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文章理论及其意义

作者:周楚汉

理论与创作 1995年07期

  “反刓以朴,刬伪以真”(《新唐书·韩愈传赞》),是对韩愈古文理论和实践的评价,以它来概括韩愈古文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非常恰当的。韩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章家,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文章革新运动,因为,他的古文理论和实践主要是文章的理论和实践。认真研究他的文章理论,对现代文章学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一 古文说

  古文一词在韩愈文论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三代两汉文章,一是指文体名称。古文作为一种创新的文体,始于韩愈。所谓古文说,指他的文体改革论。文体论是他的古文理论的精华,也是他对古文运动的突出贡献。

  韩愈古文体的特点是直言散行,它要求语言新颖,文句妥贴流畅。这是根据骈文的弊病提出来的。骈文讲究声律技巧,未免词语雕琢,句式刻板雷同。他在《题(欧阳生)哀辞后》称赞刘伉“喜古文”,说自己“为古文”,在《师说》中赞扬李蟠“好古文”,“古文”就是他所提倡的先秦两汉散行单句的文章体式。这种文体是“有法度可观”的(《柳子厚墓志铭》),“于辞於声天得也”,“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天得”就是独得。在用词方面,于词有独得就是“词必己出”;于声有独得就是“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是指文章要谐声。在造句方面,要“文从字顺”,即文句要妥贴流畅。韩愈创作古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旧唐书·韩愈传》),所谓“近体”,就是他革新了的古文体。宋人王柏评价韩文“体致气韵,议论规抚”,出类拔萃(《跋昌黎文粹》),文体要出类拔萃,当然要创新。

  韩愈指出创作古文的途径在于道德修养。“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答尉迟生书》)他认为文章存在于作者内心,因此,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内在品质。这是因为文章是道德的流露,“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答李翊书》)。韩愈的道德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原道》)。有道德的人,说出来的话气势必然充沛,“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答李翊书》);有道德的人,写出的文章就能符合客观实际,“蓄雄刚之俊德”,“故其文章言语与事相侔”(《上襄阳于相公书》)。魏晋两代的文章没有章法,是因为上天憎恶他们的道德(《送孟东野序》)。因此,他在论文时经常把道德与文章并提。

  韩愈指出了创作古文的方法:去陈言,识正伪,距驳杂。他在《答李翊书》中把自己二十余年来从事古文写作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去陈言,必须仔细地、广泛地研读古书,读到入迷的程序,书中的奇辞奥旨,洞达心肺,含英咀华,陈言自去。第二阶段识正伪,他把儒家思想和古文的新形式谓之正,把佛家道家思想和“四声八病”谓之伪,经过“去陈言”的多年努力后,对“正”与“伪”清楚得象别白黑一样,必去之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第三阶段距驳杂,所谓“距驳杂”,就是要做到文“纯”而道“真”,然后才可以放手地去写。韩愈的经验为后学创作古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因此,他的门徒大多很有成就。

  韩愈指出为古文的正确态度:既要有恒心,又要有信心。“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答李翊书》)。“无望其速成”说的是要有恒心,如上所述,他创作古文的经历就是“无望其速成”的最好例证。“无诱于势利”说的是要有信心。韩愈在贞元元和间首倡古文,时人对古文是誉者半,毁者半。他自己也慨叹有志于古文的人少,有志于古文的人必被时人所遗弃(《答李翊书》)。他在《与冯宿论文书》中谈到了自己与骈文作斗争的痛苦过程,他每创作古文,自己很满意,但别人不满意,越满意别人越怪;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作“俗下文字”,自己很惭愧,别人却大加赞扬,越惭愧别人越赞扬。但他对古文矢志不渝,不怕别人非难和讥笑。开始别人讥笑他,“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后来别人讥笑他,“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答李翊书》)。由于他抱定了必胜的信心,带领其他古文家一道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

  二 明道说

  韩愈关于古文内容的革新理论,就是变言之无物的骈文为“文以明道”的古文,他行诸文字的是“明道”,而不是“载道”。“明道”理论见于他的多篇文章,如:“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争臣论》),“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舜之道”(《上宰相书》),“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潮州请置乡校牒》)。

  韩愈所谈的“道”的内容是指儒家思想。他的所谓道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的儒家道统(《原道》)。韩愈以儒家道统自居,他决心“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答李翊书》)。但他不是照搬儒学,而是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弥补儒学的缺漏,辨明儒学的是非,“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同上)。因此,他有时也有违背孔孟之旨的地方。同时,他还把墨学适用的部分吸收到儒学中来,“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读墨子》)。此外,他的道的内容还包括自然之道。这样一来,他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反映的现实面更广,有自己的见解,能够打动人。

  韩愈论道反对佛老。“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原道》)“排异端,攘斥佛老”(《进学解》)。唐朝佛道盛行,宗教徒大量增加,他们脱离生产,享有免租免役等特权,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地影响到国计民生,韩愈反佛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进步作用。但对韩愈反佛之说,历来有争议。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刺史,到潮州后,与潮州僧许大颠交往,于是有人认为韩愈信佛。第二年孟几道作书言及,韩愈《与孟尚书书》答之,他与大颠交往是“人之情,非崇信佛法”。但韩愈答书中有大颠“颇聪明,说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的话。于是,这便成了韩愈信佛的证据。我认为这是不足为据的。大颠“识道理”,是识佛法之理,佛教徒识佛法之理是当然的;有人认为这说明韩愈也识佛法之理,韩愈识佛而不信佛也是不足为怪的。“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是佛家的道理,韩愈赞扬佛家道理说明他信佛。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的话,蒋介石赞同毛泽东的“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观点,能说蒋介石崇信马列主义吗?美国西点军校崇信雷锋的为兵之道,而雷锋是信仰毛泽东思想的,能说西点军校也信仰毛泽东思想吗?显然,凭韩愈赞美大颠的话说明他信佛是站不住脚的。倒是他不信佛的证据还可找到。他在《上宰相书》中自叙“杨墨佛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在《进士策问》里斥“神仙不死之道”为“不仁”、“不智”的妄说,在《与孟尚书书》中把佛学称为“邪说”,不会因被贬而“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

  韩愈在“道”与“辞”的关系上,是先“道”后“辞”,重“道”重“辞”。“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读吾子之辞而得其用心,将复有深于是(道)者,与吾子乐之,况其外之文乎?”(《答李秀才书》)在他看来,先道后辞,是因为辞是道的形式,道是辞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辞不重要,正因为辞是明道的,为明道,必须重视辞。“学古道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因为文字暧昧,即使有好的内容,也没有人看。“文字暧昧,虽有美实,其谁观之”(《进撰平淮西碑文表》)。所以他重道又重辞。“余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辞。”(《答陈生书》)

  三 文气说

  韩愈总结自己写作古文的经验,认为古文的形成是文气使然。在(《答李翊书》中,谈到他开始创作古文时,先读三代两汉的典籍,读到如痴如醉,不为外物干扰,就会把书中的辞意融会贯通;继而得鱼忘筌,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种感受和心得有如一股气,取于心注于手,心手相应,文章便象水一样从笔下源源流出。这股气,随着读书的日益深入而日益强盛,由“汩汩然来矣”到“浩乎其沛然矣”,直到“然后肆焉”,文章也便由辞意的“去陈言”到“识正伪”,至而“距驳杂”。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注意养气。我们写文章也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搜索枯肠,无话可写。无话可写表现在不是思想不明晰,就是词不达意,这便是无气或气不盛。有时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思想明晰,文从字顺,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这便是有气或气盛。因此,我认为韩愈的所谓“气”,便是这种辞意高度统一的写作精神状态。这可从他关于“气”与“言”关系的论述中得到印证。气好比水,言好比浮物。气与言的关系就犹如水与浮物的关系:水大,大大小小的浮物都要浮起来;气盛,句子的长短与词的声音高低都很相宜。相宜就是指内容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了,气就盛了。

  养气要从道德修养、学识修养两方面着手。他在《答李翊书》中说,养气要“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而且要终身努力。“养气”要“行之乎仁义之途”,说的是道德修养问题;要“游之乎诗书之源”,说的是学识修养问题。关于道德修养问题,前面已有论述,这里着重谈谈学识修养问题。韩愈学识修养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读书的范围是“三代两汉之书”,既包括儒家的《五经》,也包括《庄子》、《离骚》、《史记》以及司马相如、扬雄等作家的作品。韩愈读书范围很广,不限于儒家经典,他的文论多次提到了这一点。比如,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说自己“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凡自唐虞以来,简编所存”,“靡不通达”;在《答侯继书》中说自己“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并自愧没有读“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他意识到为作文也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韩愈的学识是很有修养的,政治、经济,地理、天文,社会、自然,无不通晓。因此,他才能“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写出面目可爱,语言有味的好文章(《送穷文》)。

  四 尚奇说

  韩愈主张文“奇”。他在《进学解》中说自己的文章“虽奇而不济于用”,在《上宰相书》中说自己“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在《送穷文》中说自己的文章“怪怪奇奇”。别人也认为他的文章尚奇。柳宗元说他“文益奇”(《先君石表阴先友记》),刘熙载也认为韩文“用巧骋奇”(《艺概》)。尚奇,是韩愈文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韩愈尚奇说的理论源于他对外物的审美情趣。这在《答刘正夫书》中有较具体的论述。他认为,人们谈论、观赏、珍爱的是稀奇、非常之物,人们对于文章,也与此理相同,所欣赏、谈论、珍爱的也一定不是平常的文章。所谓不平常就是“能自树立”而不“因循”,这就是说要有所创新。韩愈的这种认识是合乎客观实际的,人们心目中的好文章,或是观点新,或是语言新;观点和语言皆新那就更是好文章了。

  韩愈尚奇说的实质就是创新。“君少气高,为文有气力,务出于奇,以不同俗为主。”(《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以“不同俗”为奇。“俗”就是韩愈《与冯宿论文书》中所说“时时应事”而作的“俗下文字”,也就是《上宰相书》中进仕者作的“绣绘雕琢之文”,这种讲究“声势之逆顺,章句之短长”的“程式之久”,就是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俗”当然是一种创新了。他在《韩滂墓志铭》中,赞扬侄孙韩滂“为文词,一旦奇伟骤长,不常旧常”。以“不类旧常”为奇,“不类旧常”自然也是创新了。他在《王弘中墓志铭》中说得更明白:“公所为文章,无世俗气,其所树立,殆不可学。”“无世俗气”必有所“树立”,有所“树立”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章,是不会传之于后世的,“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答刘正夫书》)韩愈的尚奇说就是创新说,实在是应该称赞的。

  韩愈尚奇,但他反对雕琢文章,把文章写得艰深难懂。他在《答刘正夫书》中说:“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刘熙载说:“余谓‘是’字注脚有二:曰正、曰真。”(《艺概》)这就是说,写文章要顺从反映客观实际的需要,顺从个人表达的需要,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谈不上是难是易。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对雕琢文章,如:“子之言以愈所为不违孔子,不以雕琢为工”(《答李秀才书》),他很赞同李师锡对自己为文“不以雕琢为工”的评价,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下去;他厌恶进仕者的“绣绘雕琢之文”(《上宰相书》);他自己为应试写了这种文章,“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答崔立之书》)。他在理论上,把“尚奇”与“雕琢”区分得很清楚,“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醉赠张秘书》)“险语”、“高词”不是雕琢。既要做到有“险语”、“高词”,又要做到不雕琢,在实践上是很难的。他有少数文章,比如《曹成王碑》,有点生涩难懂,但这并不能代表他尚奇的主流。

  五 善鸣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他认为写文章也是这样,是由于心中有了不吐不快的激情所致。这就引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从作者方面来说,心中要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才能“不平则鸣”;从社会、时代方面来说,使作者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激情,换句话说,就是作者不吐不快的激情迎合社会、时代的需要,才能“善假之鸣”。

  “不平则鸣”,这是个写作动机的问题。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司马迁,“夫诗书隐约者”,“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愤”,按司马迁自己的解释是“意有所郁结”,那么,诗书之所作是为了发郁结之情。韩愈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他认为写文章是因外界的刺激,诱发作者心中的“不平”,有感而发而成文。外界的刺激,不外乎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荆潭唱和诗序》)。“文章发于羁旅”,指社会生活的触动;“文章发于草野”,指大自然的触动。韩愈对外界诱发作者的创作动机有很深的感受。他自述“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而奋发乎文章”(《上兵部李侍郎书》)。他三岁而孤,随长兄颠沛流离;仕途坎坷,两次遭贬,因而有“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感受。他认为柳宗元如果“斥不久”,“穷不极”,一定不能自力于文章而传之于后世(《柳子厚墓志铭》)。韩愈的“穷言易好”也可视为外界对作者语言的影响,作者的遭遇和经历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就不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就是对韩愈”穷言易好”的发展。

  “善假之鸣”主要是指文章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列举了一些善于“以文辞鸣”的例子。夏之时,夏王太康盘游无度而失国,太康的五个弟弟作《五子之歌》来告诫他,《五子之歌》与当时的时势合拍;周之时,我国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孔子的《论语》就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要,提出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主张,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秦之时,李斯为了秦国兴盛和统一中国而写《谏逐客书》;汉之时,司马迁写《史记》,忍受牢狱之苦、宫刑之辱,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少卿书》),他把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古今历史的变化规律作为自己的一种社会责任,表现出他的强烈的时代精神。这些说明,好的文章一定要合乎时代的要求。这一点,韩愈在《上宰相书》中说得更明确,“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抑邪与正,辨时俗之所惑”。抑邪助正,“辨时俗之所惑”,说的也是作者的时代责任感。文章要有时代感,韩愈的文论是十分明确的。

  韩愈的文章理论,在我国文章学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他反对魏晋的骈文,继承先秦两汉直言散行的文体,创立了古文体,支配着中国文坛一千多年,直至五四运动,才为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所代替,但文体还是直言散行。现在文章的内容变了,直言散行的文章体式仍没有变。我想今后,文章内容会变,文章体式也可能不变,因为直言散行适宜于表情达意,适宜于表现接近口语的语言。只有用比较接近口语的语言写文章,文章的生命力才旺盛。又如,“刬伪以真”,就是摒弃不正确的内容与形式,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包括纠正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各种不良倾向ィ在当前文章写作中,搞有偿新闻,内容严重失实;有拉赞助编写名人传记或词典,谀词盈篇;有公文照抄(下级抄上级),空话连篇,等等。这些不良倾向的消除,远非行政命令、规章制度所能济事的,最好的办法是加强作者的道德修养,提高作者的道德水准,做到“有文章德行”,“以道德文学伏一世”(韩愈语),加强现代文章学关于重视作者思想修养的理论建设。再如,“陈言务去”,也是很有意义的。“陈言”,按照韩愈自己的解释,指“人之说”(别人的观点)和古人的文辞(别人的词语)。他一生都在为去“陈言”而努力,虽然他文章中仍有陈言(其中有些是不该反对的,如运用成语),但他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抄袭的有之,剽窃的有之,“人之说”亦有之。这就要加强作者的学识修养,提高作者学识水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陈言将会大大减少。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韩愈的读书经验,这也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苏东坡曾说过这样的话,读韩柳文并记得数百篇,就会知道作文的体制。阅读对写作的指导是有规律探讨的。这方面现代文章学虽有涉及,成果还不是十分喜人,反映在文章学的教材建设上,理论、范文或分离,或结合得不紧密。现在急需一套融写作知识、技巧为一体的文章写作教材,以提高国人的写作素质。此外,反对雕琢,文章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是现代文章学研究的基本课题。现在,文章雕琢的不乏其人,不合时代潮流的也不是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加强现代文章学的理论建设,提高作者的技巧修养和生活修养。

作者:周楚汉

理论与创作 1995年07期

  “反刓以朴,刬伪以真”(《新唐书·韩愈传赞》),是对韩愈古文理论和实践的评价,以它来概括韩愈古文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非常恰当的。韩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章家,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文章革新运动,因为,他的古文理论和实践主要是文章的理论和实践。认真研究他的文章理论,对现代文章学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一 古文说

  古文一词在韩愈文论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三代两汉文章,一是指文体名称。古文作为一种创新的文体,始于韩愈。所谓古文说,指他的文体改革论。文体论是他的古文理论的精华,也是他对古文运动的突出贡献。

  韩愈古文体的特点是直言散行,它要求语言新颖,文句妥贴流畅。这是根据骈文的弊病提出来的。骈文讲究声律技巧,未免词语雕琢,句式刻板雷同。他在《题(欧阳生)哀辞后》称赞刘伉“喜古文”,说自己“为古文”,在《师说》中赞扬李蟠“好古文”,“古文”就是他所提倡的先秦两汉散行单句的文章体式。这种文体是“有法度可观”的(《柳子厚墓志铭》),“于辞於声天得也”,“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天得”就是独得。在用词方面,于词有独得就是“词必己出”;于声有独得就是“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是指文章要谐声。在造句方面,要“文从字顺”,即文句要妥贴流畅。韩愈创作古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旧唐书·韩愈传》),所谓“近体”,就是他革新了的古文体。宋人王柏评价韩文“体致气韵,议论规抚”,出类拔萃(《跋昌黎文粹》),文体要出类拔萃,当然要创新。

  韩愈指出创作古文的途径在于道德修养。“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答尉迟生书》)他认为文章存在于作者内心,因此,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内在品质。这是因为文章是道德的流露,“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答李翊书》)。韩愈的道德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原道》)。有道德的人,说出来的话气势必然充沛,“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答李翊书》);有道德的人,写出的文章就能符合客观实际,“蓄雄刚之俊德”,“故其文章言语与事相侔”(《上襄阳于相公书》)。魏晋两代的文章没有章法,是因为上天憎恶他们的道德(《送孟东野序》)。因此,他在论文时经常把道德与文章并提。

  韩愈指出了创作古文的方法:去陈言,识正伪,距驳杂。他在《答李翊书》中把自己二十余年来从事古文写作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去陈言,必须仔细地、广泛地研读古书,读到入迷的程序,书中的奇辞奥旨,洞达心肺,含英咀华,陈言自去。第二阶段识正伪,他把儒家思想和古文的新形式谓之正,把佛家道家思想和“四声八病”谓之伪,经过“去陈言”的多年努力后,对“正”与“伪”清楚得象别白黑一样,必去之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第三阶段距驳杂,所谓“距驳杂”,就是要做到文“纯”而道“真”,然后才可以放手地去写。韩愈的经验为后学创作古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因此,他的门徒大多很有成就。

  韩愈指出为古文的正确态度:既要有恒心,又要有信心。“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答李翊书》)。“无望其速成”说的是要有恒心,如上所述,他创作古文的经历就是“无望其速成”的最好例证。“无诱于势利”说的是要有信心。韩愈在贞元元和间首倡古文,时人对古文是誉者半,毁者半。他自己也慨叹有志于古文的人少,有志于古文的人必被时人所遗弃(《答李翊书》)。他在《与冯宿论文书》中谈到了自己与骈文作斗争的痛苦过程,他每创作古文,自己很满意,但别人不满意,越满意别人越怪;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作“俗下文字”,自己很惭愧,别人却大加赞扬,越惭愧别人越赞扬。但他对古文矢志不渝,不怕别人非难和讥笑。开始别人讥笑他,“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后来别人讥笑他,“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答李翊书》)。由于他抱定了必胜的信心,带领其他古文家一道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

  二 明道说

  韩愈关于古文内容的革新理论,就是变言之无物的骈文为“文以明道”的古文,他行诸文字的是“明道”,而不是“载道”。“明道”理论见于他的多篇文章,如:“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争臣论》),“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舜之道”(《上宰相书》),“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潮州请置乡校牒》)。

  韩愈所谈的“道”的内容是指儒家思想。他的所谓道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的儒家道统(《原道》)。韩愈以儒家道统自居,他决心“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答李翊书》)。但他不是照搬儒学,而是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弥补儒学的缺漏,辨明儒学的是非,“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同上)。因此,他有时也有违背孔孟之旨的地方。同时,他还把墨学适用的部分吸收到儒学中来,“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读墨子》)。此外,他的道的内容还包括自然之道。这样一来,他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反映的现实面更广,有自己的见解,能够打动人。

  韩愈论道反对佛老。“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原道》)“排异端,攘斥佛老”(《进学解》)。唐朝佛道盛行,宗教徒大量增加,他们脱离生产,享有免租免役等特权,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地影响到国计民生,韩愈反佛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进步作用。但对韩愈反佛之说,历来有争议。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刺史,到潮州后,与潮州僧许大颠交往,于是有人认为韩愈信佛。第二年孟几道作书言及,韩愈《与孟尚书书》答之,他与大颠交往是“人之情,非崇信佛法”。但韩愈答书中有大颠“颇聪明,说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的话。于是,这便成了韩愈信佛的证据。我认为这是不足为据的。大颠“识道理”,是识佛法之理,佛教徒识佛法之理是当然的;有人认为这说明韩愈也识佛法之理,韩愈识佛而不信佛也是不足为怪的。“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是佛家的道理,韩愈赞扬佛家道理说明他信佛。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的话,蒋介石赞同毛泽东的“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观点,能说蒋介石崇信马列主义吗?美国西点军校崇信雷锋的为兵之道,而雷锋是信仰毛泽东思想的,能说西点军校也信仰毛泽东思想吗?显然,凭韩愈赞美大颠的话说明他信佛是站不住脚的。倒是他不信佛的证据还可找到。他在《上宰相书》中自叙“杨墨佛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在《进士策问》里斥“神仙不死之道”为“不仁”、“不智”的妄说,在《与孟尚书书》中把佛学称为“邪说”,不会因被贬而“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

  韩愈在“道”与“辞”的关系上,是先“道”后“辞”,重“道”重“辞”。“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读吾子之辞而得其用心,将复有深于是(道)者,与吾子乐之,况其外之文乎?”(《答李秀才书》)在他看来,先道后辞,是因为辞是道的形式,道是辞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辞不重要,正因为辞是明道的,为明道,必须重视辞。“学古道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因为文字暧昧,即使有好的内容,也没有人看。“文字暧昧,虽有美实,其谁观之”(《进撰平淮西碑文表》)。所以他重道又重辞。“余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辞。”(《答陈生书》)

  三 文气说

  韩愈总结自己写作古文的经验,认为古文的形成是文气使然。在(《答李翊书》中,谈到他开始创作古文时,先读三代两汉的典籍,读到如痴如醉,不为外物干扰,就会把书中的辞意融会贯通;继而得鱼忘筌,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种感受和心得有如一股气,取于心注于手,心手相应,文章便象水一样从笔下源源流出。这股气,随着读书的日益深入而日益强盛,由“汩汩然来矣”到“浩乎其沛然矣”,直到“然后肆焉”,文章也便由辞意的“去陈言”到“识正伪”,至而“距驳杂”。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注意养气。我们写文章也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搜索枯肠,无话可写。无话可写表现在不是思想不明晰,就是词不达意,这便是无气或气不盛。有时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思想明晰,文从字顺,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这便是有气或气盛。因此,我认为韩愈的所谓“气”,便是这种辞意高度统一的写作精神状态。这可从他关于“气”与“言”关系的论述中得到印证。气好比水,言好比浮物。气与言的关系就犹如水与浮物的关系:水大,大大小小的浮物都要浮起来;气盛,句子的长短与词的声音高低都很相宜。相宜就是指内容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了,气就盛了。

  养气要从道德修养、学识修养两方面着手。他在《答李翊书》中说,养气要“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而且要终身努力。“养气”要“行之乎仁义之途”,说的是道德修养问题;要“游之乎诗书之源”,说的是学识修养问题。关于道德修养问题,前面已有论述,这里着重谈谈学识修养问题。韩愈学识修养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读书的范围是“三代两汉之书”,既包括儒家的《五经》,也包括《庄子》、《离骚》、《史记》以及司马相如、扬雄等作家的作品。韩愈读书范围很广,不限于儒家经典,他的文论多次提到了这一点。比如,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说自己“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凡自唐虞以来,简编所存”,“靡不通达”;在《答侯继书》中说自己“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并自愧没有读“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他意识到为作文也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韩愈的学识是很有修养的,政治、经济,地理、天文,社会、自然,无不通晓。因此,他才能“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写出面目可爱,语言有味的好文章(《送穷文》)。

  四 尚奇说

  韩愈主张文“奇”。他在《进学解》中说自己的文章“虽奇而不济于用”,在《上宰相书》中说自己“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在《送穷文》中说自己的文章“怪怪奇奇”。别人也认为他的文章尚奇。柳宗元说他“文益奇”(《先君石表阴先友记》),刘熙载也认为韩文“用巧骋奇”(《艺概》)。尚奇,是韩愈文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韩愈尚奇说的理论源于他对外物的审美情趣。这在《答刘正夫书》中有较具体的论述。他认为,人们谈论、观赏、珍爱的是稀奇、非常之物,人们对于文章,也与此理相同,所欣赏、谈论、珍爱的也一定不是平常的文章。所谓不平常就是“能自树立”而不“因循”,这就是说要有所创新。韩愈的这种认识是合乎客观实际的,人们心目中的好文章,或是观点新,或是语言新;观点和语言皆新那就更是好文章了。

  韩愈尚奇说的实质就是创新。“君少气高,为文有气力,务出于奇,以不同俗为主。”(《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以“不同俗”为奇。“俗”就是韩愈《与冯宿论文书》中所说“时时应事”而作的“俗下文字”,也就是《上宰相书》中进仕者作的“绣绘雕琢之文”,这种讲究“声势之逆顺,章句之短长”的“程式之久”,就是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俗”当然是一种创新了。他在《韩滂墓志铭》中,赞扬侄孙韩滂“为文词,一旦奇伟骤长,不常旧常”。以“不类旧常”为奇,“不类旧常”自然也是创新了。他在《王弘中墓志铭》中说得更明白:“公所为文章,无世俗气,其所树立,殆不可学。”“无世俗气”必有所“树立”,有所“树立”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章,是不会传之于后世的,“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答刘正夫书》)韩愈的尚奇说就是创新说,实在是应该称赞的。

  韩愈尚奇,但他反对雕琢文章,把文章写得艰深难懂。他在《答刘正夫书》中说:“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刘熙载说:“余谓‘是’字注脚有二:曰正、曰真。”(《艺概》)这就是说,写文章要顺从反映客观实际的需要,顺从个人表达的需要,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谈不上是难是易。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对雕琢文章,如:“子之言以愈所为不违孔子,不以雕琢为工”(《答李秀才书》),他很赞同李师锡对自己为文“不以雕琢为工”的评价,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下去;他厌恶进仕者的“绣绘雕琢之文”(《上宰相书》);他自己为应试写了这种文章,“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答崔立之书》)。他在理论上,把“尚奇”与“雕琢”区分得很清楚,“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醉赠张秘书》)“险语”、“高词”不是雕琢。既要做到有“险语”、“高词”,又要做到不雕琢,在实践上是很难的。他有少数文章,比如《曹成王碑》,有点生涩难懂,但这并不能代表他尚奇的主流。

  五 善鸣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他认为写文章也是这样,是由于心中有了不吐不快的激情所致。这就引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从作者方面来说,心中要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才能“不平则鸣”;从社会、时代方面来说,使作者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激情,换句话说,就是作者不吐不快的激情迎合社会、时代的需要,才能“善假之鸣”。

  “不平则鸣”,这是个写作动机的问题。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司马迁,“夫诗书隐约者”,“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愤”,按司马迁自己的解释是“意有所郁结”,那么,诗书之所作是为了发郁结之情。韩愈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他认为写文章是因外界的刺激,诱发作者心中的“不平”,有感而发而成文。外界的刺激,不外乎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荆潭唱和诗序》)。“文章发于羁旅”,指社会生活的触动;“文章发于草野”,指大自然的触动。韩愈对外界诱发作者的创作动机有很深的感受。他自述“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而奋发乎文章”(《上兵部李侍郎书》)。他三岁而孤,随长兄颠沛流离;仕途坎坷,两次遭贬,因而有“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感受。他认为柳宗元如果“斥不久”,“穷不极”,一定不能自力于文章而传之于后世(《柳子厚墓志铭》)。韩愈的“穷言易好”也可视为外界对作者语言的影响,作者的遭遇和经历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就不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就是对韩愈”穷言易好”的发展。

  “善假之鸣”主要是指文章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列举了一些善于“以文辞鸣”的例子。夏之时,夏王太康盘游无度而失国,太康的五个弟弟作《五子之歌》来告诫他,《五子之歌》与当时的时势合拍;周之时,我国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孔子的《论语》就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要,提出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主张,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秦之时,李斯为了秦国兴盛和统一中国而写《谏逐客书》;汉之时,司马迁写《史记》,忍受牢狱之苦、宫刑之辱,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少卿书》),他把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古今历史的变化规律作为自己的一种社会责任,表现出他的强烈的时代精神。这些说明,好的文章一定要合乎时代的要求。这一点,韩愈在《上宰相书》中说得更明确,“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抑邪与正,辨时俗之所惑”。抑邪助正,“辨时俗之所惑”,说的也是作者的时代责任感。文章要有时代感,韩愈的文论是十分明确的。

  韩愈的文章理论,在我国文章学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他反对魏晋的骈文,继承先秦两汉直言散行的文体,创立了古文体,支配着中国文坛一千多年,直至五四运动,才为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所代替,但文体还是直言散行。现在文章的内容变了,直言散行的文章体式仍没有变。我想今后,文章内容会变,文章体式也可能不变,因为直言散行适宜于表情达意,适宜于表现接近口语的语言。只有用比较接近口语的语言写文章,文章的生命力才旺盛。又如,“刬伪以真”,就是摒弃不正确的内容与形式,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包括纠正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各种不良倾向ィ在当前文章写作中,搞有偿新闻,内容严重失实;有拉赞助编写名人传记或词典,谀词盈篇;有公文照抄(下级抄上级),空话连篇,等等。这些不良倾向的消除,远非行政命令、规章制度所能济事的,最好的办法是加强作者的道德修养,提高作者的道德水准,做到“有文章德行”,“以道德文学伏一世”(韩愈语),加强现代文章学关于重视作者思想修养的理论建设。再如,“陈言务去”,也是很有意义的。“陈言”,按照韩愈自己的解释,指“人之说”(别人的观点)和古人的文辞(别人的词语)。他一生都在为去“陈言”而努力,虽然他文章中仍有陈言(其中有些是不该反对的,如运用成语),但他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抄袭的有之,剽窃的有之,“人之说”亦有之。这就要加强作者的学识修养,提高作者学识水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陈言将会大大减少。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韩愈的读书经验,这也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苏东坡曾说过这样的话,读韩柳文并记得数百篇,就会知道作文的体制。阅读对写作的指导是有规律探讨的。这方面现代文章学虽有涉及,成果还不是十分喜人,反映在文章学的教材建设上,理论、范文或分离,或结合得不紧密。现在急需一套融写作知识、技巧为一体的文章写作教材,以提高国人的写作素质。此外,反对雕琢,文章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是现代文章学研究的基本课题。现在,文章雕琢的不乏其人,不合时代潮流的也不是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加强现代文章学的理论建设,提高作者的技巧修养和生活修养。


相关文章

  • 浅析韩愈[师说]中的教学思想
  • [摘要]韩愈的<师说>一文是他的教育学专论,对教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中谈到的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及师生观对我国当代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韩愈 <师说>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查看


  • 浅谈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 摘 要:韩愈(768―824),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重视教育,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思索人才问题,并且亲身从事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教育主张.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师说>.&l ...查看


  • 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
  • 2010.07文学教育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伟大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熔铸百家,"含英咀华",出神入化,时时闪耀着独特精神的光辉,令人耳目一新.他对发展和完善古代散文的体裁种类和艺术 ...查看


  •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文档2
  •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 一课时 [学习任务]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知识链接 ...查看


  • 师说(教师中心稿) 1
  • 彭望朗 自读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自读,从中发现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 ...查看


  • 师说 (教师中心稿)
  • 邱龙涛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 ...查看


  • 岳飞的论马韩愈的马说都阐述了什么道理 - 已回答 - 搜搜问问
  • 岳飞的论马韩愈的马说都阐述了什么道理 100 [ 标签:岳飞,韩愈 ] --淺嘗 回答:5 人气:101 提问时间:2010-03-13 13:03 答案 论马>论成才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 ...查看


  • 23课马说(导学案)含答案
  • 23马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短文中主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4.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查看


  •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 <马说>练习题(学生)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 ,有文 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