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马远

马远《春景山水》

马远简介: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杭州)。他的生卒和详细经历,很难查考。他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约1190-1224年)的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却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与同时的夏圭,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构图。 马远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其曾祖马贲善画花禽、人物、佛像,形成“马家” 风格之后,为北宋徽宗朝宣和画院待诏。祖父马兴祖是高宗绍兴年间的画师,精于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亦擅画人物。叔父马公显与其父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无一不工,绍兴年间任职待诏,并获“赐金带”。其兄马逵也长于山水、人 物,尤工花鸟画,造诣颇深。其子马麟工人物画、 山水、花卉, 曾为画院祗侯。

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学渊源,自幼受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学并吸收李唐画法,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马远艺术风格:

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师法李唐,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 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 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其风格特点表现在或峭蜂直上而 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面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如现存的《寒江独钓图》,是马远构图技巧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一叶遍舟飘浮江面,渔翁独坐垂钓。除四周寥寥几笔微波外, 全为空白;有力地衬托出江天空旷,寒意萧条的气象。 江、河、 湖、海真实生动地绘入纸上,实为世间之珍宝, 为历代书画鉴赏家所珍重。 马远的人物花鸟画,大多与山水紧密结合,加强了主题的生动性,尽可能地省略细微未节,专注刻 画人物及花的神态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如《 观梅图》是马远人物花卉画中,最富有感情色彩的一幅心理描绘 的杰作,画幅不大,但内涵却极为丰富。

马远作品:

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 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 《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 》、《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 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上 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 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马远《雪滩双鹭图》

《踏歌图》

《梅石溪凫图》

《雪屐观梅图》

作品流传

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华灯侍宴图》,美

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夏圭

夏圭简介:

夏圭字禹玉,(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二世纪下半叶至1230年前后),浙江钱塘人。略晚于马远,为南宋宁宗朝画院待诏,赐金带。工山水、人物。善用秃笔。笔意精密,奇怪突兀,气韵颇高。与马远齐名,史称“马夏”。《图绘宝鉴》评他:"院人中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宁宗赵扩朝(1194-1224)画院待诏,初学人物,后攻山水,师承范宽、李唐,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酝酿墨色,丽如傅染”,“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树叶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点簇而成,神态生动。斧劈皴比李唐更活。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自具一格,人称"夏半边",后人认为此系南宋偏安写照。

明代王履赞曰:“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尘之鄙格”。董其昌虽对“北宗”山水,颇怀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夏圭一类画法多少受有佛教禅宗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写雪景仍师法范宽。

夏圭流传作品:

后人把他与马远并称“马夏”,合李唐、刘松年称"南宋四家"。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卷、《西湖柳艇图》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遥岑烟霭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子森,字仲蔚,画得家传,具父规模。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刘松年

刘松年简介:

刘松年(生卒年未详),宋钱塘(今杭州)人。家居清波门,时人称刘清波。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入为御前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为画院待诏,擅画人物、山水。师承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宁宗时(1195—1224)因进《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典雅、清丽,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与李唐、马远、夏珪合称南宋四大山水画家。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不平的,如《风雪运粮图》;又有歌颂抗金将士的,如《中兴四将图》。传世作品有《四景山水图》、《西湖春晓图》、《便桥见虏图》、《醉僧图》等。

刘松年,南宋钱唐人,自孝宗朝进画院,歷经画院学生,至寧宗时方才受赐金带(最高荣誉)。存世作品近九十幅,真偽参杂,大都以人物活动為主题。刘松年处於被喻為中国画家天堂的歷史舞臺上,凭其秉赋的绘画才能,及精湛的技巧,使作品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动脉与心声。

刘松年生在一个罗汉信仰极度热衷的时代,他所建立起来的罗汉画风格正是南宋院画的典范,作為一个禪僧人物的罗汉,在中国广受欢迎,自然与罗汉本身性格的可塑性大有关係。刘松年的山水画则是从李唐派演变而来,如四景山水图、秋山行旅图,除此之外,刘松年也以一些文人雅兴之事為题,例如十八学士图、唐五学士图。

有关刘松年画作的品评,至明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明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唐寅更具体的点出,刘松年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认為刘松年為南宋画院四大家之首清人的看法沿袭明代。事实上,我们与其说刘松年的画风对后世的画坛起过多大的影响,倒不如踏实地说,他的作品是南宋院画最完美的体现。

刘松年作品选:

《补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李唐(约1050-1130)

李唐(约1050-1130)简介:

李唐,南宋,约1083 -1163。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城人。一作1070—1150,徽宗朝曾补入画院,建炎(1127-1130)间太尉邵渊荐之,授成忠郎,画院待诏,赐金带。时年近八十。善画山水人物,笔意不凡。其山水初学李思训后加变化,愈觉清新。喜作长图大幢,石用大斧劈皴,水不用鱼鳞谷纹,有盘涡动荡之势。高宗尝题其长夏江寺卷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人物绝类李公麟。画牛亦得戴嵩遗法。为南宋四大家之首。

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他亦善画人物,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到南宋后,为歌颂金战士,画《雪天运粮图》等。又喜作长图大嶂,危峰削壁,具千丈之势。画人物楼阁描绘工整。画山水尤有奇趣。作品有《长江雪霁图》、《独钓归庄图》、《虎溪三笑图》、《香山九老图》、《高逸图》、《万壑松风图》、《雪景》、《雪江图》、《江上小景图卷》等。[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万壑松风图》绢本双拼 设色

纵188.7cm、横13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松风图》说明:

这一幅画在主峰旁边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甲辰是宋宣和六年(西元 1124年),李唐已经步入高龄,尽管如此,画中表现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画上的主峰布置在画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参差的插云尖峰,冈峦、峭壁好像斧头刚刚凿过,对一片石质的山,表现出特别坚硬的感觉。

山腰处多多白云,好像冉冉欲動,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也使整个气氛上有柔和调剂的一面,不会因为太密、太实而让欣赏者有过分的压迫感。

山颠的丛树,近树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啊! 李唐善山水、人物,兼工画牛,笔意不凡,是一跨南北宋之变局性关键人物。

李唐山水画风,除沿袭北宋范宽之娶浓墨重笔外,又远承唐李思训之青绿重彩技法,两相融揉,发展出以水墨为主青绿相辅的小青绿法,借复古以创新,师古又不泥古,此种综合性的风格,可谓“虽变于古,而不远于古,似去古详而不弱于繁。”使李唐俨然成为一代大师。[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此图画法与《江山小景画卷》最为接近。但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墨色涩而不枯,厚重而又不失灵气,山石虬劲丰实,笔意不凡,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远山空灵峻丽,似有升腾之意,石下小泉流水,似有汩汩之音,别有一番雄奇秀丽之境界,气魄壮丽,云中山顶,四面峻厚。

《万壑松风图》款识题于远峰上一行:“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可知作于一一二四年,其时李唐约七十岁左右,是南渡前的作品。画面山峰高峙,山石巉岩,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视觉感受。山石皴法,融合了李成、范宽、郭熙诸家技巧,用多种皴法表现不同的石质,如主峰,上端用长钉皴刮铁皴,中部偶尔参以解索皴;在山腰以下使用独创的马牙皴。此外还可以看出其后来创造出小斧劈、大斧劈的雏型。对皴法的运用是李唐在此图中的最大特点,对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到现代还在为人们所学习探讨。

李唐艺术生涯:

[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南宋·李唐 《采薇图》

南宋·李唐 《长夏江寺图》(局部)

李唐是宋朝一个有名的画家,开创了南宋一派的画风,而且他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画家。

他具体出生在哪一年,我们也不是太清楚了,大约在1066年。他从小便饱读诗书,酷爱画画,37岁的时候就是个有名的画家了,曾经有一位毕文简公得到过一幅唐朝的名画《邢和璞司房次律图》,崇宁二年(1103年),毕文简公的后人要把此图复制为别本以藏,就去请当时年仅37岁左右的李唐临摹,李唐完成了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

宋徽宗政和年(1111年—1118年)中,李唐48岁左右,赴开封参加当时皇家举办的图画院考试,那一次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参加考试的人大多都在酒家上着工夫,惟李唐画桥头竹外挂一酒帘,深得“锁”意。宋徽宗亲自审阅试卷。从此,李唐就在皇家的画院中学习和创作,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李唐在画院期间,曾经到过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那里去过,赵构后来当了皇帝,当时居住在康邸。赵构爱画,尤爱书法,李唐在康邸大约为赵构画过画,指点过书法。[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正当李唐在艺术道路上蓬勃发展的时候,

北宋王朝遭到了灭顶之灾。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人攻陷了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同时掳走了所有的宫廷画家及其他技艺百工,连早已散落在民间的一些艺人也被千方百计地追回,然后押往北国。李唐当时正在画院,他和成千上万的宋朝诸色人物一起被押往北国。

(1127年),惟一没被掳走的徽宗第九子康五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登上皇帝位,是为宋高宗。于是金军立即把攻击的方向指向赵构,赵构开始了几年逃难生活。已灭亡了的赵家王朝又继续下来了。这时,很多人闻说赵构南渡事,纷纷从金营中逃回,李唐也冒死从北国逃出,长途跋涉,南渡寻投宋高宗。

李唐南渡,经过了太行山,这里是梁兴等人率领自发组织的抗金部队的根据地。李唐在这里遭到了抗金部队的盘查,其中有一位从建康(今南京)赶来参加抗金队伍的英雄,名叫萧照,也颇知书,又善画,他发现李唐所背的行囊中,尽是些“粉奁画笔”之类的东西,于是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画家李唐。于是,萧照便辞别了抗金队伍跟随李唐南渡,也随李唐学习绘画。

大约是绍兴初年(12世纪30年代初),李唐和萧照赶到了临安。此时赵构亦刚刚到临安,才稳定下来,朝廷心于军事,财政又特别紧张,一时无法恢复画院。李唐只好在街头卖画为生。当时,李唐的画销路不好,因而他的生活日加贫困。绍兴十六年之后(1146年),南宋朝廷开始富裕起来,于是恢复了书画院,开始招募画家。于是李唐复入画院,为画院待诏。这时李已经是八十岁左右的老画家了。

《采薇图》就是李唐所画的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作品。

《采薇图》画的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在商朝末期,有个小诸侯国叫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伯夷,小儿子叫叔齐。老国王想把王位传给叔齐。但当老国王死了之后,叔齐把王位让给了老大伯夷。伯夷说:“父亲让你继承王位,而不是我。”于是伯夷就悄悄地离开了。叔齐不肯继承王位,也走了。后来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了,天下都归顺了周朝。两人听说了以后却耻于向周称臣,并出于义愤而不食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集野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中。

图中正面坐着的当是伯夷,侧面倾身而坐的当是叔齐。伯夷双手抱膝,头微侧,正在静听叔齐的议论,他忧愤的面容略带沉思。叔齐右手撑地以一只手支持斜倾的身体,左手扬起,伸出二指,似乎在与他的兄长谈说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人物的关系、姿势,都达到了传神的效果。[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李唐画这幅画的是有他的目的的。时值国难当头,他希望人们看到这幅后,以此为鉴,做一个有骨气的宋朝人,打败金人,恢复宋朝江山。

除此以外,李唐还画了一幅有名的人物画,叫《晋文公复国图》反映了同样的思想感情。

春秋时代晋国遇到了大难,公子重耳逃跑在外国,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回到国内,当上了君主,即晋文公。他是一位贤明之君,领导晋国走向强盛,当时各国都推举晋国为盟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上面我们讲到的,宋高宗赵构因金人的入侵而逃亡在外,颇类重耳出逃。李唐画这幅希望赵构能够成为晋文公这样的人物,领导宋朝走向强盛,打败金人,恢复失去的故土。上面这幅画只是局部,全画共六段,此为第一段,讲晋文公逃跑到当时的宋国受到宋国国君的欢迎,屋中左边一个人应当是重耳,右边一个人当是宋襄公。他们在商讨“赠之以马二十乘的事宜”。

当然李唐在画史还有开创南宋院画画风的巨大贡献。在具体技法上,他创造了大斧劈皴。[艺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马远

马远《春景山水》

马远简介: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杭州)。他的生卒和详细经历,很难查考。他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约1190-1224年)的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却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与同时的夏圭,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构图。 马远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其曾祖马贲善画花禽、人物、佛像,形成“马家” 风格之后,为北宋徽宗朝宣和画院待诏。祖父马兴祖是高宗绍兴年间的画师,精于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亦擅画人物。叔父马公显与其父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无一不工,绍兴年间任职待诏,并获“赐金带”。其兄马逵也长于山水、人 物,尤工花鸟画,造诣颇深。其子马麟工人物画、 山水、花卉, 曾为画院祗侯。

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学渊源,自幼受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学并吸收李唐画法,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马远艺术风格:

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师法李唐,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 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 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其风格特点表现在或峭蜂直上而 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面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如现存的《寒江独钓图》,是马远构图技巧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一叶遍舟飘浮江面,渔翁独坐垂钓。除四周寥寥几笔微波外, 全为空白;有力地衬托出江天空旷,寒意萧条的气象。 江、河、 湖、海真实生动地绘入纸上,实为世间之珍宝, 为历代书画鉴赏家所珍重。 马远的人物花鸟画,大多与山水紧密结合,加强了主题的生动性,尽可能地省略细微未节,专注刻 画人物及花的神态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如《 观梅图》是马远人物花卉画中,最富有感情色彩的一幅心理描绘 的杰作,画幅不大,但内涵却极为丰富。

马远作品:

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 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 《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 》、《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 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上 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 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马远《雪滩双鹭图》

《踏歌图》

《梅石溪凫图》

《雪屐观梅图》

作品流传

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华灯侍宴图》,美

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收有三幅:《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夏圭

夏圭简介:

夏圭字禹玉,(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二世纪下半叶至1230年前后),浙江钱塘人。略晚于马远,为南宋宁宗朝画院待诏,赐金带。工山水、人物。善用秃笔。笔意精密,奇怪突兀,气韵颇高。与马远齐名,史称“马夏”。《图绘宝鉴》评他:"院人中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宁宗赵扩朝(1194-1224)画院待诏,初学人物,后攻山水,师承范宽、李唐,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酝酿墨色,丽如傅染”,“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树叶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点簇而成,神态生动。斧劈皴比李唐更活。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自具一格,人称"夏半边",后人认为此系南宋偏安写照。

明代王履赞曰:“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尘之鄙格”。董其昌虽对“北宗”山水,颇怀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夏圭一类画法多少受有佛教禅宗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写雪景仍师法范宽。

夏圭流传作品:

后人把他与马远并称“马夏”,合李唐、刘松年称"南宋四家"。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卷、《西湖柳艇图》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遥岑烟霭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子森,字仲蔚,画得家传,具父规模。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刘松年

刘松年简介:

刘松年(生卒年未详),宋钱塘(今杭州)人。家居清波门,时人称刘清波。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入为御前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为画院待诏,擅画人物、山水。师承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宁宗时(1195—1224)因进《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典雅、清丽,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与李唐、马远、夏珪合称南宋四大山水画家。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不平的,如《风雪运粮图》;又有歌颂抗金将士的,如《中兴四将图》。传世作品有《四景山水图》、《西湖春晓图》、《便桥见虏图》、《醉僧图》等。

刘松年,南宋钱唐人,自孝宗朝进画院,歷经画院学生,至寧宗时方才受赐金带(最高荣誉)。存世作品近九十幅,真偽参杂,大都以人物活动為主题。刘松年处於被喻為中国画家天堂的歷史舞臺上,凭其秉赋的绘画才能,及精湛的技巧,使作品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动脉与心声。

刘松年生在一个罗汉信仰极度热衷的时代,他所建立起来的罗汉画风格正是南宋院画的典范,作為一个禪僧人物的罗汉,在中国广受欢迎,自然与罗汉本身性格的可塑性大有关係。刘松年的山水画则是从李唐派演变而来,如四景山水图、秋山行旅图,除此之外,刘松年也以一些文人雅兴之事為题,例如十八学士图、唐五学士图。

有关刘松年画作的品评,至明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明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唐寅更具体的点出,刘松年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认為刘松年為南宋画院四大家之首清人的看法沿袭明代。事实上,我们与其说刘松年的画风对后世的画坛起过多大的影响,倒不如踏实地说,他的作品是南宋院画最完美的体现。

刘松年作品选:

《补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四大家”之宋代杰出画家:李唐(约1050-1130)

李唐(约1050-1130)简介:

李唐,南宋,约1083 -1163。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城人。一作1070—1150,徽宗朝曾补入画院,建炎(1127-1130)间太尉邵渊荐之,授成忠郎,画院待诏,赐金带。时年近八十。善画山水人物,笔意不凡。其山水初学李思训后加变化,愈觉清新。喜作长图大幢,石用大斧劈皴,水不用鱼鳞谷纹,有盘涡动荡之势。高宗尝题其长夏江寺卷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人物绝类李公麟。画牛亦得戴嵩遗法。为南宋四大家之首。

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他亦善画人物,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到南宋后,为歌颂金战士,画《雪天运粮图》等。又喜作长图大嶂,危峰削壁,具千丈之势。画人物楼阁描绘工整。画山水尤有奇趣。作品有《长江雪霁图》、《独钓归庄图》、《虎溪三笑图》、《香山九老图》、《高逸图》、《万壑松风图》、《雪景》、《雪江图》、《江上小景图卷》等。[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万壑松风图》绢本双拼 设色

纵188.7cm、横13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松风图》说明:

这一幅画在主峰旁边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甲辰是宋宣和六年(西元 1124年),李唐已经步入高龄,尽管如此,画中表现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画上的主峰布置在画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参差的插云尖峰,冈峦、峭壁好像斧头刚刚凿过,对一片石质的山,表现出特别坚硬的感觉。

山腰处多多白云,好像冉冉欲動,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也使整个气氛上有柔和调剂的一面,不会因为太密、太实而让欣赏者有过分的压迫感。

山颠的丛树,近树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啊! 李唐善山水、人物,兼工画牛,笔意不凡,是一跨南北宋之变局性关键人物。

李唐山水画风,除沿袭北宋范宽之娶浓墨重笔外,又远承唐李思训之青绿重彩技法,两相融揉,发展出以水墨为主青绿相辅的小青绿法,借复古以创新,师古又不泥古,此种综合性的风格,可谓“虽变于古,而不远于古,似去古详而不弱于繁。”使李唐俨然成为一代大师。[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此图画法与《江山小景画卷》最为接近。但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墨色涩而不枯,厚重而又不失灵气,山石虬劲丰实,笔意不凡,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远山空灵峻丽,似有升腾之意,石下小泉流水,似有汩汩之音,别有一番雄奇秀丽之境界,气魄壮丽,云中山顶,四面峻厚。

《万壑松风图》款识题于远峰上一行:“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可知作于一一二四年,其时李唐约七十岁左右,是南渡前的作品。画面山峰高峙,山石巉岩,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视觉感受。山石皴法,融合了李成、范宽、郭熙诸家技巧,用多种皴法表现不同的石质,如主峰,上端用长钉皴刮铁皴,中部偶尔参以解索皴;在山腰以下使用独创的马牙皴。此外还可以看出其后来创造出小斧劈、大斧劈的雏型。对皴法的运用是李唐在此图中的最大特点,对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到现代还在为人们所学习探讨。

李唐艺术生涯:

[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南宋·李唐 《采薇图》

南宋·李唐 《长夏江寺图》(局部)

李唐是宋朝一个有名的画家,开创了南宋一派的画风,而且他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画家。

他具体出生在哪一年,我们也不是太清楚了,大约在1066年。他从小便饱读诗书,酷爱画画,37岁的时候就是个有名的画家了,曾经有一位毕文简公得到过一幅唐朝的名画《邢和璞司房次律图》,崇宁二年(1103年),毕文简公的后人要把此图复制为别本以藏,就去请当时年仅37岁左右的李唐临摹,李唐完成了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

宋徽宗政和年(1111年—1118年)中,李唐48岁左右,赴开封参加当时皇家举办的图画院考试,那一次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参加考试的人大多都在酒家上着工夫,惟李唐画桥头竹外挂一酒帘,深得“锁”意。宋徽宗亲自审阅试卷。从此,李唐就在皇家的画院中学习和创作,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李唐在画院期间,曾经到过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那里去过,赵构后来当了皇帝,当时居住在康邸。赵构爱画,尤爱书法,李唐在康邸大约为赵构画过画,指点过书法。[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正当李唐在艺术道路上蓬勃发展的时候,

北宋王朝遭到了灭顶之灾。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人攻陷了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同时掳走了所有的宫廷画家及其他技艺百工,连早已散落在民间的一些艺人也被千方百计地追回,然后押往北国。李唐当时正在画院,他和成千上万的宋朝诸色人物一起被押往北国。

(1127年),惟一没被掳走的徽宗第九子康五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登上皇帝位,是为宋高宗。于是金军立即把攻击的方向指向赵构,赵构开始了几年逃难生活。已灭亡了的赵家王朝又继续下来了。这时,很多人闻说赵构南渡事,纷纷从金营中逃回,李唐也冒死从北国逃出,长途跋涉,南渡寻投宋高宗。

李唐南渡,经过了太行山,这里是梁兴等人率领自发组织的抗金部队的根据地。李唐在这里遭到了抗金部队的盘查,其中有一位从建康(今南京)赶来参加抗金队伍的英雄,名叫萧照,也颇知书,又善画,他发现李唐所背的行囊中,尽是些“粉奁画笔”之类的东西,于是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画家李唐。于是,萧照便辞别了抗金队伍跟随李唐南渡,也随李唐学习绘画。

大约是绍兴初年(12世纪30年代初),李唐和萧照赶到了临安。此时赵构亦刚刚到临安,才稳定下来,朝廷心于军事,财政又特别紧张,一时无法恢复画院。李唐只好在街头卖画为生。当时,李唐的画销路不好,因而他的生活日加贫困。绍兴十六年之后(1146年),南宋朝廷开始富裕起来,于是恢复了书画院,开始招募画家。于是李唐复入画院,为画院待诏。这时李已经是八十岁左右的老画家了。

《采薇图》就是李唐所画的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作品。

《采薇图》画的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在商朝末期,有个小诸侯国叫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伯夷,小儿子叫叔齐。老国王想把王位传给叔齐。但当老国王死了之后,叔齐把王位让给了老大伯夷。伯夷说:“父亲让你继承王位,而不是我。”于是伯夷就悄悄地离开了。叔齐不肯继承王位,也走了。后来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了,天下都归顺了周朝。两人听说了以后却耻于向周称臣,并出于义愤而不食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集野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中。

图中正面坐着的当是伯夷,侧面倾身而坐的当是叔齐。伯夷双手抱膝,头微侧,正在静听叔齐的议论,他忧愤的面容略带沉思。叔齐右手撑地以一只手支持斜倾的身体,左手扬起,伸出二指,似乎在与他的兄长谈说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人物的关系、姿势,都达到了传神的效果。[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李唐画这幅画的是有他的目的的。时值国难当头,他希望人们看到这幅后,以此为鉴,做一个有骨气的宋朝人,打败金人,恢复宋朝江山。

除此以外,李唐还画了一幅有名的人物画,叫《晋文公复国图》反映了同样的思想感情。

春秋时代晋国遇到了大难,公子重耳逃跑在外国,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回到国内,当上了君主,即晋文公。他是一位贤明之君,领导晋国走向强盛,当时各国都推举晋国为盟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上面我们讲到的,宋高宗赵构因金人的入侵而逃亡在外,颇类重耳出逃。李唐画这幅希望赵构能够成为晋文公这样的人物,领导宋朝走向强盛,打败金人,恢复失去的故土。上面这幅画只是局部,全画共六段,此为第一段,讲晋文公逃跑到当时的宋国受到宋国国君的欢迎,屋中左边一个人应当是重耳,右边一个人当是宋襄公。他们在商讨“赠之以马二十乘的事宜”。

当然李唐在画史还有开创南宋院画画风的巨大贡献。在具体技法上,他创造了大斧劈皴。[艺


相关文章

  • 动物叫或住处,南宋四大家,唐宋八大家
  • 虎叫为啸;马叫为嘶;狼叫为嚎;狮叫为吼;龙叫为吟;猿叫为啼;鸟叫为鸣 马--嘶 犬--吠虎(啸) 马(嘶) 狼(嚎) 狮(咆) 猿(啼) 鹿(鸣) 龙(吟) 犬(吠) 蝉(噪) 鸡(鸣) 鸟(啼) 鹤(唳)牛(哞 ) 课文<乡村的傍晚 ...查看


  • 关于南宋灭亡的一些思考
  • 关于南宋灭亡的一些思考 在论坛上看到一些关于南宋灭亡问题的思考,其实很多网友说的都有道理!在此我也把自己的看法说一下,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有不恰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就整个宋朝的历史而言,宋朝确实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的一 ...查看


  • 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陆游
  • 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陆游 前言 南宋四大家有诗歌史上的四大家和画史上的四大家.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画史上的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 ...查看


  •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画选 四景山水图(百幅中国名画)
  • 刘松年 十八学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 ...查看


  •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 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教材地位: 本课为第七学习主题< ...查看


  • 论李清照的豪放诗风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 论李清照的豪放诗风 姓 名 矫艳茹 教育层次 本科 学 号 [1**********]65 分 校 保定电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教 学点 蠡县电大 指导教师 张万聚 日 期 2012.9 河 ...查看


  • 龙泉窑的鼎盛时期
  •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在南宋中后期达到 ...查看


  • (新)美术三年级下教案
  • 福州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第册 电 子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班级: 三 年 (1.3)班 执教者: 卓苗苗 课 题 1.灯彩辉映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 ...查看


  • 有关宋元崖门海战的传说
  • 1. 有关宋元崖门海战的传说 http://www.jmrb.com2006-8-16 8:37:29江门日报 宋帝昺陵墓的神奇传说 位于深圳赤湾的宋帝昺陵园,黄少玮摄 最近许多游览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的游客意犹未尽地提出疑问:南宋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