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提高领悟文言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

文章的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

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对于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

1.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 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

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今本作十卷。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

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它是

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

2.分小组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四、生字识记

相(xiàng):辅助。如:吉人天相。 另读(xi`ng) 互相。如:相识。

哺(b^):1.喂。如:哺育。 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9):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7u):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五、词语识记

1.诫:告诫,警告劝诫。 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3.相:辅佐。 4.德行:道德品行。

5.宽裕:宽大,宽容。 6.守:保持。

7.恭:肃敬,谦逊有礼。 8.荣:荣华显贵。

9.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10.尊盛:位高势盛。 11.聪明:指明察事理。

12.睿智:聪慧,明智。 13.愚:愚拙,不巧伪。

14.哲:明智,聪明。 15.由:奉行,遵从。

16.慎:谨慎,慎重。

六、学生讨论

1.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段话的论

点,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②“吾,文王之子„„由此德也”是正面阐述:首先用实例说明,周公

以自己辅政“握发吐哺”的切身体会诫子;其次周公以圣言相劝,介绍

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遵循的六种“谦德”。最后写结果:贵为天子,富

有四海。“不谦而失天下„„桀、纣是也”是反面论说。在这里,运用了

正反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③末句“可不慎欤”起到了总结问题的作用,并以反问呼应首句,增

肯定的语气。

2.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

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

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

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

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

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提高领悟文言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

文章的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

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对于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

1.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 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

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今本作十卷。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

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它是

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

2.分小组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四、生字识记

相(xiàng):辅助。如:吉人天相。 另读(xi`ng) 互相。如:相识。

哺(b^):1.喂。如:哺育。 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9):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7u):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五、词语识记

1.诫:告诫,警告劝诫。 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3.相:辅佐。 4.德行:道德品行。

5.宽裕:宽大,宽容。 6.守:保持。

7.恭:肃敬,谦逊有礼。 8.荣:荣华显贵。

9.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10.尊盛:位高势盛。 11.聪明:指明察事理。

12.睿智:聪慧,明智。 13.愚:愚拙,不巧伪。

14.哲:明智,聪明。 15.由:奉行,遵从。

16.慎:谨慎,慎重。

六、学生讨论

1.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段话的论

点,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②“吾,文王之子„„由此德也”是正面阐述:首先用实例说明,周公

以自己辅政“握发吐哺”的切身体会诫子;其次周公以圣言相劝,介绍

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遵循的六种“谦德”。最后写结果:贵为天子,富

有四海。“不谦而失天下„„桀、纣是也”是反面论说。在这里,运用了

正反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③末句“可不慎欤”起到了总结问题的作用,并以反问呼应首句,增

肯定的语气。

2.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

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

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

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

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

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相关文章

  • [鲁周公世家]教案
  • <鲁周公世家>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 ...查看


  • 周公诫子教案
  • <周公诫子>教案 ――韩 婴 流渡中学 严庄坤 一.教学目的: 1.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 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查看


  • 短歌行教案
  • 短歌行 曹操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诗歌内容,归纳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课文,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记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蕴含于诗中的豪迈博大的胸怀,建立积 ...查看


  •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城东中学)
  •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人物能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历久不衰? 有这么一个人 在三国演义中,他,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在京剧脸谱中,他,经常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教案 教学博苑 2011-11-30 0546 5d56b7b40102dt96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 ...查看


  •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教案
  •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3.背诵课文. [流程与方法]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查看


  • 汉魏晋诗三首 - 确定教案
  •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备课:高占杰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魏晋诗歌艺术特点方面的特点与成就: 2. 了解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二. 教学重点: 1. <迢迢牵牛 ...查看


  • [诗三首]教案([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
  • <诗三首>教学设计 主备人:章明星 张明 童孝文 审稿人:袁厚霞 时间:2013年12月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背诵诗歌(重点) (2)明白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能力目标:(1)了解诗歌的内容 (2)理解诗歌表 ...查看


  • 创新管理提质量 特色内涵铸品
  • 创新管理提质量 狠抓课改铸品牌 --淅川县第四小学课改报告"校长王本唐 近年来,淅川四小在"狠抓四个第一,突出四个重点,解决四个难题"工作思路的指引下,在全体四小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下,紧紧围绕 "让 ...查看


热门内容