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的主要事故包括

露天矿山的主要事故包括:

采场边坡滑坡、运输车辆事故、机械事故、起重伤害、触电、水害、火灾、高处坠落、爆破事故、锅炉和压力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事故预防措施有:

(1)露天采剥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经矿山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施行。露天开采时,必须按设计规定,控制采剥工作面的阶段高度、宽度和坡面角。

(2)矿区必须建立地面防水、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泄入露天采场;防止山洪冲毁生产、运输系统、建构筑物;防止排土场矸(废)石场尾矿库发生泥石流;防止山体滑坡、边坡滑落。

(3)矿山企业地面消防《消防法》执行。

(4)矿山企业爆破材料的生产、储存、运输、试验、销毁和爆破作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5)矿山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检修等工作,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露天矿山铁路、汽车运输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7)矿山的采掘、装载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按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和管理。

(8)对矿山的环境定期进行各种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是由于边坡面上的浮石滚落下来击伤人员,其预防措施有:

(1)每次爆破完毕,应及时将边坡、台阶上方边缘上的浮石清理掉。

(2)当人员在边坡下方作业时,应先检查边坡,看是否有浮石和边坡开裂等情况,应先将浮石和边坡开裂清理干净,再开始作业。

(3)当边坡上方有人作业时,上方作业人员的正下方不得有人作业。

(4)当人员在边坡面上作业时,应将安全绳移动范围内的浮石清理干净。

(5)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

露天矿山采矿场的边坡管理是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边坡管理的好与否,与露天开采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边坡管理得好,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反之,必将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给矿山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各地中小型露天矿山发展较快,但开采工艺普遍较为落后,人工开采偏多,安全投入不足,边坡管理不善,由此而导致的边坡事故时有发生。防止或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客观地摆到了露天矿山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面前。加强边坡管理;杜绝边坡事故的发生,是露天矿山安全工作的必然选择。那么,露天矿山边坡管理工作应如何去做?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弄清边坡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寻找边坡事故预防的措施两大方面入手。

—、边坡事故产生的原因

边坡事故是因边坡破坏导致边坡失稳而发生的。边坡破坏又是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因素造成的。露天开采破坏了岩体内原始的应力平衡,在次生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滑坡和坍塌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边坡破坏。滑坡和坍塌是边坡破坏的主要类型,而边坡破坏又是影响边坡稳定,造成边坡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讲,影响边坡稳定,产生边坡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欠缺。有的露天矿山领导由于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为节省开支,减少人员,追求效益,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违背国家和地

方有关矿山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导致安全工作管理不到位。

2.管理不善,乱采滥挖,不按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生产。违反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超挖坡脚,在边坡上部堆置废石和设备等,由此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3.开采技术条件。包括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以及穿爆工艺等原因。我们知道,边坡角越小,边坡越稳定;上部缓下部陡的边坡较上部陡下部缓的边坡稳定;边坡出露的时间越短越稳定;爆破震动作用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4.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岩石的硬度,凝聚力和内摩擦脚等。一般而言,岩石硬度越大越稳定。通常见到的滑坡是在沙质岩 、泥岩 、灰岩及生理化的岩层中发生。

5.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露天矿山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或冰雪解冻的时期。当水赋存于岩石弱面中时,水的作用显著增大岩体的滑动力和减少弱石面的摩擦力,从而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6.地质构造。主要有节理、裂隙、层理、断层和破碎带以及极不稳定的软岩夹层和遇水膨胀的软岩石等形成的弱石。大量滑坡的实例表明,滑坡体的滑动石和边缘轮廓都是受结构石控制的。

二 边坡事故预防的措施

露天矿山边坡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作为矿山的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边坡破坏,杜绝边坡事故的发生。就一般来说,边坡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真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方针。坚持从上到下逐层开采的原则。严格禁止一面坡的开采方式,按要求设置台阶高度和台阶坡面角。选择合理的边坡形式、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严禁“掏采”作业行为。

2.注重边坡的检查和问题的处理工作。矿山的安全管理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对采场进行全面检查,加强边坡的管理工作,当发现台阶坡面有裂隙,可能发生坍塌或大块浮石和松石时,必须立即撤出相关人员和设备,组织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处理。处理时要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

3.加强雨季边帮、采场的安全工作,每逢刮风下雨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下大雨或大爆破后会对边坡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要十分注意做好这一期间的安全检查和隐患的处理工作。

4.精心组织,控制爆破。我们知道爆破的主要作用是破碎矿岩。不良的爆破作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边坡岩体的稳定,甚至造成飞石伤人的事件,因此对边坡岩体的爆破必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小爆破对边坡的破坏,使边坡保持较好地稳定状态。采用合理的爆破方法,控制爆破的药量和方向,其目的就是降低爆破作用对边破稳定性的影响,防止飞石伤人事故的发生。爆破作业完毕后,当班作业人员务必及时按由上到下的方法撬掉浮、松石,在未进行清理之前,其下方严禁从事任何作业。

5.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员工的行为。要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特别要注意坚持班前安全会制度。经常提醒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时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作业人员应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遵守本岗位(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任何人员在边帮底部休息及停留,以防止边帮的突然下滑而导致人员的伤亡事故。

6.做好疏干排水工作,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排除边坡范围内积水和地下水,是防治滑坡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排水沟截排地表水。二是用钻孔疏干降低边坡中地下水的水位等。这些方法,可避免对边坡岩体的有害作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7.经常对边坡进行清理和修整。清理边坡上的堆积物,修整已经崩塌的边坡,是维护边坡稳定不可缺少的工作,这一工作应经常进行,以避免崩塌或凹石的边坡中积水危害,减小滑坡体上的荷载。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对边坡进行平整和刷帮,改变边坡的轮廓及形状,从而达到稳定边坡的效果。

8.做好人工加固边坡工作。对节理、裂隙等容易引起坍塌或滑坡的地质构造发育的露天矿山,采用人工加固边坡的方法,是一项提高边坡稳定的有效措施。其方法有:设置抗滑挡墙、抗滑桩、边坡注浆、安装瞄杆、喷射混凝土等。

9.边坡监测与预报。对边坡岩体的变形和移动情况进行监测,是预报滑坡,减少事故不可忽视的工作。边坡监测的手段和仪表有多种多样,对中小型矿山来说,最易学、最经济、最有效又最容易的方法是裂隙观测法,就是在裂隙中放一个木锲子,并在其上划出与地面平行的线条标记,观测裂隙变化的情况,若木锲子往里面滑进,则说明裂隙在扩大,有滑坡的危险,应采取防治的措施,避免边坡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是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边坡管理的重要环节。只要矿山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落实这些措施,边坡的管理工作必将会更加扎实,边坡事故的预防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3.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露天矿场采用较多的运输方式,为确保公路运输的安全,应做到下列几点:

(1)道路要符合设计要求,经常养护,保证车辆运行顺利。

(2)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取得驾驶证,严禁无证驾驶。

(3)车辆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持其安全性能。

(4)自卸汽车严禁运载易燃、易爆物品。

(5)车辆在采矿场道路上宜采用中速行驶,在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应限速行驶况具体规定各地段的车速,并设置路标。

(6)雾天和烟尘较大影响视线时,应开亮车前黄灯靠右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离不小于30m 。

(7)冰雪和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要减速行驶,前后车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0m 。

(8)卸矿平台要有足够的调车宽度。卸矿点必须有可靠的挡车设施,其高度应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挡车设施须经技术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1、高处作业的定义

按照国标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其涵义有两个:一是相对概念,可能坠落的底面高度大于或也等于2m 就是说不论在单层、多层或高层建筑物作业,即使是在平地,只要作业处的侧面有可能导致人员坠落的坑、井、洞或空间,其高度达到2m 及其以上,就属于高处作业;二是高低差距标准定为2m ,因为一般情况下,当人在2m 以上的高度坠落时,就很可能会造成重伤、残废或甚至死亡。因此,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工以前就须特别留意以下有关事项:

(1)技术措施及所需料具要完整地列入施工计划;

(2)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

(3)所有安全标志、工具和设备等,在施工前逐一检查;

(4)做好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等。

2、高处作业的级别

高处作业的级别可分为四级,即高处作业在2~5m 时,为一级高处作业;5~15m 时,为二级高处作业;在15~30m 时,为三级高处作业;在大于30m 时,为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又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其中特殊高处作业又分为八类。

特殊高处作业的分类:

(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一般高处作业是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作标记。一般高处作业作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作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例:三级,一般高处作业;一级,强风高处作业;二级,异温、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凡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档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2)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6)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 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侯条件。

(7)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9)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5、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事项

(1)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

(2)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

(3)现场的冰霜、水、雪等均须清除。

(4)搭拆防护棚和安全设施,需设警戒区、有专人防护。

临边作业与洞口作业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大部分时间处在未完成的建筑物的各层各部位或构件的边缘或洞口处作业。临边与洞口的安全施工一般须注意三个问题:

(1)临边与洞口处在施工过程中是极易发生坠落事故的场合;

(2)必须明确那些场合属于规定的临边与洞口,这些地方不得缺少安全防护设施;

(3)必须严格遵守防护规定。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 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2、本方案所称坍塌是指施工基坑(槽) 坍塌、基础桩壁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 倒塌等。

3、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指定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作特点,编制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

4、基坑(槽) 、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5、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构) 筑物、道路、管线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6、施工单位应编制深基坑(槽) 、桩基等专项施工方案,并在作业前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槽) ,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 的基坑(槽) ,或者深度未超过5m 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 。

7、施工单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 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道渗流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防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 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8、基坑(槽) 设置坑(槽) 壁支撑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 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 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 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9、基坑(槽) 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 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 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

10、基坑(槽) 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11、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12、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

13、施工单位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槽) 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 壁的稳定情况。

14、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15、基坑(槽) 和基础桩施工及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列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16、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17、施工单位应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形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

18、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的,施工单位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积土方、货物等的警告提示。

19、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应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在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搭设在空旷、山脚等处的房应采取防风、防洪和防暴雨等措施。

20、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通畅。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

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

21、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对基坑(槽) 和基础桩支护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最近10年以来,我们国家在执行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大干快上,建筑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从传

统的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情况下向机械化作业程度上也提高了很多,典型之一就是目前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普遍被使用以前低矮的建筑还可以用肩挑背打来完成,现在放眼一望到处在建的高楼大厦无不在使用建筑起重机械(如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塔吊等来完成大量的垂直甚至水平运输。

建筑起重机械的广泛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但问题是建筑起重机械在被大量地使用的同时,也最频繁地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日前,全国每年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大,在工业城市中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产业死亡人数7 %一15 % ,有的地方和部门高达20 %。在发生事故较多的特殊工种中,起重作业事故的次数占34 . 7 % ,事故死亡人数占19 . 53 %。2007 年全国建筑施工发生重大事故两起共计死亡21 人,其中无锡市崇安区银仁一御墅花园工程发生一起SCD200 / 200 型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11 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50 %强;2007 年因起重伤害造成的较大事故有6 起,高居当年全国建筑施较大事故类型分析排行榜第二位。而湖北省自2007 年9 月30 日至今发生的四起较大施工事故中,就有两起与起市机械的使用管理有关。这些因使用建筑起重机械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数量多,损失大,影响恶劣,因此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分析围绕建筑起市机械事故多发频发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服务不到位; 二是有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三是部分操作工人及管理干部素质差、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所以笔者认为要搞好建筑起市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防lf -事故的发生,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拿出强有力的举措,做到监管得力,服务到位; 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对起重机械的各项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另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责任心的教育和操作工人技术培训,让操作工真正做到“三好四会”(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2 政府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和提供的服务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起市机械的生产制造、销售、租赁、安装、拆除、检测、使用、监理监督上在资质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① 对原材料把关不严,甚至使用劣质钢材进行加工制造; 或企业质保体系不健全,致使生产制造的起重机械塔身、臂架等主要钢结构焊接质量较差; 机械或电气系统设计有缺陷; 销售拼装改装的机械等生产制造销售企业,应加强管理整治,严重的应吊销其建筑施工起秉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踢出市场,在设备本身的质量安全上从源头采取措施控制。

② 对不能出具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自检合格证明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设备租赁企业; 出租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没有完全技术档案资料、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起重机械的企业; 技术力量薄弱、设备维护保养能力差、自身管理水平低下的机械设备租赁企业,应加强管理整治,严重的应将其踢出市场:

③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拆、使用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其资质范围内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对违反规定的有关企业应加强管理整治,严重的应降低或限制其资质直至将其踢出市场:

④ 总承包单位或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无证私自组织自行安装拆除起重机械设备应严加监管整治二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未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的企业应严加监管整治。

⑤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好后,接受邀请进行检测验收的有关机构应尽早为邀请单位提供检测服务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进入市场,不能垄断检测业务,以提高服务质量。

⑥ 监理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选取、安装、拆卸、使用、维护、保养等不进行监督检查的,应加以管治。

⑦ 政府有关部门对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 有资质的市场准人或无资质的市场不准人的生产制造、销售、租赁、安装、拆除、检测、使用、监理等单位; 有关起市机械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信息、起重机械注册登记和使用登记等信息应及时公布并方便查询。

3 建筑起重机械的前期管理

① 建筑起市机械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门(井) 架等,购置前首先要进行选型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考虑它的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耐用性、适应性、安全性等技术指标和投资额、运行费、收益等经济指标。

② 对生产厂进行考查。一是起市机械生产厂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是生产厂的生产工艺、设备、工夹具、模具、材料、外购件等应能保证起重机械的质量和安全; 兰是起重机械要有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是经过产品鉴定的合格产品。

③ 对起重机械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试验、验收投产使用及走合期使用情况的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

4 建筑起重机械的拆装管理

① 拆装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拆装检测验收制度、拆装前零部件检查制度、技术安全交底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

证上岗制度、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制度、安装工程验收制度、拆装档案管理制度等:

② 拆装单位在拆装起重机械设备前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严格执行制定的拆、装方案和拆装工艺: 遭所装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交底必须要每个被交底人清楚明后安拆步骤、过程和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被交底人清楚明白后在交底书签字认可。

④ 起重机械在拆装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电气、液压、机械各部机构及钢结构完好后方可进行拆装:装拆区域必须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在装拆区域内行走和逗留。起重机械每完成一个拆装项目时,都必须由塔机工长检查验收、签证,每完成一道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装拆下作。

⑤ 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和试验,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和各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⑥ 起秉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按照“安装验收记录”所列逐条验收,验收由安装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租赁单位起市机械管理人员、安全员、队长、操作司机和使用单位的安全员、机械员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上述人员都在“安装验收记录”上签字认可。验收记录中有数字量化的条款必须进行量比。

⑦ 安装拆除单位要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5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① 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起重机械设备。

② 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在设备明显处挂“合格准用牌”、“安全操作规程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牌”和操作人员姓名,塔机还应挂“十不吊牌”。

③ 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建立班组,并保证机组人员相对稳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三定制度”。塔机每个班组不得少于6 人,施工升降机双笼不得少于4 人,单笼不得少于2 人,门架不得少于2 人。

④ 起重机械机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起秉机械设备产品说明书及《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 GJ33 一2001 )及国家、行业有关规程、规定。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册、调整、紧固、防腐) 。

⑤ 机组人员每天必须做好“日检”及交接班工作,并认真真实填写好“日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和运转记录并存档。安全员、机械员(项目做好“周检记录”) ,起市机械队(或租赁站) 做好“月检记录”,设备租赁公司(或单位机械设备科) 做好“季检记录”,企业机械设备部(或独立的设备租赁公司) 做好“半年检查记录”和起市机械设备的“年审”。安全装置缺损、失效,不灵的不准使用、停机整改。

⑥ 国家明令淘汰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报废,磨损严重,基础件已损坏,再进行大修已不能使其达到使用和安全的也应报废,使用超过规定年限以上的必须报废。报废后的起重机械设备一律不得再使用或整机转让,必须作破坏处理。若有特殊情况(如放置年限久未用等) 必须技术鉴定(探伤、应力测试等) 报有关政府指定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延期使用。

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起重机械设备的各级管理机构:企业要有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并设安全员、队长、技术负责人等各级人员必须有岗位职责,专人负责。

⑧ 使用单位要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6 起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①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起重机械设备维修制度,按照起重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维修”(它的特点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即根据机械的运行周期,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检查了解机械的技术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隐患,有针对性地安排修理计划,以排除这峡隐患和缺陷,从而保证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 。

② 努力开展预知维修即采用先进的检测诊断技术(如设备故障诊断仪,超声波测厚仪… … ),对机械设备进行不解体检测,结合信息分析和处理,准确地了解机械设备的实际状态,根据检测和诊断中发现的缺陷来安排修理项日。

③ 维修企业和单位对大修理和专项修理后的起甫机械设备,必须出具详细的维修资料,并出具修理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对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应保修六个月,平常的维修中修也必须有完整的修理记录。

7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

① 起重机械设备要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建帐立卡,每年至少要对照实物清查盘点一次,保持帐、卡、物相符。

② 起重机械设备要建立技术经济档案二内容包括:原始技术资料和交接验收凭证; 历次大修理、改造记录; 运转时间记录; 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技术经济档案要有人负责保管。

③ 企业要健全起甫机械设备统计报表制度,按规定编报各项统计报表,并定期组织统计分析,提出改进起甭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经营、维修的分; 忻报告。 ④ 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微机管理,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促进设备管理现代化。

8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事故管理

① 由于使用、维修、管理不当原因造成起重机械设备的非正常性损坏属机械设备事故。

② 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等级:一般事故、大事故、秉大事故。事故等级按以下界限划分:一般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500~~l0000元; 大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l 0000~~50000元; 重大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50000元以上(直接损失价值按机械设备损坏后修复至原正常状态所需的工、料费用) 。

③ 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摔臂、拆臂、脱轨、塔帽脱落; 吊钩、吊具坠落,施工升降机发生“飞车”及对重摔落; 门(井) 式架发生吊篮摔落等不论有无伤人及经济损失大小,必须按市大事故处理:

④ 机械事故发生后,应保护现场,查明原因、损失、责任人,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当发生伤亡事故按有关规定执行。

⑤ 对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原因和损失不清不放过; 责任者未经处理不放过; 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严肃处理对事故责任者,视其轻市、损失大小等情况分别给子批评教育、违律处分、经济制裁:因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触犯刑律者,要依法制裁。对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9 结束语

目前,我国针对建筑起市机械的安全管理已有很大的举措,在以前已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等法律法规前提下,建设部刚刚又出台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并配套出台了《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 等文件,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政府加强了监管服务,企业提高了对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的安全意识,那么围绕建筑起重机械高发的安全事故态势一定能得到遏制。

1、加强安全用电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执行。

2、每个施工现场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电工,并经相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现场所有用电设施、线路必须由电工安装检修,其他任何人不得进行电力作业。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取“TN-S 接零保护系统”,并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4、在高低压线路下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保证安全距离,并

由专人负责指挥; 当安全距离不足时,应采取停电或其他可靠的防范措施。

5、施工现场电缆不允许沿地明敷,应采取架空或埋地,线路过道必须穿护套管; 线路架空时,严禁使用金属裸线捆绑或架设在金属构件上; 线路埋地时,应在地上设置安全警示牌,标识出线路走向。

6、架空线路下方不得建造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材料等物品。

7、施工现场采取碘钨灯照明时,安装高度不低于3m ,倾斜度不大于4°,外壳做保护接零; 宿舍内严禁使用碘钨灯照明。

8、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9、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严禁断线。

10、在潮湿、有限空间应使用安全电压。

11、配电箱(开关箱) 安全措施

(1)配电箱(开关箱) 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应装设端正、牢固,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所有配电箱(开关箱) 应每天检查一次,检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警示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开关箱) 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其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后门处。移动

式配电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胶套绝缘电缆。

(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必须做保护接零。

12、防止用电设备触电的措施

(1)每台用电设备应符合“四个一”,即“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制(含插座) 。

(2)在TN 系统中,用电设备不允许一部分保护接零,一部分保护接地; 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3)用电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同时还应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

(4)暂时停用的设备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5)在TN 系统中, 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a 、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等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13、防低压触电措施

(1)低压电气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2)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如潮湿环境、容器、有限空间内等)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

(3)低压电气工具、用具应定期试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

条件的场所应加装触电保安器。

(4)加强临时用电管理,不准乱拉临时线,临时工作电源线绝缘应良好,一般不准有接头。

14、防高压触电措施

(1)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外电线路交叉时,车道与线路之间的

垂直距离应满足安全需要,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在高压线路下方进行起重吊装、土方开挖作业时,起臂杆、吊物、钢丝绳等与高压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现场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

(3)当机械设备发生触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人员应保持镇静,不得慌乱中触及设备金属体,通知有关人员及部门采取停电措施,耐心等待,在确保安全时方可逃离设备。

(4)当发生高压线路断线落地后,非检修人员在室内要远离落点4m 以外,在室外要远离落点8m 以外,以防跨步电压危害。

15、防雷电措施

(1)装设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

(2)安装防雷羊角间隙。

(3)安装避雷器。

(4)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测,确保避雷设施性能完好、可靠。

(5)为了避免由雷电所引起的静电感应造成火花放电,必须将保护的金属部分可靠的接地(电线和设备的导电部分除外) 。

(6)遇到雷雨时,员工应尽快地进入室内避雨,迅速关好门窗,

脱掉淋湿的衣服; 远离门窗、电线、电子设备系统和易导电的物体。

(7)在外遇到强雷雨时,不要与许多人拥挤在一起,应分别选择最低处,或立即蹲下,尽可能缩小自己的目标; 不要走近电线杆、高塔、大树等物体,特别要注意在衣服被淋湿后,不要靠近墙根及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不要骑自行车等。

(8)打雷时,应立即停止露天高处作业,禁止在室外拨打手机。

1、加强起重安全管理。

2、起重作业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3、起重司机、司索工、指挥工均是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能上岗作业。

4、起重作业前,现场负责人必须向在场所有工作人员交待技术

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5、起重作业必须由指挥工负责指挥,使用统一的标准信号。

6、起重司机必须集中精力,听从指挥工的指挥。

7、重大、特殊的起重工作,须制定专门技术、操作措施,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8、严禁使用非起重用机械吊、运重物。

9、多台起重设备同时作业时注意事项:

(1)两台起重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低位起重设备臂长加2米,以防两机相碰。一台起重机最低部件和另一台起重机最高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能小于2米。

(2)如两台起重设备平行移动时,两机相距不能小于2米,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其中一台靠近另一台起重机。

(3)当一台起重机在另一台起重机顶部工作时,处于高位的一台应有一定的安全装置,能防止起升钢丝绳进入低位起重机的起重臂扫过的范围内,两者之间最小距离应不小于2米。

(4)采用两台吊车起吊时,应选用同类型的起重机,两台吊车的动作必须互相配合,两台吊车吊钩滑轮组不能有较大的倾斜,以防一台吊车失重而使另一台吊车超载。

(5)由专人统一负责指挥,起重司机必须听从指挥。

10、防起重伤害安全技术措施

(1)起重机械、起重索具,严禁超负荷使用。

(2)移动式起重机必须在平整、坚硬的路面上行走、起吊、停留。

(3)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必须在支好支腿后才允许起吊重物。

(4)起重机工作结束后,臂杆、吊钩应置于规定方位,各控制操作杆拨回零位。轨道式起重机固定制动装置,切断电源。

(5)起重机械的刹车制动装置、限位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应齐全灵活,不得使用极限位置的限制器停车。

(6)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7)不得将被吊物件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

(8)不得在起重设备工作时进行检查和维修作业。

(9)不得未经试吊便起吊与设备额定载荷接近的重物。

(10)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准起吊:

a 、起重设备、起吊索具未经检测合格或超过检测合格有效期;

b 、起重设备的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的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送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吊钩不安装防脱落装置等; c 、遇有6级以上强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

d 、指挥信号不明;

e 、吊物捆绑、吊挂不牢;

f 、吊物重量超过起重机、索具允许负载;

g 、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

h 、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重物等,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足; i 、起重机械安全装置不灵;

j 、吊物上有人或其他附着物;

k 、吊物埋在地下,情况不明;

l 、光线不足,视线不清;

m 、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

n 、液体盛放过满;

o 、斜拉斜拽;

p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的其他情况。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又紧张忙乱的世界,我们城市现存的许多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需要提供更好的污水处理系统,自来水、煤气、电力和通讯设施尤其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的安装管道并且使城市的破坏减至最小,非开挖技术将完全能解决这些难题,提供安全及经济的施工方法。非开挖敷设管道技术在近年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它不需要开挖面层,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节省大量投资和时间。这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市政工程需敷设的大量上、下水管道、煤气、电力、通信工程时,对城区的交通、

噪音、粉尘的危害和影响大大降低,是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是非开挖敷设管道技术的一种,其在国外已广泛使用,在国内也己逐渐普及。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建筑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及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命的关系,确保建筑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的顶管设备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大口径的长距离的顶管工程逐渐增多,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加为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2顶管法施工的原理

顶管法施工原理是在管道的沿线按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钢管或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泥浆管,油管等管线, 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压浆系统使管节周围形成泥浆套,管道在泥浆套中滑行, 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顶管的方向,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将钢管或混凝土管顶至接收井内。

3顶管的施工

3.1工作井及接收井、检查井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条件,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开挖,然后尽快做好底板及壁板混凝土,并进行顶管

所需的后靠背混凝土以及土体的强度复核,确定混凝土以及钢板垫块的厚度。这是管节能否顺利顶进的关键。

3.2油压千斤顶吊放就位,轨道安装。

3.3管节的选用、安装:管节必须全面检验,发现外观有缺陷的一律禁止使用。管道吊放前上好橡胶止水圈。将管节吊放在轨道上,安放环形顶铁,缓慢推进,让接头平顺对接。 如发现有破坏、翻转、出槽等现象,必须退出管节重新更换、调整橡胶圈,重新安装对接。 接头对好后,继续开动液压千斤顶将管节顶进。

4顶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如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4.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所以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了解土层的变化情况:此外对于要经过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处理,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的下沉。

4.2有毒气体的检测与防护

顶管施工的地层一般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聚集体,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所以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4.3超前探查地下管线

尽管先进的顶管设备具有在施工时探查前进路线不远距离管线的能力,但是采用在地面提前查明地下管线仍是值得开展的,这对于保证通讯、

电力、上水、排水、煤气等其它管线安全运营,确保公众正常生活仍有必要。

4.4穿越建筑时对基础的探查

顶管在建筑物基础下施工时,需要明确施工路线上所遇到的基础类型,对于部分基础顶管顶进前可采取托换、加固措施。

解决对策

5.1工程概况

天津市塘沽区城市供水工程引潮三站及穿越永定新河管道工程是将潮白新河水通过新建的引潮第三泵站输送到调压井,通过陆地埋管、滩地沉井及河底顶管穿越永定新河至节制闸送入引水干渠,再由引水干渠送达北塘水库。本工程为 “沉井顶管”部分,“沉井顶管”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井、接收井和D2400mm 钢筋混凝土顶340m 。管材采用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F 型砼管),管径D2400mm ,壁厚240mm ,砼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S8,单根管长2.5m ,重12.5t 。

要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做好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只有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做好风险的评价,明确哪些是可以接受的风险,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风险。最后,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不可接受风险的程度。

5.2安全管理

5.2.1风险辨识

5.2.1.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因素。由于管道在河底穿越,在施工之前资料掌握不准,将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5.2.1.2施工方面的因素。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用,人员的配备及人员的素质水平等,都将会影响到施工安全。

5.2.1.3监理、业主方面的因素。如果相关的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管理能力差,在施工过程中瞎指挥、冒险蛮干,也将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

5.2.1.4设计方面的影响因素。设计方案的可靠性、科学性、针对性与否也会影响到施工过程的安全。

5.2.1.5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工程的造价及资金的到位情况等都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安全方面的投入,存在侥幸心理等也会影响到施工安全。

5.2.2风险的评价

风险的辨识是明确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明确风险的大小,找出管理的重点,有目的的降低不可容许风险的程度,为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5.2.2.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所以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了解土层的变化情况:此外对于要经过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处理,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的下沉。同时要控制好顶管时的高程变化,防止由于土城被突破造成河水涌入。

5.2.2.2有毒气体的检测与防护

顶管施工的地层一般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聚集体,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由于顶管深度和长度会造成内部空气含氧量降低,对人员造成窒息;所以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5.2.2.3人员设备方面的安全风险评价

各类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操作能力都会影响到操作的安全性,必须要对人员进行评价。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具备,是否达到标准,对其存在的安全风险要进行评价。

5.2.2.4对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评价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会对安全管理产生影响,应对其进行评价,以便发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5.2.3风险控制

5.2.3.1组织措施----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机构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在现场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对工程的安全工作负总责;根据工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配备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既分工负责有通力合作,形成清晰的安全管理网络。从施工组织上为安全管理提供保证。

5.2.3.2技术措施----针对安全评价的风险制订预案

通过对风险的辨识和评价明确了安全管理的重点,针对不可接受风险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消除风险或降低风险的程度,提高安全控制的能力。

①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和审查

工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和审查中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要从人员、设备、组织、机具、材料等方面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②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

针对施工中的不同施工项目如:起重吊装工程、工作沉井的制作及现场的临时用电等,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吊装施工方案》、《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等,在施工过程中要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

③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现场演练,对预案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从中发现不足,进行改进。

5.2.3.3经济措施----加大安全方面的奖惩力度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形成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或造成事故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决不能在安全方面存在失控的现象。对安全管理到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重奖,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意识的转变,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调动大家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5.2.3.4教育措施----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施工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定期召开专题的安全会议,分析当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做到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全体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5.2.3.5检查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

通过危险辨识、评价等措施,明确了安全控制的重点,在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检查。现场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人负责安全管理,逐项的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人员、设备、机具、材料、设施等是否落实到位,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6结论

该工程工作井深14米、管道内径2400毫米、顶进长度340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的遵守相关规定,按照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施工,通过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所有参建工人的努力工程顺利完成,未发生任何伤亡事故。通过这一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实例说明,安全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安全管理要找出事故的发生规律,切断事故发生的链条,通过加强管理完全可以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该工程安全管理的经验我们在其他的工程中进行了推广,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四口防护

1. 现象

(1)地面通道(楼梯口通道、安全通道),上部防护棚的宽度、长度、高度及防护棚上所用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通道两侧(特别是外脚手架部分)无封闭防护。

(2)对暂不通行的楼梯口通道口有能及时严密封闭。

(3)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和坑井处夜间无红灯警示。

(4)临时楼梯防护栏杆立杆间距大,水平杆用一根,支设不牢固。

(5)电梯井各层门口不能设置1.2m 高的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防护设置随意化。

(6)防护设施因施工拆除后不及时恢复。

(7)电梯井内不按要求设置平网防护。

(8)预留洞口防护不符合要求。

2. 防治措施

(1)通道防护棚宽度应大于出入口,长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设置,建筑物高度在20m 以下时长度不应小于3m ,建筑物高度在20m 以上时长度不应小于5m ,棚顶采用不小于5cm 厚木板或强度相当的其他材料辅设。楼梯通道口在外脚手架两侧必须用栏杆、密目网严密封闭。栏杆搭设位置要置于防护棚的保护范围之内。

(2)对暂不通行的楼梯口、通道口要及时封闭严密。

(3)对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坑井处,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4)临时楼梯防护栏杆应通长设置,水平杆两道,立杆间距不大于2m ,并与建筑物固定牢固。

(5)施工用电梯井各层门口必须安装不低于1.2m 定型化活动门,做到牢固可靠,非施工期间要关门加销,非施工用电梯井除井口封闭防护外,井内距地面3m 设一道平网,随建筑主体每升高10m 要加设一道平网。

(6)预留洞口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洞口大小进行防护设计,较小的洞口要用木板封严。较大的洞口临边外侧要设置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三、临边防护

1. 现象

(1) 临边不防护或防护不规范;

(2) 立杆不牢固,间距过大;

(3) 水平杆有的搭设一道。

(4) 普遍存在防护栏杆无扫地杆或踢脚板,致使安全网下部无法固定。

2. 防治措施

(1)临边防护按方案要求设置,防护栏杆用φ48钢管、扣件连接,立杆间距不大于2m ,

用于坑槽时防护立杆距槽边不应小于1m ,钢管埋深50~80cm。

(2)水平杆设两道并加设扫地杆或踢脚板,上道水平杆距扫地杆或踢脚板1m ,下

水平杆距扫地杆或踢脚板0.5m ,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牢固形成整体,并与建筑物有可靠的连接。

(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用符合规定的纤维绳或12号铅丝绑扎在上道水平杆和扫地杆或踢脚板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预防和避免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使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有我要安全的主观愿望,并通过安全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技能;第二,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要时时讲安全,事事抓落实,要确保安全经费的投入,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第三,安全检查制度要严格遵照执行,切勿流于形式,安检人员要充分发挥作用,深入现场,重点放在施工作业面,跟踪操作人员,及时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堵塞安全防护工作中的点滴漏洞,消除安全隐患。要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总结,严格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只有真抓实干,安全检查才能收到实效,才能有效地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露天矿山的主要事故包括:

采场边坡滑坡、运输车辆事故、机械事故、起重伤害、触电、水害、火灾、高处坠落、爆破事故、锅炉和压力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事故预防措施有:

(1)露天采剥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经矿山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施行。露天开采时,必须按设计规定,控制采剥工作面的阶段高度、宽度和坡面角。

(2)矿区必须建立地面防水、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泄入露天采场;防止山洪冲毁生产、运输系统、建构筑物;防止排土场矸(废)石场尾矿库发生泥石流;防止山体滑坡、边坡滑落。

(3)矿山企业地面消防《消防法》执行。

(4)矿山企业爆破材料的生产、储存、运输、试验、销毁和爆破作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5)矿山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检修等工作,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露天矿山铁路、汽车运输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7)矿山的采掘、装载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按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和管理。

(8)对矿山的环境定期进行各种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是由于边坡面上的浮石滚落下来击伤人员,其预防措施有:

(1)每次爆破完毕,应及时将边坡、台阶上方边缘上的浮石清理掉。

(2)当人员在边坡下方作业时,应先检查边坡,看是否有浮石和边坡开裂等情况,应先将浮石和边坡开裂清理干净,再开始作业。

(3)当边坡上方有人作业时,上方作业人员的正下方不得有人作业。

(4)当人员在边坡面上作业时,应将安全绳移动范围内的浮石清理干净。

(5)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

露天矿山采矿场的边坡管理是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边坡管理的好与否,与露天开采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边坡管理得好,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反之,必将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给矿山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各地中小型露天矿山发展较快,但开采工艺普遍较为落后,人工开采偏多,安全投入不足,边坡管理不善,由此而导致的边坡事故时有发生。防止或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客观地摆到了露天矿山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面前。加强边坡管理;杜绝边坡事故的发生,是露天矿山安全工作的必然选择。那么,露天矿山边坡管理工作应如何去做?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弄清边坡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寻找边坡事故预防的措施两大方面入手。

—、边坡事故产生的原因

边坡事故是因边坡破坏导致边坡失稳而发生的。边坡破坏又是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因素造成的。露天开采破坏了岩体内原始的应力平衡,在次生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滑坡和坍塌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边坡破坏。滑坡和坍塌是边坡破坏的主要类型,而边坡破坏又是影响边坡稳定,造成边坡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讲,影响边坡稳定,产生边坡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欠缺。有的露天矿山领导由于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为节省开支,减少人员,追求效益,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违背国家和地

方有关矿山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导致安全工作管理不到位。

2.管理不善,乱采滥挖,不按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生产。违反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超挖坡脚,在边坡上部堆置废石和设备等,由此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3.开采技术条件。包括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以及穿爆工艺等原因。我们知道,边坡角越小,边坡越稳定;上部缓下部陡的边坡较上部陡下部缓的边坡稳定;边坡出露的时间越短越稳定;爆破震动作用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4.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岩石的硬度,凝聚力和内摩擦脚等。一般而言,岩石硬度越大越稳定。通常见到的滑坡是在沙质岩 、泥岩 、灰岩及生理化的岩层中发生。

5.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露天矿山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或冰雪解冻的时期。当水赋存于岩石弱面中时,水的作用显著增大岩体的滑动力和减少弱石面的摩擦力,从而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6.地质构造。主要有节理、裂隙、层理、断层和破碎带以及极不稳定的软岩夹层和遇水膨胀的软岩石等形成的弱石。大量滑坡的实例表明,滑坡体的滑动石和边缘轮廓都是受结构石控制的。

二 边坡事故预防的措施

露天矿山边坡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作为矿山的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边坡破坏,杜绝边坡事故的发生。就一般来说,边坡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真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方针。坚持从上到下逐层开采的原则。严格禁止一面坡的开采方式,按要求设置台阶高度和台阶坡面角。选择合理的边坡形式、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严禁“掏采”作业行为。

2.注重边坡的检查和问题的处理工作。矿山的安全管理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对采场进行全面检查,加强边坡的管理工作,当发现台阶坡面有裂隙,可能发生坍塌或大块浮石和松石时,必须立即撤出相关人员和设备,组织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处理。处理时要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

3.加强雨季边帮、采场的安全工作,每逢刮风下雨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下大雨或大爆破后会对边坡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要十分注意做好这一期间的安全检查和隐患的处理工作。

4.精心组织,控制爆破。我们知道爆破的主要作用是破碎矿岩。不良的爆破作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边坡岩体的稳定,甚至造成飞石伤人的事件,因此对边坡岩体的爆破必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小爆破对边坡的破坏,使边坡保持较好地稳定状态。采用合理的爆破方法,控制爆破的药量和方向,其目的就是降低爆破作用对边破稳定性的影响,防止飞石伤人事故的发生。爆破作业完毕后,当班作业人员务必及时按由上到下的方法撬掉浮、松石,在未进行清理之前,其下方严禁从事任何作业。

5.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员工的行为。要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特别要注意坚持班前安全会制度。经常提醒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时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作业人员应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遵守本岗位(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任何人员在边帮底部休息及停留,以防止边帮的突然下滑而导致人员的伤亡事故。

6.做好疏干排水工作,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排除边坡范围内积水和地下水,是防治滑坡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排水沟截排地表水。二是用钻孔疏干降低边坡中地下水的水位等。这些方法,可避免对边坡岩体的有害作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7.经常对边坡进行清理和修整。清理边坡上的堆积物,修整已经崩塌的边坡,是维护边坡稳定不可缺少的工作,这一工作应经常进行,以避免崩塌或凹石的边坡中积水危害,减小滑坡体上的荷载。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对边坡进行平整和刷帮,改变边坡的轮廓及形状,从而达到稳定边坡的效果。

8.做好人工加固边坡工作。对节理、裂隙等容易引起坍塌或滑坡的地质构造发育的露天矿山,采用人工加固边坡的方法,是一项提高边坡稳定的有效措施。其方法有:设置抗滑挡墙、抗滑桩、边坡注浆、安装瞄杆、喷射混凝土等。

9.边坡监测与预报。对边坡岩体的变形和移动情况进行监测,是预报滑坡,减少事故不可忽视的工作。边坡监测的手段和仪表有多种多样,对中小型矿山来说,最易学、最经济、最有效又最容易的方法是裂隙观测法,就是在裂隙中放一个木锲子,并在其上划出与地面平行的线条标记,观测裂隙变化的情况,若木锲子往里面滑进,则说明裂隙在扩大,有滑坡的危险,应采取防治的措施,避免边坡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是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边坡管理的重要环节。只要矿山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落实这些措施,边坡的管理工作必将会更加扎实,边坡事故的预防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3.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露天矿场采用较多的运输方式,为确保公路运输的安全,应做到下列几点:

(1)道路要符合设计要求,经常养护,保证车辆运行顺利。

(2)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取得驾驶证,严禁无证驾驶。

(3)车辆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持其安全性能。

(4)自卸汽车严禁运载易燃、易爆物品。

(5)车辆在采矿场道路上宜采用中速行驶,在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应限速行驶况具体规定各地段的车速,并设置路标。

(6)雾天和烟尘较大影响视线时,应开亮车前黄灯靠右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离不小于30m 。

(7)冰雪和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要减速行驶,前后车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0m 。

(8)卸矿平台要有足够的调车宽度。卸矿点必须有可靠的挡车设施,其高度应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挡车设施须经技术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1、高处作业的定义

按照国标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其涵义有两个:一是相对概念,可能坠落的底面高度大于或也等于2m 就是说不论在单层、多层或高层建筑物作业,即使是在平地,只要作业处的侧面有可能导致人员坠落的坑、井、洞或空间,其高度达到2m 及其以上,就属于高处作业;二是高低差距标准定为2m ,因为一般情况下,当人在2m 以上的高度坠落时,就很可能会造成重伤、残废或甚至死亡。因此,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工以前就须特别留意以下有关事项:

(1)技术措施及所需料具要完整地列入施工计划;

(2)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

(3)所有安全标志、工具和设备等,在施工前逐一检查;

(4)做好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等。

2、高处作业的级别

高处作业的级别可分为四级,即高处作业在2~5m 时,为一级高处作业;5~15m 时,为二级高处作业;在15~30m 时,为三级高处作业;在大于30m 时,为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又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其中特殊高处作业又分为八类。

特殊高处作业的分类:

(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4)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一般高处作业是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作标记。一般高处作业作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作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例:三级,一般高处作业;一级,强风高处作业;二级,异温、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凡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档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2)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6)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 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侯条件。

(7)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9)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5、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事项

(1)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

(2)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

(3)现场的冰霜、水、雪等均须清除。

(4)搭拆防护棚和安全设施,需设警戒区、有专人防护。

临边作业与洞口作业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大部分时间处在未完成的建筑物的各层各部位或构件的边缘或洞口处作业。临边与洞口的安全施工一般须注意三个问题:

(1)临边与洞口处在施工过程中是极易发生坠落事故的场合;

(2)必须明确那些场合属于规定的临边与洞口,这些地方不得缺少安全防护设施;

(3)必须严格遵守防护规定。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 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2、本方案所称坍塌是指施工基坑(槽) 坍塌、基础桩壁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 倒塌等。

3、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指定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作特点,编制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

4、基坑(槽) 、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5、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构) 筑物、道路、管线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6、施工单位应编制深基坑(槽) 、桩基等专项施工方案,并在作业前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槽) ,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 的基坑(槽) ,或者深度未超过5m 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 。

7、施工单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 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道渗流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防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 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8、基坑(槽) 设置坑(槽) 壁支撑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 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 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 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9、基坑(槽) 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 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 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

10、基坑(槽) 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11、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12、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

13、施工单位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槽) 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 壁的稳定情况。

14、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15、基坑(槽) 和基础桩施工及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列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16、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17、施工单位应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形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

18、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的,施工单位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积土方、货物等的警告提示。

19、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应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在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搭设在空旷、山脚等处的房应采取防风、防洪和防暴雨等措施。

20、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通畅。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

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

21、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对基坑(槽) 和基础桩支护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最近10年以来,我们国家在执行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大干快上,建筑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从传

统的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情况下向机械化作业程度上也提高了很多,典型之一就是目前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普遍被使用以前低矮的建筑还可以用肩挑背打来完成,现在放眼一望到处在建的高楼大厦无不在使用建筑起重机械(如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塔吊等来完成大量的垂直甚至水平运输。

建筑起重机械的广泛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但问题是建筑起重机械在被大量地使用的同时,也最频繁地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日前,全国每年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重较大,在工业城市中起重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产业死亡人数7 %一15 % ,有的地方和部门高达20 %。在发生事故较多的特殊工种中,起重作业事故的次数占34 . 7 % ,事故死亡人数占19 . 53 %。2007 年全国建筑施工发生重大事故两起共计死亡21 人,其中无锡市崇安区银仁一御墅花园工程发生一起SCD200 / 200 型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11 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50 %强;2007 年因起重伤害造成的较大事故有6 起,高居当年全国建筑施较大事故类型分析排行榜第二位。而湖北省自2007 年9 月30 日至今发生的四起较大施工事故中,就有两起与起市机械的使用管理有关。这些因使用建筑起重机械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数量多,损失大,影响恶劣,因此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分析围绕建筑起市机械事故多发频发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服务不到位; 二是有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三是部分操作工人及管理干部素质差、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所以笔者认为要搞好建筑起市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防lf -事故的发生,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拿出强有力的举措,做到监管得力,服务到位; 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对起重机械的各项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另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责任心的教育和操作工人技术培训,让操作工真正做到“三好四会”(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2 政府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和提供的服务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起市机械的生产制造、销售、租赁、安装、拆除、检测、使用、监理监督上在资质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① 对原材料把关不严,甚至使用劣质钢材进行加工制造; 或企业质保体系不健全,致使生产制造的起重机械塔身、臂架等主要钢结构焊接质量较差; 机械或电气系统设计有缺陷; 销售拼装改装的机械等生产制造销售企业,应加强管理整治,严重的应吊销其建筑施工起秉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踢出市场,在设备本身的质量安全上从源头采取措施控制。

② 对不能出具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自检合格证明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设备租赁企业; 出租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没有完全技术档案资料、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起重机械的企业; 技术力量薄弱、设备维护保养能力差、自身管理水平低下的机械设备租赁企业,应加强管理整治,严重的应将其踢出市场:

③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拆、使用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其资质范围内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对违反规定的有关企业应加强管理整治,严重的应降低或限制其资质直至将其踢出市场:

④ 总承包单位或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无证私自组织自行安装拆除起重机械设备应严加监管整治二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未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的企业应严加监管整治。

⑤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好后,接受邀请进行检测验收的有关机构应尽早为邀请单位提供检测服务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进入市场,不能垄断检测业务,以提高服务质量。

⑥ 监理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选取、安装、拆卸、使用、维护、保养等不进行监督检查的,应加以管治。

⑦ 政府有关部门对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 有资质的市场准人或无资质的市场不准人的生产制造、销售、租赁、安装、拆除、检测、使用、监理等单位; 有关起市机械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信息、起重机械注册登记和使用登记等信息应及时公布并方便查询。

3 建筑起重机械的前期管理

① 建筑起市机械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门(井) 架等,购置前首先要进行选型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考虑它的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耐用性、适应性、安全性等技术指标和投资额、运行费、收益等经济指标。

② 对生产厂进行考查。一是起市机械生产厂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是生产厂的生产工艺、设备、工夹具、模具、材料、外购件等应能保证起重机械的质量和安全; 兰是起重机械要有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是经过产品鉴定的合格产品。

③ 对起重机械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试验、验收投产使用及走合期使用情况的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

4 建筑起重机械的拆装管理

① 拆装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拆装检测验收制度、拆装前零部件检查制度、技术安全交底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

证上岗制度、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制度、安装工程验收制度、拆装档案管理制度等:

② 拆装单位在拆装起重机械设备前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严格执行制定的拆、装方案和拆装工艺: 遭所装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交底必须要每个被交底人清楚明后安拆步骤、过程和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被交底人清楚明白后在交底书签字认可。

④ 起重机械在拆装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电气、液压、机械各部机构及钢结构完好后方可进行拆装:装拆区域必须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在装拆区域内行走和逗留。起重机械每完成一个拆装项目时,都必须由塔机工长检查验收、签证,每完成一道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装拆下作。

⑤ 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和试验,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和各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⑥ 起秉机械安装完毕后,必须按照“安装验收记录”所列逐条验收,验收由安装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租赁单位起市机械管理人员、安全员、队长、操作司机和使用单位的安全员、机械员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上述人员都在“安装验收记录”上签字认可。验收记录中有数字量化的条款必须进行量比。

⑦ 安装拆除单位要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5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① 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起重机械设备。

② 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在设备明显处挂“合格准用牌”、“安全操作规程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牌”和操作人员姓名,塔机还应挂“十不吊牌”。

③ 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建立班组,并保证机组人员相对稳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三定制度”。塔机每个班组不得少于6 人,施工升降机双笼不得少于4 人,单笼不得少于2 人,门架不得少于2 人。

④ 起重机械机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起秉机械设备产品说明书及《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 GJ33 一2001 )及国家、行业有关规程、规定。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册、调整、紧固、防腐) 。

⑤ 机组人员每天必须做好“日检”及交接班工作,并认真真实填写好“日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和运转记录并存档。安全员、机械员(项目做好“周检记录”) ,起市机械队(或租赁站) 做好“月检记录”,设备租赁公司(或单位机械设备科) 做好“季检记录”,企业机械设备部(或独立的设备租赁公司) 做好“半年检查记录”和起市机械设备的“年审”。安全装置缺损、失效,不灵的不准使用、停机整改。

⑥ 国家明令淘汰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报废,磨损严重,基础件已损坏,再进行大修已不能使其达到使用和安全的也应报废,使用超过规定年限以上的必须报废。报废后的起重机械设备一律不得再使用或整机转让,必须作破坏处理。若有特殊情况(如放置年限久未用等) 必须技术鉴定(探伤、应力测试等) 报有关政府指定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延期使用。

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起重机械设备的各级管理机构:企业要有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并设安全员、队长、技术负责人等各级人员必须有岗位职责,专人负责。

⑧ 使用单位要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6 起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①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起重机械设备维修制度,按照起重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维修”(它的特点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即根据机械的运行周期,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检查了解机械的技术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隐患,有针对性地安排修理计划,以排除这峡隐患和缺陷,从而保证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 。

② 努力开展预知维修即采用先进的检测诊断技术(如设备故障诊断仪,超声波测厚仪… … ),对机械设备进行不解体检测,结合信息分析和处理,准确地了解机械设备的实际状态,根据检测和诊断中发现的缺陷来安排修理项日。

③ 维修企业和单位对大修理和专项修理后的起甫机械设备,必须出具详细的维修资料,并出具修理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对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应保修六个月,平常的维修中修也必须有完整的修理记录。

7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

① 起重机械设备要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建帐立卡,每年至少要对照实物清查盘点一次,保持帐、卡、物相符。

② 起重机械设备要建立技术经济档案二内容包括:原始技术资料和交接验收凭证; 历次大修理、改造记录; 运转时间记录; 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技术经济档案要有人负责保管。

③ 企业要健全起甫机械设备统计报表制度,按规定编报各项统计报表,并定期组织统计分析,提出改进起甭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经营、维修的分; 忻报告。 ④ 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微机管理,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促进设备管理现代化。

8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事故管理

① 由于使用、维修、管理不当原因造成起重机械设备的非正常性损坏属机械设备事故。

② 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等级:一般事故、大事故、秉大事故。事故等级按以下界限划分:一般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500~~l0000元; 大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l 0000~~50000元; 重大事故:机械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50000元以上(直接损失价值按机械设备损坏后修复至原正常状态所需的工、料费用) 。

③ 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摔臂、拆臂、脱轨、塔帽脱落; 吊钩、吊具坠落,施工升降机发生“飞车”及对重摔落; 门(井) 式架发生吊篮摔落等不论有无伤人及经济损失大小,必须按市大事故处理:

④ 机械事故发生后,应保护现场,查明原因、损失、责任人,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当发生伤亡事故按有关规定执行。

⑤ 对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原因和损失不清不放过; 责任者未经处理不放过; 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严肃处理对事故责任者,视其轻市、损失大小等情况分别给子批评教育、违律处分、经济制裁:因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触犯刑律者,要依法制裁。对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9 结束语

目前,我国针对建筑起市机械的安全管理已有很大的举措,在以前已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等法律法规前提下,建设部刚刚又出台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并配套出台了《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 等文件,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政府加强了监管服务,企业提高了对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的安全意识,那么围绕建筑起重机械高发的安全事故态势一定能得到遏制。

1、加强安全用电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执行。

2、每个施工现场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电工,并经相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现场所有用电设施、线路必须由电工安装检修,其他任何人不得进行电力作业。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取“TN-S 接零保护系统”,并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4、在高低压线路下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保证安全距离,并

由专人负责指挥; 当安全距离不足时,应采取停电或其他可靠的防范措施。

5、施工现场电缆不允许沿地明敷,应采取架空或埋地,线路过道必须穿护套管; 线路架空时,严禁使用金属裸线捆绑或架设在金属构件上; 线路埋地时,应在地上设置安全警示牌,标识出线路走向。

6、架空线路下方不得建造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材料等物品。

7、施工现场采取碘钨灯照明时,安装高度不低于3m ,倾斜度不大于4°,外壳做保护接零; 宿舍内严禁使用碘钨灯照明。

8、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9、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严禁断线。

10、在潮湿、有限空间应使用安全电压。

11、配电箱(开关箱) 安全措施

(1)配电箱(开关箱) 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应装设端正、牢固,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所有配电箱(开关箱) 应每天检查一次,检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警示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开关箱) 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其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后门处。移动

式配电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胶套绝缘电缆。

(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必须做保护接零。

12、防止用电设备触电的措施

(1)每台用电设备应符合“四个一”,即“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制(含插座) 。

(2)在TN 系统中,用电设备不允许一部分保护接零,一部分保护接地; 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3)用电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同时还应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

(4)暂时停用的设备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5)在TN 系统中, 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a 、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等金属外壳;

b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13、防低压触电措施

(1)低压电气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2)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如潮湿环境、容器、有限空间内等)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

(3)低压电气工具、用具应定期试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

条件的场所应加装触电保安器。

(4)加强临时用电管理,不准乱拉临时线,临时工作电源线绝缘应良好,一般不准有接头。

14、防高压触电措施

(1)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外电线路交叉时,车道与线路之间的

垂直距离应满足安全需要,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在高压线路下方进行起重吊装、土方开挖作业时,起臂杆、吊物、钢丝绳等与高压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现场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

(3)当机械设备发生触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人员应保持镇静,不得慌乱中触及设备金属体,通知有关人员及部门采取停电措施,耐心等待,在确保安全时方可逃离设备。

(4)当发生高压线路断线落地后,非检修人员在室内要远离落点4m 以外,在室外要远离落点8m 以外,以防跨步电压危害。

15、防雷电措施

(1)装设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

(2)安装防雷羊角间隙。

(3)安装避雷器。

(4)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测,确保避雷设施性能完好、可靠。

(5)为了避免由雷电所引起的静电感应造成火花放电,必须将保护的金属部分可靠的接地(电线和设备的导电部分除外) 。

(6)遇到雷雨时,员工应尽快地进入室内避雨,迅速关好门窗,

脱掉淋湿的衣服; 远离门窗、电线、电子设备系统和易导电的物体。

(7)在外遇到强雷雨时,不要与许多人拥挤在一起,应分别选择最低处,或立即蹲下,尽可能缩小自己的目标; 不要走近电线杆、高塔、大树等物体,特别要注意在衣服被淋湿后,不要靠近墙根及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不要骑自行车等。

(8)打雷时,应立即停止露天高处作业,禁止在室外拨打手机。

1、加强起重安全管理。

2、起重作业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3、起重司机、司索工、指挥工均是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能上岗作业。

4、起重作业前,现场负责人必须向在场所有工作人员交待技术

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5、起重作业必须由指挥工负责指挥,使用统一的标准信号。

6、起重司机必须集中精力,听从指挥工的指挥。

7、重大、特殊的起重工作,须制定专门技术、操作措施,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8、严禁使用非起重用机械吊、运重物。

9、多台起重设备同时作业时注意事项:

(1)两台起重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低位起重设备臂长加2米,以防两机相碰。一台起重机最低部件和另一台起重机最高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能小于2米。

(2)如两台起重设备平行移动时,两机相距不能小于2米,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其中一台靠近另一台起重机。

(3)当一台起重机在另一台起重机顶部工作时,处于高位的一台应有一定的安全装置,能防止起升钢丝绳进入低位起重机的起重臂扫过的范围内,两者之间最小距离应不小于2米。

(4)采用两台吊车起吊时,应选用同类型的起重机,两台吊车的动作必须互相配合,两台吊车吊钩滑轮组不能有较大的倾斜,以防一台吊车失重而使另一台吊车超载。

(5)由专人统一负责指挥,起重司机必须听从指挥。

10、防起重伤害安全技术措施

(1)起重机械、起重索具,严禁超负荷使用。

(2)移动式起重机必须在平整、坚硬的路面上行走、起吊、停留。

(3)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必须在支好支腿后才允许起吊重物。

(4)起重机工作结束后,臂杆、吊钩应置于规定方位,各控制操作杆拨回零位。轨道式起重机固定制动装置,切断电源。

(5)起重机械的刹车制动装置、限位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应齐全灵活,不得使用极限位置的限制器停车。

(6)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7)不得将被吊物件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

(8)不得在起重设备工作时进行检查和维修作业。

(9)不得未经试吊便起吊与设备额定载荷接近的重物。

(10)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准起吊:

a 、起重设备、起吊索具未经检测合格或超过检测合格有效期;

b 、起重设备的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的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送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吊钩不安装防脱落装置等; c 、遇有6级以上强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

d 、指挥信号不明;

e 、吊物捆绑、吊挂不牢;

f 、吊物重量超过起重机、索具允许负载;

g 、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

h 、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重物等,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足; i 、起重机械安全装置不灵;

j 、吊物上有人或其他附着物;

k 、吊物埋在地下,情况不明;

l 、光线不足,视线不清;

m 、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

n 、液体盛放过满;

o 、斜拉斜拽;

p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的其他情况。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又紧张忙乱的世界,我们城市现存的许多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需要提供更好的污水处理系统,自来水、煤气、电力和通讯设施尤其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的安装管道并且使城市的破坏减至最小,非开挖技术将完全能解决这些难题,提供安全及经济的施工方法。非开挖敷设管道技术在近年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它不需要开挖面层,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节省大量投资和时间。这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市政工程需敷设的大量上、下水管道、煤气、电力、通信工程时,对城区的交通、

噪音、粉尘的危害和影响大大降低,是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是非开挖敷设管道技术的一种,其在国外已广泛使用,在国内也己逐渐普及。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建筑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及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命的关系,确保建筑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的顶管设备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大口径的长距离的顶管工程逐渐增多,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加为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2顶管法施工的原理

顶管法施工原理是在管道的沿线按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钢管或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泥浆管,油管等管线, 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压浆系统使管节周围形成泥浆套,管道在泥浆套中滑行, 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顶管的方向,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将钢管或混凝土管顶至接收井内。

3顶管的施工

3.1工作井及接收井、检查井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条件,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开挖,然后尽快做好底板及壁板混凝土,并进行顶管

所需的后靠背混凝土以及土体的强度复核,确定混凝土以及钢板垫块的厚度。这是管节能否顺利顶进的关键。

3.2油压千斤顶吊放就位,轨道安装。

3.3管节的选用、安装:管节必须全面检验,发现外观有缺陷的一律禁止使用。管道吊放前上好橡胶止水圈。将管节吊放在轨道上,安放环形顶铁,缓慢推进,让接头平顺对接。 如发现有破坏、翻转、出槽等现象,必须退出管节重新更换、调整橡胶圈,重新安装对接。 接头对好后,继续开动液压千斤顶将管节顶进。

4顶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如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4.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所以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了解土层的变化情况:此外对于要经过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处理,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的下沉。

4.2有毒气体的检测与防护

顶管施工的地层一般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聚集体,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所以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4.3超前探查地下管线

尽管先进的顶管设备具有在施工时探查前进路线不远距离管线的能力,但是采用在地面提前查明地下管线仍是值得开展的,这对于保证通讯、

电力、上水、排水、煤气等其它管线安全运营,确保公众正常生活仍有必要。

4.4穿越建筑时对基础的探查

顶管在建筑物基础下施工时,需要明确施工路线上所遇到的基础类型,对于部分基础顶管顶进前可采取托换、加固措施。

解决对策

5.1工程概况

天津市塘沽区城市供水工程引潮三站及穿越永定新河管道工程是将潮白新河水通过新建的引潮第三泵站输送到调压井,通过陆地埋管、滩地沉井及河底顶管穿越永定新河至节制闸送入引水干渠,再由引水干渠送达北塘水库。本工程为 “沉井顶管”部分,“沉井顶管”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井、接收井和D2400mm 钢筋混凝土顶340m 。管材采用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F 型砼管),管径D2400mm ,壁厚240mm ,砼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S8,单根管长2.5m ,重12.5t 。

要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做好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只有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做好风险的评价,明确哪些是可以接受的风险,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风险。最后,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不可接受风险的程度。

5.2安全管理

5.2.1风险辨识

5.2.1.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因素。由于管道在河底穿越,在施工之前资料掌握不准,将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5.2.1.2施工方面的因素。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用,人员的配备及人员的素质水平等,都将会影响到施工安全。

5.2.1.3监理、业主方面的因素。如果相关的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管理能力差,在施工过程中瞎指挥、冒险蛮干,也将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

5.2.1.4设计方面的影响因素。设计方案的可靠性、科学性、针对性与否也会影响到施工过程的安全。

5.2.1.5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工程的造价及资金的到位情况等都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安全方面的投入,存在侥幸心理等也会影响到施工安全。

5.2.2风险的评价

风险的辨识是明确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明确风险的大小,找出管理的重点,有目的的降低不可容许风险的程度,为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5.2.2.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所以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了解土层的变化情况:此外对于要经过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处理,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的下沉。同时要控制好顶管时的高程变化,防止由于土城被突破造成河水涌入。

5.2.2.2有毒气体的检测与防护

顶管施工的地层一般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聚集体,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由于顶管深度和长度会造成内部空气含氧量降低,对人员造成窒息;所以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5.2.2.3人员设备方面的安全风险评价

各类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操作能力都会影响到操作的安全性,必须要对人员进行评价。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具备,是否达到标准,对其存在的安全风险要进行评价。

5.2.2.4对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评价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会对安全管理产生影响,应对其进行评价,以便发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5.2.3风险控制

5.2.3.1组织措施----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机构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在现场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对工程的安全工作负总责;根据工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配备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既分工负责有通力合作,形成清晰的安全管理网络。从施工组织上为安全管理提供保证。

5.2.3.2技术措施----针对安全评价的风险制订预案

通过对风险的辨识和评价明确了安全管理的重点,针对不可接受风险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消除风险或降低风险的程度,提高安全控制的能力。

①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和审查

工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和审查中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要从人员、设备、组织、机具、材料等方面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②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

针对施工中的不同施工项目如:起重吊装工程、工作沉井的制作及现场的临时用电等,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吊装施工方案》、《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等,在施工过程中要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

③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现场演练,对预案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从中发现不足,进行改进。

5.2.3.3经济措施----加大安全方面的奖惩力度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形成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或造成事故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决不能在安全方面存在失控的现象。对安全管理到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重奖,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意识的转变,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调动大家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5.2.3.4教育措施----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施工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定期召开专题的安全会议,分析当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做到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全体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5.2.3.5检查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

通过危险辨识、评价等措施,明确了安全控制的重点,在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检查。现场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人负责安全管理,逐项的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人员、设备、机具、材料、设施等是否落实到位,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6结论

该工程工作井深14米、管道内径2400毫米、顶进长度340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的遵守相关规定,按照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施工,通过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所有参建工人的努力工程顺利完成,未发生任何伤亡事故。通过这一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实例说明,安全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安全管理要找出事故的发生规律,切断事故发生的链条,通过加强管理完全可以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该工程安全管理的经验我们在其他的工程中进行了推广,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四口防护

1. 现象

(1)地面通道(楼梯口通道、安全通道),上部防护棚的宽度、长度、高度及防护棚上所用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通道两侧(特别是外脚手架部分)无封闭防护。

(2)对暂不通行的楼梯口通道口有能及时严密封闭。

(3)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和坑井处夜间无红灯警示。

(4)临时楼梯防护栏杆立杆间距大,水平杆用一根,支设不牢固。

(5)电梯井各层门口不能设置1.2m 高的定型化、工具化防护门,防护设置随意化。

(6)防护设施因施工拆除后不及时恢复。

(7)电梯井内不按要求设置平网防护。

(8)预留洞口防护不符合要求。

2. 防治措施

(1)通道防护棚宽度应大于出入口,长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设置,建筑物高度在20m 以下时长度不应小于3m ,建筑物高度在20m 以上时长度不应小于5m ,棚顶采用不小于5cm 厚木板或强度相当的其他材料辅设。楼梯通道口在外脚手架两侧必须用栏杆、密目网严密封闭。栏杆搭设位置要置于防护棚的保护范围之内。

(2)对暂不通行的楼梯口、通道口要及时封闭严密。

(3)对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和坑井处,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4)临时楼梯防护栏杆应通长设置,水平杆两道,立杆间距不大于2m ,并与建筑物固定牢固。

(5)施工用电梯井各层门口必须安装不低于1.2m 定型化活动门,做到牢固可靠,非施工期间要关门加销,非施工用电梯井除井口封闭防护外,井内距地面3m 设一道平网,随建筑主体每升高10m 要加设一道平网。

(6)预留洞口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洞口大小进行防护设计,较小的洞口要用木板封严。较大的洞口临边外侧要设置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三、临边防护

1. 现象

(1) 临边不防护或防护不规范;

(2) 立杆不牢固,间距过大;

(3) 水平杆有的搭设一道。

(4) 普遍存在防护栏杆无扫地杆或踢脚板,致使安全网下部无法固定。

2. 防治措施

(1)临边防护按方案要求设置,防护栏杆用φ48钢管、扣件连接,立杆间距不大于2m ,

用于坑槽时防护立杆距槽边不应小于1m ,钢管埋深50~80cm。

(2)水平杆设两道并加设扫地杆或踢脚板,上道水平杆距扫地杆或踢脚板1m ,下

水平杆距扫地杆或踢脚板0.5m ,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牢固形成整体,并与建筑物有可靠的连接。

(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用符合规定的纤维绳或12号铅丝绑扎在上道水平杆和扫地杆或踢脚板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预防和避免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使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有我要安全的主观愿望,并通过安全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技能;第二,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要时时讲安全,事事抓落实,要确保安全经费的投入,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第三,安全检查制度要严格遵照执行,切勿流于形式,安检人员要充分发挥作用,深入现场,重点放在施工作业面,跟踪操作人员,及时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堵塞安全防护工作中的点滴漏洞,消除安全隐患。要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总结,严格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只有真抓实干,安全检查才能收到实效,才能有效地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_戴慕军
  • 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 戴慕军1,刘希灵2,马舒亚3,邱海涛1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1.12128:2. 广东韶关市 5 )湖南长沙 4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南泥湖矿山公司,10083:3.71500 河南 ...查看


  • 露天采石场事故应急预案
  • 露天采石场 事故应急预案 XXXX县×××采石场 预案编号:×××安全×号 实施日期:2014年2月16日 修正日期:2014年2月12日 审核人(签字): 签发人(签字): (单位公章) 目 录 1 总则 ................ ...查看


  • 露天矿山培训教材
  • 露天矿山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二零一零年四月 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讲义 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九届二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全生产法>,当日由江泽民主席签署70号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查看


  • 安全现状评价
  • 科院龙头山采石场 页岩露天开采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X安全评价检测中心 资质证书编号:xxxxxxxxxxxx 2013年1月14日 科院龙头山采石场 页岩露天开采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xxx 技术负责人:xxx 评价项目负责人 ...查看


  • 模板露天矿山三级安全标准化
  • XXXXXXXX 石英矿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企业名称:XXXXXXXX 石英矿(盖章) 原有等级: 二级□ 三级□ 无□ 评审等级: 二级□ 三级■ 评审日期:2016年 月6日 16至 2013年8月22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企业概 ...查看


  • 露天矿山安全员题库
  • 安全员题库 理论部分 填空题(每套10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系统安全主要理论依据是:没有绝对的安全,,是不安全的原因,安全工作必须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2.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 ...查看


  • 露天矿开采基本知识
  • 露天矿开采基本知识讲座 第一节 石灰岩知识 一.石灰岩简介: 石灰岩 (Limestone),简称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属于沉积岩,是水成岩的一种.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属于生 ...查看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学大纲
  •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大纲 (征求意见稿) [修订后的内容:本大纲规定了煤矿企业(包括煤系硫铁矿以及与煤共生.伴生的矿山,各类公司.矿务局.煤矿,以下统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培训内容.] [原文:本大纲规定 ...查看


  • 花岗岩矿--安全评价报告
  • 花岗岩矿安全评价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概 况 兴山县闽兴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吊溪岩花岗岩矿)主要开采花岗岩,其用途主要用于建筑及装饰材料.该采石场始建于1999年. 该矿地点位于宜昌市兴山县水月寺镇北东坟埫坪林场,与宜昌县樟村坪林场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