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教学设计 1

元素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学生难以理解。元素概念还容易与原子概念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会豁然贯通的。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 二、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他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六、教学思路及过程:

八、课后反思 1、教学创新之处

本课题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开始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商品标签,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入到元素的学习。元素概念的形成是个难点,先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投影出碳、氧两种原子的结构,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同种元素的共同点,进而给出元素的概念。在元素符号的学习中,通过一张外国人不认识中文的图片和元素符号由来的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使用符号表示元素的优点,然后练习书写。认识元素的存在时,列举实例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欲望。 2、成功之处

课前让学生收集药品或商品的标签,从中找出该药品或商品所含的元素?从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入手,使学生认识“元素”这个名词。元素概念给出之前,我先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几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能使学生更直观认识同种元素的相同点。 3、存在的问题

①平时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克服随意性大的缺点。② 板书设计不够好,由于时间的关系,字写的也不够好看。以后应加以提高。③多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要有合作意识。④多去听课,听同头教师的课,也听其他学科的课。

过滤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 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 能力目标:

1.学习过滤操作步骤;

2.分析过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培 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过滤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过滤分离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讲授新课: 过滤

1.定 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 法。 2.原 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 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演示实验:粗盐的提纯. 例如:粗盐提纯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4.操作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5.实验装置图:

6.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紧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元素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学生难以理解。元素概念还容易与原子概念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会豁然贯通的。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 二、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他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六、教学思路及过程:

八、课后反思 1、教学创新之处

本课题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开始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商品标签,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入到元素的学习。元素概念的形成是个难点,先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投影出碳、氧两种原子的结构,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同种元素的共同点,进而给出元素的概念。在元素符号的学习中,通过一张外国人不认识中文的图片和元素符号由来的资料,使学生体会到使用符号表示元素的优点,然后练习书写。认识元素的存在时,列举实例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欲望。 2、成功之处

课前让学生收集药品或商品的标签,从中找出该药品或商品所含的元素?从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入手,使学生认识“元素”这个名词。元素概念给出之前,我先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几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能使学生更直观认识同种元素的相同点。 3、存在的问题

①平时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克服随意性大的缺点。② 板书设计不够好,由于时间的关系,字写的也不够好看。以后应加以提高。③多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要有合作意识。④多去听课,听同头教师的课,也听其他学科的课。

过滤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 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 能力目标:

1.学习过滤操作步骤;

2.分析过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培 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过滤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过滤分离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讲授新课: 过滤

1.定 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 法。 2.原 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 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演示实验:粗盐的提纯. 例如:粗盐提纯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4.操作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5.实验装置图:

6.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紧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相关文章

  •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4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20号元素的符号并会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行"和& ...查看


  • 关于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平面设计元素得到了广泛应用.平面设计元素主要受色彩.视觉语言.设计形式等多方面影响.本文首先对平面设计的概念.特征进行阐释,其次有针对的分析了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 ...查看


  •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 课题3 元素 教学设计---烈山区马桥中学 陈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 ...查看


  • 元素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
  • 篇一:元素第二课时教案及说课稿 <元素>第二课时说课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元素这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处于全书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初学化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 ...查看


  • [3.3 元素]教学设计(第2课时)
  • 石家庄市第28中学 宋 艳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过程 方法 通过元素周 ...查看


  •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3课时: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元 ...查看


  • [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 <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多年来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 ...查看


  • 人教社教材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车 琳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的周期性变化. (2 ...查看


  • 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及运用
  •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线的.包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中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在这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知识流传久远,在世界艺术大森林中,它 ...查看


  • [元素]教学设计
  • <元素>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文峰学校 冯宝强 一.课题内容: 本教学设计为鲁教版课改教材八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节 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其中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形成,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的规律性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