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水的压强(2)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及课后习题

1.4水的压强(2)

一、水的压强

(1)实验操作及现象:

①如右图(左)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观察蒙在下端管口的橡皮膜有

什么变化?再注入水,橡皮膜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蒙在管子下端口的橡皮膜向外鼓起。再将水注入,橡皮膜会向外继续鼓起。

②如右图(右)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蒙在侧壁出口的橡皮膜有什么

变化?再将更多的水注入管内 ,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现象:蒙在侧壁出水口的橡皮膜向外鼓起。再将水注入管内,橡皮膜继续向外鼓起。

大量实验表明,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深度越大,

压强越大,

水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当你去游泳,水的压强会使你感到胸闷。前面所讲的约翰·墨累实验中,正是水产生的巨大压强,才将放入其内的玻璃管压成了粉末。那么水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

二、水的内部的压强

(1)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

猜想:水内部的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水的深度有关

(2)观察压强计的结构

用大拇指压一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看U形管这左、右两液面的位置有什么变

化。手指加重压橡皮膜,看看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U形管压强计是专门来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

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如图所示,压强计的金属放入水中一定深度,

根据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面,可知液体的压强为多大.

(3)设计实验方案

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常常设定其他因素不变,使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来研究该物理量的变 化情况,从而逐一探索出该物理量与所有因素有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仿照此法可 设计方案:

①控制深度不变,探索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的高度差是否相同?

②控制深度不变,探究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有什么区别?

③使用同一种液体,探究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橡皮膜在3cm、6cm、9cm处时,U形管的高度差有什么不同?

(4)现象

①用大拇指压一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手指加重压橡皮膜,U形管左右两液面高度差增大。

②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端高度差相等。

③橡皮膜在3cm、6cm、9cm处时,U形管两端高度差逐渐增大

④在同一深度,橡皮膜放在盐水中时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较大。

(5)结论:

A、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进一步研究发现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由水的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ρgh推导过程:P= F/S=G/S=mg/s=ρvg/s=ρshg/s=ρg h

3、正确理解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受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质量,体积,容器的形状没有关系。

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思考】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正方形,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

【习题精选】

1. (2012•株洲)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

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2012•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3. (2011•湘西州)如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哪个容器底受到

的压强大?(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4. (2011•泉州)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

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5. (2010•龙岩)如图所示,在侧壁有四个小孔的玻璃管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小孔

a、b、c、d中喷出,则喷得最远的水流来自小孔( )

A.a B.b C.c D.d

6. 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7. 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全部液体的重力 B.液体的体积 C.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液体的密度

8. 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

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人,酒精从b小孔流出

9. 一个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A.两端橡皮膜都是平整的

B.两端橡皮膜都向外凸,下端橡皮膜凸出得更多

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上端橡皮膜向外凸,下端橡皮膜向内凹

10. 如图上小下大的台形容器,装有一定量的水银.当水银受热膨胀时,若不计容

器的热膨胀,水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如何变化(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1. 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

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

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 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正立在

桌面上(如图B),则水对容器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粗细不同的饮水桶,装有同体积的水,其底部装有

口径相同的阀门,当两阀门同时开启后( )

A.甲、乙同时流完 B.甲先流完

C.乙先流完 D.无法确定

14. 找一个空的小玻璃药瓶,在瓶口上绷扎橡皮膜,然后竖直地浸入盛有水的

大玻璃杯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图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瓶口

朝上时(图左),橡皮膜往下凹;瓶口朝下时(图右),橡皮膜往上凹;两种情况相

比较,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凹得更明显.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也会产生向上的压强

B.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C.瓶口朝上时,水对橡皮膜有压强,橡皮膜对水没有压强;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对水有压强,水对橡皮膜没有压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 玛里亚那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请你想象一下,下列现象在那儿可能发生的是( )

A.可以直接呼吸 B.可以将空金属盒压扁C.舰艇外壳可以做得薄些 D.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

16. 如图,A、B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后,情况如图

所示,则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强关系是( )

A.PA大于PB B.PA小于PB C.PA等于PB D.无法确定

17. 有一个上粗下细的筒,下端用一薄片盖住后浸入水中(不计薄片重),薄片

因受水的压力而不下落,如图所示.这时向筒内轻轻注入150cm3水后,恰能

使薄片下落,那么下列做法中薄片不会下落的是( )

A.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水银

B.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酒精

C.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海水

D.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盐水

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在水中潜水时,越往下潜,水对人的压强不变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游泳时,人划水身体就能往前游,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

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无法确定

20. 如图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当探头的薄膜浸入水中10cm的深度时,下列做法能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

C.将压强计的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压强计的探头改放在同样深度的盐水中

21. 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22.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

23. 河面结冰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4帕,质量为60千克的学生想携带货物通过水面,他每只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75厘米2,如果他要安全通过冰面,最多能携带多少千克的货物?(g取10牛/千克)

24.A、B立方体,A边长为1分米,重分别为50牛和100牛,如图1—10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问

(1)甲、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F甲:F乙多大?

(2)图甲A受到的压强p甲多大?

(3)若图乙桌面受到的压强p乙=3750帕,B边长多大?

1.4水的压强(2)

一、水的压强

(1)实验操作及现象:

①如右图(左)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观察蒙在下端管口的橡皮膜有

什么变化?再注入水,橡皮膜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蒙在管子下端口的橡皮膜向外鼓起。再将水注入,橡皮膜会向外继续鼓起。

②如右图(右)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蒙在侧壁出口的橡皮膜有什么

变化?再将更多的水注入管内 ,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现象:蒙在侧壁出水口的橡皮膜向外鼓起。再将水注入管内,橡皮膜继续向外鼓起。

大量实验表明,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深度越大,

压强越大,

水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当你去游泳,水的压强会使你感到胸闷。前面所讲的约翰·墨累实验中,正是水产生的巨大压强,才将放入其内的玻璃管压成了粉末。那么水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

二、水的内部的压强

(1)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

猜想:水内部的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水的深度有关

(2)观察压强计的结构

用大拇指压一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看U形管这左、右两液面的位置有什么变

化。手指加重压橡皮膜,看看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U形管压强计是专门来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

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如图所示,压强计的金属放入水中一定深度,

根据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面,可知液体的压强为多大.

(3)设计实验方案

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常常设定其他因素不变,使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来研究该物理量的变 化情况,从而逐一探索出该物理量与所有因素有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仿照此法可 设计方案:

①控制深度不变,探索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的高度差是否相同?

②控制深度不变,探究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有什么区别?

③使用同一种液体,探究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橡皮膜在3cm、6cm、9cm处时,U形管的高度差有什么不同?

(4)现象

①用大拇指压一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手指加重压橡皮膜,U形管左右两液面高度差增大。

②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端高度差相等。

③橡皮膜在3cm、6cm、9cm处时,U形管两端高度差逐渐增大

④在同一深度,橡皮膜放在盐水中时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较大。

(5)结论:

A、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进一步研究发现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由水的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ρgh推导过程:P= F/S=G/S=mg/s=ρvg/s=ρshg/s=ρg h

3、正确理解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受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质量,体积,容器的形状没有关系。

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思考】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正方形,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

【习题精选】

1. (2012•株洲)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

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2012•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3. (2011•湘西州)如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哪个容器底受到

的压强大?(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4. (2011•泉州)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

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5. (2010•龙岩)如图所示,在侧壁有四个小孔的玻璃管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小孔

a、b、c、d中喷出,则喷得最远的水流来自小孔( )

A.a B.b C.c D.d

6. 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7. 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全部液体的重力 B.液体的体积 C.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液体的密度

8. 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

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人,酒精从b小孔流出

9. 一个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A.两端橡皮膜都是平整的

B.两端橡皮膜都向外凸,下端橡皮膜凸出得更多

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上端橡皮膜向外凸,下端橡皮膜向内凹

10. 如图上小下大的台形容器,装有一定量的水银.当水银受热膨胀时,若不计容

器的热膨胀,水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如何变化(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1. 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

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

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 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正立在

桌面上(如图B),则水对容器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粗细不同的饮水桶,装有同体积的水,其底部装有

口径相同的阀门,当两阀门同时开启后( )

A.甲、乙同时流完 B.甲先流完

C.乙先流完 D.无法确定

14. 找一个空的小玻璃药瓶,在瓶口上绷扎橡皮膜,然后竖直地浸入盛有水的

大玻璃杯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图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瓶口

朝上时(图左),橡皮膜往下凹;瓶口朝下时(图右),橡皮膜往上凹;两种情况相

比较,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凹得更明显.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也会产生向上的压强

B.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C.瓶口朝上时,水对橡皮膜有压强,橡皮膜对水没有压强;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对水有压强,水对橡皮膜没有压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 玛里亚那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请你想象一下,下列现象在那儿可能发生的是( )

A.可以直接呼吸 B.可以将空金属盒压扁C.舰艇外壳可以做得薄些 D.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

16. 如图,A、B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后,情况如图

所示,则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强关系是( )

A.PA大于PB B.PA小于PB C.PA等于PB D.无法确定

17. 有一个上粗下细的筒,下端用一薄片盖住后浸入水中(不计薄片重),薄片

因受水的压力而不下落,如图所示.这时向筒内轻轻注入150cm3水后,恰能

使薄片下落,那么下列做法中薄片不会下落的是( )

A.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水银

B.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酒精

C.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海水

D.往筒内轻轻注入150 cm3盐水

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在水中潜水时,越往下潜,水对人的压强不变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游泳时,人划水身体就能往前游,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

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无法确定

20. 如图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当探头的薄膜浸入水中10cm的深度时,下列做法能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

C.将压强计的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压强计的探头改放在同样深度的盐水中

21. 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22.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

23. 河面结冰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4帕,质量为60千克的学生想携带货物通过水面,他每只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75厘米2,如果他要安全通过冰面,最多能携带多少千克的货物?(g取10牛/千克)

24.A、B立方体,A边长为1分米,重分别为50牛和100牛,如图1—10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问

(1)甲、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F甲:F乙多大?

(2)图甲A受到的压强p甲多大?

(3)若图乙桌面受到的压强p乙=3750帕,B边长多大?


相关文章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课后练习题答案 说明:因录入格式限制,"√"代表"根号",根号下内用放在"()"里面: "⊙",表示 ...查看


  • 浙江·初中科学目录(全部)
  • 浙江初中科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1.1科学在我们身边 1.2 实验和观察 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4 温度的测量 1.5 质量的测量 1.6 时间的测量 1.7 科学探究 第2章 观察生物 2.1 生物与非生物 2.2 ...查看


  • 浙江·初中科学目录(电子版)
  • 浙江初中科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1.1科学在我们身边 1.2 实验和观察 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4 温度的测量 1.5 质量的测量 1.6 时间的测量1.7 科学探究 第2章 观察生物 2.1 生物与非生物 2.2 ...查看


  •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方案
  •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方案 按照县局<关于2013-2014学年度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安排,本年度我校校本培训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各学科教材知识训练,现将训练工作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领导机构: 组长:张x 副组长 ...查看


  •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 2011八年级科学试卷 命题人:李文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A.海洋水 B.地下水 C.陆地水 D.大气水 2.将燕麦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 ...查看


  • 上海市九年级上册内容的习题精讲(难题)
  • [变化压强分析] 例1.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 .若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同方向的力F 甲.F 乙,且施加的力都小于各自正方体的重力,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 ...查看


  •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 第一章习题答案 选择题(单选题) 1.1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是指:(d) (a)流体的分子:(b)流体内的固体颗粒:(c)几何的点:(d)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1.2 作用于流体的质量力包括:(c ...查看


  •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教案
  • 第一章 有理数 一.全章概况: 本章主要分两部分:有理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 ...查看


  • 九年物理教学计划
  • 2008-2009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王珊珊 一. 全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物理学科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阅读.听课.讨论.探究.训练等学习活动,初步理解某些简单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掌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阐述和解释简单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