4 年度各类先进评比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在本年度内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一律不得评为任何先进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任何先进称号;凡在本年度内发生重伤事故的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任何先进称号;凡在本年度内发生轻伤事故的单位,一律不得评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称号。
5. 生产组织中的安全管理
5.1 企业在组织生产,安排任务中要坚持“安全第一”,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5.2 生产部门在组织生产时,应同时考虑安全问题,对作业条件进行安全认证。
5.3 公司生产调度会,由设备与安全部分析安全状态,针对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各车间的生产协调会,由车间主任分析安全状态,针对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4 凡工艺、材料发生变化,由产品工程部提出相应措施和对策,设备与安全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条件认证,经认证合格后,方能组织生产。
5.5 各部门在本单位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同时进行安全条件认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实施。
6. 考核
对因忽视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规定,按考核规定执行。 安全生产“五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的要求,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特制订本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级职能机构部门的负责人,均必须在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五同时”:
1、生计计划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措施;
2、布量工作有安全生产要求;
3、检查工作有安全生产项目;
4、评比方案有安全生产条款;
5、总结报告有安全生产内容。
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
1. 目的
1.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增强事故的预防和预控能力,避免工伤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
3. 职责
3.1 设备与安全部是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监督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办法,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考核相关部门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情况。
3.2 设备与安全部负责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3.3 设备与安全部负责在编制计划、目标诊断;人事行政部在年度考核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3.4 各部门负责在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4. 经营计划中的安全管理
4.1 企业长远规划中应有安全健康的内容
1)长远规划是本企业在一个时期内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总框架。在编制企业长远规划中,应依据企业现状,由设备与安全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的目标指标、措施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中。
2)规划针对性强,有配套的措施、检查、考核办法,每年应有诊断总结。规划中的目标指标要科学合理,尽可能量化,且有认证分析的支撑材料。
4.2 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有安全健康的内容。
1)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建立完整的安全健康目标、指标考核体系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改造措施,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年度工作计划应有规范的文本资料。
2)年度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应由设备与安全部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各部门、车间也应建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确保计划落在实处。同时,每季度各职能部门、车间应有阶段分析或目标诊断。
4.3 年度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应纳入经济责任考核中,由设备与安全部依据各部门、车间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
4.4 年度各类先进评比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在本年度内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一律不得评为任何先进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任何先进称号;凡在本年度内发生重伤事故的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任何先进称号;凡在本年度内发生轻伤事故的单位,一律不得评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称号。
5. 生产组织中的安全管理
5.1 企业在组织生产,安排任务中要坚持“安全第一”,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5.2 生产部门在组织生产时,应同时考虑安全问题,对作业条件进行安全认证。
5.3 公司生产调度会,由设备与安全部分析安全状态,针对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各车间的生产协调会,由车间主任分析安全状态,针对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4 凡工艺、材料发生变化,由产品工程部提出相应措施和对策,设备与安全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条件认证,经认证合格后,方能组织生产。
5.5 各部门在本单位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同时进行安全条件认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实施。
6. 考核
对因忽视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规定,按考核规定执行。 安全生产“五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的要求,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特制订本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级职能机构部门的负责人,均必须在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五同时”:
1、生计计划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措施;
2、布量工作有安全生产要求;
3、检查工作有安全生产项目;
4、评比方案有安全生产条款;
5、总结报告有安全生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