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答辩提纲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来班。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UG某汽车顶盖拉延模具设计。我的设计是在于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此我向我的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参加我的论文答辩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下面我将本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拉延是成型类模具的一种,汽车顶盖属于大型覆盖件大型覆盖件,其模具设计主要有三道工序,分别为拉延,修边和整形翻遍,拉延通常为第一工序,主要由方形料拉延成所需要的零件形状。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拉延。即输入条件为拉延模面,坯料尺寸线和顶杆布置图,输出为顶盖拉延模具。

根据输入条件,首先选择模具结构形式为单动拉延模。模具分为三块,即上模、下模和压边圈。设计原则为从里向外,先设计工作部分,首先是凸模设计。

凸模设计:首先将模线缝合,投影至Z轴进行拉伸后,得到拉伸实体,然后用修剪体进行修剪得到凸模镶块,再根据凸模的尺寸选择导板,要求导滑长度不小于零件长度的1/5,且高于分模线5-10mm。因为整体采用实体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增加成本,因此在保证凸模强度的情况下进行了下掏空和侧掏空的方式进行减重。最后优化得到凸模实体。

压边圈设计:压边圈容易强度不足,应考虑整体刚性设计。压边圈应保证最大限刚度。先根据绘制草图的凹模外轮廓线形 生成 压边圈的实体框架,以凸模外轮廓面 向外偏置5mm即为压边圈内 部分轮廓面。再通过平衡块的布置得到偏置尺寸,形成实体,由行程限位块的尺寸布置得到压边圈的宽度,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也进行了下掏空和侧掏空的方式进行减重。根据以上设计标准最终生成的压边圈的三维实体造型。

下模座设计:下模的宽度与压边圈保持相同。工作型面采用下掏空形式,受力部分有立筋支撑,减轻孔要求满足顶杆顺利通过。非工作型面采用下掏空和侧掏空形式。上模设计和下模基本相同。

选材: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强度较高的压力和弯曲的作用,因此要求模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在工作过程中,模具承受着冲击载荷和摩擦力,为了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断、崩刃等形式的损坏,要求模具也要有一定的韧性,要求模具能够在强烈摩擦下仍保持其尺寸精度。因此,综合考虑本次设计

凸模、上模、压边圈采用MoCr铸铁,而由于下模主要用于支撑,本着节约成本原则,下模采用HT300。

最后得到的三维实体模型尺寸为2590×1880×1100mm,总质量为14356kg。 设计过程中要

1.保证没有负角,满足铸造工艺性。如铸件壁厚均匀,铸件连接要求倒角。

2.考虑到成本等要求,采取减轻铸件结构的方法。主要方法为挖减轻空,在不影响铸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掏空一部分实体。

3.测量要求:要求铸件的尺寸都是5或10的整数倍

下面是标准件的设计。标准件的装配是伴随着本体设计一起进行的,本次设计选择的标准时盘起标准(日本标准)。选择的标准件类型主要包括导向,翻转,限位等。

标准件的选择需要注意经济性,根据生产要求的需要选择铜质铁质的材质。通常设计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自检、校对、审核几个过程,如果其中某一个过程没有符合标准,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直接以UG构造出覆盖件模具的三维实体模型,这是区别于传统的二维模具设计方法,是技术上的进步,较之传统更加快捷更加省时省力省成本。而且,三维实体图更真实地反映了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减少了实际模具设计的缺陷,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来班。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UG某汽车顶盖拉延模具设计。我的设计是在于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此我向我的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参加我的论文答辩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下面我将本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拉延是成型类模具的一种,汽车顶盖属于大型覆盖件大型覆盖件,其模具设计主要有三道工序,分别为拉延,修边和整形翻遍,拉延通常为第一工序,主要由方形料拉延成所需要的零件形状。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拉延。即输入条件为拉延模面,坯料尺寸线和顶杆布置图,输出为顶盖拉延模具。

根据输入条件,首先选择模具结构形式为单动拉延模。模具分为三块,即上模、下模和压边圈。设计原则为从里向外,先设计工作部分,首先是凸模设计。

凸模设计:首先将模线缝合,投影至Z轴进行拉伸后,得到拉伸实体,然后用修剪体进行修剪得到凸模镶块,再根据凸模的尺寸选择导板,要求导滑长度不小于零件长度的1/5,且高于分模线5-10mm。因为整体采用实体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增加成本,因此在保证凸模强度的情况下进行了下掏空和侧掏空的方式进行减重。最后优化得到凸模实体。

压边圈设计:压边圈容易强度不足,应考虑整体刚性设计。压边圈应保证最大限刚度。先根据绘制草图的凹模外轮廓线形 生成 压边圈的实体框架,以凸模外轮廓面 向外偏置5mm即为压边圈内 部分轮廓面。再通过平衡块的布置得到偏置尺寸,形成实体,由行程限位块的尺寸布置得到压边圈的宽度,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也进行了下掏空和侧掏空的方式进行减重。根据以上设计标准最终生成的压边圈的三维实体造型。

下模座设计:下模的宽度与压边圈保持相同。工作型面采用下掏空形式,受力部分有立筋支撑,减轻孔要求满足顶杆顺利通过。非工作型面采用下掏空和侧掏空形式。上模设计和下模基本相同。

选材: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强度较高的压力和弯曲的作用,因此要求模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在工作过程中,模具承受着冲击载荷和摩擦力,为了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断、崩刃等形式的损坏,要求模具也要有一定的韧性,要求模具能够在强烈摩擦下仍保持其尺寸精度。因此,综合考虑本次设计

凸模、上模、压边圈采用MoCr铸铁,而由于下模主要用于支撑,本着节约成本原则,下模采用HT300。

最后得到的三维实体模型尺寸为2590×1880×1100mm,总质量为14356kg。 设计过程中要

1.保证没有负角,满足铸造工艺性。如铸件壁厚均匀,铸件连接要求倒角。

2.考虑到成本等要求,采取减轻铸件结构的方法。主要方法为挖减轻空,在不影响铸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掏空一部分实体。

3.测量要求:要求铸件的尺寸都是5或10的整数倍

下面是标准件的设计。标准件的装配是伴随着本体设计一起进行的,本次设计选择的标准时盘起标准(日本标准)。选择的标准件类型主要包括导向,翻转,限位等。

标准件的选择需要注意经济性,根据生产要求的需要选择铜质铁质的材质。通常设计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自检、校对、审核几个过程,如果其中某一个过程没有符合标准,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直接以UG构造出覆盖件模具的三维实体模型,这是区别于传统的二维模具设计方法,是技术上的进步,较之传统更加快捷更加省时省力省成本。而且,三维实体图更真实地反映了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减少了实际模具设计的缺陷,


相关文章

  • 河南电大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求
  • 河南电大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求 一.毕业论文答辩基本要求 1.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和学员证,以备查验. 2.学生论文答辩前须上交的论文材料要求 在学生答辩前,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学员应交齐下列 ...查看


  • 本科毕业论文书写的格式与步骤
  • 东北师大本科毕业论文书写的格式与步骤1.书写格式 (1)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题目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 30 字. (2)摘要: 论文第一页为内容摘要,约 400 字左右.应说明目的.研究方法.成果 ...查看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毕业论文是会计学专业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大学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为以后专业论文写作和实际工作问题处理积累经验 ...查看


  •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
  • 附件1: 徐州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实验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 ...查看


  • 毕业论文答辩如何准备
  • 毕业论文答辩如何准备~我的整理 供大家参考来源: 邵丹阳?的日志 毕业生论文答辩 一.答辩流程 (一)简要叙述你的毕业论文的内容 叙述中要表述清楚你写这篇论文的构思(提纲) 论点.论据 论述方式(方法) 一般约5分钟左右 答辩老师通过你的叙 ...查看


  •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安排
  •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0级双学位毕业论文指导书 一. 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限内,针对某一课题 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写出阐述解决经济管理理论和 实践中某个问题的文 ...查看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外国语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为确保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g ...查看


  • 论文答辩技巧:会计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论文答辩技巧:会计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及 应对策略 会计毕业论文答辩是会计专业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毕 业论文答辩,可以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社会适 ...查看


  • 论文答辩前的准备情况
  • 论文答辩前的准备情况 论文答辩不是毕业论文的简单复述也不是把论文向评委们宣读一遍而是面对学术专家们的一次严格紧张的过关考试.所以在答辩之前要有所准备. 1.准备讲稿 讲稿是答辩者在答辩时宣读的稿子它可以比摘要较长较详细一些.其长度根据所限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