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各种要求。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生态城市,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创建使生态持续和谐的生活环境。 文章介绍了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求,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及应用,为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分类号】:TU984.115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要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创作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以及保持、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 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4. 合理布局、注重节能、低耗、无污染   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地质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建筑材料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   1.系统观念复杂特点: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有系统观念和网络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生态城市各要素的整体联系。系统思想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   2.综合观念强特点: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生态城市的规划也不再只局限于对物质的规划,而是要把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规划融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规划。   3.区域观念广特点: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层次的规划。   三、生态学原则在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首先整体性原则。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宏观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1.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   2.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其次循环再生与节能。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两者紧密联系,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   四、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1.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注意城市缓冲性公共空间的规划。城市中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厂房,还需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来为紧张的生活缓冲,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只是注重对城市的公共广场、绿地等进行了规划安排,而对城市的周边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地带更应深入的研究,使这一地带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五、结语   总之,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虽然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我国城市化水平仅达 25%左右,处于起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前沿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许多省市都提出了“推进城市化、促进现代化”的口号和目标,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取得了巨大成就。   参考文献   [1]杨奋雄.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7-7.   [2]于洪东,杨蕾,王宇峰等.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310.   [3]钟庆泽.浅议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4,(28):12-12.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各种要求。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生态城市,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创建使生态持续和谐的生活环境。 文章介绍了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求,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及应用,为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分类号】:TU984.115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要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创作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以及保持、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 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4. 合理布局、注重节能、低耗、无污染   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地质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建筑材料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   1.系统观念复杂特点: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有系统观念和网络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生态城市各要素的整体联系。系统思想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   2.综合观念强特点: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生态城市的规划也不再只局限于对物质的规划,而是要把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规划融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规划。   3.区域观念广特点: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层次的规划。   三、生态学原则在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首先整体性原则。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宏观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1.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   2.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其次循环再生与节能。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两者紧密联系,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   四、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1.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注意城市缓冲性公共空间的规划。城市中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厂房,还需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来为紧张的生活缓冲,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只是注重对城市的公共广场、绿地等进行了规划安排,而对城市的周边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地带更应深入的研究,使这一地带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五、结语   总之,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虽然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我国城市化水平仅达 25%左右,处于起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前沿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许多省市都提出了“推进城市化、促进现代化”的口号和目标,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取得了巨大成就。   参考文献   [1]杨奋雄.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7-7.   [2]于洪东,杨蕾,王宇峰等.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310.   [3]钟庆泽.浅议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4,(28):12-12.


相关文章

  • 论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与功能
  • 论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与功能 作者:丹青论文发表网 摘要:中国园林历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融山.森林.水等自然景观与人物.文化以及历史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并将自然浓缩于园林中.城市园林通过园林这一微观自然来展现人类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本文 ...查看


  • 生态景观设计要素探讨
  •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自己,舒缓工作.学习以及情感压力的场所.而生态空间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场所浪漫.舒适等的需求,同时也是生态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生态景观设计的要素 ...查看


  • 园林生态学论文
  • 园林生态学论文 对"生态园林"的认识 马椿栋 [1**********]2*** 10园林一班 对"生态园林"的认识:园林的生态化设计 马椿栋 1引言 提起生态园林,会让人联想起很多关联的词语,比如绿 ...查看


  •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 23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chuan Buil ding Sc i ence 第36卷 第4期 2010年8月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曾艺君, 钟军立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摘 要:通过引 ...查看


  • 湿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湿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 ...查看


  •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 景观斑块.廊道.基质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生态意义 院系: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艺术设计 姓名:杨 学号: 指导老师:李士太 日期:10级(装饰专升本)姣姣[**************]1年12月23日 摘要: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对 ...查看


  • 论生态主义设计
  • 论生态主义设计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生态主义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针对生态主义设计提出了一些论述. 生态主义 兴起 发展 意义:生态景观是具有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与措施的景观.由于人类向自然 ...查看


  • 生态景观的特点
  • 生态景观的特点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包含各种构成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居环境,而一个人居环境舒适的城市,其生态景观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和谐性:即结构与功能,内环境与外环境,形与神,客观实体 ...查看


  • %80%94-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 风一圆- 模拟・延续・融合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徐新洲,叶洁楠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 摘要i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游憩学等理论为指导,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借鉴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